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大班集體教學活動教案

大班集體教學活動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3 15:25:04

A. 怎樣進行大班額的集體教學活動

大班額教育活動淺見 站了幾年教學講台,不時聽到班額過大,對學生教育很難,教學中大班額教學對學生有太多害處,可歸結來看主要有「四害」:一害學生身心健康,主要是說教室內空氣不夠清晰,學生的私密空間較少等問題;二害學生的學業發展,人員眾多,學生個體得不到較多的表現與發展的機會;三害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不夠;四害教育管理,人多、事雜,教育管理無法落到實處。可是縱觀教育的發展,為了更多的人享受教育,班級教學應運而生;目前之現狀,的確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那麼面對現有條件如何有效實措教學工作呢?我們只要到網上一查,關於大班額教學的問題與解決方法太多,可面對我們這種類型的情況還是各有異同。回首幾年的教學工作,在這略談一些我的教學看法: 從站上講台起至今,每堂課都是面對60位學生以上的班級,要是真的一天到晚只知叫屈,那麼還如何教學?還好當初實習時指導教師就告訴我「一個巴掌五個手指不一樣長」、「積極引導學生快樂成長,大家才快樂」。回想這幾年的教學工作,我才發現這是多麼的有用。藉此我將教學中的幾點淺見與同行分享:1、引入競爭,分組學習 大班額由於學生眾多,加上學生自製力較差,因此組織教學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針對學生爭強好勝、愛出風頭的心理特點,我在課堂上將學生按優中差搭配,以各種形式的競賽作為催化劑如男女生競賽、小組成績競賽,讓學生們比學習、比紀律,既激起了他們高漲的學習興趣,又維持了良好的課堂秩序,長期堅持,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意識大大增強。 在每個學期中,我還組織學生定期競選組長,主要負責全組學習各個方面的工作,如組織討論、交流、記錄、匯報、檢查作業等。課後組長還可幫助教師指導組員改錯,為他們講解一些簡單的問題。這種學習方式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發言機會,得以面對面地與同伴進行交流,學生能對照自己的練習情況或糾正別人、或改進自己的解法。課堂教學或輔導中教師可在各小組間巡迴指導提示,或加入某個小組與學生一起討論探究。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動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使得教師及時准確地了解所有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得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從而彌補了大班額教學的局限性。 2、面向全體,分層教學 在教學中,我針對不同的課型採用教學對象不同來教學。新授課提問一般以接受能力較強的優生和中等生回答為主,學困生要認真傾聽別人的想法並與自己的對照,以檢查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同時用心體會優生解題的思路;練習課與復習課則讓學困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優生和中等生加以補充、修正。作業也分幾個層次,除了課本上的習題外,學生手中的練習資料由學生自己選擇,不做不會挨批評,但做對了就在全班表揚,教師在恰當機會選時間給學生們講解資料上的各題。這樣安排,既照顧了優生急於表達自己見解的心情,同時也使得學困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生生之間互相體諒,共同進步。 3、鼓勵自學,增強學習能力 由於教學時要照顧到大多數學生,因此對於部分優生來說,他們往往會覺得教學進度太慢,索然無味,所以我經常鼓勵他們在掌握好所學知識基礎上,利用課余時間或練習課自學相關知識,教師只是在其困惑時予以指導。為了給他們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我允許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可以不聽課,但全體學生課堂上要完成的練習量,他們必須跟上。課後我再針對他們不理解的知識點予以指導,以培養他們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質疑能力,掌握學習的方法。我利用大量的自習時間讓學生們自學,這樣也照顧了各個層次的學生並有效進行了個別輔導。 4、鼓勵質疑,培養信心 大班額的學生由於人數多,教學時如果「一刀切」、「滿堂灌」,極易養成學生隨大流、不動腦的壞習慣。因此我經常教育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要相信自己,做到大聲回答問題、大膽指出別人的錯誤、大方說出自己的見解。長期的訓練,使得學生養成勇於質疑、大膽糾錯的好習慣,他們經常能指出我在教學中故意出現的一些失誤,發現課本與資料中錯印的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大家共同探討,意見相左時還能積極地開展辯論。真理越辯越明,在辯論中學生學會了辨別、思考和批判,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領會了別人獨特的見解,掌握了更多的解題方法與技巧。讓學生不斷體驗成功,在自信中不斷成長。 5、積極引導,有效調控課堂 初中生正處於各類思想沖突時期,要想讓他們盡心於學習必先靜其心。記得有人說過「當學生要耐得住寂寞」也許就是針對這提出的吧。我在教學中常常跟學生們講一些生活中的事,讓他們能理解現在是讀書的好時機,讓心中的「抱負」在心底好好成長,當自己學成之生後更有用。課堂上我還注意學生的表情或抽問題或點名或停講等等方式讓學生關注教師關注課堂。通過思想引導、行為引導達到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總之,我認為要想在大班額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在認真備課、講課生動的基礎上,充分發揚教學民主,最大限制地激發學生全員參與的學習熱情,在分析問題、討論問題中積極引導學生大膽質疑,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同時,教師要大膽突破大班教學時空的限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各種學習參與機會,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教、互學、互動、互補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以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從而實現大班額問題有所緩解。

