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認識圓形小班教案可以加什麼游戲在裡面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了解圓形的外形特徵。
2.培養幼兒對認知圖形的數學活動的興趣。
3.能從許多實物和周圍環境中找到與圓形相似的實物。
活動准備
1.各種圓形的實物(如圓形鏡子、圓盤、圓餅乾等)。
2.課件:各種各樣的形狀[2-54]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情境導入:「小朋友們,今天有些圖形寶寶到我們班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嗎?
帶領幼兒參觀由於圓形物品組成的圓圓商店,說說這些物品的面是什麼形狀的?
小結:這些物品的面都是圓形的。那麼究竟什麼樣子的圖形是圓形呢?
二、展開
1.幼兒每人一張阿圓形卡片,引導幼兒觀察探索圓形的外形特徵。
幼兒每人一個圓形卡片,請幼兒沿著圓形邊緣摸一摸,
問:你有什麼感覺?請幼兒摸一摸圓形的面,問:有什麼感覺?
感知圓形邊緣是光滑的,圓形的面是平的,初步感知圓形的外形特徵。
小結:圓形的面是平平的,周圍很圓滑,沒有稜角,這樣的圖形就是圓形。
2. 觀察拓展,找找身邊的圓形
請小朋友找一找身邊的圓形:我們教室里有什麼東西是圓形的?
你還在那裡見過圓形的物體呢?
3.課件觀察,感知生活中的圓形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物品中哪些是圓形的?
4.游戲「送圖形寶寶回家」
方法:幼兒人手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卡片,老師准備兩個圖形媽媽的卡片,
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後將手中的圖形送回家,並說:「我把xx圖形送回家」。
最後,老師帶領幼兒進行檢查驗證。
⑵ 幼兒園小班教案畫三角形圓形
活動目標 1、知道什麼是圓形,什麼是三角形。 2、鍛煉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學習按圖形的特徵進行分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什麼圓形,什麼是三角形。 教學難點: 學習按圖形的特徵進行分類。 活動准備 1、環境布置:圓形和三角形王國(圓鏡子、圓籃子、...圓盒子、紅領巾、三角尺、小紅旗等),在教室裡布置一些圓形和三角形拼成的圖形。 2、不同長短的塑料管3根、線1根。 3、每組幼兒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三角形一籃。 活動過程 一、認識圓形和三角形 1、請幼兒在圓形和三角形王國里玩。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圓形和三角形,並說說它們的不同。 2、幼兒操作。 請個別幼兒上來用3根塑料管拼成三角形,用線拼成圓形。 二、尋找圓形和三角形 1、請幼兒在由許多圖形拼成的圖中,尋找出圓形和三角形。 2、教師: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什麼東西像圓形和三角形? 三、圖形分類 1、聽信號取圖形。 (1)4個幼兒一組,每組一籃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三角形。 (2)幼兒聽教師的信號從籃子里取出相應的圖形。 2、按圖形的特徵進行分類 (1)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圖形的大小、顏色或形狀進行分類。 (2)每組請一個幼兒說說他們是按什麼來分類的。 教學反思 通過該活動的實施,教師覺得: 1、主題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具准備得較豐富充分。 2、幼兒初步了解了圓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徵。能認真觀察實物教具,從中發現圓形和三角形並能積極大膽地說出它們的不同;能從用圖形拼成的拼圖中找出圓形和三角形。 存在的問題: 1、沒能結合實際生活讓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東西像圓形和三角形。 2、在圖形分類這一環節教師沒能較好地引導幼兒先自己觀察探索發現再分類,而是直接教授給幼兒方法,違背了「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的基本原則。 3、幼兒沒能較好地共同合作完成操作活動。
⑶ 小班我的數學認識三角形和圓形教案怎麼寫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的天性是好動,觀察能力、模仿能力特別強。利用生活中的圖形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還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目標
一通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活動認識圓形、三角形。
二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三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豐富幼兒的詞彙,鍛煉幼兒的膽量。
教學重點、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的思維,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
1每人一隻小盒子 、四顆大小不同的紐扣,三根火柴棒,
2大頭針若干、泡沫板一塊、絨線或銅絲若干。
3圓形、三角形卡片、雪花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球、魔方、餅干、盆碗、紐扣讓幼兒觀察它們都是什麼形狀。如果知道告訴老師,小朋友認識那些圖形。
2小朋友喜歡這些圖形嗎?
