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長》
設計意圖:
科學知識類圖畫書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重要的材料。《長頸鹿好長喔》的獨特之處在於用實際大小的照片來再現真實的長頸鹿外形,包括長頸鹿的每一個身體部位——頭部、頸部、腿、尾巴。我們利用這本圖畫書的特點設計早期閱讀活動,讓幼兒用直觀的方式感受和理解長頸鹿究竟有多長。
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閱讀方式——自主閱讀和集體閱讀,充分理解圖畫書的內容。
2.通過多種體驗方式直觀地感受與理解圖畫書的內容。
准備:
圖畫書《長頸鹿好長喔》入手一本,相關頁面的PPT,長頸鹿身體底板(將圖畫書中長頸鹿脖子以下、腿以上的身體部分做成紙板鋪在地上,其他身體部位由幼兒用圖畫書中相關畫面進行拼搭),黑板一塊,夾子若干。
過程:
一、幼兒帶著問題自主閱讀,尋找該書特殊的翻閱方式和表現「長」這一主題的內容
1.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瞧(出示PPT:長頸鹿的臉)。
師:你在哪裡看到過長頸鹿?
師:(出示圖畫書封面)這只長頸鹿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潔克雅」。這本書會告訴我們關於潔克雅的哪些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幼兒入手一本圖畫書自主閱讀,教師指導。
師:有沒有發現這本書的特別之處?(翻書的順序是從下往上的。)
師:仔細觀察畫面,找一找潔克雅身體的哪些部分是長長的。
二、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發現的各種「長」
師:讀了這本書,你發現長頸鹿身上哪些地方長?在書本的第幾頁?(鼓勵幼兒邊說邊將圖畫書翻到該頁,並在教師的幫助下在黑板上展示。例如,為了真實地呈現長頸鹿脖子的實際長度,就將長頸鹿的脖子分為上下兩部分分別呈現在兩個跨頁上,當幼兒說到長頸鹿的脖子有四頁那麼長時,教師就將兩本書拼接起來在黑板上完整呈現長頸鹿的脖子。尾巴、腿等其他部位也照此方式呈現。)
三、藉助大屏幕演示PPT,和幼兒交流分享長頸鹿身體長長部位的具體作用
1.教師展示PPT的同時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細節,幫助幼兒理解。
師:長頸鹿長長的部位都有些什麼作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脖子的作用。
師:瞧!長頸鹿伸長脖子在干什麼?(吃樹葉。)哪裡的樹葉?(高高的樹上的樹葉。)
師(小結):是呀,那麼高的樹上的樹葉,只有長頸鹿才能吃到,因為它有長長的脖子。
師:長頸鹿喝水的時候又會擺出怎樣的姿勢呢?我們也來學一學。(和幼兒一起擺出類似書中長頸鹿的姿勢,體驗長頸鹿由於太高喝水有多麼困難。)
師(小結):長頸鹿的脖子太長了,它在喝水時必須擺出這種姿勢。
(2)舌頭的作用。
師:長頸鹿長長的舌頭在干什麼呢?是怎麼吃的?讓我們伸出手臂來學一學。你們的舌頭碰得到鼻子嗎?試試看!瞧!長頸鹿就可以哦!(出示PPT相關畫面。)
師(小結):長頸鹿不僅可以用長長的舌頭勾住樹葉,把樹葉扯下來,還能把鼻孔舔干凈,它很愛清潔哦!
(3)腿的作用。
師:長頸鹿還有四條長長的腿,可以幫助它跑得快!
師:如果你和長頸鹿比賽,誰會取得比賽的勝利?(出示PPT相關畫面。)
師:瞧!這頭獅子的表情告訴了你什麼?為什麼?(獅子膽怯的表情告訴我們它不敢攻擊長頸鹿。)
師(小結):長頸鹿長長的腿不僅跑得快,還非常有力!
