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美工區投放哪些材料
幼兒園美工區投放材料層次及種類
美工區在活動內容上包括三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部分,即繪畫、手工和欣賞。那麼材料的投放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類
1. 各年齡段幼兒的繪畫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小班:小班幼兒常把繪畫當作游戲,在區域活動中更不能在技能上有過高的要求,要讓幼兒在自己塗鴉的過程中逐步學會使用簡單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逐步學習控制手的動作。盡量用軟筆、棉簽棒、各種拓印材料等豐富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和想像。盡量不要用硬筆,以免對幼兒少造成傷害。
中班:中班幼兒已經能夠畫出較有力度而且平穩的線條,掌握了用各種圖形表達簡單物體的繪畫技能。這時在區域內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風景、動物和人物的正面及側面等組合物體的畫,供有興趣的幼兒臨摹。中班的幼兒已基本會用蠟筆均勻塗色、清晰地勾輪廓線、小面積塗色等。
大班:大班幼兒已能觀察到物體的細節部分,並能把所見、所聞表現在畫面中。所以大班幼兒掌握蠟筆、水彩筆、毛筆等不同工具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有目的地選用和製造多種表現形式。如:塗蠟法、粘彩法、刻劃法、噴水法等。
2. 各年齡段幼兒的手工的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1)泥工
小班:小班幼兒在美工區的泥工活動中主要是認識泥工的簡單工具和材料,通過自己的操作感知泥是柔軟的、可塑的。小班幼兒泥工活動的主要技能要求有以下幾種:團圓、搓長、壓扁等。美工區的泥工材料要軟硬適中,另外,還可以在區域中投放一些陶泥、各色橡皮泥(彩泥的顏色不宜過多)、面團等。
中班:中班幼兒已基本學會使用:捏、挖、嵌接等方法以使兒童作品形象更生動、真實,也會使用一些簡單的輔助材料表現出簡單的情節,因此區域中要多投放一些顏料、豆類、木棒、瓶蓋等可供幼兒使用或創造的輔助性材料。
大班:大班幼兒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們的泥工活動,已能運用輔助工具和材料細致、生動地表現物體的特徵和細節。這時要給他們多提供一些泥工工具、模具和更多的可供幼兒想像的半成品材料,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2)紙工
小班幼兒在區域中的紙工活動主要是玩紙、撕紙和粘貼。小班幼兒喜愛玩紙和撕紙,區域內可事先准備一些顏色各異、質地不同的紙讓他們撕著玩,在玩紙、撕紙的過程中體驗紙的不同特性,發現各種形狀的變化,並初步撕出一些簡單的形狀。如「蘑菇」「球」「太陽」「餅干」等。還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僅需要對邊折、對角折的狗頭、牛頭等折紙的示意圖。簡單的圖形粘貼畫和輪廓清晰可以用手撕的圖形。
中班幼兒在紙工活動中基本技能已有了明顯的進步,紙工技能包括折紙、剪紙、撕紙、粘貼。在為中班幼兒准備紙工材料時要充分考慮他們各方面技能的發展,為他們提供難易適當的材料。
A 折紙的技能: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雙正方形、雙三角形
B 粘貼的技能:幾何圖形粘貼、自然物粘貼
C 剪紙的技能:按輪廓線剪、目測剪
在區域中投放的剪刀一定是圓頭的安全剪刀,還可提供能剪出各種花邊的花邊剪刀,既滿足各種需要,又增加活動興趣。
大班:大班幼兒的紙工技能較之中班更為復雜,有菱形折、組合折、折疊撕(剪)。
A 折紙的技能:菱形折、組合折
B 撕紙的技能:折疊撕
C 剪紙的技能:折疊剪
另外,到大班幼兒在紙工活動更豐富,這就需要給他們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像在繪畫和泥工材料中提到的輔助材料都可以運用到紙工中。
3. 各年齡段幼兒的欣賞材料
小、中班:小、中班幼兒主要提供一些他們能理解的美術作品、自然景物、節日裝飾、環境布置等,也可欣賞周圍環境中的自然景色或塗片等。
大班:隨著幼兒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大班兒童的欣賞范圍也在逐步擴大,而且每種類型的欣賞內容也在不斷地深刻化、復雜化。大班幼兒可以在區域中展示與兒童生活經驗接近的,也可以是神話故事、科學幻想故事等題材的美術作品。
Ⅱ 托班區角游戲觀察記錄
654654654
Ⅲ 幼兒園小班分別有哪些區角
區角有:「娃娃家」、「故事角」、「飼養角」。
Ⅳ 用什麼游戲可以吸引托班幼兒喜歡進區角玩