B. 如何改變大班藝術活動集體教學的方式方法 案例

「萬事開頭難」,想必我們大家對這句話是深有體會的,教學活動亦是如此。若要使教學活動一舉成功,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那麼精彩的導入必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了。根據平時對導入活動的重視與經驗積累,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
一、明確導入活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地位。
導入活動的目的是吸引幼兒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或了解幼兒原有經驗,或復習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准備,同時,又起到了順利過渡的作用。雖然,它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但是要把握它的配角地位,絕不可喧賓奪主。一般來說,在活動中只佔三分之一比例,更多地時間要留給幼兒學習新的內容,讓孩子有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否則會失去導入活動的作用,比如,在有一次的看圖說話的教學中,老師設計的導入環節過度暴露了圖片內容,過於繁瑣,冗長,使得幼兒對隨後的看圖環節喪失新鮮感和興趣,情緒懶散,當然使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二、從針對性入手,體現導入活動的個性化、藝術化。
(一)要針對目標。集體教學活動時間緊湊,導入活動應防止信口開河的現象,一定要根據教學的既定目標精心設計,與教學目標無關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導語游離於教學內容之外,浪費有限的教學時間。
(二)導入方式要符合領域及具體內容的特徵。
導入形式豐富多樣,有謎語導入、解題導入、復習導入、游戲導入、設置懸念導入、講述故事導入、直接導入等等,我們要根據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教育價值,充分展現教材中所蘊涵的教育價值,而選擇合理的導入方式。?
比如,一般來說,歌曲引入、情景導入、詩歌及故事導入就不適合於數學和科學的教學活動,因為科學、數學活動要求幼兒的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比較高,活動本身的探索性強,並且要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做准備,但由於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還未較好發展,仍以直觀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所以,在組織這類教育活動時,比較適合的是經驗導入、材料導入、環境導入、復習導入這些導入方式。比如:我們可以聯系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盡管孩子們積累的只是些比較直觀、膚淺的經驗,但是幼兒親身感受的,和他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總能很好地激活幼兒的興奮點,使探索活動順利展開。也可以由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點出發,讓幼兒自然而然地進入活動。也可以先給出材料,幼兒通過看看、摸摸、捏捏、敲敲等擺弄活動,會產生很強的探索慾望,可增強活動的有效性。在組織《蝸牛》這一活動中,我請幼兒回憶:你在哪裡找到蝸牛的?你捉蝸牛的時候它正在干什麼?蝸牛是怎樣爬的?你在蝸牛爬過的地方發現了什麼?由於課前老師布置過請孩子利用周末捉蝸牛的任務,所以孩子對這些現象都不覺得陌生,有話可說,幼兒回答很積極,通過互相的交流,也幫助幼兒了解到蝸牛的生活環境。