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3d眼鏡科學實驗教案

幼兒園3d眼鏡科學實驗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13 14:28:30

㈠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質課小鏡子玩光影

設計意圖:

本活動取材於新時代出版的幼兒園課程指導(第2版)大班教育活動設計(下冊)中《我奇怪 我發現》主題中『光與影』的活動內容之一。鏡子是幼兒日常生活所需品,除了用來照鏡子整理自己,鏡子其他的功能可能了解的並不多。《綱要》中指出:教師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象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有趣的鏡子》是本次半日活動的第一個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去發現,當雙面鏡子的夾角改變了,擺放在鏡子前物品的影像也會不同,從而使幼兒的探索活動從無意轉向有意,激發幼兒探索鏡子的興趣和慾望。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中,感受鏡子成像現象的有趣與神奇。

2.通過玩玩、看看,了解鏡子角度變化和成像數量之間的關系。

3.能夠將經驗進行遷移運用,感受鏡子對我們生活的幫助。

活動准備:

人手一面單面鏡、雙面鏡;油畫棒、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1.一面鏡子的游戲。

(1)謎語導入,引出「鏡子」。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仔細聽,猜猜謎底是什麼?明明亮亮,又平又光, 誰來看它,跟誰一樣。(幼兒答:鏡子)對,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鏡子(教師出示鏡子)。

(2)幼兒每人一面鏡子,兩人合作,感受鏡子成像現象的有趣與神奇。

師:我請小朋友用鏡子照一照自己,看看你發現了什麼秘密?(幼兒答:裡面的人和我長得一模一樣,豐富詞:一模一樣)

請你來說說,鏡子裡面的你長得怎樣?(漂亮嗎、帥嗎?)請小朋友用完整話來表述。

師:我請你們動動腦筋,怎樣讓自己不回頭,就能看見我身後的老師? (幼兒動腦想辦法)。

師小結:把鏡子放在面前,調整鏡子的角度,高低就能從鏡子中能看見後面的人和物。

師:那現在我要更進一步了,我想看見自己後腦勺的發夾,可我怎麼也看不到,誰能幫我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讓我看到那個漂亮的發夾?

(幼兒嘗試探索)?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否和同伴一起來合作,看看能不能找到好辦法?(教師引導幼兒相互幫助擺放鏡子的角度)

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光與影的游戲》

活動目標: 1、玩影子游戲,初步了解物體都有影子。 2、知道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位置有關,在探索實驗中獲得對影子變化的經驗。 3、運用各種感官,積極探索,體驗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幻燈機、台燈或手電筒、玩具等。 活動過程: 1、手影魔術,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小手小手變變變,變只小兔蹦蹦跳,變只小狗汪汪汪,變只蝴蝶飛飛飛。」(鼓勵幼兒用小手與影子做游戲) 2、找影子,初步探索光與影子的關系。 (1)將燈光關掉,請小朋友找找影子去哪了? (2)請幼兒說說陽光下都有哪些影子,如:大樹的影子,滑梯的影子,小朋友的影子等。為什麼陰天的時候影子都藏了起來? 引導幼兒懂得:有光的地方都有影子。 3、游戲「影子變變變」,深入探索影子與光的關系。 (1)請幼兒分組,用玩具擋住光線,觀察影子的形狀。 (2)引導幼兒探索怎樣使玩具影子變大,怎樣使玩具影子變小。 (3)鼓勵幼兒變換燈及玩具的位置,探索發現影子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總結實驗結果:影子會動,影子也會變,光源的位置變了,影子的大小就變了;物體的姿勢變了,影子的形狀也變了。 4、 踩影子游戲,進一步鞏固光與影子的關系。 戶外游戲踩影子,活動前先讓孩子觀察自己在陽光下的影子及變化,然後分組游戲,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別人踩不到自己的影子。 (提醒幼兒游戲過程中,注意安全。) 活動延伸: 發現活動:你會讓影子消失嗎?通過發現、實驗、探索、懂得影子是蓋不住的,沒有光,影子就消失了。

