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蔬菜營養知多少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蔬菜食用部位的了解。
2、樂意與同內伴交流自容己知道的蔬菜營養。
3、能夠用幾種分類規則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
【活動准備】
1、幼兒已經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蔬菜。
2、每組3-7種蔬菜,如:白菜、豌豆、黃瓜、絲瓜、馬鈴薯、西紅柿等。
❷ 幼兒園健康教育《營養豐富的蔬菜》的活動分析及反思怎麼寫
淺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3~6歲的學前兒童是心理發展、成長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其特點是可塑性強,但在心理發展上極不成熟,自我調節、控制水平較低,自我意識薄弱,極易受環境及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與否,將會對他們的認識、情感、個性、道德的發展和社會適應等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目前我國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文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忽視幼兒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養,致使在兒童中普遍存在著獨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難、任性、不懂得關心人、缺乏創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識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問題,不少兒童還存在種種心理和行為偏差,如孤僻、攻擊性行為、膽怯、多動、吸吮手指、情緒障礙等等。這種狀況如不加以重視,勢必影響幼兒的發展。重視和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幼兒園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基礎,應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質的基礎。因此。各地幼兒園也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也相繼拉開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
一、幼兒園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知行脫節現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幼兒健康教育」,「幼兒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因此保護幼兒的健康,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何謂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所謂健康就是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適應上完全處於良好狀態,而不是單純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會道德方面的問題,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個方面共同構成健康的整體定義。在幼兒園內,很多教師已經明白健康的新概念,並且也知道維護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視並未化作行動上的體現。在幼教實踐中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或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現象並不少見,她們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醫生或專職心理教育者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不重視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保護,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紙上談兵。
(二)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橋梁和依託
目前,在幼兒園的課程設置中,並無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數教師尚未接受專門的心理教育培訓,致使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缺乏明確的目標、心理教育的內容比較零散,更不要說構建心理教育體系了。教師們對心理健康的知識是零星的,缺乏系統性,也缺乏相對固定的教育時間保證,對什麼是心理健康,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幼兒容易出現哪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評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師們很茫然,雖然想對孩子進行心理維護,卻因相關知識的缺乏而無從下手。實際上,心理健康教育處於可有可無的地位或成為一種時髦的口號,卻沒能扎實地實行,當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出現時,教師們或熟視無睹,或束手無策,進一步加劇了幼兒不良的心理。
(三)忽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崇高的特殊的職業,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意味著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然而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職稱評定、業務競爭、應試教育、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生活中的壓力和工作中的競爭,會讓教師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因此,加強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顯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成長起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要讓幼兒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遺憾的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忽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
(四)家園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
現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獨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長們呵呼備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嬌寵溺愛,有求必應;另一方面,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極大提高,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不斷上升,幼兒在物質的極大滿足中卻承受著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部分家長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知識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環境不良,人際關系的緊張,不正確的教養態度,常會引發幼兒不同的心理問題和社會行為問題,如愛發脾氣、惡作劇、不能和別的兒童友好相處、任性、退縮、易哭泣、過分敏感等;幼兒園中也常見到一些有不良習慣的幼兒,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聳肩、咬衣服、攻擊性強等;而家長們並不認為幼兒的心理出現問題,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上明顯滯後。
另外有些家長過分強調尊重孩子的個性,一味地欣賞鼓勵孩子,造成幼兒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對老師糾正幼兒不良習慣的嚴格要求也當成不尊重孩子,同樣不利於孩子的正常心理發展。
