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班美術身體拼圖的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稱和形狀特徵;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3、初步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活動准備:
1、長短不同的小棒若干,總數是幼兒人數的6倍;
2、三角形卡片若干;
3、紅領巾、小房子、小旗子等三角形實物若干;
4、彩紙、鉛筆、橡皮、剪刀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探索操作:
1、在正方形拼圖的基礎上,請幼兒任意拿3根小棒拼擺圖形。幼兒探索活動,教師指導。
2、請個幼兒說一說,擺得什麼樣的圖形,用了幾根小棒,有幾個角;
3、師生共同拼圖,並點數圖形的邊、角;
小結:有3條邊、3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豐富詞彙:三角形。
二、探索感知:
1、請幼兒任意取出一個三角形卡片,點數它有幾個條邊、幾個角?
2、出示各種不同的三角形,引導幼兒觀察其不同點,相同點。
不同點: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角尖、有的角大……
相同點:都有3個角、3條邊。
3、小結:不管圖形大小,不管角尖,只要有3條邊、3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三、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
1、引導幼兒在環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物體(小彩旗、紅領巾)。
2、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見過的象三角形的物體
四、做一做、試一試剪裁三角形並拼圖
1、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方法剪裁出任意三角形(剪、撕、畫等),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2、鼓勵幼兒用剪出的三角形拼出自己喜愛的動物或物品的形象。
五、自我評價,展覽幼兒作品。
設計思路:
根據幼兒活潑好動,喜歡擺弄物品的特點,我為幼兒提供了小棒、圖形、彩紙等大量活動材料,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做,啟發幼兒主動探索、發現三角形的特徵,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使幼兒養成動手、動腦、動口的好習慣。
B. 幼兒園運動主題活動教案運動器械知多少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園體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之一,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圈是幼兒園常用的體育器械之一,幼兒對此器械較為熟悉,因此,設計了這次「玩圈圈」活動。本次活動利用圈的特點,鼓勵幼兒探索、掌握用圈來鍛煉身體的各種方法,發展幼兒基本動作,促進幼兒各種基本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激發幼兒參與身體鍛煉活動的興趣,通過身體活動,克服各器官、組織的惰性,激活主要肌群,提高活動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用圈來鍛煉身體的方法。
2.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培養運動中的合作能力。.
4.激發幼兒玩圈的興趣。
活動准備
每人一個圈、每人兩條長彩色布條、錄音機、音樂。
教學重點:
自主探索圈的各種玩法,嘗試創造性地拼擺造型。
教學難點:
學會控制身體的動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游戲:調皮的圈圈。
教師:今天,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准備了一個圈,你們來想想辦法讓調皮的圈圈動起來,去和圈玩一玩。(幼兒自由玩圈)
2.聽音樂做准備活動。
教師:剛才老師看到你們和圈玩得很開心,我們來圍成一個圈圈,一起和圈寶寶玩玩。(放音樂,活動身體)
二、探索圈的玩法
1.試一試。
(1)教師:老師平時看到小朋友有很多玩圈的方法,今天我們要用圈來鍛煉身體,看看誰的鍛煉方法好又多。
(2)幼兒獨自或結伴嘗試用圈進行各種運動,如跳、拋、滾、套物等。
(3)教師觀察指導,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玩法,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交流圈圈的玩法。
