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班科學活動 美好生活 教案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專教屬學案例則是對已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貳』 科學領域中班水滴和紙教案
活動目標1、了解面巾紙的纖維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紙的神奇,萌發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3、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面巾紙若干,帶拎把的瓶子(裡面裝水)人手一個,報紙、白紙、皺紋紙、布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拎一拎1、教師出示面巾紙和瓶子:今天面巾紙要和瓶子做游戲,游戲的方法是:用一張薄薄的面巾紙把這么重的瓶子給拎起來,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請面巾紙來幫忙。你有什麼好辦法?
2、幼兒試一試、玩一玩,教師巡視。
3、組織交流,邀請幼兒展示拎法,教師講評。
4、幼兒再次游戲。
5、組織交流:為什麼有的能拎起來,有的在拎的時候面巾紙就斷了呢?
6、分男女角色嘗試面巾紙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順著短邊卷。女:順著長邊卷。再互換嘗試。
7、組織交流:你發現了什麼秘密?(長邊的承受力大)
二、游戲:撕一撕1、導語:為什麼用長邊拎的時候就不斷,而短邊會斷呢?其實面巾紙里藏著秘密。想解開面巾紙的秘密嗎?讓我們來玩一個撕紙的游戲吧,先撕一撕短邊,再撕一撕長邊,看看能發現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游戲,教師巡迴指導。
3、組織交流:有什麼不一樣?(沿長邊能撕成條條,沿短邊撕成碎片。)
4、揭示紙纖維的走向特性:面巾紙里藏著的秘密是紙的纖維走向(邊講邊用記號筆做上紙纖維的走向記號)。我們順著纖維走向把面巾紙擰成繩,紙的纖維結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禦外界拉的力量,這樣紙繩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戲:拉大鋸1、介紹游戲玩法:抽一張面巾紙,先在紙的邊邊上撕一撕。找准紙的纖維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紙繩與桌子對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邊玩邊念兒歌:「拉大鋸。拉大鋸,姥姥家門口去看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塊兒去看戲。」
2、幼兒游戲。
四、聯系實際,拓展思維1、師:面巾紙里有紙纖維,還有什麼紙也有紙纖維呢?(幼兒自取報紙、白紙、皺紋紙,尋找裡面的纖維走向,並用筆做上記號。)
2、師:這些紙里有纖維,你還能找到有纖維的其他東西嗎?(出示布,請幼兒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纖維走向.
『叄』 幼兒園中班科學室教案
科學教案太多了,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篇,你可以到中國幼兒教育網上去看看
『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這是我上個的一節課,希望能幫到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
一、活動背景
水是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的、熟悉的、喜歡的東西,我就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注意創設操作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是幼兒變被動學習者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在嘗試活動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細觀察,樂於嘗試,懂得保護水。
(二)活動准備:
1.兩個金魚缸(一缸水內有一條金魚,一缸米內有塑料綵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組一份菊花精、白糖、鹽、沙、石子、紅豆。
2.人手一隻塑料小籃、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條毛巾。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課題
(1)出示一杯清水
師:瞧,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兒猜猜水裡、米里有什麼。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金魚缸,一個缸內裝水,一個缸內裝米,你們知道水裡、米里都有些什麼東西嗎?
幼:有的說水裡有條金魚;有的說水裡有條金魚在游來游去。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幼:有的說一看就知道;有的說透過水看到的。
師:看看米里有什麼?
幼:有的說只有米;有的說什麼也沒有;有的說看不出。
教師從米里拿出塑料綵球。
小結:水是無色透明的,能看見水裡的物體;米不透明,看不見裡面的。
(評:以探索秘密引出課題,萌發幼兒的好奇心,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並以具體形象的猜一猜活動,讓幼兒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
2、幼兒進行嘗試操作。
(1)盛水活動
師:老師給小朋友准備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籃、請你們選
一樣來盛水,看看會怎樣?
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
幼B:籃子放到盆里時籃子里有水,拎起籃子水沒了。
幼C:塑料袋裡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結:水會流動。
(評:提供材料,幼兒在自己的嘗試操作中感知水會流動,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結論,使幼兒有了成功的體驗,為下一嘗試活動奠定了基礎。)
(2)溶解實驗
師:請小朋友從桌上的白糖、鹽、菊花精……中取幾樣東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及實物在水中的變化。
建議幼兒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師:誰來告訴大家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
幼A:糖、鹽放在水中沒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攪一攪後沒有了,水變成了淡黃色,小石子還在水中。
幼C:糖、鹽、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沒了,水變顏色了,沙子、紅豆、石子都在水裡。
師:小朋友觀察得可真仔細。
小結:糖、鹽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見了,這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
師: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說果珍,有的說阿華田,有的說味精,有的說化肥,有的說感冒沖劑。
(評:提供多種材料,引讓幼兒嘗試操作,並引導幼兒自己觀察、比較,講述自己的發現。既為幼兒間的互動提供了機會,又使幼兒的主動活動得到了充分體現,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義。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3、引導幼兒保護水
師: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魚的家,看小金魚在清水中游得多歡呀。可我們經常在電視看到一些河水發黑、發臭,魚兒都死了,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怎樣保護水呢?
