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數學故事導入有哪些
1796年的一天,一個青年開始做導師留的數學題。
前兩道題完成順利。只剩第三道題:要求只用尺規,畫出一個正17邊形。
這位青年絞盡腦汁,但是毫無進展。
困難激起了鬥志。他終於完成了這道難題。
導師看到學生的作業驚呆了。他激動地說:「你知道嗎?你解開了遺留兩千多年的數學難題!」
原來,導師因為失誤,把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學生。
每當回憶時,這位青年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將它解出來。」
這位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傢伙兒,一起拍幾張合影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於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於+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獃獃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在它們十一個人中,就數老六最聰明,這回它還是第一個算出了結果,你知道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嗎?
❷ 幼兒園數學故事 急求
[摘 要]故事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手段,開展故事教學對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要真正發揮這些作用必須採取恰當的方法、遵循正確的原則。 [關鍵詞]故事教學;幼兒園;方法;原則 幼兒園的故事教學內容廣泛,不僅包括生活故事,還包括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科學幻想故事等。它是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兒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明確開展故事教學的目的 愛聽美妙的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故事是幼兒最易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它的活動意義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對幼兒實施良好的品德教育 幼兒正處於發展成長時期,由於知識和經驗有限,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只用口頭說教是難以達到的。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須使其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什麼行為是對的或是不對的。而故事是集中地、典型地反映現實生活,並以活生生的形象來反映思想情感的藝術形式。由於是非鮮明,感染力大,幼兒在聚精會神地聽故事的同時,往往會為正義和善良而快樂和歡呼,為小主人公悲慘的遭遇而流出感傷的眼淚,為故事中人物的機智而點頭或對愚笨而搖頭。幼兒聽過某些故事後,對待事物的態度也往往會有所改變,如知道關心別人了,愛清潔了,不是那麼愛哭了,等等。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故事在幼兒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正處在語言發展階段,他們的語言質量不高,詞彙貧乏,有時表達的句子還不符合語法結構,在此,幼兒故事可以成為孩子們的"語言教師"。通過故事讀物和視聽資料進行語言教學,往往比僅針對個別語法要點進行練習更有趣,也更有效。故事能為幼兒提供真實、自然、豐富的語言輸入,幫助他們學習把話說得清楚並富有表現力。 幼兒在記住故事的同時,也記住了優美的藝術語言。這對豐富幼兒的詞彙極有幫助。在幼兒園的故事教學中,幼兒不僅要聽故事,還要根據語言教學要求,練習復述故事。這對幼兒清楚准確發音、連貫表達,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幼兒園的故事教學對幼兒語言能力的綜合提高大有作用。 (三)豐富幼兒的知識 豐富幼兒知識,啟迪智慧,是幼兒故事教學的重要功能。幼兒正處在人生的早期階段,他們知識貧乏,認識能力有限。因而年幼的孩子常常不斷地向成人提出"是什麼"和"為什麼"等問題。為使孩子對大千世界有所了解,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和好奇心理,給孩子們講述故事能生動地告訴他們"是什麼"和"為什麼",從而為孩子打開知識的窗口。 在豐富知識的同時,故事教學還可以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幼兒在聽故事時,會在感性認識和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和評價。雖然這樣的思考是初步的,結論甚至是幼稚的,但對於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卻是有意義的。此外,幼兒的知識越廣泛,想像也就越豐富。可見,故事教學是激發幼兒大膽想像、啟迪幼兒智慧的有效方式。 這一點在童話、寓言和科學幻想故事中更為明顯。它們能把幼兒帶進一個神奇而誘人的世界,引導他們去思考、去嚮往。