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科學毛毛遇險教案及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中指出:中班幼兒隨著身心的發展,他們會積極地去探索去了解新鮮事物,還喜歡尋根問底,不但要知道是什麼,而且還要進行探究。一隻美麗的小蝴蝶飛來飛去,可是小朋友們知道小蝴蝶的前身是什麼樣兒嗎?本次活動課正好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慾。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了解蝴蝶的形態、生長過程,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昆蟲的興趣,保護昆蟲的情感。
2、嘗試隨音樂用肢體表現毛毛蟲和蝴蝶的動態,激發幼兒探索昆蟲世界的奧妙。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的重點是: 讓幼兒了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活動課難點是:讓幼兒復述毛毛蟲變蝴蝶的四個主要階段。
活動准備
1、童話故事情景動畫片;2、毛毛蟲變蝴蝶成長動畫課件 ;3、蝴蝶和毛毛蟲頭飾等 ;4、蝴蝶拼圖若干(含蝴蝶拼圖底版紙張和膠水)。
活動過程
一、講童話故事引入課題(大屏幕顯示童話故事情景動畫片)
故事內容:從前,在一個動物王國里住著一隻小毛毛蟲,它覺得自己很醜,所以它很自卑。一天,小瓢蟲看見小毛毛蟲,說:「哼,你這個醜八怪,長著一身綠(lù)毛,你看我,長得多漂亮啊!讓我看到你,真是對我的一種侮辱!」小毛毛蟲聽很悲觀。小山羊聽了說:「別這樣,我們不能從外表來評價。善良,才是最美的!」小毛毛蟲聽了,鼓起勇氣,勇敢地面對生活。一天,小毛毛蟲結繭了,掛在樹枝上,幾個月後,小毛毛蟲破繭而出,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從此,蝴蝶家族(zú)再也不自卑了,成天在花叢中快樂地飛舞,過著幸福的生活。
二、引導幼兒了解蝴蝶的外形基本特徵(大屏幕顯示一隻蝴蝶圖片)
蝴蝶的身體主要由頭部、胸部、腹(fù)部(就是我們說的肚子、肚皮)三個部分組成,還有翅膀(復眼(眼睛)和觸角。
三、蝴蝶拼圖游戲(大屏幕顯示五彩繽紛的蝴蝶圖)
分成小組來讓幼兒做拼圖游戲,同一組的小朋友相互合作動手拼成一隻只美麗的蝴蝶
四、引導幼兒了解蝴蝶成長過程(播放毛毛蟲變成蝴蝶過程的動畫片)
請小朋友們仔細地觀察蝴蝶蛻變整個變化過程。
五、理清毛毛蟲變蝴蝶過程 (大屏幕顯示毛毛蟲變蝴蝶圖解多媒體課件)
蝴蝶一生要經過:產卵—孵化出毛毛蟲——形成蛹——最後變成蝴蝶四個主要階段。
六、角色游戲(播放大自然背景音樂)。
隨音樂讓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毛毛蟲變蝴蝶過程的姿態動作。
(最後有序將幼兒帶出教室,活動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本堂活動內容是屬於幼兒科學領域的活動課。蝴蝶本是日常生活動中常見的一種昆蟲,通過本堂教學活動,幼兒對聽故事、看動畫片、拼蝴蝶圖以及隨音樂用姿體表現毛毛蟲變蝴蝶過程,總體還是感興趣的,也初步對蝴蝶蛻變知識有了感知上的認識,整個活動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活動的全部內容,基本實現了教學活動目標。
通過教學後有如下反思:
1、 注重知識性的傳授,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還少了些。
2、 老師說得多,幼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的機會不多,活動體驗不夠。
3、 多媒體使用頻率過高,幼兒看課件的時間多了,幼兒容易產生疲勞感。
4、 如果重新上這節課,將作如下改進:
(1) 將看動畫片時間減少,增加幼兒參與體驗活動量。
(2) 鼓勵幼兒大膽發問、提問、答問。
啟發:1、多加強現代幼兒教育思想理念的更新。
2、多加強幼兒教師教學基本功,如普通話、教資、教態的學習和借鑒。
『貳』 中班科學人的呼吸教案及反思
空氣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離開食物人類的生存極限是7—15天,離開水人類的生存極限是5—7天,離開空氣人類的生存極限是3—6分鍾,足見人類三大生存條件下,空氣對於我們人類的重要性。人生活在空氣的海洋里,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呼吸空氣。
活動目的:
1、探索生活中空氣壓力的各種現象的興趣。
2、按照實驗步驟細心操作,觀察驗證自己的猜測。
活動重點:
在實驗操作中,感受空氣的壓力。
活動難點:
能夠按照實驗步驟細心操作,觀察驗證自己的猜測。
活動准備:
玻璃瓶、紙片、玻璃彈珠、水。
活動流程:
直接導入——實驗操作——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空氣在哪裡?
