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前班語言教案《相反動作》
一、設計意圖
設計這節活動,意在讓幼兒在相關物品中、生活中找找、想想、說說反義詞。根據我班孩子在中班末期對反義詞表現出比較濃厚的興趣,並能說一些的特點。開學後,我在日常活動中指導孩子們嘗試用反義詞來形容事物,但在實際的運用中幼兒經常發生錯誤,因此便選擇設計了指導活動。
設計中,考慮到孩子剛升人大班,且發展存在著差異性。因此我在材料的投入上更注重了材料的生活化、多樣化、層次性,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滿足與成功。
同時,根據孩子們的思維特點,我便從孩子們身邊熟悉的實物著手,並逐步過渡到能夠擺脫實物、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述。孩子們從兩種物品中找出了一對反義詞,從兩種物品中找出多對反義詞,最後到只出現一種物品找出多對反義詞。孩子們的思維也由此得到了鍛煉。
在活動中,孩子們思維的敏捷性、正確性在游戲速度的快慢與變化,形式的集體與個體變化中得到發展與強化。
二、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探索,通過找一找,想一想。尋找生活中的反義詞。
2.鼓勵幼兒積極思維、表述聲音響亮,清楚。
三、活動准備
幼兒經常接觸的東西(紙、筆、書、玩具等)
自製圖片一張兩個人區別(略)
①笑、哭②胖、瘦③高、矮④頭發多少⑤穿長袖、穿短袖⑥一個紅短褲、一個黑短褲
⑦ 一睜眼、一閉眼
四、活動設計
(一)在物品中尋找反義詞
1.今天我們做個游戲,叫「說相反」。這兒有許多的東西,等會兒請你們去找兩樣東西,再找找這兩樣東西里意義相反的地方。幼兒去尋找,並請每一位幼兒都將自己找的東西說出來。
規則:①你找的兩樣東西里必須有「反義詞」朋友。
②別人說過的盡量不說。
2.出示圖片,鼓勵幼兒能夠找出多對反義詞。
規則:同上
3.出示一杯水,請幼兒說出多對反義詞。
規則:①你找的東西和我手裡的東西必須是有「反義詞」朋友的。(多和少、輕和重、左和右、上和下、大和小)
②別人說過的就不能說。
(二)在生活中尋找反義詞
1、想想在家裡、電視里、馬路上、教室里還有哪些「反義詞」朋友,找到後等我說「開始」就站起來,(自由地站起來表述)等會兒告訴大家。
規則:①你說的兩樣東西里必須有反義詞朋友。
②別人說過的就不能說。1.老師問,幼兒答(如師說軟,幼兒找硬)。速度由慢到快。
2、幼兒合作玩,一問一答。
兩個好朋友組成一節車廂,一個問一個答,說對了就拍一下手,表示通過。全說對了,這列火車就可以出發了。
五、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繼續尋找身邊的反義詞朋友
②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教案 急急急
1、我愛健康
設計思路
我們在與家長的交談和訪問中了解到:孩子休息天在家很不聽話,時常會出現睡懶覺、起床後不肯吃早點、一直看電視等現象。而且在幼兒園的自由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他們常常會出現玩得滿頭大汗而不肯休息的現象,這樣對身體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就根據主題設計了《我愛健康》這一活動。活動通過討論、看看、講講、故事的方式,讓他們了解運動和休息的合理節奏。最後又讓他們通過繪畫來為自己設想、安排健康的休息日。這樣,不僅發展了孩子的表達力、觀察力、想像力,又使他們把學到的知識得到提升。
目標: 了解運動與休息的合理節奏。
能為自己設想、安排健康的休息日。
准備:圖片四張 繪畫紙 水彩筆
過程:
(一)自由討論
* 星期天,如果爸爸、媽媽完全讓你自己做主,想干什麼都可以,你會幹些什麼呢? (幼兒自由討論後講述)
讓幼兒設想、安排完全由自己支配的一天。鼓勵他們隨心所欲、坦率地講。如幼兒講述有困難,可以引導:你想多睡一會兒嗎?睡到什麼時候?你想看動畫片嗎?看多長時間?你想到外面玩嗎?玩些什麼?玩到什麼時候?