(1)請幾個小朋友展示一下圈圈的玩法,教師進行動作要點講解。
(2)在教師的帶領下,全體幼兒一起進行跳圈、大步跨圈、鑽圈、拋圈等鍛煉。
三、游戲:賽龍舟
1.教師指導幼兒將紅布條纏在左腳,白布條纏在右腳。
2.幼兒分成多個小組,將圈套在腰上。各組幼兒依次抓住前一幼兒腰部的圈,聽口令統一邁左、右腳,有節奏地走。
3.幼兒分成兩大組,互相握圈成一長龍狀,聽口令協調一致地邁左、右腳進行半蹲、全蹲移步走的鍛煉。
四、放鬆活動
1.用深呼吸的方法進行上肢、腰腹、下肢等身體部位的放鬆活動。
2.教師小結活動,師生一起收拾器械。
活動反思
游戲導入富有趣味性,孩子們很感興趣,游戲的積極性較高。在自由探索玩圈的過程中,孩子們能自主探索圈的各種玩法,拼擺的造型還可以。
不足之處:
幼兒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的動作。時間安排上不夠合理,以至活動時間超出。加上自身的緊張,過於注重教案的流程,在游戲活動中出現了口誤。這節活動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今後的活動中,我將繼續學習,在磨練中成長。
C. 男神說想和我探索人體奧秘啥意思。
想跟你發生關系的意思,如果你覺得對方是你值得託付終身的人也願意把自己給他還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你們已經是男女朋友關系並且在一起有一段時間了,你也了解對方的為人。一定要注意做好安全措施。
D. 為什麼孩子喜歡探索自己的身體,甚至摸敏感部位
本能的學習和了解自己。
E. 幼兒園大班親子游戲:身體的哪些部位能動
《課程指南》指出:要重視孩子的實踐活動,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通過直接體驗來學習,使幼兒充分感受快樂。新課程觀強調課程的整合,尤其是內容與現實生活的整合,幼兒經驗的整合。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好奇好問,他們開始關注"我"的變化,對自己的成長變化感到新奇,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探索興趣。本次活動前,我們已經進行了"我長大一歲"活動,讓幼兒通過收集自己小時侯的用具、了解自己的生日、設計生日蠟燭等活動,使幼兒感受到自己在長大,從中也使幼兒對自己的身體變化產生了興趣。本次活動,我創設了適合他們探索的支持性環境,活動內容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他們有這樣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們通過游戲、聽音樂用動作反復探索發現等形式感知自己身體能動的部位。通過活動將音樂、認知、語言、數、生活等有機整合,使幼兒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充分地表現自我。 活動目標: 1、 願意在音樂中動動身體,了解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 積極探索身體的秘密,樂意分享自己的發現。 3、 在親子互動中增進親子感情,體驗探索身體的快樂。 活動重點: 在自身探索活動中,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部位。 活動難點: 有探索身體秘密的興趣。 活動准備: 1、 每人一個紙娃娃,水彩筆若干。 2、 節奏感較強的音樂錄音。 活動流程:感知探索--自主探索--交流分享活動過程: 一、 感知探索 1、 游戲《木頭人》引起探索興趣。 2、 聽音樂作動作提問:剛才我們跟著音樂在干什麼?是身體的哪些部位跟著音樂在動? 3、 師聽音樂做動作師:你們看到老師的身體的哪個部位在動? 4、請個別幼兒用筆在紙娃娃上作記號。 二、自主探索(幼兒邊聽音樂邊做記號) 1、 讓幼兒通過自身探索活動感知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 2、 引導幼兒把會動的部位用記號筆在紙娃娃上作記號。(親子共同來動一動,記一記) 3、 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再動一動,也可以請爸爸媽媽去動一動。 三、 交流分享 1、 請個別幼兒來介紹,要求講出找出了幾個部位能動。 2、 幼兒間互相介紹自己身體的哪些部位能動,也可介紹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3、 親子游戲:聽口令做動作由家長說出一個可以動的部位,請幼兒用此部位做一個動作,或由幼兒說家長做。 4、 教師小結 四、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再去尋找身體里看不見,但它也會動的部位。 教學評析: 本活動的成功之處: 1、活動以幼兒自主探索、交流為主線,感知自己身體能動的部位,幼兒積極參與,主動交流,體現了二期課改的新理念:以幼兒發展為本。 2、利用了家長資源,促進親子互動,增進了親子感情。 活動後還需要思考的問題: 1、如何把握指導幼兒的時機,提升幼兒的經驗? 2、如何將個別的經驗轉化為集體的經驗?