(4)尾巴的作用。
師:來說說長頸鹿的尾巴看上去像什麼。(就像小女孩長長的辮子,甩來甩去的。)
師(小結):長長的尾巴甩來甩去,可以趕蚊子。
2.教師小結:長頸鹿的身體有很多長長的部分,都有各自的作用。
3.教師配樂朗讀圖畫書《長頸鹿好長喔》,幼兒完整欣賞。
四、幼兒合作體驗,拼搭出長頸鹿的「長」
師:這本書有一個特點,你們發現了嗎?(可以拼搭組合。)
師:想不想看看潔克雅到底有多長?我們來試試吧!(出示放置在地上的「潔克雅」身體部分的紙板,讓幼兒從自己的書中尋找「潔克雅」身體上長長的部分,並翻到相應的頁面,嘗試合作拼搭出一隻真實大小的「長頸鹿」,充分感知長頸鹿的長。)
師:孩子們,你們瞧!這就是我們的長頸鹿朋友——潔克雅,它真的真的有那麼那麼的長!想不想跟它比比身高呢?(可以鼓勵幼兒躺下來和長頸鹿比比身高,感受「長」。)
評析:
對於廣大幼兒園教師來說,如何在科學知識類圖畫書閱讀活動中幫助幼兒獲得閱讀理解的核心經驗,一直是個難題。上面呈現的這個早期閱讀活動為教師指導科學知識類圖畫書的閱讀提供了一個範例。
那麼,在「長頸鹿好長喔」這個活動設計中,教師是如何幫助幼兒獲得閱讀理解這一核心經驗的呢?
首先,引導幼兒把握關鍵信息,認識關鍵形象,明確圖畫書的主題。幼兒需要關注圖畫書中的關鍵形象,並且明確圖畫書的主題。《長頸鹿好長喔》中的關鍵形象是長頸鹿,整本書都在表現長頸鹿身體部位「長」的特點,所以幼兒需要在閱讀中知道每一頁中與「長頸鹿好長」相關的圖畫形象是什麼。教師在活動一開始就讓幼兒自主閱讀,帶著問題尋找書中介紹了長頸鹿哪些部位長。這為幼兒指明了閱讀的重點,讓幼兒有目的地閱讀,自己把握關鍵信息,從而明確「長頸鹿好長」這一主題。接著,教師讓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發現的「長」。這時,理解水平較高的幼兒能夠說出的「長」更多,理解水平較低的幼兒可以在同伴的幫助下了解書中反映主題的其他關鍵信息,從而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其次,通過交流分享與完整體驗理解長頸鹿「長」的特徵。幼兒需要理解圖畫書中關鍵形象的特徵。在《長頸鹿好長喔》中,主題和關鍵形象的特徵是一致的,都是「好長」。教師需要讓幼兒理解每一頁的內容都與主題相關,長頸鹿各個身體部位的「長」正是長頸鹿的特徵。可以說,這是活動設計中的難點。因為幼兒見過的長頸鹿可能大多是在影視作品、圖畫故事書中以擬人和誇張的方式呈現的,所以不少幼兒只知道長頸鹿的脖子長,而對其他部位的「長」一無所知。又因為「長」本身是一個相對概念,對於幼兒來說要理解圖畫書中表現的「長」就有了一定的難度。教師在幼兒自主閱讀後讓他們交流分享自己看到的「長」,以梳理長頸鹿身上所有具有「長」這一特徵的部位,並且在黑板上展示。這樣,幼兒能夠將所有長的部位都與長頸鹿聯系起來,知道這就是長頸鹿的特徵。在活動的最後,為了讓幼兒對長頸鹿到底有多長有更加感性的認識,教師又讓幼兒用多本圖畫書拼搭長頸鹿,並在拼搭好後躺下來與「長頸鹿」比身高,以幫助幼兒理解長頸鹿「好長」的特徵。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既體驗了拼搭的樂趣,又真實地感知了自己與長頸鹿身高的差距,從而獲得長頸鹿到底有多長的概念。