(二)看看、講講、故事滲入
l 丁丁的星期天是怎麼過的呢?
結合掛圖講述故事《我愛健康》
提問:丁丁什麼時候起床?起來做些什麼?
丁丁在公園里玩些什麼?媽媽說在公園里玩有什麼好處?
玩了一會兒,媽媽為什麼要讓丁丁休息、喝水、吃點心?
玩了各種游戲,媽媽為什麼要讓丁丁回家?
丁丁打算回家幹些什麼?
(三)安排我的休息日
l 看了丁丁的一天,你再來安排自己的休息天,你會怎麼安排呢?
引導幼兒討論自己的休息日安排方式,並用繪畫形式將自己的設想記錄下來,然後與同伴交流。
(提醒可用數字來表現圖畫的順序)
2、我愛洗澡
計意圖:
我班從小班即堅持開展《小小故事家》活動,盡量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幼兒自
主表達、表現,慢慢的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更強了。近來,老師欣喜的發現,孩子們不再滿足於講,開始試著編,但是編出的故事存在連貫性差、不完整等現象,為此特別設計了本次活動,在活動中利用孩子們合作設計的《故事提示表》,引導幼兒自主地嘗試較完整的講述故事,以進一步激發幼兒編故事的興趣。
活動目標:1、能根據畫面大膽續編故事,初步嘗試較完整地講述
2、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情感
活動准備:大圖一張、
幼兒操作圖片,操作底板等
活動過程:
1、 激發興趣,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
以游戲方式引導幼兒逐一觀察畫面人物
他是誰?他在哪裡?
發生了什麼事?你怎麼看出來的?
2、 鼓勵幼兒大膽續遍故事,引導幼兒較完整的講述
教師引出故事的開始:今天,媽媽讓丁丁自己洗澡,……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結合提示表引導幼兒了解續編故事的基本要求。
幼兒續編,教師觀察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嘗試依據畫面內容大膽續編故事,鼓勵幼兒較完整的講述
3、 分享交流
共同分享:請個別幼兒講述續編的故事,結合提示表引導幼兒嘗試評價。
自由分享:請幼兒與爸爸媽媽分享故事,請爸爸媽媽給喜歡的故事送「愛心」。
3、我愛媽媽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諒媽媽的辛苦,懂得自己要愛媽媽。2、知道感恩母親的節日有哪些(三八節、母親節、媽媽的生日)。3、引導幼兒對媽媽說一句完整的祝福語,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媽媽做各種家務的有關課件,《小烏鴉愛媽媽》的音樂,每個孩子至少准備一件禮物,每人准備一幅送給媽媽的畫。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1)播放音樂《小烏鴉愛媽媽》引導幼兒討論:小烏鴉是怎樣愛媽媽的?他為什麼要愛媽媽?那老師們再問你們,在家裡最疼你們的是誰?(回答:多數都是媽媽)。
(2)看媽媽做各種家務的有關課件,引導幼兒回答問題:媽媽都為孩子做了哪些事?(洗頭、洗澡、洗衣、做飯、鋪床疊被、買水果、買玩具等等)。
小結:媽媽給我們做了這么多事,是代表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孩子應不應該愛媽媽呢?
