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寫表內乘法一教學反思
表內乘法一教學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它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教材十分重視數學來源於生活及學生實際操作,首先通過學生比較熟悉而又十分喜愛的游樂園引起學生的興趣,為認識乘法作準備。接著讓學生用小棒擺各種各樣的圖案,由同數連加算式引出乘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通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定以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本課。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而我在教學中只輕輕地點了一下,致使有少數學困生不能列出正確的乘法算式,影響了教學效果。
這節課使我認識到:信任學生,只要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會;只要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就盡量讓學生自己去做;只要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講的,就多給機會讓學生自己去講。
學生在學習8的乘法口訣時,已經學習了1-7的口訣,對口訣的結構及意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8的乘法口句數較多,記憶不太容易。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在這節課上,嘗試讓學生自主參與編乘法口訣的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慣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多種形式練習,促進對口訣的理解與掌握。對口訣的記憶如果單純的依靠讀、背,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學得也比較累。所以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如師生、生生之間對口令,給單調的乘法口訣溶入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給枯燥的數學內容賦予鮮活的生命,讓數學課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而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練習,也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㈡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需要多少錢"的教學反思
《需要多少錢》教學反思
《需要多少錢》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課上,我結合教材創設了「買泳圈氣球」的情境,鼓勵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再嘗試列示解決問題,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演算法交流的過程,使學生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課堂上教學效果良好,可是作業情況卻不容樂觀。學生對於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還是有困難。大部分學生理解了算理。例如3×12,學生懂得想:把12分成10和2,3×2=6,10×3=30,6+30=36。但是在實際練習中,學生卻很馬虎,犯了諸如3×2=4等問題。值得深思的是在練習冊上出現了一道「28×5」的題目,有好幾個同學算出結果為50,這剛開始令我覺得很莫名其妙,仔細思考後,發現這其實反映出學生對數位理解不夠清楚,這里的「2」是在十位上,表示的是2個十,而不僅僅是2,非常有必要讓學生加深對數位的理解。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認真思考,仔細做題的習慣。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課堂上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㈢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要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中得失的情況,即學生學的情況、教師教的情況,從內容到手段版都要實事求是權的書寫!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而實現自我完善,以推進自己的專業發展。————自己寫!
㈣ 為什麼沒有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教學反思
第四單元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教學主要是運用學生身邊的數學問題開展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識。主要體現在:
一、體現合作性。
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數學學習活動,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探索交流,讓學生探究平均分的方法。在教學法中,本人以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小組活動。過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學生,贊賞每一位學生,師生關系十分融洽,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獨特的想法,讓學生與同伴交流,傾聽同伴不同的意見;注意傾聽學生的表達,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進行引導,啟發學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義,為學生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二、體現親歷性。
親自經歷使學生進入生命領域,使學習過程不僅是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本單元教學注重通過擺一擺,圈一圈,找一找等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親自經歷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體現個性。
人們常說:「一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數學的感受,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的人,就會有不同的體會。我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操作過程,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表達想法,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自然而然的迸射出來。
四、體現生活化。
創設情境,貼近生活,生活化地學習。課堂上我把教材進行創造處理,巧妙地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靈活、合理、科學地創設在數學活動情境中,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便於學生遷移,領悟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道理,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讓學生在研究發現問題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方向與位置》的教學反思
本單元《方向與位置》是讓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教材的設計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為學生提供了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讓學生走出教室,在空曠的操場上先辨清方向,再回到教室根據已有的經驗來找出教室里的東南西北,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並利用方向板在教室里辨認四個方向,並說說自己的哪一面坐著哪個同學。
