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幼小銜接語言教案 我愛……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專為深刻地認屬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Ⅱ 幼兒園應從哪些方面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由於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不一樣,在幼兒園里孩子是處於被照顧的地位,孩子餓了渴了冷了老師都會照顧到,而且幼兒園教學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孩子會比較輕松,在整個幼兒園生活中他們始終扮演的是一種受...
Ⅲ 談談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幼兒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所以教師和家長應共同負起責任,在孩子入學之始,為他踏上漫漫人生長路,邁出堅實的一步導航。 關鍵詞:幼兒;轉折;入學前教育 即將走進校門的孩子將面對一種生活的轉折從幼兒世界的游戲生活轉為類似成人世界的規則生活。《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和小學應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因為幼兒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說它聯系,就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與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在智力、體力的發展上沒有很大差別,小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繼續;而區別在於幼兒園與小學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活動形式和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都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差異,這意味著幼兒需要放棄以游戲為主的生活,轉入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活。對於中國兒童來講,這一轉折尤其巨大,好像一夜之間,孩子需要從一個玩童轉變為一個承擔義務和責任的准成人。這對大多數兒童來講並非易事。所以,為了減少幼小之間的差異,增強幼兒的適應能力,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對教師進行幼小銜接學習培訓,明確目標 新學期開始,首先對老師進行培訓,組織大班的老師參觀小學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和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座談,了解他們的教學情況,征詢他們對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意見和要求,並聘請有經驗的老師和醫生舉辦業務講座,介紹幼兒心理衛生知識和幼教理論,進一步拓展本園教師的視野,擴大知識面。組織老師認真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和《素質教育指導綱要》,使老師更深入了解幼兒教育的指導思想,培訓目標教育原則,保證教育的正確方向。在此基礎上,組成專門的研究小組,通過反復調查,論證,修改了大班的一日常規及教學內容;其次,增加幼兒對學校的感性認識。老師分期分批組織幼兒參觀學校,並參與小學升旗、入隊儀式,讓幼兒熟悉學校環境,了解學校生活,然後請升入一年級的學生與大班孩子進行交流、游戲,講一講自己入小學的感受。通過幼小互動,引起了幼兒對升入小學的熱切期待,有目的地激發了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嚮往。我還明確告訴他們,小學與幼兒園有哪些不同,使他們有思想准備,並且樂於接受一些入學准備和訓練。 二、重視幼兒的情商發展,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 孩子進入小學,一般要有兩方面的適應:學習適應和社會適應。社會適應問題實質上與一個人的情商有關,情商高的人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上進心,能不斷自我激勵,能與他人融洽相處。為此,我著重培訓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如:幼兒的學習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等。 1.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養成專注做事的良好習慣。我們除了挖掘教材有關有意注意培養的兒歌、故事,還創編了《課堂別學壞習慣》《這樣做真不好》《課堂趣事》等兒歌,以及故事《咪咪釣魚》《我知道》《糖果的故事》等等;其次,在大班開展每天讀書半小時故事大王詩歌朗誦童話表演等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通過開展自我服務活動,讓幼兒輪流當值日生,整理圖書、玩具、床鋪,通過每周六的勞動,讓每個幼兒洗自己的手絹、擦桌椅,以及進行小種植活動等,逐步增強幼兒愛清潔、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3.通過開展玩具大家玩我懂禮貌大拇指等活動,給幼兒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教給他們交往的技能,培養幼兒關心集體、愛護別人的良好態度。從日常小事入手,向幼兒進行熱愛集體,友好待人,助人為樂的品質教育,讓孩子學會交往,發展其社會性。 4.生活當中總會有些不如意,教孩子正確面對挫折,戰勝挫折。關鍵要順其自然,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如:信心加強法,在大班開展主題活動我能做得更好;在區域活動中設立小小展示台,孩子們可以在展示台上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展示給大家;情境訓練法,在大班健康活動中設計具有競爭性的游戲,如森林歷險記,在活動中老師為孩子創設了一道道障礙,如七彩路、沼澤地、躲避猛獸、過小河等,讓孩子想辦法克服困難,團結一致完成任務。另外,還可以用榜樣暗示法、精神勝利法、換位思考法、家園共育法等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5.培養規則意識,提高團結協作能力。