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教案觀察與分析

幼兒園教案觀察與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22 12:31:52

『壹』 幼兒園中班活動觀察與反思

太愛你 記得我第一天上班,4歲的薇薇就在我手臂上吻個不停,邊吻邊說:「老師,我太愛你了!」 也許是她的吻打動了我,也許是她的吻讓我有點困惑,接下來的幾天,我總是特意用目光搜索她的身影,結果我發現她總是與一個小男孩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她告訴我她愛上了晨晨,我才如夢初醒。這回,我的視野里又多了一個可愛的男孩子。他們形影不離的情景讓我想起熱戀中的愛人。 4歲的薇薇到了情感的敏感期。那些天,薇薇體貼得簡直像個「溫順的小女人」,有好吃的,分享給晨晨;有好玩的,先讓晨晨玩;甚至晨晨工作的時候,她也總在一旁安靜地觀看。有一會兒晨晨不在她眼前,她便會問我:「老師,你見到我的王子沒?」 也許是這種「愛情」太感染人了,那天早晨,乾乾忍不住抓著薇薇說:「你是我的公主!」薇薇表示抗議,但沒能掙脫他的雙手,只好哭著喊老師,我趕過去後她告訴我:「我只想當晨晨的公主!」 誰的派多 今天早上,4歲的優優拿了一個蛋黃派來幼兒同。4歲的納寬看見了,問他:「優優,可不可以分享給我?」 「嗯。」優優表示可以。 「可不可以多給我一點?」納寬接著問。 「不行。」優優反對。 「你多給我一點,我先吃,你後吃,這樣你的就比我的多了,是不是呀,優優。」納寬勸說著。 優優看著納寬:「好的。」掰了一大塊給納寬,看著納寬吃。 坐在一旁的星星說:「不是的,優優,你的少,納寬的比你多!」 納寬有些著急:「可是我先吃的呀!這樣最後優優的就比我多呀!」 納寬大大吃了一口,讓優優看:確實小了!納寬大口大口地吃著,過了一會兒對優優說:「優優你現在也吃吧,你已經比我多了。」 優優很高興地說:「我的比你多。」說完,便開始吃他那塊「多」的蛋黃派了。 孫瑞雪: 也許納寬並不是在哄騙優優,他就是那樣想的。而優優也真是那樣理解的。 他們都開始使用思維和推定了。兒童推定時可能只以眼前看到的為准,這是思維開始啟動時的現象,非常有趣;並且,兒童開始通過語言解決問題了。 能按照大人的思路理解這一切嗎?誰的大誰的小,誰吃虧了誰佔便宜了,誰傻誰奸? 暖氣片當鋼琴 兒童音樂的敏感期出現在4歲左右。女兒的音樂敏感期就是在4歲時出現的。 那時候,每天去幼兒園接她時,她總是拉著我的手上二樓(琴房在二樓):「媽媽我要彈鋼琴。」有時一句話不說,拉著我的手就走。那段時間,我們常常是天黑透了才回家。 《麥克唐拉》、《瑪麗有隻小綿羊》等一些簡單的曲子就是那段時間學會的。家裡當時沒買鋼琴,她就把老師的教科書借回家,把家裡的暖氣片當鋼琴,擺上樂譜,煞有介事地邊彈邊唱,一彈就是幾十分鍾。 這種情況持續了近3個月。後來,她雖然不像那段時間那樣天天要彈琴,但這為她以後的音樂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劉瑛) 孫瑞雪: 大多數兒童到四歲時,都會出現音樂的敏感期,在這個敏感期中,兒童等待或尋找特別的音樂環境,跟音樂親近,發展潛在的音樂天賦。有一個好的音樂環境很不容易,這個環境包括音樂本身、音樂設備,以及共同感受音樂的人。我們知道很多家長在逼著孩子練各種樂器,孩子對此無比痛苦。如果在音樂敏感期到來的時候,順其自然地發掘孩子的音樂天賦,他們可能不用家長逼.自己就會去練;即使他們後來沒有學什麼樂器,但如果具備了良好的樂感和鑒賞力,比起那些把拉琴當成拉大鋸的痛苦的孩子,他們對音樂的感覺也要好很多。

