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健康教案《喂小魚》小班
活動目標:
1、 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反應能力。
2、 學會躲閃,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活動准備:
平坦寬闊的活動場地,小魚頭飾,兒歌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小魚在水裡怎麼游嗎?老師學給你們看。」
教師示範動作
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小魚小魚快回家,誰游慢了我就抓。)
幼兒邊說兒歌邊跟著老師做動作。
師:」孩子們游得真好。你們是小魚,我是魚媽媽。
小魚們跟著媽媽到大海里去玩吧。」
聽音樂進入活動場地,在教師帶領下,學小魚游的各種動作
二、開始游戲
1、將全班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幼兒做小魚,一部分幼兒作漁網。做漁網的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做魚兒的幼兒站在圓圈中間。游戲開始:教師和幼兒唱兒歌(小魚小魚快回家,誰游慢了我就抓。)當說到最後一句「誰游慢了我就抓。「扮作魚兒的幼兒找空隙鑽出去四散跑開。跑的慢的幼兒就會被魚網捉住,被捉到的幼兒不能再參加游戲,直到把魚兒都捉完。第二次游戲讓幼兒換角色,游戲繼續,教師根據幼兒掌握游戲的情況,適當增加游戲難度。
注意事項:
(1)小朋友在畫定的池塘范圍內跑。
(2)跑時不要擁擠,要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表揚平時膽小的孩子及摔到了自己爬起來的幼兒,
隨音樂做放鬆活動。讓幼兒回家以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網小魚的游戲,想想還有什麼好的玩法?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孩子們積極參加活動,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通過游戲鍛煉了幼兒快速跑的本領,學會躲閃。還培養了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在這節活動課中教師還充分利用背景音樂代替教師的語言,較好地刺激了幼兒的音樂感官和運動感官,使民間體育游戲活動成為培養兒童興趣、發展動作、表達情感、開拓創新的過程。
⑵ 小班教案《好吃的水族菜》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設計意圖:由於中班幼兒比較愛挑食,吃飯時經常把蔬菜挑出來,挑食偏食比較嚴重。為了使幼兒愛吃各種食物,養成愛吃蔬菜的好習慣。同時認識一些蔬菜並了解它們。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認識白菜、胡蘿卜、西紅柿、芹菜等各種蔬菜。
2、了解吃蔬菜對身體的好處。
3、 引導幼兒不偏食、挑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吃蔬菜對身體健康
教學難點 :培養幼兒吃蔬菜的興趣
活動准備
活動准備:1、白菜、胡蘿卜、西紅柿、芹菜等各種蔬菜。(未加工的和做熟的兩種。)
2、幼兒人手一套碗筷。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引入主題。
通過讓幼兒品嘗各種蔬菜來引出活動主題。 (1)、今天老師為大家准備了許多種菜,想請你們品嘗一下,再猜猜看,他們都是什麼菜。 小結:你們剛剛吃到的是白菜、胡蘿卜、西紅柿、芹菜等,他們都是蔬菜。
二、引入新課。
1、觀察、認識白菜、胡蘿卜、西紅柿、芹菜等蔬菜。 (1)、今天老師從地里摘了很多的菜來,小朋友認不認識這些菜呢?你們都吃過嗎?
2、你們知道吃蔬菜有什麼好處嗎?小結:蔬菜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如果長期不吃蔬菜,就會得上「壞血病」,導致牙齦出血,還有如果長期不吃蔬菜,小朋友上廁所拉屎就會有困難,小朋友還知道不吃蔬菜有什麼壞處嗎?幼兒討論,小結: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蔬菜。
3、給幼兒講解挑食、偏食的壞處。
三、幼兒活動。
1、 今天你們的家人為大家准備了許多的蔬菜,想請你們品嘗一下,我來看看那個小朋友想長的 棒棒的、壯壯的、高高的。
2、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你喜歡吃哪種蔬菜,為什麼?
四、活動延伸。
蔬菜的種類多,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營養,樣樣蔬菜都要吃,長身體需要這些營養。請小朋友回去收集更多的關於蔬菜的知識。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健康活動,主要是讓幼兒了解吃蔬菜的好處。 幼兒不愛吃蔬菜的原因可能是她們的味覺還沒有發育完全,覺得蔬菜不好吃。在這節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觀察實物,以此來吸引幼兒對蔬菜的觀察及討論,讓幼兒知道從地里拔出來的菜我們都叫它們蔬菜;其次,我以一些事例來吸引幼兒對吃蔬菜有什麼好處進行討論,並讓幼兒知道蔬菜里有很多營養的東西,能幫助我們長高、長漂亮。並幫助我們消化;最後,我請幼兒品嘗家長帶來的蔬菜,鼓勵幼兒要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⑶ 幼兒園中班安全《寶寶吃魚》教案及反思要長一點的反思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感態回度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答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⑷ 幼兒園中班營養豐富的海產品教學反思
在討論過程中,我不失時機地告訴孩子們哪種蔬菜含有什麼營養成分,這種營養對人身體有什麼作用,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對有的營養成分名稱幼兒不太熟悉,就要求老師再說一遍。最後孩子們懂得了只有多吃蔬菜,才能健康成長。通過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孩子對常見蔬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並增長了知識,課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⑸ 健康《真好吃》教學反思
新一周的開始,孩子還不習慣幼兒園的生活間歇性哭鬧,班上幼兒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到活動中來。我有意要在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培養幼兒注意的穩定性。並做了一些嘗試。
一、明確的活動目標
有明確的目標就是是在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發展幼兒注意,發展注意能力的中心問題。就是把幼兒的注意逐漸地由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
