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條件可以說是空前的優越,隨之而來的「溺愛」、「嬌生慣養」也比比皆是,他們對幼兒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鎖事兒幾乎是一切包辦代替,從而忽視了對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面,父母、爺爺、奶奶背著或抱著健康結實的孩子上幼兒園;在家裡四個大人輪流充當「保姆」,穿衣、洗臉、洗手,一切都照顧得周周全全。吃魚吃蝦更是挑凈刺,剝去殼,親自送到孩子的口中。造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局面。如此這般,父母辛苦,幼兒受害,我們著急。殊不知幼兒時期正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若錯過這個寶貴時期,一旦壞習慣形成了非但難改,而且貽害無窮。
幼兒的生活衛生習慣包括:飲食習慣、睡眠習慣、自理能力等。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包括以下幾方面:
1、飲食習慣:定時定量、細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等。
2、睡眠習慣:能按時睡眠,按時起床,獨立安靜入睡,睡姿合理正確等。
3、個人衛生習慣:每天有洗臉、洗腳、刷牙的習慣。飯前便後洗手,保持服裝整潔和環境整潔的習慣。
4、正確的坐姿、站姿、閱讀和畫畫姿勢等等。
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不僅關繫到孩子的身體健康,而且關繫到自信心和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那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呢?
一、創設良好的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生活活動貫穿於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對於小班孩子來說,生活活動顯得尤其重要,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點一滴慢慢積累,逐漸形成的。對於小年齡的孩子來說,說教只能起到瞬間的作用,而達不到長久的目的,於是,我們盡量運用有限的環境來暗示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圖示」生活環境的創設
「圖示」生活環境是指運用簡單的、孩子容易接受的圖案,提示孩子怎麼做。在孩子剛進幼兒園時,示範演示和圖示相結合的方法用得比較多,如:畫一隻碗——把調羹——毛巾——漱口,貼在擺放餐具的桌子旁,飯後環節一目瞭然,並利用餐前談話,和孩子們一起說說「圖示」的內容,幼兒理解了,實際操作就容易多了;又如在盥洗室中貼上了「洗手」和「小便」的圖示,貼上配套的兒歌,進入盥洗室後,很多孩子邊看圖示邊念兒歌邊小便或洗手,在不知不覺中,幼兒掌握了洗手和小便的方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三五個孩子在玩水;忘記關水龍頭了;小手放在水龍頭下一沖就走等等。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總是反復提醒常規要求「要這樣,那樣的」,可效果總不佳。由於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點的關系,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遇到喜愛的游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並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於是我也加入進來和幼兒一起洗手,按照牆上的圖示,有節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里搓搓,大拇指轉轉,小手腕轉轉,清清水,洗一洗,一二三,甩甩干,再拿毛巾擦擦乾。在此基礎上,我將牆上的圖片換成了小朋友的照片,以此來激發孩子,效果顯著,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們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
2、「可操作」生活環境的創設
小年齡的孩子,好奇、好動、好模仿,他們喜歡擺弄,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慾望,我們在創設生活環境時,盡量提供了可活動的材料,孩子們在動動玩玩說說中慢慢掌握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如每個班級都有保溫桶,平時我們總是提醒孩子自己喝水,為了讓孩子們養成自己喝水的習慣,也讓我們了解孩子的喝水情況,我們創設了「你喝水了嗎」生活環境,為每個孩子准備了一個貼有孩子照片的紙盒,漂亮的各種顏色的吸管,只要孩子喝過水,就在自己的紙盒中放一根吸管,以吸管的總數來了解孩子喝水情況,這一環境引起了孩子很大的興趣,自覺喝水的孩子增加了。對小班孩子來說,可以操作的環境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在操作過程中慢慢養成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二、利用游戲學習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1、利用游戲區角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每個幼兒都有著好玩的天性,通過平時的一些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玩、做做中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如:我們在區角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紐扣,拉鏈等,讓幼兒在玩區角的時候,同時也能掌握扣紐扣、拉拉鏈的方法。開展「娃娃家」游戲,讓幼兒在娃娃家裡學著幫娃娃穿衣服、穿褲子;這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了生活中的一些本領,技巧。利用區角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既玩的開心,又學到了本領,何樂而不為呢?
2、利用學習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用餐習慣、睡眠習慣是幼兒生活衛生習慣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怎樣培養幼兒良好的用餐、睡眠習慣呢?我們可以利用教學活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用餐、睡眠習慣。如:開學初,一般家長最關心的事情:「我家的孩子吃飯怎麼樣?」「今天吃什了?」「今天的菜全吃完了沒有?」……諸如此類的問題。有的家長甚至說:「我家小孩喜歡吃什麼的,其他東西不要吃就隨他,」家長的這種想法促使孩子們形成了吃飯挑剔、挑食、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體營養比例失調,引起各種營養不良症狀,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導致剛開學時,一小部分幼兒面對飯菜束手無策,只會坐等,因為這些孩子連吃飯用具都不會拿,更不用提自己獨立進餐了,也更不用說有良好的習慣了。每次孩子們吃完飯,桌子上、地上就一團糟,我就開展了一次語言活動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通過故事,小朋友知道了吃飯時如果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會造成桌面、地面、身上的不幹凈。對於那些不願意自己吃飯的孩子要鼓勵他,適時表揚他;對於那些挑食的孩子,要和他講道理,提醒他每種菜都有很好的營養,只有不挑食的孩子身體才長得高、長得健康。有的孩子開始洗手都不會洗,於是我就在計劃中安排健康活動《我會正確洗手》,把洗手的兒歌教給孩子,讓孩子在邊讀兒歌的時候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三、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只靠在幼兒園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生活習慣培養方面家庭教育將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指出:「良好習慣之養成與否,家庭教育應負重要的責任。」孩子喜歡模仿,模仿性很強,父母的好習慣是培養孩子良好衛生習慣的直接示範,是具體形象的示範。因此,父母應是培養孩子衛生習慣的榜樣。如果幼兒在幼兒園是一種要求,在家裡又是另一種要求,孩子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製力都較差,需要不斷地督促、提醒和檢查,這樣才能使孩子的良好衛生習慣得到不斷強化,逐步形成自覺行動。這樣很難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的父母在培養幼兒習慣時,時而執行時而不執行,這會使幼兒在思想上造成混亂而無所適從。讓我們家園配合,在「既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的前提下,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四、利用表揚鼓勵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每個幼兒都喜歡聽到表揚自己的話,他們會對自己正確的行為獲得鼓勵而為之喜悅,從而使好的行為習慣繼續保持,所以不管我們老師還是孩子家長要經常鼓勵、多多表揚。如:我們班的孟思雨小朋友,自理能力差,吃飯是最後一個吃完的,起床是最後一個穿好衣服的,開始吃飯我和搭班的趙老師輪著喂,後來我和趙老師商量,我們讓他自己吃,慢點也沒關系,等他有一點進步,哪怕是一丁點進步的時候,我們就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他,他受了我們的鼓勵,居然吃飯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再是最慢的一個了,於是我們又要求他學會自己穿衣服,現在他已經會自己穿褲子了。這不就是我們鼓勵他的結果嗎?
養成良好的習慣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還要長期堅持,不能間斷,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習慣逐步養成,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使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