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班健康活動《怎樣吃最有營養》課後反思
大班社會《著火了,怎麼辦》
大班的社會活動
常青藤幼兒園何佩紅
目標:
1、 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識,學習火災中簡單的自救方法。
2、 樹立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准備:圖片、投影儀、電視、紅布、濕毛巾與幼兒相同,玩具手槍一個。安全出口一個。
活動流程:
一、 出示容易發生危險的圖片引出問題。。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片,請大家觀察圖片上小朋友在干什麼?這樣做會發生什麼情況?
1、 教師出示投影儀展示圖片,讓幼兒自己說。
2、 教師挑選幾幅介紹。
教師小結:小朋友不能玩火、玩蠟燭、這些行為都是容易發生火災。現在馬上要到清明節了,請小朋友提醒家長,在清明節上墳點蠟燭、燃燒紙錢,在離開之前一定要撲滅火苗,防止發生森林大火。
二、 小實驗「蠟燭滅了」。
教師提問:「當點燃的蠟燭用杯子蓋住,會發生什麼情況?」
教師實驗幼兒觀察後回答。
教師小結:當火剛剛燒起來,可以用破衣服去撲滅,也可以用沙、浸水的棉被蓋住,隔絕空氣滅火。
三、 如果發生火災,沒有辦法撲滅,你該怎麼保護自己?
幼兒根據經驗講述,火災發生後的幾種處理辦法。根據幼兒講述出示相關圖片。
1、 報警:火災發生後不要慌張,火警電話119;報告失火的詳細地址,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後,才可以掛電話。
教師和幼兒學習撥打119的電話,教師做接話員。要求幼兒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
2、 逃生方法。
除了報警,還需要做什麼?(不要乘坐電梯、升降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火場。)
3、 怎麼離開火場?
(1) 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牆撤離。
(2) 樓層著火,當人在二樓,應該一個個跟著走,不可擁擠下樓。
(3) 關掉煤氣或切斷電源。防止發生更大的爆炸。
(4) 打開窗戶,可以用鮮艷的顏色布條呼叫,尋求幫助。
(5) 如果火已經燒到身上,應該就地打滾,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不能奔跑。
(6) 教師小結:當火災發生之後,小朋友千萬不要慌張,要保護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在報警的時候要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後,才可以掛下電話。
四、 防火演習。
情景:突然警報拉響。教師表現慌張,說:「小朋友不好了,幼兒園的失火,火災發生了,我們趕快撤離現場。」提醒
幼兒不必慌張,就地找到可以幫助我們離開的用品。教師和幼兒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牆撤離。
『貳』 幼兒大班社會與健康怎樣才方便教案與反思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與反思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與反思,現象。所以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談話,動畫片,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養成自我控制能力。
.
『叄』 大班健康活動優質課教案《怎麼辦》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處於身體迅速發展階段的大班孩子,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活動慾望,隨著他們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張,不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加,尤其是孩子的耳朵、鼻子、眼睛最易發生危險。如:在奔跑中,一不小心相撞鼻子就會受傷;在書寫時,細細的筆尖不小心就會刺傷眼睛;在交流時,不經意地對著耳朵大聲說話就會傷及耳膜等等。《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作為教師,除了積極為幼兒創設安全的活動環境,避免危險事件發生外,更要關注幼兒的日常行為,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習相關的自我保護方法。健康活動《怎麼辦》就是根據大班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所生成的活動之一。
活動目標
1、體驗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知道遇到突發事件時的安全處理方法。
3、會正確判斷日常行為,根據生活經驗大膽表述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知道眼睛,鼻子。耳朵的作用,同時,知道遇到突發事件時的安全處理方法是重點也是難點。
活動准備
1、實物:七巧板拼圖、醋、鈴鐺。
2、多媒體課件
3、標記圖若干張、展示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體驗耳、鼻、眼的作用。
1、游戲活動「猜猜猜」,用耳、鼻、眼進行判斷。
師:猜--猜--,猜一猜,我們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問你
(1)什麼樂器在歌唱?唱著什麼歌?(鈴鐺 x x xx x )
(2)什麼氣味飄過來?(醋 )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麼圖形來?(汽車、金魚、手槍)
2、教師小結:哇,原來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這么大啊!
