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的幼兒教師 寫教研活動記錄表還不知道怎麼入手 請各位幫幫忙 大班教研如廁活動記錄 謝謝各位了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版題去聽課會有解惑權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⑵ 以水為主幼兒園大班中班小班教案
您好,我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並且你的懸賞分也會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網上好友問友打聽,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關網站直接搜索.
四,網上很多專業論壇以及知識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資料,我遇到專業性的問題總是上論壇求解決辦法的。
五,將你的問題問的細一些,清楚一些!讓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麼意思!
愛是一種學習過程
孩子是用感覺學習,所以父母要營造情境去學習如何愛人,讓孩子去表達要與不要。
在生活片斷中,了解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給他傷害。孩子的成長速度很快,要時時注意他的變化,父母要能有足夠的智能去了解孩子是否正常,不要只是給予斥責與處罰,要知道那是因為你不了解他,結果反而給予斥責與處罰,要知道那是因為你不了解他,結果反而給了他傷害;孩子是用感覺學習,所以父母要營造情境去學習如何愛人,讓孩子去表達要與不要。
如果只是「教」與「給」是不夠的,要與孩子互動學習才知道如何適當地給予。世上有許多成功的人,就是因為他對自己充滿自信,而犯罪青少年多半沒有自信,就是因為父母常跟他們說什麼不行、不能要,所以給孩子充分的需要與滿足,這樣孩子成功的機會就會多很多。
親子互動影響未來發展
其實父母不難發現,孩子哭鬧不見得就是要人抱,而是希望知道父母就在身邊,所以到底要不要抱不是問題,而是了解他要什麼,有的父母乾脆就以塞奶嘴解決,但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嗎?零歲教育所以重要,就是因為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孩子,親子之間如何互動,對他未來的情緒將有極大的影響。
在零歲之前就做好孩子的人格發展,必須是父母懂得如何用對心、使對力,如此可以使你將來在教育孩子時更加省力。例如我要在上班前叫孩子起來吃奶,但孩子睡得很沉,被吵醒一定會很不愉快,所以我就想如何使他快樂地起床,經過我的觀察發現,父母當時的情緒如果是急切的、有壓迫性的,孩子也會感到不安,所以我決定在他一睜眼時,就讓他看到我的笑臉,我會抱著他去玩玩偶,抓他的手讓他去拍一拍,跟他說話,使他了解這個儀式表示要起床了,要知道跟人家問好。所以營造好的起床氣氛很重要。另外,挑選保姆也是重要的,要了解保姆會不會笑,是不是愁眉苦臉,這樣才不會將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傳播快樂情緒
大人的笑容對孩子是一個最好的示範作用,您的管教態度也關繫到他的順從與否,例如孩子討厭洗臉,父母就要懂得先把好的情緒帶給他,你可以邊洗自己的臉邊哼著歌,讓孩子覺得洗臉是件愉快的事,之後問他要不要洗,讓他產生期待的心理,進而喜歡這件事。這個過程好像在玩,但也做到了常規該做的事,所以管教孩子不一定要一板一眼,父母不妨學些卡通的話與幻想,讓孩子感染到您快樂的情緒。
當父母覺得做這件事是快樂時,您的孩子必然也會快樂;如果您覺得不快樂,孩子也會覺得不快樂,這就是沒有用對心、使對力。孩子在快樂的經驗中可以奠定良好的情緒及性格的基礎,並且得成功的快樂。三歲前的教育取決於父母去觀察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到處去聽信別人怎麼說,只要那個方法是可以帶來快樂,那就是可行的;如果您會覺得困擾,那個方法就不要用,因為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
父母應專注與用心
專注與用心是最好的教養方法。還有我的孩子不到一歲就不用尿布,前提是要訓練他大小便,但我又擔心強迫他,所以我就問她如何訓練。原來是保姆每次帶他去廁所,都會在一旁放水,而且每天固定時間坐在馬桶上,使他培養便意,久而久之他就知道何時會解出來,或者是放水龍頭時,他就會有尿意,而且每次上完,保姆就教他拉水,並學開燈、開門,讓孩子感覺是在玩。切記在他學習的過程中,千萬不要責罵他,而是讓他從愉快中學會上廁所。由此可知,方法很重要,要專注與用心。
如何用對方法教養孩子
例如,當孩子會爬時,我會擔心他容易受傷,於是我就圍了一個區域,限制他的活動范圍,可是他長大後就會把東西頂開,即使後來我加強圍堵,沒想到他居然做出更危險的動作。我發現這個方法不行,就把插座蓋子蓋上,或是把東西收起來,使他不再那麼容易產生好奇;還有他對做飯很好奇,我怕他受傷便把他放到娃娃車里,沒想到他的態度變得很急躁,於是我就抱他去參觀爸爸做菜,或是給他玩具鍋鏟讓他獲得參與感。
由此可知,孩子不是限制、禁止、命令能控制的,而是要了解他對什麼好奇,只要能滿足他的好奇心,就能讓他不再好奇。但他對危險事物也很好奇怎麼辦?我絕不鼓勵去驚嚇孩子,比方說讓他去接觸熱水,因為當他還小時,父母要避免讓他接觸危險,所以好的教導是去營造一個好的空間,而不是嚇他。
謝謝採納我的建議!
