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班對10個寬窄不同的物體進行排序反思
大班幼兒對於大小、長短、粗細、高矮等的量的比較的精確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對於厚薄、寬窄,幼兒雖然積累了很多的生活經驗,但不太會用精確的語言來准確表達。同時,在感知、區分量的進程中,對於量的相對性的認識還是比較困難的。區分厚薄、寬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事情。活動中通過目測、重疊的方法讓幼兒比較物體的寬窄,運用觸摸、並放法讓幼兒比較物體的厚薄。同時讓幼兒在此基礎上進行量的排序,幫助幼兒體會量的相對性。對於材料的選擇上,寬窄比較時,運用一樣長的紙條;厚薄比較時,選用長、寬一樣的書本,這樣只突出某種量的比較,便於幼兒正確判斷與區別。
在生活中,兩樣物體比較的時候應該放在同一個平面才能比較出來。初步了解物體厚薄的相對性,教師應該有意識的提供不同材料不同形狀的材料供幼兒操作比較,從而了解比較。
通過對幼兒現年齡階段分析,結合教材特點,活動結束後,我對本活動進行了一些思考。
1、游戲貫穿,使幼兒理解寬窄、厚薄是需要比較的。
活動開始我利用游戲導入,吸引幼兒進行材料的比較。簡單的紙卡排序游戲,既能引導幼兒對材料的探索興趣,又能直切主題寬窄、厚薄的比較,最後游戲中重點強調比較的相對性。
2、、在這個活動中,我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材料。
數學活動重在讓孩子在活動中自己探索發現問題並思考,鍛煉「做中學」,通過操作來鍛煉思維,拓展思維,而這個活動中豐富的材料給幼兒提供了充分動手探索並思考的機會。由於材料的豐富幼兒才能通過各種感官去比較發現物體的寬窄、厚薄。通過思考來尋找比較的方法。
3、注重整個活動層次。
創設不同平面上的兩本書,用東西把它遮住,引發幼兒的猜測。然後用事實讓幼兒發現,自己看到的並不是真實的。從而知道,兩樣物體比較的時候應該放在同一個平面才能比較出來。其次,我有意識的提供不同材料不同形狀的材料供幼兒操作比較,在前面了解比較厚薄方法的基礎上,讓他們在寬松的氛圍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比較發現2個物體之間的厚與薄。最後,為幼兒提供4張不同材質不同厚薄的紙張,讓幼兒充分運用感官與正確的比較方法,對這些紙進行排序。
4、活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可適當延長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探索的時間。由於材料的豐富,幼兒明顯對自己動手探索有著十分濃烈的慾望,但是教師給與孩子自己探索的時間過短,孩子們往往還在興頭上就已經結束,被教師帶入下一個探索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