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小班教案要有知識,情感,技能
春天來了,為結合季節這個時令主題,讓幼兒感受美麗的春天,特意為小小班幼兒設計了本次親子活動教案,幫助幼兒了解春天的特徵,學會用拼插的方法插塑美麗的花,喜歡愛護小草…… 一、點名游戲目標:熟悉自己和朋友的名字,感受友好的集體氛圍。 過程: 1、家長帶寶寶面向教師席地而坐成一個半圓,寶寶做在家長的前面,教師做在寶寶的對面。 2、玩「唱名游戲」。教師有節奏地問「某某寶寶在哪裡?」家長和寶寶有節奏地學小貓回應「喵喵喵,在這里!」。 二、精細活動:春天的花活動目標:學會用拼插的方法插塑美麗的花,訓練寶寶手指的靈活性。 活動准備:插塑積木人手一盆,用大雪花積木圍成的花園。 活動過程: (一)激發寶寶興趣。 1、談話引出課題。 老師展示春天花園的情景,讓寶寶說說春天的花園是多麼美麗。有紅的花、黃的花、藍的花,激發幼兒的活動慾望。 (二)教師講解示範 1、教師出示各色積木讓寶寶分別說出形狀、顏色。 2、教師拿一片插一片的方法插成一朵漂亮的花。 3、向家長和寶寶逐步示範插的方法,特別注意寶寶的手眼協調,寶寶跟著練習。家長盡量讓寶寶獨立完成,如有困難給於幫助。 (三)寶寶練習插各色花朵。 1、寶寶自己練習插花朵,老師和家長一起指導寶寶正確地插塑花朵,並注意培養寶寶正確取放積木的良好常規。 2、把插好的花朵送到花園里,感受活動成功的快樂。 三、啟蒙活動:綠綠的小草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徵,喜歡愛護小草。 2、鼓勵寶寶積極、大膽地參與添畫綠綠的小草。 活動准備:畫有小白兔的紙若干張。綠色的蠟筆人手一支。教師示範畫一張。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 (1)教師出示畫有小白兔的紙,寶寶看,紙上有誰呀?哦,是小白兔呀!看看小白兔在干什麼呀?哎呀!原來小白兔肚子餓了。 (2)寶寶想一想,小白兔最喜歡吃什麼呀? 2、觀察小草的形狀及顏色。 3、教師示範:用綠色蠟筆來畫短線條。邊畫邊說:小草尖尖,小草綠綠! 4、請個別寶寶上來試一試:引導寶寶表現小草時,小草要直直的。 5、寶寶創作,老師和家長一起提醒寶寶添畫綠綠的小草,讓小草直直的豎起來。
⑵ 幼兒園小班關愛情感屬於哪個領域
根據當前獨生子女特點及教養教育現狀,我們發現,城市獨生子女中由於家庭成員結構不完滿和教養教育方式不當等原因,形成了諸多的人格缺陷:諸如以自我為中心、攻擊性強、比較孤獨、獨立性差、交往合作能力差、缺乏愛心、責任心等。加之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感恩教育、習慣養成教育等不同程度的缺失等因素,嚴重製約了獨生子女良好社會化品質的形成。為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我力圖從愛的教育入手,有計劃、系統性地為幼兒創造一個整體的教育環境,完善情感教育機制,促進幼兒良好的社會性品質和整體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由此,我確立了小班幼兒關愛情感培養的實踐研究,以愛心教育為主導,促進幼兒感恩行為教育的研究方向,確定了相應的活動。 二、理論依據 《綱要》著眼於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突出了情感、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根據《綱要》精神,我從小班幼兒關愛的情感教育入手,進行了一系列大膽嘗試,較好地促進了幼兒的感恩行為教育。 三、研究目標和內容 1.課題研究的目標: (1)形成感恩教育的園本課程。 (2)教師掌握一些感恩教育的策略與方法。 (3)初步形成家庭乃至社會對感恩教育的重視。 (4)培育孩子的感恩之心和回報之行。 我們以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培養方向,以認知、情感、行為的發展為框架,以愛的教育為著眼點,建構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目標體系。分為總目標、分目標、具體活動目標等。分目標根據《綱要》精神又分為情感態度、能力、技能、知識等不同方面。
⑶ 幼兒園活動的情感目標怎麼寫
情感目標:
興趣、態度、習慣、價值觀念、社會適應能力由興趣、態度、價值觀與正確的判專斷力、適應性的屬發展諸目標組成。
常用引導詞感受、喜愛、樂於、感悟、喜歡等。
動作技能目標 :
感知動作、運動協調、動作技能的發展由感知動作、運動協調和運動技能諸目標組成。
常用引導詞學會、掌握、提高等。可以理解為動作發展的運用。
好的目標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目標具有針對性。這就是避免一些大、空的目標。
例:語言領域的故事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喜歡聽故事。目標2:懂得故事中小熊媽媽對小熊的愛,知道母愛的偉大。
2、目標制定要多面。我們的目標分三維,分別為認知目標,動作技能目標,情感態度目標。
3、要堅持難易度適中的原則。每個階段的目標是不同的,目標是幼兒活動的目的,難易適中是指不能太簡單當然也不能太難。
⑷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情感目標怎麼寫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內同時也可能容包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⑸ 小班社會指導《情緒變化的我》教案
《綱要抄》指出,4~5歲幼兒在自我意識方面,開始能體驗到自己的內在心理活動、情緒情感和行為反應,現在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身邊總有許多大人主動取悅他們,缺乏同齡人之間的平等交往,為培養他們自信、勇敢和開朗的性格,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活動分為三大環節,首先,玩「表情變變變」游戲,使幼兒放開緊張情緒,投入到開心的活動中,接下來,《孤獨的小老虎》故事結構簡單,層次清楚,情節有趣,動物形象也是幼兒熟悉,所述之事與幼兒實際生活相吻合。最後結合身邊夥伴照片對比,結合幼兒自身體驗,使之能夠體會孤獨與快樂的情緒。三個環節由淺入深地幫助幼兒理解內容,做到聽講結合、動靜交替,幼兒在活動中自然地學會並掌握一些與朋友交往的方法,從而培養開朗、活潑的性格,逐步建構和諧的夥伴關系。