㈢ 求幼兒園大班科學《望遠鏡和顯微鏡》教案

整體設計 對應用性知識的教學,常見採用「一構造、二原理、三使用方法」的步驟進行直接敘述的方式教學。這種教師告知、學生接受的學習方式,雖然講解有條理,但學生很難有學習激情,實際收效差。若採用探究性教學,效果會有極大的不同!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程標准》認為:物理教學應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實踐能力、探索精神及創新意識。新教材內容的選取加強了科學與社會的聯系,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經驗和體驗,注重以實驗為基礎,突出科學探究思想,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內容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走進了中學物理教學的課堂。 對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毫無疑問都要由教師實施。把教育理念化解到課堂教學的行為之中,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師。在教學內容確定的前提下,教學方法是獲得優良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師若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思想,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學生既可學到基本知識、研究方法,也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教師需不斷地改進自身的教學行為,以期達到課程標準的目的。採用探究式進行望遠鏡和顯微鏡的教學,引導學生觀察、歸納總結視角概念,引導設計、組裝望遠鏡和顯微鏡,學生既可掌握視角、透鏡應用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還可學習歸納總結形成概念的思想方法、設計實驗的思想方法。注重思維方法培養,激發創新思想。 一、由現象歸納總結,形成概念 物理概念是對物質特性、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等本質屬性的反映。物理概念是從大量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中抽象出來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徵和 本質屬性,概念是濃縮的知識點。視角、視角放大率概念的引入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典型。 二、引導思維,設計實驗 怎樣解決看不清楚的問題?思維從問題開始,探究始於問題,問題是創造的起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進行創造活動的前提,亞里士多德講過「創造性思維就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在引導探究過程中,教師需精心設計問題,步步深入啟發,激發學生思維。 三、手腦並用合作實驗 實驗理論方案設計思想明確後,如何選擇儀器組裝望遠鏡和顯微鏡?教師提供事前幫助學生采購的中學生實驗所用的不同焦距的透鏡片一套(價格不貴,可每人一套,也可多人一套),課堂上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選擇、動手進行組裝。鼓勵交流合作,教師給予適當的輔導,確保學生對顯微鏡、望遠鏡的功能有感性認識。 四、引導觀察,激發自主探究 新課程非常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動,這是本次課改的一個突出的亮點。我們期待學生能把要求掌握的知識通過自己探究發現,並且通過交流使認識更深刻,這是我們的理想。學生的探究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一個培養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比較弱,在沒有任何引導、提示的情況下,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教師適度引導,為探究指明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望遠鏡、顯微鏡的實物及圖片,能說出其主要結構; 2.經歷兩個透鏡觀察物體的探究活動,能說出望遠鏡、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成像情況; 3.通過了解望遠鏡發展的歷程,感受望遠鏡在人類探索宇宙奧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4.通過觀看顯微鏡的發展及應用前景,認識到科技對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重要影響,從而增強對物理學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 1.體驗利用兩個透鏡組成望遠鏡的實踐過程。 2.體驗利用兩個透鏡組成顯微鏡的實驗操作過程。 3.初步學習逆向、類比的物理思維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進行觀測的興趣。 2.增強學生的自然審美能力,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3.進一步形成科學的認識觀。 4.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望遠鏡、顯微鏡的實物及圖片,能說出其主要結構; 2.經歷兩個透鏡觀察物體的探究活動,能說出望遠鏡、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成像情況。 教學難點 經歷兩個透鏡觀察物體的探究活動,能說出望遠鏡、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成像情況。 教學方法 探究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准備 教師:計算機、多媒體課件。 學生: 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玻璃片、水。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問題導入 1.引入:探索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要探索就需要觀察,要觀察就要藉助眼睛,並期望加以擴展,正是透鏡的發明和使用,才使人類的這種願望得以實現。 2.提問:透鏡有哪兩種? 觀察:判斷所給器材中的凹透鏡和凸透鏡 問題:利用透鏡我們可以觀察到不同的像,如果我們把透鏡組合起來觀察物體,又會有怎樣的發現呢?進行猜想。 我們用一個放大鏡時,發現放大倍數有限,但當我們用兩個放大鏡組合,發現放大更多倍。 問題:同學們能用這一發現做一個小發明嗎? 引導:我們用它做一個顯微鏡。導入課題。 故事導入 方案一:嫦娥深居廣寒宮,她的美麗與孤獨總令我們羨慕和同情,但這始終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因為科學家已經利用某種儀器把月亮看得清清楚楚,上面盡是些石頭,根本沒有任何生命,更沒有嫦娥與廣寒宮。那同學們知道科學家用的是什麼儀 器嗎? 引導學生回答望遠鏡引入新課。 方案二:約400年前在荷蘭的一個小鎮上,一個磨眼鏡片的手藝人不經意地透過一前一後放置的兩個鏡片去看遠處的景物時,發現這些景物近了許多,大約1609年,義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知道了這件事,他在研究之後,用兩個凸透鏡做成了一台望遠鏡。他後來不斷改進,用自己的望遠鏡第一次發現了天上的銀河並不是一片連續發光的雲,而是由許多的星星組成的;他發現月亮表面並不是平坦的,而是有許多高低不同的環形山;發現了太陽黑子,看到 了土星周圍有一圈光環。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了有四顆衛星繞著木星轉,很神奇是嗎?想了解吧! 引入課題:顯微鏡和望遠鏡。 情景導入 方案一:大家一定知道外國有個情人節是2月14日,你們知道為什麼有人把7月7日叫做中國的情人節嗎? 這兒有個望遠鏡,可以看到天上的「牛郎星」與「織女星」,今天晚上,誰想借去試著觀察一下? 出示望遠鏡模型,啊,這樣簡單,說不定,學了今天的知識,我們每個人就都能用身邊的器材自己製作一台望遠鏡呢?出示課題導入。 設計意圖:設疑激趣,使學生帶著期待步入課堂。 方案二:播放一段「探索宇宙、微生物」方面的音像資料。 ①大家都知道,在人類同疾病作斗爭的歷史上,找到像痢疾菌、傷寒菌、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樣本是找到抑制或殺死這些細菌或病毒的關鍵。 ②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類走向未來的必由之路,那麼,科學上進行這些顯微、遠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顯微鏡和望遠鏡是怎樣的成像原理呢? ③你們在七年級已經用過顯微鏡了,誰知 道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屬於凹透鏡還是凸透鏡?想不想自己製作一台顯微鏡呢?出示課題導入。 方案三:提問激趣,引出課題:生物課上是怎樣使用顯微鏡的?是由哪幾部分組成?你們知道為什麼顯微鏡能比普通的放大鏡放大倍數大得多嗎? 神話故事《葫蘆娃》中有一位葫蘆娃有特殊的本領,他有千里眼,能夠看到很遠以外的東西,設問:大家想不想擁有和他一樣的本領呢?我們只需要借用一特殊的工具就可以實現大家的願望,那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望遠鏡。

