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中班健康講衛生教學反思怎麼寫
一、活動目標:
1. 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講衛生愛清潔,才能防止和減少疾病。
2. 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准備:
盛有水的兩個盆 圖片若干
三、重點: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培養講衛生的好習慣。
四、活動過程:
1、設入情景,導入活動。
出示圖片提問:
(1)這位小朋友怎麼啦?
(2)他為什麼捂著肚子?(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猜測肚子的原因)
2、談話活動。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師逐一出示「不洗手拿東西吃、吃沒洗干凈的水果、吃腐爛變質的食物」等圖片讓幼兒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該怎麼辦?(找醫生看病,按時打針吃葯)
(3)怎樣做一個愛干凈,講衛生的好寶寶?
小結:只要講衛生,愛清潔,肚子里就不會有蛔蟲,就能預防減少和疾病,身體才健康。
3、操作活動。
(1)出示兩盆水,幼兒分組檢查小手並洗手,老師及時指導幼兒正確洗手的方法。
(2)幼兒觀察不同兩盆水,說說洗過的水和干凈的水有什麼不同。
小結:我們的小手有很多細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㈡ 幼兒園衛生反思教研
《轉》:隨著學前教育被納入終生教育體系和早期教育研究成果的日漸豐碩,幼兒教育越來越被人們廣泛地關注,幼兒教師的素質也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新《綱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需要通過教師的工作去實現的,因此,對高質量幼兒教育的要求,最終將轉化為對教師的要求。 ①幼兒教師是幼兒園開展教育學活動的具體執行者,是直接對幼兒施加教育影響的人。教師是教育與幼兒發展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承接教育理念和教育實效的中間人,是推進兒童個體建構的中堅力量和保障;改革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惟有通過教師的創造性工作予以實現,對高質量幼兒教育的呼喚,最終必然會轉化為對教師的要求和挑戰,培養高素質的幼兒教師也就成為幼兒園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務。廣大幼兒園在「科教興園」理念的指導下,在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教育教學思想及具體做法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力圖走出一條具有園本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幼兒園教研工作是以幼兒園全體教師為主體,以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和教師素質為目的,以對保教工作中實際問題的研究為內容,以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為途徑的幼兒園教育研究活動,是一種平等的、專業的、人格的對話,是教師共享經驗、交流思維、整合資源的專業化成長之路,是教師學習課改理念的平台,實踐課改精神的橋梁,專業技能成長的搖籃。幼兒園應通過理論學習、課題研究、園本培訓、教育實踐研究等有效的教科研活動形式,讓每位幼兒教師在學習、反思、實踐中專業化素質不斷得到有效的提高,真正成為兒童健康成長的促進者。一、當前教研工作還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一)、缺乏對教師自身需要、經驗與發展的關注。教研過程急功近利,只追求教育的表面效果,造成教研工作的短期效應。(二)、缺乏對教研過程的研究。教研過程缺乏對教師內在研究動機和原有經驗的調動;缺乏對如何使教師將新的教育理念內化為自身新的研究;缺乏對教師在教育經驗實踐中的嘗試、運用並反思教育理念的足夠支持。這些都是導致教研缺乏實效性的重要原因。(三)、缺乏對教研方式的研究,造成教研支持不能滿足教師主動學習和建構需求。二、幼兒園應建立教研製度並將教研工作納入到幼兒園的日常工作體系之中「不少研究和事例都顯示,當團體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團體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學習方式快。」 ②堅持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加強教研組建設,在新課改理念的引領下,營造開放、合作、互動的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學習活動,如:「專題研究」、「年級組研究」、「集體備課」、「隨機研究」等教研形式。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讓教師們感受和體驗新型的學習方式,在問題式學習中,總結交流經驗、研討問題困惑;在互動式學習中,共享教育資源、拓展思維空間;在體驗式學習中,轉變角色意識、注重實踐操作,促進教師的主動學習建構,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三、組織理論學習,更新教師教育理念作為專業教育者,教師應該具有不斷地專業化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朱小曼曾說:「在今天這個學習型社會里,工作就是學習,應當把工作當作學習之源、學習之過程」。 ③組織教師開展研究,首先要讓教師獲得新的教育理論和觀念,新的教育理論和觀念的獲得有助於產生新的教育實踐,有助於提高教育質量或者實現質的飛躍,對於廣大的教師來說,新的教育理論只有在他們對自身原有教育經驗的基礎上,才會成為對他們的日常工作實踐具有實際意義的鮮活的理論,因此,幼兒園在組織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時,應經常有意識地藉助於啟發式提問、案例法等手段,幫助教師發現這些新的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聯系,引導他們根據這些理論反思、整理自身原有的教育經驗,讓教師們圍繞某一課題,集中力量進行研究學習,應用新的理論指導和改善自己的教育實踐,使原有的單純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具體,在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隨著一個個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解決,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的產生,使教師們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四、研究教師,確定既貼近教師的教學實際,又能促進教師長遠發展的學習研究內容(一)、教研活動的內容應為教師的實踐提供支持與幫助,符合教師的現實需要,並能促進教師的長遠發展。幼兒園應針對從「更新教育觀念」到「觀念如何向實踐轉化」、「幼兒是怎樣發展的」、「怎樣才能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以幼兒發展為本」等問題進行探索學習及研究,重點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新《綱要》與幼兒發展等內容,使廣大教師得到新的啟示。理念向實際轉化的關鍵是從認識的層面上有對理念本身的理解和認同,在操作層面上有對蘊涵著某一理念的實際運用的策略和智慧,知道「教什麼」---發展的可持續性,「如何教」---發展的全面性和差異性,「何時教」---發展的規律性,解決教育教學中的重重矛盾。如:幼兒園理念的先進性與家長觀點的滯後性;注重過程的認識與目標導向的評價;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與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掌握知識和技能與發展智慧和能力……即在教師的目的性與發展的可能性之間尋找平衡點。(二)、教師的教育觀念難以轉化為教育行為,最大的障礙在於教師頭腦中那些已經存在的固有觀念,尤其是其中那些曾經被認可過的但又與新的教育理念不太相符的觀念,它不僅導致了教師的因循守舊、不願改變,更是束縛了教師的大腦和手腳。這些固有觀念已經成為教師多年以來非常習慣的東西,而且多數並不為教師自己所意識或承認,只有在教師的實際行為中才能表現出來。而《綱要》中所提倡的新理念是外在於教師的,當以新的理念來要求教師時,他們頭腦中所固有的觀念往往會占據主要地位,而對新理念起「拖後退」的作用,這使教師處於固有觀念與新理念之間的矛盾沖突中,幫助教師化解這一沖突,並在實踐新理念的過程中通過體驗形成新觀念,是教研應給以教師的必要支持。因此,在教研活動前,要在日常實踐中觀察、了解、傾聽教師的問題和困惑,針對教師的問題籌劃設計教研過程;在教研活動中,通過與教師的積極互動,了解和挖掘教師行為背後的原因及教師的原有經驗;教研活動後,進行管理者之間的集體反思和個人反思。五、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反思學習活動實踐性與反思性是教師學習的兩個重要而突出的特點。教師首先是教育實踐中進行學習的,並在實踐的不斷反思中進行學習,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藉助於行動研究,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努力提升教育實踐的科學性、合理性,並使自己逐漸成為專家型教師。在形式多樣的研究學習中,教師通常可以獲得許多先進的教育理論、教育觀念、教育策略等,但教師若不能將這些付諸實踐,並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反思,則對教師專業化成長所起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也就是說,「所倡導的理論」只有轉化為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才能對教師的教育行為產生影響。而這一轉化的確重要途徑就是教師的實踐與反思。反思是教師將教育經驗上升為教育智慧,獲得專業成長的強有力的武器。波斯納曾於己於1989年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 ④並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因此,幼兒園要創造機會讓教師反復實踐與體會教育理論的實踐與運用,以利於教師的深度理解和內化。例如:組織教學競賽、觀摩活動,教師們可以自願報名,自己提出想要組織的活動內容,自己設計活動過程,活動進行中,還可用攝像機記錄下每一個鏡頭,活動後讓教師一邊看一邊反思,然後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讓教師們在不斷的實踐—-反思—-調整---再實踐---在反思---再調整的
㈢ 小班《衛生進餐》課後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及心理衛生保健工作。」我發現小班幼兒在吃飯前沒有洗手的習慣,即使在老師的及時提醒下,也不會使用正確的洗手方法。為了培養幼兒就餐前洗手的習慣,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餐前洗手可能減少肚子疼,養成餐前洗手的好習慣。
2、學會洗手的正確方法,能在餐前自覺洗手。
3、培養幼兒在觀察活動中探索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吃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2、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准備
1、兒歌《洗手歌》
2、小香皂、小毛巾、小臉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教師有感情的講訴故事《小明生病了》,導入活動
師:小明這樣做好不好,為什麼?
