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分享快樂的教案

幼兒園分享快樂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4 03:27:38

1. 如何讓幼兒在分享中享受成長的快樂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以作其他不同的劃分。而且,各領域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的,它是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它是通過多種活動來促進幼兒發展的。」這就要求我們做到「保障幼兒游戲的權利,為幼兒提供游戲的條件,尊重幼兒游戲的意見,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自身的滿足和發展。我們老師要通過游戲和多種活動引導幼兒在與環境的接觸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操作、探索、發現,並與人交往,讓幼兒從中獲取多方面的經驗和能力」。 幼兒園的游戲是貫徹到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是出於自己內心的興趣或願望的,而不是由別人所能夠支配的。幼兒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發展的,這一相互作用的過程就是游戲活動,他們的學習生活是蘊含在游戲活動中的,游戲既是幼兒認知、個性、情緒、社會交往能力等發展的途徑、手段,也是幼兒發展的真實寫照。在游戲中,幼兒既能操作各種材料,又能與同伴交往,其動作、言語、思維、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貫徹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原則的同時,游戲的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此,在實踐中我們教師一定要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善於抓住生活和游戲中的教育機會,深入挖掘其教育價值,同時綜合運用多種活動,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去感知、操作、探索、發展。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真正得到快樂和發展呢?根據我們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了如下幾點不太成熟的經驗,在此與各位老師共同分享。 一、在游戲中要給幼兒創造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 游戲之所以受幼兒的喜愛,取決於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身體和精神上能夠得到放鬆。營造自由、寬松的游戲氛圍,加上教師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最容易激發幼兒在游戲中表現自己的主體地位。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多給幼兒說的機會,讓幼兒自己與同伴交流,之後教師應以肯定的態度來看待每位幼兒,並且對幼兒出現的錯誤持接納的態度。(如:不要緊或沒關系,我們再來玩一次游戲好嗎?要用商量、激勵的口吻,親切關愛的態度糾正幼兒出現的錯誤,不能用強硬、挖苦、諷刺的語言打擊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只有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下,孩子的自主權才能得到發展,才能在角色游戲中充分地體現出主體性。幼兒積極主動地去適應環境、探索環境,並自覺地參與到游戲中去,同時教師要在游戲中做隱性指導,這時的教師已不是教師,而是幼兒游戲的夥伴,要共同處於幼兒愉快的游戲世界中, 教師要站在幼兒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態體現幼兒可能的興趣和需求,與孩子共享歡樂,教師的童心、游戲心會使幼兒備感親切、自然、融洽,從而也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這樣才有助於教師更加深入細致地觀察了解幼兒,從而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響。 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壓迫性活動。在游戲中幼兒也不是成人願望的執行者,他們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願望來玩游戲的。教師應該從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兒的游戲自主權,讓幼兒自己確定想玩什麼、怎樣玩、和誰玩、在什麼地方玩等等。讓幼兒主動控制活動的進程,自主決定活動的方式方法,這樣幼兒活動的興趣才會更加濃厚,活動的效果才會更好。 二、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應考慮到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指導。 對於不同年齡特徵的幼兒教師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游戲。如小班幼兒特別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喜歡模仿周圍的人和事,因此幼兒在游戲時教師要時刻注意觀察幼兒,當他們對新出現的玩具不感興趣、不會玩、不喜歡玩或只喜歡玩某一類玩具時,教師就在附近,用與幼兒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戲,這樣就會引導幼兒模仿,對幼兒起了暗示性指導的作用。對中、大班幼兒,教師則可以作為一個參與者、發問者、傾聽者和解決問題的幫助者的身份去指導幼兒游戲。即:幼兒在游戲中需要教師參與或教師認為有介入指導的必要時,幼兒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角色參與幼兒游戲,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起到指導游戲的作用,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定時間,讓幼兒把游戲中的過程體驗、存在問題、有創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講出來,通過幼兒之間的討論,與幼兒已有的經驗發生碰撞,引導幼兒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分享經驗。 其次,對於不同的游戲主題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游戲。幼兒在玩游戲,由於使用的材料不同、游戲規則不同、幼兒在游戲中活動范圍的大小等不同因素,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形式,在不同的游戲主題中表現的問題可能是不同的。再就是對於同一主題不同的情節發展階段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游戲。幼兒在每一階段的游戲情節,表現和需要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每一段的指導也應不一樣。教師如果不根據情節發展的需要來指導游戲,就可能使幼兒的游戲始終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此,在游戲中隨著情節的發展,教師盡可能估計到幼兒已有的經驗,及時發現幼兒游戲中新的玩法、想法,為幼兒提供多種質地、多種類型及功能的材料,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幼兒多方面的需要。 三、開展小型多樣、開放、任幼兒自主選擇的游戲,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數教師怕亂、怕麻煩、怕出事故,剝奪了孩子游戲的權力。即使游戲時,也是集體游戲多,自由活動少;智力游戲多,其他游戲少;訓練眼目多,動手操作少;教師包辦多,幼兒獨立完成少。孩子們規規矩矩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些簡單的集體游戲,抹殺了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禁錮了兒童的創造力,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針對上述弊端,我們在一日活動中,我園逐步開展了小型多樣、開放、任幼兒自主選擇的游戲,努力使每一個兒童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一)、 保證自由活動時間,實行玩具開放 我們根據全日制幼兒園的特點,充分利用入園早、課前課後、下午戶外活動時間多的特點,組織幼兒自由活動,讓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自由結伴,按自己的喜愛和意願進行游戲,(如:攀岩牆、打拳擊袋、歡樂跳跳棋、盪鞦韆等活動以及桌面拼插玩具活動,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因此,孩子們玩得十分開心。在這種游戲活動中,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培養,而且每一次活動,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 充分利用身邊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發展幼兒的智能 為培養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你們可以開展了扣鈕扣、系鞋帶,扎蝴蝶結、梳小辮等活動,孩子們肯定會興高采烈,樂此不疲,非常認真的參與活動,這樣幼兒的動手能力就得到了培養;或者准備舊紙板、廢布料,開展拼布塊、做錢包,釘鈕扣、縫衣褲等游戲;可以提供布娃娃,讓孩子們為布娃娃穿衣服、綉花被、織圍巾等;通過這些游戲,不斷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幼兒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還可以進行一些科學游戲活動。(如:准備小電動機、燈泡,導線,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自己動手連接線路,做電動玩具;從小培養孩子們科學探究的能力。)為培養幼兒動手動腦,手腦並用的能力,可以教孩子們利用火柴盒製作火車、小船;用玉米桿、高梁桿製作各種交通工具;用蛋殼製作各種動物頭具、燈籠;用形狀顏色各異的種子、樹葉粘貼各種小動物或花�

