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科學認識軟體動物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稱及其生活習性。
2、知道要保護水的清潔環境。回
活動准備:
1、觀看有關內答容的動物世界錄像或圖片。
2、紙、筆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活動。
問:你知道有哪些動物生活在水中,它們的名字叫什麼?
2、觀看有關內容的動物世界錄像或圖片,幼兒認識水裡的動物。
(河裡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
3、布置三個環境(海洋、河、池塘),幼兒繪畫自己喜歡的水生動物,送它們回家。
4、討論:為什麼要這樣放?它們有哪些共同的特點?
5、教師小結。
延伸活動:續繼探索了解有關水生動物的知識。
② 中班小小動物園教案的課後反思
活動意圖:
喜歡動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他們能說出各種動物的名稱。喜歡聆聽動物故事,動物玩具,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著每一個孩子。於是順應孩子們的熱點和興趣開展了本次教學活動《動物園里》。讓幼兒在游戲中輕輕鬆鬆的學習數學,寓教於樂,讓幼兒真正地體驗到數活動的趣味性。
活動目標:
1.鞏固7以內數與物的對應。
2.能對7以內數量比多少,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3.積極動腦,樹立自己解決困難的信心,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活動准備:
1.PPT。
2.數字卡、畫有1—7個動物的胸牌(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重點:
能對7以內數量比多少。
活動難點:
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過程:
一、 互動游戲:比比誰的反應快
1.導入語:你去過動物園嗎?你認識哪些動物?
小結:動物園里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動物。
2.關鍵提問:數數動物園里共有幾種動物?(5種)
每種動物有幾個?(每種動物的數量有多少?)
小結:動物園里的草地上有1隻大象、2隻獅子、4匹馬、6隻猴子和7隻羊。
3、互動游戲:比比誰的反應快。
要求:把數量記在心裡,不要告訴其他小朋友。
游戲方法:比一比誰的反應快,我們每個寶寶的椅子下面有一個操作盒,裡面有數字卡片,老師出示一張動物的圖片,請你根據每種動物的數量舉相應的數字卡。
5.集體檢驗(價值分析:練習7以內數與物的對應)
二、 學習與操作:多還是少
1.過渡語:剛才我們知道了每種動物的數量,那你知道這裡面哪種動物最多嗎?(羊)
2.關鍵提問:馬的數量是多少?(4匹馬)馬比誰多?比誰少?你怎麼知道的?
(了解多少具有相對性。可用一一對應的方式來比較多少。)
4.現在看看後面每張桌子上放了4張紙,每個寶寶選一張紙,請你去看一看、比一比,哪種動物多?哪種動物少?(「多」的打勾)
5.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6.放至黑板上,集體檢驗
關鍵提問:請你們做檢查員,看看這里哪些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價值分析:學習比較多少)
③ 中班科學《動物是怎樣睡覺的》教案與反思
新知來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源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④ 中班科學《小動物怎樣過冬》案例與反思
設計背景
現在正處於冬季,小朋友都穿的厚厚的。一天有個小朋友問:「天冷了,家裡的小兔子能不能給它穿上衣裳?」於是我就設計了關於「小動物怎樣過冬」的課題。通過游戲,讓幼兒主動參與了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方式。針對這一活動意圖,教師做好引導者,讓幼兒愉快的參與到活動中。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
(2)通過探索,讓幼兒了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方式。
(3)了解動物生存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探索,讓幼兒了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方式,培養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
難點:讓幼兒知道動物的生存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
活動准備
冬季景色掛圖、卡片(小青蛙、燕子、蜜蜂、狗熊)、人類過冬時的穿著打扮及生活中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故事導入《小動物過冬》
小朋友們好,剛才呀,燕子姐姐飛走啦,它讓我幫它給小朋友們說聲再見,它明年春天再來看大家。咦~?燕子姐姐飛去哪裡了呀?來聽聽這個故事,小朋友們就知道啦。
教師有感情的講故事 (故事內容: 附件1)
二、基本部分
(1)認識動物。把准備好的動物卡片依次展示到黑板上,讓幼兒觀察,這都是些什麼動物?