空氣有力量嗎?從小實驗中找答案。
二、實驗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空氣能形成壓力
1、材料介紹
猜一猜紙片能拖住玻璃杯里的水嗎?
2、驗證
(1)教師演示
重點步驟講解:水倒滿玻璃杯、用手輕壓紙片、慢慢翻轉。
(2)幼兒操作
兩人一組完成實驗。
尋找實驗失敗的原因。
3、實驗結果
(1)幼兒交流
杯子倒過來水沒有流出來,是誰在幫忙?
(2)為個別實驗失敗幼兒糾錯
為什麼水不加滿,杯子倒過來水會落下來。
小結:杯子里的空氣和外面大氣壓相互抵消。
(3)小結: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能形成一股力量,我們叫它空氣壓力,幫助紙片托住玻璃杯里的水。只有做了實驗才能找到正確的結果。
(二)第二次操作:空氣壓力大
1、設疑
裝滿水的玻璃瓶里如果再放入彈珠,紙片會掉下來嗎?
2、幼兒操作
數一數,放幾顆彈珠。
提醒幼兒注意實驗要點。
3、實驗結果
幼兒交流
放了玻璃彈珠後,紙片掉下來了嗎?
你放了幾顆?
小結:原來空氣的壓力能夠托起玻璃杯里那麼多、那麼重的彈珠,空氣的壓力很大。
活動延伸:
生活中的空氣壓力
實物操作:粘勾、汽水
生活中有很多空氣壓力的存在,找一找。
活動反思:
通過這一活動,幼兒都能很好地認識空氣並知道空氣的重要性,活動中主要通過多次實驗,探索利用小紙片使杯子里的水倒過來而不流出來的方法,來感知空氣的壓力。環節中粘鉤的運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動效果很好。本次活動圍繞目標進行,每個環節緊緊相扣,層層遞進,從而激發幼兒保護空氣,保護大自然的意識。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叄』 科學中班《猜猜他是誰》教案和活動反思
一、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二、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三、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四、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如果要寫關於學習的讀後感應該讀什麼有感呢?
(1)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發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准確,有針對性.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 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 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後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肆』 中班科學教案 什麼東西會滾附反思
活動目標:
1.按試驗的基本要求及程序對物體進行預測、試驗和驗證。在觀察比較中發現會滾物體與不會滾物體的各自特點,
2.願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意見,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准備:
1.記錄表3張,打鉤標記若干,打叉標記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皮球、捲筒、易拉罐及牛奶盒和各種形狀的積木等。
3.斜坡3個。
活動過程:
一、 指認材料,引導幼兒說一說哪些物體會滾動。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東西,看看有哪些呀?(教師帶領逐一指認)
幼1:有皮球、易拉罐
幼2:牛奶盒、積木
師:你們猜一猜這些東西會滾嗎?(幼兒猜測)
幼:我覺得皮球和易拉罐會滾。
師:老師為每組小朋友都准備了一張記錄表。(出示記錄表)
你覺得會滾,就貼上打鉤的標記,覺得不會滾,就貼上打岔標記。誰來猜一下?
(評析:這是活動的開始部分,直接出示各種材料,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猜一猜並記錄的方式,萌發幼兒的想像力,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我們來看一看,你們覺得皮球能滾動的,給它貼上打鉤的標記,其他小朋友有沒有不同意見?依次檢查。
二、做滾動的試驗,驗證預先的猜測。
師:是不是像小朋友猜的那樣子,我們可要來試試看,請你們分別把每樣東西放在斜坡上試一試,看看這些東西會不會自己滾下來。如果是滾動的就貼上打鉤標記。不會滾動的就貼上打叉標記。
師:誰願意先來試一下?(請個別幼兒試好並做記錄)
幼:老師你看,皮球滾下來了。皮球會滾我選打鉤標記。
師:我們每一組都有一塊斜坡,那怎樣玩才能玩的開心呢?(要像滑滑梯那樣,排好隊試好再做記錄)
*師:那讓我們來試一試吧。(幼兒實踐操作)
(評析:這個環節讓幼兒帶著問題自由操作,教師從旁觀察,並適時給予指導幼兒試驗好一個,做好一個標記記錄。)
*師:我們來看一看,猜出來的和試出來的一樣嗎?集體驗證。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提供了斜坡,讓幼兒把每樣材料都放在斜坡上實踐操作,看看會不會自己滾下來,這里用游戲的形式操作,即為幼兒間的互動提供了機會,又使幼兒的主動活動得到充分體現,還知道「滾」的含義,實踐中出真知。)
三、發現滾動與不會滾動物體的差別。
師:你們看看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它們為什麼會滾呢?