2. 徵集幼兒園分享課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萌生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意識,並能樂意分享。 2.學習各種與同伴合作分享的方法,在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2.各種各樣幼兒自帶的玩具。 3.人數安排:沒帶玩具的幼兒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4.合作分享方法圖例:A.一起玩;B.交換玩;C.等待著玩。... 活動過程 一、在自主玩耍中重溫玩具帶來的快樂 1.師:小朋友,今天你們帶玩具來了嗎?是什麼玩具,怎麼玩,能告訴大家嗎?(引導幼兒介紹玩具的名稱和玩法) 2.師:你們的玩具都很好玩,現在我們都來玩玩吧。(幼兒自主玩耍自帶的玩具) 二、在同伴的不悅中萌生一起玩的意識 1.師:(提問玩玩具的幼兒)小朋友,你們玩得開心嗎?(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快樂心情) 2.師:(提問沒有玩具的幼兒)小朋友,你們開心嗎?為什麼呢?(引導幼兒表達因沒有玩具玩耍而產生的不悅心情) 3.師:原來是沒有玩具玩,怪不得不開心呢。小朋友,有什麼辦法讓他們也高興起來呢?(通過提問及同伴不開心的表情,引發幼兒萌生與同伴一起玩玩具的意識,並表達出自己的分享願望。) 4.師:呀,有那麼多的小朋友願意和大家一起玩,老師真開心,現在快去找個朋友一起玩吧。(幼兒自主結對和沒帶玩具的同伴進行分享) 三、在與同伴的玩樂中探究一起玩的方法 1.師:小朋友,現在你們玩得快樂嗎? 2.師:真奇怪,一個玩具兩個人玩,能告訴我你們是怎麼一起玩的嗎?(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句講述自己和同伴的玩樂過程) 3.師:原來你們是這么玩的,那怎樣一起玩更快樂呢,讓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是怎麼做的吧。(出示一起玩的圖例,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了解一起玩的各種方法。) 四、在再次的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1.師:原來一起玩有這么多好方法,那就請小朋友再來試一試,和你的好朋友玩得更快樂些,好嗎? 2.指導幼兒再次合作玩耍,在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五、在總結中讓快樂延伸 師:小朋友,一個人玩很開心,大家一起玩會更快樂,現在,讓我們找更多的朋友一起玩,好嗎?(帶領幼兒繼續到戶外進行分享合作玩耍,讓快樂持續。)

