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培養幼兒同情心論文創新之處怎麼寫
幼兒同情心的特點與培養策略
【摘 要】幼兒同情心的缺乏,與心智成熟程度及幼兒教育的失當密切相關。因此,研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及幼兒同情心的階段發展特點,並採取一定的策略對幼兒進行同情心的培養,是極為必要的。
【關鍵詞】幼兒同情心 原因 特點 培養策略
在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可以發現幼兒同情心缺乏的現象很普遍。事實上,幼兒並非沒有同情心,他們缺乏的只是相關的同情心教育以及成人對幼兒心智成熟程度與發展的耐心等待。因此,探究幼兒同情心缺乏現象背後的原因並採取一定的教育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一 幼兒同情心缺乏的原因
幼兒同情心缺乏,與心智的成熟程度密切相關。此因素之外,是與幼兒家長及幼兒教師的不當教育有關聯的。
以一個4周歲的男孩為例。平日,媽媽也會教育他要愛護小動物,「狗狗不能打,它也會痛」等道理。但在一次陪孩子玩的過程中,媽媽不慎摔倒,腿部出血,非常嚴重,「媽媽摔得很痛,不能玩了」。在媽媽要求回家的情況下,這個小男孩根本不理會這些,只說「還沒玩夠」並大哭。回家後,媽媽問:「如果是你摔得像媽媽一樣嚴重時,媽媽說還要玩,你會不會傷心呀」,結果孩子反問,「葫蘆小金剛是怎麼出來的?是葫蘆娃變成山就變成葫蘆小金剛了嗎?」
在這個故事中,幼兒表現出的確實是同情心的缺乏,即使是面對自己最親近的媽媽。但這個故事卻暴露出媽媽在日常同情心教育中的一些問題,一是媽媽對孩子的反問式對話是不當的,孩子在這里可能根本就沒有理解媽媽問話的意思,只是隱約感覺到媽媽的問話與媽媽摔傷有關而已。媽媽應做的,仍應如事故發生過程中的直白陳述一樣,以簡潔、直白、明了的敘述並配以適當的表情告訴幼兒,我是怎樣想的,我期待你怎樣做,怎樣做才是正確等。如「媽媽摔破的地方很痛,你來給我吹吹」等;二是幼兒的反問暴露出另一個問題,這就是媽媽的日常教育被用在了自己身上。幼兒的反問是有著自己的表達的,其意是動漫中葫蘆小金剛是從不怕苦、不怕痛的,你這點傷算什麼。由此可以推測,在幼兒日常生活中,如果幼兒摔倒或者有些小的磕碰,媽媽經常性的回應極有可能是「堅強些」「要勇敢」等,或面對一些類似情節時缺少必要的引導,而這並不是應有的幼兒的同情心培養。
二 幼兒同情心發展的特點
幼兒時期是人的同情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幼兒在一歲前,尚處在「感同身受」階段,不具備真正的同情心。只有在幼兒成長到一歲以後,進入「嘗試安慰」階段,才會因初步自我意識的發展與感知能力的進步,逐漸產生真正的同情心。3歲以後,隨著幼兒感悟和認知能力的進一步完善,同情心發展進入「推理式」階段,開始能運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為,並能理清他人情緒變化的原因和事件的過程。
但是,盡管幼兒同情心發展到這一較高階段,其同情心的產生更多仍依賴於具體情境和形象思考,而非理性判斷。教育實踐中,這一點很容易得到證實。如幼兒多對同班環境下小朋友的表現產生同情心,但即便是同情心豐富的幼兒,一旦離開了具體的同班情境,同情心就很難產生。如果教師以最平實的語言對該幼兒說,「隔壁班裡,一個小朋友的胳膊摔傷了,還流了血」,該幼兒很可能是沒有同情心的產生,「摔傷就摔傷唄,和我有什麼關系嗎」。所以說,幼兒只容易對親近和喜愛的人產生同情心,而不是陌生的他人。換句話說,幼兒同情心的產生會受到情境條件和對同情對象熟知程度的影響。
三 培養幼兒同情心的策略
培養幼兒的同情心是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其具體策略的採取,在順應幼兒同情心發展階段與規律的前提下,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第一,正人先正己、身教勝於言傳等說法,說明了榜樣的表率作用。表現在幼兒教育中,成人間的互幫互助、互相理解、互相關心等充滿關愛的和諧的人際交往氛圍,會在無形中成為幼兒觀察和模仿的對象,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有利於幼兒同情心的建立和產生。
第二,對幼兒同情心萌芽的保護和扶植。幼兒最初的同情心產生,其表現在成人世界看來,是幼稚與情緒化的,如在街上看到與己無關的他人哭,自己也跟著哭。對此,家長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與保護,而不能漠然以待,更不能嘲笑、批評或責怪。
第三,對幼兒同情心的激發。幼兒具有泛靈化的心理特點,常常認為所接觸到的一切動植物都會像自己一樣是有生命和感情的,並對它們充滿關切,甚至進行自言自語式的語言交流;同時,日常生活中幼兒也有可能遇到一些需要得到他人幫助的場景,如有人突發疾病、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等,這些都會使幼兒產生一定的同情心。無論是面對前者還是後者,成人都要對幼兒的行為持正面肯定的態度,並激發或強化他們對動植物和他人的同情心。
總之,充分認識幼兒同情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研究幼兒同情心培養所採取的策略並付諸教育實踐,有助於幼兒同情心的培養、促進幼兒的心智健康成長。
②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五、藝術領域 情感領域: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認知領域: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動作技能領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③ 幼兒園同情教案設計
鷹和小雞」 ,不再是一味的躲避老鷹,而是想辦法勇敢的趕跑 老鷹。在音樂的選材上,我截選了《鱒魚》音樂與《馬刀舞曲》音樂。在輕松、 活潑的《鱒魚》音樂中表現小雞們自由自在的玩耍;在緊張、急促的《馬刀舞曲》 中表現老鷹飛來的害怕,同時勇敢的團結在一起趕跑老鷹。 本活動將重點放在創編上面, 鼓勵幼兒大膽創編, 擴展幼兒的想像和創造力。 將活動難點放在動作與音樂的匹配上面,幫助幼兒用動作更好的去詮釋音樂,在 活動中感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充分感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能夠根據故事情節創編小雞的各種動作。 2、能夠隨音樂注意力集中、合拍的進行表演,動作與音樂相匹配。 【活動准備】 動准備】 1、音樂碟片 2、老鷹頭飾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1、做律動《母雞孵小雞》進活動室。 做律動《母雞孵小雞》進活動室。 師:母雞媽媽要孵小雞寶寶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聽賞音樂。 聽賞音樂。 師:今天母雞媽媽帶來了一段音樂,你們來聽聽音樂里說了什麼樣的故事? (幼兒聽賞音樂的同時,教師做簡單的動作與音樂相匹配。 ) 3、配樂講故事。 配樂講故事。 師:你們的故事說得很好,今天媽媽也想給你們說一個老鷹和小雞的故事。 (故事內容:清晨,母雞媽媽和小雞們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玩耍,小雞們非常的 開心,伸伸脖子、扇扇翅膀飛一飛,和同伴們相互打鬧玩耍,和媽媽一起快樂的 做游戲。小雞們在草地上捉蟲子,捉到
④ 如何培養同情心