幼1:它們是圓的。
幼2:它們沒有角,所以會滾。
師:看看不會滾的物體,它們為什麼不會滾呢?
幼:它們不是圓的,有角。
師幼共同小結:原來沒有角、有圓面的東西會滾動。
師:剛才我們通過親手試驗,找到了會滾的東西,請小朋友把會滾的東西放在這個打鉤的箱子里,不會滾的東西放在打叉的箱子里。幼兒根據標記分類滾動的物體與不會滾動的物體。
(評析:這一環節是對前二個環節預測、試驗,而得出的驗證結果,通過對比的方式,自然而然得出沒有角、又圓面的東西能滾動。)
四、根據有無圓形面推測生活中的其他物體是否會滾動。
師:我們除了看到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會滾動的?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滾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
五、延伸活動:把物體放在不同的斜坡上比一比快、慢。
師:小朋友你們說把會滾的東西放在不同的斜坡上會有什麼有趣現象?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說一說?
請幼兒實踐操作。並相互交流講述。
(反思:此活動也可作為課後的延伸活動,幼兒對比賽性質的活動非常有興趣,他們對探究性的活支均能積極參與。在剛開始操作比賽時,操作比較混亂,在教師的啟發幫助下,引導幼兒探索麵和速度之間的關系,當幼兒發現,光滑和粗糙的坡的差異時非常興奮,這是他們發現的新問題,並在探索中得到了解決。)
『伍』 中班科學教案反思各種各樣的種子反思
中班科學《有趣的種子》教案與反思
設計背景
春天來了,種植角又要開始種植了,為了讓中班的小朋友能認識更多的植物,認識種子,我收集了很多種子,都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一些植物,但又不知道的一些植物種子,從而萌發幼兒對植物的興趣,對勞動果實的愛惜,設置這次有趣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植物的名稱,顏色、形狀。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了解一些種子的果實。
重點難點
讓幼兒能按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來進行分類,並掌握一些種植的方法。
活動准備
1.植物實物圖片、視頻。 2. 一次性塑料杯。 3. 各種種子,如:蠶豆、黃豆、綠豆、紅豆、玉米、南瓜、大豆、豌豆等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錄象讓幼兒認識實物,並能說出實物的名稱
1.幼兒觀看視頻自由討論,並小聲說出實物的名稱。
2.教師提問,讓部分幼兒說出看到了哪些實物。
3.說出這些實物的種子。
二、引導幼兒認識各種種子,並講出種子的名稱
1.提問,你看到了哪些種子寶寶?
2.讓幼兒挑自己喜歡的種子,並告訴同伴你喜歡的種子寶寶叫什麼名字?
3.幼兒挑種子,要求每樣挑兩粒。
4.教師小結:原來種子有大有的、有小的、有穿著各種顏色的衣服、有各種樣子的、有的還可以吃呢,好玩嗎?
5.教師出示自己挑的兩種種了,讓幼兒觀察,並說出它們是誰?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
三、讓幼兒按一種特徵去選種子。
1.幼兒自由選取。
2.互相說出自己選取種子的特徵。
3.說出自己選出的種子長大後什麼樣子的?
4.再放視頻讓幼兒加深印象。
四、你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什麼嗎?
1.簡單介紹植物的生長需要泥土,水,和光。
2.介紹種子種植的簡單過程。
五、為了讓我們班的種植園更漂亮,我們把這些有趣的種子寶寶種到地里好不好?