幼兒在注意什麼時,就會去觀察什麼,思考什麼什麼。所以,注意要有明確的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幼兒便能集中注意力。注意是為任務服務的,任務越明確,對任務的理解就越深刻,完成任務的願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在進行活動時,向他們提出較具體的注意目標,他們就會把注意集中在具體的目標上,並懷著興趣去尋求答案。相反,如果沒有具體的注意目標,幼兒在活動中就會漫無目的地進行。課堂上,幼兒觀察食物,具體目標是誰先猜到食物是用什麼做的,誰就是優勝者。幼兒在進餐時也會經常觀察飯菜。
二、有效地活動方式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活動要豐富多彩,以游戲為主,有利於幼兒注意的集中與穩定。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學習形式,游戲過程不僅僅是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是提高注意品質的最好訓練,游戲時幼兒不僅自己要集中注意力,也需要關注同伴,這不就培養了幼兒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穩定性。游戲中不同角色的轉化實際上也就是注意的轉移訓練。所以,在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注意力是千萬不要忽視了游戲的重要作用。
把讓孩子注意學習的東西分段來學,每一段5-10分鍾,兩段中間休息一下,或者唱唱歌,輕松地玩一玩再學,在幼兒園可以不太嚴格要求他,只要他不影響別人。
平時玩一些需要集中注意的游戲,比如看圖找缺失部分(剪刀只有一扇刀片,兔子只有一隻長耳朵、汽車少一個輪子等)、四人轉圈搶坐三隻椅子、「三猜一」或「四猜一」(桌上先放三件玩具或四件玩具,讓孩子看1分鍾,然後蒙上眼睛拿走一件,打開他的眼睛,讓他看少了哪一件)等。
三、適宜的教學內容,能促進幼兒注意力的培養。
為幼兒選擇的教學內容必須要適合幼兒接受水平,具有新奇感。教學內容不宜過深或過淺。只有那些「跳一跳夠得到」的內容,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如:你喜歡吃什麼樣的菜?和好朋友說說你的家裡誰最會燒菜啊?」幼兒學習中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爭著發言。之後,組織幼兒做:「捏蘿卜」等泥工活動,幼兒在動手動腦中對內容產生興趣,產生有意觀察,這有利於形成和發展幼兒的有意注意。
四、良好的興趣
培養幼兒的興趣,要採取誘導的方式去激發幼兒的興趣。興趣是產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條件。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越濃,其穩定集中注意力越容易形成。所以我們應該培養幼兒廣泛的興趣,並加以為媒介來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如這個活動中,.幼兒一起表演吃東西的樣子。幼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興趣油然而生。接著,老師神秘地說現在請小朋友來幫個忙,把這些食物送到相應的家裡去,看看上面有什麼標記呀?。幼兒都躍躍欲試。在濃厚的學習興趣推動下,認真操作,仔細觀察,積極思考,師引入運用魔術法引入,這種方法很快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五、合理的安排時間
我們能給幼兒安排學習任務,時間不宜過長。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3到7歲的幼兒能夠集中15分鍾,所以學習一段時間後,應該讓幼兒學會放鬆,這就是勞逸結合。這樣,才不會使幼兒覺得疲勞,注意也較易集中。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注意是心靈的天窗」。只有打開注意力的這扇窗戶,智慧的陽光才能撒滿心田。
總之,注意力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有了它,孩子便能學到好多東西,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渙散,很多有用的信息便無法進入孩子頭腦中。雖然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⑹ 中班健康《早點睡喔》教案與反思
幼兒期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益於 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有利於增強社會適應力。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動作的發展可以使幼兒獲得大量的刺激,從而促進大腦性能的完善,為各種心理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所以,設計了《熊來了》活動。該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在鍛煉幼兒身體的同時有效促進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幼兒健康心理的內容很多,那麼教師在體育活動組織、指導過程中應採取什麼方法培養良好的情緒情感。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參與游戲,情緒積極愉快。
2.幼兒通過游戲培養抑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訓練反應的靈敏性。
3.幼兒能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
活動准備:
「熊」頭飾一個,在場地上劃好幼兒活動范圍和「熊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如果你突然遇到一頭大狗熊,你該怎麼樣,它才不會吃你?」 幼兒討論提出意見。
2.設置情境,觀察討論熊的習性。
(1)教師請配班老師扮成熊,聽到主班老師說:「哎呀!瞧,我們班來了一隻大狗熊!你們快用你剛才的辦法試試看,看它會不會吃你!」(配班老師就出現,幼兒嘗試自己的辦法,熊將出聲的,動的幼兒抓走。)
教師請沒被抓走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沒有動,沒有出聲音等。
(2)教師引導幼兒了解熊的習性:
「熊」介紹自己的特點:「人們都叫我『黑瞎子』,沒錯,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靈了!一點點聲音我都能聽見!」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熊的時候該怎麼辦?引出「看到了熊不要動,不要說話,就不會被熊吃了。」
3.學習兒歌《熊來啦》。
附:兒歌《熊來啦》
熊來啦!熊來啦!聞聞你來聞聞他。
別動別笑別說話,別被狗熊抓回家。
(1)教師:「我這兒有一首兒歌,只要你會念這首兒歌就不會被熊抓走了,想不想聽聽?」
(2)教師念兒歌,幼兒以集體,分男女的形式學習兒歌。
4.第二次游戲。
教師:「如果熊再來,我們怕不怕?(不怕),對了,熊來了,我們就一邊念兒歌,一邊用兒歌里的方法,就不會被熊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