⑶ 幼兒園幼芽班教案排隊上廁所
活動目標:
、了解廁所時注意事項,知道憋尿不利於身體健康。
2、培養良好的如廁習慣。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直接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上的這些人在那裡,在干什麼。
教師:他們在上廁所。那男孩和女孩小便的姿勢是一樣的嗎?(請幼兒來回答)
教師小結:對了,男孩和女孩的小便的姿勢是不一樣的。男孩是站著小便的,而女孩是蹲著小便的。
教師:那我們在上完大便以後應該做什麼呢?(請幼兒回答)
教師:那又是為什麼要在這樣做呢?(請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在上完大便以後,我們應該拿手紙擦乾凈屁股,然後要把褲子提起來,再要把大便沖干凈,最後還要把小手洗干凈!這樣此時講衛生的好孩子,這樣我們也沒有那麼容易生病了。
教師:在幼兒園里上廁所的時候我們有應該注意什麼呢?
教師:為什麼我們要排好隊去上廁所呢?
教師小結:對了,在幼兒園上廁所的時候呢,因為小朋友比較多,這時我們應該注意排隊和等待,在等待時不要擁擠,推搡,要注意安全。
二、引導幼兒發現駕駛解手和身體健康的關系。
1、教師講述實例。
「君正玩游戲,玩的興致勃勃,老師提醒小朋友要去拉尿了,他卻說:「我沒有尿」其實他是不想離開自己正在玩的玩具。過了一會,打架開始收拾玩具了,君君這才覺得自己憋不住了,於是趕緊往洗手間跑,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他尿在走了身上。「
教師:君君為什麼會尿在身上呢?
教師:他這樣憋尿好嗎?
教師:怎麼樣才不會尿在身上呢?
教師小結:有了尿意的時候要及時的去拉尿,長期的憋尿會影響身體健康。而且也容易尿在褲子上。知道了嗎?
⑷ 幼兒園應培養幼兒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一日生活環節中滲透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1、習慣培養對幼兒成長的意義 什麼是習慣?是指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較為穩定的行為傾向。 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高層次的自覺行為,是一個人心理素質的重要表現,它對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意志品質有重大意義,是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的重要基礎,也是幼兒園保教工作的重點之一。 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是指在幼兒生活方面所表現出比較穩定的心理品質和行為方式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良好的 (1)衛生習慣, (2)飲食習慣, (3)睡眠起居習慣, (4)與個人生活有關的行為習慣等。 由於目前大多數幼兒是獨生子女,過分嬌慣和無原則的順從,暴露出來的生活行為習慣問題尤為嚴重,幼兒無論從飲食、睡眠還是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不良現象。 陳鶴琴先生在《我們的主張》一文中提出「我們主張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也指出:「要從生活習慣、規則意識、學習能力、情感與自我意識、審美情趣等方面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 。由此可見,幼兒時期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期。 2、一日生活環節中蘊含著許多教育價值 二期課改實施至今,教師已初步樹立幼兒園的一日活動都是課程的理念。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生活環節(來、離園、盥洗、飲水、餐點、午睡)佔在園生活50-60%以上,這些生活環節比較瑣碎,教師易忽視其潛在的教育價值,筆者認為,關注細節——幼兒園一日生活環節,有效的指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不容忽視。 例如:在一日生活中,盥洗活動始終貫穿其中,使用的頻率最多,一天高達7-8次,入園、入廁、喝水、吃飯等都要洗手。教師是否關注培養幼兒認真洗凈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洗手過程中,有時候幼兒會浪費水,教師是否能注意培養幼兒有節約用水的習慣等,其蘊含著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契機。 又如:午餐後幼兒漱口較馬虎,只是機械完成任務,有的幼兒總是忘記漱口,需要老師提醒。 