幼:這樣不好。他不講衛生,才會肚子疼的。
小結:如果我們吃東西前不洗手,細菌就可能由我們的小手隨著食物帶入口中,肚子就可能因受到細菌感染而痛的。所以,我們小朋友一定不要學小明那樣,大家要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2、及時提問,讓孩子們想辦法解決問題。
師:吃東西時,怎樣才能避免肚子痛呢?
幼:小手洗干凈。
小結:小朋友講得很對,如果我們把手洗干凈了,就可以殺死手上的細菌,還有就是把食物也洗干凈,這樣細菌就不能在我們的肚子里安家了。
3、教師示範洗手的正確方法。
教師一邊念兒歌《洗手歌 》「排好隊,向前走,做什麼?去洗手。小肥皂,搓搓手;自來水,沖沖手;小毛巾,擦擦手。乾乾凈凈一雙手,我們大家拍拍手」,一邊為幼兒演示正確的洗手方法。
4、幼兒跟著教師邊念兒歌邊做洗手的動作。
5、幼兒手端小臉盆,帶上小毛巾和小香皂練習洗手,學會洗手的正確方法。
小結:小朋友,只要我們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吃東西前洗干凈自己的小手,細菌就會遠離我們,這樣就不會像小明肚子痛了。
6、加餐前,教師引導孩子按正確的方法洗手。讓孩子們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吃東西前要洗手外,還有什麼時候也要洗手呢?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故事啟迪法、親身體驗法等教學活動,幼兒不僅知道了就餐前洗手的重要性,而且學會了洗手的正確方法,並初步有了吃東西前要洗手的意識。小班孩子年齡小,記得快忘得也快,我交待家長加強對幼兒習慣的強化和監督。我想要是能用上孩子們喜歡的動畫人物講訴吃東西前不洗手會有啥壞處,並用視頻動畫演示正確的洗手方法,孩子們可能會記得更牢固。
㈣ 幼兒園教案我們大家愛干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 初步掌握一些飯食小常識,知道飯前飯後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干凈才能吃的道理。 2、 養成個人衛生的好習慣。 3、 不隨便吃街頭小攤販的小吃。 二、活動准備 圖片、洗手液、毛巾等。 三、活動過程 老師通過讓小朋友看圖片,啟發小朋友思考為什麼這些小朋友會肚子疼。師:小朋友們,看了這些圖片你們想想,為什麼圖片上的小朋友會肚子疼呢?幼兒:小朋友沒有洗手就拿東西吃。 1、 幼兒討論,基本了解飲食衛生的知識,從中知道講究衛生的原因。 2、 現場指出;老師可做示範;吃瓜果如何講究衛生。瓜果要洗凈去皮。吃蘋果時, 要先把蘋果洗干凈,再把蘋果皮削掉。否則,皮上有細菌就會到我們的肚子里,我們的肚子就會疼。比如:西紅柿、黃瓜、橘子、葡萄等。 3、 師:告訴幼兒飯前要洗手,吃水果要洗手,大小便要洗手,玩完玩具要洗手等。 4、教師示範如何正確洗手。 挽袖子、打開水龍頭、把手沖濕、關上水龍頭、打洗手液或香皂、揉搓手心手背手指手指縫手腕、打開水龍頭沖洗干凈、捧起水將水龍頭沖干凈、關上水龍頭、擦手、放袖子。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五、活動延伸 可以向幼兒介紹一下,變質腐爛的,被蒼蠅、蚊子叮咬過的,或放在不幹凈的容器內的食物等,吃了會對身體的危害,對身體有害。
㈤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的反思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而「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文明習慣,如熱愛國家,關心他人的習慣,勤勞操作的習慣,求實研索的習慣等等。」我認為,葉老的論述是對大量教育實踐的高度概括,是非常正確的。良好的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尤其應該注意養成教育。而養成教育中尤其重要卻最容易被忽視的往往是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是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農村小學生有不少不良的衛生習慣,如教室校園環境差。學生帶零食,買東西,吃後口袋、果皮、食物殼亂扔,每天都在清掃,但保持不了一會兒,學校老師雖做了大量工作,但病根未除效果甚微。學生個人衛生習慣差。留長發,不剪指甲,不常洗澡、換衣服的同學較多。各年級學生中皆有幾個戴「黑項圈」的學生。中低年級不洗臉、不洗手者常見。這些不良行為影響了學生精神風貌,影響了校風校貌。有些學生在校參加衛生掃除拖沓、馬虎。在家很少參加家務勞動,一些學生從未做過家務,不知勞動的艱辛。這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不斷地去糾正,從而培養他們良好的衛生習慣,讓他們終生受益。
習慣,是一種行為習慣性的動作,小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經過後天反復的個人實踐、旁人的督促、提醒才能形成。也就說這是條件反射長期反復形成動力定型的結果。小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就會升華為「習慣成自然」,便有利於自身的健康、快樂成長,有利於他人的身體健康,有利於形成講衛生的社會風尚,有利於校園文明的建設,更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那麼怎樣才能使農村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呢?我們學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作了一些膚淺的探索,現就於同行談談。
