1. 幼兒園感覺統合訓練即感統訓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感覺統合訓練包括了以下的這些訓練:
觸覺訓練: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
訓練器材有: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觸覺板。
適應症:愛哭、膽小、情緒化、怕陌生、笨手笨腳、怕人觸摸、發音不正確、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
前庭平衡覺訓練:調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經系統自動反應機能,促進語言組織神經健全、前庭平衡及視聽能力完整程度。
訓練器材:圓筒、平衡踩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平衡台、晃動獨木橋、袋鼠袋、圓形滑車。
適應症:身體靈活度不足、姿勢不正、雙側協調不佳、多動、愛惹人、語言發展遲緩、視覺空間不佳、閱讀困難、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學習能力以及習慣培養不起來。
彈跳訓練: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系統,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
訓練器材:羊角球、跳床。
適應症:站坐無相、姿勢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假、關節信息不足。
固有平衡訓練:調整脊髓中樞神經核對地心吸力的協調,強化中耳平衡體系,協調全身神經機能,奠定大腦發展基礎。
訓練器材:獨腳椅、大陀螺、腳步器、豎抱筒。
適應症:多動不安、容易跌倒、脾氣急躁、好惹人、語言發展不佳、缺乏組織能力及推理能力、雙側協調不良、手腳不靈活、自信心不足。
本體感訓練:強化固有平衡、觸覺、大小肌肉雙側協調,靈活身體運動能力、健全左右腦均衡發展。
訓練器材:跳床、平衡木、晃動獨木橋、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
適應症:語言發展緩慢、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情緒化、組織力及創造力不足。
2. 感覺統合訓練對幼兒有什麼作用
長大後專心聽講 性格不陰霾,開朗 讀寫能力提高 不怕生 智商發展正常 手眼協調能力強,動作靈巧,體育成績好 腦乾和小腦的正常發展,牽扯到人的太多東西了。
3. 幼兒園的感統課怎麼上
再全納優童的教學中,常常遇到能力很差的孩子。有些是先天的,但是很大一部分真的不是基因帶的,是後天養成這樣的。
有一個突出的例子。
孩子的父親在國外工作,跨國企業的高層,媽媽是高校教師,父母個人能力不用多講。
爸爸媽媽都忙,孩子從小是讓老人去帶的。
老人對孩子真的是隔輩親啊,照顧的那個仔細,那個體貼,那個細心。老人愛孩子,無可厚非。可是這種方式方法實在實現不了愛的目的。
孩子渴了,不用張嘴說,水到嘴邊了;孩子餓了,不用伸手拿餐具,喜歡吃的東西喂到嘴裡了。
孩子走路容易摔倒,大人用帶子牽著,用手扶著。不讓孩子亂跑,坐著玩玩具。
外面有風,今天不出去了。
孩子穿衣服,暖氣片上烤暖了,仔細穿上。
愛孩子,無微不至哦!
更別提有什麼挑戰了。
但是,這樣仔細養出來的孩子是個啥樣子?!就在我們一個小班裡,獃獃的,大人問話不回答,到外面膽小的像老鼠。你真的看不到他父母那優秀的影子。這溫室之花,太弱了。離開那雙照料的手,啥也不會。
為什麼會這樣,你想過嗎?來全納,做優童!
他渴了,你不讓他表達,就給水。他心裡有對別人的需求嗎?需要語言的表達嗎?不需要的。
他餓了,不自己吃飯,手部力量、精細動作能得到鍛煉嗎?不能。
他只要關注自己所想所需,眼裡都沒有你。不需要你,為什麼要關注你,為什麼要關注外界人的反應?為什麼要交流?為什麼要聽話?
那麼,表達能力哪裡來?理解能力哪裡來?信息處理速度哪裡來?情緒自控力哪裡來?都用不到,能力怎麼增長?
怕摔倒就牽著、扶著。他身體的平衡能力哪裡來?平衡能力沒有,走路、跑跳、身體協調能力、空間感覺。。。。。。哪裡來?