3.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會分享

一、營造親密、信賴、和諧的氛圍。
要形成分享行為,首先應該讓幼兒信任對方,關愛對方,必須在幼兒之間、師生之間建立信賴和親密的感情,這是基礎。於是,砸死幼兒園我們要有意識地注重培養這一氛圍,無微不至地關愛孩子們的生活與活動。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故事《孔融讓梨》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事例。通過學習故事,讓他們懂得分享和謙讓是一種優良的品質,並同時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孔融學習,從而體會到學會謙讓也是一總快樂。在游戲中,我也無時無刻地訓練幼兒的分享行為,當孩子們在活動時,我常以「夥伴」的身份加入到他們的活動中去,和他們一起游戲,一起「出謀劃策」讓他們充分體驗到分享帶來的樂趣,從而自覺地產生分享的動機。幼兒們的心靈是純凈的,在老師們的引導之下,他們相互親近,相互友愛,彼此信賴,開始逐漸形成關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幫助他人的意識。
二、在幼兒中樹立榜樣,進行教育。
常言道:孩子是成人的影子,他們對大千世界的最初認識源於成人,為人處事的言語舉止都是成人的「翻版」,因此,老師、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的榜樣。所以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老師就要為幼兒做好榜樣。如:有時我會帶些小零食來園請小朋友吃,或在家帶來一些小玩具,圖書給小朋友們玩。然後告訴孩子們說:傅老師拿東西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了,我覺得很開心。漸漸這行為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也會在這種環境中學會了分享。
三、以正面教育為主,激勵幼兒分享行為的形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處的需要是渴望別人的贊賞,這是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動物的地方。」孩子也一樣,因此,不管孩子是物質分享還是精神分享,當它一旦有了分享行為,就應當及時給予他們適當的肯定,及時用鼓勵、贊賞、獎勵向幼兒點頭、微笑、豎起大拇指等方式的方法來強化孩子的分享行為,加強幼兒與別人分享就得到老師的肯定而帶來快樂和滿足,讓他們的分享行為得到及時強化。
如每周規定一天讓小朋友帶一件最喜歡的玩具來園與小朋友交換玩,在玩自帶玩具的過程中,要多給他們一些鼓勵,他們就會感到分享對他們不是一種剝奪,而是一種增添更新、更多樂趣的機會。如:引導幼兒好玩兒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兒。當幼兒出現玩自己的玩具沒勁,產生想玩同伴的玩具時,可適時的引導幼兒想玩別人玩具時該怎麼說,該怎麼做?讓幼兒學會交換玩、輪流玩。同時也要學說一些簡單的交往語言,「你的玩具借給我玩玩好嗎?」「我們一起玩吧!」還要和幼兒一起制訂出一些規則,如;未經同伴同意,不能擅自拿同伴的玩具;借玩具時要先商量;要輕輕拿輕輕放玩具。在日常生活中既讓幼兒之間也有了平等的交流,這樣幼兒也贏得更多的朋友和合作夥伴了。也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會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四、幫助幼兒了解分享快樂的作用。
在活動中,讓幼兒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有些孩子之所以不願分享,是因為他覺得分享就沒有了,這時要讓幼兒明白、理解分享其實不是沒有了,分享是一種互利。自己與別人分享了,別人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自己。如:把玩具分享給同伴玩,同伴也會把玩具給自己玩,這樣就可以玩兩個玩具。過生日時,請小朋友吃蛋糕了,同伴也會回報的快樂、祝福。在主題活動「快樂的聖誕節」時,讓幼兒從家裡帶水果、糖果,幼兒們互相分享吃,給幼兒創造自由交往的機會,鼓勵幼兒把自己的食物拿出來與同伴一起吃。在吃的過程中,適當培養幼兒的分享的行為體驗分享的快樂,讓幼兒感受到交往的樂趣。
五、通過家園配合,幫助幼兒學會分享。
1.思想的重視:孩子在家是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從小養成成任性,執拗、自我為中心、獨霸一方、唯我獨尊的性格。因此,我利用《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關於團結、合作、分享的生要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
2.方法的引導:如通過家校路路通、開家長會、離園時了解家長的難題,幫助家長解決難題,如:向家長介紹方法,讓父母在家裡實施,同時在幼兒園也進行教育。
3.行動立榜樣: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榜樣,如;平時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生活中要相互尊重,相互謙讓、和睦相處,尊老愛幼,多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讓孩子處處感受愛、和諧的重要,如;做了好吃了東西分給鄰居嘗嘗,借給加人需要的東西……為幼兒做出榜樣,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就學會了與人分享。
4.實踐的分享:實踐出真知,只有不斷地實踐,才能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才能真正懂得與他人分享的重要性。如:邀請一些同齡的幼兒來家裡玩,讓幼兒拿出自己的玩具招待小夥伴與小夥伴一起玩;有時間多帶幼兒去小朋友聚集的地方,為孩子提供交新朋友的機會,讓幼兒學會與小夥伴玩時要按順序輪玩耍。
分享是幼兒與他人共同享用某種資源的行為,是幼兒親社會行為的一種表現。