幼A:不把臟東西丟進河裡。
幼B:工廠里污水不能放到河裡。
幼C:看到河裡有垃圾把它撈上來。
幼D:讓治污水的叔叔把水變干凈。
師: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好了,現在我們把剛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萬不能亂倒呀。
(評:教師適當引導,使幼兒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發幼兒保護水,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伍』 中班科學活動泥土裡有什麼活動教案
設計意圖:
我們是一所農村幼兒園,孩子們從小就和泥土親密接觸,身上手上整天都是灰濛蒙的,沒有干凈的地方。在玩的過程中他們喜歡用小樹枝劃出一道道痕跡,有時堆出一個個小山,有時表現為毫無目的。本次活動就是利用並挖掘了這一教材的潛在價值:"回歸生活世界"。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的的進行探索、研究,以發現泥土的特徵,感受泥土帶給他們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踐,引導幼兒區分干泥和濕泥,了解他們的性能用途,感知他們的不同特性。
2、增強幼兒玩土的安全和衛生意識。
3、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
活動准備:
1、玩過挖土:尋找過泥土裡有什麼。
2、玩土區;塑料小鏟子、水、模具若干;套袖、鞋套人手一副。
3、活動背景:輕音樂。
4、手機電話一部,老師佩帶的小型麥克風一部。
活動過程:
一、介紹活動任務,引出活動。
先穿戴好套袖鞋套後,帶入場地--玩土區。
1、引入活動:通過接聽蚯蚓先生的電話,交待今天的任務:找泥土的秘密。
2、討論:"我們在找泥土秘密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3、交待規則:看誰先找到泥土的秘密,聽到電話鈴響後,快點回來告訴泥土的好朋友--蚯蚓先生。
(評價: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次活動由找秘密引出,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促進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慾望。活動一開始我以接聽蚯蚓先生的電話內容,為幼兒布置任務,開始了今天的活動。因為幼兒在玩土時常常處於無休止的狀態,所以我通過以蚯蚓先生為主線貫穿活動始終,來引導幼兒進行活動收放各環節的銜接。)二、感知干泥土的特徵。
1、自由探索。
"請小朋友們帶上工具去玩一玩,看看你能發現泥土有什麼秘密?"(1)為什麼用玩具小熊做出來的小熊一碰就沒有了呢?(2)兩處的(翻過的泥土和沒有翻的)泥土有什麼不同?(軟、硬)(3)泥塊為什麼用手拿就沒有了?(易碎、松)(評價:幼兒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細心地觀察,根據幼兒的操作及時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幼兒從無目的地玩到有目的的探索答案解決問題,由此,幼兒對泥土的"硬、軟、松、易碎"的特性,在自己的親身感知後也有了基本的理解。)2、幼兒講述。
師問:"你發現了什麼秘密?"(蚯蚓先生來電話了,我們一起來告訴蚯蚓先生。引導幼兒集中。)我發現乾的泥土很松。
我發現泥土很軟。
我發現那邊有的泥土很硬。
我用鏟子輕輕一敲,泥土就碎了。
三、感知濕泥的特性。
1、自由探索。
請小朋友們往乾的泥土裡加一點水,你會發現什麼?水到哪裡去了呢?我問:加了水的泥土怎麼樣了?為什麼會粘在手上?你繼續加水,再試試看,泥土又是怎樣呢?
(評價:本環節主要引導感知濕泥的特徵,由干泥到濕泥的變化,誘發幼兒去探索。在我一邊和幼兒玩一邊引導幼兒的過程中,完全抵消了幼兒的緊張和顧慮,幼兒在輕松的環境中探索,尋找秘密,正如《綱要》中所說"教師應該為幼兒創設平等寬松的氛圍",同時教師的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及幼兒是活動的主人也相互融合、互相促進。)2、幼兒講述。
師:你發現了什麼秘密?(蚯蚓先生來電話了,我們一起來告訴蚯蚓先生,加水後泥土的秘密吧。引導幼兒集中。)泥土會吸水。
泥土中加水後會變的軟軟的,很有黏的。
全粘在我的手上了。
加水後,我把塑料的螃蟹拿起來,螃蟹還是好好的,泥土沒有松。
加水後,泥土會變形,想做成什麼形狀的都可以。
四、了解泥土的作用。
1、討論:小朋友在生活中見過泥土有什麼用嗎?