2、激發幼兒想一想自己要怎樣愛媽媽。那你們應怎樣愛自己的媽媽呢?孩子們紛紛回答:(1)給媽媽買好吃的。(2)給媽媽買好看的衣服。(3)給媽媽捶背。(4)給媽媽跳舞、唱歌。(5)給媽媽畫畫、做賀卡等等。
師:你們的想法很好,現在你們還小,沒有錢給媽媽買吃的和穿的,等你們長大了能掙錢了就能實現自己的願望了。但是做自己能做到的,比如說給媽媽捶背、跳舞、唱歌、畫畫、做賀卡都能做得到,是不是,小朋友?把這些事做好了,媽媽就會很喜歡的。
3、引導幼兒想應該在哪些節日最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引導幼兒幼兒復習鞏固對三八節、母親節、媽媽的生日的了解,記住在平時孝敬媽媽的同時,還要記住在這幾個重大節日里給媽媽一個驚喜,最能體現自己對媽媽的愛。
4、情景表演:老師扮媽媽,幼兒扮孩子,先請幾名能力較強的來表演。(1)媽媽生病了,躺在床上,孩子該怎麼辦?(給媽媽倒杯水或是給媽媽蓋好被子等)。(2)媽媽下班回到家,很累的樣子,孩子會對媽媽做什麼?(給媽媽倒上洗臉水或是遞上毛巾讓媽媽擦擦臉)。(3)媽媽腰疼得厲害,甚至疼得大叫!(孩子給媽媽揉一揉或是打電話請醫生)。(4)三八節到了,孩子應怎樣做?(送上自己幫媽媽做的禮物或是給媽媽獻節目)。(5)全體幼兒表演:媽媽說:「今天是母親節,媽媽最喜歡你們畫的畫,想聽你們對媽媽說一句祝福的話。你們能把自己最美麗的畫送給媽媽,並對媽媽說一句話嗎?」孩子應該怎樣做?(送給媽媽最喜歡的一幅畫,並對媽媽說一句祝福的完整的話如:「媽媽,送給您這幅畫,希望您喜歡」。)
小結:媽媽今天真高興,因為你們都長大了、懂事了,知道愛媽媽了。媽媽能有你們這些聰明懂事的好寶寶,太幸福了。
5、教育孩子用同樣的方法愛自己的媽媽,過幾天,老師要做一個調查,看看孩子們在家裡是怎樣愛媽媽的?
③ 學前語言教學活動設計與組織有幾個步驟
正確設計語言教育活動目標是一次教育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能夠體現幼兒語言發展的預期成果。幼兒語言教育目標是幼兒語言教育的綱領,而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是為年齡階段目標、語言教育目標服務的,語言教育目標正是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落實到幼兒身上。
一、當前語言教育活動目標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活動目標和活動內容、活動過程不對應
在幼兒教育實踐中,語言教育活動目標有時在活動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或者通過活動根本就不能實現預先設置的目標。這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
(1)活動目標與活動內容不對應。
活動目標是語言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向導,是選擇相應的活動內容、方法和途徑的依據。這里所謂的「活動目標與活動內容不對應」指的是具體語言教育的活動內容不能成為實現該活動目標的載體,即忽略了活動目標在選擇活動內容中的重要作用。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活動目標設置為「發展幼兒完整、條理講述的能力」,而活動內容卻是學習一個文學作品,這顯然與活動目標相背離。
(2)活動目標和活動過程不一致。
這是指教師設計的目標過大過泛,不能在活動過程中得到很好的體現;或者是活動目標與活動過程脫節,通過活動根本不能實現所設計的目標。也就是說,活動目標沒有實現統領活動過程的作用,活動過程沒有為實現活動目標服務。例如,活動目標是「體驗長輩對自己的愛,並激發對長輩的尊敬之情」,要求在重陽節的背景下培養幼兒對長輩的尊敬之情,出發點確實很好,而且選擇了一首兒歌《搖到外婆橋》,內容也與目標相呼應。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只是組織幼兒一遍遍傾聽這首兒歌,然後讓幼兒扮演爸爸媽媽,跟著兒歌哄小寶寶睡覺,重復了若干次……這樣的活動環節設置根本無法實現預期的目標。
2.活動目標描述不合理
(1)活動目標的層次結構難以體現。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說,活動目標一般應包括認知領域、情感和態度領域、能力和技能領域三方面內容。但是在一些語言教育活動目標中,不符合這一要求的現象屢見不鮮。如一位教師在設計中班講述活動「家鄉的建築就是美」時擬定了以下兩條活動目標:「①感受家鄉建築的美,產生愛家鄉的情感。②能用語言和其他方式表達家鄉建築的特色。」顯然,這樣的目標設置缺少認知領域的目標。我們要求活動目標的層次結構盡量包含三大領域的內容,如果確實某一領域的目標在活動中無法體現或者是幼兒已經具備了這方面的目標要求,那麼可以在目標中不予體現。但是,在上述活動中完全可以提出認知方面的目標,如「知道家鄉著名建築的名稱,並能描述其主要特徵」。