根據上面的情況,我設計了以下環節:1、通過太陽的 東升西落讓學生在操場上找到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通過游戲讓學生更好的分清東、南、西、北,並能和左、右手聯系起 來,很快地分辨這四個方向。說說校園里的各個方向分別有些什麼。 3、通過多種識圖練習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場景體現出來,如學校、家、超市等,進行分辨方向和設計一些路線的練習,這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出發,使他們有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低年級的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於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我就緊緊抓住這份好奇心,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環境作為實例,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並結合生活經驗來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通過讓學生指一指,認一認的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數學經驗。
存在問題:
學生在面向東或西分辨左邊或右邊是哪面時出現的問題較多,不能很順利地確定北和南。在練習中還應該盡可能地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多進行脫離平面圖確定位置的練習,不論身處何方,都能讓學生在頭腦中能很清晰地反映出東南西北。
第七單元 表內乘法口訣(二)教學反思
本單元是學習「7-9」的乘法口訣,在教學中,對口訣的記憶如果單純的依靠讀、背,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學得也比較累。所以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比如開火車,幸運轉轉轉,讀兒歌,看圖列算式,畫一畫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加大了練習量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乘法口訣是學生解決乘法運算的重要鑰匙,因此,它的教學可算得上是乘法計算教學的奠基石,顯得尤為重要。《表內乘法二》是北師版小學數學教科書第七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6的乘法口訣後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學會了2~6的乘法口訣,表內乘法二與表內乘法一相比數量上要多得多,難記些。如何記熟這些口訣也給孩子們的學習設置了障礙。面對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了解的現實,教學的側重點應放在口訣的理解和記憶上。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發現口訣中存在的規律,讓學生利用「上下句對比記、口算結果」等方法去巧記。練習形式注重趣味性。
《時、分、秒》反思
近段時間學習六單元《時、分、秒》認識時間這個單元。時間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一年級時孩子們已經認識了鍾面,認識了整時、幾時半、快到幾時,幾時剛過這四種時刻。這學期孩子們要繼續認識時間,了解時、分、秒的關系,並能正確進行時分秒的互換;認識鍾面的時刻到幾時幾分;鍾面時刻的正確讀法、2種寫法;體會1分鍾有多長。通過感知時間的長短,能正確選擇時間單位;還要進行經過時間的計算。
引導學生認識鍾面上時刻時,不是教師教給學生怎樣認,而是指導學生觀察,感知要學的知識,讓學生自己撥一個時刻,然後說出來,引導大家討論,最後再有教師歸納總結。這樣做一方面使學生的學習有了實踐的基礎,另一方面學會學習。在練習時,我出示了一個可以拖動的鍾面,隨機撥出一個時刻,讓學生正確說出所表示的時間,並讓學生上來撥鍾面,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對於教學難點著重練習,多次比較,找尋克服難點的好辦法。
在課上我改革了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給學生提供了主動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和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知識產生、發展的全過程;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向學生介紹從古到今的表示時間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教育,激勵學生在今後學習、生活中科學的安排時間,充分利用時間。
薄薄的幾頁書,看似簡單,可對有的學生來說,卻很難。對接受能力不好的學生,只得多多讓他們接觸鍾面,一點點地認識。
《除法》教學反思
本單元是本冊教材「數與代數」部分的最後一個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對除法意義有初步的體會,會用2~9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包括「長頸鹿和小鳥」「小兔安家」和「游樂場」三節。本單元的標題是「除法」,除法與乘法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除法關聯著「倍」的意義,除法又以乘法口訣為最基本的口算工具。這個單元綜合了除法的這些特徵與聯系,所以,本單元也是本冊教材在「數與計算」領域的一次復習與提高。 「長頸鹿和小鳥」復習除法的意義,學慣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小兔安家」復習除法的兩類問題;「運動場」強調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理解乘除法的內在聯系,在發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進一步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為今後進一步學習乘除法打好基礎。
《長頸鹿與小鳥》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慣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教學時,讓學生認真看圖,說一說圖意,明確問題。然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解決問題,並在小組內說一說用哪一句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體會除法與乘法的內在聯系。要強調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數學問題(數學模型)是什麼,這一點容易被忽視,因為學生往往從實際問題字面上的意義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計算;其次,要強調計算的結果要回到實際問題的情境中,去檢驗和解釋它的意義,並寫出答案。這才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比較完整的思維過程。
「小兔安家」的情境圖中沒有提出數學問題。從圖中發現並利用有關的數學信息(小兔只數,房子間數)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問題意識,是本節課要引導學生去做的第一件事情。教學時,以「小兔安家」為主題,鼓勵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並簡單地記錄提出的問題。然後啟發學生把所提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成兩類,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兩個問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最後組織學生比較這兩個問題及其算式的區別與聯系。
「游樂場」是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其中包含很多數學信息。教學時,發現學生提出的好問題,就讓大家借鑒,開闊數學的視野,提高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什麼是好的數學問題呢?就是盡可能充分地利用情境中的數學信息,提高問題的綜合性。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對除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個別差生,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對題目的理解有難度,不能確定到底是用乘法還是用除法,只得有待於以後多多加強練習,慢慢理解了。