(二)學習處理突發事件的安全方法。
事件一:蟲子飛進耳朵里
1、觀看錄像1(內容:早晨,小姑娘和小夥伴們在草地上玩,突然一隻小蟲飛進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難受。)
問:哎呀,發生什麼事了?小蟲飛進了蘭蘭的耳朵里,這可怎麼辦?(相互討論)
2、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觀看課件:媽媽用手電筒照蘭蘭的耳朵,小蟲飛出來了)
問:蘭蘭找到了誰呀?會發生什麼事? 小蟲為什麼會從耳朵里飛出來?
教師小結:如果以後遇到小蟲飛進耳朵里,我們不要著急,可以自己先用手電筒試一試,不行時馬上請大人來幫忙。
事件二:積木塞進鼻子里。
1、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
教師:我們的鼻子有時也會生病,那會怎樣?鼻子塞住會有什麼感覺?(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
2、觀看錄像2(內容:吃完午飯,玲玲在區角里玩積木,不小心把積木塞進了鼻子里,氣也透不過來。)
(1)分組討論:玲玲可能會用什麼辦法取出積木?
(2)小組匯報,取出積木的方法。
教師用圖標展示:用棉簽、鑷子等工具取出來;用手挖、擤鼻涕、打噴嚏取出來;請醫生、老師、長輩等大人幫忙解決。
(3)集體討論: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哪種方法是不安全的,為什麼?
(4)集體模仿擤出異物的正確方法: 按住沒有積木的鼻孔,用力往外擤,哼!
小結:遇到這種事情,可以自己先用擤的方法試一試,如果不行馬上請大人來幫忙。
事件三:沙子掉到眼睛裡。
1、觀看錄像3(內容:戶外活動時,東東在沙池邊玩沙子,不小心沙子弄到了眼睛裡,眼睛睜不開了。)
2、幼兒選擇處理方法
第一種:東東用手揉;第二種:請大人幫忙。
2、兩隊說出選擇的理由。
3、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傷,請大人幫忙才是最安全的。
問:在我們生活中,有時不小心也會發生危險的事情,如果發生了,我們怎麼辦?
總結:當我們遇到危險的事情時,應該先自己用安全的方法試一試,不行再馬上請大人幫忙解決。
(三)判斷日常行為。
1、觀看錄像4(三段內容:對著耳朵喊、用鉛筆挖鼻子和耳朵、坐在汽車里看書)
問:你發現哪些行為是錯誤的?有什麼危害?
2、觀看錄像5(五段內容:口含筷子去盛飯、倒滑滑梯、躺著看書、玩沙的手掏耳朵、看綠色植物)
問:請你用一句話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3、做《保健操》
輕輕捏捏小鼻子,再來深深吸吸氣,吸—吐—吸—吐 ,我的鼻子真舒服;
輕輕按摩小眼睛,上刮刮,下刮刮,12 34 56 78 ,我的眼睛真舒服;
輕輕揉揉小耳朵,從上往下揉一揉,上揉揉,下揉揉, 我的全身都舒服。
教學反思
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使自己成為良好氛圍的營造者、有效探討的引導者、個性發展的支持者、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1、 良好氛圍的營造者
安全、愉快、寬松的外部氛圍是建構積極有效互動的基本前提。如果幼兒不想、不能、不敢參與活動,與教師自由、愉快的交往,那麼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我們教師就應成為良好氛圍的營造者。在活動中,運用游戲「猜猜猜」激發幼兒的參與慾望,又用生活情景再現,個體、小組、集體的問題討論等形式引發幼兒學習熱情,最後用我們來做「保健操」進一步強化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有效探討的引導者
「支架學習」理論提倡:幼兒主體性的建構和發展需要教師的幫助,幼兒是以自身主動的學來積極建構自己這一建築物。而教師的「教」則是建築物不可缺少的「支架」。在本教學中,我是以「引」的方式帶領幼兒完成探討過程的。首先通過問題:「如果小蟲飛進了你的耳朵,你會怎麼辦?」「玲玲可能會用什麼辦法取出積木?」再為後面「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獲取安全的處理方法做了有效的鋪墊。在隱性的引導中,使幼兒積極、主動進行探討,體驗學習的快樂。
3、個性發展的支持者
《綱要》中指出:「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我拋出了問題:「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後,幼兒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當然有的意見是正確的,有的意見存在一定危險性。這時我沒有馬上否定幼兒的意見,而是鼓勵其他幼兒大膽發表不同的看法,並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後加以梳理總結。在這里,我的觀點是,傾聽不同幼兒的聲音,支持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
