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科學教育討論交流型活動教案大班

科學教育討論交流型活動教案大班

發布時間:2020-12-30 02:36:27

『壹』 幼兒園技術製作類科學教育活動教案

設計背景
在炎日的夏天裡,小朋友們最喜歡解渴的東西就是美味的冰淇淋,抓住幼兒最感興趣的學習話題,深刻挖掘幼兒的潛能,充分利用周邊的本土資源「變廢為寶」,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發揮想像製作各種「冰淇淋加工廠」,孩子們讓孩子們「夢想成真」。
活動目標
1.學習繪畫冰淇淋的方法,為自己和同伴設計製作冰淇淋,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豐富幼兒對冰淇淋的味道,色彩、形狀、相關知識,培養幼兒自信心、觀察力、想像力和大膽嘗試、探索的能力;
3.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冰淇淋,變廢為寶,增添生活的樂趣;
4.與同伴互動,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發展交往能力,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習繪畫冰淇淋的方法,為自己和同伴設計製作冰淇淋,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豐富幼兒對冰淇淋的味道,色彩、形狀、相關知識,培養幼兒自信心、觀察力、想像力
和大膽嘗試、探索的能力;
難點:
1.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冰淇淋,變廢為寶,增添生活的樂趣;
2.與同伴互動,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發展交往能力,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
(1)裁好的紙樣及成品。
(2)剪刀、雙面膠、油畫棒、彩色筆、透明膠,各類裝飾性材料(皺紋紙、蠟光紙、報紙等,以及幼兒收集到的牛奶盒、碎紙等)。
環境准備:
(1)在美工區展示各種味道、形狀、色彩冰淇淋圖片,布置「美味冰淇淋商店」,便於幼兒隨時觀察。
(2)分成三組製作小組,便於材料的擺放及幼兒操作。
活動過程
一、以送禮物的誘惑激發幼兒興趣

1.今天,覃老師要送小朋友在夏天裡,最想要的禮物(冰淇淋),
讓幼兒帶著問題來欣賞老師的禮物:
(1)
冰淇淋都有哪些味道?
(2)
冰淇淋都有什麼樣的形狀?(他們都長得什麼樣?)
2.幼兒自由觀察了解冰淇淋,並小聲討論,互相交流。
3.小結觀察結果:
(1)
冰淇淋的味道有:草莓、西瓜、香蕉、葡萄、巧克力奶牛等各種味道。
(2)
冰淇淋的形狀有: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和不規則圖形。

