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難忘幼兒園教案

難忘幼兒園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8 07:10:18

『壹』 我們在幼兒園里成長教案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語言活動「我的成長」,激發幼兒對自己的成長變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2. 能用比較准確的漢語表達自己的成長變化。
3. 在談話中,能運用對比法較為流暢地表達。
二, 活動准備
1. 幼兒小時候的照片以及近期的照片若干張。
2. 某名幼兒小時或穿的衣服以及近期穿的衣服。 三, 活動過程
創設談話情景,引出話題,自由交流。
教師出示某名幼兒小時候,近期穿的衣服和鞋帽等,請幼兒就衣服的名稱,顏色,樣式,大小等自由交流。
幼兒自由交流
1( 請幼兒猜一猜:「這是班裡哪位小朋友的衣服。」
2( 請這名幼兒上來試穿自己小時候的衣服和近期的衣服,其他幼兒說一說,為什麼小時候的衣服穿不上了。
四、活動延伸
5( 請父母給幼兒講一講他成長中一件有趣的或難忘會做什麼事」進行繪畫活動,並引導幼兒講述。 的事。
讓幼兒在游戲中成長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是幼兒的天性。前蘇聯的阿爾金稱游戲為「兒童的心理維生素」。幼兒游戲蘊藏著幼兒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發展的多樣性、差異性、自然性等特點在游戲中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這是游戲的本質所決定的。
眾所周知「幼兒期就是游戲期」。學齡前的兒童對於模仿成人活動、反映他熟悉的周圍生活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教學游戲的產生成為一種必然。而作為一個幼兒老師,在游戲中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並予以指導教育,這便是最重要的任務。
一、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社會,塑造良好的個性。
游戲是幼兒反映社會、反映成人活動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帶有很大的模仿性。
二、通過游戲擴大孩子的知識面。
我們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戲。」由此在游戲中讓幼兒獲得知識,對孩子來說學得自在;對老師來說也教得自然。事實上,在游戲中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有許多許多。
三、利用游戲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幼兒的游戲除了能引起情緒上的愉悅外,往往會有不少新的發現。比如讓幼兒發現顏色的變化,我把三個玻璃瓶分別裝上紅、黃、藍三種不同顏色水,讓幼兒自己去操作,將這三種顏色按不同的方法混合,發現顏色的變化,勤於思索的孩子就會納悶兒:為什麼顏色會變呢,這時,教師就可以不失時機地向孩子介紹一些有關科學道理。

『貳』 難忘的啟蒙教案

難忘的啟蒙》綜合資料

一、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篇回憶啟蒙老師的文章。文章重點回憶了抗日講演比賽、老師對「我」的兩次批評、對日語課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現了啟蒙老師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表達了作者對啟蒙老師的崇敬、感激和懷念。
課文開頭寫「我」對啟蒙老師的感激和懷念;由此,自然引出了對啟蒙老師的回憶,重點講了三件事;最後,講啟蒙老師的教育在「我」身上產生的影響。
課文的重點是對三件事的回憶,其中「抗日講演比賽」和「抵制日語課」,對學生來說,可能是難點。
在家鄉被日軍佔領、「學校離日本兵的炮樓」「只二百來米」的情況下,「多次」舉行抗日講演比賽,這實在是一種大無畏的英雄行為。要知道,這件事一旦被日本侵略者發現,那些老師就可能人頭落地。老師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為了在孩子們心靈里播下愛國的種子,他們顯然已置自己的生死於度外,這是一種何等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啊!正因如此,當「我」知道老師們的舉動可能產生的後果時,「對老師們的勇敢,不能不從心底里感到無限的敬佩」。
老師們為什麼對「翻譯官上的日語」「特別寬容」呢?為什麼「即使逃課,老師們也是不管的」呢?原因在於:這門課是日本侵略者強迫中國孩子上的,目的是藉助語言課灌輸侵略者的思想,把中國孩子變為他們統治下的馴服工具。
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老師們的愛國精神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感受作者對啟蒙老師崇敬、感激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建議
1.這篇課文所敘述的事,雖然年代離學生較遠,但內容並不陌生。學生對日本侵略中國的事應已有所了解,對作文和寫字更是熟悉,加上作者以一個老年人的口吻娓娓道來,讀來感到格外親切。因此,本課的教學,應盡量讓學生自讀自悟。開始學習時,可向學生介紹一些當時的時代背景。再讓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在讀、悟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圈圈、畫畫、作旁註等形式,記下自己的學習心得。
2.抓住題眼,引發思考,組織學生討論。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扣住題眼「啟蒙」,讓學生查字典理解詞義,再聯系課文內容想一想,「啟蒙」在課文中是什麼意思。然後讓學生圍繞著課題為什麼叫「難忘的啟蒙」展開討論,交流各人的閱讀感受。
3.「閱讀提示」中提出的「看看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這幾件事表現了啟蒙老師怎樣的品質」,可在學生認真讀書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使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4.學生讀了這篇課文,可能會想到一些自己的經歷,可酌情讓學生說一說,也可作為一次練筆,讓學生寫一寫。
5.本課是略讀課文,字、詞的學習不作為重點。
以下的詞語解釋,供教師備課時參考。
啟蒙: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課文中老師們對「我」的啟蒙,主要是教導「我」要愛祖國,要勤勉,要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
晦暗:光線昏暗。 淪陷:文中指當時我國領土被日本侵略者佔領。
徒勞:無益地耗費勞力。
語文教案-難忘的啟蒙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老師們的愛國精神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感受作者對啟蒙老師崇敬、感激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啟蒙老師,也都會對啟蒙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你六年的小學生活中,給你印象最深的老師是誰?