2、請幼兒講述。
可以泥土種植花、草。
可以用泥土種樹。
泥土可以種莊稼。
泥土可以可燒成磚瓦蓋房子。
泥土可以捏成泥人,還可以做玩具,我們家有的。
泥土還是小蟲子的家。
五、活動延伸引導幼兒清洗玩土時用的工具。
活動總評:
本活動在選材上,充分考慮了幼兒的興趣,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徵,有利於幼兒的身心發展。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改變了以往玩土時缺乏目的性的狀態,在整個活動中教師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把時間、空間大量的留給幼兒,讓幼兒通過操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幼兒們在相互交流、操作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構建積累經驗,完成了活動目標。
『陸』 中班科學領域有幾只青娃教案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觀察並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徵,通過視頻《小青蛙找媽媽》了解青蛙從卵變蝌蚪最後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
2.技能目標,讓學生學會使用觀察記錄卡,學會有序的,細致的觀察。
3.情感態度目標,明白青蛙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激發幼兒愛護、關注小動物的情感。同時樂意觀察生活中的事物。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幾只蝌蚪,
《小青蛙找媽媽》的視頻,青蛙的圖片,根據青蛙生長順序在視頻中截圖,觀察記錄卡
經驗准備:教師事先了解蝌蚪青蛙的生活習性
導入:
幼兒歌曲《小青蛙要回家》
基本部分:
1.出示視頻,問學生有沒有認真觀察小青蛙是怎麼長大的?(教師輔助學生描述電影情節)然後出示青蛙掛圖,讓學生描述一下他的樣子(啟發並輔助學生按照順序進行描述,說出頭部扁而寬,口闊、眼大,皮膚光滑,綠色,趾間有薄膜相連,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躍,會游泳,多在夜間活動,強調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他)
2.出示視頻截圖,讓學生回答每幅圖有什麼不同,讓學生說出青蛙生長順序是從卵--蝌蚪—青蛙)回答哪一幅圖片和剛才出示的掛圖一樣?(學生答最後一張)為學生解釋青蛙就是從那顆小小的卵子中長大變成蝌蚪再滿滿變成青蛙的
3.拿出蝌蚪,強調蝌蚪是非常脆弱的,不可以用手去碰觸它!拿出觀察記錄卡,交代記錄卡是為了每天早晨到了幼兒園去看看小蝌蚪有什麼變化,而要記錄在這張卡上。
結束部分:
帶領兒童一起唱首《兩只小青蛙》結束活動。強調活動結束了,可是每天的觀察任務沒有結束。
活動延伸:幼兒通過與家長的復述,鍛煉記憶與觀察還有語言組織能力。
『柒』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左右
設計意圖:
《剛要》科學領域中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形、量、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構建初步的數概念,並學會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空間方位的辨別,是指人對客觀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關系的判斷。能正確區別空間位置關系是兒童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區分左右》是認識前後上下的延續性學習,但認識左右比認識前後上下要困難些,「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要具有更強的空間觀念。通過學習,可以發展幼兒的空間觀念,為以後認識立體圖形建立空間立體感打好基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幼兒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孩子是認知的主體,但作為中班幼兒,其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為主,並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幼兒辨別空間方位要經過以自身為中心定向,逐步過渡到以客體為中心的定向過程,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尚處於探索狀態。他們在游戲和上下樓梯時,常常分不清左右,為了引導幼兒能夠清楚區分左右,特設計此活動,以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辨力。
目標:
1. 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並分清自己的左右手。
2. 通過練習,提高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辨別力。
准備:
課件、左右標記卡、手環若干、小手印卡若干、音樂(兒歌《上下左右》)
過程:
一.謎語激趣,引出主題。
師:老師有一個謎語,但我猜不出是什麼?請你幫幫我。
一個小樹五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
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幹活不說話。
(謎底:手)
二.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1. 區分左右手
①說一說,引導幼兒正確區分左右手。
師:我們都有兩只手。請小朋友們舉起畫畫寫字的那隻手,這只手是左手還是右手?請說一說它能幹什麼?
(幼兒回答,老師拿出標記,讓幼兒認識「右」,並把它貼在右邊的黑板上。)
師:我們另外一隻手就是左手,請小朋友搖搖你的左手。
師:請說一說我們的左手能幹什麼?
(幼兒回答,老師拿出標記,讓幼兒認識「左」,並把它貼在左邊的黑板上。)
師:我們的左手右手都很能幹,能做很多事情。那請你給我們最能乾的右手帶上手環。
(加強對右手的識記。)
師:拿出你的小手印卡,請你看一看、比一比,是左手還是右手?並把它貼在相應的左右標記下。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使幼兒初步認識左右。)
②游戲:我說你做
(教師喊口令:舉右手、伸左手、左手摸耳朵、右手摸鼻子等。口令先慢讓幼兒有一定的思考時間和反應時間,然後再到快,鍛煉幼兒對左右的熟練識記。在此環節,若有幼兒出錯,要給幼兒改正的機會,多鼓勵不能挫傷幼兒的自尊心。)
③看課件圖片,辨別左右,並站一站。
師:請看圖片,這是一個「手槍」的手勢。你知道是哪只手嗎?