4. 幼兒園常用的八種教學方法

一、直觀法: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法。包括:觀察(物體和現象)、演示、示範、使用直觀教具、採用電化教育手段等。

1、觀察法:幼兒園直觀教學方法之一,運用觀察進行教育的方法。科學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方法,指有預期目的的感知活動。觀察方法:指觀察事物的具體方法。依據觀察的目的要求,選擇科學的觀察方法會提高觀察的效率。

(1)幼兒自發觀察:幼兒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自發地觀察周圍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飛機、樹下的螞蟻等。

(2)個別物體觀察:在一定的時間內,組織幼兒觀察某一物體或現象,使幼兒掌握這一物體或現象的名稱、外部特徵、功能、與人們及社會的關系,從而獲得有關的粗淺知識。如一般的認識食物、動植物都用這種方法。

(3)比較性觀察:指組織幼兒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現象,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思考,能更精確、細致、完整的認識事物,形成概念。如認識圖形(正方形和長方形)、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等。還可以分為整體比較和分解比較。整體比較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的相似性、相反性和相近點。分解比較是對兩種物體分別從局部逐一地進行比較。

(4)長期系統性觀察:也稱「追蹤觀察」。在較長的時間內,組織幼兒連續的對某一物體或現象的發展變化進行間斷性的、系統的觀察。如觀察種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變化等。

(5)順序觀察法:即對觀察對象按照先後順序,從不同的角度細致的觀察。一般觀察動物時是按照從頭到腳、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

(6)特徵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徵進行相對靜止的觀察。

(7)分解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各部分進行仔細分解觀察,然後再綜合起來,達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觀察:即觀察事物之間的聯系、轉化、原因和結果進行探索。

2、示範法:指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所做的教學表演,為幼兒提供具體的模仿範例。一般語言、藝術、健康領域用得較多。

(1)完整示範:對新的教學內容,從頭到尾的示範,給幼兒完整的印象,便於理解和掌握,形成整體的概念。如:新授歌曲、詩歌、早操時經常用到。

(2)部分示範: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出現難點、錯誤時,教師進行部分示範以幫助解決局部問題,對已經會的內容不再示範。

(3)分解示範:把學習材料分成幾部分,分部、分段地示範,使幼兒掌握每一處要領和學習的重點。

(4)不同方向示範:從正面、背面或側面進行示範,使幼兒從不同角度得到完整的印象。一般舞蹈、律動時用得較多。

二、提問法:是教育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指導幼兒觀察、學習的主要方法。

1、描述性提問:即提示幼兒細致地觀察並描述事物,一般這樣提問「你看到的啄木鳥是什麼樣的?」

2、比較性提問:即啟發幼兒比較事物的異同。如「正方形和長方形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分類性提問:即啟發幼兒運用概念進行思維的提問。如「你認為桔子是屬於哪一類呢?(干過還是水果)