統計的相關知識在生活中時處可見,本節課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從學生的生活出發,使生活素材貫穿於整個課堂的始終。通過設計學生過生日的場景,讓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1、讓學生聽耳熟能詳的《生日祝福歌》,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採用學生喜歡的動畫形式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序就越高。並通過問學生「想知道自己生日在什麼季節嗎?」來切入主題,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投入到學習中來。
2、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利用書中過生日內容,設計全班學生都來過生日的場景,通過「插蠟燭」的形式讓全體學生都親身經歷了統計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觀察統計出的表格數據,提出了很多的數學問題。整個統計過程就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充分展現出來。
3、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日是每個人生活中的一個特殊日子。教學中把學生生日分季節以數學活動的形式統計出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遺憾:本節課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猜測生日在什麼季節,設計的意圖是想讓學生通過統計表中數據的多少來猜測季節,從而給學生滲透概率的初步知識。但學生都只從已有的生活經歷猜測季節,而沒有回答到設計中預設的答案。在這里放出的問題沒有及時收回,至使學生沒有能通過統計表中數據體會到概率的有關知識。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著缺憾的藝術。作為教者的我們有著「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的困惑。但是只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我們的課堂將會煥發出更多
㈤ 二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我學會了嗎
第四單元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教學主要是運用學生身邊的數學問題開展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識。主要體現在:
一、體現合作性。
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數學學習活動,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探索交流,讓學生探究平均分的方法。在教學法中,本人以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小組活動。過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學生,贊賞每一位學生,師生關系十分融洽,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獨特的想法,讓學生與同伴交流,傾聽同伴不同的意見;注意傾聽學生的表達,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進行引導,啟發學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義,為學生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二、體現親歷性。
親自經歷使學生進入生命領域,使學習過程不僅是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本單元教學注重通過擺一擺,圈一圈,找一找等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親自經歷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體現個性。
人們常說:「一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數學的感受,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的人,就會有不同的體會。我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操作過程,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表達想法,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自然而然的迸射出來。
四、體現生活化。
創設情境,貼近生活,生活化地學習。課堂上我把教材進行創造處理,巧妙地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靈活、合理、科學地創設在數學活動情境中,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便於學生遷移,領悟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道理,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讓學生在研究發現問題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方向與位置》的教學反思
本單元《方向與位置》是讓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教材的設計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為學生提供了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讓學生走出教室,在空曠的操場上先辨清方向,再回到教室根據已有的經驗來找出教室里的東南西北,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並利用方向板在教室里辨認四個方向,並說說自己的哪一面坐著哪個同學。
根據上面的情況,我設計了以下環節:1、通過太陽的 東升西落讓學生在操場上找到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通過游戲讓學生更好的分清東、南、西、北,並能和左、右手聯系起 來,很快地分辨這四個方向。說說校園里的各個方向分別有些什麼。 3、通過多種識圖練習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場景體現出來,如學校、家、超市等,進行分辨方向和設計一些路線的練習,這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出發,使他們有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低年級的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於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我就緊緊抓住這份好奇心,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環境作為實例,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並結合生活經驗來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通過讓學生指一指,認一認的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數學經驗。
存在問題:
學生在面向東或西分辨左邊或右邊是哪面時出現的問題較多,不能很順利地確定北和南。在練習中還應該盡可能地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多進行脫離平面圖確定位置的練習,不論身處何方,都能讓學生在頭腦中能很清晰地反映出東南西北。
第七單元 表內乘法口訣(二)教學反思