(鼓勵幼兒伸出自己的小手比一比,看一看,做出判斷後就站到相應的標記前。既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加深認識左右。)
師:(繼續出示圖片)這是什麼意思的手勢,你知道嗎?(成功)請你看一看,比一比,這是哪只手?
(鼓勵幼兒大膽比劃,教師糾錯並作個別指導,及時表揚做對的幼兒。一一出示剩下的圖片,教師用以上同樣的方法引導,加深幼兒對左右的認識。)
2. 區分左右腳。
①找朋友。
師: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有著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樣的好朋友。想一想,看一看,你能找出像這樣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嗎?
(引導幼兒尋找自己或同伴身體「左右」關系的好朋友,如腳、眼睛、耳朵等,可以激發幼兒表達的慾望,進一步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
②游戲。
師:認識了左右,現在我們來玩一個「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吧!我說你做,准備好了嗎?
(運用游戲練習加強幼兒區分左右,如我說你做、反口令等。可以反復練習,並分組請小朋友表演,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幼兒有錯,要給予改錯的機會,並多鼓勵和正面引導,讓幼兒大膽嘗試,不能挫傷幼兒的自尊心。)
三.結束活動,音樂表演。
播放音樂《上下左右》,根據兒歌內容我們一起做相應的動作,鞏固對左右的認識。(可以重復一次)
活動延伸: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物品是區分左右的,請你找一找,說一說。
附兒歌:
拍拍我的左肩,拍拍我的右肩。
拉拉我的左耳,拉拉我的右耳。
拍拍我的左腰,拍拍我的右腰。
伸伸我的左腿,伸伸我的右腿。
這是我的左邊,嘿,嘿,嘿!
這是我的右邊,啦,啦,啦!
這是我的上邊,拍拍手!
這是我的下邊,跺跺腳!
『捌』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蛋寶寶有的為什麼會跑得快有的卻跑不快。
2、比較快慢,學慣用數字記錄快慢。
3、幼兒大膽嘗試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生蛋、熟蛋兩個,課前裝飾成蛋寶寶,兩個大盆標上生熟標志混一起的生蛋和熟蛋若干,兩個碗、記錄紙、筆。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明白生蛋滾不快,熟蛋滾得快。
難點:引導幼兒學會邊操作邊記錄。
【活動過程】
一、課題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個小客人,你們看看是誰來了?
出示兩個生熟不同的蛋寶寶跟幼兒打招呼,並說明來意。
師扮蛋寶寶說:我是生蛋寶寶,(我是熟蛋寶寶)我們今天來就是想請小朋友幫幫忙,幫我們把我們的同伴給分出來回到自己的家。
師出示混一起的生熟雞蛋一盆
二、幼兒交流探討區分
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看怎麼把他們區分開
(幼兒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區分雞蛋的生熟,比如搖晃著放耳邊聽聽看,看看錶面蛋殼有什麼不一樣,再還可以轉轉看)
三、幼兒嘗試區分生熟蛋
幼兒分組把生熟雞蛋區分並做記錄
師:剛才小朋友都用了自己的方法區分出了生蛋和熟蛋並作了記錄,現在老師來看看生蛋寶寶和熟蛋寶寶是不是都找對自己的同伴了。
四、蛋寶寶比賽跑步
出示小跑道,請一幼兒拿來兩個標著不同記錄的雞蛋同時輕輕推動一下雞蛋,看看滾動情況如何,如果一樣快說明兩個是同樣的一家人,否則就不是一家人,並請幼兒用數字作記錄。再請幼兒拿兩個雞蛋進行比賽,以此類推進行分類。分出有不一樣的快慢速度後做上標記放兩個籃里。
師檢驗生熟:
敲開一個跑得慢的雞蛋在碗里幼兒看,再敲開一個跑得快的雞蛋幼兒看,得出結論是:生雞蛋跑得慢,熟雞蛋跑得快。
五、幼兒操作游戲比賽
幼兒各拿兩個雞蛋在桌上輕輕滾動的速度來區分,重新檢驗剛才區分的雞蛋生熟是否正確。
游戲結束師總結:
本次活動幼兒都很能幹,知道了區分生蛋寶寶和熟蛋寶寶,生蛋熟蛋寶寶也特別表揚我們小朋友,謝謝小朋友的幫忙。
課後延伸:
此次活動後留一些蛋寶寶在區域角,讓幼兒在區域角再玩一玩蛋寶寶跑步比賽,並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游戲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