4、解釋性提問:即提示幼兒了解事物及變化的原因並清楚的加以說明。如「雨是怎樣形成的?」

5、選擇性提問:即對幾種結論進行取捨的提問。如「你們說,葡萄乾是屬於水果還是乾果呢?」

6、反詰性提問:指對幼兒在觀察、感知過程中得出的判斷進行反問。如「小海馬是媽媽生的嗎?」

三、談話法:又稱「問答法」,古老的教學法之一。通過教師提問和幼兒回答進行教學。即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檢查知識、鞏固知識。

5. 如何引導孩子成為快樂的人 育兒分享 中二班 幼兒園

專家研究發現,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充滿挑 戰的任務中,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快樂。對於孩子而言,培養他的興趣愛好,例如集郵、繪畫等,讓他投入其中,會讓他很快樂。但這里的投入並非指給孩子安排滿滿的繪畫課程或者舞蹈練習等,因為那樣只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失去從中得到的快樂。而興趣愛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種技能,例如集郵、拼圖等,它們並不是某種競技,卻同樣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更能讓孩子學會投入的快樂。

生活在現今的高科技時代,成人們常常忘了親近大自然。對孩子來說,大自然充滿了神奇的力量,無論是雨雪、白雲,還是花開、葉落,都可以從中發掘到很多快樂。親近自然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各項感官能力、觀察能力、反應能力。

父母經常猶豫是否該讓孩子飼養小動物,例如兔子、金魚、小貓或小狗,因為它們需要時間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證自己會全力照料小動物,通常大部分工作還是要由父母來完成。不過,專家研究發現,花工夫飼養小動物是值得的。因為當孩子感到擔憂或害怕時,小動物的陪伴會讓他們更覺安心。孩子從飼養的小動物身上可以學到忠誠、共鳴、依戀等情感。專家還認為,通過飼養小動物,孩子學會體貼和照顧他人,感覺自己有價值,有成就感。

建議把家變得更溫馨,看來是個小問題,但對孩子而言,這卻是很重要的。如果家裡亂七八糟,孩子會不希望小朋友來家裡玩。另外,井井有條的家會給孩子帶來平和與滿足。需要注意的是,溫馨不代表干凈過頭,因為舒適才是快樂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干凈過頭只會給孩子帶來束縛。

作為成年人,父母會注意飲食健康和飲食習慣,但孩子通常沒有這些概念。所以,父母要為孩子及早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包括全家坐下一起用餐,選擇健康營養的食物等等。

無數的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強壯、體力充沛會帶給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覺,讓孩子快樂。另外,對孩子來說,跑、跳、游泳、騎車等等體育運動本身就十分有趣,而這不恰恰就是快樂的源泉嗎?

無論是每天共進晚餐,還是每年一起慶祝生日或節日,對一個家庭而言,沒有什麼比建立家庭傳統更有價值的了。過春節時的餃子、鞭炮,或是過生日時的

蛋糕、蠟燭,這些傳統都十分重要,因為它們賦予孩子生活的意義,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教給孩子「長久」的含義。

同樣珍貴的是每個家庭獨特的小傳統,例如每個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個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場兒童電影等等,這些熟悉而親密的傳統習慣會帶給孩子強烈的安全感。

人們常說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點兒也不錯。在古代,西方人堅信音樂可以醫治一個人肉體和心靈的創傷。而在現代,兒童醫學研究發現,給患病的孩子聽他們喜愛的歌曲,可以減輕他們的疼痛症狀。成年人也都有這樣的經歷,聽一首好歌有時會讓人精神振奮,身心舒展。而對孩子來說,每當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愛的兒童歌曲,他都會很快樂。

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至少教給孩子兩件事情。例如父母積極和孩子一起參加幼兒園的運動會,或者積極參與孩子的社區匯演,孩子會意識到父母對他的重視,這會大大增強他的自信心。同時,父母的參與也教給孩子「社會」的基本含義。它讓孩子感到自己也是這個大社會的一部分,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它對別人作出貢獻。專家研究還表明,奉獻和快樂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讓孩子參加社區大掃除,或是探視社區孤老,即使是幼兒也會從中發掘付出的快樂。

