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認識職業(大班社會)教案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認識職業——清潔工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幼兒園里也有清潔工,並知道清潔工的工作。
2、知道清潔工很辛苦,教育幼兒要尊敬他們。
【活動准備】
1、課前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清潔工的工作。
2、間筆畫:清潔工在鋪床、洗毛巾、拖地板、倒都漿、洗玩具等。
3、錄音機、磁帶、蛋糕、小盤子、蠟燭。
【活動組織】
1、出示蛋糕,引出課題《誇誇我們的好婆婆》。
教師用語參考:「請小朋友們猜一猜今天是誰過生日?」(幼兒邊講教師邊出示間筆畫,使幼兒知道婆婆是為我們搞好衛生創設整潔的環境的)
2、讓幼兒知道清潔工的工作很辛苦,教育幼兒要尊敬清潔工,並盡量減輕清潔工婆婆的工作。
教師用語參考:「我們要聽婆婆的話,對婆婆要有禮貌,不亂扔飯菜,愛護玩具,減輕婆婆的工作。
3、點蠟燭、吃蛋糕,祝婆婆生日快樂。
教師用語參考:「請每組小朋友講一句祝賀婆婆的話。」(放錄音《祝你生日快樂》)
4、小朋友們分組活動,幫助清潔工婆婆做事:擦桌子、洗杯子、洗毛巾。清潔工婆婆感謝小朋友。
建議:
經常組織幼兒洗毛巾、洗茶杯、洗玩具,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愛勞動的好習慣。(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B. 幼兒園大班社會《珍惜勞動成果》教案
活動目標: 1、用感觀方法感受水果的外部特徵,了解幾種水果的營養價值。 2、能初步辨別水果的好壞。幫助幼兒深入的了解水果。 3、給水果作裝飾,體驗與水果在一起的樂趣,願意和水果交朋友。
C.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交朋友
活動目標: 1.嘗試和同齡人交朋友,學習和新朋友認識、相處的簡單方法。 2.體驗交到新朋友並共同游戲的快樂。 3.願意傾聽同伴的想法,並向同伴學習。 活動准備: 1.活動前與同齡班班教師交流活動目的和內容。 2.選擇好角色游戲內容。 3.圖卡:姓名、快樂游戲、你好、你叫什麼名字?我們做好朋友好嗎?相互商量,相互幫助。 4.幼兒活動前製作自己的名片,報紙2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入話題。 1. 教師:你有朋友嗎,你是怎麼認識他(她)的? 2.教師:在幼兒園里我們只認識自己班的小朋友,今天我們去和大×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們會用什麼方法去交朋友? 3.教師和幼兒相互交流。 (二)兩個班結對,激發幼兒相互交朋友的願望。 1.初步討論結交新朋友的方法。 教師:我們這里有兩個班的小朋友,每個小朋友要找一個新朋友。怎樣才能交到新朋友呢?有哪些好辦法? 2.出示圖卡,提出找新朋友的任務:交新朋友的時候需要知道對方的姓名,還要和朋友一起游戲,游戲的時候兩人都能感到快樂。 (三)幼兒兩兩結伴,參加角色游戲,教師觀察幼兒交友情況,鼓勵幼兒相互交往,並根據需要隨機指導。 1.教師:你們和新朋友相互認識時說了那些好聽的話? 2.教師:你交到朋友了嗎?他叫什麼名字?怎樣才能記住朋友的名字? 3. 教師:相互認識後還可以說什麼做什麼? 4. 教師小結:認識新朋友時,要禮貌地和別人打招呼,做自我介紹,問問朋友的名字,還可以拉拉手錶示友好。 (四)了解和新朋友一同游戲時怎樣做。 1.教師:你們剛才玩了什麼游戲?是怎樣玩的?開心嗎? 2.教師用說故事的方式說出剛才觀察到的幼兒間相互商量及相互幫助的情景。 3.教師:你們倆玩了什麼游戲?怎麼玩的? 4.教師小結:與朋友一同游戲的時候,需要相互商量才能玩得開心。如果朋友遇到困難,我們該怎麼做? 5.再次結交一個新朋友,嘗試相互認識時的好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與朋友相互介紹。 (五)玩游戲,體驗與朋友一同游戲、相互商量的過程。 出示報紙,讓孩子和同伴交流運用材料玩各種游戲的方法。 (六)教師小結交新朋友的方法,幼兒交換名片。 教師:今天交新朋友的方法還可以在以後遇到其他小朋友、上小學後遇到新同學時使用,相信大家能夠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現在與朋友交換自己的名片,再次擁抱,並說再見。 活動延伸: 1.利用游戲、勞動等時間組織幼兒和交到的朋友一起活動。 2.平時家長多帶孩子外出活動,鼓勵幼兒結交更多的朋友。
D.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麼寫
大班優秀社會教案《有問題自己解決》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促進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讓幼兒獨立地想辦法,解決活動中產生的小糾紛,小問題,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優秀社會《有問題自己解決》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獨立地想辦法,解決活動中產生的小糾紛,小問題。
2、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准備:
1、《行為習慣》的電子幻燈
2、老師將《行為習慣》中《怎麼辦?》中的內容以及班級的幼兒在游戲中發生的矛盾寫成紙條,分成必答題和搶答題兩部分。
指導要點:
1、將幼兒分成若干組,開展答題比賽。
2、幼兒選擇最感興趣的話題,來展開討論。