3今天我們就和這些圖形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
1玩紐扣吧,請小朋友把自己手中的紐扣從大到小地排列並數數有幾顆紐扣?(4)。問這些紐扣都是什麼形狀的?並請小朋友把最大的紐扣拿出來,摸一摸,看一看。
2找圓形;紐扣是圓形,還有什麼是圓形的?讓幼兒在教室里找圓形,找到後告訴老師,要大聲回答問題,(表、桶、球、水杯)。
3連三角形:請小朋友用三根大頭針隨便分開插在泡沫板上。教師用一根絨線把大頭針連起來後讓小朋友說出是一個什麼圖形?(三角形).。比一比三角形與圓形有什麼不一樣?(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4讓幼兒自己動手,拼三角形:請每個幼兒用三根火柴棒拼成一個三角形。
三結束部分 :
1發給每個幼兒一根銅絲,讓幼兒發揮想像任意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而且還要說出自己的想法,鍛煉幼兒的手腦並用,語言表達能力。
2給雪花玩具歸類:圓形的放在圓盒子里,三角形的放在的三角形盒子里。
3擺卡片;發給每個幼兒一套圖形卡片,讓他們有創意的擺出各種組合圖形。
4欣賞圖形,讓幼兒自己來評價一下小朋友的作品。
5教師總結在課堂上全體小朋友的表現。
教學反思
我利用幼兒的好動好學的天性,讓幼兒自己邊學邊邊動手、邊觀察,在生活中找出各種圖形,而且,鍛煉幼兒說話、要大聲說話,不僅要在科學常識方面學習,還要豐富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並且利用幼兒動拼圖形時,發展了幼兒思維能力,要想像出他所喜歡的圖形才能拼出各種圖形,幼兒特別喜歡用銅絲和圖形卡片來拼圖。就像變魔術一樣。一會變成圓形、一會變成三角形又變成正方形,幼兒還用卡片組合拼圖,用圓形和三角形組合成一隻小鳥,三角形圓形正方向組成大象。幼兒特別有成就感。非常激動學習興趣特別濃。本節課幼兒的注意力特別集中,就連膽小幼兒都能拼出簡單的圖形。這說明幼兒很聰明,只要給他們搭建平台,他們就有機會展示自己,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如果,這節課從上的話,我要給幼兒一支筆,要讓動手他們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比如、電視、洗衣機、冰箱、球、車輪、等等
⑷ 小班數學《認識圓》說課稿
認識圓
一、 教材分析(說教材):
1、我說課的教學內容是《認識圓》,本節內容是人教版數學教材六年紀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對圓有直觀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後面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基礎。
2、《---------》的教材編排是--------------------
二、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使學生掌握用圓規畫圓。
3、經歷本節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樹立學習自信心。同時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樂於助人的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
2、難點:用圓規畫圓
四、教學環節以及設計意圖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的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基於以上理念,我們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即引入新知——構建新知——強化新知——總結新知。
五、教學流程安排
(一)引入新知:老師藏寶引入。讓學生去思考圓的特徵。(得出圓心、半徑)
(意圖: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構建新知
1、動手操作:用圓形的東西畫圓,再從不同的方向折圓。再次引出圓心半徑直徑。,
2、提問思考:半徑有多少,直徑有多少,半徑直徑什麼關系。
3、嘗試解決:通過圖形解決問題(量和觀察)。同圓的半徑直徑相等。
4、運用知識:畫圓。為什麼有些同學圓,有些同學不圓。為什麼大小不一樣,位置不一樣。圓規的使用,定一隻腳,動一隻腳,兩腳間代表什麼。
(意圖:給學生創設自主建構知識的空間,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強化新知
1、練習一、三是掌握圓的半徑和直徑的定義
2、練習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圓,學會畫圓
(意圖:一方面,通過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的知識,另一方面,又有利於教師了解學情,教學進度,以保證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總結新知
1、引導學生反思回顧本節課的收獲。同時,想盡辦法通過學生來提出本節要注意的知識點。
2、大家在了解了圓的一些特徵後,我們還可以對圓做什麼研究呢?這就留給大家課後去思考。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反思和梳理知識點,同時做到讓知識點來自生活回歸生活,這樣能夠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