故事中生動的形象,濃郁的情趣,自由放任的幻想,可以幫助幼兒理解現實生活中的道理,培養他們的想像力。 (四)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和動機的激發在幼兒的學習中至關重要。幼兒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好奇心與興趣誘發的。只要是適合幼兒的故事,他們肯定會興趣盎然、聚精會神地去聽或去閱讀,從而使其形象思維與創造性聯想得到充分的調動。 二、幼兒故事教學活動的組織方法和注意要點 組織兒童故事教學,可以將情景游戲、課堂表演、口語交際、環境沉浸等多種形式貫穿於教學中,其具體方法有: (一)提問法 提問法是故事教學中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提問法主要在以下幾種情形中運用: 一是故事教學開始時,以提問引出作品,為講述故事內容做鋪墊。 二是幫助幼兒理解作品時,採用提問的方法,幫助幼兒層層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提問應能引起幼兒對作品內容的回憶,如"故事中的主人公說了什麼話?而後又發生了什麼事?最後怎麼樣了?"也可以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領悟故事的主題,如"為什麼會這樣?你是怎麼知道的呢?"教師還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將自己對作品的內心體驗表達出來,如"喜歡故事中哪個人物,為什麼喜歡?"等等。 三是引導幼兒復述故事或續編故事時,為保證幼兒將故事的主要情節講述出來,教師可以採用提問的方法幫助幼兒回憶作品中的主要內容。此外,在續編故事中,教師還可以採用創造性提問的方法,以啟發幼兒的想像。例如,在著名故事《狼來了》中,教師可以這樣問:"男孩的羊被狼吃掉了,為什麼沒有任何人去幫他。這時男孩一定後悔說謊話,欺騙人們。如果他當初不說謊話,真的有狼來了,會是什麼樣子呢?"不過,創造性提問只適合於年齡較大的幼兒,對小班孩子,一般採用回憶性和體驗性的提問,以幫助幼兒理解並體驗故事的主要內容。 在使用提問法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 一,幼兒故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於讓幼兒理解欣賞故事中的主要內容,同時獲得審美愉悅,領略作品的教育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應過多地提問,尤其不要過多地運用回憶性的提問。因為這種提問很容易千篇一律,如果按照"故事裡有誰,他們在於什麼,結果怎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這種公式提問,幼兒很容易對生動、有趣的故事產生厭煩心理,進而對故事活動失去興趣。因此故事教學中,教師要將回憶性提問與體驗性提問、創造性提問結合起來,盡量少用回憶性提問,將單調、機械的模式化問題轉為啟發式問題,從而保證教學過程的生動、活潑。 第 二,教師還要注意提問法使用的時機和技巧。一般說來,在教師講述故事時不要提問,尤其是對那些內容豐富、情節緊湊的故事。若教師在講述中發現某個幼兒不認真聽講,可以採用注視或手勢暗示的方法,也可以提高聲音或突然停止講述以引起幼兒的注意,但不要因此而停下來問這個幼兒幾個問題或讓他把前面的故事復述一遍。這種做法不但無效,還會使其他幼兒對故事的興趣降低,破壞故事的完整性。教師在提問時也不要連珠炮式地在同一時間向幼兒提出幾個問題,而要按順序統籌安排。在第一次講述完後向幼兒提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般是回憶性的,問題不可太多,2~3個即可。第二次講述完後再提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讓幼兒體驗故事的主要情感,但同樣地,問題也不要太多,最多3~4個,否則故事教學課就變成了單調乏味的提問課。 (二)討論法 討論法也是故事教學運用較多的一種方法,一般在中班和大班使用。討論法一般運用於理解作品階段和續編故事階段。在幼兒已基本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後,為 進一步調動幼兒情緒,以深入理解作品內涵,教師一般可採用討論的形式,讓幼兒積極地動腦筋思考故事中的重點及難點問題。討論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設身處地地替故事人物出主意、想辦法,使幼兒在積極動腦筋參與的同時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例如,童話故事《小老鼠做蛋糕》,教師在講完故事後可以引導幼兒討論:"小老鼠是怎麼想辦法做蛋糕的?蛋糕做好後,小老鼠是怎麼吃的?你喜歡故事裡的小老鼠嗎?為什麼?如果你是小老鼠,你用雞蛋做什麼?"而在續編故事階段,教師運用討論法是讓幼兒就故事的情節發展做一個簡要的分析,然後再運用自己的想像力進行合理性的續編。討論有助於幼兒拓寬自己的思路,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從而在續編時能做到故事結構完整,結尾與中間、開始部分形成合理的呼應。 教師在運用討論法
❸ 關於數學的寓言故事
唐僧師徒摘桃抄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襲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眯眯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唐僧很快說出他們每人摘桃子的個數。你知道他們每人摘多少個桃子嗎?
