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建構區目標
如何定中班建構區的目標
2. 幼兒園中班教案借錘子
活動目的: 1、讓幼兒通過探索了解生活中錘子的用處。 2、了解錘子的結構及錘子的廣泛用處。 3、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敲學習錘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活動准備: 剪刀,小刀,小棍子等一些生活常用工具,核桃及其他乾果若干,人手一把錘子和一個裡面墊有手紙的小罐子,課堂活動所需音樂,相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核桃並提問: 1、我們平時吃核桃的那個部分? 2、用什麼辦法能打開核桃殼呢?{幼兒自由回答}。 出示已備好的常用工具讓個別孩子嘗試打開核桃殼。{老師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經過嘗試後總結出錘子是最適合用來敲核桃殼的。 二、幼兒操作,讓幼兒學慣用錘子敲開核桃殼,並讓孩子品嘗核桃仁,老師巡迴作指導。 三、了解錘子的結構: 提問: 1、你吃的核桃是什麼味道的? 2、你是用什麼辦法吃到核桃仁的? 3、你是用錘子的那個地方敲開核桃殼的? 引導幼兒認識錘子是由錘頭和錘柄組成的,在使用錘子時要手握錘柄,用錘頭敲打。 四、了解鐵錘: 讓幼兒來摸摸鐵錘的錘頭和錘柄,並提問:鐵錘可以干什麼? 老師給已准備好的木塊用鐵錘釘上釘子。強調安全:{鐵錘不可以當玩具,用時一定要讓大人來幫忙}。 五、了解錘子的廣泛用處: 1、讓幼兒看動畫課件,老師講故事《小鐵錘找朋友》,以此讓幼兒了解錘子的廣泛用處:消防錘,叩診錘,法錘,逃生錘等。 2、通過提問讓幼兒加深印象。 六、出示各種乾果,讓幼兒再次用小錘敲開外殼並品嘗,老師強調安全。 七、讓幼兒和老師一起整理教室衛生,結束活動。
3. 幼兒園建構游戲《套車輪》的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粘貼車輪的方法,樂意大膽地講述:「這是我的小汽車」,體驗成功的快樂。 2、初步形成良好的粘貼常規習慣。 活動准備: 1寶寶用書人手一冊,每組兩盤漿糊或人手一支膠棒。 2、教師剪下寶寶用書上的車輪。 3、沒有輪子的汽車圖片範例,小汽車一輛。 活動過程:... 1、出示汽車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    (1)教師:這是什麼?小汽車是什麼樣子的?小汽車怎樣才能開呢?    (2)請一名寶寶上來玩小汽車,感知車輪的轉動。 2、觀察範例,明確操作要求。    (1)教師:小車輪的用處真大,沒有車輪,汽車就不能開了!    (2)教師引導寶寶觀察範例,說說:畫面上有什麼?少了什麼?怎麼辦?    (3)教師鼓勵寶寶當小機械師,給小汽車裝上車輪。 3、教師講解粘貼車輪的基本方法,並請個別寶寶上來示範貼車輪。了解貼車輪的基本方法(先在小車輪反面抹上漿糊一將車輪貼在汽車下面的凹處--手指在抹布上擦乾凈)。 4、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迴觀察指導,提醒寶寶貼完輪子後,將手指擦乾凈。 5、展示幼兒作品。
4. 幼兒園中班建構區域有哪些材料圖
中班啊,要有角色區,如娃娃家、小醫院或者餐廳什麼的。
美工區,包括繪畫區泥工區製作區剪紙區。
建築區。
科學區,包括數學和科學區。
圖書區。
表演區。
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分類。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 幼兒園建構區教案如何利用奶粉罐紙盒木片
大班教案建構區域活動兩篇適用於大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機器人的基本建構技能,培養幼兒造型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知道機器人是由頭、身軀、四肢及天線組成的,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建構區域活動兩篇教案吧。
大班建構區域活動教案【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機器人是由頭、身軀、四肢及天線組成的。
2、學習機器人的基本建構技能,培養幼兒造型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幼兒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准備:准備若干插塑、紙盒、易拉罐、花片、機器人、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機器人玩具,引導幼兒觀察其外形,讓幼兒知道機器人是由頭、身軀、四肢及天線組成的。注意機器人頭、身、四肢的大小比例關系。
2、教師示範:選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盒拼出機器人的頭、身軀、腿部,再選四個較小的長方形的紙盒拼機器人的手和腳,連接處用橡皮泥粘合,最後粘上紙棒做機器人的天線。可用橡皮泥做機器人的五官。
3、幼兒分組拼插機器人,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粘合機器人的四肢和天線,啟發幼兒自己設計各種造型的機器人。