F. 親愛的小寶貝我好想好想伸入你的身體,去探索那世界上最美妙的感覺
去吧,她為你敞開大門,正在迎接你的到來
G. 探索人體結構找網站
。。。。。樓主好興致啊,有人回答的話,網路hi分享一個給我,呵呵
H. 探索頻道-人體奧秘-人體科學系列在哪裡可以看或者下載麻煩給個准確的地址。謝謝
人體的主要系統有免疫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骨肌系統、外皮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以及眼睛。在這些系統的共同作用下,人體才能進行日常的活動。如果沒有這些系統,即便是一個看來極為簡單的動作都無法完成。均衡的營養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確保這些系統的正常運作,維持身體健康。 人體的經絡系統在哪裡? 經絡藏象學說是成書於約2500年前的祖國醫學經典 理論文獻《黃帝內經》的理論核心。幾千年來,它有效 地指導著中醫、針灸、按摩各科的臨床實踐,為我國 古人和今人解除疾病痛苦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們中 華民族對世界醫學的一項重大貢獻。一、經絡是什麼?據古代典籍記載,所謂經絡,乃行血氣、營陰陽、調虛 實、應天道、決死生、處百病不可不通者也。這就是說,我國 古人發現和概括的經絡學說,指的是人體的調節、控制、傳輸 等系統,是經脈與絡脈、經筋與皮部的總稱。而「經脈者,伏 行於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正是在這種理論指導下,幾千年來,中醫、針灸、按摩等 各種的大量臨床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沿十四經脈 (十二正經加上任脈、督脈)及各穴位施加物理刺激(砭石、 推拿、針灸、刮痧、電脈沖、激光、微波、毫米波、次聲等 等),能對臟腑全身的疾病有效地發揮治療作用。在現代人身 上針刺能出現感傳沿經傳導,當達到患病部位時,往往症狀立 即消失或減弱。類似的病例屢見不鮮。盡管如此,然而當人們採用現代生物醫學的方法對人體加 以解剖後,即使是用高倍率的顯微鏡(包括使用數十萬倍的電 子顯微鏡),在古典經絡十二條循行線或經穴位置,從表皮到 深部組織進行廣泛搜索,在細胞水平上都沒有見到有異於周圍 組織的「經絡管狀結構」,只發現沿經有散在性的細胞特異性 質。也有人從現代生物醫學已知的神經、血液、體液等系統及 其功能方面開展研究,其結果也不能圓滿地解釋所有的經絡現 象和經絡學說的主體內涵——十四經絡循行線及其相關的臟腑 聯系途徑。這就使人產生了懷疑:二、人體存在經絡系統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早在兩干多年前,我國就有了經終走行線路的記載。1972 -74年從長沙馬王堆漢墓三號墓(約公元前200年)中出土的 醫書就是證明。其後在考古中還相繼發掘出了竹簡和經絡木 人。更有意義的是,新中國成立後,40多年的經絡研究表明, 針刺經穴「得氣」(或練氣功「入靜」)後,在一些人身上可 以激發出一種縱行沿經絡線循行傳導的感覺,其傳導速度遠低 於神經電沖動的傳導速度,且可以通過局部機械壓迫的手法予 以阻滯。現代人稱這種現象為「循經感傳」。經70年代對20多 萬人的觀察,發現有大約五分之一的人群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 「循經感傳」現象,感傳路線大體與古人描繪的十四經脈走向 一致。不僅如此,還發現了用肉眼可以直接觀察到的「經絡可見 現象」,即在某些經絡敏感人或先天、後天皮膚病患者的身 上,發現有沿經線出現的皮膚性狀變異,竟然也與十四經脈的 走行基本一致。盡管目前國內外只報道了數百例典型或非典型 的病例,但這類小概率事件已經足以證實古人所描述的經絡是 不容迴避的客觀存在。