『貳』 幼兒大班科學教育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知道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學習探索空氣的簡單方法。激發幼兒探索慾望,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3、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准備: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樂、袋子、氣球、吸管、蠟燭、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小朋友,早上好!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你們想不不想看啊!(想)那小眼睛可要仔細看喲!
這是什麼(毛巾),是乾的還是濕的呢?來,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麼樣的毛巾啊?是塊干毛巾。這是什麼呀?(杯子),老師現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裡面,然後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裡……你們猜猜毛巾會不會濕?(請你說……),那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濕了沒有呢?小朋友用手摸摸,濕了沒有呀?(沒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裡的,卻沒有濕,是不是很神奇呢?現在,老師再來變個魔術,這是(毛巾),這是(杯子),我們也要要把毛巾放進杯子裡面,這次老師是斜斜地放進水裡,小朋友仔細觀察噢!看一看會發生什麼現象(氣泡產生)。小朋友,猜猜毛巾有沒有濕(你說說看……)到底毛巾濕了沒有?讓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濕了沒有?(濕了)。為什麼毛巾會濕了呢?這一次啊,老師的杯子是斜斜地放進去的,斜斜地放杯子裡面有空氣,空氣跑出來了,小朋友說說,什麼跑進去了?對空氣跑出來了,水就跑進去了,所以我們的毛巾就會濕了,而第一次沒有濕,是因為空氣跑出來了沒有(沒有),所以毛巾是乾的。剛才老師給你們變了兩上關於空氣的小魔術,好看嗎?(好看)
那麼空氣它在哪裡呢?它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呢?接下來我們來做個實驗。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氣,看看老師是從哪裡捉到空氣的(用紅色袋子從桌子底下捉了一袋),誒,我捉了袋空氣,你說說我是從哪裡捉到的呀?(用白色的更大的袋子從四周,再用最大的藍袋子從拐角捉)……我在旁邊也捉了一大袋的空氣,你們也想來捉捉空氣嗎?(想)請小朋友從老師這兒每人拿一個袋子,你們都有了嗎?(都有了),現在我們把袋口張開,來捉捉空氣,捉好後要捏緊袋口,舉起來,我看看,誰捉得空氣又多又快?(你真能幹!)現在,我們把袋口慢慢張開,用眼睛看一看空氣,你們能看得見袋子裡面的空氣嗎?(看不見)對,空氣是看不見;袋子里的空氣有顏色嗎?(沒有顏色)空氣是沒有顏色的。(同樣的方法再來捉)袋口張開,用你的小鼻子聞一聞,袋子裡面的空氣有氣味嗎?對,空氣是沒有味道的;用你的小手伸進袋子里摸一摸,小手能摸到袋子裡面的空氣嗎?空氣是摸不著的。我們去到別的地方去捉捉空氣,好不好?試試能不能捉到空氣呢?(播放背景音樂帶幼兒到各個地方去捉空氣)。好,請小朋友把袋子放回來。我請小朋友相互說一說,你是從哪裡捉到空氣的?(你告訴旁邊的小朋友你是在哪裡捉到空氣的,自由發言)。好了,你們剛才是不是在各個地方都捉到了空氣?那小朋友你們說空氣能看得見嗎?有顏色嗎?有味道嗎?能摸到嗎?原來,我們到處都有空氣,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東西,實際上空氣是的確存在的,我們用小手扇一扇空氣,有什麼感覺?再用小嘴巴吹吹空氣,又有什麼感覺?這說明空氣是存在的、是流動的。
而且空氣也是很好玩的,我們來和空氣寶寶玩一玩,好不好呢?我們來用吸管吹杯子裡面的水,看看有什麼現象發生。當我們輕輕吹和使勁吹發生的現象有什麼不同嗎?來,從你開始一個一個走過來。……好了請小朋友回來!小朋友,你們玩過氣球嗎?(玩過)今天,老師也請你們來玩氣球,你們高興嗎?不過,你們先想一想,怎樣讓氣球鼓起來呢?(往氣球裡面吹空氣),怎樣讓氣球吹得大一些呢?如果氣球小說明我們吹進去的空氣是多還是少呢?請小朋友從老師這兒每人拿一個氣球。(小朋友再吹的時候詢問個別幼兒)好了,氣球寶寶累了,請小朋友把它們回家,小筐是它的家)。哦,空氣寶寶這么好玩,我也想和空氣寶寶玩一玩。
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蠟燭),這是什麼呢(打火機),現在我要把它點燃,再來點一根,我要把杯子罩在蠟燭的上面,小朋友想一想蠟燭會怎樣,會不會滅?(請你說說……)小朋友仔細看,蠟燭怎麼樣了啊(熄滅了),你們想不想來試試呢?請小朋友到後面來,我們每個小朋友找一杯子,罩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讓蠟燭燙著手了。好的,請小朋友回來!你們看看這支蠟燭滅了嗎?而被杯子罩住的的蠟燭卻熄滅了,那剛才你們沒有沒有注意到蠟燭是怎樣熄滅的啊?是慢慢的,還是很快的呢?那我們再來看一次,這一次小眼睛可要看仔細了。噢,蠟燭是慢慢地熄滅了。為什麼用杯子罩住蠟燭後,蠟燭就會熄滅了呢?(你說說看……)老師告訴你真正的原因:這是因為杯子把蠟燭罩住,杯子裡面有空氣,空氣中能夠讓蠟燭燃燒的成份用完了,而外面的空氣又進不來,所以蠟燭就熄滅了。那你們說說,蠟燭燃燒的時候要不要空氣(要),蠟燭燃燒的時候需要空氣,我們人要不要空氣呢?你們說說。我們來做個小實驗,把你的嘴巴閉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來。我請一個小朋友說一說有什麼感覺?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覺呢?為什麼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呢?因為我們把嘴巴閉上,把鼻子捂起來,空氣就不能進入我們的嘴巴和鼻子裡面,我們就不能進行呼吸空氣了,所以我們就會感到喘不過氣來,非常難受,你們說我們人要不要空氣啊。對我們人需要空氣,動物也需要空氣,花草樹木呢?也需要空氣,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氣,如果沒有空氣,會怎樣呢?就會無法生存。