「呱呱呱、這是誰呀?」(青蛙),「嘿!我是小青蛙,小朋友們好!冬天來了,我要回家睡覺了,到了明年春天我才會醒來,才會到草地上做運動、找食物。我的家在草叢里的一個小洞深處,裡面可暖和了。我睡覺的時候不喜歡被打擾,所以我的家很不容易找到哦。小朋友如果發現我家了,可別打擾我睡覺哦,睡不好覺我身體會不好的。」(老師向小朋友介紹,青蛙這種過冬的方法叫「冬眠」,到洞里睡覺是為了保持體溫,維持生命)出示同樣以冬眠形式過冬的動物——狗熊,但不同的是狗熊的家不在草叢的小洞里,而是在溫暖的樹洞里。讓小朋友們記住。
以同樣的引導方式出示燕子、蜜蜂。讓小朋友了解這些小動物過冬的方法。
(2)了解動物與人過冬不同之處。
提問:①動物過冬的方式都一樣嗎?有哪些方式?(冬眠、飛往南方、儲備糧食但不冬眠)
②人類過冬的方式和小動物一樣嗎?哪裡不一樣?(出示人類過冬的穿著、烤火、吃熱的食物,讓小朋友知道人類不冬眠,也不去南方,也不用儲備糧食)
游戲:貼圖片,幫助小動物過冬。
根據老師出示動物居住的地方的圖片,把相應的小動物貼上去。
(3)分組討論,培養幼兒關心和愛護小動物的精神。
教師引導:哪些小動物要為我們的莊稼除害蟲?小朋友們該怎麼去保護它們呢?
小結:大自然和動物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
三、結束部分: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總結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小朋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查閱資料,了解更多動物過冬的方式。
活動延伸
繪畫區——畫出你喜歡的小動物
手工區——幫小動物做個家
教學反思
幼兒園老師不像小學老師,我們不是只鑽研一門學科,都說幼兒園老師是「萬精油」,因為我們必須會五大領域的教學方法與技巧。所以我們不能像小學專業的某學科老師一樣做專業的教學反思。在幼兒園,我主要教的是藝術和語言,之所以這次會選擇上科學課,是想結合這個寒冷的季節展開教學。通過本堂科學活動課,我個人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教案
這次上課,只有在游戲環節的時候孩子是最激動的,游戲結束後孩子們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於是在上完課的剩下幾分鍾里,我請了幾個沒有玩到游戲的孩子做了模仿秀,分別模仿故事裡面的小動物的動作、語言。無論是表演的孩子還是觀看的孩子,都顯得很高興。
(二)不要一味的追求正確答案而忽略掉孩子的想法
在教學的時候,當我問到:「青蛙哥哥說它怎麼過冬的?」時,孩子們的回答很多。
(三)教具要大氣美觀
這次科學課我用的圖片都是自己用圖畫本紙畫的,所以不夠大,導致最後面的小朋友看不怎麼清楚,最後讓他們把凳子搬到了靠前的位置。
(四)讓孩子自己動手
在游戲「給小動物找家」的過程中,到講台來貼小動物的「家」的孩子都十分小心,貼歪了要重新貼。下邊沒有請到的小朋友也一直在指揮:「歪了!過去一點!......」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給孩子以小組的形式分發小教具小圖片,讓每個孩子都擺弄擺弄。
(五)問題不宜太多,別重復提問
在教學過程中,我自己都發現我的提問多了點,而且有的問題雖然問法不一樣但是就是一個意思。當我注意到這點的時候我已經把問題提出來了,而小朋友的回答也是一樣的答案,這樣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覺得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在水裡睡覺、在草叢里睡覺、還有一個小朋友說它去擠著狗熊哥哥睡就不冷了。其實在最前面我講故事的時候就講到了青蛙過冬的方式,但孩子們還提出了更多青蛙過冬的方式,說個不停,可見孩子的想法真的很多很奇妙。當我正要打斷他們的時候,我突然覺得讓孩子自由想像,待它們講完以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不是更好嗎?