首先,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應從學生們的思想認識抓起。讓他們對衛生要有正確的認識,了解其意義,使他們從小就樹立起「講衛生光榮,不講衛生可恥」的新風尚。
其次,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衛生要求。讓學生明白究竟什麼是良好的衛生習慣,衛生保健究竟要做些什麼,把要做的內容公示給學生,讓他們照章實施。《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具體明確了學生日常行為准則,可以作為大的方面的要求,但內容比較抽象,不夠具體,對此,我們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具體內容:
——衣著干凈整齊。不要到處亂坐亂挨,保持衣服的干凈與整潔,勤換勤洗。
——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因為小學生正處於身體發育階段,每天的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因此要經常洗澡洗頭,保持指甲整潔衛生,這樣才能及時清除身體上或頭發上的細菌和灰塵。
——注意睡眠習慣。要按時睡覺,並且保證睡眠時間應充足,每天在九小時以上。睡眠的姿勢要正確,不要俯卧,不要蒙頭睡覺。
——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定量進餐,定時進食,少食或不食零食,不要過多地吃甜食。要讓孩子們「雜食」,不挑食。吃飯時要專心,不要看書、玩耍、說笑。
——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在馬路上吃東西,不邊吃邊玩,不貪食,不喝生水,不吃腐爛水果,生吃瓜果要洗凈或消毒等。
——注重牙齒健康。早晚要刷牙,每次飯後要漱口。刷牙方法十分重要。
——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每月刷洗一次書包。因為書包是我們每天都要攜帶的,經常清洗可以清除細菌。同時,它的整潔也關繫到個人的衛生面貌,背上乾乾凈凈的書包,會給自己一個好心情。
——不到醫院等容易傳染上疾病場所玩耍。
——得了傳染病要及時向老師報告。向老師報告後再上醫院治療。在家隔離病治療,不要到處亂跑,以免傳染給他人。
——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和亂扔雜物。隨身攜帶紙巾或手帕,將吃過的口香糖、要吐的痰等吐在紙巾里、手帕中。時刻切記,愛護環境是一個現代人應有的責任。
——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環境清潔衛生,才能提高身體免疫能力 ,
第三,學校和班上建立相應的衛生制度。從制度上給予約束。如衛生掃除——每天三次小掃除,每周一次大清理;保潔制度——提醒學生不亂扔垃圾,這是保持環境衛生的關鍵;衛生檢查制度——每天檢查兩次,由值日老師帶領衛生委員檢查.出現問題時及時糾正;衛生評比制度——看誰做得更好;衛生監督制度——看看是誰不講究衛生,等等。讓學生充分地認識自我,知道自己是家庭形象、班級形象、學校形象,約束自我,做到不亂扔、隨手撿,做文明人,創潔凈班,創潔凈校。
第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結合品德課中與環境有關的內容,教育學生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針對學生亂扔垃圾的現象,開展《主動撿垃圾光榮,隨地扔垃圾可恥》的主題班會,加強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反思自己無視校園衛生的不文明行為,提高學生保護環境和保持校園衛生的認識,動員學生做到「彎彎腰撿出一個潔凈的校園」;教學生養成變廢為寶,保護環境,學生在校園里主動撿拾飲料瓶,放到班裡,積攢起來賣廢品,為班級增加收入,對學生進行獎勵;利用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等宣傳工具,廣泛進行宣傳,培養學生的衛生意識;結合勞動教育,培養合作精神,教會學生做清潔;在班級工作中,力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給學生一個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
第五,樹立良好的榜樣。用榜樣去激勵學生。英國教育家洛克指出:對少年兒童進行教育最容易最簡明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應該避免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眼前。利用學生身邊的榜樣,同齡人的典型進行教育,更容易引起學生關注,更有說服力,可信度,更真實有效。通過 「衛生能人」的評比,使每個學生既心動又有行動。另外,犯了錯誤的學生,採取讓他做好事來彌補,這樣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讓犯了錯誤的學生去監督其他的同學,不要讓他們犯同樣的錯誤。同時教師自身的榜樣的力量必不可少,我校每位教師以身作則每天穿著整潔,上課用抹布把講台擦乾凈,臟東西從不亂丟,看見有小紙屑彎腰撿起來,板書注重干凈整潔,言傳身教是學生最現實的楷模。