沒有好的運動能力,對外界信息的反應速度哪裡來?
沒有外界信息的處理速度,對外交往能力哪裡來?互動游戲哪裡來?理解能力哪裡來?人際溝通哪裡來?心理內容、心智發展哪裡來?!還不就是獃獃的、弱弱的、怕怕的?!
這就是我們感統理論里說的過度保護問題。
上面的例子您看到了,沒有好的平衡能力,後面的能力都得不到好的成長。這種平衡能力反應在感覺統合里,就屬於我們所說的前庭覺范疇。孩子的專注力、自控力、平衡力、肢體協調能力、肌肉緊張度,都以此為基礎,而這之上的才是語言、人際、思維等能力的訓練。
4. 幼兒園感覺統合訓練抗拒點
【家長必備】8個家庭感覺統合訓練方法 添加時間:2015-11-10 14:11:00 作者:jinseyulin 點擊數:314 www.jinseyulin.cn 1.拍氣球(4-6歲) 【訓練目的】 手眼協調能力,動作的計劃能力。 【訓練要求】 把氣球往上拋,然後雙手輪流向上拍打氣球,盡量不要讓氣球落到地上。 【難度設置】 A、 雙手輪流拍打; B、 在地上設置簡單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讓孩子繞過路障拍氣球。 【幫助給予】 (1)開始時教孩子把氣球拍高一點,延遲下落的時間,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計劃自己的動作和步子; (2)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 (3)提醒孩子看腳下的「路障」。 2. 軟骨功(5-6歲) 【訓練目的】 改善身體概念及計劃動作的能力,並提供觸覺刺激。 【訓練要求】 用一條粗棉繩,兩端結在一起成一個圈,讓孩子將繩由頭套下去,由腳下拿出來;或者由腳套進去,從頭部拿出來。 【難度設置】 A、剛開始訓練時,繩圈可以相對做大一點,容易取出; B、先訓練從頭套到腳,再訓練從腳套到頭。 【幫助給予】 提醒孩子不要用蠻勁兒,要學習技巧。 3. 金雞獨立(4-6歲) 【訓練目的】 單腳站立有助於平衡感及前庭平衡。 【訓練要求】 (1)左右手平舉,挺直身體,目視前方站穩。 (2)一隻腳站立,另一隻腳抬起,上身保持不動。 (3)保持原地不動堅持15~20秒為達標。 【幫助給予】 金雞獨立可以與孩子比賽看誰在15~20秒的過程中不晃動。 4.拋丟球(4-6歲) 【訓練目的】 訓練身體在靜動態下的平衡,矯正坐姿,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初步培養孩子的手眼調能力。 【訓練要求】 (1)孩子做在椅子上,抬頭挺胸,後背倚靠椅背。 (2)雙腳並攏,雙臂自然放在膝蓋上,身體保持平衡。 (3)雙眼目視前方,在孩子1.5米處與孩子做上拋接,10~15個為一組。球不落地。 【幫助給予】 此訓練可以放鬆肩膀及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還可以在拋接球的過程中與孩子交流。可以增強親子之間的感情。 5.蜻蜓點水(5-6歲) 【訓練目的】 有助讓孩子在小支撐點上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 (1)雙腳尖站立,並從1數到10為一組,一次2~4組。 (2)雙腳尖站立平穩後,改為單腳尖練習。 【幫助給予】 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不穿襪子,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對面的練習。 6.原地踏步走(3-5歲) 【訓練目的】 增強孩子的上肢能力,下肢能力,手腳的協調能力,聽指令反應能力。 【訓練要求】 (1)原地踏步「走」時,聽口令「一二一」立定! (2)兩只腳不斷交互上抬的情況,聽到口令「走」時,先抬左腳擺右臂,上體保持正直,腳抬越高越好,並要讓孩子左腳踩在「一」上,右腳踩在「二」上。 【幫助給予】 保持身體直立,眼睛平視前方。可腳尖不離開地面,練習1分鍾,然後再高抬大腿,練習2分鍾。可以閉眼練習。 7.頂物走(4-6歲) 【訓練目的】 有助孩子平衡能力及對身體協調的把控能力。 【訓練要求】 (1)在地上畫一直線,可以在頭頂一本書,一個小汽車; (2)沿著直線走,同時頭上的東西不能掉下來; (3)雙手平舉,挺直身體,目視前方站穩; (4)練習到可以平穩頂物不掉下來,要求孩子腳跟緊挨腳尖走路頂物。 【幫助給予】 可以和家長比賽誰先到達終點並保持不掉下來。切記用手扶頭上的東西。 8.滾筒式時光隧道游戲(3-5歲) 【訓練目的】 改善觸覺敏感或不足以及調節前庭感覺。 【訓練要求】讓孩子用腳在前面的方式倒爬到隧道里。 【難度設置】 A、開始時孩子可能害怕或不理解要求,可以先培養孩子對隧道的興趣,把球滾到隧道里,鼓勵孩子爬進去撿球,表揚他/她的勇敢嘗試; B、協助孩子雙腳放在前面,倒爬到隧道里,邊幫助邊給予口頭提示,語氣要輕柔,以免引起孩子緊張而拒絕合作。 【幫助給予】 1、由始至終身體協助; 2、由始至終的口頭指導及適當的鼓勵。 文章摘自:金色雨林