本單元是學習「7-9」的乘法口訣,在教學中,對口訣的記憶如果單純的依靠讀、背,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學得也比較累。所以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比如開火車,幸運轉轉轉,讀兒歌,看圖列算式,畫一畫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加大了練習量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乘法口訣是學生解決乘法運算的重要鑰匙,因此,它的教學可算得上是乘法計算教學的奠基石,顯得尤為重要。《表內乘法二》是北師版小學數學教科書第七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6的乘法口訣後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學會了2~6的乘法口訣,表內乘法二與表內乘法一相比數量上要多得多,難記些。如何記熟這些口訣也給孩子們的學習設置了障礙。面對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了解的現實,教學的側重點應放在口訣的理解和記憶上。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發現口訣中存在的規律,讓學生利用「上下句對比記、口算結果」等方法去巧記。練習形式注重趣味性。
《時、分、秒》反思
近段時間學習六單元《時、分、秒》認識時間這個單元。時間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一年級時孩子們已經認識了鍾面,認識了整時、幾時半、快到幾時,幾時剛過這四種時刻。這學期孩子們要繼續認識時間,了解時、分、秒的關系,並能正確進行時分秒的互換;認識鍾面的時刻到幾時幾分;鍾面時刻的正確讀法、2種寫法;體會1分鍾有多長。通過感知時間的長短,能正確選擇時間單位;還要進行經過時間的計算。
引導學生認識鍾面上時刻時,不是教師教給學生怎樣認,而是指導學生觀察,感知要學的知識,讓學生自己撥一個時刻,然後說出來,引導大家討論,最後再有教師歸納總結。這樣做一方面使學生的學習有了實踐的基礎,另一方面學會學習。在練習時,我出示了一個可以拖動的鍾面,隨機撥出一個時刻,讓學生正確說出所表示的時間,並讓學生上來撥鍾面,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對於教學難點著重練習,多次比較,找尋克服難點的好辦法。
在課上我改革了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給學生提供了主動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和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知識產生、發展的全過程;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向學生介紹從古到今的表示時間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教育,激勵學生在今後學習、生活中科學的安排時間,充分利用時間。
薄薄的幾頁書,看似簡單,可對有的學生來說,卻很難。對接受能力不好的學生,只得多多讓他們接觸鍾面,一點點地認識。
《除法》教學反思
本單元是本冊教材「數與代數」部分的最後一個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對除法意義有初步的體會,會用2~9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包括「長頸鹿和小鳥」「小兔安家」和「游樂場」三節。本單元的標題是「除法」,除法與乘法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除法關聯著「倍」的意義,除法又以乘法口訣為最基本的口算工具。這個單元綜合了除法的這些特徵與聯系,所以,本單元也是本冊教材在「數與計算」領域的一次復習與提高。 「長頸鹿和小鳥」復習除法的意義,學慣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小兔安家」復習除法的兩類問題;「運動場」強調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理解乘除法的內在聯系,在發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進一步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為今後進一步學習乘除法打好基礎。
《長頸鹿與小鳥》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慣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教學時,讓學生認真看圖,說一說圖意,明確問題。然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解決問題,並在小組內說一說用哪一句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體會除法與乘法的內在聯系。要強調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數學問題(數學模型)是什麼,這一點容易被忽視,因為學生往往從實際問題字面上的意義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計算;其次,要強調計算的結果要回到實際問題的情境中,去檢驗和解釋它的意義,並寫出答案。這才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比較完整的思維過程。
「小兔安家」的情境圖中沒有提出數學問題。從圖中發現並利用有關的數學信息(小兔只數,房子間數)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問題意識,是本節課要引導學生去做的第一件事情。教學時,以「小兔安家」為主題,鼓勵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並簡單地記錄提出的問題。然後啟發學生把所提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成兩類,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兩個問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最後組織學生比較這兩個問題及其算式的區別與聯系。
「游樂場」是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其中包含很多數學信息。教學時,發現學生提出的好問題,就讓大家借鑒,開闊數學的視野,提高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什麼是好的數學問題呢?就是盡可能充分地利用情境中的數學信息,提高問題的綜合性。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對除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個別差生,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對題目的理解有難度,不能確定到底是用乘法還是用除法,只得有待於以後多多加強練習,慢慢理解了。
統計的相關知識在生活中時處可見,本節課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從學生的生活出發,使生活素材貫穿於整個課堂的始終。通過設計學生過生日的場景,讓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1、讓學生聽耳熟能詳的《生日祝福歌》,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採用學生喜歡的動畫形式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序就越高。並通過問學生「想知道自己生日在什麼季節嗎?」來切入主題,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投入到學習中來。
2、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利用書中過生日內容,設計全班學生都來過生日的場景,通過「插蠟燭」的形式讓全體學生都親身經歷了統計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觀察統計出的表格數據,提出了很多的數學問題。整個統計過程就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充分展現出來。
3、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日是每個人生活中的一個特殊日子。教學中把學生生日分季節以數學活動的形式統計出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遺憾:本節課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猜測生日在什麼季節,設計的意圖是想讓學生通過統計表中數據的多少來猜測季節,從而給學生滲透概率的初步知識。但學生都只從已有的生活經歷猜測季節,而沒有回答到設計中預設的答案。在這里放出的問題沒有及時收回,至使學生沒有能通過統計表中數據體會到概率的有關知識。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著缺憾的藝術。作為教者的我們有著「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的困惑。但是只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我們的課堂將會煥發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