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會教育活動教案小班
尋找哭聲:將抄玩具娃娃丟襲棄在一角,使其發出哭聲,帶領幼兒尋找哭聲是從哪裡來的。
找到娃娃後抱一抱、親一親,引導幼兒關心娃娃。
請幼兒將娃娃送回家,使其發出笑聲,啟發幼兒想像自己找不到媽媽時會怎麼樣,使幼兒懂得玩完玩具後要送玩具回家。
2.幫玩具找家。
找一找還有什麼玩具沒有在自己家裡,請幼兒幫助它們回家。(即按玩具標記擺放)
3.游戲「誰走錯了家」(先請幼兒閉上眼睛)。
先將部分玩具拿出玩具櫃,散放各處或調換位置。
·請幼兒睜開眼睛觀察什麼玩具走錯了「家」,幫助玩具回家。
4.欣賞兒歌:寶貝玩具
寶貝玩具真有趣,
天天和我做游戲,
輕輕拿,輕輕放,
收拾整齊要牢記。
建議:
在游戲時經常提醒、鼓勵,幫助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習慣。
評價:
1.能夠關注娃娃的哭聲同情找不到家的娃娃。
2.能認真仔細地尋找散落在地上的玩具並把它們送回各自的「家」。
②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好東西要分享》教案參考 急用 謝謝
一、活動內容:好東西要分享 二、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體會與他人分享的快樂。 2、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3、引導幼兒理解朋友之間好東西要分享的道理,學習分享的經驗。 三、重難點分析:重點—理解朋友之間好東西要分享的道理。難點—現實生活中分享好東西 四、活動方式:集體教學 五、活動准備:知...識准備—學得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物質准備—教師與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兒自製的剪紙窗花,折紙作品.家長在家為幼兒講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六、活動過程: 一、導入提問:你有朋友嗎?他(她)是誰? 二、展開 1.教師出示與朋友的合影,介紹自己的好朋友,並講一講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與幼兒討論:什麼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應該怎麼樣,知道朋友要好東西一起分享。 3.請幼兒介紹一下自己自製的剪紙窗花,折紙作品,幼兒之間相互交流。 4.幼兒自由結伴交換物品進行分享(注意引導幼兒能和更多的小朋友進行分享,體會分享的樂趣) 5.請幼兒說一說與朋友分享有什麼感受? 三、結束 請小朋友在今後的學習、游戲、生活中遇事要多謙讓、與朋友友好相處,分享快樂。
③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向誰學習》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 體會生活處處有學問,只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學到很多東西; 2 感受學習的多種途徑和方法,願意學習別人的好經驗。 行為目標: 懂得在學習中談討學習方法,感受學習方法和途徑的多樣性,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 二、教學重點: 1 懂得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學習的多種途徑和方法。 2 教學難點: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 3 教學關鍵:培養學生願意學習別人的好經驗。 三、課前准備: 1 教學課件 2 學生「學一學」「做一做」所需的材料。 四、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a)讓學生在3分鍾內用紙做一件手工藝品。 b)提問:你們剛才所做的手工藝品是向「誰」學的? 板書課題:向「誰」學 (二)文明理: 1 請學生分小組討論,在課外你都學到了些什麼?都是向誰學的? 同學們都在課外學到了很多知識,除了向他人學以外,還有很多途徑讓我們學到知識。 3 電腦出示課文插圖(p31-p32),學生說說他們從什麼途徑去學習? 4 教師小結。 5 齊聲朗讀課文p31方框的內容。 (三)教學延伸 1 播放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讓學生學做紙鶴。 a)告訴學生歌中的小女孩為了救一隻鶴而犧牲的事我們也要學小女孩那樣有愛心,今天大家齊手學做紙鶴。 b)分小組,每人疊一隻紙鶴,看看誰的紙鶴做得好。 c)請做得好的同學教教其他同學,大家也可以相互學習,再疊一隻紙鶴看看有什麼進步。 d)各組找出組內疊得最好的一隻紙鶴進行比賽。並請做得好的介紹他們是怎樣互相學習,取得進步。 2 我也參加討論 a)電腦出示插圖,讓學生仿照圖片,分小組討論在生活中你向「誰」學會了什麼? b)班內共同交流,在老師的引導下總結出我們主要的學習途徑。 c)齊聲朗讀p32方框的內容。 (四)深化導行 1 電腦出示插圖,讓學生結合插圖,想一想、說一說,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 五)總結 1 學了這篇課文,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板書:留心觀察 善於思考學到很多東西 2 齊聲朗讀課文中「記一記」的內容。 (六)布置作業 在課後,全班同學應多做學習的有心人,留心觀察,學會更多的東西。 板書設計: 向「誰」學 留心觀察 學到很多東西