除此之外,國內不少學者還開展了以客觀檢測為中心的現 代經絡物理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結果。(1)電特性檢測顯示:經絡循行線與經穴表面有別於周 圍表面組織,呈低阻抗特性與非線性低擊穿閾值特性;(2) 聲檢測顯示:超低頻振動波具有沿經絡循行線傳導的特性;(3)光檢測顯示:沿經線與穴位形成串珠冷光放射和高壓高 頻電磁場下輝光放電;(4)溫度檢測顯示:針刺經穴「得 氣」後,紅外熱象圖呈現沿經線方向增溫,且同時伴有兩測擴 散,形成逐漸增寬的沿經升溫帶;(5)同位素示蹤顯示:法 國學者用錫99同位素注射十二經脈穴位後,同位素沿古典經絡 循行線遷移各達30厘米以上。我國學者用同樣方法重復證實, 同位素沿經遷移最遠者達1米以上。而且實驗還證明,同位素 示蹤遷移的軌跡既非神經干走向,亦非血管內擴散,而且與淋 巴系統無關,其軌跡與古典經絡循行線基本吻合;(6)磁特性檢測方面:1991年我國首先採用低溫超導量子干涉儀在零磁 空間內初步觀察到針刺穴位前後,人體經絡穴位的磁通量出現 變化,並成功地記錄了針刺前後相應的腦磁圖、心磁圖的變 化,得到了一批可靠的數據;……這些研究結果都不同程度地證實了經絡系統確實存在,可 是解剖人體時又沒有發現具體面經絡的組織結構,那麼。三、人體的經絡系統在哪裡呢?1975年,美國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曼德勃羅特(B. B. Mandelbrot)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中非線性過程中的內在隨 機性所具有的特殊規律性,揭示隱藏在這些復雜現象背後的規律 及局部與整體之間的本質聯系,提出了一種分形(Fractal)理 論。分形論與耗散結構論、混沌論被人們並稱為本世紀70年代科 學上的三大理論,它揭示了非線性系統中有序與無序的統一,確 定性與隨機性的統一,已被廣泛應用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 多領域。現代生物醫學認為,細胞是表現生命現象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單位。由許多相似的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了各有一定的形態結 構和生理功能的「組織」;而由多種組織組成了能行使一定功能 的器官;再由機體內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 官,就組成了不同的系統;這不同的系統如消化系統、呼吸系統、 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 生命個體。在這里,細胞成了最基本的「生命之磚」。但是現代分形理論提示我們:任何形式的組織結構都不可 能全團占據三維空間,總有一個分數維的空間作為間隙維存 在。依據這種理論,人體的結構也不能例外。可以這樣設想, 構成人體的萬億個細胞之間存在著間隙,這些間隙彼此互相聯 通,在人體內形成了一個貫通全身的間隙維網路,而在間隙維 中,無疑應以有序流動著的體液來填充,但體液並非僅僅是間 隙中流動的填充物。這方面的最新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結果。(1)武漢大學一實驗室發現針刺穴位時,有液晶性質的 納米級顆粒在間隙體液中有序排列;(2)美國奧克蘭大學一 實驗室發現人體體液中有10倍於紅細胞數量的納米級非蛋白質 生命小體在間隙體液中做自主運動;(3)復旦大學、天津中 醫學院的實驗室分別發現針刺穴位處體液中恰是人體「第二信 使」鈣離子的富集區;(4)南通醫學院一實驗室發現穴位葯 物注射所顯示的低量優效特性竟與體液中的血葯濃度無關;(5)北京醫科大學一實驗室證實細胞間隙通訊具有沿經脈傳 導的特性;(6)中國中醫研究院一實驗室發現並證實,沿經 脈同位素優勢擴散線、低電擊穿閡值線、低聲阻線,竟是同一 條體液低流阻間隙通道;……上述這些結果雖然是初步的,但卻有理由使人相信,在人 體的分數維間隙空間中,很可能存在著與生命息息相關的物 質、能量、信息生動地進行著的有序的活動,而這種活動,正 是中醫所論的「決死生、處百病」的經絡系統——十四經脈的 所在。