4、幼兒再次建構,加強幼兒的團隊協作的意識,引導幼兒協商共同完成一個《超級機器人》群組,提高一定的難度。
5、游戲結束後,布置一個機器人展覽館,評選出設計良好、形象美觀、與眾不同的機器人。對個別機器人進行點評,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給予表揚,特別是個別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表現,讓其他幼兒以他為榜樣,同時促進幼兒的團體協作的精神。
6、游戲結束前,指導幼兒收拾整理玩具,歸類擺放整齊。
大班建構區域活動教案【二】
設計意圖:
自從我班開始實施了「在結構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興趣」課題後,孩子們的建構興趣明顯增強,合作能力不斷提高。前陣開展了生成活動「我見過的汽車」後,突發奇想,何不讓這次的活動融合到建構游戲中呢,所以組織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綜合運用圍合、壘高、平鋪、插接等技能建構出馬路、房子、花、立交橋等物。
2、運用廢舊材料及輔助材料裝飾房子、汽車。
3、在活動中鼓勵幼兒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學會謙讓。
4、能按標記收拾整理材料。
活動准備:各種積木、積塑,廢舊的牙膏盒、飲料罐。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激起幼兒建構興趣。
師:昨天老師帶小朋友去參觀了藍皮鼠的家,那裡的環境真漂亮,旁邊有一條什麼呀?
幼:馬路。
師:馬路上和馬路旁邊有什麼?
幼1:有許多汽車。
幼2:我看見了滑滑梯。
幼3:有工廠。
幼4:有幼兒園的,還有居民小區。……
二、 提出活動要求:
1、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建構。
2、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
3、活動時要互相商量、幫助,學會謙讓。
三、 幼兒合作建構熱鬧的馬路:
1、老師做好材料提供。
2、對能力差的組適當地幫助。
四、 活動結束,評價:
1、參觀各組的作品。
2、請幼兒介紹自己用的材料:建構了什麼、和誰建構的。
幼兒反應:
幼兒能較全面的說出所要建構的內容,在活動開始時,大多數幼兒能自告奮勇地領取材料,去完成任務,並且去找自己的夥伴,如王柳陽、許林等幼兒,「我們一起玩吧。」「我來幫助你。」已經有了較強的協作能力。在插花小組中,孩子遇到了困難,無法把花站起來,當孩子想得到老師幫助時,老師並沒有馬上告之方法,而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經過一番努力,孩子們終於想出了解決辦法,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小網路:區域活動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是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生活和游戲活動。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生活和游戲。
6. 幼兒園中班建構區該不該給幼兒設置主題
導讀:幼兒之間由於年齡相距小,認知水平相近,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自由交談、討論,相互間的放鬆與互動,是教師指導不能達到的,幼兒間的相互交流不僅能夠拓展幼兒學習的途徑和方法,還能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互相幫助,互相協調,進一步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新的教育觀告訴我們,必須將促進孩子身心發展放到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要充分認識到孩子的興趣和需要是關繫到教育目標能否得以落實的重要因素,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必須考慮孩子的內在動機和需要。教師要盡力幫助孩子從多方面認識事物、整合經驗、建構認知。 新的教育目標還提出了教育應該為幼兒終身學習和發展做好准備;新的教學觀也已經摒棄了教孩子學習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培養幼兒有興趣地學習,引導幼兒主動地學習。在區角(或區域)活動中正可以充分地體現這些教育理念。 所謂區角活動是指教育者以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材料和活動類型為依據,將活動室的空間相對劃分為不同區域,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區域,在其中通過與材料、環境、同伴的充分互動而獲得學習與發展。以上不難看出,區域活動主要是幼兒自己的活動,自己的游戲,它不像正規的集中教學活動那樣由教師精心設計和組織,讓人明顯的感到教育教學的因素。但是,區角活動也並非是教師完全不加影響、不加控制的絕對自由天地,只不過,這種影響和控制比較間接、隱蔽,它是通過對環境的創設,尤其是活動材料的投放而實現的。