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下冊春天的消息課後反思
春天是一個匯聚各種美麗元素的季節,也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在幼兒午間的散步活動中我們會引導幼兒去尋找春天,草地上去發現嫩綠的小草、樹上找找小芽、陽光下感受春天氣候的變化。同時在晨間談話中與孩子一起孩子興致勃勃地談論著自己在春天裡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吃到的、感受到的……以此來加強孩子對春天的感受,豐富孩子的相關經驗。
在活動開始,我創設了問題情境,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怎麼知道的?幼兒回答問題時,我鼓勵幼兒回答問題的語言盡可能完整,並從不同角度進行交流。因為有了平時的引導,幼兒在感受春天的美、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方式表現春天的美上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接下來學習詩歌的環節中我根據詩歌內容准備了一些圖片:「春天怎麼來?」我用問號替換, 「春天從花朵里跑出來」畫了一朵花和在跑步的春姑娘。在這些圖片的幫助提示下孩子很快就學會了朗誦第一段詩歌,然後我又根據詩歌的內容出示第二的圖片,當我拿出「?」號圖片時,孩子們都能說出詩歌的第一句「春天怎麼來?」於是我就順勢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孩子們,讓他們有個想像的空間,為詩歌的創編活動打下基礎,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說開了:「從菜花里跑出來」「從綠綠的樹葉里跑出來」「從風箏里飛出來」……當我把綠綠的小草和正在跳的春姑娘圖拿出來時,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春天從綠綠的草地里跳出來」,孩子們在圖片得提示下自己把詩歌第二段講述出來了,最後一段,我把一個有愛心的笑臉娃娃和一對翅膀展示在幼兒面前,孩子們再次展開了想像,最後,我們看著圖片把詩歌完整地講述了一遍,並把孩子剛才的想像也添加到了詩歌中去了,整個活動在愉悅的氣氛中結束了。
本次活動孩子能得到愉快的成功體驗,要歸結於直觀圖片的運用,因為它功不可沒。它不僅可以使幼兒較快地理解詩歌,同時也讓孩子對詩歌保持了更深刻、持久的印象。在中班語言活動中利用形象的圖譜進行教學,符合了孩子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學習特點,有利於孩子建立清晰、明確的概念。像圖譜這樣的視覺材料可以把語言材料簡單化、形象化,使活動變得生動、富有趣味性,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當你像變魔術一樣拿出圖片時,孩子們充滿了興奮和期待,兒童形象思維占優勢,這是他們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圖譜的運用,可以促使孩子自己動腦,發展他他們的觀察比較能力,讓孩子思維處於最佳狀態,從而積極思考,自覺接受新知識。
② 幼教,春天的課後反思
《春天》的教學反思
本活動是主題《四季暢想曲》中的一個語言活動,經過幼兒園三年經驗的累加,幼兒對於每個季節的特點有了大概地了解,特別喜歡春天,用孩子的話說:「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最美。」詩歌《春天》是一首韻律感很美的詩,詩中有不但有色彩美,還有動態的美。以春天為線索,將春天的景物、動物、人物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美麗、活潑、動態的春天。
為了讓幼兒能夠真正感受散文中優美的意境,我課前讓孩子們觀看了春天的圖片,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這樣提問:「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麼?」「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有美麗。」「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有許多漂亮的花。」「我喜歡春天,因為草和樹都變綠了。」……小朋友都爭著回答。
為了幫助幼兒感知詩歌內容,我設計了這樣的提問:「春天是一本怎樣的書,書里有什麼?」「春天除了是一本會笑的書,還是一本怎樣的書,誰笑了?」「春天還是一本怎樣的書,誰在唱歌呢?它們發出了什麼聲音?」第一和第三個問題幼兒都回答得很積極,但對於第二個提問「誰笑了?」,幼兒都回答「春天笑了」。我反思了一下,可能是我的提問有問題,如果我這樣問,幼兒肯定能明白我提問的意圖:「春天除了是一本會笑的書,還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書里有誰?誰笑了?」所以教師的提問要明確。