當幼兒注意到這些問題後,再引導幼兒探究其中的原因,對更深層次的或自己還不知道的一些問題,有了探究的願望,探究活動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又如在《沉和浮》這一活動中,我為幼兒准備了紙、塑料積木、木頭、鐵釘、棉花、石頭、彈珠、小船、乒乓球、裝滿水的玻璃盆等許多材料,愛玩水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看到這些材料,許多孩子就已經躍躍欲試了。我趕忙說: 「小朋友,請把這些東西放在水裡玩一玩,你會發現什麼?」幼兒很高興,紛紛挽起袖管玩了起來。通過導入部分的操作,幼兒積累了豐富的有關沉與浮的感性經驗,這就為教師接下來分析材料的質地和沉浮之間的關系作了准備。
又如:謎語導入、談話導入、欣賞介紹導入比較適合藝術領域。在美術活動《春姑娘》中,我先向幼兒介紹:傳說天上有位美麗的春姑娘,黑頭發,圓臉蛋,穿著漂亮的衣服,隨著微風飄呀飄,她飄到哪裡,哪裡就會變出綠色的草地,美麗的花朵,樹葉也發芽了,因為她有一條奇妙的裙子。然後展開討論:春姑娘的裙子和我們的裙子有什麼不一樣?她有一條用什麼做的裙子?你覺得她長得怎麼樣?她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這樣自然進入了畫春姑娘的主題和意境中去,使孩子不僅明確要畫春姑娘,還知道可以用柳樹、綠草地、小花、蝴蝶等添加美化畫面,通過想像繪畫美麗的春姑娘的同時,讓孩子有一個美麗的享受。在美術活動《蜻蜓》中,我先請孩子們猜個謎語:「一雙眼睛圓又鼓,身體就像細細棒,翅膀兩對薄又輕,飛得高來又飛低,水面一點畫個圈,還是捕蚊的小能手。」孩子們的興趣一下被調動起來,在猜謎的過程中,對蜻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當老師拿出范圖的時候,大家齊刷刷地把目光都集中在蜻蜓上,仔細地觀察以求對證,因為謎面里揭示了蜻蜓的身體特徵,還對生活習性有了一定的描述,所以就能自然進入示範畫畫環節,並且不用作生硬的講解,而是扼要明了,孩子們最後的畫面不拘一格,豐富多彩。
當然,各種導入方式在各領域中的運用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在這里要把握相對的特徵性問題。比如,情景導入比較適合於健康領域、社會領域的教學,但也同樣適用於某些藝術領域、語言領域的教學,甚至也可運用在某個科學、數學的教學活動的導入部分。而即便同樣是故事教學,也可以選用多樣的導入方法,比如,在主題《我家和我家附近》的其中一個語言活動《大黃貓進城》中,由於這個故事對中班孩子來說,情節發展較為繁復,為了減少瑣碎、麻煩的程序,我就採用了直接導入法,即將故事直接呈現出來給幼兒欣賞。讓幼兒完整地了解和體驗故事的發展脈絡,在全神貫注地完整傾聽和觀察圖片中,了解故事的內容,並能跟著故事的進展,細心注意畫面上的標志、路標、招牌、建築等。特別是對一些篇幅較長、蘊意豐富的故事來說,這種方式可減少不必要的鋪墊導入,如在欣賞兒童文學《胡桃夾子》時,我直接講故事,把孩子帶入到了故事本身的意境和懸念中,重點去體驗貫穿在整個故事中的情感變化,從開始到發展、高潮,直至結束,這樣將更有利於保持其參與活動的專注性和注意力。但直接導入方式也不是在所有些故事教學中都是萬能的,如在組織幼兒開展《猴子學樣》活動時,老師若還是採用直接導入方式,那麼孩子在聽完故事後容易失去對故事的新鮮,而情緒興奮,不能很好地靜下心來思考老師所提的問題,所以我就對這個表演性強的故事採用了故事表演導入法。先在活動前編排好情景表演劇,請一名幼兒扮演老公公,請另外幾名幼兒扮演猴子,讓大家觀看。通過觀看錶演,幼兒對故事的整體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老師可以再提問:「表演的對象是誰?」「看到了什麼?哪些地方最有趣?」「猴子在做什麼?」……幼兒在表述時會在所看到的情景劇中又加入自己的思考,這時老師只需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故事內容,在幼兒對故事情節、故事語言都能很好地理解以後,就可以請幼兒參與表演故事了。故事表演導入法不僅可使幼兒在專注觀看錶演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故事的結構和氛圍有所了解,同時還能通過貼近幼兒年齡特點的小猴子表演,將幼兒的興趣點更大程度地激發和調動起來,讓活動真正建立在幼兒的興趣之上。