『叄』 設計大班科學認識水的教育活動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標:
認識水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
教學重難點:
認識到水沒有固定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
教學准備:水、燒杯、水槽、量筒、不同形狀共他容器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課件有關水的圖片?
學生觀看。
2、談話:我們生活、生產都良離不開水,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水。(板書課題)
二、活動: 觀察水的形狀
1、你們知道哪些水的知識?能學生匯報。
板書:無色、無味、透明、易流動
2、課件出示書中插圖。小明不知道水是什麼形狀?我們來幫幫小明好嗎?
學生說水倒入桌上容器的形狀。
3、實驗證明水倒入容器後的形狀。(老師演示將水倒進不同容器中,學生觀察水的形狀。)
4、同樣的水倒進不同的容器里,形狀就會不一樣,那水的形狀與什麼有關?
(教師板書:水沒有固定的形狀)
5、(課件出示練習)如果我們把水倒入一面容器中,水會是什麼形狀?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書中畫出水的形狀。
6、出示裝了水的塑料袋,用手擠壓,感知水有一定體積。
生:不能
師:這說明水占據了手掌之間的空間,也就是水有一定體積。(板書:水有一定的體積)
三、討論學習:自然界中哪裡有水,(結合課本插圖討論後教師總結)
四、課堂小結
區角設計八:套戒指
目標:練習5以內的數物對應。
材料:海綿紙製成的手印、廢舊橡皮泥盒,紙制「小戒指」。
玩法:按照手指上的數字,從紙杯中取出相應的「小戒指」套入手指。
提示:可以先易後難,投放手指上打洞的手印,進行相應操作;再可以增加難度既按照數字又按照手掌顏色進行套戒指。

『肆』 設計集體科學教育活動"認識大白兔"(大班)的活動方案,並對其中活動方法的設計

設計集體科學教育活動「認識小白兔」大班的活動方案

『伍』 如何開展大班科學活動

幼兒科學教育是指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身活動,對周圍世界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活動。他不等同於單純的知識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讓幼兒掌握科學的方法。更確切的說,幼兒科學教育的宗旨是實現幼兒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近年來,我園對如何開展幼兒科學教育進行了一些探索,經嘗試和思考,我認為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開展應把握好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一、 幼兒科學教育目標的確定和內容的選擇要體現出層次性

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是根據幼兒教育的目標和幼兒一般發展水平來確定的,它是教師開展幼兒科學的指導思想和制訂計劃的依據。確定科學教育的目標應分層次,然後根據目標精心選擇、設計可供幼兒探索和操作的內容。這里的分層次主要包括三層意思:一是就同一對象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中安排有不同要求的系列性探索與操作
活動,使個年齡的幼兒各有所獲;二是根據幼兒園小、中、大班三個年齡層次,教師為幼兒提供多中層次的活動材料,以適應不同年齡幼兒的需要,讓幼兒親自動手,積極參與活動;三是同一活動內容在同一個年齡段的多次探索過程中,體現由低到高的層次要求,讓幼兒在各方面獲得循序漸進的發展。例如,我們幼兒園開展的「有趣的雞蛋」系列活動。在小班,教師為幼兒准備了許多碎海綿、沙子、瓶子等,讓幼兒通過操作進行探索:怎樣使雞蛋站起來?幼兒把雞蛋立在沙子里,彩泥里,瓶口上……成功後,孩子們都情不自禁地拍手大笑。到了中班,老師則安排了「分辨生熟雞蛋」的活動。幼兒通過旋轉雞蛋,發現生熟雞蛋的轉速是不一樣的,轉得快的是熟蛋;用力搖晃雞蛋後,放在耳邊聽會發現,生蛋有聲響,熟蛋沒有聲響。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經驗的豐富,好奇心、求知慾與愈加增強,他們不滿足於簡單的操作,更關注的是發現事物現象的一些「隱秘」。所以,大班開展的是「沉與浮的雞蛋」,「打不跑的雞蛋」等游戲。師生共同准備了生雞蛋、熟雞蛋、食鹽、玻璃瓶、八寶粥空瓶等,幼兒通過操作探索,發現要讓沉在水底的雞蛋浮起來,需往水中加鹽,同時用小棒快速攪拌,加進水中的鹽少了不行,多了雞蛋反而又沉下去。在活動中,教師分層次地制訂目標,然後精心設計相關的科學內容,允許幼兒在探索中有失敗,有反復,允許