(2)活動目標的指向較籠統,無法進行評價與檢測。設計活動目標的原則之一是可檢測性。目標的可檢測性可以幫助教師在活動後即時進行活動效果的評價,並成為其繼續組織語言活動的依據。如果目標不可檢測和評價,如「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或「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等目標,太抽象,太籠統,無法操作也無法檢測,那麼活動結束後教師就無從了解自己的活動是否適合幼兒,也無法評價活動是否科學,是否實現了預期目標。
(3)活動目標的敘述不科學。語言教育活動目標的敘述缺乏科學性,在幼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中也是屢見不鮮。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從教育的角度來描述目標,而不是從幼兒發展的角度來描述活動目標。所謂教育目標就是從教育者的角度來提出需要達到的教育要求,而發展目標則是從受教育者的角度提出需要達到的教育要求。如中班文學欣賞活動「路上有個小水坑」的活動目標是:「①通過學習故事,使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並且學會描述。②萌發幼兒的責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著想。③培養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上,幼兒發展目標的實現是幼兒自身的努力,並不完全由教師決定。因此,在設計活動目標時,從語言表述上就要端正態度,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預設通過活動使幼兒的語言知識、情感以及能力能夠達到什麼程度。仍以文學欣賞活動「路上有個小水坑」為例,可以將目標設計為:「①通過活動,記住並學會描述主要情節。②萌發責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著想。③逐漸形成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 幼兒園學前班語言教案《小阿丫上小學》
設計背景 大班的孩子馬上就要升入小學了,隨著交往范圍的擴大,一定會認識許多新朋友,這是,讓孩子獲得一些自我介紹的經驗非常重要。此次活動可以讓大班的其他老師以借班的形式上課,這樣可以讓我快上小學了的學習更富有實際生活的體驗。從而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活動目標 1. 、知道自己將要成為小學生,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2. 認識書包,學會整理書包,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 3積極嚮往小學生活,同時不忘幼兒園的老師和同伴。 重點難點 重點:積極嚮往小學生活 難點:增強理解智力、分析能力、愛心智力 活動准備 1自帶書包、學慣用品。 2. 小學的環境、小學生學習的圖片,相應的字卡。 活動過程 一、回憶參觀情景,比較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 師:上次我們小朋友去參觀了小學,你看到了什麼?你覺得小學和幼兒園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幼兒自由講述,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二、翻圖講述,知道怎樣做個小學生。 (1)老師:小朋友觀察的可真仔細,小學和幼兒園有這么多不同。你們喜歡上小學嗎?要想成為一名小學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做到很多的事情,那應該做到哪些事呢?請和好朋友說一說。 (2)個別提問。 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並整理成一句完整的話。 (3)除了剛才小朋友講到的這些,還需要做到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補充沒講到的) (4)老師完整的小結一次。(出示字卡:小學生要做到:早睡早起不遲到;愛學習、勤動腦;愛勞動、講禮貌;團結友愛不忘掉;小書包、整理好,高高興興上學校。) 三、認識書包,了解書包的結構。 (1)相互介紹書包,認識書包的結構。 (2)請1-2個幼兒介紹自己的書包。認識書包的各個部分、顏色、圖案 四、操作探索,學會整理書包。 (1)師:書包有什麼用?(放書和本子、一些學慣用品)那你們會自己整理書包嗎?我們去試一試。 幼兒自由整理書包,老師巡迴觀察,注意幼兒整理書包的不同方法。 (2)請兩位用不同方法整理書包的幼兒示範一遍大家看,要求邊整理邊講述並解釋這樣整理的原因。 (3)然後討論:你覺得誰整理書包的方法好?為什麼? (4)老師小結:把鉛筆、橡皮、尺都放在文具盒裡,再放到書包里,拉好拉練,這樣不會弄斷鉛筆、弄丟橡皮和尺了,用的時候一下子就能找到了;把練習本疊整齊後再放入書包的外層,而書疊整齊了放在書包的里層,大小分開來放找起來就更方便了,而且也不會把書本弄破、弄皺了,最後別忘了拉好拉練。 教學反思 活動一開始讓幼兒回憶參觀小學的情景,然後再比較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有利於幼兒記憶智力與分析比較智力的發展。然後通過先讓幼兒說說怎樣做個小學生,再結合圖片老師把他們的回答概括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有利於幼兒的理解智力的發展。對於一個人的知識,是以理解為准,理解了的才算認識,才成為有用的知識,才是開發智力的基礎知識。不同的幼兒對與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作為學生的理解,主要是提高知識水平,提高思維能力。 幼兒從以往「老師示範,幼兒學樣」的舊教學模式中擺脫出來,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在讓幼兒自由整理書包的過程中,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比較自由的空間,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的整理,雖然在活動中幼兒整理書包的方法都不同,但也有利於幼兒自學智力的發展,再讓幼兒比較不同整理書包的方法。也有利於幼兒的比較和判斷智力的發展。最後再次操作過程,提高了幼兒的運用智力。
⑤ 幼兒教育語言活動教案《一去二三里》
一、課前准備: 小朋友唱單韻母歌。 二、教學兒歌,認識生字。 1、師:小朋友們唱得真好聽,為了獎勵大家,老師放一首兒歌給你們聽,好嗎? 但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小耳朵(豎起來)聽清楚,這首兒歌裡面有哪些數字? (幼兒:這首兒歌里有十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表揚:你看得真仔細。 2...、師:這節課,我們要去認識這十個生字。 3、觀察圖畫: ( 1)師:老師帶來一幅畫,請大家一塊兒看看吧。 黃昏的時候,太陽快要下山了,遠處有一座座亭台,山裡住著幾戶人家,路旁, 樹上長著漂亮的花朵,小孩子趕著回家吃飯,看到這樣的美的景色,不由得停住了腳步,說啊,這兒真美。 ( 2)師:小朋友,你認為哪裡的景色美呢? ( 3)師:詩人看到這樣美的景色,寫下了一首童謠。(師范讀) ( 4)問:你會讀嗎?(指名讀)表揚: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是聰明,讀書又響亮。 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來,好嗎?讀得真棒,表揚自己。 ( 5)師:你們讀得這么好,請跟自己的同桌說悄悄話,讀一讀這首詩。(唱: 1 23) ( 6)師:現在,我們來比賽讀書,看誰拿的紅蘋果大? 誰先來? 4、認識生字。 ( 1)師:這節課,我們要認識 10 個生字,它們藏在詩歌里,我們一起把它們找 出來好嗎?請一位同學來幫幫老師。(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 2)師:我們來讀讀這些字。 ( 3)師:現在,大家把你自己做的生字卡片拿出來,認一認這些字。 4)師:我們來一個男女識字大賽好嗎?誰認識上面的字,把卡片放在這下面。 5、我會畫。 師:我們比賽完了,你想不想畫畫?拿出你的圖紙,給生字找出相應的音節塗上 你喜歡的顏色。(表揚:我們班的同學都是畫畫的天才。) 6、我會唱。 ( 1)師:正當我們畫畫的時候,有一群打籃球的男孩子來跟我說,要跟同學們 較量一下,怎麼樣,你們敢不敢跟他們唱一唱對數歌呢?(表揚:你們都是勇敢的孩子。) ( 2)師:我說 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小貓最愛把臉洗) 我說 二,誰對二,哪個尾巴像把扇?(孔雀開屏像把扇) 我說 三,誰對三,哪個馱著兩座山?(駱駝馱著兩座山) 我說 四,誰對四,哪個滿身都是刺?(刺蝟滿身都是刺) 我說 五,誰對五,哪個頭上長小樹?(小鹿頭上長小樹) 我說 六,誰對六,哪個愛在水裡游?(鴨子愛在水裡游) 我說 七,誰對七,哪個叫人早早起?(公雞叫人早早起) 我說 八,誰對八,哪個唱歌呱呱呱?(青蛙唱歌呱呱呱) 我說 九,誰對九,哪個會用頭頂球?(海獅會用頭頂球) 我說十,誰對十,哪個學話有本事?(鸚鵡學話有本事) ( 3)師:小朋友真有禮貌,這節課你們的表現非常出色,你們都是好孩子。 。
