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大班主題式課程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活動准備] 1、每一個孩子准備一塊月餅,並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常娥奔月》...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了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 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 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 ——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㈡ 幼兒園小班手工《製作貓頭鷹》教案
目標 1.能兩手較協調地揉搓橡皮泥。 2.學會在球體上安裝小棒。 3、欣賞自己與同伴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材料: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看,老師的口袋鼓鼓的,裡面會是什麼呢?"小朋友猜一猜。"聽,還有聲音呢?到底是什麼呢?"揭秘:糖。"是什麼糖?"(棒棒糖) 二、觀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點。 "老師手裡的棒棒糖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連貫描述:上面一顆糖果是圓圓的,下面的棒棒是長長的,老師還給它編了一個順口溜:方的糖圓的糖,安根小尾巴變成棒棒糖。這種是小朋友經常吃的,噢,那老師要問小朋友有沒有吃過其它樣式的棒棒糖呢? 三、製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過這種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沒有做過呢?今天老師也想動手做一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然後你們自己動手做一個屬於自己的棒棒糖,好嗎? 先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橡皮泥放在手裡,兩手對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小球,咦!老師把它按一個漂亮的小尾巴,這樣是不是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棒棒糖,老師很開心。現在請小朋友也動手做一做,在動手這前老師要說下游戲規則: A、做手工時小嘴巴不能發出聲音,要安安靜靜的。 B、不能搶別人手裡的東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提醒幼兒橡皮泥要放在手心裡,兩手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要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的球) 3、咦!現在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舉起來,看看和老師的是不是一樣的,你們的沒有小尾巴,現在請劉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覽會。 老師請幾個小朋友的作品拿上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看看他們做得是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師覺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幹,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師:小朋友今天開心嗎? 幼兒:"開心"。 教師:小朋友有了開心的事情呀,要學會與別人分享。下面讓我們拿起棒棒糖送給小(3)班小朋友,讓他們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快樂心情吧。請小朋友到劉老師那去排隊! 五、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可以看出棒棒糖是孩子喜歡的並品嘗過的一樣糖果,深受孩子的喜愛。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從目標上看完成的很好,每個目標幼兒表現的都很棒。就活動過程來說,整節課幼兒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師完成每個環節的設計。教師在第三個環節時問:"幼兒有沒有做過棒棒糖?幼兒說有的時候,老師認為孩子撒謊或者孩子吃過誤認為自己做過。"這時老師反復地強調幼兒沒有做過,把幼兒的思想往老師的思想上拉。其實這時應該順著孩子的思路隨機應變說:"今天老師也做下,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樣,好嗎?"這樣會更好些,也能讓孩子明白到底什麼是做、什麼是吃。教師能通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讓幼兒獲得愉悅的心情。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㈢ 美術,快樂中秋節,畫燈籠,中班,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體驗花燈和賞燈給生活增添的快樂。
2.指導幼兒在《創版意繪畫》(中權班秋季)第11頁上畫出自己喜歡的燈籠。
活動材料
1.《創意繪畫》(中班秋季)第11頁)作業紙幼兒人手一份。
2.範例畫、彩色筆等。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組織幼兒說一說,你見過燈籠嗎?你見過什麼形狀的燈籠。鼓勵幼兒大膽回答。
2.啟發幼兒畫單一的或者成串的圓形,橢圓形的燈籠。
3.教師示範。鼓勵幼兒大膽地畫單一的或者成串的金魚、兔子、公雞等形狀的燈籠。
4.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可模仿紙上的範例畫,並指正提示幼兒正確選擇顏色繪畫。
5.互相交流。
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大膽介紹自己所畫的燈籠的名稱,比一比誰畫的燈籠最漂亮。
㈣ 學前班中秋節手工教案
教孩子用超輕粘土捏月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