(三)導入方式體現不同的年齡特徵。
不同年齡的孩子注意力及感興趣的事物和思維特點等都會有所不同,教師在導入活動中應予以充分考慮。
比如:在體育游戲《跳高跳低》中,要求小朋友能學皮球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發展相對應的跳躍能力,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由於3—4歲孩子對皮球的這種特性還未能充分建立起相關的經驗,這個階段的孩子的思維是直覺行動思維,導入中最好能藉助具體的實物或形象的圖片、手偶或情景表演直觀呈現,如果以談話的方式不能迅速集中注意力,不能有效喚起以往經驗的記憶。所以我在活動時向孩子們呈現了一隻有眼有嘴巴的皮球寶寶,並以擬人的口吻介紹:「我呀是一個聽話的皮球寶寶,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皮球寶寶」一下子激發了孩子活動的興趣,孩子們都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地願意與皮球寶寶交朋友。這下就能順利過渡到讓孩子們都作皮球寶寶,來參加游戲的目的,達到了理想的活動效果。
4歲孩子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他們能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和生活經驗相聯系的事情。所以可以試著從憑借教具導入轉入到語言導入,引導孩子積極聯想。比如:在分享閱讀《小狗的一天》,我用讀本聯系法來設計導入活動:「親愛的小讀者,今天又到了閱讀時間,在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讀本《毛毛蟲去散步》、《小海龜》的內容,這兩個讀本講的都是某個小動物的所做的事情,今天讀本中的主人公在《跑呀跑》中出現過。」這樣孩子就會積極思索該讀本的主人公是——小狗,然後請孩子們回憶你見過的小狗是什麼樣子的?孩子們都願意分享有關小狗的經驗的。這個導入既對以前的讀本有概括性的回憶,又一下子激發了幼兒產生學習新讀本的興趣,也促進了幼兒的聯想能力。
5歲的孩子思維時依賴的是表象,具有了一定的概括性,但只是概括事物的外部特徵,6歲的孩子開始認識事物發展的邏輯或因果關系。所以對於中大班的孩子在導入設計中可以有意識地加入概括、邏輯思維為特徵的導入活動。比如在數學活動《認識梯形》中,我採用復習導入法: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形,觀察這些長方形,你能說出他們的共同特點嗎?然後教師指著梯形,請幼兒辨認:這個圖形和長方形相比,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根據幼兒的回答,就將長方形和梯形重疊起來,進行比較。
所以導入時若根據不同幼兒年齡發展水平,客觀的分析幼兒素質和能力,並適時的進行引導,滿足各階段幼兒的發展需求,符合最近發展區的規律,不僅能受幼兒的喜歡,順利導入主題,而且能促進幼兒分析、比較、理解、抽象和概括能力的發展,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三、導入設計要注意語言的輸入和輸出,不能追求表面上的熱鬧。有一位老師在上分享閱讀《我愛運動》時,足足花了6分鍾時間播放了一個介紹運動項目的專題片,該片激發了孩子的興趣,但播完後,教師並沒有針對該片組織語言實踐活動,僅僅輕描淡寫地說道:「今天我們要學一本有關運動的讀本《我們愛運動》」。這樣使導入與孩子與讀本沒有產生互動,如同虛設。