❹ 數學小故事兩篇五百字
小熊開店
小熊不喜歡學習,只想做生意,於是在學校旁邊開了個水果店。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學,它們商量好,要教訓這個不愛上學的懶傢伙。
它們來到小熊的水果店。
「桃子怎麼賣呀?」小猴問。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小熊回答。
小猴又說:「如果我從兩筐里拿5公斤,要付你12元,對嗎?」
小熊點點頭。
「那我全買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對不對?」
「正是,正是。」小熊講。
於是小猴買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錢,和小兔高興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小熊結帳,怎麼算都是虧本的。第二天,小猴、小兔找到小熊把情況說了,笑著說:「都是你學習不好,我們才來教訓你一下」,並把少給的錢補給了小熊。
小熊慚愧地低下了頭,從此每天上課都很認真。它們三個成了好朋友。
聰明的小男孩
從前,一個國王經常給身邊的大臣出難題來取樂,如果大臣答對了,他將用小恩小惠給點賞賜;如果答不出來,那將受罰,甚至被砍頭。
一天,國王指著宮里的一個池塘問:「誰能說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賞他珠寶。如果說不出來,我就要『賞』你們每人50大鞭。」大臣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難住了。
正在大臣們心慌意亂之際,走過來一個放牛的小男孩。他問清了事情的緣由之後說:「我願意見見這位國王。」
大臣們把小男孩帶到了國王身邊。國王見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懷疑說:「這個問題答上來有獎,答不上來可要被砍頭的,你知道嗎?」在場的人都替這個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卻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國王的問題。國王無奈之下,拿出珠寶獎勵給了小男孩。小朋友們,你知道他是怎樣回答的嗎?
其實,國王出的是一道條件不足的問題。在正常的思維模式下是無法找出正確答案的。小男孩正好抓住這一關鍵。他是這樣回答的:「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池塘一樣大,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兩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實際上打破了習慣性的思維模式,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他的頭腦多麼聰明,多麼靈活啊!
供參考!
❺ 數學小故事
好朋友
最近「數學商店」來了一位新服務員,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數學商店買了一支鉛筆,小「4」說:「你應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後問:「還有4分可怎麼付呀?」小「4」忙說:「這4分錢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問道:「那你不是要吃虧了?」「不,這是本店的一個規定,叫『四捨五入』。凡是4分錢或4分錢以下都捨去,如果是5分或5分錢以上,那就收1角錢。」小「4」和藹可親地解釋道。小「3」高興地說:「謝謝你,你真好!」
「對呀,我也特別喜歡4。」「25」跑過來說,「因為25×4=100,算起來比較簡便,例如:25×87×4=25×4×87,這樣算起來不是又快又簡便嗎?!」
「不錯,的確又快又簡便,我也喜歡4。」原來是「29」。「25」忙問道:「咦,你怎麼也會喜歡『4』了?」「29」不慌不忙地說:「這你們就不知道了,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輪到一次,當然喜歡『4』了。不過公歷年份是整百的,必須是4百的倍數,二月份才有29天,這樣的年份叫閏年。」