幼兒模仿,鼓勵幼兒創新。這樣,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各自的活動中獲得了相關的知識經驗,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普遍的發展和提高,同一年齡的不同幼兒,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中均有所收獲,同時,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養。
二、 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科學教育氛圍

幼兒年齡雖小,但求知慾強,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特別是對那些和生活經驗有關的,周圍經常看到的事物,幼兒可以說是百看不厭,百問不倦。可見幼兒對科學的興趣並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而是合適的環境,適度的,新鮮的刺激物潛移默化的結果。良好的科學教育氛圍,能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鑒於幼兒的這些特點,我認為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中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科學教育氛圍。

(一) 營造一個優美的戶外自然環境

大自然蘊涵著無窮無盡的科學教育素材,它具有課堂教育無法比擬的優勢。所以,我們應盡量利用園內的空間為幼兒營造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如:我園在大操場上種有芒果樹、柳樹等,在活動室走廊上種植迎春花、紫藤;在草坪與戶外活動場地周圍種植灌樹當綠籬,這些植物既美化了幼兒園的環境,又具有遮蔭隔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為幼兒提供了認識自然的教材。除此之外,還應充分利用房前屋後的空地,為中、大班的幼兒開辟小菜窪,並根據季節特點選擇果實大、生長期短,適合幼兒種植的蔬菜,瓜果進行種植。在課間或餐後經常組織幼兒給農作物澆水,引導
幼兒以繪畫的形式記錄植物的生長狀況。在這個小空間里,幼兒不再是消極的旁觀者,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由於幼兒親自參加了種植,管理和收獲工作,因而開闊了眼界,也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慾和對科學的興趣。另外,我們幼兒園還設置了飼養角,養了兔子、小雞、鴿子等小動物,這些小動物能引起幼兒觀察和飼養的興趣,對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積極情感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水和沙是自然的材料,也是幼兒理想的游戲材料,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設計造型優美的動物形狀沙地,幼兒可在沙坑裡進行游戲,了解沙的特性,學習堆疊搭建等技能。同時,還可充分利用活動室的水槽,在區域活動時為幼兒准備鐵片、乒乓球、海綿、紙船等材料,讓幼兒在玩水游戲中,發現各種有趣的現象,獲得有關沉與浮的知識經驗。

(二) 建立科學實驗室,為幼兒提供恰當的活動材料

為了讓幼兒在更廣闊的空間內進行探索活動,幼兒園還可開設專供幼兒進行科學活動的科學實驗室。在實驗室里,教師專門為幼兒提供適合各年齡班幼兒發展水平和需要的,豐富而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
官共同參與探索活動。例如,我們開展「會變的顏色」的科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透明的幻燈膠片,讓幼兒塗上各種顏色來代替有色的玻璃片,幼兒用自己製作的紅黃綠膠片兩兩交疊,對著陽光探索顏色的奧秘,有了動手操作的機會,幼兒就更喜歡到科學實驗室進行探索活動了。
為了使科學實驗室始終對幼兒具有吸引力,必須不斷更換實驗材料或循序漸進的增加材料。例如,在認識「磁鐵」活動中,我們先向幼兒提供磁鐵、鐵丁、木棒、布等物品,這些物品有些能磁化,有些不能,幼兒通過操作,直觀感知了磁鐵能吸住鐵製品的特性,在幼兒感知磁鐵的基本特性後,再提供條形磁鐵、馬蹄性磁鐵,斷裂磁鐵,讓幼兒了解磁鐵有兩極,磁鐵會斷裂等知識,為加深幼兒對磁鐵的認識,還可製作有關磁鐵的玩具,讓幼兒對探索磁鐵有持久的興趣。