只是它超出了組織解剖學的視野而未被觀察到,或者是 在解剖刀將生命休切割成標本時,被破壞殆盡了。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人體的經絡系統究竟在哪裡,還是 個需要加大力度進行深入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為,中醫要實現 自身理論的現代化,必須重組研究隊伍,再建知識結構,沖破 認識障礙,在經絡實質的研究方面,我們既不能拘泥於古籍的 敘說依舊「含混」下去,更不能受「解剖鏡下見者為真,不見 為偽」的束縛,在認識人類自身的過程中,應當從細胞水平向 更微觀(分子、原子、粒子)和宏觀(系統論、場論)兩個方 向發展,緊緊握住現代物理學、系統科學、信息科學向中醫伸 出的熱情之手,毅然決然地把中醫理論研究直接推向現代科學 的前沿。我們深信,如果這種跨越大學科之間的協同合作得以 實現,必將為21世紀的生命科學帶來再度輝煌。1.男人和女人誰的聽力強?正確答案:有些方面是男人的聽力強,而有些方面則是女人的聽力強。兩性的聽力誰強誰弱?不可能予以明確回答。根據最新研究表明,女人容易從寂靜中分辨出高音調,而男人則能較好地辨別聲音從何處來。女性聽力明顯受激素所影響。在女性排卵期間聽力最敏銳,而在行經期則與男人的聽力相當。2.禿頭男人是否真的性能力較強?正確答案:這完全可能。禿頭的男人性能力較強是完全可能的。大多數男人之所以掉頭發,其原因歸咎於雄性激素分泌過多。然而,這種激素也能使男人的性能力增強。3.為何人吃了水果後不應飲水?飲水將胃酸稀釋得很厲害,從而使它失去殺菌作用,而水果中倖存的細菌就會伺機而出。水果,特別是小水果(如草莓)寄生著許多細菌,當食用水果時,就將細菌一起吞下去,而飲水會將胃酸稀釋,從而使它失去殺菌作用。4.人體是否具有防曬黑的能力?食用足夠量的西紅柿,並在食用時蘸點橄欖油,可以阻止陽光的損害。由於西紅柿含有茄紅素,它能大大地減少曬傷的風險。西紅柿中的茄紅素只溶解於油中,因此食用生西紅柿或飲用西紅柿汁時,應加一點橄欖油才有抗曬的效果。 5.為何手足皮膚在水中泡的時間一長就變得干縮起皺?正確答案:皮膚在水中會釋放水分。其實,皮膚在水中並不吸收水分,而是釋放濕氣和水分。我們整個身體之所以不幹縮起皺,應歸功於微小的皮脂腺,其分泌物使我們的皮膚保持柔軟,而同時又使其不透水。而人體的手和腳與其他身體部位相比皮脂腺較少。所以水更易將手足部位的皮膚泡軟而變得干縮起皺。6.哪一個手指指甲長得最快?正確答案:中指指甲。中指的指甲比大拇指指甲生長得快。慣用右手的人,右手指甲比左手指甲長得快,而慣用左手的人則相反。7.為什麼人在微笑的時候兩眼會閃閃發光?正確答案:這是由於面部幾塊肌肉相互發生復雜作用所致。微笑時最重要的肌肉就是眼睛下面、臉頰突出的部分。當微笑時,嘴角往上移,並同時使牙齒露出來。這樣牙齒的雪白色與嘴唇所形成的強烈對照,就增強微笑所發出的信號。當笑得厲害時,眼睛周圍的大括約肌就出現變化:它將上部面頰往上面拉,從而出現眼角皺紋。於是,整個眼睛部位產生如同詩人所描繪的「閃閃發光」的令人愉快的感覺。微笑時眼睛出現的光澤可能是眼淚液體同時發生更多的分泌物的緣故。8.為何人的眼睛早上經常腫脹?回答正確:這是因為在夜間睡眠時淋巴循環速度有所下降。由於淋巴循環下降,在下眼皮鬆弛組織內積存了液體。這里的皮膚比面部其他部位的皮膚要薄5~10倍。這種腫脹一般會在起床後迅速地消退,過不了多久就能恢復正常。9.男人和女人做夢是否相同?正確答案:不相同。女性做的夢比男性更生動、更豐富多彩和更情緒化。相反,男人做的夢較活躍,更富有侵略性和挑釁性。這可能是因為男人比女人更善於消除不快的事情,並能夠理智地處理日常所碰到的問題。10.在進行腦力勞動時,人腦每秒鍾會產生多少次化學變化?正確答案:10萬以上。