5. 幼兒園大班適合的感覺統合游戲
金色雨林之前有弄一些沙盤,大滑板等等的游戲。
6. 幼兒園的孩子感統失調怎麼辦
由於大腦對身體力行感覺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進行正確的組織和分析,以致整個機體不能做出有效動作的現象,稱為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在生理學上又稱為「神經運動機能不全症」,它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障礙,一般都發生在孩子的身上。3至13歲是治療感覺統合失調症的最佳時機,如果超過這個年齡,治療的效果會差很多。兒童感覺統合訓練首先由心理專家測查和診斷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程度和智力發展水平,然後制定訓練課程,通過一些特殊研製的器具,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參與,一般經過1~3個月的訓練,就可以取得明顯的效果,孩子的學習成績、邏輯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動作協調能力、人際關系、飲食和睡眠、情緒等方面均有令人滿意的提高和改善。
此外,家長還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孩子走出孤獨,讓孩子在與人交往與溝通中,刺激、調整與強化自己的各類感覺統合能力。
寶寶感統失調的主要原因有:胎位不正所產生固有平衡失常;活動空間太小,爬行不足所產生前庭平衡失常;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兒右腦感覺刺激不足;早產或剖腹生,造成觸覺學習不足;過早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感覺統合不足或感覺統合失調會影響大腦各功能區、感覺器官及身體的協調發揮,引發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感覺是指視覺、聽覺、味覺和嗅覺,但實際上人類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覺卻是觸覺、前庭覺及運動覺。
感覺統合學習在嬰幼兒期幾乎已經打下了80%的基礎,在所有的感覺器官中,前庭接受器最為敏感,其訊息能否對環境產生顧應,也最為重要。前庭感覺不良,會使孩子經常遭遇挫折,喪失信心,更容易養成恐懼、傷心、生氣、過度興奮等感覺。
感統訓練是感覺統合訓練的簡稱,目的是利用一些玩具和器械,讓孩子在玩耍中,使手、眼、身體、大腦的協調性得到更好的鍛煉,一些體育活動就能起到相應的作用。
拍球、推球:身體協調不良,多動症。
滾墊:觸覺敏感或不足,身體協調不良。
平衡台:多動症,自閉症,身體協調不良,前庭失調,手、眼、足、身體主要協調。
爬板:多動症,自閉症,身體協調不良。
滑梯:身體協調不良,多動症,自閉症,五感功能。
袋鼠跳:觸覺學習。
獨角椅、羊角球:身體協調不良。
平衡木:前庭失調,多動症,身體協調不良。
大籠球:身體不良,自閉症。
網纜:多動症,身體協調不良,手眼協調不良。
圓筒:觸覺敏感,多動症,自閉症,身體協調不良等,前庭功能失調。
陽光隧道:觸覺敏感或不足,身體協調不足。
跳床:多動症,身體協調不良,自閉症等。
7. 幼兒園感統教室設計有哪些作用
感統教室抄,是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襲教室,是指個體對進入大腦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視、聽、觸覺等),在中樞神經中形成有效的組合的過程。
即個體在特定的環境內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軀體,對不同感覺通路(視、聽、觸、嗅等)而來的空間和時間上的輸入信號進行解釋、聯系和統一。
不同的時代患感覺統合失調障礙的兒童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依靠學步車學習行走的兒童)所以產生感統教學的出現。