㈣ 小班科學有色眼鏡教案

活動目標:
、進一步學習剪貼的技能,並熟練地運用這一技能裝飾眼鏡。
2、大膽用裝飾手法裝飾眼鏡。
3、在美工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進一步學習剪貼的技能,並熟練地運用這一技能裝飾眼鏡。
活動過程:
一、酷酷的眼鏡。
1、出示範例作品: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呀?(眼鏡)那請小朋友看看這個眼鏡表情是怎麼樣的呀?
2、教師拿起製作好眼鏡戴起來。
3、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副酷酷的眼鏡呀?
二、引導幼兒學習製作眼鏡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老師就來教小朋友來做這個酷酷的眼鏡,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2、教師示範講解製作方法。
(1)教師一邊示範製作一邊講解:
1、沿切線剪下各個圖形。
2、沿點劃線將眼鏡腳折好,並將眼鏡腳粘貼在鏡框兩邊。
三、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提出要求:要求幼兒先想想應該怎麼做,再動手製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凈;碰到問題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小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孩子幫助別的孩子(語言及動作),提醒保持干凈。
3、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漿糊不能塗的太多,要不然作品會不整潔、美觀。在製作的時候每一步我都要慢一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結束活動。
1、小結幼兒製作情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㈤ 幼兒園大班科學《望遠鏡和顯微鏡》教案

活動意圖: 使幼兒對望遠鏡的基本結構有一個較深刻的了解,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認知目標: 1、感知望遠鏡的基本構造,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影像變化。 2、感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不同,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應用 技能目標: 1、通過製作望遠鏡,鍛煉幼兒的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 2、通過實驗和製作,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採用的科學方法: 提問法、探索發現法、討論法。 幼兒材料: 望遠鏡展開圖、凸透鏡、凹透鏡 教師材料: 同上 實驗步驟: 1、如圖將卡片摳下 2、如圖將有線處折疊 3、如圖將凸透鏡凹透鏡粘貼 4、如圖將卡片粘貼,觀察現象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水嗎?我們來玩幾種新的關於水的游戲,好嗎? 2、講解玩水游戲方法 (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畫報紙的一個字上,透過水滴看字有什麼變化? (2)透過盛水的玻璃杯看畫報紙上的字有什麼變化? (3)把裝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畫報紙上,觀察紙上的字有什麼變化? 3、幼兒進行玩水游戲。 4、幼兒交流在游戲過程中的發現及問題。(凸透鏡看物體,物體變大。凹透鏡看物體,物體變小。) (二)活動進行中 1、材料探索 認識凸透鏡 (1)首先請幼兒觀察感受凸透鏡的特點,摸一摸,說一說,凸透鏡是什麼樣子的。 (2)提問:你們知道凸透鏡有什麼作用嗎? (3)用凸透鏡觀察書上的字體,請幼兒觀察現象,並說一說凸透鏡的特點:凸透鏡可以形成放大的像。認識凹透鏡 (1)首先請幼兒觀察感受凸透鏡的特點,摸一摸,說一說,凹透鏡是什麼樣子的?跟凸透鏡有什麼不同? (2)提問:你們知道凹透鏡有什麼作用嗎? (3)用凸透鏡觀察書上的字體,請幼兒觀察現象,並說一說凸透鏡的特點:凹透鏡可以形成縮小的像。 (4)引導幼兒說一說,怎樣用望遠鏡展開圖製作望遠鏡的鏡筒。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3、總結: 聯系生活,認識望遠鏡的用途, (三)互動課堂 水滴和放大鏡可以把萊克放大。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教師提問並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 望遠鏡是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做成的。 2、提問:書中科學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評:比比誰的望遠鏡看的最清楚。