人在開動腦筋時,腦中所產生的化學反應為每秒10萬多次。腦力勞動所消耗的能量與體育運動時肌肉所消耗的能量不相上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全神貫注地用腦思索後,也感到像體力勞動後一樣的勞累。11.人為何早上有「眼屎」?正確答案:這些硬粒的「眼屎」只不過是已變乾的眼淚和分泌物。每一次的眨眼,眼淚都會被均勻地分布在眼睛上。這樣就能保持眼睛的濕潤。隨後,眼淚經過眼角的鼻淚管流入鼻中。夜間睡眠時,我們眨眼較少、較慢,並且還閉目。這樣眼液在眼角上干結為小硬粒,這就是我們早上起床後所擦掉的「眼屎」。12.為何人老了以後頭發會變白?由於色素細胞向頭發提供染色劑,隨著年齡增長,色素生成減退。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於色素生成的減少,不知到什麼時候,頭發再也得不到色素的給養。頭發就開始變灰白。當年老時和頭發角質細胞中積存氣泡,就出現灰白的顏色頭發。13.人在接吻的時候會有多少肌肉積極參與?正確答案:差不多有30塊。人在接吻的時候,差不多有30塊肌肉共同參與。科學家認為,接吻不僅能增強自信,並且還能促進血液循環。美國科學家通過長期研究證明:經常接吻的人的壽命比不愛接吻的人要長,而且還能保持身體健康而少去醫院看病。這可能是由於接吻能促進人體生產大量與激素相似的物質,從而增強免疫系統。14.為何人在睡著時,肌肉會突然間不由自主地抽搐?由於人腦要將億萬神經聯結轉換到睡眠狀態之中。當人從清醒狀態過渡到睡眠狀態時,人腦需對億萬神經聯結進行調整,參與睡眠的人體系統有:呼吸、血液、消化、神經系統和肌肉組織。當我們的大腦主管思維和感覺的區域已經進入睡眠狀態,而操縱運動神經的中樞系統還處於積極活動狀態時,肌肉就產生不由自主的、劇烈地抽縮的現象。15.人呼吸時,是否用兩個鼻孔同時進行?正確答案:我們用左右鼻孔交替地呼吸。當我們呼吸時,即使我們不能自覺地意識到,但我們真的是用左右鼻孔交替進行呼吸的。然而,左右鼻孔交替呼吸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吃飯時,食物從口進入胃內要花4至8秒鍾,可在胃內停留長達4小時。40歲以後的人,每天約有1000個神經細胞死亡。在視網膜里獲得清晰的圖象,需要十分之一秒的曝光。分布在舌面的味蕾細胞,平均壽命10天半。指紋在新生兒誕生前6~8周形成。人腦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每個神經細胞又同1萬個細胞聯系,最快的傳遞速度為每秒1萬 厘米。人的頭發有10萬根,每天要長0.35毫米;一個健康人24小時內要掉30~40根頭發,如不再生 10年後就可成為光頭。人體皮膚約有500萬個毛囊,200多萬個汗腺。皮脂腺一晝夜可分泌20~40克皮脂。一個成人體內共有1000多萬億個細胞。最大的是卵細胞,直徑約200微米。 人的心臟跟自己的拳頭大小差不多,如以每分鍾跳動75次計算,一晝夜就要跳動108000次;心臟每收縮一次,排到血管里的血液就達70毫升,每分鍾累計5250毫升,重5.25公斤。人體肺的重量不一樣,男子重1000~1300克,女子800~1000克,由7.5億個肺細胞組成。要將全部肺泡平放在地上,約有70~100平方米大。人的消化道總長約600厘米,相當於身長的4倍。其中胃長20~25厘米,小腸長400~500厘米。一個人每天要分泌消化液8升之多,其中胃液就多達1500~2500毫升。人體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血管,要將它們連接起來有10萬千米長,是赤道長度的2.5倍。人的 肝臟約占體重四十分之一,由25億個肝細胞組成,能容納5~6升血液。人的雙側腎臟,由100萬個腎單位組成。每分鍾流經腎臟的血液約1200毫升,每4分鍾流經的 血液量相當於全身血液的總量。成人每晝夜排出尿量約1500~1800毫升。