⑹ 小班社會活動:我是誰(情感體驗)的反思
通過組織此次小班社會活動,我對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認識不論從理念、還是實施過程上都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一、對社會教育目標的重溫
分享和謙讓都是一種社會行為,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培養幼兒的分享和謙讓觀念,有利其建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發展,適應社會的要求。同時,在社會教育的領域的總目標中,也明確的提出:「積極與人交往,掌握互助、合作、分享和謙讓的社會技能。」、「能與同伴友好相處,願意和同伴一起游戲、分享,體驗與老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
現實生活中教師和家長也始終將分享與謙讓作為幼兒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去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現在每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裡交往范圍大部分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交際面比較窄,所以班上的幼兒「自我中心」的現象比較多。具獨霸一方,沒有人爭搶,而到了幼兒園里,玩具數量是有限的。玩具都需要幼兒輪流分享,在孩子們玩的時候爭槍吵鬧的現象比較多。因此我用「分果果」這類較老的內容,用新的組織理念設計了「分果果真快樂」的集體教學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學習謙讓和分享的方法,並感受其帶來的快樂。
二、對社會教育實施策略的再認識
在社會活動領域活動的實施過程中,「體驗——明理——行動」,3個步驟揭示也展現了幼兒社會了社會活動基本的實施方式,可以讓幼兒在體驗式的學習中明白社會活動的目標和要求,它不僅可以使幼兒內化後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促進幼兒自身發展。
體驗作為一種特殊的認知方式,是個體自身與外界事物、活動、觀念、知識之間建立聯系的過程,也是主客體共同建構新的界面的過程。在體驗的過程中,體驗使學習在生活中展開教育源於人們生存和生活的需要。特別是小班的社會活動,更需要教師設置具體的情境,為幼兒提供體驗的機會。在「分果果真快樂」這個社會活動中,我注重情境化在活動中的重要體驗作用,使幼兒的社會活動成為幼兒身邊的教育活動,為教師開展進一步的活動提供情感的「共鳴點」,本活動就是結合幼兒生活情境中的豐富體驗以及一定的情感沖突開展的。
幼兒有了豐富的經驗,但是這些經驗是雜亂和多樣以及零碎的,而有些體驗可能對幼兒的價值判斷起到了誤導的影響。作為教師,應該對幼兒獲得的體驗和經驗進行梳理。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意識和觀點,因此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討論和交流,自主建構形成正確的觀點。
游戲是適合於幼兒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也是進行社會性教育的有效途徑。在游戲過程中,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改正不良的行為。在幼兒明白了謙讓和分享,學習了基本的謙讓和分享的方法和技能後,通過自己的行為和體驗,感受活動中謙讓和分享的快樂。
⑺ 小班社會教案《走路入園身體好》
設計背景
根據小班幼兒對各種小動物特別喜愛的情感,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感受音樂,表現音樂。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學會用音樂活動的形式來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具有初步的音樂感受能力;
2、會唱歌曲,能理解歌曲的內容,並根據歌曲的內容來大膽想像創編動作;
3、激發幼兒對小動物喜愛的情感。學會用音樂的形式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這種情感;
4、能大膽在集體面前表演,培養幼兒積極、自信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1、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2、學會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難點:1、由於幼兒經驗的限制,在創編動作上有一定的難度;2、幼兒能大膽的在集體前面表演。
活動准備
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的圖片和頭飾,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走路》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放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背景導入課程:
1、小朋友,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叫什麼?