「啊,『4』的用處可真大呀!」「25」贊嘆道。
這位「4」服務員真是個既溫柔又惹人喜歡的服務員。
❻ 幼兒園數學教案及反思小烏龜找媽媽
設計背景 小班的孩子小,剛開始上學時捨不得媽媽,粘著媽媽。今天講講小烏龜是怎樣照顧媽媽的,再讓幼兒再復述故事的基礎上,說說自己生病時媽媽是怎樣照顧自己的,如果媽媽生病了自己該怎麼做。讓幼兒知道現實中媽媽生病了,不能去醫院,該怎麼辦。 從幼兒的感知學會照顧他人。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關心媽媽。 2、幼兒能簡單講述整個故事,模仿故事中角色的扮演。 3、媽媽如果生病了,自己應該怎樣做。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幫助他人的樂趣 ,講述故事中的情節。 難點:真的生病了應知道採取的措施 活動准備 准備:水杯 體溫表 電話 玩具車 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圖片中的內容,這是老是對著每一幅圖片做出講述。讓幼兒聽故事, 說說故事裡的小烏龜是怎樣關心媽媽的。 基本環節:讓幼兒復述故事中的內容,找出故事中的角色。 找小朋友出來扮演角色,一個當媽媽,一個當小烏龜。龜媽媽生病了,又是頭疼又是發燒,讓幼兒模仿醫生一樣,量體溫,確定媽媽真的發燒了,要扶媽媽上醫院,可媽媽怎麼也走不動,這時小烏龜被媽媽上醫院,跌倒,爬起來,就這樣來回還幾次,媽媽怎麼勸阻也不行,來來回回還在門口,這是媽媽說,乖孩子,媽媽出了一身的漢,感冒就好了,也不用去醫院了,小烏龜摸摸媽媽的頭,哇,真的不燒了,開心得的唱起歌。 結束環節:讓幼兒扶媽媽趕快坐下,給媽媽倒水,關心媽媽。 延伸環節:現實中媽媽真的生病了,孩子太小,根本背不動媽媽,這時應打電話叫救護車來接媽媽去醫院。 讓孩子知道生活中的小常識。 教學反思 幼兒對故事理解,對故事的扮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這個故事的演變,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知道了生病了最簡單的急救措施。 懂得關心他人快了自我情趣。
❼ 有趣的數學故事,急要
美國航空科學家馮·卡門趣事
在車廂上推導方程
那是1926年。
某天深夜,馮·卡門和他的學生弗蘭克正在緊張地運算著,那是從曲線推導出數學方程。忽然,他們想起開往亞琛的電車只有最後一班了,便像從夢幻中驚醒一般,急匆匆朝伐爾斯車站趕去。
在人聲嘈雜的車站里,馮·卡門還在思索他那組迷人的數學方程。也不知什麼原因,撥動了他的靈感心弦,一種所謂紊流結構數學公式便在他腦海中奇跡般出現。他興奮極了,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激情,便馬不停蹄地在停留的電車車廂上寫起來。就這樣,一行行數學方程像潮水般涌現出來,使他忘卻了周圍的一切,也忘卻了站在一旁的弗蘭克。
售票員靜靜地站在旁邊,十分無奈地凝望著他們。她不時看看錶,實在不能再等下去,便大聲催促弗蘭克上車。然而,沉醉在快速演算中的馮·卡門無法停下來,一面發瘋似地繼續推導方程,一面打招呼:"請再等一會兒!"時間分分秒秒地過去了。
售票員實在等不及,十分生氣地喊:"走吧,教授先生!"說完,她就跳上車。緊接著,電車啟動了。弗蘭克這才跳上車,與馮·卡門匆匆告別。
不過,辛苦的卻是弗蘭克。他每到一站,便迅速跳下車,將寫在車廂上的公式抄下來。就這樣,一站站跳下來,一站站抄錄,一直抄到亞琛。
馮·卡門寫在車廂上的公式,成為他題為"紊流的力學相似原理"的論文。如今,他當年發現的這一紊流對數定律,已經成為各種飛行器阻力的計算工具,在噴氣式飛機、火箭設計上得到應用。多少年後,馮·卡門在他自己的《自傳》中記錄了這件有趣的故事。
將齒輪轉回去
馮·卡門在亞琛當教授之餘,還去企業部門當顧問。在與企業界打交道時,他一點也沒有學究氣,該向企業收多少錢,他毫不客氣地同他們認真起來。
有一次,一位小廠老闆找到他,希望他幫忙解決一道難題。原來,該廠一台機器處在振壞的危險之中。心靈手巧的馮·卡門一看,便知道毛病出在何方。他讓老闆將齒輪轉過90度,頃刻,機器奇跡般消除了振動。老闆見此情景,高興極了,稱贊馮·卡門的技術高明。
幾天之後,老闆接到馮·卡門開的帳單,竟傻了眼。他上門找馮·卡門訴苦,說道:"齒輪不就是轉了個90度,怎麼要付這么多錢?"