為了幫助理解這種藝術表達形式,我和孩子討論了;「為什麼說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會笑的書、會唱的書?)我的意圖是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一環節中,只有平時語言表達較強的幼兒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於一部分膽小、害羞的孩子還是沒有表達的機會。因為一節課只有這么多時間,對於這部分孩子,沒有空餘的時間去等待,這也是我一個糾節的地方。
為了讓幼兒完成仿編任務,我增加了自製小書的環節,引導幼兒運用簡單、明了、形象的簡筆畫形式為詩歌畫出了三幅各具特色的圖,這樣既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也利於幼兒利用記錄的確圖標來進行仿編。
③ 中班語言春天的童謠教學反思怎麼寫
(1)寫成來功之處將教學過程自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④ 中班語言《春天的消息》說課稿怎麼寫
《春天的消息》說課稿
說教材:
本課是「嶺南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個內容。本單元屬於藝術與自然科學取向的課程,以學生與自然對話為切入點,以四季的故事為創作源泉,共安排了「春天的消息」、「夏日的涼風」、「秋天的落葉」、「冬日的樂趣」四個課程。讓學生在參與設計創作的過程中,了解四季變化的大自然科學現象與人的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培養了學生自然科學的意識的同時,又豐富了他們審美創造的想像力。
春天的消息一課以「迎春」為主題,讓學生感受明信片猶如一幅幅優美的畫面,向人們展現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同時讓學生透過明信片的設計製作感受春天般的親情、友誼和信息文化的意趣。
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感知明信片的文化,知道明信片的審美性與功能性 2、能根據明信片的設計要素設計一張明信片。 過程與方法:
1、在「找一找」活動中,感受春天的美。
2、在欣賞活動中,了解明信片的設計要素,體會明信片的裝飾性和功能性特點。 3、在設計與變化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在互傳春天消息的同時,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2、喜歡明信片。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1、能根據明信片的設計要素,手繪設計一張明信片 2、體會春天的美在哪裡。 3、認識明信片的格式。 教學難點:
1、如何運用明信片的格式表現美麗的春天。 2、能運用明信片進行實用與裝飾設計。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准備:明信片、水彩筆、美術本、鉛筆、橡皮
說教學設計:
本課以「春天的消息」為題,讓學生運用明信片的設計要素進行創作,一方面讓學生了解明信片的功能,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春天的景色,寄託對春天的希望,表達對春天的熱愛。在互傳春天消息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本課分為四個部分:
一、感受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 1、傳設「春天的情境」 2、「找一找春天的色彩」活動。
1) 春天的感覺,如百花盛開,鳥兒給美麗的春天帶來了生機,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 2)春天的色彩,如淡紅,粉紅的桃花,白色的風鈴草,翠綠色的葉子,啟發學生運用色彩創作的興趣。
3)春天的想像,如一個個白色小風鈴似的風鈴草,被春風吹過,「小鈴」互相碰撞,表達「敲響春天的鍾聲」。。
二、欣賞明信片
1、了解明信片的設計要素,體會明信片的裝飾性和功能性特點。 1)明信片是一種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載有信息的卡片。 2)明信片上要設計粘貼郵票的位置 3)明信片的一面必須有一定的裝飾。
4)明信片的功能:通信功能、宣傳功能、收藏功能。