目前,能夠買到適合幼兒進行科學實驗的材料很有限,幾塊磁鐵、放大鏡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因此變廢為寶,自己動手操作材料非常重要。有些廢舊材料,經過精心製作和巧妙利用,就能成為幼兒學科學的好材料。例如,用紙、易拉罐製成的風車,瓶子裝水成了瓶子琴等,對簡單而豐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幼兒同樣具有很高的探索興趣。

三、 精心指導幼兒科學教育活動

在幼兒科學教育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體現在促進幼兒
與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上,培養幼兒的積極情感和良好底個性品質。我認為教師的指導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巧妙組織教學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注意提問、操作、交流三大因素的相互交替。

幼兒是科學探索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幼兒學科學的引路人,因此,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過去,我們往往較多的考慮怎樣保持課堂紀律,怎樣去教會幼兒,因此,雖然教學活動中的每句話,每個要求都交代的非常清楚准確,但幼兒始終處於非常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學習效率低;現在我們應考慮的是怎樣使課堂氣氛和諧,怎樣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讓幼兒感到寬松,自由,因此,教師不必提出過多的要求和限制,重要的是在幼兒探索的活動中,多觀察,多給幼兒一些挑戰和鼓勵,並進行適時的點撥。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設計具有啟發性和針對性的問題方面。幼兒的探索慾望,常常靠教師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而誘發的;例如,幼兒在觀察金魚時,一開始就被金魚的漂亮外型所吸引,可是,只觀察了一會兒,興趣就消失了,注意力分散了,那怎樣使幼兒保持注意力繼續觀察下去?那就有賴於
教師提出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下去「金魚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游泳的?為什麼金魚會游泳呢?」通過這些問題,重新調起幼兒的探索興趣,是幼兒較全面的觀察金魚。又如,在做小實驗「浮與沉」的過程中,幼兒只局限於實踐哪些東西是浮,哪些東西是沉的,那怎樣使幼兒更深入的理解浮與沉?就得靠教師具有啟發性的提問加以支撐,「有什麼方法可使沉的東西浮上來,使浮的東西沉下去?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幼兒能夠繼續觀察思考,從外部現象到內在本質的探索,能嘗試使用多種材料使之浮與沉。
除此之外,組織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發現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幼兒理清思路,較為清晰的理解有關的科學概念。如:在「玩磁鐵」活動中,教師先引導幼兒用磁鐵碰一碰室內的各種物體,與同伴說說自己的發現。繼而,組織幼兒討論「為什麼這些東西能夠被磁鐵吸住,它們究竟有什麼不同?」幼兒七嘴八舌,與同伴進行交流討論,得出了「磁鐵能吸住鐵或鐵製品」的結論;最後,組織幼兒玩「尋寶」的游戲,請幼兒找出紙包中那些東西是鐵制的,並請個別幼兒表述操作過程和發現。通過交流,幼兒從粗淺的、表面的、模糊的認識逐漸上升到「磁鐵能吸住鐵」這一概念層面,從而獲得了對磁鐵性能的認識。

(二) 充分發揮科學活動區的作用

幼兒科學教育僅僅依靠集體教學活動是不夠的,還應充分發揮科學活動區的作用。在
活動室內可以開設活動區「小問號」等,提供豐富多樣的操作材料,如「放大鏡、電池、雷達、漏斗及空玻璃瓶、吸管、泡沫等半成品,根據各階段的活動目標內容,讓幼兒在反復的操作中發現問題,尋求答案。
活動區活動可以是集體教學的前奏,也可以是集體教學的繼續,如:幼兒在活動區先認識電珠、電線、及電池,為科學活動「電池為什麼會亮」做好准備;又如,在開展科學活動「奇妙的光」後,幼兒再用三棱鏡折射光,用光照娃娃,作為活動的延伸等。

