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科學教案反思各種各樣的種子反思
中班科學《有趣的種子》教案與反思
設計背景
春天來了,種植角又要開始種植了,為了讓中班的小朋友能認識更多的植物,認識種子,我收集了很多種子,都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一些植物,但又不知道的一些植物種子,從而萌發幼兒對植物的興趣,對勞動果實的愛惜,設置這次有趣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植物的名稱,顏色、形狀。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了解一些種子的果實。
重點難點
讓幼兒能按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來進行分類,並掌握一些種植的方法。
活動准備
1.植物實物圖片、視頻。 2. 一次性塑料杯。 3. 各種種子,如:蠶豆、黃豆、綠豆、紅豆、玉米、南瓜、大豆、豌豆等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錄象讓幼兒認識實物,並能說出實物的名稱
1.幼兒觀看視頻自由討論,並小聲說出實物的名稱。
2.教師提問,讓部分幼兒說出看到了哪些實物。
3.說出這些實物的種子。
二、引導幼兒認識各種種子,並講出種子的名稱
1.提問,你看到了哪些種子寶寶?
2.讓幼兒挑自己喜歡的種子,並告訴同伴你喜歡的種子寶寶叫什麼名字?
3.幼兒挑種子,要求每樣挑兩粒。
4.教師小結:原來種子有大有的、有小的、有穿著各種顏色的衣服、有各種樣子的、有的還可以吃呢,好玩嗎?
5.教師出示自己挑的兩種種了,讓幼兒觀察,並說出它們是誰?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
三、讓幼兒按一種特徵去選種子。
1.幼兒自由選取。
2.互相說出自己選取種子的特徵。
3.說出自己選出的種子長大後什麼樣子的?
4.再放視頻讓幼兒加深印象。
四、你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什麼嗎?
1.簡單介紹植物的生長需要泥土,水,和光。
2.介紹種子種植的簡單過程。
五、為了讓我們班的種植園更漂亮,我們把這些有趣的種子寶寶種到地里好不好?
六、帶幼兒到種植園進行操作。
七、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這一活動課中,我的取材來源於幼兒身邊的事物,平時幼兒能容易接觸到的材料,讓幼兒感受知科學就在身邊。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特別是在看視頻教材的時候,看到了很多都是身邊的植物,讓幼兒有很大的興趣。在操作過程中,有些亂,有的幼兒沒能按照老師的指令挑選種子,由於太興奮了,選了很多的種子混合在一起。在說出種子名字的時候,有的孩子選出了自己喜歡的種子,但是說不出它的名字,在我的引導下,讓孩子們能夠認識了它們的名字。在按種子的特徵來選取種子的時候,個別孩子沒能按照特徵來選取,還是選取了自己喜歡的種子,可能是教師引導的不夠,總之整個活動層次清楚,層層遞進,從易到難,逐步解決教學重點,讓幼兒在與種子寶寶交朋友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2. 中班種子成長日記教案
活動目標
嘗試種子發芽試驗。
知道春種秋收,種子在春天發芽
專知道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屬溫度、水分、陽光、空氣。
活動准備
黑板畫種子發芽過程。
花盆、種子;空紙殼箱
活動過程
1、老師實驗;將一粒黃豆種子種在花盆裡,在放入紙箱 里。
提問:這粒種子能發芽嗎?為什麼?
小結:種子發芽需要陽光。
提問:如果把這盆放入冰箱里會發芽嗎?
小結:種子發芽需要溫度。
師:如果有了陽光、溫度種子就會發芽嗎?對了,必須澆水就象小朋友一樣,每天必須喝水才會長大。
師:你知道種子是怎樣長大成一株植物的嗎?老師出示黑板 畫讓小朋友了解植物發芽長大的過程長大。
小結:種子發芽需要一定外界條件氧氣、溫度、水、陽光。
2、游戲:《種子發芽》,用肢體語言演示植物生長過程。
活動延伸
老師將種子種在花盆裡放在教室一角,讓小朋友觀察種子發芽過程。
3. 中班一粒種子的課後反思
破土而出
4. 中班種子成長記主題反思
為了讓科學課不再枯燥,我將植物們擬人化,讓幼兒們將種子當成寶寶,告訴他們,種子寶寶長大了,需要離開媽 媽,去旅行,可是它們沒有手,沒有腳,怎麼辦呢?如此一下子激起了幼兒們的興趣,孩子們都是愛動腦筋,非常有愛心的,馬上幫種子寶寶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在我揭示答案時,他們都很認真的聽講,看看自己的辦法有沒有幫到種子寶寶們。為了讓幼兒更清楚的認識到種子的傳播方式,我還製作了小動畫和PPT,讓幼兒更加直觀的去觀察、發現,如此更加有利於幼兒的理解與記憶。
科學課很多時候是由老師去介紹小朋友聽,然而此次活動,我主要讓小朋友們看種子的傳播方式小動畫,讓幼兒們自主發現,歸納,如此,孩子們更加有了探索成功的喜悅,整個活動,幼兒們興致很高,基本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蒲公英、蒼耳、水稻、橘子以及鳳仙花的種子傳播方式。
在孩子們認識了各種植物的種子以及它的傳播方式後,我為了更好的鞏固孩子們的記憶,還製作了連線操作。讓孩子們想一想、連一連,種子的傳播方式。在在操作紙上,我特意將有的內容做了改動,例如,將橘子換成櫻桃,看看孩子們能不能舉一反三,正確連線。結果大家都做得很好。
通過本次活動,讓我了解到了,教師在教孩子們時,要有耐心,不要急著幫孩子們找答案,可以試著讓孩子們自己去尋找、探索,如此,孩子們將更加的有成就感,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