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賽教案要不要填寫教學反思
我覺得沒必要,因為一般反思是在教學之後才寫的。不過假如是教學設計比賽的話好像是有反思,以前參加過的比賽好像是有
② 科學領域中班水滴和紙教案
活動目標1、了解面巾紙的纖維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紙的神奇,萌發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3、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面巾紙若干,帶拎把的瓶子(裡面裝水)人手一個,報紙、白紙、皺紋紙、布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拎一拎1、教師出示面巾紙和瓶子:今天面巾紙要和瓶子做游戲,游戲的方法是:用一張薄薄的面巾紙把這么重的瓶子給拎起來,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請面巾紙來幫忙。你有什麼好辦法?
2、幼兒試一試、玩一玩,教師巡視。
3、組織交流,邀請幼兒展示拎法,教師講評。
4、幼兒再次游戲。
5、組織交流:為什麼有的能拎起來,有的在拎的時候面巾紙就斷了呢?
6、分男女角色嘗試面巾紙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順著短邊卷。女:順著長邊卷。再互換嘗試。
7、組織交流:你發現了什麼秘密?(長邊的承受力大)
二、游戲:撕一撕1、導語:為什麼用長邊拎的時候就不斷,而短邊會斷呢?其實面巾紙里藏著秘密。想解開面巾紙的秘密嗎?讓我們來玩一個撕紙的游戲吧,先撕一撕短邊,再撕一撕長邊,看看能發現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游戲,教師巡迴指導。
3、組織交流:有什麼不一樣?(沿長邊能撕成條條,沿短邊撕成碎片。)
4、揭示紙纖維的走向特性:面巾紙里藏著的秘密是紙的纖維走向(邊講邊用記號筆做上紙纖維的走向記號)。我們順著纖維走向把面巾紙擰成繩,紙的纖維結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禦外界拉的力量,這樣紙繩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戲:拉大鋸1、介紹游戲玩法:抽一張面巾紙,先在紙的邊邊上撕一撕。找准紙的纖維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紙繩與桌子對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邊玩邊念兒歌:「拉大鋸。拉大鋸,姥姥家門口去看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塊兒去看戲。」
2、幼兒游戲。
四、聯系實際,拓展思維1、師:面巾紙里有紙纖維,還有什麼紙也有紙纖維呢?(幼兒自取報紙、白紙、皺紋紙,尋找裡面的纖維走向,並用筆做上記號。)
2、師:這些紙里有纖維,你還能找到有纖維的其他東西嗎?(出示布,請幼兒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纖維走向.
③ 教師教案課後反思用紅筆寫嗎
沒有規定的吧。
反思是對上課過程的過後思考,可以總結上課的優點,同時也可以思考不足,改進上課的流程設計,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可長可短,有感而發即可。
④ 教師資格證面試備課紙寫點什麼
2020下半年泰安教師資格面試教案怎麼寫?
教案撰寫是面試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面試的第一塊內回容。答在有些考場上的考官會收上教案,邊看教案邊聽試講,所以教案還不得不寫並且不能寫得太差。因為一般來講教案寫得好不會加分,但是寫得太差會降低考官的印象,從而降低面試分。下面是教師資格面試中教案撰寫策略。
1、教案組成
一篇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五塊部分。當然有的教材里還有教具、課前准備等等,這些也是可以的。但是鑒於面試備課時間只有20分鍾,而教具在試講過程中是可以呈現出來的,所以建議大家保留五部分內容就已經足夠了。
其中教學目標又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塊。教學重點包括教學的重點和教學難點,有時重難點可以是一個知識點。
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體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包括「四部曲」,分別是導入、新授、鞏固、小結作業。
板書設計是試講知識點的總體呈現。教學反思一般只需要寫上這四個字就可以,因為具體的反思內容需要等到教學結束以後才能寫。
⑤ 大班科學教案小水滴哪裡去了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小水滴哪兒去了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小水滴變化的過程和原因。
2、對水滴的變化過程感興趣。
3、養成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活動准備:
小水滴形象小水滴旅行課件電鍋一個鏡子、紙、透明玻璃杯。
活動前一天,請幼兒在家裝兩杯水,一杯放入冰箱,一杯不放入冰箱,第二天早上請幼兒觀察。
活動過程:
一、小水滴去旅行
1、小朋友,你們喜歡旅行嗎?(出示小水滴形象)小水滴能旅行嗎?怎麼旅行?(小水滴可以流到各個地方去旅行)
2、如果小水滴想到天上去旅行,怎麼去呢?