4、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在「沙子掉眼睛裡了」的事件處理中,我與幼兒一起參與判斷、辯論,充分感受師幼關系的平等和諧,也讓幼兒在幫助、教導教師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幼兒探討「哪種方法是安全的?」過程中,我們都發現有個別幼兒說理(如:醫生是有豐富經驗的、是專門給病人看病的……)比教師考慮的更全面,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確實,師幼互動是雙向建構的過程,不僅幼兒在其中得到積極的影響和發展,教師也同樣從中汲取經驗與成長的養分,並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達到自身主體的不斷發展和提高,這正是我們每個教育者所期望的。
『肆』 大班健康《怎麼辦》教案與反思
耳朵的作用,同時,知道遇到突發事件時的安全處理方法是重點也是難點。 活動准備 1、實物:七巧板拼圖、醋、鈴鐺。 2、多媒體課件 3、標記圖若干張、展示黑...
相關:◇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愛 >>詳細◇ 說課也須反思 >>詳細◇ 幼兒園教案 小動物的傘 >>詳細◇ 關於「教學反思」的幾點想 >>詳細 活動設計背景 處於身體迅速發展階段的大班孩子,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活動慾望,隨著他們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張,不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加,尤其是孩子的耳朵、鼻子、眼睛最易發生危險。如:在奔跑中,一不小心相撞鼻子就會受傷;在書寫時,細細的筆尖不小心就會刺傷眼睛;在交流時,不經意地對著耳朵大聲說話就會傷及耳膜等等。《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作為教師,除了積極為幼兒創設安全的活動環境,避免危險事件發生外,更要關注幼兒的日常行為,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習相關的自我保護方法。健康活動《怎麼辦》就是根據大班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所生成的活動之一。 活動目標 1、體驗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知道遇到突發事件時的安全處理方法。 3、會正確判斷日常行為,根據生活經驗大膽表述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知道眼睛,鼻子。耳朵的作用,同時,知道遇到突發事件時的安全處理方法是重點也是難點。 活動准備 1、實物:七巧板拼圖、醋、鈴鐺。 2、多媒體課件 3、標記圖若干張、展示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體驗耳、鼻、眼的作用。 1、游戲活動「猜猜猜」,用耳、鼻、眼進行判斷。 師:猜--猜--,猜一猜,我們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問你 (1)什麼樂器在歌唱?唱著什麼歌?(鈴鐺 x x xx x ) (2)什麼氣味飄過來?(醋)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麼圖形來?(汽車、金魚、手槍) 2、教師小結:哇,原來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這么大啊! (二)學習處理突發事件的安全方法。 事件一:蟲子飛進耳朵里 1、觀看錄像1(內容:早晨,小姑娘和小夥伴們在草地上玩,突然一隻小蟲飛進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難受。) 問:哎呀,發生什麼事了?小蟲飛進了蘭蘭的耳朵里,這可怎麼辦?(相互討論) 2、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觀看課件:媽媽用手電筒照蘭蘭的耳朵,小蟲飛出來了) 問:蘭蘭找到了誰呀?會發生什麼事? 小蟲為什麼會從耳朵里飛出來? 教師小結:如果以後遇到小蟲飛進耳朵里,我們不要著急,可以自己先用手電筒試一試,不行時馬上請大人來幫忙。 事件二:積木塞進鼻子里。 1、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 教師:我們的鼻子有時也會生病
『伍』 大班健康活動公開課教案《怎麼辦》教學設計與反思
——大班健康活動《怎麼辦》教學設計與反思
[設計意圖]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我園生成了《安全你我他》主題系列活動。