㈥ 關於幼兒園大班科學實驗教案有哪些

【活動設計思路】: 《綱要》中提出,關於開展幼兒科學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接觸體驗、表達感受和交流過程中知道探索的樂趣。水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事物了,它無處不在甚至不可或缺,小朋友對水更是喜愛,又恰好遇上這炎炎夏日,於是用孩子最熟悉又喜歡的"水"設計了這...個活動。利用感官教學、直觀教學、實踐體驗、交流的教學方式讓孩子系統地認識了水。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了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 2、讓幼兒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 3、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慾。 【活動准備】: 多媒體、海綿若干、水桶、透明器皿、冰塊、桌子、金屬(小鑰匙)、小花灑、木塊【活動難點】: 孩子們對雨水的形成過程的理解,對此教師除了有簡明的敘述講解以外,還會利用道具進行簡單的演示,形象地解釋雨水形成的循環過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組織幼兒輕松愉快地入場坐好。(音樂) 2、(播放雷電聲→雨聲)利用多媒體等道具營造夏天雷電雨時的氛圍,通過聲音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受。 3、教師提問:剛剛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會想到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打雷閃電的聲音、下雨的聲音) (二)基礎部分 1、教師提問: 你聽過的雨聲是怎樣的呢?(霹靂啪啦、滴答滴答……)你們知道,雨水是怎麼來的嗎?想知道嗎? 2、水的形成--觀察圖片(雨水形成循環圖)教師用語:請小朋友們一起安靜地、認真地觀察這幅圖,答案就在裡面。 教師提問: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麼? (教師給小朋友自主觀察與思考的時間,鼓勵小朋友動腦筋、積極發言)。 教師解說:雨水是這樣形成的-太陽熱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氣變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變成我們看見的雲朵,當雲朵里的小水滴越積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從天空中掉落下來,這就是我們看見的雨啦!你們看,就像這樣…… (1)解說:把海綿當做雲朵,當雲朵里的水分不多時,還很輕(讓幼兒感受海綿的重量)太陽照射下的空氣中充滿水分; (2)給海綿注入水分,解說:當雲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太重,於是從天上落下來,這就是雨了。小朋友,明白了嗎? (3)請個別小朋友體驗。 3、水的形態--冰 (1)教師用語:小朋友,水除了有液體、氣體的形態,還有其它形態,是什麼呢?(搖動裝有冰塊的盒子,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與思考,引導幼兒說出"冰") (2)請小朋友摸一摸冰塊,說出感覺。(冷冷的) (3)教師用語:水一經冷凍,就變成"冰"的狀態了。 (4)提出問題:冰又怎麼變成水的呢?(准備水的三態,讓孩子觀察與思考)4、水的作用教師引導:水這么奇妙,它有什麼用呢?(喝、清潔、游戲等等)與幼兒談話,適當利用語言和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讓幼兒自主思考,作出經驗談,知道水的用處很多,我們都需要水。 教師提問:小朋友,如果沒有了水會怎樣呢? 引導幼兒說出沒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們要珍惜水資源,不浪費水,可以怎麼做呢?(水龍頭關緊、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 (三)結束部分 1、水的游戲操作游戲准備:准備三個透明水罐、水、海綿、乒乓球三個游戲玩法: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組,在規定的時間內(音樂控制)讓每組幼兒輪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綿吸水灌進透明水罐里,看哪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為勝。(教師示範一次) 2、小結與提問水的用處可真多,水除了可以喝,可以用來清潔,還可以玩游戲呢!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小朋友,請看清楚--演示:把金屬鑰匙和木頭放進裝有水的透明罐中,三種物體形成對比(浮、沉)。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探索:為什麼乒乓球和木塊會浮在水面上,而鑰匙卻沉下去了呢?還有什麼是能浮在水上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後,自己去尋找一個完整的答案,回來告訴老師。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3d眼鏡科學實驗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