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設計一個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說明設計意圖。(小學中學均可,謝謝)
總的來說,本學期的數學難度並不是太難,作業相對輕松,但是還是建立在認認真真的基礎上,不能像小學那樣筆走如風,畢竟初中的數學也是上了一個台階的。
學習的內容無非就是負數、解方程、代數等基本初中數學知識點,但是也不能夠怠慢,初一的數學就是給接下來的數學打基礎,所以更應該學扎實,打好這個基礎,才不至於讓接下來的學習吃苦頭。上課自然是要認真聽講,才不至於課後瘋狂復習。
對於考試而言,那可是孩子沒娘——說來話長,每一次考試結束後,我都興高采烈地滿世界到處跑,信誓旦旦的認為滿分非自己不可,結果或是成績發下,或是對對答案,再次痛苦流涕。錯誤的大可歸為兩類,一類是粗心大意丟分,一類是因為基礎的簡單知識掌握得不牢靠。總之,那錯的剛好是選擇填空,四分肯定少不了。
記得有一次,錯的是因為答案不完整,有兩個方案只寫了一個,若是平時,只要認真想想,還是難不倒人的嘛;還有一次是把題目的一句話給讀漏了,結果活脫脫的把題目引導向了另一個方向,自然是全錯啊;還有什麼圖形題的方向位置,想都沒想,一時間與前幾分鍾的思維脫軌,愣然畫出一個事後我怎麼也認不出的產物。而掌握不牢靠的問題相對少一點,經常突然忘記一些重要的概念,腦子像進水了,明明是有印象的,又一下子得不出結論,像度數的時分秒進率,應該是六十吧,到考試時就忘記了,印象里一百好象也對,你說,這不就是掌握得不牢靠嘛!
先別說多了,就說這次期末考試,發下試卷真是氣煞我也,以前哪次考試不是出點小差錯,或者錯在那些分數大的題目上,這次可好,居然是一道簡單到掉渣的題「求可能性」,鬼知道當時是怎麼搞的,轉盤上的文字應該有兩個是重復的,可是該死的,我把「黃」看成「藍」了,對此,我和其他受難人士的唯一解釋是:「這是中了催眠術吧!」
每次的考試都是如此,看來我所欠缺的是更為縝密的頭腦,不然,每次都倒在終點線前啊~
㈡ 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游戲里的科學教案
一、問題的提出對於小學生有沒有對一分鍾的概念,一分鍾有多長?一分鍾對於生命,對於生活的價值是什麼?一分鍾看起來很短暫,可能不夠做一道數學題,不夠吃一頓飯,因此不被人重視,很少有人按分鍾來計算時間。可是無數個一分鍾加到一起,會等於什麼呢?讓我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感受一分鍾吧。二、課題活動任務及目標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一分鍾的長短,學會珍惜時間,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2、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3、通過收集資料,培養學生的實踐與研究能力,形成從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三、課題准備階段(開題課1-2課時)(一)、方法指導1、收集資料和信息;2、參觀、調查和訪問;3、研究、設計和勞動;4、小組及班級合作和交流;5、規劃、表達和反思。(二)、活動分組指導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適應的基本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該課題的實施要為發揮自主性、探索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空,營造寬松的環境。主要做法:1、個人活動、小組活動、班級活動相結合;2、分組分工:一組主要負責對一分鍾作用的調查分析;二組主要自己體驗日常生活中一分鍾的作用;三組主要搜集珍惜時間的名言;四組主要搜集珍惜時間的故事;3、大家一起活動。四、活動過程及實施指導(交流課,2-3課時)其中一個環節的教學設計:(一)、引入同學們經過前一段時間對生活中一分鍾的調查、體驗以及對珍惜時間的名言、故事的收集和積累,大家一定已經收獲了不少的資料,那我們今天就以「生活中的一分鍾」為主題,把你們進行的調查研究情況交流匯報一下吧。(二)調查研究(討論匯報,以小組為單位,其他同學適當補充)1、提出交流要求:每一位同學先在小組內展示一下你的成果,組長把本組做得最好的一項找出來,組織本組同學總結完善,准備全班交流。
㈢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去圖書館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朗讀兒歌,初步感受問答歌的結構特點和語言風格。
2.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兒歌,並豐富有關昆蟲的知識。
3.願意和老師、同伴一起朗讀兒歌,體驗合作朗讀的愉悅之情。
活動准備:螢火蟲、蝴蝶、蜻蜓PPT。音樂:蝴蝶找花、小蜻蜓、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認識昆蟲
1."嗡嗡嗡"聽,是什麼聲音?誰來了?(蟲兒飛來了)什麼蟲兒飛到小一班來了?(蜜蜂圖片)原來是蜜蜂飛來了!蜜蜂飛的時候會發出嗡嗡嗡的聲音。(師拿著蜜蜂飛一圈)和蜜蜂打個招呼吧!(蜜蜂,你好!)大家好!今天蟲兒要聚會,除了我,還有別的蟲兒要來,你們歡迎嗎?(歡迎歡迎!)