『貳』 幼兒園教案圓圓和方方的評價與分析

設計意圖:
當我看到這個故事時,感覺這是一節以故事為載體的課。應該上成什麼樣?在哪方面挖掘它的價值呢?我思考再三,覺得側重點還是應該放在科學方面。中班的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力,他們對周圍生活中的東西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綱要》指出:「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把握實際,積極引導。」於是, 我設計了此節教學活動。目的是讓幼兒在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比較中學習,積累經驗,引導幼兒運動多種感官去觀察、比較。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圓有圓的優點,方有方的長處。
教學目標:
1、願意關注周圍生活,發現和尋找周圍生活中方的或圓的物品,了解其主要特徵。
2、理解故事的內容,懂得圓形和方形各有優點,各有各的功用。
教學准備:
1、圓形和方行圖片各一張。
2、各種圓形、方形的物品若干。
3、製作故事《圓圓和方方》的PPT。
教學過程:
一、出示各種圓形和方形的物品,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們看一看桌子上都有些什麼?它們是什麼形狀的?
2.出示圓形寶寶和方行寶寶的圖片,讓幼兒給這些物品分類。
「這些東西有圓的,有方的,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把圓的送到圓圓家,把方的送到方方家。」
「如果把圓的東西變成方的行不行?把方的變成圓的呢?」
二、利用PPT講述故事《圓圓和方方》,懂得其中的寓意:圓有圓的優點,方有方的長處。
師:「圓圓和方方是一對好朋友,他們誰也離不開誰。可是,以前他們也吵過架。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呢,你們想知道嗎?」
幼兒邊觀看PPT,教師邊講述故事。

『叄』 大班科學比較觀察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動物怎樣過冬》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能清楚地講述幾種小動物過冬的方式,懂得關心愛護小動物。
2、掌握動物常見的過冬的方式。
【活動准備】
1、教師製作「動物過冬」的課件、各種小動物的圖片。
2、請家長協助幼兒搜集有關小動物過冬的資料。
【活動建議】
1、幼兒根據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向同伴介紹小動物的過冬方式。
採用自由談話的形式,幼兒可以利用搜集的圖片、圖書、磁帶等資料向大家來展示,活動過程中盡量讓孩子多說。
2、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1)教師生動地講述《動物過冬》的故事。
(2)聽完故事,請小朋友們說一說故事中的幾種小動物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的。提問:青蛙怎樣過冬?還有誰也採用這種冬眠的方法過冬?小燕子怎樣過冬?兔子呢?松鼠呢?螳螂呢?蚊子蒼蠅呢?還有哪些動物的過冬方式和它們一樣?
3、了解多種動物的過冬方式,萌發關愛動物的美好情感。
教師演示不同動物過冬方式的課件:
(1)冬眠:蛇、青蛙、烏龜等。
(2)遷移住的地方:大雁、燕子等。
(3)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狸、麻雀、烏鴉等。
(4)儲存食物:松鼠、蜜蜂、螞蟻等。
(5)讓卵過冬:螳螂、蝗蟲等。
(6)躲在安全的地方過冬:蚊子和蒼蠅等。
4、講述自己喜歡的動物過冬的方式。
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圖片,互相說一說它是怎樣過冬的。教師巡迴聆聽幼兒的講述,並適當給與鼓勵。
5、開闊視野,豐富幼兒有關動物過冬的趣聞。
教師講述,拓展幼兒的知識面,如:海豹冰上鑽孔、蛇凍成冰棍、兔子撞肚皮等。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自己喜歡的1-2種動物過冬的方式畫下來,教師將全班幼兒的作品幫助製作成連環畫,放在區域角中供幼兒欣賞講述,繼續豐富有關知識經驗。(更多教案:屈老師教案網)

『肆』 推薦一本關於幼兒園五大領域教案範例與分析的書0

教育的五大領域 一、感官教育 1、訓練幼兒各種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 2、訓練幼兒辨別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3、訓練幼兒觀察、分類能力,培養注意力。 4、建立幾何圖形意識,自由拼組。 5、培養幼兒審美能力。 6、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及求知慾望。 二、數學教育通過操作活動,將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幼兒易於理解。 三、語言教育 1、培養幼兒認讀能力。 2、培養幼兒書寫能力。 3、培養幼兒聽、說能力。 4、欣賞文學能力。 5、培養幼兒早期閱讀。 6、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四、科學文化教育 1、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2、培養幼兒掌握認識事物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 4、引導幼兒接觸周圍世界,增強環保意識,獲得科學經驗。 5、學習民族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 五、日常生活教育 1、培養幼兒掌握基本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培養幼兒獨立性、自主性、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自信心。 3、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 4、培養幼兒大小肌肉的靈活性。 5、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控能力。 6、培養幼兒交往、合作意識。 7、培養幼兒健康的情緒、情感。 8、培養幼兒初步的責任感,促進幼兒個性、社會性的發展。 9、培養幼兒社會適應能力,學會做事,學會生活。