⑤ 大班動物分類統計教學反思
今天我開展了科學活動《動物分類》,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觀察探究,了解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不同特徵。發展幼兒的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
活動中,我以孩子們比較熟悉的「獅王」的形象導入,馬上激發了幼兒的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能充分利用手中的圖片仔細觀察、探索,能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徵,想出多種分類方法,從而對各種動物的特徵、生活環境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但是,從我教學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很不理想。
活動中,我出示了許多的動物圖片,讓孩子們認一認,說一說,然後在桌面上進行操作分類。原本只是設想孩子們可能會分出有翅膀和沒有翅膀的動物,或是家裡的和野外的動物。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們的孩子竟然能充分運用自己積累的相關經驗,居然分出了許多不同的種類,如哺乳動物和卵生動物;厲害的和不厲害的動物;食草的和食肉的動物,……,這些都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是,為了達成我的教學目標,我還是把家禽、家畜、飛禽、野獸的圖標展示在白板上,引導幼兒分析、認識,將幼兒的思維集中在目標的定位上。尤其是在第二次操作時,要求幼兒按照要求分類,這下,孩子們被弄糊塗了,因為我打亂了他們原來的思路,使他們一時不知該怎麼分。在最後的「動物找家游戲」中,孩子們戴著胸飾進行游戲,也顯得有些亂。
反思這個活動,孩子們活動的興趣很高,他們能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積極的參與活動。但是,我覺得不應該在第一次幼兒操作後,硬把他們拉回教學的目標上,這樣是限制了幼兒的思維,而是應該順著孩子們的思路引導幼兒朝著目標前進,比如,運用數學活動中兩次分類的模版引導幼兒在自己第一次分類的基礎上再一次進行分類,這樣既是對上次活動的延伸,也會使孩子們更清楚更明確了,從而掌握理解各個概念。另外,在游戲中,提供的動物圖片是胸飾,這樣不便於檢驗。應該提供頭飾,讓大家都能看清楚,並且讓幼兒分組上來,孩子們就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便於老師和同伴檢驗,進行及時正確的調整。
今天的活動,說難不難,但是說簡單,卻也比較復雜,因為它的隨機性很強。因此,我覺得開展一個科學活動,如何引導幼兒達成教學目標,除了在備課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同時,教師考慮的問題應更全面,而且臨場的教學機智也是非常的重要。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將會時刻注意這一點,從而使我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⑥ 中班科學活動《動物是怎麼睡覺的》教學反思
幼兒對小動物的感興趣程度是非常明顯的而小動物是中班小朋友回在科學學習領域的重要對象答,幼兒對大自然中的各種小動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引導幼兒探索和發現小動物的不同睡覺方法和姿勢,可以有效的激發幼兒對動物生活習性的探索慾望。我進行過這樣一節科學活動,首先第一環節以帶領小朋友到森林公園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請小朋友說出森林中小動物的名字,出示圖片。提問:森林公園的小動物們有的在睡覺,你們把它們找出來嗎?進入第二環節:出示大圖片說說哪個動物在睡覺為什麼?(幼兒自由發言)老師總結:馬——站著、蝙蝠——倒掛、丹頂鶴——單腳站立、魚——睜著眼睛睡覺、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等。最後做游戲鞏固學習成果。老師說動物名稱小朋友做這個小動物睡覺的動作。活動延伸:小朋友睡覺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教育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覺姿勢。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跟隨教師思路進行,由於活動中幼兒參與環節很多,所以幼兒的積極性一直保持很好,而且不同的睡姿不同的造型小朋友們學起來也特別興奮,在快樂的氛圍中理解了學習的內容,最後由小動物的睡姿延伸到小朋友的睡姿,使小朋友主動了解自己應該掌握正確的睡覺姿勢達到了上升後的教學目標。
⑦ 中班科學生成活動《動物是怎樣生寶寶的》教案反思
教學案例、教學設來計、教學實錄、源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