3、播放課件,幼兒觀看。
4、太陽照著小水滴,小水滴覺得怎麼樣?(暖烘烘——受熱)它們的身子變得怎麼樣?(變輕了——變成了水蒸氣)
飛到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覺得很冷,它們怎麼樣了?(三個一夥,五個一群,抱在一起,變成了細細的小水滴——由水蒸氣又凝結成細小水滴)
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飄來飄去,變成了什麼?(白雲)
幾個小水滴抱成一團,變成了什麼?(小雨滴)
二、小水滴旅行過程
1、幼兒聽教師講述故事,幼兒邊念「我是一滴小水滴,要求太陽來幫忙,照得渾身暖洋洋,快快帶我上天空」,邊將自己想像成小水滴,根據故事的發展順序表演水滴旅行的過程,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出水滴發生變化時的狀態。
三、小水杯里的奧秘
1、出示幾杯水,請幼兒觀察。這是小朋友在家裡准備的幾杯水,看看發生變化了嗎?(教師可將結冰的杯子翻轉,引導幼兒觀察:水結成了冰,是固體,不會像液體那樣流動了)
2、你發現了什麼?(有的已結成冰,有的還是水)怎麼會這樣的呢?
3、引導幼兒討論並得出結論:昨天放進了冰箱的杯子里有冰塊,而沒有放進過冰箱的杯子里仍是水,結冰的杯子里,有些冰已經融化,又有冰,又有水。
四、移動小水杯
1、將已結冰的小水杯分散放在每張桌子上,要求幼兒仔細觀察水杯里的變化。
2、小水滴變成了冰,我們有什麼辦法讓它變成水嗎?
3、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讓杯子里的冰融化。如:用紙去扇扇,用嘴去吹吹,用手去握杯子,看看有什麼變化。
五、抓住小水滴
1、教師將一杯水倒入鍋中加熱煮沸,請幼兒猜測水會怎麼樣。
2、幼兒觀察幾分鍾,看看發現了什麼,鍋中的水是否會減少。
3、講述用鏡子、紙、透明玻璃杯等舉到鍋上方,去「抓住」(吸附)小水滴。
4、小水滴為什麼都透出來了?(熱了以後,水滴變輕了,變細小了)它被「抓住」了嗎?告訴幼兒細小的「水滴」被「抓住」以後,又「抱」在一起,變成「胖胖」的水滴了。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⑥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與反思電從哪裡來
活動由來:一天午睡時,齊鑫晨在脫衣服時聽到了"劈劈啪啪"的聲音並感到有點刺痛,覺得很奇怪:"是什麼弄得我這么痛?"旁邊的思雅說:"有時我脫衣時也會感到痛,晚上還能看見一點點的亮光呢!"這時好多幼兒都說:"我也有過,我也有過。"還有一次,我給女孩子梳頭,孩子們發現頭發被梳子吸了起來,十分好奇。於是,我就設計了"靜電哪裡來"這一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探索慾望強烈。一、活動目標
⑴、感知物體摩擦後產生的靜電現象。
⑵、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⑶、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塑料尺子、人形紙片、碎紙屑、毛線、竹筷、鉛筆、塑料梳子、綢布、海棉、泡沫、鐵釘、記錄卡。
經驗准備:幼兒接觸過靜電現象
三、重難點分析重點:感知物體摩擦後產生的靜電現象。難點:能夠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
四、活動過程:
(一)魔術《紙娃娃站起來》
1、出示人形紙片,教師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後與綢布摩擦,並對幼兒說:"老師會變魔術,能用一把尺子就讓紙娃娃站起來"。
2、教師示範後,幼兒動手操作並說一說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靜電現象
1、教師再次演示魔術,幼兒仔細觀察並說一說教師做了什麼動作。"現在老師再把這個小魔術做一遍,請你們仔細觀察老師做了什麼動作"。
2、幼兒動手嘗試,與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摩擦力度。
3、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成功經驗(怎樣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師簡單小結:因為尺子和衣服經過摩擦它們產生了靜電,靜電將紙娃娃吸了起來。
(三)大膽猜想
1、出示豐富的操作材料,請幼兒大膽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後會起靜電。
2、幼兒先自己猜想,再進行小組討論,將猜想結果記錄在記錄卡上,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啟發幼兒發散思維。
(四)嘗試操作
1、幼兒動手操作,把竹筷、鉛筆、塑料尺、鐵釘分別和綢布摩擦,然後吸桌面上的泡沫、碎毛線、碎紙屑,驗證猜想結果。
2、個別幼兒說一說猜想與操作的不同,並進行示範操作。
(五)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1.啟發幼兒說出生活中見到的各種靜電現象,如:塑料梳子梳頭發時,頭發會飄起來;穿化纖衣服脫時會有聲音,黑暗中會發現小火花;
2.天氣乾燥時,長時間走路,由於摩擦會產生靜電,衣服會和身體粘在一起;有時人與人在接觸的剎那會被對方電到等等。
(六)游戲《頭發飛起來》
1、教師示範游戲,將對方的頭發摩擦飛起來。
2、幼兒互相結對做摩擦游戲,先讓每個男孩和女孩對應。然後女孩和女孩之間互相游戲,並請操作好的幼兒到前邊演示。經過演示,看誰先把對方的頭發摩擦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