2.(點擊螢火蟲)這一閃一閃會發光的是什麼蟲兒呀?(螢火蟲)看,螢火蟲的尾巴會發光,一閃一閃像什麼?(小星星,燈籠……)(出示燈籠)
(點擊蝴蝶)什麼蟲兒來了?(這是一隻漂亮的花蝴蝶)花蝴蝶在干什麼?(花蝴蝶兒愛跳舞,請幼兒聽音樂學一學)還有什麼蟲兒來了?(點擊蜻蜓)你們看蜻蜓像什麼?(飛機)我們小小班時學過小蜻蜓律動,聽著音樂一起來飛一飛。(律動:小蜻蜓)你們知道蜻蜓有什麼本領嗎?(點擊PPT,吃蚊子)蜻蜓最愛吃蚊子。
二.學習詩歌
1.蟲兒們又漂亮又能幹,它們要來考考小一班的小朋友,聽好:什麼蟲兒嗡嗡嗡?什麼蟲兒提燈籠?什麼蟲兒愛跳舞?什麼蟲兒吃蚊子?小朋友你們會回答嗎?
2.好,我再來問:什麼蟲兒嗡嗡嗡?蜜蜂飛來嗡嗡嗡。什麼蟲兒提燈籠?螢火蟲兒提燈籠。什麼蟲兒愛跳舞?花蝴蝶兒愛跳舞。什麼蟲兒吃蚊子?蜻蜓最愛吃蚊子。
3.師生一起讀《蟲兒歌》。
4.邊拍手邊跟著節奏讀《蟲兒歌》。
5.給幼兒圓舞板,邊打節奏邊讀《蟲兒歌》。
6.老師問,幼兒回答。師生合作朗讀《蟲兒歌》。
7.幼兒分組合作朗讀《蟲兒歌》。
三.和蟲兒再見
兒歌:蟲兒的歌
什麼蟲兒嗡嗡嗡?蜜蜂飛來嗡嗡嗡。
什麼蟲兒提燈籠?螢火蟲兒提燈籠。
什麼蟲兒愛跳舞?花蝴蝶兒愛跳舞。
什麼蟲兒吃蚊子?蜻蜓最愛吃蚊子。
㈣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 綜合實踐活動課 1億有多大
1億有多大(實踐活動課)教學內容:第33頁~34頁的內容。活動目標:1.通過收集信息、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發展數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2.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活動重點: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從而能主動總結研究方法。活動難點:形成1億有多大的空間觀念。活動准備:紙張、書、大米、黃豆等。活動過程:包括四個階段:設計方案──動手實際──獲得結論──表達交流階段一:確立問題 設計方案1.明確活動目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創設現實情境,結合具體素材描述。一億的大小,從中體會一億的大小。2.確立研究的問題。例:一億粒大米有多少?一億個學生在一起佔用多大面積?口算一億道口算題需要多少時間?一億個硬幣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車、飛機行駛)一億米需要多少時間?幾滴血中有一億個紅細胞?一億滴水有多少?一億雙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樹?3.制定活動方案。(1)活動步驟。(2)活動准備和分工安排。並把活動步驟、活動准備和分工安排填寫在活動記錄表中。階段二:動手實踐各小組依據方案開展活動,並將獲得的數據、推算過 程補充記錄在記錄表中。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階段三:獲得結論學生根據對信息、數據的分析,結合具體情境描述出一億的大小。階段四:表達交流1.各小組陳述整個活動過程。2.活動小結。A 進一步想像一億有多大。
㈤ 數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要考慮哪些
一、要在經歷過程中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像其它數學課一樣,每節課都有既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更注重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地調動已有知識及學習經驗,在過程感受數學方法、思想,發現數學規律,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但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又區別於其它數學課,在一節課中,它沒有固定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有待於學生通過數學活動發現的規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來,要求學生用統一的方法去學習同一內容,更不能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學生的發現作為知識點,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如,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比賽場次》這一課,教學目標是:
1、了解「從簡單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教師首先讓學生能夠知道解決比賽場次類似的問題可以用畫圖法、連線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遇到復雜問題能夠主動地從簡單問題入手去尋找規律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以達成本節課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數學思考」仍是實踐活動課的靈魂
通過有效數學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終極目的,所以我們在上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仍需把握這一靈魂。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與我們日常的數學課相比,給學生留有的思維空間更大,學生的自主性更強。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把「數學思考的位置」給留出來,讓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這兩者之間的結合點上進行巧妙設計,使數學實踐活動課能夠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整理與應用,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一定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形勢上熱熱鬧鬧,人人都教能積極參與,讓數學活動課丟失了數學味,這樣就失去了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真正意義。如,我在設計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有趣的七巧板》時,就重點設計了如何讓學生在操做七巧板時,數學思維得到發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體現數學思考:
1、觀察七巧板,說一說有哪些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這些圖形之間有什麼關系。
2、分小組整理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的相關知識,然後向全班匯報。
3、利用七巧板,移動一塊或兩塊,成為另一種圖形。
4、解決由七巧板組成的圖案的面積問題,一是解決香港第34屆數學競賽會標的面積(給出用字母表示的一個圖形的面積,算出整個會標的面積),二是給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個圖形的面積。
在這四個有層次的活動中,學生把本學期所學的面積知識、分數知識主動地應用其中,而且培養了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較難問題時有了一定的策略,讓學生始終在活動中不斷的思考,而且使他們的思維層次不斷地在提升,實現了日常數學課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結合。
三、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
在數學中有機地滲透數學文化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而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廣泛,延伸的空間比較深,學生活動的范疇比大,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多,這些因素就為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提供了絕好的契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代數學名著、著名數學猜想、數學史料等。如,我在設計《七巧板》時,讓學生收集七巧板的來歷在課上做交流,了解宴幾圖與七巧板的關系;在設計《比賽場次》時,最後環節向大家介紹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
把一個比較復的雜的問題「退」到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把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想通了、想透的,再解決就容易了。 通過有目的地在課中滲透數學文成化,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與此同時也豐富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涵。
四、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性作業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開放性、研究性、活動性等特點,因此我們在認真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活動形式的同時,還應該大膽地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作業。這項作業可以對課內活動做有效的補充和延伸,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實踐與學習。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接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數學文化熏陶,獲得更多的數學信息,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形式多樣的,如小調查、小製作、小課題研究、小研究報告等。
五、及時中肯的教學評價——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催化劑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層次、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學生創新思維展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學生學習個性方式化程度很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及時地應變,做出有針對性的激勵性評價、延伸性評價及集體性評價。如你的這種想法與數學家的想法相同,你的發現很有研究價值,把你的設想繼續探究下去,會有新的發現的,這個小組的分工很科學,研究很深入等
教學評價,可以激勵學生快樂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拔動學生內心情感,啟發學生相互借鑒,體現教師教學機智。恰當地運用課堂教學評價,是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催化劑。
六、有效地整合數學素材,不斷拓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范疇
課標新教材每冊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材素材。但是在我們的周邊還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為鮮活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時效性很強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數學趣題而成的等。如在實際的創編素材中我們的老師有以淮河的污染為題設計的實踐課,有神七發射、限塑、奧運會為題材設計的實踐課,還有像華應龍老師設計的《你會用計算器嗎?》、《神奇的的莫比烏斯帶》、劉德武老師設計的《電話機與年歷卡》等。這些執教老師自已整合而成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距離學生更近,時代性更強,很受學生歡迎。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課程標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落實的過程有著很大的探究空間。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們在教學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們還將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大膽嘗試,不斷提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