板書課題,同學們,課題中的「啟蒙」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全文,思考文章寫了啟蒙老師的哪幾件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啟蒙老師是些怎樣的人,為什麼讓「我」時常心懷感激?

(2)為什麼老師的許多表揚「我」都淡忘了,而教師的批評和懲戒「我」至今未曾忘記?

(3)「從這些寬嚴之間,同學們也領悟了一些道理。」我們領悟了什麼道理?

(4)文章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三、小組討論大家提出來的問題

可以全都討論,也可以只討論你們感興趣的某些問題。

四、全班交流討論結果,教師相機點撥

1.你覺得「我」的啟蒙老師具有怎樣的品質,作者是怎樣寫出來的?

(1)熱愛祖國。

(2)治學嚴謹,教育嚴格。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2.理解最後一段話

教師引導:老師播下的種子是什麼?這些種子開花結果了,是什麼意思?最後一個反問句是什麼意思?由這段話你想到了什麼?

有感情地齊讀這句話。

五、談感受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師,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具體的事例說說這個老師的美好品質。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自學課文,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並帶著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劃詞劃句,動腦、動口、動手,弄懂課文內容。教師在檢查預習的基礎上,了解、歸納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並注意及時總結好的學習方法。從而理解啟蒙老師的優秀品質,喚起學生對美好的小學生活的回憶。

『叄』 幼兒園小班教案,幼兒園里最難忘的一件事

幼兒園小班教案:主題活動《有趣的風箏》熱鬧的進行了一段時間了,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製作出了一些看似稚拙,但是包含自己心血的風箏。看著自己的傑作,有的孩子提出來「我們一起出去放自己製作的風箏」。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響應,有的孩子提出要到社區的小花園去,有的孩子提出要去海邊,有的孩子提出要去五四廣場…… 大家的意見不一,都各自振振有詞的說著自己的理由,互不相讓。於是我們提議馬上啟動我們的「共贏小組在行動計劃」。
活動一:我們要去放風箏了!
1、孩子們制訂各自小組的外出計劃。
按以往的慣例,在活動之前各小組都要制訂外出計劃,我把計劃表發給各小組並提醒他們如果哪個小組有特殊的需要、或特別准備一定要在計劃中註明。
孩子們在制訂計劃時遇到了很多難題,如:「恐龍」組的孩子們就外出時間就商量了好一陣子,軒軒周六上午要去上舞蹈課,雨亭下午要去外婆家,洋洋周日要下圍棋……最後雨亭做出犧牲,「和媽媽商量一下,晚上再去外婆家」,這樣才把時間定在周六下午3:00整。「小精靈」組的孩子們就外出地點爭執了好一陣子,阿寶說要去海邊,陳昊說在小區的小花園就行……最後大家都覺得去海邊比較合適,因為「放風箏累了,還可以躺還沙灘上休息一會,還可以玩沙雕」。
就這樣孩子們在爭執、討論、「自我犧牲」中制訂出了各自的小組計劃。
1、 家長參與修改、補充計劃。
各小組的孩子們在當天就把自己的計劃拿給小組長或自己的爸爸媽媽看,家長們再根據外出實際情況,以及自己的具體情況給予孩子們的計劃提出建議或意見,再作修改。如「大風車」小組的汪寧小朋友的家長周六周日加班,不能參加這次活動,張書傲的媽媽主動提出自己去接汪寧並照管他……有的小組在乘車路線上過於死板,於是根據爸爸媽媽的意見做了調整。
計劃修改完後,再由各小組的小組長負責分工大家准備所需物品,你帶水,他帶麵包、小正帶水果、帆帆帶風箏、瑞瑞媽媽帶攝像機、虎子爸爸帶照相機……小組長(家長)和副組長(幼兒)還負責電話聯絡大家,及時把小組內的一些突發事情告訴大家。
活動二:我們一起放風箏
孩子們根據外出計劃,有條理、有目的地開始了快樂的「放風箏活動」。家長們在活動前都會收到老師的一張紙條,(請您就孩子的交往、合作、共享等方面談一下孩子在這次活動中的表現,和您對這次活動的看法。)根據紙條上的提示,家長們會對孩子在相約放風箏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觀察、記錄。孩子們也會收到老師的小紙條,(把你最高興或最難忘的一件事畫下來,來園後講給小朋友聽好嗎?你們的風箏飛起來了嗎?如果沒有,你們是怎麼解決的?)孩子們根據老師的提示也會留意自己在活動中的一些事情,注意動腦筋解決一些問題。
休息時,大家還可以一起分享帶來的食物,孩子們追逐打鬧,家長們交流育兒心得、經驗,聊家常,其樂融融。
活動三:放風箏真快樂!
回到幼兒園後,我們組織了一次交流分享活動,孩子們就活動中的快樂、以及在活動中的收獲進行了交流分享。虎子說:「風箏飛不起來後,勤勤的爸爸幫助調整了一下尾巴,他就飛起來了,我覺得很神奇。」蒙蒙指著自己的畫說:「我們在漂亮的雕塑園放風箏,我媽媽讓我站在老爺爺(雕塑)身上照像,暢暢的媽媽說那樣不文明,我就沒上,我媽媽也說自己不對,我覺得這件事情很難忘。」阿寶說:「參加活動,我遲到了,結果讓大家等了我很長時間,我覺得很對不起大家,今後我要做個守時間的孩子。」「和我的好朋友放風箏我很高興,我們還野餐了。」……孩子們或興奮、或反思,收獲很大。
家長們根據老師的小紙條也帶來了這次活動的記錄和反思,有的就自己的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發表感慨,有的就此活動談了自己的看法,有的針對在活動中一些事件提出建議……我們把家長的這些反饋掛在家長園地的「信息交流」欄目中,供廣大家長一起交流、分享。