3、情境表演,每組幼兒選擇《行為習慣》中的一項內容,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聽完這節課,整體的感覺是老師對每一個問題都分析得很細、很清楚。也就是這樣,課堂上顯得教師一直在問,學生一直在跟著老師的問題走,缺少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交流的時間。針對以下三個地方的教學,說說自己的一點建議和想法,與李老師共勉。
一、教師上課的時候是先出示圖,讓學生看圖說說圖意,然後再完整的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再列式解答。
我看了一下教材,教材是這樣編排的:上面是問題的文字描述,下面是圖示。教材為什麼這樣編排呢?我想一是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二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經驗,對數學問題的結構有所理解,能獨立的閱讀理解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二是孩子的思維正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問題的呈現也從圖畫應用題→圖文結合應用題→文字描述應用題。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不斷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由此我想:這節課還是要先出示完整的問題,讓學生讀一讀,尋求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之後,再用圖表示,這樣一是培養了讀題審題能力,再是讓學生感知可以用圖表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為以後畫圖解決問題做好准備。這也提醒我們在教學設計時首先要研讀好教材,把教材中每一句話、每一個問題都認真的讀一讀、想一想:教材為什麼這樣編排,這節課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教學時組織什麼樣的數學活動幫助達成目標……進行了深入的研讀和思考之後,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的設計。
二、在引導學生解決「每個紙盒放幾只」這個問題時,教師的問題比較碎,學生完全是在教師的一個又一個問題的引領下完成了這道題目,這樣按照已有的問題進行引導,課堂上不會出現預設之外的問題,比較容易把控課堂。但這樣一來就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如再放一下,教師少講,能讓學生講的讓學生講,能讓學生說的讓學生說。
李老師教學的流程是:出示圖,說圖意→出示文字描述的問題→讀題,強調「平均」→列式,口答板書,問用了哪句口訣→為什麼用除法列式→15、3、5的含義→驗證。每一步都是教師用一句話或者一個問題提出來,讓學生根據要求去做。其實這些可以整合,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再小組探究,全班交流即可。教師不用說太多的話,也不用提太多的問題。問題太多就成了牽著學生走了,發揮不了學生的自主性。
這個問題對於學生來說是沒有難度的,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利用除法解決問題的解題過程,一步一步引領能體現解題的步驟,但學生卻很難感受到解題的過程,因為都是老師設計好的,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讓他們想什麼他們就想什麼。如果把這個問題放給學生:讀完題之後,讓學生說說條件、問題,接著問:誰會解答這個問題?請你自己先寫一寫,然後給小組內的同學講一講,一定要講清楚自己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么列式。比一比,看誰能給同學講清楚。
這樣,讓學生在小組內先講一講,一是讓每個孩子都有講述自己想法的機會,再是學生要講給別人聽,自己就得先組織語言,就得思路清晰。另外,還能培養學生的傾聽,一人講,另外的一個或兩個人就要認真的聽,才能判斷同學講的好不好,清不清楚。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三、兩道題目進行對比概括時,教師講的比較多。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兩道題目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學生從題目的信息、問題,解題的方法還有單位等方面說出了相同點和不同點,但不是教師想要的答案,所以一直在問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 後來學生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也就不再說話了。聽課的老師明白,老師想要總結出第一道題是求每份是多少,第二道題目是求份數,求每一份是多少或者求份數都是用除法計算。
但這樣概括性的總結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真的是很難,學生只能體會,感受,卻不能用明確的話描述出來,其實學生前面說的「都是有15隻蠶寶寶」,「一個信息是另一個題目中的問題」「一個求的是每個盒子里有幾只,一個求的是有幾個盒子」。學生在這樣比較描述的過程中就能夠體會,只需要教師在學生描述的過程中把每個信息和問題用數學上的語言概括出來即可。
小網路:問題,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題目;事態的嚴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討論,或尚待解決者。見《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免貼經,只試墨義二十道,皆以經中正文大義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