在組織集體活動時,幼兒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不該擾亂集體的生活習慣和社會秩序,讓孩子從小知道,生活在一個集體里,就要有一定的約束,不能違反。例如:站隊時不能擁擠;大聲喧嘩;收玩具時擺整齊;不能爭搶別人的玩具;在解決問題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在競賽游戲中增強合作能力;如:體育游戲:賽龍舟,游戲開始時孩子兩人一組→四人組→八人組→到最後十六人組,游戲充分體現多人合作、團隊意識帶給孩子的快樂。又如體育活動:舞動的絲巾,剛開始孩子一人舞動小絲巾,到四人舞動大絲巾,到最後全體孩子玩彩虹傘,孩子由個體→小組→集體逐層過渡,使孩子的合作意識、協作能力進一步增強和提高。 三、把幼兒銜接融入教學活動中,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 課堂學習活動是幼兒園孩子學習的主要形式,把幼小銜接融入平時的課堂教學,在游戲中豐富幼兒有關小學和小學生生活的經驗,為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心理和物質准備,是大班幼兒開展幼小銜接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主題活動有啥不一樣中,教師帶領大班幼兒到附近小學去實地了解和體驗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然後通過集體交流和討論,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差異,並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尤其要引導幼兒關注幾個問題,如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完成作業等。 四、爭取家長支持,家園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廣泛宣傳幼小銜接的目的,爭取家長的密切配合。搞好幼兒銜接,不僅要靠幼兒園和小學的努力,更要靠家長的密切配合。我們根據家長的需要開展有關幼小銜接的系列小貼士或咨詢活動。我園是教育系統的幼兒園,又和區屬的一所小學對門兒,所以我請小學優秀教師給家長做怎樣給幼兒做入學前的准備的講座,請一些小學的老師與家長開座談會,進行咨詢活動,並將幼小銜接的有關計劃發給家長,使家長更進一步明確:該如何配合幼兒園教育好孩子,使他們能順利過渡到小學進行學習。組織教學開放日活動,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在生活、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及時研究家長反饋的意見,改進工作,並制定了家長反饋意見表。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特殊的使命,家園只有形成育人合力,才能提升教育的價值。為此,我開展了體驗式家長培訓活動,效果顯著。 活動案例:心靈之旅 活動定位:家長兩人一一對應,一人蒙上眼罩過障礙;一人做幫扶者。 活動反思:你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個蒙眼者,你是一個幫扶者,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在家長的幫助下摸索、前進,一步步成長。親子之間可以同甘,也可以共苦,上了小學以後,在孩子成績不好時,是挖苦、諷刺,還是鼓勵,是否有一個新的調整。 一位家長深有感觸地說:孩子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完全是一種嶄新的生活環境,孩子作為蒙眼者,需要我們家長幫助才能走好這一步。 幼小銜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隨著我園幼小銜接工作的深入與細化,為孩子順利進入小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於即將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幼兒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所適應的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為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讓我們一起關注幼小銜接,從現在做起,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他們真正能夠帶著微笑離開幼兒園,唱著歌兒走進校園,並且在畢業離開學校的時候,仍然可以唱著歌兒,笑著離開。讓我們共同擔起責任,在孩子入學之始,為他踏上漫漫人生長路、邁出堅實的一步導航。
Ⅳ 5月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活動可以做哪些
我朋友紅纓幼兒園的,前段時間他給我分享過,您看下 希望能幫到你!
6歲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的時期,表現慾望強烈,他們會用多種表達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大班孩子對圖書有濃厚的興趣,不但對內容的理解能力較強,而且開始對文字產生興趣,樂意認讀圖書中的漢字。綜合上述理論的支持,我在設計活動《別擔心》,活動過程中就運用了不同形式的閱讀方式(圖文結合、純圖示等)讓幼兒在共同閱讀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例如:辯論的形式、一問一答的游戲形式、看懂圖片文字描述等。活動通過游戲、故事、閱讀、散文欣賞等手段讓幼兒在動靜交替中學習,消除了擔心心理,激發了幼兒嚮往上小學的情感。
活動目標 :
1、在聽聽、看看、講講的過程中,梳理交流有關上小學擔心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初步積累有關上小學的經驗,激發幼兒嚮往上小學的積極情感。
重點:分享梳理上小學擔心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難點:能按要求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分享解決「擔心」的方法。
活動准備:
環境准備:
經驗准備:「上幼兒園擔心的事」調查表。
材料准備:課件、課桌椅、四本書、黑板兩塊等。
活動過程:
一、 意圖:模擬小學課堂,按座位表找位子,激發幼兒上小學的興趣。
(指導策略:創設小學生課堂的環境,課桌椅、講台等,引導孩子按老師出示的座位表入座。 )
關鍵提問:
1、 師:看看今天我們上課擺放的桌椅和我們平時教室里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2、 在《童年》音樂聲中幼兒按座位表入座。
3、 坐在小學的課堂里感覺怎麼樣?