2、復習唱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3、我們都愛小動物,也知道小動物們是怎樣叫的了,那現在我們再來聽聽,小動物們又是怎樣走路的呢?
二、基本環節:
1、欣賞歌曲《走路》,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輕輕哼唱。
2、出示小兔子的圖片讓孩子們觀察,提問題:這是誰?它是怎麼樣走路的?(讓小朋友自主想像模仿一下)學習歌曲:小兔子走路,跳呀跳呀跳。
3、出示圖片二,小鴨子的圖片,提問題:這又是誰?它又是怎麼樣走路的?(讓小朋友自主模仿一下)子學習歌曲:小鴨子走路搖呀搖呀搖。
4、出示小烏龜的圖片提問題:小朋友猜猜看小烏龜又是怎麼樣走路的?引導幼兒根據剛才聽過的歌曲回答。(讓小朋友自主模仿動作)學習歌曲:小烏龜走路爬呀爬呀爬。
5、出示小花貓的圖片提出問題:小花貓又是怎樣走路的呢?(讓小朋友自主模仿一下動作)學習歌曲: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⑻ 小班媽媽的心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並掌握詩歌內容,並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 體驗媽媽對自己的愛,並知道了長大衣後該怎麼回報媽媽。
3. 根據詩歌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創編。
活動准備:
1.畫一幅媽媽照顧自己的畫,布置「親情樹」。
2.面具。
3.一位媽媽講述從懷孕到出生,以及如何照顧孩子的故事。
4.鋼琴曲磁帶、畫紙、畫筆等
活動過程:
一、找媽媽
1.師:「小朋友,母親節快到了,讓我們歡迎媽媽的到來!」
在音樂聲中,媽媽們頭戴面具出場。
2.師:「媽媽為什麼頭戴面具呢?原來,媽媽要和你們做一個游戲名字叫「找媽媽」。
3.交待游戲規則:頭戴面具,身穿同樣服飾的媽媽站成一排,幼兒找到自己的媽媽回到
自己的位置。
二、媽媽講故事。
一位媽媽講述從懷孕到出生,以及孩子生病時如何照顧孩子的故事。
提問:「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麼感受?」
三、學習詩歌《媽媽的心》
1.師:「有一位詩人根據天下所有媽媽和孩子的故事創作了一首詩歌,名字叫《媽媽的
心》。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教師配樂有感情的朗誦一遍詩歌,提問詩歌內容:
詩歌的名字叫什麼?詩歌主要說了些什麼?為什麼說媽媽的心很大呢?從那兒看出
來的?(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我餓了、我冷了媽媽是怎麼做的?
3.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1)理解並記住詩歌內容,結合圖示進行朗誦。
(2)配樂朗誦,感受詩句與音樂之間優美抒情的旋律。
4.啟發幼兒談談「媽媽的心很大很大」表現在哪裡?媽媽的心為什麼會那麼大?並讓幼兒
理解最後一句:「我的心也要想媽媽一樣大才裝得下媽媽「的含義。
5.平時媽媽還為你做了什麼?怎樣照顧你的?
幼兒可結合課前畫的畫講述。
6、幼兒結合自己的畫創編詩歌講給媽媽聽。
四、觀看錄像。
1.觀看四川汶川大地震時媽媽為了保護孩子而犧牲自己,以及許多孩子失去媽媽的錄像,
2.讓幼兒體會有媽媽的關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3.讓幼兒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如:親口對媽媽說一聲「謝謝」、「我愛你媽
媽」等,並一起抱抱媽媽、親親媽媽。
五、請幼兒和家長一起合作將要感謝媽媽的話由幼兒說家長執筆寫在畫的後面,然後當作
禮物送給媽媽。
次詩歌活動《媽媽的心》,在活動過程中首先通過游戲活動《找媽媽》,媽媽講故事,等環節導入活動,然後通過欣賞詩歌,幫助幼兒理解並有感情的朗誦詩歌,進一步了解了詩歌的內容。本次教學活動邀請家長參與,活動中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並通過抱一抱媽媽、親親媽媽等,增加了幼兒與媽媽的感情。本次活動以詩歌結合社會的教學讓幼兒體驗了媽媽對自己的愛,並知道了長大後該怎麼回報媽媽。
⑼ 小班社會情感教案春天在哪裡
去野外踏青
引導孩子
春天在天空上
春天在草地里
春天在綠樹上
春天在小河裡
春天在微風中
春天在細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