再次,通過集體講讀與模擬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那些表現長頸鹿特徵的畫面。幼兒需要理解用於說明關鍵形象特徵表現的畫面內容。相對而言,明確圖畫書的主題較為容易,理解關鍵形象的特徵較難,理解表現關鍵形象特徵的畫面更難。因為,關注圖畫書的關鍵形象、明確圖畫書的主題只需要觀察某個圖畫形象即可,理解關鍵形象的特徵需要更細致地觀察畫面細節,而理解關鍵形象特徵表現的畫面則需要幼兒將多個圖畫形象聯系起來,明白其中的邏輯關系,甚至要將多個頁面內容聯系起來理解,明白畫面中表現的內容是為了說明某個特徵,這對幼兒的要求最高。教師可以幫助幼兒理解這些畫面的內容,知道作者呈現這些畫面的目的是什麼。從而更好地理解長頸鹿的特徵。例如,要表現長頸鹿脖子的長,就通過一個頁面呈現它喝水時必須擺出特定的姿勢。幼兒通過閱讀,將長頸鹿脖子的長與它喝水時的奇怪姿勢建立起因果關系,從而加深了對其特徵的理解。幼兒僅靠自己是無法理解那些表現長頸鹿形象特徵的畫面的,這就需要教師提供一定的指導。在活動中,教師用PPT展示圖畫書內容,通過集體講讀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每一個表現長頸鹿關鍵形象特徵的畫面,更加明確關鍵形象特徵的表現與關鍵形象特徵之間的關系,從而為幼兒的閱讀理解搭建了支架。此外,教師還採用讓幼兒模擬體驗的方式幫助他們獲得閱讀理解這一核心經驗。例如,在幫助幼兒理解長頸鹿的脖子有多長時,讓幼兒也擺出跟長頸鹿一樣的喝水姿勢;在幫助幼兒理解長頸鹿的舌頭吃樹葉的動作時,讓幼兒用自己的手臂模仿舌頭吃樹葉。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不能期望通過一次活動就讓幼兒理解上述三個方面,而應根據幼兒已有的閱讀理解核心經驗的發展水平、圖畫書的特點與難度水平、活動設計的目標等作出合理的設計。此外,教師還應相信幼兒有能力去發掘圖畫書中的細節來理解其中的科學知識,讓他們自由閱讀,而不要完全以自己對圖畫書難度的認識去判斷幼兒能否理解,試圖全程把控幼兒的理解過程。放手讓幼兒去閱讀、去探索、去領悟、去體驗,這也是幼兒科學知識類圖畫書閱讀經驗積累的過程,他們一定會在這個過程中成長,並逐漸發展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2. 幼兒園大班積木活動度假屋教案
設計思路:
在班級的區角里我設置了「建構區」,裡面放置了大小不一的積木,孩子們常常在一起拼拼搭搭,有時候積木會變成城堡,有時候積木又變成了大橋……….一天孩子們因為對這些大大小小的插孔產生了興趣,不停地來追問我一些問題,於是我想到生成這一節科學探究活動,讓孩子們在一次次操作中發現積木連接方式不同帶來的變化,從而培養孩子們自主探究、發現總結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發現積木連接方式不同產生的變化。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動准備:
積木每人5塊、蛇寶寶動態視頻。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自由拼搭積木。
你把積木拼搭成了什麼?你是怎麼拼搭的?
(分析:本環節讓幼兒自由搭建,感受積木不同的連接方法所產生的不同效果,體驗積木的多變,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游戲活動:積木變變變
1、變成一條蛇寶寶。
游戲規則:幼兒將手中的5塊積木獨立進行連接,變成一條身體連接在一起的蛇寶寶。
(分析:本環節讓幼兒用僅有的5塊積木自由搭建,搭建一條能連接在一起的蛇寶寶,引發搭建的興趣和熱情。)
2、變成一條長長的蛇寶寶。
(1)、幼兒4人一組嘗試將積木連成一條長長的蛇寶寶。
交流:你是怎樣把積木連接在一起,變成長長的蛇寶寶?
(分析:本環節引導幼兒在操作構建中,通過比較發現積木不同的連接方法可以使蛇寶寶變得更長的秘密。)
(2)、小結:積木連接的孔越少,蛇寶寶就越長。
3、變成會動的蛇寶寶。
(1)、觀看視頻,發現蛇是會「扭動」的。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連接積木的不同方法。
交流:你是怎樣讓蛇寶寶動起來的?