2、學生根據「設計明信片的幾個要素」,對學生作品進行欣賞與評價。 三、設計明信片 1、畫面設計 設計:方形的畫面。
變化:還可以設計什麼形狀的畫面? 2、郵政編碼與郵票粘貼位置。
設計:畫面的右上方,方形的郵票畫面。 變化:還可以是其他形狀的郵票。 3、以「迎春」為題,進行裝飾設計 4、寫上關於「春天的祝福」的文字。 1)文字位置。 2)橫寫或豎寫。 四、作業評價:
採用自評互評的方式,讓學生自由討論,自由評論。 1、是否具備明信片的四要素。 2、畫面是否美觀,能否體現春天的主題 3、是否有祝福語。
⑤ 幼兒中班活動春天的小書反思
幼兒中班活動,春天的小書反思,可以根據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然後參加活動,所學到知識,這樣更能夠讓孩子們知道反思過程的那種趣味。
⑥ 中班 春天的花草 教學反思
當溫柔的春風輕撫我的臉頰時,我很快樂;當調皮的春雨打濕我的腳丫時,我很快樂;當威武的春雷震動我的耳朵時,我很快樂……
春,四季最美的季節,生命從這里開始,單調的世界從這里開始上色。今年的春天來得很早,我安靜了一個寒假的心開始變得不安分起來。當我聞到了青草泥土的香味,便更加按耐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想探出腦袋去瞧瞧今年的春姑娘。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走出了家門。一個股涼涼的輕輕的風吹動了我幾根發絲。仔細用鼻子聞一聞,會聞到風中還夾著新生命的氣息。我不禁沉浸在其中,彷彿所有的喧囂在此刻都變得安靜了起來。心裡有洋溢著一種不可名狀的快樂。往前走,走向茂密的樹林里。啊,春天在我的眼前清晰起來了。大樹褪去了原來灰棕色的樹衣,穿上了一件綠色的衣服,竟然變得年輕起來,活像一個小夥子。嫩嫩的小葉芽東一點西一點的纏在細長的枝條上,煥發出生命的氣息。蹲下身來,我發現從泥土裡居然冒出了一個個小尖腦袋。彷彿就要脫土而出了似的,讓我忍俊不禁。藏在草叢中幾朵小野花,若隱若現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撥開草叢,仔細瞧瞧這花。花苞還未完全盛開,藏著幾顆晶瑩剔透的露珠。這不就是春天最美的點綴嗎?
這時幾只小鳥唱起歌來,它們也在慶祝春天的到來吧!
眼睛看著這一切景色、耳朵聽著這一切歌聲、雙手摸著這一切全命。這個春天,我真快樂!
⑦ 中班 春天的秘密 活動反思怎麼寫
不知道這些對你有沒幫助:
隨著天氣的漸漸暖和,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和日常觀察,幼兒每天都會有許多新奇的發現。所以結合《春天和夏天》話題。我找到了《花園里有什麼》這本書,對我很有啟發。剛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發現這裡面的內容比較豐富,詞句具有韻律感、畫面優美等特點,這些都會使幼兒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但同時又不像平時的日常用語,對孩子們來說有點深奧,我就擔心,不會深受孩子們的喜歡。
考慮到書中的內容可以幫助幼兒認識春季,還可以用來調動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大自然的秘密,如引發幼兒用眼睛尋找春天等等,決定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做一些調整。把活動的重點放在了散文中的段落理解上。
隨著活動的深入,幼兒能夠用眼睛看到的、鼻子聞到的、耳朵聽到的,以及地下看不到的,確確實實存在的,都讓幼兒一一感知了。接下來樹葉是小蟲的隱身衣,這個形象的比喻讓幼兒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花朵是蝴蝶的隱身衣、草地是蚱蜢的隱身衣這些都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接下來,樹葉滑過耳朵癢癢的感覺,那是一種意境美,幼兒對這個細節非常感興趣。於是我就根據幼兒實際掌握的情況,把散文中的經典語句讓幼兒來學著講述,領略散文中的意境美。
通過本次活動引導了幼兒用各種感官來發現春天的秘密、春天的美,同時滿足他們好動、好奇的天性,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活動中我的比較成功的方法是在閱讀中指導幼兒怎麼看圖畫,培養他們對圖書畫面的觀察力和想像力,使他們懂得既可以從畫面中也可以從文字中獲得相關的信息。如:一個小娃娃的耳朵特別大,那就是在花園里耳朵聽到了什麼?活動中的不足是有些幼兒的知識水平有限,不能夠做到每個幼兒都能夠理解。
幼兒生來就有一種好奇心、探求欲。早期閱讀並不在於單純發展孩子的閱讀能力,而更在乎啟蒙閱讀意識,讓孩子通過各種途徑,接受各種信息,形成書和閱讀的概念。希望以後的的早期閱讀活動幫幼兒盡早進入知識的海洋,開闊他們的視野,啟迪幼兒的智慧,陶冶幼兒的情操。
我知道所以你知道!