④ 中班社會活動《應該怎麼做》教案與反思
中班社會活動《應該怎麼做》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 通過游戲,進一步了解有關生活中的安全行為。
2.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1. 教師自攝一段不安全行為教育的錄像帶。
2. 有關幼兒在家庭生活中的安全行為圖片若干幅。
3. 每人一塊泡沫板坐墊、鼓一隻。
活動過程:
1. 情境導入:
播放一段有關幼兒在家或戶外發生不安全行為的真實生活情景的錄像
——「在錄像中,你看到發生了什麼事情?」
2. 「擊鼓傳花游戲」:
方法:讓幼兒圍著圓圈坐在泡沫板上,圖片間隔放置在泡沫板坐墊下。聽到擊鼓聲開始傳花,鼓聲停時花落在誰處,誰的泡沫板坐墊下如有圖片,該幼兒就要說明圖片上的事該不該做,大家可以一起參與討論,以明辨哪種行為正確,哪種行為不正確。
教師就圖片內容設問,引發幼兒討論:
「聽到敲門聲該不該開門?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隨手從窗戶往下扔垃圾或物品?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站在窗檯或陽台上?為什麼?」
「能不能隨便開煤氣?為什麼?」
「能不能隨便碰電插座?會有什麼危險?」
「能不能隨便吃葯品?會造成什麼後果?應該怎麼做?」
「上下樓梯應該怎麼走」
活動反思:
到了中班以後,孩子們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但他們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對好多危險的行為引不起注意。為了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行為,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接近幼兒生活,結合游戲設計了這次教育活動。從活動一開始就以錄像帶形式真實地再現了幼兒的不安全行為,讓幼兒從一開始就樹立安全意識,通過幼兒的討論讓幼兒明白這些不安全行為給我們帶來的可怕後果。通過游戲的形式緩解活動的緊張,幼兒每個人說一說什麼行為是正確的?什麼行為是不正確的?個別培養了幼兒明辨是非的能力,設計的內容都是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方面的,所以對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活動採用現場演示——幼兒討論(結合游戲)的方法,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富有兒童情趣,幼兒在活潑寬松的氣氛中學習,我覺得很好。
⑤ 中班社會教案 我該怎麼辦
活動目標:
1.知道外出時要緊跟大人,不亂跑,以免走失。
2.學習走失後求助別人或撥打求助電話等自我救助的方法。
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媽媽不見了》。
活動過程:
(一)看幼兒用書《媽媽不見了》。
教師:小朋友,看看小紅和媽媽去干什麼了?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小紅找不到媽媽了,急得哭了起來)
1.幼兒分組討論:小紅怎樣才能找到媽媽呢?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助小紅呢?
2.每組選一名幼兒將本組討論的方法說給大家聽,大家從中選擇幾種方便、可行的方法。
(二)結合幼兒用書畫面,幫助幼兒鞏固經驗。
教師:小紅找不到媽媽後,她應該怎麼辦?請你看圖說一說她找到誰、做了什麼。
師幼共同小結,引導幼兒知道外出時應該緊跟大人;走失後不能隨便跟別人走,可以站在原地或請求警察、營業員等幫助找媽媽,還可以打電話。
(三)參考幼兒用書畫面,引導幼兒完整地說一說小紅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四)經驗遷移:討論外出應注意的問題。
引導幼兒討論外出時還會遇到哪些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
教師:如果你和你媽媽在逛街的時候,和媽媽走失了,你會怎麼辦?
活動延伸:
1.領域滲透:結合健康領域的活動,開展安全教育,如不玩電插座,不將異物放入耳、鼻、口中等,幫助幼兒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識,掌握更多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2.家園共育:在家園聯系冊中項家長介紹外出時如何照看孩子,並在家中與幼兒交流遇到突發事件的自我解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