在主題推進中,我們發現,處於身體迅速發展階段的大班孩子,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活動慾望,隨著他們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張,不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加,尤其是孩子的耳朵、鼻子、眼睛最易發生危險。如:在奔跑中,一不小心相撞鼻子就會受傷;在書寫時,細細的筆尖不小心就會刺傷眼睛;在交流時,不經意地對著耳朵大聲說話就會傷及耳膜等等。《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作為教師,除了積極為幼兒創設安全的活動環境,避免危險事件發生外,更要關注幼兒的日常行為,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習相關的自我保護方法。健康活動《怎麼辦》就是根據大班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所生成的活動之一。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要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本活動主體部分討論的三個事件和生活錄像中的片斷都是幼兒生活中所常見的,而這些事件中所隱含的不安全因素又常常是幼兒所忽視的,通過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去發現問題,梳理提升原有經驗,並將所獲得的自我保護常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為幼兒的安全、健康起到了奠基作用。
[教學特色]
(一)設置問題情景,激發參與興趣。
杜威說過: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究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研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在本次活動中,為幼兒創設了一系列問題情景,通過不斷拋出問題, 「小蟲飛進了耳朵,怎麼辦?」「積木塞進了鼻子,怎麼辦?」「沙子弄進眼睛,怎麼辦?」「錄像中哪些行為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在問題中引發原有經驗的交流,在交流中促進同伴間思維碰撞,在碰撞中尋找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有效地引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在問題中學習、探究、成長!
(二)層層推進教學,提升自護能力。
《綱要》指出:「積極的情感和態度是個體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也就是說,當我們的教育在激發幼兒的內在動力,喚醒其主體意識時,才能促進幼兒的持續發展。本活動 先通過游戲 「猜猜猜」,讓幼兒體驗耳朵、鼻子、眼睛的作用,自然地激發了幼兒自我保護的慾望。再設置問題情景,讓幼兒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在參與討論中解決問題,從而獲得安全處理突發事件的經驗,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最後,將真實的日常生活行為以錄象的形式呈現給幼兒,讓他們在判斷他人行為和發自肺腑的告誡聲中,內化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通過游戲體驗、情景創設、行為判斷層層推進,寓安全教育於真實的情景之中,十分有效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切實提升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三) 保持積極互動,提高參與實效。
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主導與主體的辨證統一,突出了幼兒的參與和體驗。在教學中,我靈活變化教學形式,引導幼兒自始至終饒有興趣地參與活動,保持積極有效的互動。
一是游戲化的體驗。《猜猜猜》游戲簡單有趣,師幼互動氣氛熱烈,幼兒在富有韻味的對話中既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又體驗了眼睛、耳朵、鼻子的重要作用。並自然地引出了主題,為怎麼辦的討論作了情感上的鋪墊。
二是互動式的討論。本次活動通過幼兒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與材料(課件、圖片)互動,同伴間互動,師幼間互動,在不同環節根據不同需要採用不同形式,提高了互動的實效。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結合:
1、個體交流與錄像呈現正確方法相結合。「小蟲飛進耳朵」如何正確處理對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討論中,首先是通過個體交流呈現原有經驗,然後通過集體觀看課件掌握正確的方法,使幼兒的原有經驗得到了提升。
2、小組討論與集體驗證相結合。在事件「積木塞進鼻子」的討論中,則採用先分成小組自由交流方法,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那麼如何讓幼兒得到其中的正確方法,則通過讓幼兒集體驗證,大膽地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而教師只是把幼兒的討論結果加以梳理,將幼兒個人經驗(安全的、正確的)推廣為集體經驗。
3、判斷選擇與說理分析相結合。如事件「沙子進了眼睛」,通過讓幼兒判斷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進行雙方的觀點碰撞和說理分析,在辯論中形成了正確的處理方法。
4、觀察尋找與情景表達相結合。在觀看錄像尋找錯誤行為的環節中,所創設的氛圍更為寬松自由,當幼兒觀察到問題時即可自主表達,使交流更為積極主動。
三是適時性的練習。適時練習正確的方法,有利於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鞏固自我保護的知識。出現在活動過程中的三次行為練習:擤積木、看書、做保健操,既強化了正確行為,又調節了氣氛。
[教學方案]
一、活動目標
1、 體驗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 知道遇到突發事件時的安全處理方法。
3、 會正確判斷日常行為,根據生活經驗大膽表述。
二、活動准備
1、實物:七巧板拼圖、醋、鈴鐺。
2、多媒體課件
3、標記圖若干張、展示黑板一塊
三、活動過程
(一)體驗耳、鼻、眼的作用。
1、游戲活動「猜猜猜」,用耳、鼻、眼進行判斷。
師:猜--猜--,猜一猜,我們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問你
(1)什麼樂器在歌唱?唱著什麼歌?(鈴鐺 x x xx x )
(2)什麼氣味飄過來?(醋 )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麼圖形來?(汽車、金魚、手槍)
2、教師小結:哇,原來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這么大啊!
(二)學習處理突發事件的安全方法。
事件一:蟲子飛進耳朵里
1、觀看錄像1(內容:早晨,小姑娘和小夥伴們在草地上玩,突然一隻小蟲飛進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難受。)
問:哎呀,發生什麼事了?小蟲飛進了蘭蘭的耳朵里,這可怎麼辦?(相互討論)
2、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觀看課件:媽媽用手電筒照蘭蘭的耳朵,小蟲飛出來了)
問:蘭蘭找到了誰呀?會發生什麼事? 小蟲為什麼會從耳朵里飛出來?
教師小結:如果以後遇到小蟲飛進耳朵里,我們不要著急,可以自己先用手電筒試一試,不行時馬上請大人來幫忙。
事件二:積木塞進鼻子里。
1、 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
教師:我們的鼻子有時也會生病,那會怎樣?鼻子塞住會有什麼感覺?(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
2、觀看錄像2(內容:吃完午飯,玲玲在區角里玩積木,不小心把積木塞進了鼻子里,氣也透不過來。)
(1)分組討論:玲玲可能會用什麼辦法取出積木?
(2)小組匯報,取出積木的方法。
教師用圖標展示:用棉簽、鑷子等工具取出來;用手挖、擤鼻涕、打噴嚏取出來;請醫生、老師、長輩等大人幫忙解決。
(3)集體討論: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哪種方法是不安全的,為什麼?
(4)集體模仿擤出異物的正確方法: 按住沒有積木的鼻孔,用力往外擤,哼!
小結:遇到這種事情,可以自己先用擤的方法試一試,如果不行馬上請大人來幫忙。
事件三:沙子掉到眼睛裡。
1、觀看錄像3(內容:戶外活動時,東東在沙池邊玩沙子,不小心沙子弄到了眼睛裡,眼睛睜不開了。)
2、幼兒選擇處理方法
第一種:東東用手揉;第二種:請大人幫忙。
2、兩隊說出選擇的理由。
3、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傷,請大人幫忙才是最安全的。
問:在我們生活中,有時不小心也會發生危險的事情,如果發生了,我們怎麼辦?
總結:當我們遇到危險的事情時,應該先自己用安全的方法試一試,不行再馬上請大人幫忙解決。
(三)判斷日常行為。
1、觀看錄像4(三段內容:對著耳朵喊、用鉛筆挖鼻子和耳朵、坐在汽車里看書)
問:你發現哪些行為是錯誤的?有什麼危害?