(意圖:教師可通過追問、動作提示的方法讓幼兒盡可能說出將要做小學生的感受,例如做一名小學生讓我感覺很自豪。)
4、 小結:小學真是我們嚮往的地方,做一個小學生讓你們覺得很自豪。
5、 過渡語:豆豆和莉莉也將成為一名小學生,她們對上小學也有一些擔心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意圖:交流自己關於上小學的擔心,梳理問題。
(指導策略:以情景引出話題,通過調查表交流、卡片提煉的方式梳理關於上小學擔心的問題)
1、情境創設:豆豆莉莉的談話。「快上一年級 ,豆豆和莉莉在擔心一件什麼事?」
2、出示調查表,幼兒交流。「上小學了,你們有什麼擔心的事嗎?」
3、根據幼兒的交流進行梳理。
1) 有關生活上的擔心:例如擔心遲到、到哪喝水小便等。
2) 有關交往上的擔心:例如怎樣交新朋友等
3) 有關學習上的擔心:例如作業太多、題目太難等
4) 有關對老師的擔心:例如小學老師凶嗎?會罰站嗎?等
(意圖:教師在幼兒交流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梳理出四大擔心的問題,對幼兒相關經驗進行整理,為接下來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服務)
4、幼兒將自己調查的內容按四個類別(學習、交往、生活、老師)分類展示。
5、過渡:今天老師就為你們准備了四本書,書里就藏著解決擔心問題的方法,請你們去找一找。
三、意圖:小組合作,尋找並交流消除擔心的方法。
(指導策略:幼兒合作閱讀尋找解決擔心問題的方法,通過敘述、分析圖示、小小辯論、問答游戲分享探索來的好方法,激發幼兒多元表達。)
1、 分組合作在書本中找辦法。
提出要求:請你們四人一組,每組選擇一本書看看猜猜講講有哪些好辦法?
2、交流本組在書中找到的方法。
1)(書本一):分享解決有關生活上的擔心的方法。
提問:在生活上很多小朋友擔心上學遲到,你找到了什麼好辦法讓自己不遲到?
(指導策略:展示大書、幼兒敘述,例如:圖片
幼:按時入睡,早睡早起上學就不會遲到了。)
小結:少看電視、整理好書包、早睡早起才不會遲到。
2)(書本二):分享解決有關交往上的擔心的方法。
提問:有什麼好辦法和新同學很快的成為朋友?
(指導策略: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幼兒猜對後教師點出示正確答案。
例如: 幼:說說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很快成為好朋友。教師就點擊出示:說說彼此的愛好。)
小結:知道對方的名字,微笑的打招呼,誇誇別人,說說彼此的愛好、互相幫助都是交朋友的好方法。
3)(書本三):分享解決對小學老師擔心的問題。
(指導策略:辯論的方式交流——小學的老師「凶」嗎?兩組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再通過書本的介紹讓幼兒認識小學老師。)
小結:小學老師會像幼兒園老師一樣關心你、愛護你、教你學本領。
4)、(書本四):分享解決有關學習上的擔心的方法。
(指導策略: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介紹怎樣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例如:幼1:請問:作業不會做怎麼辦?