⑧ 中班語言春天裡的故事寫反思
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放在充分感知60年代,70年代生活上,做到既不誇大事實,也不迴避問題。我們的學生都是出生在90年代的孩子,他們一生下來就趕上了祖國的大好春天,對於改革開放前的那段歲月是一片空白,沒有一點感性的認識。沒有認識就很難感受到今天生活的美好,基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學生最近認知區域入手來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從而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是「改革開放」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改革開放的話題很大,其間包容了太多的歷史背景和政策措施,如何讓學生從身邊的淺顯的事例中感受到這種變化,是本堂課的難點,為了分解難點,徐洪英老師在課前布置了調查訪問,在課內又充分利用聽課老師的資源,將品德的課堂無限擴大。在課堂里,用探討、交流、食物呈現等方式,盡量多的讓學生感受祖國正在走進一個萬象更新時代。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教學設計說明
1、對低年級段三線的目標定位的思考
閱讀線的教學目標: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②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a、規范學生的語言。b、積累詞句。c、培養說話能力。
生活線的教學目標:①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學會觀察學會思考。②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使學生有要說。③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而提高寫話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對低年級段寫話的具體要求:①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②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③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2、對貼畫作文的認識—(貼畫作文,把學生引入寫作的殿堂。)
①為學生創造了極大的想像空間。
②營造表達氛圍,提供想像題材。
③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強,喜歡畫畫,喜歡圖片,剪貼畫的過程,正是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動心的「隨心所欲」中,實現快樂寫作。
3、確定「四季的故事」主題習作的初步設想。
①以情境線為中心,提升閱讀線、生活線的教學目標,實現三線之間的整合。
②立足生活(四季),創造故事(想像),立足於生活的想像寫作,實現課程標准中寫實與寫虛的習作要求。
③在三線中都融合了想寫、會寫、樂寫的快樂作文的總目標,以閱讀線、生活線為基礎,誘發習作之樂,以情境線為中心提升習作之樂。
針對以上的思考,我在本學年確定了「四季的故事」主題習作教學設計。以下是「春天的故事」教學設計。
第一步(閱讀線)→ 誦讀積累 → 誦讀春天 → 激趣
↓ ↓ →想寫(誘發習作之樂)
第二步(生活線)→ 觀察生活 →欣賞春天 → 導情 ↓
↓ ↓ ↓
第三步(情景線)→ 貼畫寫話 → 表現春天 → 表達→ 樂寫(提升習作之樂)
「春天的故事」主題式教學分三步完成。第一步進行閱讀線的教學內容,即優選三篇描寫春天的文章進行閱讀積累,通過美文誦讀,啟發學生對春天展開想像,將學生的思維帶入春天的意境,激發學生對春天的嚮往之情,為下一步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親自去體驗春天的美作好鋪墊。
第二步,學生帶著對春天的嚮往之情走進大自然,去尋找春天,觀察春天。學生帶著一定的學習目的走進春天,用自己的眼、口、鼻、心去體驗春天的美。通過親身體驗,學生真正感受到春天是美麗的,多彩的,自然產生熱愛春天之情。「情動而辭發」,這又為下一步打好基礎。
第三步,學生的情感被激活了,自然有了表達的需要。這時進行圖片搜集、剪貼,而後進行寫話創作,書寫「春天的故事」。
以上三步教學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其過程可概括為「激趣---導清---表達」。學生在任何一步教學中,都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是在主動參與、展開想像、動手動腦中運用多種感官去發現、體驗、表達,真正實現了「想寫」、「樂寫」的教學目的。
(二)、教學設計
習作目標:1、誦讀三篇文章,習得方法,啟發想像,積累詞句。
2、走進春天,觀察春天,體驗春天,產生熱愛春天的感情。
3、搜集圖片,剪貼成畫,創編故事。
第一步「誦讀春天」教學設計(一課時)
教學要求:1、美讀三篇文章《找春天》、《春天是這樣來的》、《春天已經到來》,熟讀成誦,展開想像。
2、在閱讀中學會觀察,為走進大自然觀察春天打下基礎。
3、展開想像,進入春天獨有的意境。
4、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還記得一年級我們學過的描寫春天的詞語嗎?