『伍』 幼兒游戲中游戲觀察與分析的基本路徑

自弗洛伊德以降,人的童年經歷的重要性在現代心理學的朗照下更加彰顯。人的早期經歷在一個人的整個一生的人格發展中具有奠基的作用,對人的一生的幸福具有深刻而久遠的特殊的重要性,正如盧梭所說的:「在萬物的秩序中,人生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應當把成人看成成人,把孩子看成孩子。」學前期作為兒童生命中身心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教育應該以適合他們成長節奏的方式進行。在幼兒期,游戲在學前兒童身上就更加地發達,可以說,游戲是存在於幼兒身上的一種根深蒂固的天性,幼兒就沐浴在游戲的時光中,幼兒作為存在的空地是被游戲佔有著。因此,心理學家將「幼兒期」命名為「游戲期」。尊重幼兒天性和成長規律也即意味著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
一、自由游戲活動的實施路徑
作為純粹的游戲活動而存在游戲是指自由游戲或自選游戲,是指兒童自主自發表現出來的一種活動,在組織形式上注重讓兒童自選、自由地開展游戲活動,產生積極體驗,通過輕松愉快的活動過程,促進其身心發展,其目的隱含於游戲活動本身,或者說,游戲本身即是目的,所以也稱之為「目的性游戲」或「本體性游戲」。這種游戲活動強調的是游戲本身的內在價值,注重遊戲活動本身是兒童可以主動支配自己的行為,自由參加的活動,並真實自然地反映著兒童發展的水平和興趣愛好。自由游戲是幼兒天性的自然表達,主動性的發揮。如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等都屬於此類。
自選、自由的游戲,注重主體的確定、玩具材料的選擇、語言的運用、動作的展示等游戲過程的各個環節的自然進行。所以,對於這種游戲的組織形式,往往被認為是兒童的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游戲活動的實施。這種游戲活動在室內表現為區域活動的開展,幼兒園室內一般設有積木區、美工活動區、角色游戲區、益智操作區、科學探究區和圖書區等游戲活動區域。在規定的時間內,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區域進行操作。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課程應更多地選擇那些低結構性、非正式的活動,除了結構性高、正式的集體活動外,更應挑戰那些區域活動、建構活動、戲劇扮演活動、調查活動及小組合作活動,讓幼兒在這些活動中通過持續不斷地與環境相互作用,培植幼兒自我選擇、自我發展的能力,從而給幼兒的發展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室外,各種各樣的體育游戲、玩沙游戲和打鬧游戲則是幼兒經常玩的游戲形式。王陽明說過:「大抵童子之情,樂禧游而禪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殘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幼兒在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中舒展著自己的身心,茁壯地成長。跳繩、扔沙包、跳房子、踢毽子、老鷹抓小雞等游戲都是幼兒久玩不厭的經典民間游戲。在滑梯上、在沙池邊、在地面上,幼兒都恣意地揮灑著他們的想像,享受著童年的美好時光。幼兒是游戲的天才,可以把半個皮球當帽子、鍋、輪船,這時,我們可以聞到兒童成長的芬芳。
愛爾蘭詩人葉芝(Yeats)有句關於教育的名言:「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焰。」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賽跑,而不是百米跑道。這樣起跑時的搶跑就沒有決定意義的重要性,而主動性則是一個人成功所需要的持續一生的不竭動力。有主見、主動工作是僱主對員工期待的美德,主動學習則是成功的學習者應該具備的品質。《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認為學期教育小學化是目光短淺的有害行為,要求我們重視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自由游戲對於幼兒知識學習的幫助可能不明顯,但是它的最大的發展價值卻體現在幼兒主動性和個性的培育上。
二、教學游戲活動的實施路徑
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基礎,這本身就意味著學前教育具有教育性,並不是一些外行所說的——學前教育僅僅是玩或看孩子。集體教學作為快速、高效地傳遞人類間接經驗的方式並不為學前教育所排斥,但是由於幼兒年齡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原因,不適宜對其進行成人化的、小學化的教學。學前教育應該以教學游戲的形式組織教學,即以教學的方式來組織兒童的游戲。這種游戲實施的組織,實質上是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實施教學,完成特定的教育目標,即教學的游戲化。在這類教學活動中,游戲只是活動的形式或手段,激發兒童的參與熱情與興趣,以更好地實現教學效果。所以,教學游戲又稱作「工具性游戲」或「手段性游戲」。
自由永遠都不意味著任意而為、不受約束,真正的自由是規則下的自由。沒有成人參與和指導的、放任的游戲活動往往會流於混亂的吵鬧,而無法起到促進兒童成長的教育目的。在優質的幼兒園中,游戲並不意味著什麼都可以做,更不意味著教師袖手旁觀、無所事事。教師是幼兒的一個玩伴,平等中的首席。幼兒教師的參與可以讓幼兒更快更好地學習,教師處理各種問題的方式可以成為幼兒模仿的對象。教師有具體的教學目的的游戲活動則使得幼兒通過游戲這種他們喜愛的方式進行學習。