幼2:我來告訴你,作業不會做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幼3:我來告訴你,作業不會做上課要認真聽講。
小結:當你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自己努力,同學老師都會幫助你。
3、邊播放課件教師邊用散文詩的形式小結:
我們即將離開幼兒園做一名一年級小學生,
或許我們對上小學有那麼一點點擔心,
有的是學習上的,有的是生活上的,有的是交往上的,有的是面對新老師方面的。
沒關系,當你遇到擔心和害怕時要勇敢地面對。
想想我們今天找到的好辦法,相信你一定會克服困難,開開心心的踏入小學校門,成為一名驕傲的小學生。
(意圖:通過散文詩的總結一是幫助幼兒再次梳理了擔心問題和解決擔心的經驗,二是激發了幼兒勇於面對困難嚮往上小學的積極情感。)
4、下課鈴聲響起:課間十分鍾開始了,再見。
活動反思:
《我要上小學》主題活動開始了,孩子們開始了解小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他們在感受著將要做小學生的自豪感,但又流露出了一些擔憂,「張老師,小學老師凶嗎?」「小學生是不是很辛苦?」「小學生是不是每天都要很早去學校?」……從孩子們的話語中流露出的是對小學進一步想了解的願望,反映出的是因不了解而產生的心理擔憂,為了幫助孩子排除擔心的心理,更好的為進入小學做好各方面的准備,我預設了活動《別擔心》。
優勢:首先教師選擇的題材(上小學前孩子們的擔心、消除擔心的心理,激發幼兒上小學的願望)滿足了幼兒最近經驗發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價值性。其次,每個環節層層遞進,循序漸進,先說教師的導入環節模擬小課堂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自然、舒服。環節二能讓孩子在調查表的基礎上通過經驗分享、調查表分類的形式了解大家上小學擔心的共性問題,將幼兒推在前面,尊重幼兒的心聲,讓幼兒帶著問題進入下一個環節。環節三教師能夠通過小組閱讀的形式解決問題,四本書又是以四個不同的切入點讓幼兒進行閱讀,體現層次性。特別是交流環節的處理,能通過不同的方式,例如:辯論、一問一答等,給幼兒以新鮮感,從而激發了幼兒的多元表達。最後教師在音樂背景下用散文詩的形式總結,從音樂聲中開始活動,又從音樂聲中結束活動,有頭有尾。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Ⅳ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上學期美術教案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上學期美術教案
活動資料
PPT、操作紙、墊板、夾子、筆、照片等專
活動過程
1、引屬起興趣,了解幼兒數數的能力
經常聽小朋友數數,你最多能數到幾?
過渡:數數的無誤性。
2、數數游戲,發現數無誤的方法
①幼兒取操作紙,理解紙上的要求,知道要數的幾樣東西
②交代規則並窺察幼兒操作
③圖上房子有多少幢?樹有多少棵?兔子、花各有多少?
小結:要數無誤該當按順序,還要有一定的方法。
④過渡:出示圖片,問「這里一共幾樣東西?」
⑤窺察卡片上的食品並紀錄,引導幼兒諦聽同伴處理問題的方式,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教案:數數小本領。發現數無誤的一些方法。
Ⅵ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分葡萄》教案
活動目標:1、學習將數量為「5」的各種水果分成兩份,並探索不同的答案。
2、學慣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分合水果的過程與結果,學習分合式的記錄方法。
活動准備:教具:蘋果、梨子、桃子水果卡片若干。記錄單若干。
活動過程:1、小組活動(1)觀察活動材料,引發活動興趣。
「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盤子里都有些什麼?」「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呢?」「那我們就來玩一個分水果的游戲吧。」
(2)交待活動規則要求A、每次拿5個水果在黑板上擺成一排,然後把5個水果分成兩份。
B、每排的5個水果分成兩份的答案都要不一樣。
C、分好後說一說5個水果分給誰幾個?分給誰幾個?幾個和幾個和起來就是5個。
(3)幼兒操作活動,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
提醒幼兒每次取5個水果放在橫線上數一數,然後再分成兩份。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每次拿取的是不是5個,再分成2份的答案有無重復和遺漏,鼓勵幼兒分好後用語言表述。
2、集體活動(1)整理記錄,學習5的組成。
「誰願意把自己怎樣分水果的事講給大家聽,老師把它記在黑板上。」
(2)集體按指示檢查5的分合結果。
「大家看看每排是不是5個水果,每次分成兩份的答案有沒有重復或遺漏?」
(3)學習分合式結果。
「誰能動腦筋想一想:可不可以用數學和符號來表示分水果的事?5個蘋果用幾來表示?(5)分用什麼符號?(分合號)爺爺分得1個蘋果用幾表示?奶奶分得的4個蘋果用幾表示?教師邊引導邊記錄,請幼兒繼續往下記錄。
(4)幼兒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教師不斷地提醒幼兒每一次記的都要和分的一樣。
教後感:這節課是學慣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分合水果的過程與結果,學習分合式的記錄方法。孩子們都能很快的寫出來。
Ⅶ 幼兒園幼小銜接班主題活動有哪些類型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大班升入小學是教育過渡的關鍵時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如何讓孩子順利過渡小學的生活呢?這需要幼兒園、家長兩方的合力,我園在今年的幼小銜接工作上具體做了以下的計劃。 二、工作目標: 1、重視銜接工作,並將此項工作作為幼兒園的常規工作,列入每學期的工作計劃。 2、通過活動,使大班教師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學校的教育目標、要求、方法、風格等,從而使處於銜接年級的教師能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相鄰學段、主動適應學生特點,為學生盡快適應新學段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3、通過活動,使幼兒能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習、心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三、具體措施: 1、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互相探討適合幼兒順利過渡小學的有效途徑。及時探討在具體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尤其是對教學大綱(拼音等)內容上的銜接進行探討和研究。 2、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學校學習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 3、加強班級幼兒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兒全面發展。 (1)、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 培養幼兒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規律的學習與生活,早睡早起,培養幼兒能地完成穿脫衣服、鞋襪,養成良好的進餐、等生活習慣。 (2)、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意識。 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井然有序,不拖拉;通過各種游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規則,並鍛煉幼兒的意志與品質。鼓勵幼兒多與同伴、老師交往,鼓勵幼兒建立合作意識。 (3)、注重教育的滲透性,提高幼兒的學習適應能力。 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如:專心聽講、保持文具和書包的整潔。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幼兒課堂環境接軌,在本學期桌椅的擺放上要進行改變。教會幼兒正確的坐立姿勢和握筆姿勢。運用各種活動提高幼兒聽、說、讀、寫、算的能力,教幼兒認識書包與文具的使用,並學習簡單的拼音和漢字,進一步加強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篇二: 「一年之際在於春」,當春天緩緩向我們走來的時候,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又迎來了新的學期。這是我班幼兒在園的最後一個學期,也是入小學前最關鍵的一學期。本學期,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認真開展工作,針對上學期工作中出現的不足進行調整,使每一位幼兒能夠得到發展。 本學期本班幼兒36名,舊生34名,新生2名。經過大班上學期的學習,學期末班級幼兒檢核情況,總的來看:幼兒在生活自理能力、學習習慣方面都有了較大進步,特別是在體能、語言表達、社會交往、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表現較為突出。但是班級幼兒因為年齡相差較大,男女比率不均勻,造成了幼兒間能力相差較大、班級常規有待繼續培養的局面。鑒於以上不足,本學期,我們把幼兒入學准備工作做為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加強幼兒前閱讀、前書寫的訓練,將學前的准備工作與主題探究活動、各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為幼兒進入小學打好基礎。 幼小銜接實施方案: 1、學前思想准備:通過參觀小學、請畢業生回園與幼兒座談,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上小學,小學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激發孩子上小學的慾望,同時也幫助他們解決「嚮往上小學、又不知道怎樣做的問題」。 2、身體方面的准備: (1)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我們將採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游戲時間等。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記住各種急救;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3、生活能力的准備: (1)通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幼兒的意識,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2)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 4、學習方面的准備: (1)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本學期,結合主題模仿學校要求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再有,培養幼兒正確地握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通過適當的布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游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3)知識經驗的積累: A前閱讀、前書寫的滲透 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境;如:將活動室的物品都註上漢字、活動室環境布置圖文結合、以語言區為重點精心設計有關讀寫方面材料供幼兒操作,同時在各區域中進行滲透、同時,讓幼兒熟悉漢語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種正確認讀漢字的工具和基礎;堅持開展餐前的認讀識字活動等。為幼兒閱讀、書寫提供條件。 B數學方面的滲透 通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工作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問題,提高幼兒思考問題的能力。 班級日常工作: 1)本學期,我們將繼續根據幼兒的意願進行主題活動,並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為下一步的活動提供依據。主題的展示、活動設計、材料調整要適合大班幼兒的特點,更多的體現幼兒的參與性和主體地位,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 2)配合教研組開展音樂、體育學科的研究。我們將從提高 幼兒的音樂素質入手,提高活動組織的藝術性,通過與同事間的互相學習與反思,我們將使這兩門學科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 3)在活動區組織設置中積極向蒙班學習,做到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及時更換區域工作材料,做到與主題相結合。 4)在顯現班級教育教學特色的同時,做好各項常規工作及大型活動:新學期新操排練與評比;音樂、體育學科的觀摩及評比;「三.八婦女節」以年級為單位的親子活動;組織班級幼兒參與「小博士知識競賽」;積極准備「慶五.一」詩、故事展示會;做好慶「六.一」英語周匯演工作;大班畢業典禮。
Ⅷ 幼兒園大班的小孩子幼小銜接工作該怎麼做
現在大班的幼兒即將升入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為了讓幼兒非常自然、順利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最近我們大班成立了"幼小銜接"研究小組,開展了研討會,制定了幼小銜接的具體計劃,做到了提前介入,實行了幼小聯手,家園聯手,並且制定出了幼小銜接的具體措施:
一、帶領幼兒對小學進行參觀,參觀小學的環境以及他們的上課和戶外活動情況,讓他們感受到幼兒園和小學的不同,激起他們渴望上小學的興趣。
