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班數學9的形成與守恆教案
活動過程:
一、下雨了。
兔寶寶們你們好,今天跟著兔媽媽一起去森林裡玩吧。轟隆隆,打雷了、下雨了,怎麼辦呀?快,我們一起去躲雨吧。
二、大家一起來躲雨。
B. 中班科學教案8的形成與守恆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7添上1是8,並能用語言加以描述。
、培養幼兒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活動准備:
教具:貼絨教具小鴨8隻,小魚8條,小蝦8隻,字卡1--8。
學具:雪花片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形成。
、拍手游戲。
、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7,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二、學習8的形成、出示貼絨教具(7隻小鴨)提問」圖上來了什麼小動物?有幾只?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教師可繼續引導幼兒運用先看大數後接著數的方法進行目測數群)。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們的數量?(數字7)、教師打開遮著的那隻小鴨,問: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鴨了?是怎麼變成8隻小鴨的?(引導幼兒說出7隻小鴨添上1隻小鴨是8隻小鴨)、創設情景,進一步學習8的形成)變雪花片:請小朋友先拿7個雪花片,想想怎樣變成8個,(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7個雪花片添上1個是8個雪花片))(教師出示7條小魚)有幾條小魚?要讓每隻小鴨都能吃到小魚怎麼辦?(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幼兒集體檢查、描述操作結果))、用同樣的方法把7隻蝦成8隻蝦。
三、初步認識數字小朋友,8隻小鴨、8條小魚、8隻小蝦、8個雪花片可以用數字幾來示它們的數量?(圓點,數字)、四、小結、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裡,都有什麼東西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收拾用具後結束本次活動。
C. 中班數學《8、9的守恆》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理解10的守恆。2、能根據操作結果作記錄,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3、在游戲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重點:
數量不因物體形狀大小、空間距離變化而受到影響。
活動難點: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隊形。
活動過程:
首先是導入活動:幼兒唱歌《十個印第安小朋友》,激發活動的興趣。接下來是集體活動:玩變隊形游戲,並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接著是探索發現:幼兒操作:種子排隊和穿項鏈。目的是讓孩子進一步理解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用長短不同的10根吸管分別穿兩條項鏈,觀察項鏈長短的差異。再接著是反省互動:你用10顆花生和10顆黃豆排的隊發現了什麼?有什麼不同呢?(一隊長一隊短)為什麼他們的長短不一樣呢?(因為花生大黃豆小)你用了幾根長吸管、幾根短吸管?(10根)穿出的項鏈一樣嗎?(不一樣)哪裡不一樣?(一個長,一個短)最後是教師評價總結:今天,印第安小朋友和我們玩變隊形的游戲和給花朵擺隊形,還用了種子、吸管來排隊和穿項鏈,相同數量都是10的物體,不管隊形、排列的長短怎麼樣,它們的數目都不會變。在今天的操作活動中,小朋友能有序取放材料,桌面干凈整潔,還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記錄。
反思:
上完這節課,我也自我反思了一下:覺得在整節活動中我與孩子的互動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導入活動這一環節,我與孩子一起唱歌《十個印第安小朋友》,孩子的興趣一下子就激發起來了。在探索發現這一環節,我覺得我做得不夠好,是我在安排孩子操作。在講解操作要求時,引導得不夠明確,而導致孩子在操作:種子排隊和穿項鏈時,有的孩子出現長短吸管一起穿項鏈,有的孩子在給種子排隊時出現種子之間有空隙。雖然我有講解示範,但我在表達時語言不夠簡練,導致孩子沒興趣聽,只想快點操作。
通過這節課,讓我意識到,我們老師的引導語要簡單明了,語速要放慢,這樣才會引起孩子的興趣,整個活動才會有意外的收獲。
D. 中班數學花園寶寶量的守恆
家長各有千秋,文化水平不同,在教育上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幼兒園你是老師,不能專讓家長的觀點干屬擾你的教學思路,孩子在數學教學中要先認識數字,會寫數字到了解數字量的含義。
在教學中對與先教加減法我是不贊同的,因先教組成,在教分成,再被1-10的分合。
E. 幼兒園中班 有認識數字1到8和5的相鄰數和5的守恆怎麼串起來講
活動目標: 1.認識5以內的相鄰數,能找出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2.初步感知相鄰兩數之間多1少1的數量關系。 3.樂於參於游戲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5隻小動物圖片、5座房子、1~5數字卡片、1~5點卡、1~5實物卡片 活動過程: 1、小動物找鄰居 (1)通過小兔搬新家,初步感知「鄰居」概念。 師:今天有個小客人來到我們中(6)班,我們歡迎它(教師出示小兔)! 師:小兔剛剛搬了新家,搬了新家後還有了兩個新鄰居,你們知道什麼是鄰居嗎? 評析:以小動物搬新家引出數學活動的主題,活動變得更加生活化、游戲化,大大提高了孩子們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教師幫助幼兒理解住在家兩邊的小動物就是小兔的鄰居。 問:熊貓家的門牌號比小兔家少1,熊貓家住在幾號樓? 小狗家的門牌號比小兔家多1,小狗家住在幾號樓? (2)出示另外兩只小動物:大象、小猴,幫助他們找家。 (3)教師小結:原來鄰居就是住在隔壁的人家,小動物們都有兩個鄰居,就是住在他們前面和後面的小動物。 評析:幼兒已經對鄰居有了初步的感知,根據平時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很快可以找出住在前後的兩個鄰居。教師進一步對幼兒的已有經驗加以總結,將活動自然推向下一個環節。 2、數字朋友找鄰居 師:小動物們有了新鄰居真開心,這里有一些數字朋友,他們也要來找鄰居了。 教師出示數字 1、 2、 3、 4、5 提問:數字2的鄰居是誰和誰(1,3)? (因為1在2的前面,比2少1;3在2的後面,比2多 1) 教師小結:一個數與它前後鄰居的關系,是相鄰數關系,1和3是2的鄰居,也叫做2的相鄰數,所以2的相鄰數是1和3。 評析:從小動物找鄰居自然過度到數字朋友找鄰居,並引出相鄰數的概念,用更加生活化、游戲化的語言幫助孩子理解數學概念。 3、游戲:找朋友 (1)教師幼兒共同游戲:找朋友 評析:教師帶領幼兒共同游戲,幫助幼兒掌握游戲規則,進一步理解、運用相鄰數概念。 (2)幼兒自主游戲找朋友 評析:教師鼓勵幼兒自主游戲,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加強對新經驗的理解和運用。 4、幼兒操作:觀察格子里的數字和圓點,在空格中添畫相鄰的數字和點子朋友。 評析:幼兒操作環節是對幼兒新學本領的運用和檢驗,幼兒通過書本提供的數字或點子判斷出該數的鄰居,找出數字的兩個相鄰數,並記錄下來,是一個經驗反饋的過程。 5、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鼓勵幼兒說一說每個數字(或點子)的相鄰數,並說出數與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評析:評價環節是教師帶領幼兒提升新經驗的過程,幼兒不僅能夠迅速找出一個數的相鄰數,並能進一步理清相鄰兩數之間多1少1的數量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