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活動設計社會領域教案怎麽寫
一. 活動目的: 1. 幼兒能了解到家裡垃圾多了會引來蒼蠅和蚊子,還會給人帶來許多煩惱。 2. 激發幼兒不亂扔垃圾的情感。 . 活動准備: 情景表演,頭飾(兩只小白豬,小黑豬),各種工具(掃帚,簸箕,雷達,蒼蠅拍,必撲,老鼠夾,神筆)。 三. 活動過程: 情景感知――討論講述――行為練習(一) 情景感知: 1. 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個家嗎?為什麼?(廣泛地請幼兒來講一講,老師聽取意見)2老師也不喜歡這個家,為什麼小朋友不喜歡,請大家看一個表演。 3. 幼兒和老師共同看情景表演。 ) 討論講述: 1. 小白豬為什麼會肚子疼?(吃了蒼蠅叮過的蛋糕)(引導幼兒發現蒼蠅和蚊子)教師小結:對呀!蒼蠅渾身都是細菌,它最喜歡骯臟的地方。垃圾桶邊,廁所里,到處可以見到它然後叮在蛋糕上把細菌都傳到了吃的東西上,小白豬吃了蒼蠅叮過的蛋糕,所以就會肚子疼。 2. 家裡垃圾多了除了引來蒼蠅和蚊子,還會帶來什麼煩惱?(讓幼兒講講議議,討論一下)(引導幼兒講出蒼蠅.蚊子.老鼠的危害) 3. 小朋友那麼現在你們還喜歡小豬家嗎? (三) 行為練習: 1. 怎樣才能把家裡整理干凈呢? 2. 有什麼辦法能消滅蚊子.蒼蠅.老鼠呢? 3. 幼兒.小豬.老師共同整理小豬家。 4 現在小豬家變干凈了嗎?我們把小手洗干凈和小豬說再見吧。
⑵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畫畫我自己
活動設計背景 讓孩子們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體驗成長的快樂。在自己的成長過程 中,每個人都有許多的夢想,讓孩子們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活動目標 認知:讓幼兒知道,他們小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情意:讓幼兒了解故事故事主要角色的心願。 技能:鍛煉幼兒有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成長的心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幼兒的成長歷程。 難點:鍛煉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活動准備 各種人物圖片,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通過游戲的方式,了解人的成長過程。 1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做一個游戲,請你們看看這里有幾幅圖?在圖片里藏著什麼秘密,請你們找出來。 2幼兒共同找出寶寶成長圖(嬰兒——幼兒——小學生) 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慢慢成長起來的。 二、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邊看邊猜邊講的過程,了解主要角色的心願。 1、出示人物圖片:明明和東東他們在一起討論長大以後做什麼?(出示文字) 2、出示圖一:(猜測蒲公英的心願)幼兒觀察討論 3、出示圖二:(猜測小魚的心願)明明和東東來到了哪裡?遇到誰?他們說了什麼? 4、出示圖三:他們想用蠟筆做什麼? 5、出示圖四五:( 分別講述明明和東東的心願) 明明用綠色塗了什麼,他為什麼要圖出一片綠色他的心願是什麼?東東用藍色塗出了什麼?(幼兒講述)東東長大後做什麼? 6、圖六:引發幼兒講述:小朋友你們長大後做什麼? 三、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長大後的願望。(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師:誰願意來告訴我們,你長大想做什麼? 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許多美好的願望,相信長大後你們都能實現,成為一名醫生、畫家、飛行員等等。 四、延伸活動,幼兒繪畫自己的心願。 師:讓幼兒畫畫,講講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⑶ 我愛我的幼兒園的小班社會教育活動。求教案
教學意圖:
小班幼兒漸漸地長大、懂事,對自己長大了的感覺也十分強烈。為此,設計了《我是怎樣長大的》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看看、說說、試試的過程中,既感受到自己身體方面的成長,又能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媽媽,體驗自己和媽媽之間的親情,從而激發幼兒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自己成長的過程。
2、通過回憶和體驗自己長大的過程,懂得關心媽媽。
教學准備:
1、幻燈片「我是怎樣長大的"。
2、媽媽的圖片。
3、紅色嘴唇貼片。
教學過程:
一、與幼兒談話1、你知道自己是怎樣長大的嗎?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嗎?
2、我們從什麼時候就會笑了?
二、看幻燈片,初步了解長大的過程1、媽媽懷孕了,有一個可愛的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一天一天慢慢長大。媽媽看到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紅紅的花,想到肚子里的小寶寶,開心地笑了。
問:你知道你在媽媽的肚子里都做過什麼事情嗎?(踢媽媽的肚子、在媽媽的肚子里玩,會吃手指頭,也會開心地笑)慢慢地,慢慢地……十個月過去了,媽媽的肚子越開越大,行動越來越不方便。
2、寶寶出生了,他睜開眼睛,看到美麗的世界,看看這,看看那,咦!好奇怪呀?他對什麼都很好奇。這時候的寶寶,好小好小,不會說話,只會哇哇地哭,所以,媽媽就要很細心的觀察寶寶,為寶寶吃奶,給寶寶換尿布,媽媽好辛苦呀。
3、三個月過去了,寶寶學會了什麼本領?(看圖片),寶寶會翻身了,你是怎麼翻身的?小朋友們來學一學?