(三) 關注和支持幼兒的偶發性科學活動

偶發性科學活動是指由外界情景所導致的或偶然發生的,幼兒自發產生的科學活動,它既可發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發生在學習、游戲時。幼兒對它的興趣有時勝過正規的科學活動。偶發性科學活動是科學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激發幼兒科學興趣的有效手段。當幼兒產生偶發性科學活動時,教師應敏感的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啟蒙教育。千萬
不要以「你們還小,理解不了這么深奧的問題」「我也解釋不清楚」等理由放棄教育的時機。如:有一次,我帶領幼兒為油菜澆水時,有個孩子發現一隻蚯蚓在泥土上爬,問:「老師,泥土是蚯蚓的家嗎?」我當時就請孩子自己操作,挖掘幾處泥土,讓孩子看看泥土是不是蚯蚓的家,孩子在多處的泥土中挖掘,發現了許多蚯蚓,都不約而同的說:「蚯蚓的家在土裡。」孩子們興奮不已,探索興趣更加強烈。
在偶發性科學活動中,教師應不失時機的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感知事物,不斷的動手操作,動腦思考,這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而且能激勵幼兒不斷的探索,思考。反之,則會壓制幼兒的求知慾望,錯失教育良機。

(四) 注重正規性科學教育活動與非正規性科學教育活動、偶發性科學教育活動的結合

正規性科學教育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形式,很容易被教師接受。而非正規性及偶發性科學教育活動則是一種較自由隨意的活動,他們對發展幼兒的興趣、愛好、個性有較為顯著的作用。科學教育這三種形式是相輔相成的,既有各自特殊作用,又可相互補充,相互轉換。例如,在一次進行戶外活動中,一隻蝴蝶吸引了幼兒的視線,許多幼兒都忍不住抬頭看,於是,我臨時改變計劃,讓幼兒看蝴蝶,幼兒問:「為什麼蝴蝶會飛?」這一問題難以解釋清楚,我就說:「等老師看書,明天再告訴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把「認識蝴蝶」列入正規性科學教育中,找來了科學標本,翻閱了有關書籍,向幼兒介紹有關蝴蝶的知識,讓幼兒初步懂得蝴蝶為什麼會飛,把偶發性科學教育活動轉換為正規性科學教育活動,可以加深喲額對有關問題的理解,使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另外,正規性科學活動的內容可以延伸到非正規性科學活動中繼續探索。如:在開展「沉與浮」的科學活動中,在上述的課堂活動後,還可以把「沉與浮」的現象延伸到非正規性活動中(即活動區)繼續探索。教師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引導幼兒探索出更多讓浮的物體沉下去,讓沉的物體浮上來的方法。教師把正規性科學教育活動和非正規性科學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幼兒的探索興趣能更加持久,也更深刻的去理解「沉和浮」。教師必須將三種科學教育形式有機的結合,靈活的開展,才能取得科學教育的最佳效果。
科學發展的一般過程是形成假設,收集材料,證明或拒絕假設,作出結論的過程。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把孩子引進實際活動,鼓勵幼兒觀察特殊的活動和具體的事物,動員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參與觀察,然後幫助幼兒分析、歸納出一般結論,最後,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實驗,解決問題和交流討論加以檢測。總之,教師只有將科學教育貫穿於一日活動中,才能真正發揮科學教育活動的作用。更好的促進幼兒認知、情感的協調發展。

『陸』 幼兒園大班科學討論交流型活動教案《認識高速公路》

目標:

1初步認識紅色和綠色

2並能指吃紅色和綠色的事物專

活動准備:掛圖紅屬娃娃綠寶寶紅色及綠色的玩具或事物

活動過程:

1、介紹紅娃娃,並告訴小朋友為什麼叫紅娃娃(我叫紅娃娃,因為我的衣服。鞋子都是紅色的)

2。介紹綠寶寶,並告訴小朋友為什麼叫綠寶寶(我叫綠寶寶,因為我的帽子是綠色的,衣服是綠色的,褲子也是綠色的,所以大家叫我綠寶寶)

3、引導小朋友在玩具中找出紅色和綠色

『柒』 大班幼兒的科學課對幼兒有哪些目標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索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法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捌』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信息從哪兒來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內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容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閱讀全文

與科學教育討論交流型活動教案大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