感統教室設計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合理規劃提高空間利用率, 感統教室器材選擇不同,對於空間的佔地面積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說其他的作用,大概就是視覺美感了!保護幼兒很好的審美能力。幼兒園設計開普俊夢望被採納。
8. 上了幼兒園的孩子還需要上感統課嗎
根據需要
感覺統合術語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並廣泛地應用於行為和腦神經科學的研究。AyresA.J根據對腦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統地提出了感覺統合理論(SensoryIntegration Theory)。她認為感覺統合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內外知覺做出反應。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
一般人的概念感覺是指視覺、聽覺、味覺及嗅覺,但實際上人類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覺卻是觸覺、前庭覺及運動覺。觸覺是指分布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濕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前庭平衡覺是利用內耳的三對半規管及耳石(碳酸鈣結晶體)來探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及保持身體的平衡。運動覺(又稱深感覺)是來自於我們身體內部的肌肉、關節的感覺,它是了解肢體的位置與運動的感覺。人類的各種感覺學習貫穿了人的一生,簡單地講,這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不能發展。感覺統合學習的最關鍵期是7歲以前,因為在這期間,人類的大腦發展特別快。
大腦的學習有賴於身體感覺的輸入,學習後的大腦則發揮其指揮身體及感官的能力。由於大腦、身體及感覺器官的神經體系是非常復雜的,所以需要統合,如果這一能力不足,就會造成大腦、身體及感覺器官的學習混亂,產生感覺統合失常的現象。這種學習在嬰幼兒期幾乎已經打下了80%的基礎。
目前由於種種原因(都市化生活使活動空間的減少,戶外活動減少,獨生子女群體生活的不足等等)使嬰幼兒期的感覺學習明顯不足,尤其是觸覺、前庭平衡覺及運動覺的學習。因此感覺統合失常的兒童越來越多。我國的有關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常者佔10-30%。感覺統合失敗的罪魁禍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覺統合不足造成的行為失常: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腳、嚴重害羞等,一直困擾著老師和家長。Ayres提出的感覺統合治療方法為這些兒童提供了矯治的機會,也解決了家長和老師為高智商低成績兒童現象的煩惱。
9. 幼兒園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是不是跟感統失調有關,家長該怎麼辦
這個得慢慢來,不能著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我的做法是。買些手工製作專的東西,他比較感屬興趣的,他就會做的非常專注。一來二去,學習也開始專注起來。另外,孩子周圍的環境很重要。比如去幼兒園。我的孩子去的是公辦的幼兒園。公辦的幼兒園不是為了價格便宜才去的,而是因為公辦幼兒園的學風,老師的管理方法與私人幼兒園是不同的。當你走進公辦幼兒園的教學樓,你會覺得樓裡面不是那麼吵鬧,甚至有時是啞雀無聲的,孩子們都規規矩矩的坐在凳子上聽老師給他講。但是私人幼兒園你進去了就很不同。孩子們吵吵鬧鬧,搖頭晃腦,做什麼的都有。這樣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是很不好的。所以我們這邊小學的老師都說,接受公辦幼兒園的孩子入學,孩子注意力比較集中。而私人幼兒園的孩子,多數的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坐不住。以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