第六,落實責任,強化監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讓學生有一定的責任感,每個班教會學生做值日,人人爭當小主人。每學期每人當一天值日班長,明確值日班長的職責。在每人當過一天值日班長後挑選出若干名優秀的值日班長擔任值周小幹部,值周小幹部每日中午和放學必須組織檢查其他同學的「每人一崗」,自己的桌子,座位四周的衛生。「每人一崗」雖然任務少,但要每天堅持也不容易。我們要重視學生責任心的培養,讓學生知道,我是班級的一員,就有責任把班級的衛生搞好,我是學校的一員,就有義務為學校的美麗出力。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在不斷的強化與監督中才能養成。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的形成絕不是一朝一夕的,特別是小學生,自律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差,模仿能力強,雖然有時侯一句表揚的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有時只有三分鍾的熱情,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必須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和強化。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貫徹落實到整個學期的始終,使學生的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反復強化中定型。每個班級都制定值日衛生制度,明確責任;督促學生搞好個人衛生,並定期檢查;德育處和少先隊大隊部不定期地進行突擊檢查,檢查的分數計入班級體的考核之中;督促學生搞好個人衛生,並定期檢查,在低年級,檢查的頻率高一些,開展了「靚娃娃」評選活動;和家長一道,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教會孩子收拾文具、整理書包、打掃房間,養成及時清除垃圾、廢物的習慣。
教育是習慣的培養,習慣又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養成一種好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終生受害。小學階段是人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起始階段。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有利於校容校貌,同時也體現每一個學生的素養。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校學生的衛生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觀,但養成教育是長期的任務。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擔負「萬丈高樓」的鋪路人,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我們教師責無旁貸。
㈥ 小學生的衛生反思怎麼寫
老師,我們以後一定不會再犯這種錯誤了,以後得先把飯桶送了,垃圾先倒,再去樓下玩,不讓老師操心,認真做好衛生,就算老師不在,也會做個榜樣給同學看,讓老師更加信任我!!我真誠的向您說一聲「對不起」!!
㈦ 關於學習 紀律 衛生 習慣的反思
問一下,這三個方面都要求寫嗎?還有這個反思是哪方面?比如說我要怎麼做,還是僅強調下三方面的重要性?我來寫,字數有啥限制沒?
追問
都要寫,200字
追答
作為21世紀的的學生,學習是不可避免的人生課程,不是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說法嗎?不應該以學著沒用的說法作為逃避的借口。我在這方面就很大的欠缺,總認為學習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已,而完全忽略了學習的主要目的——充實自己。學習態度這個版塊要狠抓,明白自己到底為了誰在學,從而落實一個詳細的計劃。
紀律和習慣是保證自己進認真學習的要素。紀律上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在學習計劃上嚴格,且有彈性地執行。我在這方面表現的也不是很好,特別是在自習上,自己只能維持半節課左右的時間去學習,而過後,將紀律掏之九霄雲外,不是睡覺,就是講話。自己的自律性很差,我想在提高了學習態度後,我一定會有很大改進。而對兩者都有影響的習慣,這是決定一生的東西。這是我一定要培養的,我的好習慣還是有,像能夠對困難的問題有探索精神,還有獨立完成作業。但壞習慣也有很多,經常自以為是,題目還沒看完,就開始做,做作業三心二意,效率低,課後很少復習,有問題經常堆積,這些壞習慣我都列了出來,現在慢慢就行糾正。
衛生這個版塊,個人認為自己做得很好,垃圾都是會丟進垃圾桶,不亂丟亂扔。當遇到自己做清潔時,不遲到,不推脫工作;雖然有時候自己在值日時,下課忘記了檫黑板。
這就是個人的一個簡要反思,說了,但要做,這樣才是讓自己在反思中得到提升,同時希望家長,老師和同學一起監督我。
字可能有點多了,你適當刪一下,還有些廢話,哎,你將就下吧!