記憶的最佳時刻:6∶00~7∶00 8∶00~10∶0018∶00~20∶00 22∶00~23∶00人的頭發:人的頭發有8萬多根,每天大約脫落30~120根,每根頭發平均生存2~4年,每天生長0.2~0.5毫米。人的骨骼:人體共有206塊骨骼,分為顱骨、軀干、四肢三部分。頭骨29塊,軀干51塊,上肢64塊,下肢62塊。人的皮屑:一個成年人每小時要脫落60萬粒皮屑,每年大約脫落0.7千克皮屑。血液:血液約占人體重的7~8%。1立方毫米的血液中,含紅細胞數,男子約400~550萬個,女子約350~500萬個。紅細胞的壽命約120天。白細胞:在1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數約4000~10000個,平均值約6000~7000個。血小板:在1立方毫米的血液中含數約10~30萬個,平均為15.6萬個。毛細血管:體重70千克的人,毛細血管總長約為4萬千米。心跳次數:成人心跳每分鍾約75次,正常范圍為60~100次,運動員少於60次。血流速度:在大動脈里每秒約50厘米,在大靜脈里每秒約20厘米,在毛細血管里每秒約0.5毫米。呼吸:每分鍾呼吸次數約為16次。安靜狀態下,每次呼吸空氣量約為500毫升。神經系統:大腦皮層的神經元約為140億。神經的反應速度每秒122米。噴嚏:打噴嚏的速度每秒90米,比台風還快。心臟:心臟跳動12小時產生的能量,能把650噸重的船舉起30厘米。出汗量:夏天和運動時,每天出汗量為5升。尿量:小孩每天尿量約1.5升,大人多一些。體內的水分: 人體內的水分是人體的1/3到1/2腸:人的腸子長度約是身高的4倍。皮膚:成人全身皮膚面積與單人床面積一樣大小。小孩皮膚面積則是單人床面積的1/3
I. 幼兒園中班健康課教案《身體哪些部位可以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使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激發幼兒敢於探索和勇於發現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互相合作,互相謙讓的優良品質。 活動准備: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木頭人》,指出人不動是很難受的。 二、讓幼兒明白人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因為人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 1、聽音樂做動作 提問:剛才,我們跟著音樂在干什麼?是身體的哪些部位跟著音樂在動?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生活 提問:除了舞蹈是人身體的一種活動外,你還知道人們有些什麼樣的活動?它們分別是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在動? 三、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感知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 1、每組發一個紙娃娃,讓幼兒把認為可以動的部位用筆做上記號,要求互相協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假如你不能確定的話,就可以起來再動一動。 2、請你來動一動,你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會動。 3、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由教師說出一個可以動的部位,請幼兒用此部位做個動作。 四、課後延伸 讓幼兒繼續尋找身體里許多看不見,甚至感覺不到的會動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