『肆』 幼兒園教案課後回憶怎麼寫

一、研究專題: 依據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和期末考試中學生呈現出的問題以及二年級語文教學的任務及重點,我們學年組確立本學期語文教學研究的專題依舊為:「教給閱讀方法,激發閱讀興趣」,繼續對學生進行閱讀興趣以及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低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是學生以後閱讀和習作學習不可或缺的基礎。二年級語文的學習目標有這樣明確的要求:「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本學期,通過對這個專題的持續研究,可以有效地促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為學生以後學好語文形成良好開端,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

二、 研究目標進行此專題研究是為了在平日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引導,切實進行最基礎的閱讀方法的訓練,幫助學生掌握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聯繫上下文,感情朗讀,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利用課外積累的知識或搜集的資料等方法,准確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實踐中喜歡閱讀,並且能夠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靈活運用這些方法主動閱讀自己喜歡的讀物,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專題分解:

依據教材編排和組元訓練,立足以往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等研究成果,我們將專題分解如下:

(一)第二組元:「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

這個單元的課文有《識字2》《一株紫丁香》《我選我》《一分鍾》《難忘的一天》,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較為接近,可以重點訓練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積累一點寫事的方法和珍惜時間的格言。

教師面——切入點問題的設計、閱讀方法的指導、課堂點撥時機的把握等策略的具體化、細化的研究。

教師要關注對學生學情的預設,特別是對思維生長點、發散點的把握。

學生面——重點掌握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聯繫上下文以及生活實際、感情朗讀等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情感的方法。