馮·卡門十分幽默地說道:"那好,請你將齒輪轉回去,我就把帳單撕掉。"工廠老闆被問得無言以對,只得老老實實地付錢。
專業術語
1963年2月的一天,白宮舉行了盛大的授獎儀式。為表彰著名的美國航空學家馮·卡門在火箭、航天等技術上作出的巨大貢獻,美國政府決定授予他國家科學獎章。
當時的馮·卡門已有82歲,並患有嚴重的關節炎。當他氣喘吁吁地登上領獎台的最後一級台階時,踉蹌了一下,差一點摔倒在地上。給他頒獎的肯尼迪總統忙跑過去扶住了他。
馮·卡門對肯尼迪總統說:「謝謝總統先生,物體下跌時並不需要助推力,只有上升時才需要……」
❽ 森林裡的故事數學我學會了嗎教學反思
第四單元 森林裡的故事
---除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最喜歡那種小動物?今天小動物們要在美麗的大森林裡舉行一次有趣的聚會,想知道你最喜歡的小動物來沒來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主題圖)
宴會上還為小動物准備了許多好吃的,看,都有什麼?你知道這些食物分別是給誰准備的嗎?
二、探索新知:
1.師:宴會開始了,面對這么多誘人的食物,小動物們都饞壞了。看,小熊貓正目不轉睛地盯著竹筍呢,你知道它在想什麼嗎?(這些竹筍分給兩只熊貓,該怎麼分呢?)
2初步認識平均分.
(1)學生隨意分,交流分法:誰願意把你的分會給大家說一說?
師:你們都是怎樣分的,有不同的分法嗎? 師概括板書:(5,1)(4,2)(3,3)
(2)小結分法:
觀察分法,引導學生總結分東西包括每一份不一樣多和每一份同樣多)板書:不一樣多,同樣多
(3)揭示概念
師:只有分得同樣多才能讓每隻熊貓都滿意,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這種分法就叫平均分
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4)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是平均分,說給同桌聽一聽。再用學具分一分(教師巡視,指導)
3、理解平均分
(1)嘗試平均分(平均每隻猴子分幾個桃子?)
①師:剛才同學們用平均分的方法幫熊貓分完了竹筍,小猴子也覺得這種分法非常好,它們也要求平均分。12個桃子分給3隻小猴子,你能提一個問題嗎?(學生提問題)
你會這樣分嗎?
②學生用學具分一分 ③匯報分法(課件演示)
④歸納方法。師:盡管剛才我們的分法不太一樣,有的是1個1個分的,有的是3個3個分的,還有的是4個4個分的,不管怎樣分,每份分得的個數都是一樣多的,也就是說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
❾ 數學家的故事及讀後感 要20篇, 急急急··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徐利治的故事》,知道了徐老先生在數學上為祖國做出了貢獻,他寫的許多論文在國際上引起了反響,他還培養出一批成材的學生。
徐老先生為什麼能成為數學家?為什麼能做出這樣大的貢獻?原因之一,就是他小時候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文章里寫道:「他在讀書時常把伯父給他的午飯錢省下來,用來買書和買練習本,為了節省用紙,他常用手指在睡覺的涼席上練字,夜深人靜,同學們早已進入甜蜜的夢鄉,徐利治卻來到走廊,在燈光下認真地學習。白天,他泡在圖書館里用饅頭、白開水充飢……」可以看出,徐老先生小時候學習條件很不好,連買書、買練習本的錢都缺乏,只好節省午飯錢,然而,他勤奮學習,並不因學習條件差而氣餒。
在我們這時代,家庭生活比較富裕,很多家只有一個孩子,零花錢比較多,這些錢我們不是去打電子游戲,就是去買好吃的。平時,也很浪費,一張紙不是寫幾個字就扔了,就是折紙飛機玩,一點也不知道節省。
在學習上,現在很多同學都不認真學習,學習目的不明確,我也是這樣,做題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氣餒了。
我們的學習態度和徐老先生那種廢寢忘食的學習精神相比,真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
從今以後,我要用徐老先生的學習精神來鞭策自己,努力學習,將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高斯
印象中曾聽過一個故事:高斯是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事情已處理了一大半,雖然上課了,仍希望將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題數學題目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1+2+3+4+5+6+7+8+9+10=?,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才有可能算出來,也就可以藉此利用這段時間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閑閑地坐在那裡,老師看到了很生氣的訓斥高斯,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下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這么算的。高斯長大後,成為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高斯小的時候能將難題變成簡易,當然資質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觀察,尋求規則,化難為簡,卻是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的。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數學家的故事》,講述了許多數學名人的故事。比如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祖沖之的故事。