教學游戲的實施是把游戲作為教學手段運用的,是結合特定的教學目標或活動主題進行的。這類游戲的組織,教師的控製程度較大、結構性更高。幼兒需要根據教師的指令行動,所以對於幼兒來說並不能完全自主。因此,這種游戲形式往往被認為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兒童游戲。這種游戲形式把游戲作為教學的外衣,其最大的特點是把學習任務和游戲的形式結合起來,它符合幼兒學習興趣強,目的性、堅持性較差的特點,使幼兒以愉快的情緒,在輕松有趣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也即游樂性學習。它是避免學前教育小學化、成人化的重要形式,使幼兒能夠在愉悅的氣氛中達到成長的目標。
教學游戲主要是以集體活動的方式開展的,集體游戲在類型上往往表現為以成人編訂的、有一定規則的游戲。如智力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有規則游戲包括四個基本要素:游戲的任務、游戲的玩法、游戲的規則和游戲的結果。教師要根據班上的教育任務和要求,並考慮幼兒實際的知識范圍和智力發展水平,選擇和編制能適合於這些條件的游戲。
有人認為兒童就是兒童,他們的任務就是游戲,過早的教學活動會破壞和污染孩子的精神世界,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充滿暴力的行為,從而也就造成了童年的消失。另一派則充滿憂患意識地看到社會底層的孩子非常像孩子,玩得足夠多,而中產階級的父母會給孩子安排很多特長班、輔導班。中產階級的孩子更不像孩子,他們與父母吵架的頻率也更高,但他們卻在以後的發展中占盡優勢。我將這種沖突稱之為學前教育中的「學術與政治」。前者看到了孩子的天性,後者則看到了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游戲進行教學則實現了兩者的握手和融合。
三、游戲生活化的實施路徑
游戲是兒童的游戲,兒童是游戲著的兒童。游戲與兒童須臾不相離。生活在游戲期的幼兒,這一特點就更加地明顯,游戲在幼兒身上就更加地發達,甚至可以將游戲的多寡作為區分幼兒和其他年齡段兒童的特徵。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這就意味著,幼兒在走路、唱歌甚至吃喝拉撒的過程中也是在進行游戲的。幼兒生活在游戲之中,游戲也就發生在幼兒的生活之中。我們在幼兒園中常常可以看到幼兒的這些現象「有些幼兒在吃飯時邊吃邊玩,玩勺子、玩飯粒;洗手時玩肥皂、玩水;睡覺前玩被子、在床上爬來爬去••••••幼兒稍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里,都在進行游戲。」[3]活動是兒童心靈世界的窗戶,幼兒在一日生活中自發地無意識表現出來的游戲是成人了解幼兒特點,進而理解他們精神世界的窗口。同時,對幼兒在生活中進行游戲的滲透也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一種潛在課程(也稱隱性課程)。潛在課程在教師教學和游戲活動計劃安排之外發生,「潛在課程使兒童在不知不覺中習得意料之外的知識、價值觀念、態度、行為方式等。潛在課程在教育中的作用往往比正規課程更為重要,尤其對於促進兒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視。」[4]幼兒在生活中受到的影響往往更加深刻,也更加深遠。
幼兒通過游戲可以訓練各種生活技能、遵守規則的意識並且使得這種規則意識內化。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讓幼兒玩水、玩肥皂泡學會如何洗手;可以以一種游戲化的方式,把袖子當作山洞讓幼兒把手伸進去以火車鑽山洞的方式學習和練習獨自穿衣服。幼兒的成長經歷是獨特的體驗過程,幼兒教師以這種方式守護著兒童的童年,呵護著兒童的成長。幼兒游戲生活的實質是,幼兒浸潤在游戲的精神之中。游戲精神灑滿幼兒成長的道路,伴隨幼兒的成長,使幼兒的生活充滿靈性。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特殊而獨特的世界,有著自己的發展和成長節奏。幼兒園活動大多是集體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幼兒完成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另外許多集體活動需要幼兒逐個進行,這時就留下了很多需要等待的時間。比如在午餐時間,有的幼兒吃得快,有的幼兒吃的慢,如果給先吃完飯的孩子投放一些玩具讓他們玩就可以消除這些孩子的消極等待的時間。在等待如廁和飯後散步的時候,教師帶領孩子玩一些手指游戲或其他簡單易操作的經典游戲,有的游戲還伴隨著兒歌,這樣就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給每個孩子帶來美好的情緒體驗。
游戲是兒童心靈休息的港灣,游戲真正屬於兒童的活動,當他們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時候他們就會躲進這里躲避風雨。當孩子心情難過的時候,他們會獨自或和自己的好朋友呆一會兒,這是他們在享受他們的秘密空間。在游戲的時空中,兒童能夠體驗到生命的美好,感受生活是值得過下去的。正如英國游戲專家溫蒂•羅素所說,「對於那些命運不是很幸運的孩子來說,哪怕僅僅在游戲中有這種感受,也好呀!」兒童在游戲之中對於生活中不可控制的活動進行掌控,是對於現實的一種顛覆。有時候,兒童在站隊的時候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故意違反紀律,以此取樂。對於這些情況,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要對幼兒的游戲太過注意。