二、解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一)重視知行統一,把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育活動中
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視,而沒有完善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系統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體系和教育內容相支撐,是不能很好落實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視落實到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當中。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制定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標、主要內容與途徑,同時結合各學科教學,運用教育技能技巧,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中,如開展主題系列活動「我是健康小明星」,從各個領域有意識地滲透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扎扎實實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強心理健康系統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幼兒教師。因此,就要完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邀請專業人員系統培訓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內容、方法。掌握幼兒的心理健康內涵:積極的情緒特徵;良好的意志特徵;對現實(包括社會、集體、他人、自己)的良好態度特徵;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根據幼兒年齡及心理發展的特點,選擇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情緒、性格、意志品質。如通過孩子們所熟悉的動畫人物、故事、游戲等來完成教育活動。日常工作中,首先要給幼兒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創設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盡力給每個幼兒創設成功的機會,滿足他們成功感的需要等等。其次「愛字當頭」,用愛心體察兒童的內心感受,及時幫助幼兒排除不良的情緒,緩解內在的心理壓力;適時滿足幼兒的心理安全需要;最後適當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讓幼兒學會人際交往的技能,更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如引導孩子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時可讓幼兒增加交往頻率,真誠關心同伴,學會寬容別人,進行換位思考,啟發幼兒怎麼樣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歡,融洽人際關系,讓幼兒學會與人交流、溝通,減少消極情緒的產生,可有效避免幼兒受到傷害。教師逐步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定期交流應用心理學知識、管理教育幼兒的經驗和體會,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減少孩子們心理問題的發生率。
(三)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加強教師的心理維護,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俞國良博士打比方說,心理問題就像煮餃子,可能在幼兒園就「下鍋」了,但到高中、大學才浮上來。心理問題一旦產生常常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由此可見幼兒心理教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師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他們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心理發展。現實生活中,由於教師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工作辛苦煩瑣,加之社會的期望,同行的競爭,家長的苛求,這些都會對教師內心造成很大壓力,很容易造成內心沖突,影響著教師的情緒情感,如果不加以疏導,教師便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因此幼兒園應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加強教師的心理維護。工作中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工作氛圍、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師,激發教師們工作積極性,讓每位教師都能夠體驗成功,激發教師主人翁意識和職業幸福感;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有利的平台,體會成長的快樂,體會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滿足感。生活中真誠地關心教師,切實解決教師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師的自我調控,增強自我修養,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四)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注重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承擔著對孩子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質的培養。因此家長也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實施者,同樣需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種形式對家長加強心理健康系統知識的培訓,普及幼兒的心理健康知識,對家長來說更顯重要。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們應創造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環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學會正確認識事物;做情緒的主人,以平靜的情緒對待生活中的矛盾,在逆境中保持心理的平衡,教育孩子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積極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養孩子的幽默感,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注重勞逸結合有益身心健康;有心理疾病,應及時診治。
總之,加強幼兒園、家庭、社會教育的聯系,廣泛利用園內外各種教育資源,形成幼兒園、社會、家庭合一的教育環境是培養幼兒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
上述內容轉自網路,不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疑問還請咨詢專業人士。
❸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蔬菜營養知多少》
親你想說什麼
❹ 中班健康教案《小雜糧》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常見的雜糧,知道適量吃一些雜糧有益健康。
2、培養幼兒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1、各種粗糧饅頭、玉米餅、燕麥粥、紅薯條、綠豆湯等。
2、幼兒每人一套餐具。
3、畫有糧食圖案卡片數張。
活動過程一、粗糧自助餐。
幼兒品嘗各種粗糧製作的點心,並自由交談,交流各自的經驗和感受。
二、討論。
1、我們平時吃哪些糧食?米飯和麵包是用什麼做的?
小結:我們平時吃得比較多的是米飯、面條、麵包等 ,這些都是用大米和白面做的,叫細糧。
2、提問:剛才你吃了什麼點心?味道怎麼樣?是用什麼做的?
小結:剛才我們吃的這些點心是用高梁、小米、紅薯、玉米等做成的,這些東西叫粗糧。粗糧也是一種糧食,品種非常多。
三、了解粗糧的營養價值。
1、提問:你以前吃過粗糧嗎?吃過哪些粗糧?為什麼要吃粗糧?
小結:粗糧裡面許多營養是大米和白面中沒有的,而且粗糧中有大量的纖維素和豐富的維生素,能鍛煉我們的牙齒,通大便,對身體有好處,所以我們應該吃一些粗糧。
2、討論:每餐都吃粗糧行不行?粗糧吃多了會有什麼感覺?