在這里,我們還要特別注意導入部分問題的設計,我們往往會出現把握不好問題的指向,有時還會重復提問,以至於產生「看似熱鬧,卻沒有什麼價值」這一現象,有時,我們設計的問題指向太過籠統,指導不明確,使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有的脫離了幼兒生活的積淀和知識經驗,更使他們無從著手,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解決;有時指向太過狹窄,使得幼兒回答呆板,禁錮了他們思維,抑制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發揮,所以在課堂活動的開端要注意問題設計的把握,從問題設計的開放性、啟發性、層次性方面去考慮,在教學實際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回答,步步深入提問,巧妙設問,從而引導幼兒很有興致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四、導入活動也要注意」情緒狀態的鋪墊「。
有次在期中開課時,我聽了兩位老師進行的《小海龜》這個讀本教學。兩位老師以出示一張圖片或玩偶進行導入:「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呀?」然後在一番問候之後,老師說:「今天我們要看的書就是講了有關小海龜的事。」然後出示第一頁:看到了什麼?(蛋)蛋怎麼了?怎麼看出來的?緊接著看第二頁:看到了誰?(小海龜)有隻小海龜出生了。可能我們的兩位老師都看了教師指導手冊,但是這樣的導入似乎有些平白,如果再能考慮到情緒的導入就會更好些。因為這個讀本從意境和語言上來講都是非常優美的,尤其是小海龜剛出生,它對周圍的一切是陌生的,是帶著新奇的眼睛去發現周圍的一切。所以我們不妨這樣設計:課前先請家長們像寶寶談談寶寶是如何出生的?寶寶出生時的樣子怎麼樣?讓孩子對出生問題產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直接出示第一頁:你們看到了什麼?(蛋)這個蛋在哪裡?(讓孩子觀察背景)蛋怎麼了?你是怎麼發現的?這時,教師可以邊防浪花的背景音樂,邊講述:在大海邊,沙灘上,有一枚大大的蛋,過了好久好久,有一天,啪,蛋裂開了!原來有一個寶寶要出生了!你們猜,蛋裡面會出來哪個寶寶呢?小孩子都會很願意猜,老師可以請3、4個幼兒來猜,不做肯定或否定。然後出示第二頁:看,誰出生了?(小海龜)這個時候,孩子們會拍手歡呼小海龜的出生。小海龜剛出生時是怎麼樣的?慢慢地,眼睛睜開了,會看到些什麼?這樣就調動了孩子對作品保持優美、新奇的這份狀態,其實,情感是進入讀本學習的基礎,如果,孩子與讀本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然後才會有更多地自主的思考和遐想,雖然現在孩子或許還不能完全地表達出來,但避免了這種為看圖而看,為讀而讀的外在性的閱讀現象。
在故事、兒歌、歌曲等一些作品中,教師要反復地通過吟誦,與文本與作者對話,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思想情感,了解作品的情緒基調:或歡快、或喜慶、或優美、或輕柔、或悲傷、或緩慢……..並自然運用於導入活動中,使老師的情緒與創設的意境、氛圍都與作品本身相交相融,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理解作品的情感,並正確運用情感表現作品。在這里,老師要學會跟著孩子的發現、跟著孩子的驚喜要一道驚喜。
五、面對同一批孩子,導入設計要講究風格、形式、語言上的變化和新穎。
很多老師喜歡或已經慣用了「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或「嘿,大家好,我是小熊。」「今天,我們的教室來了兩位客人」等等,每天雷同,缺少激情和變化,也必定影響孩子對活動的興趣,情緒懶散。
六、從細節處入手,追求導入活動的更精彩。
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要成竹在胸,導入活動也不例外,但不能照案宣科,也許孩子的回答或孩子的已有經驗跟自己的設計不一致,所以教師要提前作好充分的「應急預案」。
如果把整個教學活動比喻成船的航行,那麼設計好精彩的導入活動,就如船兒揚起了美麗的帆,它將充滿激情,滿載美好的嚮往,或一帆風順或激流勇進,願小船在海上一路留下亮麗的風景線,一路無限精彩,最終駛向理想的彼岸!