托班幼兒剛入學,情緒非常不穩定,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展教師預設的活動和集體活動宜少、宜短,教師應以個別教育為主。而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正是一種幼兒自由選擇、自由探索、操作擺弄的自主活動,它不僅能夠讓教師去了解每一個孩子的興趣、發展水平、能力以及學習方式,照顧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更強調了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價值,使幼兒的天性得到滿足,潛能得以發揮。因此在孩子們入托一個月後,我們開始嘗試在托班展開區域活動,主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創設豐富的區域環境,吸引托班幼兒,讓幼兒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學習、發展。 一、區域活動的設置只有服務與主題活動才能激發幼兒興趣 區域活動是主題活動的一部分,離開主題,區域活動就沒有生命力。「動動小手」和「閱覽吧」是與主題聯系最密切的兩個區角。首先,我們在「動動小手」里投放了娃娃餵食、撕面條的活動內容和材料,讓區角成為他們的生活訓練區,在「閱覽吧」里投放了圖象豐富,色彩鮮明、趣味性強的圖書材料,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然後,根據主題內容的改變和幼兒的階段性興趣的特點,不斷更換和調整「動動小手」和「閱覽吧」里的活動內容和材料,如增添橡皮泥、粘粘紙、有關主題內容的圖片等材料。又如印章畫、手指點畫、手掌印畫等美術活動的實踐經驗活動後,我們看到孩子們對色彩的喜歡非常地迫切,於是活動延伸就自然地擺放到了我們立即為幼兒調整的玩色區中,提供紅、黃、藍、綠等顏料及印章、畫紙等材料,讓孩子自由選擇方式作畫,這樣既達到了活動的目的,又讓幼兒在活動中增加了同伴之間的友誼。如「綵帶」、「顏色寶寶的家」都是根據集體教學的需要滲入的。 二、區角材料的投放只有考慮到幼兒的年齡梯度及能力差異才能吸引幼兒 作為一名托班的幼兒教師應更多地通過日常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和興趣點,隨時更換區角內容,這樣才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因為區域活動關注的不是知識的本身價值,而是幼兒在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個性品質的發展。 在日常的觀察中,我們班曾出現這樣的情況。在生活區,裡面有一個「穿項鏈」的工作,我們提供了有較大孔的珠子和較硬較粗的塑料線讓幼兒學習「穿」的動作。剛開始時,孩子們就馬上被這些五顏六色的珠子和塑料線吸引了。我們班的婷婷最喜歡玩一些撕紙、穿珠這樣的游戲了,當在區角中出現了這個「穿項鏈」,她可開心了,常常在裡面玩的不願意出來。我發現她總能很快地穿好一條條漂亮的「項鏈」,和旁邊個別幼兒相比,她「穿」的能力的確比同伴強多了。同伴們很佩服她,所以完成自己任務的婷婷總在幫助同伴。但樂樂剛剛相反,他甚至還無法把塑料線對准珠子上的小孔,所以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老師、婷婷幫他完成的。 幾天後,我發現婷婷和樂樂都不太願意去「穿項鏈」了,有時輪到他們去,他們還滿臉的不樂意。我和他們分別進行了一次談話: 婷婷:以前喜歡,現在不太喜歡了。 婷婷:我都穿了好多次了,都是穿珠子,老是穿一樣的東西,不好玩。 婷婷:我還會穿吸管、穿小花、穿小鞭炮,媽媽給我買了很多小東西,可好玩了。 婷婷:願意啊! (和樂樂的對話) 樂樂:不喜歡。 樂樂:那個「項鏈」太難穿了,珠子上的洞洞那麼小,我穿不進去,小朋友都笑我,我不要去。 樂樂:好的。 分階段投放材料是比較常見的方法,這種方法首先便於教師的管理和指導,其次教師要求孩子達到的目標也非常明確。但由於幼兒的個體發展存在差異,在每個班級中我們總能發現某些幼兒的一方面能力要超出或低於同伴。如果在區角活動的材料提供中,教師只是提供一樣的材料,可能會限制孩子的發展水平。也就是說,活動材料的投放要有利於實施個別化教育,既要從本班整體水平和實際情況出發准備材料,又要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的發展水平準備相應的活動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適合的、感興趣的活動材料,這樣的材料才是適宜幼兒的。 幾天後,我將四種不同難度的材料分置在四個籮筐中,同時放入了「生活區」。第一層次是一些粗粗、硬硬的吸管和女孩子綁頭發的毛絨皮筋;第二層次是彩色的珠子和細細的塑料線;第三層次是剪成一段段的小管子和塑料線;第四層次是有小小孔子的花和細細的塑料線。並告訴孩子們可以將自己穿好的「項鏈」掛起來展覽。改變後的「穿項鏈」更吸引孩子們了,無論是婷婷還是樂樂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材料,成功地做出自己的作品。而且我還發現,這些材料不僅僅滿足了不太會「穿」的幼兒,一些能力強、而且主觀意願較強的孩子還能按珠子、小花的顏色來穿出一條條漂亮的「項鏈」。 