成人們時常對各種人與事進行評論,其中不乏負面的東西。例如,父母評論孩子幼兒園的園長很無能,或者兒童醫院醫生很馬虎等等。父母也許不會意識到這些評論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但事實上,它們會讓孩子漸漸喪失對周圍人和環境的信任,從而失去安全感,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會快樂的。父母應該讓孩子覺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們本質上都是好人。

6. 如何培養幼兒學會分享 分享規則要建立

分享是個人和他人和諧交往的基礎,分享不僅僅是讓別人來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成功,還應去分享別人的快樂的情感。分享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行為,同時也被我們視為一種美德,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分享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在孩子基本上都以自我為中心、獨占性強。幼兒園里常常能目睹這樣的情景:兩個孩子為了同一件玩具發生爭吵甚至打鬥;有的孩子寧願自己拿著玩具不玩,也不願把它讓給別的小朋友玩。幼兒的這些行為都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現。為了使今後的孩子自身行為適應社會需要,以及美德的培養,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應積極和家長配合來幫助他們學會「與人分享」,消退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促進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一、營造親密、信賴、和諧的氛圍。
要形成分享行為,首先應該讓幼兒信任對方,關愛對方,必須在幼兒之間、師生之間建立信賴和親密的感情,這是基礎。於是,砸死幼兒園我們要有意識地注重培養這一氛圍,無微不至地關愛孩子們的生活與活動。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故事《孔融讓梨》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事例。通過學習故事,讓他們懂得分享和謙讓是一種優良的品質,並同時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孔融學習,從而體會到學會謙讓也是一總快樂。在游戲中,我也無時無刻地訓練幼兒的分享行為,當孩子們在活動時,我常以「夥伴」的身份加入到他們的活動中去,和他們一起游戲,一起「出謀劃策」讓他們充分體驗到分享帶來的樂趣,從而自覺地產生分享的動機。幼兒們的心靈是純凈的,在老師們的引導之下,他們相互親近,相互友愛,彼此信賴,開始逐漸形成關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幫助他人的意識。
二、在幼兒中樹立榜樣,進行教育。
常言道:孩子是成人的影子,他們對大千世界的最初認識源於成人,為人處事的言語舉止都是成人的「翻版」,因此,老師、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的榜樣。所以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老師就要為幼兒做好榜樣。如:有時我會帶些小零食來園請小朋友吃,或在家帶來一些小玩具,圖書給小朋友們玩。然後告訴孩子們說:傅老師拿東西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了,我覺得很開心。漸漸這行為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也會在這種環境中學會了分享。
三、以正面教育為主,激勵幼兒分享行為的形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處的需要是渴望別人的贊賞,這是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動物的地方。」孩子也一樣,因此,不管孩子是物質分享還是精神分享,當它一旦有了分享行為,就應當及時給予他們適當的肯定,及時用鼓勵、贊賞、獎勵向幼兒點頭、微笑、豎起大拇指等方式的方法來強化孩子的分享行為,加強幼兒與別人分享就得到老師的肯定而帶來快樂和滿足,讓他們的分享行為得到及時強化。
如每周規定一天讓小朋友帶一件最喜歡的玩具來園與小朋友交換玩,在玩自帶玩具的過程中,要多給他們一些鼓勵,他們就會感到分享對他們不是一種剝奪,而是一種增添更新、更多樂趣的機會。如:引導幼兒好玩兒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兒。當幼兒出現玩自己的玩具沒勁,產生想玩同伴的玩具時,可適時的引導幼兒想玩別人玩具時該怎麼說,該怎麼做?讓幼兒學會交換玩、輪流玩。同時也要學說一些簡單的交往語言,「你的玩具借給我玩玩好嗎?」「我們一起玩吧!」還要和幼兒一起制訂出一些規則,如;未經同伴同意,不能擅自拿同伴的玩具;借玩具時要先商量;要輕輕拿輕輕放玩具。在日常生活中既讓幼兒之間也有了平等的交流,這樣幼兒也贏得更多的朋友和合作夥伴了。也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會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四、幫助幼兒了解分享快樂的作用。
在活動中,讓幼兒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有些孩子之所以不願分享,是因為他覺得分享就沒有了,這時要讓幼兒明白、理解分享其實不是沒有了,分享是一種互利。自己與別人分享了,別人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自己。如:把玩具分享給同伴玩,同伴也會把玩具給自己玩,這樣就可以玩兩個玩具。過生日時,請小朋友吃蛋糕了,同伴也會回報的快樂、祝福。在主題活動「快樂的聖誕節」時,讓幼兒從家裡帶水果、糖果,幼兒們互相分享吃,給幼兒創造自由交往的機會,鼓勵幼兒把自己的食物拿出來與同伴一起吃。在吃的過程中,適當培養幼兒的分享的行為體驗分享的快樂,讓幼兒感受到交往的樂趣。
五、通過家園配合,幫助幼兒學會分享。
1.思想的重視:孩子在家是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從小養成成任性,執拗、自我為中心、獨霸一方、唯我獨尊的性格。因此,我利用《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關於團結、合作、分享的生要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
2.方法的引導:如通過家校路路通、開家長會、離園時了解家長的難題,幫助家長解決難題,如:向家長介紹方法,讓父母在家裡實施,同時在幼兒園也進行教育。
3.行動立榜樣: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榜樣,如;平時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生活中要相互尊重,相互謙讓、和睦相處,尊老愛幼,多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讓孩子處處感受愛、和諧的重要,如;做了好吃了東西分給鄰居嘗嘗,借給加人需要的東西……為幼兒做出榜樣,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就學會了與人分享。
4.實踐的分享:實踐出真知,只有不斷地實踐,才能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才能真正懂得與他人分享的重要性。如:邀請一些同齡的幼兒來家裡玩,讓幼兒拿出自己的玩具招待小夥伴與小夥伴一起玩;有時間多帶幼兒去小朋友聚集的地方,為孩子提供交新朋友的機會,讓幼兒學會與小夥伴玩時要按順序輪玩耍。
分享是幼兒與他人共同享用某種資源的行為,是幼兒親社會行為的一種表現。