(二)第四組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

這個單元的課文有《識字4》《坐井觀天》《我要的是葫蘆》《小柳樹和小棗樹》《風娃娃》《酸的和甜的》,圍繞「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個專題,編排了一些能給人啟迪的成語和故事,重點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教師面——根據題目引導學生自己提問、指導閱讀方法、進行有效點撥,充分利用插圖、啟發學生大膽想像、續編故事。學生面——學習質疑討論、評價故事內容,通過入情入境朗讀或表演來理解課文,大膽進行合理想像,續編故事,能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哲理。(三)第七組元:「保護環境、愛護動物」 本單元課文有《識字7》《『紅領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淺水窪里的小魚》《父親和鳥》,圍繞「環保」這一專題,選材新穎,貼近生活。應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調動情感,加深體驗,使環保意識植根於學生的心靈。 教師面——切入點問題的設計、閱讀方法的指導、課堂點撥時機的把握、實踐活動的開展等策略研究。學生面——通過查找相關資料、觀察生活以及聯繫上下文以及生活實際,來理解課文內容,體驗環保的重要性,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四、 月份研究內容與措施:月份 內容 措施 授課 9月 第二組元教學前精心設計切入點和預設學情,有效點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繫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江紅 《一分鍾》10月 第四組元 教給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討論評價故事內容,學習復述或表演,感悟哲理。能合理想像,續編故事。遲雅琴 《坐井觀天》11月第七組元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心理活動和美好品質,加強環保意識,有效引用資料理解課文耿業清 《『紅領巾』真好》 12月 梳理總結 五、預期成果:(一)教師方面:1、總結、提煉、發展已有的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和模式,如:切入點的設計策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句能力訓練的策略、讀寫結合訓練模式等等。2、提高教師的語文教學水平。(二)學生方面:1、學會最基本的閱讀方法,能用學到的閱讀方法自主閱讀,提高閱讀的有效性。2、選擇合適的片段指導學生仿寫,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二年級級部轉化差生計劃 作者:未知 來自:單縣實驗小學 點擊:78 時間:2005-10-11 由於現在的孩子上幼兒園時間長,加上孩子入學早、年齡較小,老師對孩子的要求較底管理不夠嚴格。以致於很多孩子學習和生活習慣較差。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制訂了以下計劃: 一、 尋找差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情況
1、 學習習慣差,聽課作業不認真。
2、 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3、 個別是智力因素。
二、 對差生做全面的了解,以便對症下葯。
1、 從任課老師同學那裡了解該生的在校表現及優,缺點。
2、 聯系家長,了解其在家的表現及優缺點尋找差原因。
三、 針對不同類型的差生制定不同的措施,使其樹立自信,逐漸向優生轉化。
1、 對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結合家長,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習慣在哪兒,並讓其有意識地去改變差生習慣。 對聽課不認真的同學,老師在課堂上要多提醒,對作業只能感的地方指出表揚,差的地方給予鼓勵並指出如何改正,讓他們當面訂正。2、 對智力差的學生,要結合家長,讓他們多費些精力,多花點時間,平時讓孩子多寫多練。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提出「新課程標准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研究的學習方式」。新的課標、新的教學理念,應該在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上得以實現,獲得體現。這就需要構建一個新課標下的新課堂。 一、教學重心要轉移。教學重心要從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使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現在我們的教育中將引起的轉變是重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一種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學中從地球中心轉移到太陽中心一類的革命。在這里,兒童變成了太陽,教育的措施要圍繞他們組織起來」。所以,實現教學重心的轉移,就要如《語文課程標准》所言「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上規定涉及學習興趣、自主意識、學習習慣、學習情境、學習方式諸方面,都屬於學生主體的意識和行為。當前,對「學生主體」談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的「議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層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僅此而己,實際上是把「主體」虛擬化、抽象化。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具體的人,是一個個有豐富的精神生活、蘊涵著生命潛能的人。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盡可能把學生和自己的距離拉近,使之感到親近;和教材拉近距離,使之感到親和;跟教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拉近距離,使之共振共鳴。而常見的語文教學卻是匆忙地將具體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一下子轉化為「用符號表現的專門知識。」這正是杜威堅決反對的把「學生知識從生活中孤立出來作為直接追求的事件。」為此,語文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學生自己的生活為中介解決學生生活的多樣性、具體性和教材內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
語文教學就是要倡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去獲得獨特的感受、獨特的體驗和獨特的理解。教師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角色和行為,使自己成為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不只是知識的佔有者和闡釋者,更不是神聖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說教者」。要真正蹲下來看學生,以平常的心態和學生交朋友。教學是師生共同享有的快樂的生活,教室是師生共處的生活世界。當前,在新理念的指導下,重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重構一種新的教學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二、語文教學要改變教學策略。所謂策略是在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運用的方法、手段、途徑的總稱。由於語文教學綜合性強,應研究與教材和學生實際相適應的語文教學策略體系。當前,對單個教學法的研究比較多。應該說,這些研究各具特色。有的是從特定的理論出發(有我國傳統的教學理論,也有從前蘇聯和西方引進的理論)通過實證性研究使傳統的現代化,國外的本土化;有的是從本地本校的帶有個性色彩的成功經驗出發,經過提煉、加工、推廣,使個性的共性化、經驗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統化。雖然有的教學方法還缺乏理論構件,甚至還帶有「經驗色彩」,但由於是土生土長的,具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比較容易看到效果。也有一些教學法實驗研究,既有自己的成功經驗,又注意對傳統的繼承和對國外研究成果的借鑒,最終形成自己的特色。對這些語文教學改革實驗都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積極的評價。 當前對教學策略研究的著力點是把零散的個案研究體系化,把單個的教學實驗研究置於一個大系統中加以整合。可以說,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的多種方法巧妙的組合。如何組合,孰前孰後、孰多孰少,如何反映教師的教學功力和教學藝術,因此「課程標准」強調「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
(一)語文教學要淡化教師的講,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教師的講,主要是引導,引導的方法主要是點撥。在課文的關鍵之處、聯結之處、過渡銜接之處,以及表達的精彩之處,教師要善於「畫龍點睛」「指點迷津」,使學生舉一反三。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指變過去掌握結論式的學習為探究性學習、反思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應放手讓學生去嘗試錯誤。沒有經過挫折的成功,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樂。還應讓學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討論、相互補充,自己去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探究性學習允許學生選取不同的視角、採取不同的方法、獲得不同的結論。由於每個學生的經驗背景不同、興趣愛好迥異、性格氣質有別,應提倡結論的多樣化。
允許暫不作結論,把問題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方式去尋求解答。例如:講《秋天》(《暖色音樂》)一詩,我不是一句一句的支離破碎的去分析,而是根據以往的教詩歌的經驗,讓學生探究歸納詩歌的「跳躍性」、「形象性」、「含蓄性」。以討論、交流、短評的形式對此詩進行學習,並自己動手學寫小詩。這種嘗試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每篇周記都有人寫詩。並摘抄了許多小詩。學語文的興趣大增。
要變教師發問為學生提問。提倡教師少問,學生多問。並非一概反對教師提問,而是反對那種瑣碎的無思考價值的提問,反對那種不能激發學生想像力、思維力的提問,反對那種淺顯的無回味餘地的提問。怎樣看待「帶著問題讀」?這個提法本無可非議。因為循疑而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是古訓中的讀書要旨。要不要每一個段落都要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去讀書呢?如果這段課文明白如話,學生一讀就懂,有必要去提問嗎?如果這段課文想像空間和思維空間很大,學生通過讀、思、議可以自由發揮、自由伸展,何必要教師用一個問題框住學生、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呢?如果這段課文確實難以理解,學生不知從何入手,教師在課文的「節骨眼」上提出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在讀書中找答案,也未嘗不可。例如:《獵狐》一文的閱讀抓住兩點即可。一是由情節「獵狐「——「放狐」中所體現的人物情感怎樣;一是整體感知全文後的所得——「為什麼」。把握了這兩點,基本對這篇課文有了比較清晰地認識,明白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授受雙方都有的放矢。
(二)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學會感受、體會、體驗、揣摩。要重感悟、重語感訓練。「好讀書,不求甚解」。只要學生通過上下文在一定的語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確,只求明了。
重讀書,特別是重自讀、重自由讀書。當前,語文課上齊讀太多,整齊劃一、氣氛熱烈,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消減課堂上的沉悶。但齊讀太多,教師不便了解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易發現讀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久而久之,還可能出現「濫竿充數」的「南郭先生」。因此,對「齊讀」要適時、適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重積累,包括課內積累和課外積累。對語文教學來說,主要是語言積累,佳詞妙句、古詩、精彩片斷都應要求熟讀成誦,內化成自己的語言。語文學習,不是先學語言規律再去說話、作文,而是通過接觸大量典範的語言現象,自己去悟出語言的規律和法則,所以在一定的意義上說,語文學習是「舉三反一」。《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在大量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言的規律」。
(三)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和運用語言的實踐活動中學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中介。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為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語文課程標准》中要求識字教學「注重教給識字方法」,閱讀教學要求學生學會朗讀、默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有條件的學校還要求「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的閱讀」。作文教學「應注意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讓學生在習作實踐中學習觀察的方法、構思的方法、表現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現「表現」這一概念,頗具深意。「表現」是學生在觀察客觀事物中將主觀意願和客觀事物結合、反映個性心理的一種寫作方法,是習作的個性化行為。作文教學強調「寫真實」是正確的,但在寫真實的前提下要引導學生善於表現「自我」,表現有別於他人的主觀感受、主觀體驗。學生個性化作文是學生個性心理的獨特反映,這種獨特性常常閃爍著創新的火花。
此次《語文課程標准》,不再強調每課必分段、歸納段意、概括中心。由於每篇課文的要求不同,在單元里的地位不同,課文的題材、體裁、表達方式也不同,因此,對課堂教學結構的分析應提倡多樣化、個性化、多種樣式並存。培養學生的整體把握能力。
有的課,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感興趣的段落(如《羚羊木雕》中「要回木雕」一節)入手來設計教學結構。但注意不要割裂課文,不要打亂作者的表達思路。有時,學生由於預習不充分,究竟對哪一段感興趣說不出所以然,而是隨口應答,教師應分辨真偽,作出正確判斷。
有的課,(如《蜀鄙二僧》)以學生自讀為主,輔之以合作學習。在讀書中,遇到疑難處,自己運用工具書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由教師從旁指點。讀書是一個過程,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教師在讀中相機指導,或矯正目標、或提出要求、或糾正錯誤、或進行激勵、或梳理歸納。在讀的過程中,學生的讀中感悟和教師的讀中指導要自然、和諧,不要代替學生思考,更不要打亂學生的思路。
有的課以合作學習為主,先分組、後交流,然後提取各組之長,師生共同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的重點以及作者的表達順序和基本表達方法。
有的課可直接從課文的重點切入,以點帶面,從部分返回整體。引導學生用學習重點段的方法去自學其他段落。
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需要的不同決定課堂教學結構的多樣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標新立異,鼓勵教師大膽嘗試、勇於創新。
總之,所有的課都應強調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自主學習,要改變那種逐詞、逐句、逐段分析課文的方法,改為重點精讀、非重點略讀和瀏覽。改變繁瑣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課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讓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點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特定的意義。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新的教學計劃出台後,語文學科由原來占總課時的3O%左右減為占總課時的2O%-22%,課時減少,閱讀量增大。中、高年級課文一般為35篇(包括精讀、略讀),所以必須研究長文短學,一般是一篇課文一節課學完。充分利用學一篇帶多篇的方法,實行能力的遷移。教師要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不要求講深講透。要改變那種慢節奏、低效率的教學,強調提高教學效率,向45分鍾要質量。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精煉,不講或少講那些「正確的廢話」,教師不重復嗦,學生也不重復別人的話語。各個教學環節要嚴謹有序,不為一些細微末節的問題浪費時間,也不要為某個學生的無關問題影響教學進程。
《語文課程標准》的出台,無疑為僵化的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多年來圍繞「考試」而旋轉的教師和莘莘學子們,不由得歡慶鼓舞。在這塊以人性為基準,以發展為根本,提高素質為核心的平台上,他們可以自由創造,各顯其能,展示才能,讓更多教師和學子走出應試教育的牢籠,成為「自由」的人。然而繁華的背後是否存在熱鬧的空洞,繁華的虛假呢?以下談談我的拙見。