㈧ 小學生衛生習慣不好的反思500字
衛生與健康是緊密相關的,講衛生是擁有健康身體的前提.人們常說病從口入,而一旦生病就必然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證進入我們口中的食物的衛生清潔,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凈,餐具要做好消毒處理.如果我們忽視了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往往也會因不衛生而導致身體的不適.目前一些蔬菜水果為了防止生蟲而噴灑了化學葯品,所以我們在食用前一定要用清水先浸泡一會再清洗,使用菜板時要先切蔬菜類,再切禽肉類,做好食物的衛生清潔是保證我們擁有健康身體的大前提.其次是我們生活環境的衛生,小到家庭,首先做好個人的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洗手,飯後 口,勤洗澡,勤換衣,做好個人家庭的衛生清潔,保持居住空間的空氣流通清新.大到整個社會環境,做好綠化,做環境保護,從每個人健康的角度來講,這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保護環境衛生其實也是在保護著我們個人的身體健康.
談談衛生與健康
其實衛生是處處都必須注意的,在路邊、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攤小販的攤子上,經常做一些油餅、臭豆腐之類的食品,你可千萬不能去買,誰知道他們這些東西是用什麼做的,吃了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瀉、頭暈之類的症狀.飯前便後要洗手,這也是講衛生的行為.說到健康,也許有人會說:「吃多了東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實健康並不在於多吃東西,你還要常運動、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飯,按時睡覺等等,這樣才能做到健康.在報紙上看到過多吃水果、蔬菜、多補充維生素,這樣對身體大有好處.衛生與健康是緊密相連的.不講衛生不僅使身體容易生病,有時連你寶貴的雙眼也會受到侵襲.當你接觸過錢、霉舊的書之類的東西,你可千萬不要去揉眼睛,否則,沾你手上的細菌就會跑進眼睛,這樣會使你患上沙眼,導致視力下降.為了有個健康的好身體,平時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現為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經常打掃環境衛生;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
人都是在生病的時候,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體會到身體健康是多麼地幸福.而健康呢,跟我們平時良好的衛生習慣有關.
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現為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經常打掃環境衛生;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我想,這些理論上的知識在我們讀初中的時候,老師家長們曾經教育過我們的.關鍵是我們得時刻提醒自己.養成一個非常良好的生活習慣.
其實衛生是處處都必須注意的,你看,現在在路邊、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攤小販的攤子上,經常做一些油餅、臭豆腐之類的食品,你可千萬不能去買,且不說他們這些東西是用什麼做的,光是擺攤的地方就很不衛生,灰塵很容易沾到食物.吃了容易生病.
說到健康,也許有人會說:「吃多了東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實健康並不在於多吃東西,你還要常運動、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飯,按時睡覺等等,這樣才能做到健康.在報紙上看到過多吃水果、蔬菜、多補充維生素,這樣對身體大有好處.
㈨ 小班禮儀教育《個人衛生》課後反思
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知道,勤洗手時想到剪指甲,勤洗頭時想到勤理發,勤洗澡時想到換衣裳,常漱口時想到常刷牙。充分讓學生知道做到做好五勤的重要性,初步體驗有益健康的五勤是每個學生必須要養成整潔、漂亮、精神的好習慣,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知識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對於學生而言,要真正做到這些並且堅持做好「五勤」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些「五勤」的表演節目,這樣很大程度上使學生有一種興奮感、自豪感。
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表演,使教材的重難點得到了體現。同時也為學生充分提供了教學活動的機會。加深了對「五勤」意義的理解,鞏固了知識,讓學生從玩中學,樂中悟,獲得了「五勤」的知識,並讓學生從講故事中做出正確與不正確的行為,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現象哪些是對,哪些是錯,能作出一些簡單的判斷。
在教學中我加強了活動的指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同時通過「我來答」這一內容,對各組每月洗幾次澡,每天洗幾次手,半年理幾次發,每星期換幾次衣裳及每天刷幾次牙進行調查後使學生認識到只要做好「五勤」,每個人都會有變化,這個變化就是使人更精神,更整潔,更漂亮的感覺。要保持良好的身體就要從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開始。
同時提出對每個學生的殷切希望。使學生在贊揚聲中樹立做講衛生的好孩子的願望。
㈩ 健康常識:個人衛生的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知道,勤洗手時想到剪指甲,勤洗頭時想到勤理發,內勤洗澡時容想到換衣裳,常漱口時想到常刷牙。充分讓學生知道做到做好五勤的重要性,初步體驗有益健康的五勤是每個學生必須要養成整潔、漂亮、精神的好習慣,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知識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對於學生而言,要真正做到這些並且堅持做好「五勤」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些「五勤」的表演節目,這樣很大程度上使學生有一種興奮感、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