教師只有通過認真的、經常性的對幼兒進行觀察,正確評價幼兒的活動,包括幼兒的活動興趣、活動水平、發展需求等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以此調整自己投放材料的速度和廣度,不斷為幼兒提供更為適合他們年齡特徵和興趣特點的材料,才能夠引起並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探索願望,促進每個幼兒向更高的水平發展,並使能力水平不同的孩子在同類活動中都有自己的挑戰,都能獲得自己的成功! 三、區域活動的內容只有從孩子生活出發才能吸引幼兒 幼兒在進行區域活動時,從外部看,他們需要與環境、材料、同伴、教師互動,進行信息交換;從內部看,他們需要運用原有經驗同化新經驗,構建新認識等。只有這樣區域活動的價值才能有效體現。 托班幼兒剛離開父母,來到一個新鮮的環境,迫不及待地融入這個新的集體,如何讓幼兒與同伴們更和諧地交往呢?根據托班年齡段的幼兒喜歡獨自游戲,為提高幼兒間的交往能力,我們嘗試開設了「玩具城」這一區角,幼兒可以玩從家裡帶來玩具,資源共享。在區域活動前幾天,每天允許帶一件,並可以與同伴交換著玩,同時介紹自己的玩具的玩法。不僅提高了語言能力的發展而且增進了幼兒間的交往。同時在這個區域中我們還提供給幼兒許多沒有固定玩法、可以組合的材料,如七巧板、各種形狀的鏈條等。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相互合作、自由組合,做做玩玩。在孩子們的自主性活動中我們尋找到孩子身上的無數「閃光點」、孩子們無窮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娃娃家》可謂是區角里的重頭戲,考慮到每個幼兒的不同的生活經驗和實際發展水平,我們把創設了兩個不同特點的《娃娃家》,兩個《娃娃家》里的材料是根據班級幼兒的整體水平和實際情況出發的。在《娃娃家》一中,我們投放了簡單的娃娃餐具和娃娃,以及固定的娃娃傢具,在《娃娃家》二中,我們除了投放娃娃餐具和娃娃外,還投放了許多小衣服、小褲子、小鞋子、小襪子、裝飾打扮的飾品等等,將娃娃傢具改為活動式的。在活動時,讓幼兒自主選擇的同時,我們會根據幼兒能力的變化而改變他們娃娃家的一或二的選擇。材料是幼兒探索和學習的橋梁。我們努力將發展目標、活動內容、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經驗體現在所提供的材料之中,使幼兒通過操作主動獲取多方面的經驗。另外,在活動中密切關注幼兒的操作情況,並作好記錄,以便與及時的調整和更新。 每個幼兒發展水平都是不同的,應該利用好能力強的幼兒來帶動區角里的活動。每個班級里總會出現幾個能力冒尖的孩子,我們班也不例外。在幾次活動後,我們觀察發現,在娃娃家裡,凝凝小朋友玩得最像模象樣,而且還出現了合作的跡象。在圖書館里,昊昊小朋友的閱讀能力最強,他認識許多字,會斷斷絮絮地講故事。還有幾個小朋友能力也不錯。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資源,我們應該妥善的加以利用。於是我們在進行區域活動時選他們為「媽媽」「管理員」「小組長」等頭銜,讓他們起到帶動幼兒游戲的作用,雖然他們不理解這些頭銜
Ⅳ 幼兒園托班區角活動案例水果寶寶哪去了
托班區角觀察對教師來說是一門藝術,要能抓住活動中的偶發事件,
Ⅵ 幼兒園小班區角游戲觀察記錄表(沙池、建構區)
目標:
1、通過鏟沙,拍沙等動作,促進幼兒上肢動作的發展。
2、培養專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3、在玩沙中屬讓幼兒自由結伴,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
准備:l、幼兒每人一頂帽子,一雙拖鞋。
2、玩沙工具(鏟子、小桶)
3、每人自製插塑小樹若干。
過程:
(一)引題
1、師講故事:小鳥住在樹木林里很快活……,後來樹林被人砍光
了。
2、提問:樹被砍完了,小鳥能生活在樹林里嗎?
3、激發幼兒再造樹林的願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鏟子要小心,顧前又顧後,鏟子別舉太高,以免沙子揚起,
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丟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請老師幫忙。
3、玩好以後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三)幼兒玩沙,教師 指導
1、鼓勵幼兒自由結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種堆沙山的辦法,如鏟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
沙拍得緊緊的,不會塌下來。
3、在造好的山上種樹木,變成樹林。
(四)結柬部分
1、表揚幼兒的造樹林行為,體驗為小鳥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著回教室。
Ⅶ 大家幫我想想好聽的托班區域角名字急急急!
幫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