創新教育,素質教育,還是現在進行的新課程改革,無疑都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其成為適應時代和社會需求的創造型人才。因此,新課標以發展人性為基準,著重培養人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存。「傳道,授業,解惑」為職業的教師形象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教師應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與學生一起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解讀,分析課文,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調度者,教材的創新者,教學的引導者,而不是教學的主導者,以往那種教師獨霸課堂,一言堂的教育已成為歷史,而應將主動權全面的完整的交給學生,還給學生學習的自由,讓其在語文的天堂里自由飛翔,自由馳騁,教師只是一個宏觀調控者,是學生的朋友,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解讀課文,共同探討交流,將自己認識事物的方法和思維無形中傳給學生,在共同學習中達到教學目的,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准》中「閱讀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一種平等對話的過程」既然對話,就有對話中大差異,真所謂「一千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同一個文本的解讀,仁者見忍,智者見智,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作為
課堂教學的調度者,教師是否聽之任之呢,我認為在課堂上應該不僅能放的得開,更應該收的來。成然,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是學生的主體體驗,教師不應該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珍惜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感悟,注重多元理解,但強調多元理解應該是有理有據的而不是信馬由韁,我們的教學必定是讓學生的認識上升到某一發展水平。應此,作為調度者的教師,應該在多元理解的前提下尋找一個准線,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認識水平有所提高。
二「無招」與「有招」
大凡武林高手,都武功卓絕,身懷絕技,他們信奉「無招勝有招」的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覺得無招比有招更能取敵制勝。語文教學「五環節」,「目標教學」…語文教師可能耳熟能詳了。這些先進的教學方法給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讓語文這棵大樹展示了新姿,然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進景下,多少有點捉襟見肘了。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本來是審美教育,其學科的獨特性
決定了其教發的靈活多樣,如果我們只限於幾種模式,無疑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帶著腳鐐跳舞。再者,「迢迢大路通羅馬」只要目標一致,方式可以多樣。在寬松的環境里你教的精彩,學生也學得愉快。
三作文批改探微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寫作水平的高低與否直接反應出一個人的語文水平。應此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不可丟。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對話式」的作文批改方式應該得到青睞。
作文是學生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的展現,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縮影。應此作文的批閱尤其重要。閱讀一篇作文無疑是一次師生對話。評語是師生溝通的媒介, 教師針對學生文章中的不足下評語,學生再根據評語修改作文,。這樣一方面學生吸取教師的修改意見,另一方面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時達到心靈的溝通,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新課標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實踐
新課程改革關繫到教育質量的高低,關繫到民族素質的提高,關繫到綜合國力的增強。其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主」、「以實用為主」,強調終極關懷。首要任務是改變知識傳授過重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了解一定的基礎知識,形成基本的學習技能。並且在主動探索和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它比任何時候都更關注人本身的發展
,注重張揚個性,體現人文關懷。這既是對祖國幾千年傳統文化中主體意識缺失的一種深沉思考和內省,又是對現實世界科學精神的呼喚。