生:春暖花開
生:柳綠花紅
生:冰雪融化
……
總結: 是啊,春天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季節,許多文學家把春天寫成優美的詩歌,琅琅上口的文章。下面我們就走進作家的語言中,去領略春天的美。
二、誦讀文章,展開想像。
(1)、自由朗讀三篇文章,初步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景色美、意境美。
(2)、交流感悟,啟發想像,訓練思維。
1、交流《找春天》(在閱讀教學中已完成閱讀教學的任務,現只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春天):
師: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找到春天的?
生:用眼睛看。
生:用耳朵聽。
生:用鼻子聞。
生:用手摸。
師總結:小朋友們通過看、聽、聞、觸到了春天,他們感到春天是美的,充滿了快樂。[使學生習得觀察方法]
2、交流《春天是這樣來的》:
師:作家張國南聽到了春天的聲音,寫出了詩歌《春天是這樣來的》,快讀一讀吧,看作者的想像多美呀!
學生誦讀。
交流:作家聽到了什麼聲音?他把那聲音想成了什麼?
生:作家聽到了小溪的聲音,他把那聲音想成是春天唱著歌來的。
生:作家聽到了風吹柳條的聲音,他把那樣子想成是春天跳著舞來的。
生:作家聽到了春筍拔節的聲音,他把那聲音想成是春天放著鞭炮來的。
師總結:作家不但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春天,還寫出了自己豐富的想像,就使得春天更美了![使學生明白:在觀察中展開豐富的想像會使得景物更美。]
3、交流《春天已經到來》
師:在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的筆下,春天更是生機勃勃,在美麗的大自然里,各種小動物在快樂的做游戲呢!快讀一讀《春天已經到來》吧。
生自由誦讀。
交流:春天裡哪些小動物在做游戲?邊讀邊做一做它們的動作,體驗它們的快樂。
生表演讀。(此環節以動物的快樂感染學生的快樂,激發學生走進大自然,體驗春天的樂趣。)
師總結: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春天是一個美不勝收的季節,春天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季節,春天是一個無比快樂的季節。帶著你對春天的嚮往,帶著你對春天的熱愛,走進大自然,走進春天吧!
第二步「欣賞春天」教學設計(周末自主活動)
教學要求:1、自主選擇自己想要觀察的地方,用眼看、用耳聽、用鼻聞,用手摸,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觀察春天,體驗春天的美。
2、帶著你積累的詞句,到大自然中去體驗。
一、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對春天的嚮往之情。
1、上一節課我們美讀了三篇文章,在語言中我們領會了春天的美。你想到哪裡去尋找春天呢?
生:公園
生:果園
生:田野
2、選好了你想去的地方,你將怎樣去觀察春天呢?
生: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
總結:對,我們可以走進公園、果園,用眼看,用耳聽,,用鼻聞,用手摸,用心感悟春天的美麗吧!,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和春天交上朋友。
三、安全提示
1、周末活動一定要有家長陪同。
2、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3、帶著你積累的詞句,到大自然中去體驗。(由閱讀中學會如何觀察,使體驗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本環節,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嚮往之情,引導學生動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春天的美好,為下一步貼畫寫話打好基礎。]
第三步「表現春天」教學設計(1課時)
教學要求:1、指導學生剪好圖片,按一定的主題進行貼畫。在貼畫成圖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積累的詞句,進行想像,創編故事。
2、培養學生自主搜集圖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