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思想,以主題活動為主要活動模式,以分科教學和區域活動為輔助形式的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開展至今,回首我們走過的道路,為我們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上的改革和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地時,同時也要清醒的看到教師在教育教學上還存在一些問題。當下"尋找解決教學問題的大策略"已成為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明顯趨勢,要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就必須深刻挖掘幼兒園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化"概念模糊
我們一直在摒棄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盡管有幼兒園領導和部分老師通過各種形式學習了"小學化"對幼兒成長的危害,可是由於各種原因在理解上有偏差,導致在教育內容上也一律不準體現小學內容。其實我們反對的是小學化模式而不是完全小學化內容。比如在大班的幼兒園主題活動中就穿插了一些數的認識、點數、數的分解等小學一年級的內容,關鍵是我們一定要把這些知識以幼兒的形式教給幼兒,讓幼兒在看一看、聽一聽、擺一擺、玩一玩、動一動的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中學習。所以我們應該清楚的理解反對"小學化"是反對灌輸式、無游戲式、無可操作教具的小學化模式而不是教育內容。
二、只追求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忽視活動目標的實現
因為在評價一節課的優劣時我們經常會說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所以導致老師本末倒置。在活動中老師們只追求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新穎性,不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年齡特點,忽視活動目標的實現。以中班科學"認識天氣符號",活動中教師安排了幼兒聽音樂感受不同的天氣狀態。由於幼兒缺乏對音樂的感知,一時難以快速地把聽到的音樂與不同天氣狀態相匹配。因此,多數幼兒不會分辨,最後只好由老師告之答案。看是形式多樣又新鮮,但是完全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這樣的教學形式是無法達到活動目標的。
三、只關注幼兒的動手參與,未引導幼兒的思維參與,
動手是幼兒的活動模式之一,是激發幼兒參與興趣的有效途徑。有的教師只注重提供給幼兒大量的材料,而忽視在操作過程中幼兒的思維參與,導致雖然參與動手活動了,但是無論在經驗獲得、成功體驗和智能發展上都沒有收獲,也就是幼兒在知識、技能、情感上的三維目標沒有完成。以大班科學探究活動"自製飲料"為例,老師在示範配製飲料、介紹了提供的操作材料如:果珍、白糖、小蘇打、檸檬酸等說:"下面,就請小朋友自己選用材料製作飲料。"操作時,小朋友們都在忙著動手將這個材料、那個材料放入杯中,會盲從性的選擇,,忙得不亦樂乎,還不時地有孩子在品嘗自製的飲料,有的送飲料給老師看,有的告訴老師自己的飲料很難吃。當老師請幼兒說說"你是怎麼配製的?",竟沒有一個幼兒能清楚地說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多少的果珍、白糖、小蘇打和檸檬酸。活動中,教師准備了大量的材料,孩子動手操作也忙得很樂呵,而在配製的過程中老師是讓幼兒感知認識,還是獲得經驗呢?在整個操作活動幼兒是在忙於將面前的材料放入杯中,唯恐動作慢了讓他人用完了,根本無心去思考怎樣配製才好吃,無法去關注自己配製過程的變化,經驗從何而獲。是讓幼兒體驗成功嗎?可是幼兒配製出來的飲料沒有一個是可以讓他自己連喝兩口的。可見這樣的操作活動看似幼兒動手操作了,並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仔細想想就要認真推敲這樣的活動我們到底是讓幼兒發展什麼?所以我們在讓幼兒動手參與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引導幼兒思維的參與,讓幼兒的智能得到有效的發展。
四、只關注幼兒主體性,忽視教師的主導性
在幼兒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人,所以我們在設計活動時更多關注幼兒主體性的實現。但是我們更要清楚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有效地引導幼兒才能最大化的實現幼兒的主體性。如大班"復習幾何圖形"教學活動,老師設計了"變魔術"這一操作活動即用一張長方形的紙變各種圖形。操作前,老師:"下面請小朋友當魔術師,用這張紙變圖形,看哪個小朋友變得又多又好。請小朋友拿起剪刀,開始變。"不一會兒,每個幼兒都剪出了好多圖形。當老師請幼兒說說都"變"了哪些圖形時,幼兒說的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很少,長方形沒有一個,而說不出名的碎片卻佔了相當一部分。教師如果在幼兒動手操作前和操作時進行適時的引導相信結果會很不同。
上一頁12下一頁
上一篇:小班幼兒的快樂建築活動
下一篇:讓幼兒插上想像的翅膀
最新課件下載
幼兒園中班多媒體科學:水的秘密
幼兒園中班多媒體美術《有趣的手指印畫》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育——蔬菜品種多PPT課件
幼兒園小班手指游戲課件:大家的東西
幼兒園小班手指游戲——大樹媽媽PPT課件
幼兒園小班多媒體手指游戲《兩只老虎》
幼兒園小班手指游戲:鈴鐺說話PPT課件
幼兒園小班多媒體手指游戲《蘿卜房》
幼兒園小班手指游戲——誰在叫PPT課件
幼兒園小班手指游戲課件:我的小手變變變