4、六個月過去了,這時候的寶寶,不想總是躺在床上,他想干什麼呢?讓幼兒想想,——坐起來,這樣好舒服呀!
5、又過了一段時間,七個月過去了,寶寶又學會了新的本領,想想看,是什麼呢?——寶寶會爬了,摸摸這,摸摸那,真有意思。你們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爬的嗎?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6、後來,寶寶在大人的幫助下,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孩子們可以模仿媽媽和幼兒一起學走路的樣子。體驗媽媽的辛苦。
⑷ 小班社會教案幼兒園真漂亮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後,不能很好的和小朋友相處、學習,還沒有養成按時上幼兒園的習慣,因此設計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體驗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2、學習按順序觀察多幅畫面。3、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幼兒園的一日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按順序觀察多幅畫面。
難點:能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時間變化。幼兒:熟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生活的快樂。對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有初步的認識與感知。
2、環境准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各個環節的錄像資料;布娃娃娜娜,動物玩具與幼兒人數相等。玩具電話機人手一部;幼兒一日生活的相關照片。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
一、播放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的錄像。
1、教師出示娃娃娜娜:與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我可喜歡在幼兒園生活了,每天都可以和大家一起學習、做游戲。老師還給我們錄像了呢!你們看---」
2、多媒體演示:幼兒園里幼兒的一日生活。
幼兒園里小朋友一起洗手吃點心。
幼兒園里小朋友一起高興地做游戲。
幼兒園里小朋友一起快樂的玩滑滑梯。
幼兒園里小朋友一起安靜地吃飯
......
在演示與示範的同時可以讓幼兒看看演示一起來跟學,學習說:「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
二、情景感知:
1、我們剛才看了自己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剛才啊!娃娃娜娜的媽媽媽媽也很想知道娜娜在幼兒園里是怎樣過的,聽,娜娜的媽媽又打電話來了!"
2、"零零,誰來電話了?"教師邊問邊做界電話狀.
三、游戲感知:「打電話」。
1、幼兒扮演角色給媽媽打電話,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2、幼兒能完整的說話,教師以星星等粘貼紙作為獎勵。
3、 教師:有許多動物寶寶也很想知道幼兒園的生 活是怎樣的?現在小朋友去找一位動物朋友和他打電話,告訴他你在幼兒園里做了什麼事?
四、 翻看幼兒用書,鞏固幼兒對幼兒園一日生活的記憶。
1、集體交流。
2、個別幼兒交流。
活動延伸:
社會領域:《幼兒園像我家》。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的設施,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教學反思】
適應幼兒園環境保護對初入園的孩子來說並不是一個新問題,雖然我們不可能一兩天就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環境,但我們可以從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熱愛小朋友、熱愛老師、熱愛幼兒園,逐步養成喜歡上幼兒園的好習慣。
我發現小班的孩子都喜歡打電話,特別是上幼兒園後喜歡給爸媽打電話,所以他們喜歡玩打電話的游戲。因此,我們小班安排了一個《幼兒園里真快樂》的活動。設計本次活動旨在教育幼兒在幼兒園里與老師、同伴快樂相處。根據小班幼兒情感易受感染的特點,從情感教育入手,在活動中安排了場景,採用了游戲手段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引起幼兒內心的共鳴,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獲得適應環境的方法,增強熱愛幼兒園、熱愛家鄉的意識。最後延伸活動教師帶幼兒觀察幼兒的設施,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熱愛家鄉的情感。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能感受到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並能初步學會按順序觀察多幅畫面,並簡要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⑸ 中班社會活動《應該怎麼做》教案與反思
中班社會活動《應該怎麼做》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 通過游戲,進一步了解有關生活中的安全行為。
2.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1. 教師自攝一段不安全行為教育的錄像帶。
2. 有關幼兒在家庭生活中的安全行為圖片若干幅。
3. 每人一塊泡沫板坐墊、鼓一隻。
活動過程:
1. 情境導入:
播放一段有關幼兒在家或戶外發生不安全行為的真實生活情景的錄像
——「在錄像中,你看到發生了什麼事情?」
2. 「擊鼓傳花游戲」:
方法:讓幼兒圍著圓圈坐在泡沫板上,圖片間隔放置在泡沫板坐墊下。聽到擊鼓聲開始傳花,鼓聲停時花落在誰處,誰的泡沫板坐墊下如有圖片,該幼兒就要說明圖片上的事該不該做,大家可以一起參與討論,以明辨哪種行為正確,哪種行為不正確。
教師就圖片內容設問,引發幼兒討論:
「聽到敲門聲該不該開門?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隨手從窗戶往下扔垃圾或物品?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站在窗檯或陽台上?為什麼?」
「能不能隨便開煤氣?為什麼?」
「能不能隨便碰電插座?會有什麼危險?」
「能不能隨便吃葯品?會造成什麼後果?應該怎麼做?」
「上下樓梯應該怎麼走」
活動反思:
到了中班以後,孩子們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但他們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對好多危險的行為引不起注意。為了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行為,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接近幼兒生活,結合游戲設計了這次教育活動。從活動一開始就以錄像帶形式真實地再現了幼兒的不安全行為,讓幼兒從一開始就樹立安全意識,通過幼兒的討論讓幼兒明白這些不安全行為給我們帶來的可怕後果。通過游戲的形式緩解活動的緊張,幼兒每個人說一說什麼行為是正確的?什麼行為是不正確的?個別培養了幼兒明辨是非的能力,設計的內容都是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方面的,所以對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活動採用現場演示——幼兒討論(結合游戲)的方法,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富有兒童情趣,幼兒在活潑寬松的氣氛中學習,我覺得很好。
⑹ 幼兒園社會教育教案自我控制教案
[教育目標] 1.欣賞故事內容,知道每個人都有幾種常見的情緒和表情,了解不同的情緒對身體影響不同。 2.能正確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學著讓自己擁有好心情。 3.初步學習疏導不愉快的情緒。 [活動准備] 1.多媒體、音樂《笑一個吧》 2.微笑卡(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播放表情圖)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不當行為。 1.出示表情圖,做"變變臉"的游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幾種表情圖,小朋友來看一看,上面是什麼表情呀?(生氣、微笑、傷心)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很有意思的變臉小游戲,你們想玩嗎?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在游戲的過程中小朋友要瞪大眼睛,跟著表情圖一起做動作,看哪個小朋友反應得又對又快好嗎?師出示表情圖幼兒一起做動作。 2.欣賞故事(老師邊講邊播放多媒體) 有一個叫悠悠的小朋友,總是愛發脾氣,於是大家就叫他"發脾氣大王"。 有一天,幼兒園舉行畫畫比賽,悠悠畫上了藍天、白雲、草地,還在草地上添了兩只小雞,心想:自己一定能拿第一名。 比賽結果出來了,悠悠沒有得到第一名。他很生氣,"哇哇"地哭了,擦乾眼淚,兩手拽緊,氣鼓鼓的。放學後,悠悠誰也不理,背著書包回家了。 在路上,遇到小狗鬧鬧和幾只小狗在玩耍,它們玩得可開心了。鬧鬧看見了悠悠,就去叼悠悠的褲子,想和悠悠玩。悠悠還在生氣,"去去,誰和你玩",掄起書包,就砸到了鬧鬧的鼻子,鬧鬧疼的"嗷嗷"大叫,其它小狗嚇著了,到處亂跑,生怕悠悠也對它們發脾氣。 有一隻小花狗撞到了一個西瓜攤,西瓜都被摔碎了。黃狗踩上西瓜皮摔了個臉朝天,灰狗踩上,摔了個嘴啃泥。小象走過來,踩上西瓜皮,"咕咚"撞到了水庫的大閘門。發大水了,許多小動物被水沖走了。水退後,大傢伙濕得像落湯雞,鬧鬧游過來朝著悠悠大聲叫,意思是:"都怪你發脾氣。悠悠低頭紅著臉:"我以後再也不亂發脾氣了。" 3.提問: (1)故事中有誰? (2)故事中的悠悠為什麼發脾氣? (3)他發脾氣,導致了一件什麼事?知錯嗎? 二、在你們日常生活中,哪些是不高興或生氣的的事?可以用什麼更好的辦法解決?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後進行思考) 1.幼兒自由討論:(別人不和你玩;辦法:可以商量一起玩,或輪著玩;發脾氣摔玩具;把想法說出來;不會畫,可以請會畫的教著畫。 2.師小結: 小朋友都知道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那麼保持什麼樣的心情才有利於身體健康呢?(高興,快樂)的心情。 3.說說有哪些高興,快樂的事。(讓幼兒暢所欲言) (發獎狀了;媽媽給我買了玩具車;和小朋友一起過生日;爸爸媽媽陪我玩;照相;六一節表演;) 4.幫助了別人,別人開心,自己也開心! 師:對,小朋友們不但要自己保持高興,愉快的心情,還要想辦法讓別人感到快樂,開心。當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的心情怎麼樣,別人會怎麼說?那你的心情呢? 三、結束(播放音樂:笑一個吧) 小朋友想出這么多辦法老師真為你們高興。老師送給每個小朋友一枚微笑卡,讓我們大家一起隨著音樂,一起舞動起來,分享快樂,在今後的生活中笑的更加的燦爛、陽光好嗎?(老師,小朋友們共舞) 四、延伸活動《親子活動》《互幫互助》 游戲玩法:父母和孩子共同玩智力游戲,當父母或孩子在游戲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彼此互相幫助,體驗為人做事,幫助了別人是愉快的,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做哪些高興的事情,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為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五、教學反思 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為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多媒體、談話、游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這堂課後,很多小朋友學著想辦法解決問題,與小朋友相處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⑺ 幼兒小班社會領域"老師你真好"設計教案
老師老師你真好, 老師老師你真好, 辛勤培育好苗苗, 教我寫字和畫畫, 教我唱歌和舞蹈, 老師老師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