『陸』 幼兒園科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如果在科學活動來中培養幼自兒的觀察能力,首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孩子學會觀察材料,並養成良好的科學習慣,在老師授課過程中,要讓孩子觀察材料的顏色,形狀,材質等顯性的特徵,同時也要讓孩子注意觀察材料寶寶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後續的材料探索中更好的完成主動探索。這是我之前在萊博瑞科學培訓課上聽到的一些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柒』 認識幼兒園幼兒園教案

【教材簡介】
《水果疊藏樂》是結合小班主題活動《果兒香》自主創新設計的一節數學活動。活動內容是以幼兒運用科學的觀察方法、聯系已有經驗分析尋找兩次難易不同的疊藏水果為貫穿,有機融合對大小、數量、顏色的認識。

【設計意圖】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觀察是思維的前提。本節活動我們將數學思維活動與幼兒園主題活動《果兒香》有機融合,針對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易轉移、缺乏觀察方法的特點,採用了生動形象的課件、輕松有趣的游戲、豐富簡便的操作活動,讓幼兒在自主活動中獲得觀察思維的方法以及數學方面的經驗。

【教學目標】
1、幼兒能運用整體觀察、局部至整體的細致觀察方法,結合已有經驗的分析從疊藏在一起的水果圖像中尋找水果。
2、感知物體的大小、顏色和數量。
3、鞏固對水果特徵的認識。
4、培養幼兒獨立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學准備】
1、教具:
A、課件1:整體水果疊藏在一起的課件2個。
B、課件2:局部水果疊藏在一起的課件1個。
2、學具:
A、幼兒人手一份整體水果疊藏在一起的大操作卡(下有插入袋)和相應的水果卡片。
B、幼兒人手一份局部水果疊藏在一起的大操作卡(下有插入袋)和相應的水果卡片。
3、幼兒已積累了有關水果的經驗。
4、學過的歌表演《水果寶寶》音樂。