相對於其它的教學活動形式,區角活動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優點: 1、區角活動多為幼兒的自選活動,這樣就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機會,滿足了幼兒的個別化需要; 2、區角活動是幼兒的自主活動,他們能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玩玩做做,生動、活潑、主動、愉快的活動,潛移默化地學習,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3、區角活動多為小組活動,這就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自由交往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增進同伴之間的相互了解,尤其是對同伴在集體活動中所不可能表現出來的才能和優點的了解; 4、區角活動的教育價值主要是附著在區內的操作材料、情景等等,它們所承載的多種教育功能使幼兒通過直接參與各種活動而獲得多種直接、自然的經驗。 蒙台梭利教學法和皮亞傑認知主義幼教方案都把區角活動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途徑。目前,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都意識到區角活動是促進幼兒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展開了對區角活動的研究。 幼兒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教師的作用不再是講或是直接告訴幼兒答案,不再是直接拿出範例或操作實驗向幼兒講解或示範,而是支持、啟發和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對幼兒區角活動的指導要從顯性的主導地位退至適時、適當的隱性的引導地位,讓幼兒有操作、探索、設疑、解疑的過程,幼兒間有相互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幼兒從中增強學習興趣,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 活動區雖是幼兒自曲活動、自主學習的場所,但這並不等於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教師對活動區活動的積極關注、悉心指導,才能使其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出來。說到這,教師空間該如何有效指導幼兒區角活動?結合多年的教育工作實踐,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對區角活動進行有效的指導:一、尊重幼兒的興趣需求,提供相應的材料 區角活動的教育價值主要是附著在區內的材料之上的,它本身的特性及由這些特性所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著幼兒可能獲得什麼樣的學習經驗,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材料的不同,所引起的操作方法及活動方式便會不同,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學習經驗、教育所取得的效果都會不一樣。從幼兒自身的學習特點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需求是幼兒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幼兒主動性、積極性的來源,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是根據自己的本性,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思維水平來選擇探索(學習)的對象。所以,教師要深入幼兒當中,和所有的幼兒交流,結合主題內容,了解大多數幼兒的興趣、需求的指向,教師再根據幼兒的需求指向提供相應的材料,這是十分關鍵的一步。當然,同一材料可能具有多種玩法和用途,具有不同的教育價值,這種多功能的活動材料更會受到幼兒的歡迎。近年來,材料的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者們的關注,不少的幼兒園在材料投放的問題上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使得活動區有了比較豐富的、結構化的、可操作的材料,從而使得幼兒的活動及活動經驗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起來,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但是,與此同時,在活動材料的選擇與投放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互相攀比,追求高檔化、逼真化、成品化,成人看著舒服,但孩子們卻並不感興趣,不喜歡玩。結果不僅造成了財力、物力、人力的浪費,還大大降低了活動的教育價值。 事實證明,相對原始而基本的材料、半成品,反而更可能是多功能的,具有更多、更大的教育價值,更有利於幼兒的活動、學習與發展。