⑥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活動目標
目標一般都分成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如果你的語言課是理解故事,那麼一般第一條目標就是理解故事內容,第二條就是喜歡聽故事或者大膽用語言表達感受什麼的。還是要看你上的課主題是什麼。 談話活動 1學會安靜得挺同伴說話,不隨便插嘴。 2喜歡與同伴交談,願意在集體面前講話。 3能聽懂並願意說...普通話。 4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圍繞主題談話,能用對於表達自己的思想。 5初步學習常見的交往語言和禮貌用語。 講述活動 1能有興趣地運用各種感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講述內容。 2理解內容簡單,特徵鮮明的實物、圖片和情景。 3能正確地說出講述內容的主要特徵或主要事件。 4能安靜的聽老師或同伴講述,並用眼睛注視講述者。 聽說游戲 1樂於參加游戲活動,在游戲中大膽的說話。 2發准某些難發的音,初步掌握方位代詞及人稱代詞,學習正確運用動詞。 3在游戲中嘗試按照規則運用簡單句說話。 文學作品學習活動 1喜歡欣賞文學作品,願意參加文學活動,對文學作品的語言感興趣。 2能初步感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 3學習理解文學作品的情節內容或畫面情結。 4在文學作品原有的基礎上擴充想像,仿編詩歌,散文中的一句話或續編故事結尾。 早期閱讀活動 1喜歡看書,知道看書的基本方法。 2能用口頭語言將兒童圖畫書的主要內容說出來。 3對文字感興趣,能在承認的啟發下認讀最簡單的文字。 4在活動中以描畫圖形的方式練習基本筆畫。 自己概括不好,復制來的,我覺得蠻全的,不好意思
⑦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教案怎麼寫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教案參考。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念兒歌。(重難點)
2.通過學念兒歌,感受下雪後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動物們搬新家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房子,提問:小動物們的房子是怎麼樣的?
(以直截了當的方式進入主題,為下面理解兒歌做鋪墊。)
二、操作教具,理解兒歌內容。
(一)紅房子是小兔的家
教師指點紅房子,請個別幼兒猜猜:紅房子是誰的家?
那我們一起去敲敲門吧!「咚咚咚,有人在家嗎?」「唉!來了」提問:是誰呀?紅房子是誰的家呀?引導幼兒學說短句:紅房子是小兔的家。
(二)綠房子是小鳥的`家
教師指點綠房子,請幼兒猜猜:綠房子是誰的家?
那我們一起去敲敲門吧!「咚咚咚,有人在家嗎?」「唧唧喳喳」提問:是誰呀?引導幼兒學說短句:綠房子是小鳥的家。
(三)黃房子是小貓的家
教師指點黃房子,請個別幼兒敲門:「咚咚咚,有人在家嗎?」「喵喵喵」引導幼兒齊說短句:黃房子是小貓的家。
(四)藍房子是小狗的家
教師指點藍房子,齊做敲門狀。「咚咚咚,有人在家嗎?「汪汪汪」引導幼兒齊說短句:藍房子是小狗的家。
(五)教師小結:紅房子是小兔的家,綠房子是小鳥的家,黃房子是小貓的家,藍房子是小狗的家
(給每位幼兒提供大膽表現自己的機會,使幼兒都能投入到活動中來。利用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學說短句)
(六)操作圖片,引出兒歌後半部分
有一天,天空下起雪來,「下雪了,下雪了,紅房子,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一座,一座,全都變成白房子」操作教具,將房子覆蓋上白色的房頂,提問:這些房子都怎麼樣了?(全都變成白房子)
(以小故事形式引出兒歌後半部分,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理解兒歌,感受下雪後的變化。)
三、學念兒歌。
1.教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
2.引導幼兒跟著教師完整學念兒歌二、三遍。
3.結合肢體動作邊念兒歌邊表演。
4.分男、女幼兒表演兒歌。
(結合肢體動作邊念兒歌邊表演,增加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