二、作為大班的老師應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學習常規,加強規則意識,為孩子們順利由一個年齡階段邁向另一個年齡階段鋪平道路。為此,進入大班後,我就向幼兒介紹小學的情況,介紹哥哥姐姐認真學習的事,激發幼兒嚮往小學的迫切心情。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有意注意,我特別製作了豐富的、新穎有趣的教具,活動中彩洗染生動的教學形式吸引孩子們,使幼兒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參加學習活動,培養了幼兒的自控能力。為培養幼兒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握筆和坐勢正確,一開始我就提出要求,正確示範,讓孩子有正確的模仿,然後我又通過練習書定自己名字等活動鞏固幼兒養成的習慣,平時,認真觀察孩子們發現個別幼兒的不良姿勢,及時糾正。
另外,我與家長一起鼓勵幼兒早起、不遲到,積極堅持參加幼兒園晨運活動,在生活處理方面,時時提醒幼兒抓緊課間休息時間解大小便,教他們學習自己削鉛筆,整理書包,學會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恆是常規培養的關鍵,因此,我經常對幼兒的常規進行檢查,並通過各種游戲鞏固幼兒已有常規,我還激發幼兒樂意擔任值日生的熱情,讓值日的幼兒提醒同伴遵守常規。
三、 從各方面提高幼兒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銜接。
1、時間上的互相靠攏在幼兒園大班,按規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鍾左右,注重動靜交替,注重遊戲,注重幼兒活動與參與。而小學上課時間規定是四十分鍾,與幼兒園相比較靜多動少,並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因此,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鍾,對很多一年級小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許多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在這時變成美麗的泡影,心裡開始失望。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緩解,幼兒園在集體活動時間的安排上做了適當延長,大班下學期集體活動時間安排在三十分鍾左右,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有好的准備。這種時間上的靠攏非常有效。
2、學習習慣和常規要求上互相銜接。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幼兒掌握正確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坐姿、寫姿、握筆姿勢是我校多年來一直強調的事情,如果這些基本姿勢不正確,在高年級糾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這樣的起始階段建立起上述幾個良好習慣尤為重要。在大班後期可以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寫一些簡單的數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規范。還可以組織大班年級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的比賽,組織幼兒參觀看有關錄象,這些活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常規上有要求。如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里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盡量在活動後喝水、上洗手間。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老師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日常生活中,老師盡少使用在小、中班時對幼兒常用物質獎勵法,注重激勵幼兒發自內心的對事物的專注和興趣,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他們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3、 生活能力上的重點培養。
幼兒園大班應加強生活能力的培養。如:整理書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時上幼兒園,按時入睡,在自由活動時會結伴玩耍,聽指令完成任務或聽老師口頭通知帶指定物品等,使用權幼兒在自理能力、時間概念、任務意識、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減少初上小學時丟三拉四,東拉西扯的現象,逐漸學會管理自己,進入小學後能開始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生活。
4、 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的重要銜接工作,從小中班開始,我就非常重視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在語言教學中,我經常組織幼兒對一些兒童文學作品聽、看、講述、講座,引導幼兒學習新的語言、詞彙、了解作品,再通過看圖說話、情景表演、木偶劇、小話劇等表演出來,使幼兒得了更多鍛練語言的機會。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我變過去教師講、幼兒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常常先提問題,讓幼兒帶著尋求答案的心理,去開展活動,並鼓勵幼兒大膽地對沿未理解的內容進行講座,這樣做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參與語言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語言游戲活動,使幼兒獲得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
5、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升入大班我們堅持開展了閱讀活動,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閱讀和老師指導下的閱讀活動兩種。這兩種活動,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選擇閱讀內容的機會,又能得到老師的引導,在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中,閱讀方法、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進學習能力的發展。通常,班裡有這樣的情形,識字的小朋友喜歡讀書,讀書又能學到更多的字。人與書產生互動,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在互動中增長。擁有這樣的基礎進入小學,給小學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如開學上課時,能聽老師的要求正確理解拿、取書,能看通知,喜歡識字活動,能順利地閱讀報紙,能正確理解題意。識字興趣、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明顯比不識字的小朋友強,學習的起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