因此,教師在為活動區提供材料的過程中,必須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為幼兒提供更有利於其長足發展的相應材料,讓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獲得發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教學中,還可以讓幼兒從家中帶一些原始或半成品材料參與布置活動區,同幼兒一起確定材料的擺放位置,制定活動規則等等,使幼兒從最初的准備工作做起,為以後的區角活動打下興趣的基礎。 二、尊重幼兒的意願,支持幼兒主動地探索 建構主義理論提出,學習不是由教師為幼兒選擇學習的內容,而是幼兒自由選擇;學習不是教師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幼兒主動建構認知結構的過程;幼兒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學習、主動地進行信息建構。因此,一切活動都應該尊重幼兒的意願,尊重幼兒對區角活動選擇,這里還應注意的是要針對不同的幼兒,尊重該幼兒當前興趣的意願。在區角活動中,教師要支持幼兒主動探索,採取設疑提建議等靈活的方式支持幼兒的活動,給幼兒留出探索、解疑的時間和空間,而不是充當答案的提供者。 三、了解幼兒的學習過程,及時調整教師的教育行為 創設活動區的目的是為了給每一個幼兒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以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決定所設區域的種類時,應盡量滿足幼兒認知、情感、社會性、語言、動作技能等多方面的發展需要。這就要求教師既要對各類活動區的功能有清楚的認識到,也要准確了解本班幼兒的興趣、水平和需要。如果幼兒有特殊的興趣和需要,區域的內容和規模可以隨時調整。 新奇的區角活動材料對幼兒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但是幼兒對這些材料玩上一陣子,還是會感到厭煩,要長久地保持和促進幼兒與這些材料的互動,教師就要做到深入幼兒的活動中去觀察、分析和指導幼兒活動,通過觀察、分析和指導,才能真正准確地了解幼兒的內在需要和幼兒的個別差異,再根據幼兒的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採取相應的方法,或是改變活動的策略、或是添加、撤除一些活動材料,使幼兒對活動材料、對活動長久保持興趣,促進其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在指導幼兒學習的過程中,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要有耐心等待幼兒自己去發現和探索,必要時參與幼兒的探索、發現,當然,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區角活動指導中隱性的、適當的引導地位。 四、為幼兒創造機會,增進幼兒間的相互交流 幼兒之間由於年齡相距小,認知水平相近,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自由交談、討論,相互間的放鬆與互動,是教師指導不能達到的,幼兒間的相互交流不僅能夠拓展幼兒學習的途徑和方法,還能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互相幫助,互相協調,進一步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善於捕捉時機,促進幼兒的互動。 種種實踐證明,幼兒園區角活動的有效開展和指導在很大程度上確實對幼兒的發展,尤其是對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有重大作用,在我園近幾次開展的對全園教師區角活動組織情況的檢查評比活動中,我們明顯感受到區角活動開展得較好的班級孩子普遍交往能力較強,口語表達能力發展較好,性格活潑開朗,反之則不然。 因此,在有效指導幼兒進行區角活動時,讓我們都要做個有心人,積極為幼兒創設活動的環境和氛圍,推動幼兒的相互交流,激發幼兒主動學習,自主建構,從而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為培養新世紀人才奠基工程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7. 以幼兒園為主題學一份中班的建構教案
幼兒園教案:意願建構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具有動手建構的興趣。 2、嘗試一種材料多種砌法與用幾種材料共同建砌。 3、體驗建構的喜悅。 4、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環境材料:各種建構材料。 一、過程: 1、自由選擇架子上的材料,並找個寬松的地方坐下建砌。 2、自由選擇夥伴合作活動。 3、活動後欣賞,共同分享建構成果,並初步學會評價。 4、活動後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收拾好物品材料,分類放回原處。 二、指導重點: 1、啟發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進行建構。 2、指導新來的幼兒大膽地邀請同伴合作建構。 3、注意提醒幼兒在活動中珍惜他人的建砌成果,不故意毀壞。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