2、觀看錄像5(五段內容:口含筷子去盛飯、倒滑滑梯、躺著看書、玩沙的手掏耳朵、看綠色植物)
問:請你用一句話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3、做《保健操》
輕輕捏捏小鼻子,再來深深吸吸氣,吸—吐—吸—吐 ,我的鼻子真舒服;
輕輕按摩小眼睛,上刮刮,下刮刮,12 34 56 78 ,我的眼睛真舒服;
輕輕揉揉小耳朵,從上往下揉一揉,上揉揉,下揉揉, 我的全身都舒服
[教學反思]
《綱要》強調:「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也就是說,教師只有對自己的角色進行正確的定位,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更多地關注幼兒的實際情況和主體發展,關注幼兒情感需要。因此,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使自己成為良好氛圍的營造者、有效探討的引導者、個性發展的支持者、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1、 良好氛圍的營造者
安全、愉快、寬松的外部氛圍是建構積極有效互動的基本前提。如果幼兒不想、不能、不敢參與活動,與教師自由、愉快的交往,那麼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我們教師就應成為良好氛圍的營造者。在活動中,運用游戲「猜猜猜」激發幼兒的參與慾望,又用生活情景再現,個體、小組、集體的問題討論等形式引發幼兒學習熱情,最後用我們來做「保健操」進一步強化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有效探討的引導者
「支架學習」理論提倡:幼兒主體性的建構和發展需要教師的幫助,幼兒是以自身主動的學來積極建構自己這一建築物。而教師的「教」則是建築物不可缺少的「支架」。在本教學中,我是以「引」的方式帶領幼兒完成探討過程的。首先通過問題:「如果小蟲飛進了你的耳朵,你會怎麼辦?」「玲玲可能會用什麼辦法取出積木?」再為後面「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獲取安全的處理方法做了有效的鋪墊。在隱性的引導中,使幼兒積極、主動進行探討,體驗學習的快樂。
3、個性發展的支持者
《綱要》中指出:「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我拋出了問題:「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後,幼兒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當然有的意見是正確的,有的意見存在一定危險性。這時我沒有馬上否定幼兒的意見,而是鼓勵其他幼兒大膽發表不同的看法,並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後加以梳理總結。在這里,我的觀點是,傾聽不同幼兒的聲音,支持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
4、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在「沙子掉眼睛裡了」的事件處理中,我與幼兒一起參與判斷、辯論,充分感受師幼關系的平等和諧,也讓幼兒在幫助、教導教師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幼兒探討「哪種方法是安全的?」過程中,我們都發現有個別幼兒說理(如:醫生是有豐富經驗的、是專門給病人看病的……)比教師考慮的更全面,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確實,師幼互動是雙向建構的過程,不僅幼兒在其中得到積極的影響和發展,教師也同樣從中汲取經驗與成長的養分,並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達到自身主體的不斷發展和提高,這正是我們每個教育者所期望的。
『陸』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麼辦》教學反思
在整來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聽、看、自想、說、議、學、練等多種方式參與活動,主動積極性很高,不知不覺中就知道了在地震來臨時怎樣自救的方法。根據中班孩子的好奇特點,在第一環節,我採用直觀教學法,讓孩子帶著問題去看,去聽,然後進行討論。談觀看地震的感受。接下來是在地震來臨時自己如何自救的環節,我鼓勵孩子自己大膽想辦法,表達自己的看法。開始時,孩子們的想法是零碎的,經過老師的分析,引導小結,個體經驗就變成集體有價值的完整經驗了,在第三環節中,我採用了游戲體驗法,在設置模擬地震的氛圍中學習簡單的自救方法,有為心理學家曾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與體驗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因此,我相信通過游戲活動一定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影響。
通過以上的活動,我也受到一定的啟發,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多為孩子設計有價值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獲得知識的體驗,讓孩子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