C. 大班集體教學活動設計存在哪些問題

動作學習等都需要教師直接示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講授式教學就不必體現回幼兒的主動答性,只要傳遞灌輸即可。相反,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尤其要注意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策略的設計與運用,以突出幼兒的主體性,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D. 幼兒園小、中、大班集體教學活動需要考慮到哪些特殊情況

小班:10~15分鍾 中班:20~25分鍾 大班:25~30分鍾
在教學活動方面,規定了幼兒教專師要根據本班屬幼兒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選擇適宜的活動內容,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活動前准備必需的教具及每個幼兒活動需要的操作材料。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方式,嚴禁小學化傾向。每天集體教學活動不超過2次(小、托班不超過1次);一般每次活動時間為小班15-20分鍾;中班20-25分鍾;大班25-30分鍾。大班下學期注意幼小銜接。

E. 集體教學活動大班分一分思考關注哪些核心經驗活動准備中注意什麼活動准備過程

一定告訴活動大班分數,過關就老是跟人去禮服動都沒動,注意什麼活動等玫瑰。這個哪都不專能怠慢,分解水屬的關系,可真的那棟注意什麼活動等你過節的活動大班分。分數的考驗之後,經理不動不動一句什麼活都等著過冬,各項福利過冬分擔輸個好的環境盡量。等你溝通具有什麼溝通都沒過大班段的孫狗活動。

F. 幼兒園大班要求每周多少個集體教學活動

小班:來10~15分鍾自
中班:20~25分鍾
大班:25~30分鍾

在教學活動方面,規定了幼兒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選擇適宜的活動內容,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活動前准備必需的教具及每個幼兒活動需要的操作材料。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方式,嚴禁小學化傾向。每天集體教學活動不超過2次(小、托班不超過1次);一般每次活動時間為小班15-20分鍾;中班20-25分鍾;大班25-30分鍾。大班下學期注意幼小銜接。

G. 幼兒園大班集體教育活動有哪些主題

你好,我在這里跟你推薦我們做過的一個集體教育主題互動《物體怎樣下落》。具體步驟如下: 目標: 1、通過實驗發現物體拋到空中都會下落,不同的物體下落的方式、快慢都不一樣。 2、主動探索和思考物體下落的自然現象,能提出問題。 准備: 樹葉、糖紙、報紙、乒乓球、沙袋等各種物品。 過程: 1、通過演示引起幼兒探索物體下落現象的興趣。 誰見過樹葉從樹上掉下來嗎?(幼兒自由表達) 我來請一位小朋友把樹葉拋到空中,然後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究竟會怎麼樣。 2、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探索各種物體下落的現象。 今天老師給你們准備了各種各樣的物品,它們拋到空中以後會怎麼樣呢?你們想不想試試?(幼兒操作、自由表達) 教師和幼兒一起探索,引導他們進行比較,不同的物體下落的現象有什麼不同。同樣的物體(如報紙),如果改變了他們的形狀,就會出現不同的情況。 3、引導幼兒討論交流各自的發現,啟發幼兒思考、討論: 為什麼所有的物體都會落下來?如果我們拋的很高會怎樣呢?有什麼辦法讓他們不掉下來呢? 為什麼有的物體落得快,有的落得慢?為什麼同一張報紙,把他揉成團,就會落得快呢…… 評析: 該活動屬於「演示---操作式」的設計。教師通過演示現象來引出探索的總是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操作獲得發現。活動的重點在於引導幼兒發現有關的現象,而不在於給幼兒正確的答案。最後的問題可以讓幼兒展開討論和想像,以進一步豐富其經驗,而不宜全幼兒作出科學的解釋。

閱讀全文

與大班集體教學活動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