「學習保護自己,體驗健康安全生活的重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生活習慣是幼兒必備的生活經驗,對幼兒來說是終生受益的。 二、一日生活環節中,滲透習慣培養的有效措施 在一日生活環節中,周而復始,而這些活動的瑣碎細小,枯燥無味以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差、教師們對這些生活環節的組織時,要學會觀察,抓住重點,做到心中有目標,採取有效的方法,有機滲透幼兒習慣的培養。在實踐中,總結出以下行之有效的措施。 1、梳理出生活環節的觀察要點 通過梳理一日活動各環節中教師觀察重點,做到「心中有目標」,有助於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見下表) 環節 教師重點觀察 滲透習慣的培養 來園 1、幼兒是否能對熟悉的人(保健、班級老師、同伴等)打招呼。 2.關注幼兒所帶的物品是否安全,並能將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地方(書包、服飾、鞋子、玩具等)。 3.觀察幼兒健康和情緒狀況,及時核對晨檢牌,清點幼兒來園人數,做好點名登記,逐步做到按時來園。 4、幼兒是否參與觀察、照料動植物和值日生活動。 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 養成愉快生活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養成做力所能及事好習慣 盥洗 1.幼兒是否能正確的洗凈手,使用毛巾,擦乾手。養成飯前便後、運動後、手臟了洗手的良好生活衛生習慣。 2.幼兒是否及時關閉水龍頭,不玩水,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3.在人多時,幼兒是否能夠排隊等待,不擁擠。 4.幼兒是否會使用便紙,大便後能否主動抽水,並洗手。 5.如廁後是否主動整理好衣褲。 6.是否樂意聽從值日生的提醒。 7. 關注幼兒大小便是否正常,發現異常及時與 保健老師和家長溝通。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有節約用水的習慣 養成文明行為的習慣 飲水 1. 觀察幼兒飲水量,保證幼兒每日喝足夠量的水,逐步養成有序、主動喝水的習慣。 2、幼兒是否及時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 3、關注照顧體弱和特殊幼兒及時補充水份。 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 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餐點 幼兒是否在一定時間內愉快地獨立進餐。 幼兒是否養成有序文明進餐的習慣。(先放椅子,後洗手入座,安靜就餐等) 幼兒在進餐後,是否正確漱口和使用毛巾。 4、值日生是否樂意為同伴服務(督促、檢查等)。 養成文明進餐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養成樂意助人為樂的習慣 午睡 1.幼兒是否有序的穿脫衣褲,整齊疊放在固定處。 2.幼兒是否有良好的睡眠習慣。 3.幼兒是否樂意整理自己的床鋪。 4.關注幼兒午睡時有無異常情況。 養成自我服務的習慣 養成做力所能及的習慣 離園 1.幼兒是否能整理自己的衣物,保持儀表的整潔。 2.幼兒是否能物歸原處,不遺忘自己的物品。 3.幼兒是否能使用禮貌用語道別,不跟陌生人離開。 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 一日生活環節中,教師觀察要點及滲透習慣的培養 以午睡環節為例,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否能有序的穿脫衣褲,整齊疊放在固定處; 是否有良好的睡眠習慣;是否樂意整理自己的床鋪。從中可以滲透培養幼兒學做力所能的事情、養成自我服務的好習慣。 又如在來園活動中,教師是否關注幼兒情緒、是否能對熟悉的人(保健、班級老師、同伴等)打招呼;幼兒所帶的物品是否安全,並能將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從中可以滲透培養幼兒愉快生活、文明禮貌的行為、養成物歸原處的等好習慣。 2、創設會說話的生活教育環境 良好的生活環境創設,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教育,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積累各種生活經驗並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一日生活各環節中,有的環節每天重復多次,利用環境的創設,避免了教師重復的提示,它直觀易學,有助於激發幼兒的情感,對幼兒行為起著提醒的作用,並暗示幼兒的行為,有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實施中,應關注以下幾點: (1) 創設的形式不同 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年齡,創設一些與之相適應和匹配的生活環境,托小班年齡一般以教師為主的設計形式,如「溫馨小貼士」,「心情牆」等,便於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情況;中大班幼兒,可以讓幼兒與教師討論,共同設計,製作圖片、標志進行環境創設。