作為語文教師,我順應時代潮流,認真學習新課標的理念,逐漸轉變了觀念,樹立了新的學生觀和教師觀。並且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積極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努力轉變教學方式、評價方式,努力實現教學活動中師生角色的轉變:教師角色從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育藝術的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學生角色從過去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變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和教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一年來,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變革教學設計的內容,堅持「教」的設計和「學」的設計,構建民主開放的課堂。

一般來說,教師備課,向來是非常詳細的,且不說內容的環環相扣,即使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可能出現的回答,所用的教學時間均在教案中有所體現,若是照著教案「教」下去,那應該是一堂較完美的課。但「教是為了不教」,「教」是為了「學」,宗旨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如果一堂課只有「教」的行為沒有「學」的行為,那麼學生的「學」就不是真正的「學」,學生的「發展」也談不上真正的「發展」。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堅持既有「教」的設計,也有「學」的設計,有「教」的行為,也有「學」的行為,如果遇到實際教學時間、環節與設計的時間、環節不一致時,我常是忍痛割愛,將精彩留給學生,讓「學」的環節充分發展。如教學《未選擇的路》,原定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結果多花了20分鍾,原因是「學」的環節出彩。這節課本來設計的是「讀」、「說」、「寫」三大板塊,板塊之間彼此依存、交叉、交替、連綴,內容精細嚴密。「讀」時學生紛紛發表意見,如重音、節奏和停頓的反復推敲確定,「說」中學生爭說情感體驗,並逐漸形成兩大對立傾向,雙方各執一詞。在此情況下再完成「寫」已不可能,我決定改變計劃引導學生舉行一次小型辯論賽,雙方引經據典,氣氛異常熱烈。雖超出原定時間,且「寫」的環節尚未完成,但充分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時間、空間,且確有所得,何樂而不為?

二、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逐漸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逐漸改變以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自主學習階段,授之以漁,付之以行動,解決「怎麼做」、「做什麼」的問題,包括六個步驟:①自選內容進行課前三分鍾演講;②結合單元總體目標和導語提示自定目標,明確意向;③自瀆課文,正音釋詞,編自然段序號;④自主作答,「我認為本文的內容是
,主旨是
」;⑤參照課後習題再讀課文,力求找到答案;⑥歸納小結自主學習階段的疑難問題,整理在預習本上。此階段總的原則是大膽地想,大膽地說,大膽地寫,還給學生心靈的自由,使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學生盡情展示自己的學習所得和獨特體會。

2、合作探究階段,設置任務,學會交流合作。

怎樣才能在課堂上實現合作探究學習呢?我嘗試過二人組合(同桌)、四人組合(前後兩排)、隨機組合(設置情景,臨時調用,如表演課本劇、分角色朗讀),教會學生承擔不同的學習任務,如記錄員、組長、主持人等。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不僅形成與人交流的能力,還學會了發言、傾聽、評價、質疑,在交流中形成了與人合作的能力。