7. 幼兒園中班社會怎樣和小朋友分享快樂

活動目標在活動中體驗與朋友分享的快樂。 激發幼兒的大膽想像,在老師的啟發下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准備幼兒操作材料「小白兔的禮物」 有關故事圖片。 每人一封裝有桃花瓣的信。 活動過程討論,導入主題。 如果你有一個新玩具,你願意給別人玩嗎?給誰玩呢/利用圖片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問:小白兔發現了什麼好東西?小白兔收到花瓣,想怎麼做?你們想一想小白兔會寄給誰呢?他們收到後心裡會怎麼想? 利用圖片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提問:小花貓收到桃花瓣,怎麼說的?小松鼠收到花瓣,怎麼說的?小螞蟻收到桃花瓣,怎麼說的?小動物們喜歡桃花瓣,小白兔心裡有什麼感覺? 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白兔與小朋友的快樂。 提問:小白兔為什麼要吧桃花瓣送給他的好朋友? 請幼兒利用「桃花瓣」進行想像,引導幼兒感受分享的快樂。 提問:小白兔將桃花瓣寄給了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你們想將它送給誰? 教師小結:我們平時可以吧自己心愛的東西給別人看一看,玩一玩,讓我們的朋友也快樂

8. 懂得分享演講稿幼兒園

大家好!
現在我給大家講一個童話故事,它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巨人的花園》、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耍,很生氣。於是,他在花園的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據於牆外。從此以後,園里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花園里也沒有了春夏秋,只有冬天永遠留在了這里。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來,園里立刻生機勃勃。巨人看到後,再次將孩子們趕出花園。園里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巨人覺醒了,隨即拆除了高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幸福。
人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快樂也一樣。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那個巨人,他兩次將孩子們趕出花園,給花園帶來了冰雪寒冬,讓孩子們失去快樂的同時,自己也同樣孤單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園里明媚的景色。還有這樣一句名言:把你的痛苦與別人分擔,你的痛苦會減少一半;把你的快樂與別人分享,你的快樂會增加一倍。分享快樂不會使自己損失什麼,卻能讓這個時間充滿溫情。與別人分享快樂是一種美德,因為快樂能夠傳染。其實很多時候與別人分享快樂,既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了別人一個好心情,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心情。既然這樣,真誠與別人分享。如果自己是一團火,就點亮別人;如果自己是一盆水,就洗凈別人;如果自己是一個粒種子,就長出更大的稻穗;如果自己是一彎月,就給夜行人送去清輝。分享本身就是一種快樂,請不要吝嗇你的笑!
謝謝大家!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分享快樂的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