小結:吃太多的粗糧會不容易消化,所以也不能多吃,應粗糧細糧搭配著吃。
四、游戲"找家"玩法:幼兒人手一張卡片,根據卡片上的圖案,聽老師的口令進行判斷,並站到相應的圈中。如老師說:"高梁是粗糧"。幼兒認為對就站到粗糧家中,認為不對就站到細糧家中。
❺ 中班健康教案:蔬菜營養知多少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教學案內例則是對容已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❻ 中班健康快快長大活動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手腕的靈活性和動手的能力。
2、增強幼兒的用筷子的技能
3、培養幼兒參加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如何讓幼兒更好的掌握用筷子的方法,能用筷子自己用餐
活動准備:
1、幼兒每人一雙筷子、有個小碟子
2、若干豆類食品
3、輕快的幼兒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游戲,放出輕快的幼兒音樂,教師用筷子以舞蹈敲擊動聽的節奏聲音,引入活動課程。
2、活動游戲,教師讓幼兒以模仿形式,學習如何用筷子
3、在幼兒學習了用筷子的基本動作後,自己餵食盤中的豆類食品給爸爸媽媽,讓孩子知道生活中父母喂孩子們吃飯的艱辛,也鍛煉孩子用筷子的技巧。
4、將幼兒自由分配成各小組,以手中的筷子變魔術(如:三角形、小房子、小花型等)
5、教師放出輕快地音樂,在老師的帶引下,幼兒們用手中的筷子敲打出動聽的聲音,爸爸媽媽以有節奏的掌聲配合。
6、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們學會自己吃飯,有自我成長意識
教學反思:
通過游戲活動的安排,幼兒可展示平時生活的自理能力。在活動中,我主要採取了以幼兒游戲為主導,孩子動手能力為難點,以示範法,游戲法,貫穿整個活動,其次以家長互動提高幼兒游戲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游戲中成長,游戲中學習,感覺寶寶長大了。
但在游戲過程中,個別自理能力較差的孩子,需要老師的輔助,不能跟上活動速度,讓老師根據個別情況調整游戲,在游戲中還可以使用一些幼兒平時接觸的生活用品,讓孩子更了解生活,貼近生活,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靈活性。
❼ 幼兒健康教案《豆製品有營養》的課後反思
設計意圖 此活動旨在結合季節和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幼兒了解有關傳染病的預防方法,知道生病要及時就醫,不怕打針吃葯,做個勇敢的孩子,增強幼兒預防疾病的意識,培養幼兒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常見病的症狀及預防常見疾病的方法。 2、知道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大人,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3、做個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針吃葯,體驗當醫生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小熊一個。 2、預防疾病的方法圖片(洗手、吃飯、鍛煉……)。 3、醫生用具。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發興趣,導入活動。 1、出示小熊:「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他是誰?」小熊:「大家好!我是小熊,今天我給大家唱一首歌曲(唱兩句後不停的打噴嚏) 2、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怎麼了嗎? 看來,我不能給大家表演節目了,要不會把感冒傳染給大家的,小朋友再見!」 二、組織討論——了解感冒的症狀及原因。 1、小熊為什麼會感冒? 師小結:穿衣服少了、蹬被子了、到人多的地方被傳染了都容易引起感冒。 2、你們感冒過嗎?感冒了會有什麼感覺? 師小結:鼻子不透氣、流鼻涕、嗓子痛、頭痛、咳嗽、打噴嚏、有時候會發燒。 3、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你們有及時告訴大人嗎? 在幼兒園的時候要跟誰說呢? 三、討論常見病的症狀及原因。 除了感冒,你們還生過什麼病? (肚子痛、眼睛腫起來了、手足口、鼻炎、爛牙齒) 四、看病(體驗當醫生的快樂,懂得不怕打針吃葯) 1、討論:小熊生病了,該怎麼辦呢? (師:誰的是醫生呢?請她過來給小熊看病吧?——醫生媽媽出來) 2、看病。 (1)醫生先自我介紹然後介紹攜帶的工具。 (2)為小熊看病,介紹看病的步驟。 (3)請幾位幼兒為小熊看病。(醫生加以指導) (3)醫生:小熊,你要打針了。為小熊打針(幼兒討論) 師:小熊打針的時候哭了沒有?小朋友打針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小結:小朋友也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趕緊去看醫生,不怕打針吃葯,這樣感冒很快就會好了。 四、結合圖片展開討論——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1、討論:(緣緣媽媽)小朋友生病了可難受了,那你們知道怎麼樣才能不生病呢? 2、看圖片提升經驗,了解預防生病的方法: (1)多喝水。(不能亂倒、不能浪費) (2)不挑食(什麼飯菜都要吃,才能有營養)。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正確的洗手方法。飯前、便後要洗手,不浪費水)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不去臟、臭的地方。(講衛生,不能亂扔垃圾)。 (4)不吃不潔物品。(如喜歡把積木放在嘴巴里,把吮小手、啃被單) (5)生病了不能上幼兒園和公共場所的。 (6)注意增減衣服。(熱了要馬上脫衣服,冷了要及時穿衣服) (7)沒有生病不能吃葯。(有小朋友喜歡吃葯) (8)最重要的是多鍛煉身體。(在園參加戶外運動、認真做早操)
❽ 中班健康教案及反思《哪種姿勢好》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走路、站立、和坐的姿勢。
2、通過圖片初步專了解人體屬正確的姿勢,逐步養成吃用正確的姿勢。
3、知道保持正確的姿勢,可以不讓我們的骨骼變形。
活動准備:
1、認得脊柱側面圖兩副(直的和彎曲的)。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人體脊柱側面圖(直的)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是人體的骨骼透視圖,這是人體的什麼部位?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出示彎曲的脊柱圖:
▲教師:現在著跟脊柱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這樣的?是什麼原因使它彎曲了?(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可能的原因)
3、引導幼兒自主地談談自己對人體骨骼的認識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