『伍』 師恩難忘教案

師恩難忘教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句。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成長滲透了多少師長的心血,不少同學熱情謳歌過辛勤培育自己的園丁。著名作家劉紹棠在《師恩難忘》這篇文章里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這是一篇深情而朴實的文章,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師情。
二、初讀課文
1、播放課文錄音。
2、帶著"是一件什麼事使作者難以忘記老師的恩情的"這一問題自讀課文。讀文時字字入目,讀准字音。
3、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 身臨其境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卡片正音。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 認真誦讀課文。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段簡潔明了,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回憶往事的?("那年")
(3)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4)用陳述語氣讀這一段。
2、細讀第一段(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閱讀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① 師:第2自然段的描寫雖然簡單,但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流露了作者對田老師的敬佩之情:"17歲就開始教書",足見出道早,經驗足;"口才、文筆都很好",說明他能說會寫,才學出眾)
3、細讀第二段(第3--7自然段)。
②師: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
生: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他再給一年級上課。
③師:他為學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他是怎麼講這個故事的?
生:他把《一去二三里》這首詩編成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學生聽。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娓娓動聽"是什麼意思?(形容田老師說得生動,使人愛聽)
④故事與小詩有什麼關系?對於剛人學的孩子來說,這故事有意思嗎?
(故事巧妙地把小詩的詩句意思串連講解出來。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這個故事有教育意義,教育他們要愛護花草)
⑤從哪兒看出"我"聽得"人了迷"?聯繫上下文理解"身臨其境"、"戛然而止"。
生:我聽得人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聯繫上下文"身臨其境"的意思是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⑥師(指圖):看,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娓娓動聽的講著故事,孩子們聽著他的故事甜甜的笑了。從田老師的故事中,我究竟得到了些什麼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想一想。
生交流:
「從田老師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要亂折花草樹木,美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
「田老師的故事生動有趣,我不知不覺地就記住了那首小詩。」
「田老師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生活氣息。」
「聽田老師的課一點都不覺得累,是一種享受。」
「聽田老師的課,我感到很快樂。」 (板書:快樂知識道理)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真好。田老師的故事生動有趣,讓我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快樂,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師的故事好像是什麼?
出示:「我在田老師那兒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師:田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如果說一個故事讓我獲得了一份知識,那麼上千個故事我就獲得了--(生:上千份知識!)
師:誰能也這樣來說一說。
生1:如果說一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麼上千個故事我就懂得了上知個道理。
生2:如果說一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一次快樂,那麼上千個故事我就感受到了上千次快樂。
生3:如果說一個故事就是一滴春雨,那麼上千個故事就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師:讀讀文中的這句話。(生讀)
師:老師的故事是春雨。還記得那首描寫春雨的小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老師的教育就像這春雨,悄無聲息,飄進我的心田。再來讀讀。(生再讀,找到春雨的感覺)
師:在密密春雨中,知識的種子在發芽,在長葉,感受到了嗎?一起讀。(生齊讀)
師:在田老師的故事中,我慢慢地長大,可田老師給我的僅僅是這些嗎?老師這兒有一段劉紹棠的介紹請大家看一看。
出示:劉紹棠簡介。
劉紹棠簡介
劉紹棠,河北通縣人,生於1936年2月。他幼年成材,13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被譽為中國文壇的「神童作家」。長篇小說《京門臉子》獲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敬柳亭說書》獲首屆中國大眾文學獎。《蒲柳人家》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多部中、短篇小說被譯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國、孟加拉、阿爾巴尼亞文出版。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證書。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生對劉紹棠取得的成就不斷發出贊嘆)
師:你還想說什麼嗎?
生:劉紹棠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也許和田老師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田老師講了這么多的故事,才使他對文學這么感興趣。
生:是田老師為我的成功鋪平了道路。生:是田老師帶我進入了文學的殿堂。
師:劉紹棠給自己的這篇文章原來取什麼題目?(《老師領進門》。)
是什麼意思?
師:所以,想起田老師,想起田老師的故事,那是感激、是幸福,更是四十年來不能忘記的田老師的教誨之恩!你能再讀讀這句話嗎?
生(齊讀):我在田老師那兒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師:這就是田老師,一個把自己的一片心血化成個個故事,點點春雨的老師,一個讓我終身難忘的老師。四十年後,我回到了家鄉,在村邊遇到了老師,望著白發蒼蒼,恩重如山的老師,我會做些什麼,說些什麼,想些什麼呢?讀讀課文的八九自然段。
師:此時的我已是快五十歲的人了,而且已經是個大作家了,為什麼還行小學生一樣的禮?
生:在我心目中,老師的教誨之恩是永遠也忘不了的。見到老師,非常感激,所以恭恭敬敬地行禮。
生:在我的心中,小時候田老師是我的老師,長大了田老師還是我的老師。
師:中國有句古話:一日為師――
生:終身為父!
生:田老師對我的教誨之恩我永遠記在心中,我永遠尊敬老師。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小節,感受我對老師深深的敬意。
(5)小結並板書。
難忘: 像40年前 行禮 深深感謝
三、朗讀全文
四、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 聽寫詞語
2、聽寫句子。
二、總結全文,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
2、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自己在小學時的一位愛講故事的田老師,抒發了對這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這篇課文有什麼特色?
本文語言朴實,感情真摯,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片深情。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本文生字是什麼結構?(左右結構)
2、看看左右兩半所佔比例各有什麼不同?
3、指導書寫。
左右結構的字要寫得緊湊,注意左右比例。
注意"歇"左半邊的寫法。
4.學生練習描紅。
四、課堂作業
1、讀一讀,再抄寫。
念叨 炊煙 茂盛 鄰近 娓娓動聽
歇腳 往事 心田 滋潤 身臨其境
2、照樣子,寫詞語。
例: 歇歇腳
恭恭敬敬 : 春雨點點:
3.讀句子,然後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田老師先把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後,編出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娓娓動聽…… 「與之搭配的詞語有:講故事、說話、唱歌、歌聲、聲音)
王林的口才真好,她 ,我們都聽得入迷了。
(2) 我聽得入迷了,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 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身臨其境…… 讀了《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我彷彿 ,直到時鍾的"丁當"聲把我"喚醒"。 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你