六、帶幼兒到種植園進行操作。
七、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這一活動課中,我的取材來源於幼兒身邊的事物,平時幼兒能容易接觸到的材料,讓幼兒感受知科學就在身邊。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特別是在看視頻教材的時候,看到了很多都是身邊的植物,讓幼兒有很大的興趣。在操作過程中,有些亂,有的幼兒沒能按照老師的指令挑選種子,由於太興奮了,選了很多的種子混合在一起。在說出種子名字的時候,有的孩子選出了自己喜歡的種子,但是說不出它的名字,在我的引導下,讓孩子們能夠認識了它們的名字。在按種子的特徵來選取種子的時候,個別孩子沒能按照特徵來選取,還是選取了自己喜歡的種子,可能是教師引導的不夠,總之整個活動層次清楚,層層遞進,從易到難,逐步解決教學重點,讓幼兒在與種子寶寶交朋友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陸』 中班科學雪花的秘密教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 感受歌曲《歡樂的小雪花》三拍子的韻律, 指導學生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演唱。
2. 通過「雪花飛舞」的創編活動中,啟發學生的想像力和表現力.
3. 能夠辨別並表現《歡樂的小雪花》和《鈴兒響叮當》這兩首不同情緒音樂作品,
教學重點:感受歌曲《歡樂的小雪花》三拍子的韻律,唱出柔美的情緒和天真的童趣。
教學難點:准確把握演唱中休止的停頓。
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曲《鈴兒響叮當》
1、學生即興律動(加入打擊樂器)
創設小朋友乘著雪橇在雪地里滑雪、玩耍的歡樂情景。
2、師:從《鈴兒響叮當》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冬天?
(歡快、活潑的)
二、學唱歌曲《歡樂的小雪花》
導入語:讓我們再來聽一首歌曲,聽聽這首歌曲帶來的冬天,又是怎樣一種感覺。
1、 初聽
對比體驗: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
2. 復聽
①感受三拍子的節拍、韻律。
②揭示課題。
4. 創編 「雪花飛舞」的情景
①情景啟發
師:現在把你們的雙手,伸向天空的雪花飄舞的方向,潔白的小雪花翩翩而下······
②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的想像。
師:想一想你心中的雪花是怎樣飄舞的?用動作怎樣來表現。
③單個學生示範
④集體創編表演
開一個浪漫的「雪花舞會」。
5.用la模唱旋律
6.視唱字母譜
導入語:你們瞧!那是什麼?是小雪花,它們化作了音符寶寶,飛進我們的教室里來了!
① 出示字母譜,提出疑問。
師:為什麼有幾朵小雪花的下面,出現了紅色的圓圈記號呢?為什麼有的小雪花後面拖著「小尾巴」,而有的小雪花後面又沒有「小尾巴」呢?
②教師范唱
學生在聽老師范唱的過程中,針對疑問對有休止的地方,進行觀察和思考。
③范唱完畢,師生共同總結。
④難句對比、指導:
2 1 7 0 | 6 7 1 0
|
2 1 7 0 | 6 7 1 |
先單個,再集體。
⑤完整的視唱
一邊唱,一邊用手指畫一畫小雪花飛舞的路線。
7.朗誦歌詞
師:請小朋友和我一起有感情的把歌詞念一念。
我念「白色」的,你接「綠色」的。
8.學唱歌詞
① 輕聲跟唱歌詞,打打節拍。
②師生接唱歌詞。
② 難句鞏固。
④男.女生輪唱,及相互評價。
要求學生唱好有休止的地方,並注意表情和音色,如有問題出現,可反復。
⑤完整的演唱歌曲(加入打擊樂器.)
三、簡單對比《鈴兒響叮當》和《歡樂的小雪花》這兩首歌曲的音樂特徵。
1、歸納兩首歌曲不同的音樂情緒。
師:兩首同樣都是表現冬天和小朋友的歌曲,為何它們在情緒、風格會有這么大的差別?
2、從「速度」和「節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
情緒 速度 節拍
《鈴》—— 活潑 —— 偏快 —— 2/4拍
《歡》—— 抒情 —— 偏慢 —— 3/4拍
四、擁抱冬天
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中,盡情的唱跳,快樂的和冬天擁抱······
他們根據自己個性和喜愛,既可以選擇表演歡快、活潑的《鈴兒響叮當》,也可以選擇表演優美、抒情的《歡樂的小雪花》。
五、「說一說」、「猜一猜」、「補充補充」
1、小朋友兩個兩個之間輕聲地「說一說」,交換心得、分享快樂。
2、師:讓我先來「猜一猜」你們的快樂和收獲是·····
3、學生對老師沒有「猜」到的,進行補充。
六、下課
學生在《鈴兒響叮當》的音樂中,歡快的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