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對圓周率的計算得出了非常精確的結果。這篇文章講的是祖沖之經過很長時間的編寫,終於寫成了《大明歷》,他上書皇帝,請求頒布實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歷法的寵臣戴法興進行審查。但是戴法興思想保守,是個腐朽勢力的衛道士,他極力反對新歷法。面對戴法興的刁難、攻擊,祖沖之寸步不讓,和他唇槍舌劍的辯論。最終,《大明歷》沒有通過,後來在祖沖之去世後10年,《大明歷》才頒布實行。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對祖沖之堅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為他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恆地堅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堅持」兩個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許多人,有文化名人、愛國將士,和我身邊的同學。記得,媽媽告訴我,她經常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工作到深夜,不顧身體的疲勞,堅持著把事情做好,然後才會安心入睡。
讀《數學家的故事》讓我更加喜歡數學,更讓我懂得了許
讀完《三個女數學家》這本書,對她們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但同時也被她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深深感動,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是希帕蒂婭。
公元前370年左右,希帕蒂婭誕生在埃及。她6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她的學習態度十分踏實。她總是不聞窗外的種種迷人的誘惑,而專心致志於面前的書本。街上的吵鬧聲不時飄進她的書房,她卻好像是個聾子坐在桌前紋絲不動,對這一切都無動於衷……當時,她才只有6歲啊!
我不禁慚愧地聯想到自己,平時上自習課的時候,校園稍微有個風吹草動,我便坐不住,趕緊向窗外望一眼。怎麼能學好功課啊!
當我讀到「悲慘的死」這個題目時,心中不禁一驚,不知道希帕蒂婭遭到了什麼不幸。我迫不急待的讀下去:「一群暴徒奉西爾的命令,撕去她的衣服,尖利的蟲毛殼剝去了她的皮,砍去她的手和腳並投入火中……」
讀到這里,我熱淚盈眶。我憎恨那些窮凶極惡的暴徒,更憎恨反動黑社會。在那樣的國家裡,聞名一時的學者競遭到如此非人的殘害,沒有先進的社會制度不行啊
數學家的故事——蘇步青
蘇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裡。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拚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學。他在讀初中時,對數學並不感興趣,覺得數學太簡單,一學就懂。可量,後來的一堂數學課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蘇步青上初三時,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了一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學課的楊老師。第一堂課楊老師沒有講數學,而是講故事。他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他旁徵博引,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後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蘇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
楊老師的課深深地打動了他,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興奮劑。讀書,不僅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求新生。當天晚上,蘇步青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學,並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一迷上數學,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只知道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現在溫州一中(即當時省立十中)還珍藏著蘇步青一本幾何練習薄,用毛筆書寫,工工整整。中學畢業時,蘇步青門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
17歲時,蘇步青赴日留學,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在那裡他如飢似渴地學習著。為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步青較早地進入了數學的研究領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寫了30多篇論文,在微分幾何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並於1931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之前,蘇步青已在日本帝國大學數學系當講師,正當日本一個大學准備聘他去任待遇優厚的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蘇步青,生活十分艱苦。面對困境,蘇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麼,我甘心情願,因為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啊!」
這就是老一輩數學家那顆愛國的赤子之心
這里有一篇
http://lunwen.cnkjz.com/article/352/Article_174345.html
❿ 看了這個數學故事有什麼收獲
數學故事在哪呢?你要發出來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