【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你喜歡吃水果嗎?
幼:喜歡!
師:你最喜歡吃什麼水果呢?
幼1:我喜歡吃西瓜……
幼2:我喜歡吃桔子……
幼3:我喜歡吃哈密瓜……
(在幼兒表述時,教師可適當地問一問個別幼兒喜歡這種水果的理由。)
師小結:哦!看來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吃的水果。水果有營養又好吃,所以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吃。
評析:直接從小朋友講述喜歡吃的水果導入,符合幼兒的認知需要和已有經驗,能調動孩子們講述的願望和積極性,使活動自然導入到下一環。
找一找整體疊藏的水果
(1)共同找出疊藏中的水果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例門看!(出示疊藏在一起的水果課件。)
老師喜歡吃的水果都疊藏在一起呢!(師做疊藏的手勢和身體示範,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疊藏」的含義。)仔細看一看,是什麼水果呢?(幼兒觀察。)
幼1:是香蕉。
師:香蕉在哪裡?你怎麼看出來的?(引導幼兒用局部到整體的觀察方法。幼兒指出後,師一點課件香蕉,香蕉就跑到下面的袋子里。)用這種方法我們再來仔細看一看還有什麼水果藏在裡面?
幼2:還有西瓜!
師:你們同意嗎?
幼:同意……(師一點課件西瓜,西瓜就跑到下面的袋子里。)
幼3:還有菠蘿……(師一點課件菠蘿,菠蘿就跑到下面的袋子里。)
師:小朋友!你們的小眼睛很亮!將老師疊藏在一起的、喜歡吃的水果都找出來了!最大的水果是什麼?
幼兒:西瓜。
師:哦!那我把大標記送給它。(師一點課件,大標記就跑到西瓜的旁邊。)這里的水果有什麼顏色?
幼兒:綠的、黃的……
(2)獨立尋找疊藏中的水果
A:幼兒獨立操作
師:小朋友!我們班的王老師也有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呢!就藏在小朋友面前的卡片上,請你把它翻開來。(幼兒翻開)哎呀!這些水果也疊藏在一起,請你們仔細觀察哦!看出來後從小碟子里將水果拿出來,插在下面的透明袋子里。看誰能發現王老師喜歡的水果?
(幼兒觀察、尋找疊藏中的水果,並把它們分別插入透明袋中。)
B:組織幼兒交流(運用課件)
師:你們找出王老師喜歡吃的水果了嗎?是什麼?
幼:有蘋果、葡萄、桔子、櫻桃。(幼兒說時,老師運用課件,在得到孩子們的一致同意下點出相應的水果放到袋子里。)
師:看一看你都找對了嗎?(引導幼兒檢查並指導不太准確的幼兒。)
師:王老師喜歡吃的水果有幾種?(4種。引導幼兒從左到右點數驗證。)
師:葡萄是什麼顏色的?(紫色)櫻桃是什麼顏色?(紅色)哪種水果最小?
幼:櫻桃。
師:櫻桃最小,我們把什麼標記送給它?(小標記。師一點課件,小標記就跑到櫻桃的旁邊。)
解析:了解老師的愛好可是孩子們很高興的事,於是我讓幼兒尋找王老師喜歡吃的水果,不僅激發了幼兒內在的求知慾望,而且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幼兒觀察的專注力,鞏固了觀察方法的運用。
2、找一找局器疊藏的水果
A:幼兒獨立操作。
師:水果寶寶還有一件更難的事想考考小朋友呢!它們說:我們把自己分成了一半,然後疊藏在一起,你們還能找出我們來嗎?(出示課件。)
師:小朋友!這些疊藏在一起的水果寶寶和剛才可不一樣,都是分開來的一半,然後疊藏在一起的。你們能找出來嗎?
幼兒:能。
師:那讓我們來試一試吧!請小朋友翻到第二頁操作卡,仔細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然後把水果也插入到下面的透明袋子中好嗎?
(幼兒獨立操作。)
B:組織幼兒交流(運用課件)
師:你們找出來了嗎?
幼1:是蘋果。
幼2:是桃子。
幼3:還有草莓、梨子。(幼兒說時,老師運用課件,在得到孩子們的一致同意下點出相應的水果放到袋子里。)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亮!看一看你全找對了嗎?(引導幼兒檢查並指導找得不太准確的幼兒。)
師:剛才藏起來的水果寶寶有幾個?
幼:4個……(引導幼兒點數驗證。)
解析:觀察尋找局部疊放的水果對幼兒來說,又有了更大的難度,既要觀察局部,又要觀察疊放部位。為了激發幼兒的挑戰精神,教師運用了擬人化語言——「水果寶寶考考小朋友」引發幼兒操作的積極性,使孩子們在獨立操作時做到靜心觀察和思考,並充分調動已有的經驗,運用已有的觀察方法。
師:今天水果寶寶很高興,它想和小朋友跳舞呢!請小朋友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寶寶和它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吧!
幼兒在音樂中表演《水果寶寶》舞。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教案觀察與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