如:物品的擺放、整理演示圖、洗手步驟、便後主動沖水等提示圖,既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又有利於加深幼兒的印象。 (2) 材料的安全合理 教師提供的生活用品材料要實用安全,便於清潔和消毒。例如:盥洗室放置便紙的器皿既要便於消毒,又要高低、大小合適,方便幼兒取用。 (3) 布局的科學舒適 幼兒園所有的生活環境布局要科學合理。如:午睡時,床位的擺放,應該根據不同年齡、場地,創設合理舒適的環境,既要方便幼兒的穿脫、折疊衣褲,整理床鋪等操作,為幼兒提供自我服務的條件,也要便於教師在午睡中的管理。 又如:餐點時,合理擺放餐桌,方便幼兒的進出。餐具、骨盆、擦手小毛巾的擺放要舒適方便使用。對大年齡幼兒應科學安排他們自我服務的機會:添飯、添湯等。 3、注重在真實情景中學習體驗 生活活動主要是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需要
⑸ 幼兒園幼兒正確的如廁方法
兩歲前後,是訓練寶寶如廁的適合時機,待寶寶有想要自主如廁的信號發出,例如模仿大人上廁所、穿著尿不濕尿尿或者拉臭臭不舒服、能夠學著自己脫褲子穿褲子等,加上天氣轉暖,寶媽就可以考慮讓寶寶開始學習自主如廁了。
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就是不能急,不能逼,尊重寶寶的節奏,鼓勵為主,少責罰埋怨。不要跟別人的孩子比,看到別人已經戒尿不濕就著急自己的寶寶。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規律,只要在正確時間內,都不需要著急的。
我家寶寶即將接近兩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他講如廁相關的繪本故事,灌輸給他長大了就不需要穿尿不濕了,要學習去小馬桶尿尿拉臭臭哦。讓他向繪本中的小主人翁學習。
然後我會幫他選擇一個適合的小馬桶,但我沒有選擇那些可愛的動物造型之類的,畢竟尿尿拉臭臭也是需要專心的,而且幼兒園的小馬桶可沒那麼可愛,我選擇的是常規的,但顏色會比較艷麗些,吸引寶寶眼球。
開始訓練,我家寶寶穿的是拉拉褲,所以我觀察到他有尿尿的預兆,就會讓他脫了拉拉褲去小馬桶尿。剛開始的時候,寶寶不適應,沒幾天就有些抗拒,不願意用小馬桶,坐小馬桶上拉不出臭臭。這個時候我意識到可能是我焦慮的情緒影響到寶寶,有點急進了。於是我開始放慢訓練的節奏。因為是男寶,所以讓爸爸也參與到訓練中。讓爸爸帶著寶寶一起去上廁所,2歲的孩子是最喜歡模仿,會模仿大人的動作。讓他覺得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象徵著他長大。然後在他每次能夠嘗試到馬桶尿尿的時候就稱贊他,尤其能夠成功尿到馬桶里的時候就獎勵他,表揚他,讓他引以自豪,這樣他就會有動力去繼續保持。
適應一個星期後就開始不給寶寶穿尿不濕了。並且觀察寶寶尿尿的時間,差不多時間的時候就詢問他是否需要尿尿,或者提醒他要尿尿就告訴媽媽或者自己去小馬桶尿。但切不要強迫。戒掉尿不濕大概半個多月,我家寶寶就可以自己自主如廁,整個過程是很順利的。
總結幾點:
1、尊重孩子的意願,只能引導,不能強逼,不能急進。
2、繪本故事引導,親身示範,讓寶寶模仿。女寶由媽媽示範,男寶由爸爸示範。
3、准備好適合寶寶自主如廁的工具和物品,讓寶寶如廁方便舒適。
4、訓練寶寶如廁時要提供他方便脫和穿的衣褲。
5、表揚並且慶祝寶寶每一次成功的自主如廁。
6、一定要有耐性,不要埋怨寶寶尿褲子或者不用小馬桶。
關於如廁的繪本有:
噼里啪啦系列之《我要拉粑粑》
《我也行呀》
《馬桶的故事》
《我的小馬桶》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小熊系列之《拉粑粑》
小豬威比系列之《拉粑粑》
《媽媽我要自己做-拉便便擦屁屁》
《我會拉便便》
《咕嚕嚕,拉便便》
《嗯,我在便便》
等等
⑹ 幼兒園大班英語口試試卷怎麼出
說點簡單的日常對話
⑺ 幼兒園大班如廁,洗手,飲水習慣培養教案
目標: 讓幼兒知道如何如廁的禮儀 培養幼兒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讓幼兒知道生活也是有規矩要遵循的。 准備: 洗手間、衛生紙、毛巾、垃圾桶 過程:導入:教幼兒帶入衛生間,提問:我們要是用洗手間,但不知道裡面有沒有人,這是我們應該怎樣做? 如廁要先敲門,若沒人回應,就可以進去 若有回應,要在外面排隊等候 介紹如何使用馬桶(坐式、蹲式) 教師示範,教給幼兒如何提褲子的方法 教師示範如何沖廁所 教師介紹使用完洗手間要打香皂洗手的禮儀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惡如廁習慣,引導幼兒學會輪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