『貳』 對幼兒園開展兒童文學欣賞課題的個人感受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地把幼兒早期閱讀要求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由此可見,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是很有必要的。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早期閱讀可以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書面語言的信息,增進對閱讀活動的興趣,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文學活動的多元價值功能。本學期,我園在「早期閱讀」課題方面開展了以下的實踐和研究:
二、為幼兒營造書香環境
將幼兒拉進閱讀世界的第一步,是引發他們的閱讀動機。在愛讀書前,先愛上讀書的氣氛。幼兒園的圖書室、圖書角、語言區就是為孩子營造自在、豐富、有趣的閱讀環境,引領孩子成為愛書人的重要之處。因此,我們課題組專門為孩子布置了閱讀區,周圍放置著松軟、卡通的靠墊,裡面所有的書都放在幼兒伸手可及的、取放自如的地方。因為我們相信,多一個機會拿書,就多一個機會和書建立感情。在班級的區域活動中,也精心設計了「愛書吧」「快樂閱讀吧」等活動區域,以開放的活動空間,吸引著幼兒。他們將自己家中最喜歡的圖書帶來,與同伴分享交流。在豐富班級圖書內容的同時,也增進了孩子的相互交流,獲取更多的閱讀信息。圖書角就在孩子身邊,因此,晨間活動、飯後休息、游戲活動時,常常能看到孩子們手捧著書本的身影。久而久之,閱讀活動成為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在不經意間逐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在布置區角、主題牆飾時,我們還有意識地貼上漢字。如,「童謠樂園」、「三隻蝴蝶、「成語天地」,為孩子提供了圖文並茂的操作材料、漢字卡、圖卡等,讓幼兒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對漢字的濃厚興趣。
然而,一個好的閱讀環境的組成,不止是一個地點和一本書。人,才是引導幼兒和書對話的關鍵。在閱讀中,老師、家長,都可以成為閱讀的引導人,在幼兒園我們要求老師引導孩子選書、看書、讀書,在家裡希望家長引導孩子發問、討論、思考。只有將書和人的體驗相聯系,才能產生趣味和意義,才是閱讀的最終價值。本學期我們還向家長發放了「親子閱讀倡議書」,希望家長們抽出時間與孩子共讀,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二、將早期閱讀活動滲透於園本課程等多領域
我們幼兒園開展的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提高幼兒早期閱讀能力」課題,我們嘗試將早期閱讀也滲入到其它的課程領域里。如中班開展的「大家來看書」活動,我們收集了圖文並茂的,比較適合孩子閱讀的,有關童謠的系列圖書,指導幼兒學習看書、翻書的順序,及時糾正孩子出現的倒看、亂翻現象,提高閱讀的基本技能。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家園互動親子閱讀活動,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如本學期我們結合課題開展了「早期閱讀」家長開放日活動,針對「親子閱讀的重要性」進行了專題講座,還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向家長展示我們開放式的閱讀活動。家長們回家後紛紛表示每天要抽出時間和孩子讀故事,和孩子共同看書等等。我們還針對孩子的閱讀、講述情況開展了「我愛講故事」大賽,孩子們認真准備,給我們大家展示了一個個有趣而生動的故事內容。這些配合措施,都為增強幼兒閱讀的興趣、拓寬幼兒的知識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早期閱讀不僅和語言教學活動有關,它同時也滲透在音樂、健康、科學等其它各個領域的教學活動中。如大班聽完《三隻蝴蝶》的故事後,老師創設了表演區,引導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孩子們在這種講、演結合的閱讀方式中,不但能進一步理解故事的情節,更能體驗集體閱讀和故事表演帶來的樂趣。再如,大班學習唐詩、以及與數字有關的成語時,我們創設了「成語拼拼樂」、「圖文一家親」活動區,孩子們在拼拼、玩玩的情景下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
總之,本學期我們通過 「自主閱讀」、「師生共讀」、「親子導讀」三結合形式的過程性研究,有效促進了幼兒、老師、家長的共同成長:1、幼兒的成長。我們採用了「感知理解——觀察表述——體驗創造」的途徑和方法,讓每個幼兒在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中善讀、樂讀、會讀。在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中,幼兒汲取著兒童文學世界中知識的浸透、滋養,如「成語故事」中的哲理性、「童謠」朗朗上口的韻律美、「故事世界」中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在讓幼兒感受真、善、美的同時,語言、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老師的成長。在閱讀活動中,我們老師也逐漸從以往「教師講述、幼兒傾聽」的口耳相傳的單向傳授轉向讓幼兒自主閱讀探索。尤其在選材方面,教師更加註重深入挖掘每個閱讀材料的價值性,關注每個幼兒的閱讀興趣、閱讀方式以及閱讀活動中呈現的個性特點。通過情境體驗、想像遷移、創造表現等活動策略的運用,使閱讀成為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3、家長的成長。在親子導讀的過程中,家長學會了如何為孩子選擇優秀的讀物,學會了如何指導孩子有目的地閱讀,共同分享的過程中,增進了親情關系的鞏固與體驗。
早期閱讀的研究,對我們老師自身來說,應不斷更新觀念,主動探索早期閱讀培養的新思路、新方法,讓幼兒在閱讀活動過程中產生自信心、進取心、創造性。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需要在以後的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改進。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深入學習《綱要》,不斷提升和總結經驗,以多種方法和途徑引導幼兒體驗閱讀的快樂,以高質量的教育促進幼兒的和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