(分析:本環節幼兒嘗試用硬硬的積木構建一條會「扭動」的蛇寶寶,進一步激勵幼兒大膽探索嘗試,尋找出能讓蛇寶寶會「扭動」的連接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
(3)、總結:兩塊積木只要連接一個孔,蛇寶寶就可以扭動了。
三、幼兒相互交流積木的奇妙變化。
四、收拾整理積木。
活動反思:
從活動的實施過程來看,我發現孩子的興趣很濃,這可能來源於兩點:
一、活動的材料來源於幼兒生活
積木是孩子身邊常見的玩具,大家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對它的玩法、性能比較熟悉、了解,操作的時候我發現每個孩子都能發揮自如,拼搭出不同的物體。
二、多次操作活動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
現在的孩子對什麼都很感興趣,都願意動手去看看、摸摸,好奇心特別強,而這節科學活動正好滿足了他們愛嘗試、愛探究、愛玩愛動的特性。操作中我設計了三個不同要求的小游戲,幼兒在我的引領下,一次次操作總結,自主發現規律和隱含的秘密,最終得出積木連接方式不同會產生奇妙的變化。
3. 幼兒園能做拼搭游戲的材料有哪些
拼搭游戲是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的拼搭材料,通過思維和創作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它融操作性、藝術性、創造性於一體。通過游戲,不僅能豐富幼兒的主觀體驗,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拼搭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兒在協商、謙讓、交換的游戲氛圍中,學會分享與合作嘗試開拓與創新,體驗成功與挫折,從而實現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兒個性的和諧全面發展。結合小班幼兒特點制定目標如下: (一)認識各類拼搭材料,並了解其用途。 (二)學習獨立選擇材料進行拼搭游戲。 (三)學習與同伴合作拼搭,並體驗合作的樂趣。 (四)認識夾子,知道其用途。 (五)能夠大膽地嘗試夾夾子,使圖形更加完善。 (六)通過活動體驗拼搭游戲、玩轉架子的樂趣。 三、材料對幼兒拼搭的影響 拼搭游戲室中積木、積塑要豐富,並且種類多,這樣幼兒才會有濃厚的興趣。盡管每天幼兒都玩,由於材料豐富及及時地更換,幼兒也不會失去拼搭興趣。在投放材料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這樣幼兒在拼搭過程中才會有良好的效果,促進幼兒拼搭能力的發展。反之,單一的材料讓幼兒每天玩,長時間下來會使幼兒失去拼搭興趣,無法得到鍛煉;抑制幼兒的合作、想像力的發展,導致幼兒了拼搭能力的下降。 四、教師在拼搭游戲中角色意識的認識 拼搭游戲是幼兒自主自由的活動,教師對幼兒的這種自主自由的活動要不要施加影響,進行干預或指導?有的教師往往會「迫不及待」地告訴幼兒答案,甚至包辦拼搭,或是放任幼兒完全地「自由活動」,正是由於教師缺乏正確的角色意識,往往會讓幼兒的建構游戲失去了原本其應有的教育意義。其實,在幼兒拼搭游戲中教師仍然起者主導的作用,要根據幼兒建構的興趣、產生的問題和困難,支持、幫助、引導、鼓勵他們去建構,這其實是師幼互動和相互應答的過程,要讓教師自身的價值在孩子發展過程中得到體現。 五、活動指導策略 在幼兒的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一個隱形的教育過程,對教師的潛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在活動中,教師要能觀察幼兒的拼搭興趣,發現幼兒的一些困惑,也要意識到進行相應的指導和引導。 (一)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讓幼兒接觸生活,觀察生活,對它們有深刻的印象。這樣幼兒可以利用豐富的經驗來進行拼搭游戲。反之,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幼兒在拼搭游戲過程中無法想像;失去拼搭的願望,失去有效的拼搭能力。所以在平時的活動,要讓幼兒加深對事物的了解,加深對物體的感性認識。 (二)培養幼兒拼搭技能 在平時幼兒拼搭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逐步識別各種材料。如木質的、塑料的、金屬的,懂得它們的作用、性能。由於幼兒的個性差異,我們教師有意識地教個別幼兒一些新的技能,幼兒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他們在共同建構的過程中,互相交流,一起學習,共同進步,不用多少時間這種建構技能幼兒大多都會了。還要注重培養幼兒的設計構思及善於引導,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啟發指導,保證幼兒的拼搭游戲 由於幼兒年齡較小,經驗知識有限,在游戲中會遇到不少問題。這時教師要計息觀察,了解幼兒的水平和需要,及時地採取有效指導方法。在指導中運用正面的語言加以誘導啟發,使幼兒不斷聯想,不斷創造出新的內容。 六、具體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和積木寶寶手拉手 2.拼搭小積木 3.積木變變變 十月份: 1.夾子寶寶和我做游戲 2.夾子藝術 3.玩小型積木 4.玩夾子 十一月份: 1.漂亮的房子 2.小積木個搭積木一起來比賽 3.積木碰碰頭 4.夾子寶寶排排隊 十二月份: 1.夾子寶寶變身 2.我們的家 3.你來和我比一比 4.夾子藝術 一月份: 1.自由拼搭 2.造房子 3.美麗的城堡 4.拼搭大型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