『陸』 幼兒園教案 簡單的組合大班

【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玩一玩、畫一畫等實踐活動了解有關兩兩組合的知識。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問題意識。 3、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積極思維的學習品質,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學生能應用組合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兩兩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確地計算出組合數。 【課前准備】主題圖的課件、學具卡片、鉛筆、直尺等。 【教學策略】根據組合的知識特點「條件隱晦,思維抽象」,在教學中採用發現法,堅持「思路教學」,深鑽教材,注意從小組合作交流、游戲設計入手,模擬發現,從特殊到一般,歸納出一般的規律,優化學生的思路,激活學生的思維。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設計意圖: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達到很好的引入新課目的) ①請看一段視頻。 ②剛才這段視頻講的是什麼? ③2010年廣州亞運會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給我們留下很難忘的敬意,說到體育運動,不能不說我學校的一個體育特色,那就是足球,我們學校的足球隊參加比賽拿了很多榮譽,說到足球比賽,有一種很高級的足球比賽,就是世界盃足球比賽,世界盃比賽每4年一次,2002年我們中國國家隊沖出亞洲參加時間杯足球比賽,和其他3個國家都分在4組。 二、共同探究。 出示課件,2002年世界盃足球比賽C組的球隊如下:讓學生觀察。 師:有幾國家?分別是哪些國家? 師:如果這四個隊每兩個隊踢一場球,一共要踢多少場?(課件演示主題圖) 。假如你是裁判員,你會怎麼安排比賽。(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說一說,讓他當裁判員等形式,及時掌握學生的思維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為其他同學做一個客觀的引導從而更好的為下面的小組討論環節做鋪墊) 1、讓學生大膽說一說、猜一猜。 2、四人小組用學具卡片擺一擺、討論討論。(設計意圖:通過實物,小組交流合作,討論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共同思考探究的能力) 3、學生匯報。 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思考並回憶上量課時學的排列與組合的要點:有順序,不重復,不遺漏(板書)。 歸納小結:通過學生的回答和交流,讓學生說出和足球比賽類似的組合與順序無關。 4、小結 這種方法是組合的其中一種方法,列舉法(板書)。 讓學生評價一下這種方法,同時引出另一種方法(連線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評價,並通過評價對已學知識做一個深刻的描述,了解列舉法的特點) 5、出示: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大黎加四個國家擺成的正方形圖,提問學生看到這,你想到什麼方法,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連線法)。 6、學生獨立完成後展示1-2個學生的作品,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再歸納小結學生的方法。引導學生注意要做到有序、不重復、不遺漏。 7、引出連線的方法不止一種還可以橫著連線,繼續學習連線法。通過第二種連線法的學生,讓學生明白有順序、不重復、不遺漏在組合中的重要性。 8、歸納小結。 剛才同學們學習的兩種方法,對兩個事物之間的組合時,我們注意什麼。加深對簡單組合的認識。 (設計意圖:對於連線法的學習,學生更容易接受,更直觀。放手讓學生說一說,連一連,討論交流,通過交流讓學生產生思維碰撞,激發學習慾望,在此過程,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只是順水推舟的作用。) 三、拓展練習。 做一做(設計意圖:利用游戲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魅力、吸引力) ①審題,讓學生猜猜哪兩個同學會搶到椅子,有幾種可能? ②找3名學生進行游戲,游戲前,先說清楚游戲規則,同學們要思考的問題: ③活動結果匯報小結。 四、鞏固練習(設計意圖:對已學知識進行的梳理,鞏固,小結,再一次復習連線法和列舉法) (1)練習二十五第7題。 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讓學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錢的情況寫出來。 (2)練習二十五第9題。 方法與例三一樣,四個人兩個人之間通電話! 五、課堂小結(設計意圖:知識的遷移、升華) 1、說說生活中簡單組合的例子:各種比賽,位置編排、游戲等。 2、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六、作業布置: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解決一些生活中與組合有關的問題。(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檢驗,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現實意義,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又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生活難題)

『柒』 《難忘的啟蒙》 教案

《難忘的啟蒙》教案

新安小學 丁雄鷹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老師們的愛國精神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體會作者對啟蒙老師崇敬、感激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檢查導入。

同學們,有一位北京大學的教授,叫沙健孫。他寫了一篇文章,懷念他的啟蒙老師。這篇文章,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17課《難忘的啟蒙》。

大家已經預習,誰來說說題目中「啟蒙」的意思。

老師的「啟蒙」,為什麼使作者難忘呢?他在文中寫下了哪幾件令他難忘的事情呢?

學生交流後,歸納板書:抗日講演 、老師對「我」的兩次批評 、抵制日語課。

二、 學習2~5小節。

1、同學們,邊讀邊想是很重要的閱讀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下面,請你們用心去讀讀2~5節,想一想,這是老師對學生什麼的「啟蒙」?作者現在回想這件事時,心情怎麼樣?

2、指名朗讀。想一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朗讀?

3、日本侵略者殘忍地虐殺中國人民。就在這個時候,老師在學校組織抗日講演比賽,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老師們強烈的愛國情感和革命的勇氣,怎麼不令學生敬佩呢?

三、 學習6~7節。

1、批評,是老師經常用的教育方式,即使是好同學也不例外。作者在上小學時,有兩個強項,可就在這兩個強項上,作者也受到過老師的批評。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2、學生默讀課文。

3、指名根據「插圖」簡單介紹老師對「我」的兩次批評。

4、同學們都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可有一點你們還不知道,作者在受到批評後,還對老師說了一些話。想一想,他會對老師說些什麼?

5、雖然事隔多年,但這樣的批評還是刻骨銘心。同學們,你在六年的小學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情景嗎?

四、 學習第8節。

1、在學生的眼裡,老師是和藹可親的,但是又是嚴厲的。作者的老師也是這樣。但是,老師對作者的一門課的學習態度特別寬容,為什麼?

2、學生參考資料,聯系課文討論。

3、出示填空:

「嚴」是因為----------------------;「寬」是因為----------------------------。

4、老師教育「我」的事還有很多很多,不僅鼓勵「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而且教育「我」應該做一個正直的人,給「我」精神力量!

五、學習第1節。

1.范讀。

2.誰能像作者那樣滿懷深情的讀出這一段?

六、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17課《難忘的啟蒙》。老師們的愛國精神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使我們受到啟迪,作者對啟蒙老師的崇敬、感激和懷念,使我們受到感染。我也真誠地希望老師們的點點滴滴教育,在你們的心靈生根、發芽,成為你們難忘的啟蒙。

七.作業。

1、朗讀課文

2、填空:

我時常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著我的啟蒙老師。是他們________,教導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即將小學畢業了,無論我走到哪裡,___________。

【《難忘的啟蒙》是六年級的一篇閱讀課文。丁老師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用一教時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是恰當的。教師順應學生的思路,先閱讀難忘的三件事,再閱讀總起全文的第一段話,在教學設計上是有創意的。而且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回憶自己難忘的啟蒙老師,有效地進行閱讀的遷移,使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中,老師的教學和啟發是富有激情的。激情是藝術家頭上的光環,沒有激情,也就沒有藝術。教學,沒有激情,也就不能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徐偉健)】

閱讀全文

與難忘幼兒園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