品質,是一種對他人的不幸和困難產生共鳴及其對其行為的關心、支持、援助的情感,是人的道德情感之一。道德情感教育是幼兒品德培養的重要內容。同情心作為道德情感的一種,對幼兒順利融入社會,協調人際關系至關重要。
方法/步驟
1/2分步閱讀
幼兒缺乏同情心的因素分析
1.現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成人往往忽視與幼兒進行溝通,忽視了對幼兒心理需要的滿足,以致造成代溝;幼兒間相互交往的機會與時間相對減少,缺少施與別人同情的環境;隨著競爭的加劇,為了在競爭中取勝,人們開始更多的關注於自身而排斥他人,這種現象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
2.家庭教育的誤區:家長重知識、技能教育,忽視同情心的培養;有些家長怕孩子吃虧,受人欺負,對幼兒進行消極教導,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想玩你就拿」等,在家庭教養中,父母自身缺乏同情心,難以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有些家長只給孩子愛,卻不教孩子愛同伴、愛別人。這就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不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缺少必要的同情心。
2/2
幼兒同情心的培養途徑
1.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就是幼兒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因素,如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幼兒與幼兒以及與集體的關系,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關系等,尤其是幼兒園的整體氣氛,都屬於社會環境的范疇。為幼兒提供「健康、和諧」的環境,使幼兒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人間珍貴的友情和同情。
2.善於發現、保護幼兒的同情心。
同情心強的幼兒能夠覺察別人的困難、需要,能產生同情的情感與幫助的行為,這正是孩子同情心的萌芽,應加以保護,假如不能設身處地的體驗別人的痛苦,同情心從何而來呢?
3.利用教育內容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我常常有目的的讓幼兒欣賞一些具有情感性的童話故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等。
4.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實例也是培養幼兒同情心的好教材。
對弱者表示同情,對暫時有困難的給予幫助,是兒童的美好願望,也是一種健康的心理需求。
捐資助學,希望工程,為災區捐款捐物,與貧困山區的孩子「結對子」,讓幼兒知道,在邊遠山區,還有很多小朋友生活十分貧困,他們上不起幼兒園,不能邁進學校的大門,沒有老師、小朋友、教室、課本,讓幼兒了解那裡的生活環境,了解他們的衣食住行,鼓勵孩子伸出援助之手,捐出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把自己的衣物、圖書、學具無償送給困難小朋友。
5.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同情心的發展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由於孩子年齡小,模仿性強,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家長是孩子最早模仿的對象,一方面家長要積極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家長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素質,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⑤ 如何培養13歲女孩的感恩和同情心
如何培養13歲女孩的感恩和同情心
- 3 -
關心他人,懂得感恩的人,那麼怎樣恰當地實施教育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感恩?什麼是感恩教育?
感恩就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帶來的恩惠和方便在內心產生認可並意欲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懷和行為。感恩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則,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養。「感恩」一詞出自晉代潘岳的《關中》:「觀遂虎奮,感恩輸力」,有「感恩戴德」之意。古代幼童啟蒙教材《三字經》有這樣的句子:「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義深長。」這個「黃香扇枕溫席,讓父親休息」的故事,世代相傳,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感恩情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投桃報李」、「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這些優良的道德文化世代傳承,滋潤和熏陶著我們的民族。感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
所謂幼兒園的感恩教育,就是在幼兒園階段,讓幼兒感受到來自幼兒園、家庭以及社會中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幫助和關愛,從而產生感激和報恩的意識,並主動地去關愛和幫助他人的一種活動。而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對受教育者進行有目的,有步驟地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以至於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喚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包括三個層次:第一,認知層面,就是要認識和了解自身所獲得的恩惠和方便,並在內心產生認可;第二,情感層面,就是要在認知的基礎上,衍生出一種幸福和愉快的情感,從而轉化為一種自覺的感恩意識,產生一種回報恩情的沖動。第三,實踐層面,就是要把感恩意識轉化為報恩乃至施恩的具體行為,並形成回報恩情,甘於奉獻的習慣。
我們的孩子很多都缺乏感恩意識,這些現象也反映出了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漏洞。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態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 讓幼兒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就成為了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們積極地展開了幼兒園感恩教育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