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繪畫自己教案與反思

繪畫自己教案與反思

發布時間:2021-01-15 19:16:03

❶ 幼兒園中班繪畫青蛙呱呱叫教案與反思

一、活動復目標:
制1、學慣用活潑快樂的聲音及動作來演唱和表現小青蛙。
2、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體驗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
探索用動作表現小青蛙捉害蟲的情景。
三、活動准備:
小青蛙的胸飾。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小(3)班來了一位神秘小客人,你們聽,是誰來啦?(播放青蛙叫的聲音,出示青蛙胸飾。)
(二)欣賞音樂
1、小青蛙說初次跟我們班小朋友見面,它要展現一下自己的歌喉。!(傾聽音樂。)
2、師:「這只小青蛙長的什麼樣子啊?」(有一張大嘴巴)
3、師:「它有什麼本領呢?」(捉害蟲)鼓勵幼兒說一說如果我們是小青蛙,應該用什麼樣的動作去捉害蟲呢?
4、師:「它住在什麼地方啊?」(田裡)
(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為小青蛙配上相應的動作。)
(三)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歡快
1、再次欣賞音樂,跟著音樂一起哼著調。
2、播放錄音,我們都變成小青蛙,一起在池塘里跳舞吧!
3、發揮想像,用自己的動作去表現小青蛙,體驗捉害蟲的快樂。
五、活動延伸:可在美工區製作小青蛙。

❷ 幼兒園中班這就是我繪畫的教學反思怎麼寫

活動目標: 1. 學習照著鏡子大膽地畫出自己臉上細微的部分。 2.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 3.能選擇幾種材料裝飾自己的畫像。 重點難點:能大膽地畫出自己臉上細微的部分。 活動准備: 1.《幼兒畫冊》(第3冊第7頁)、水彩筆,每人一份。 2.在有大鏡子的活動室...進行,或每人一面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比較自己與別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1.提問:我們的名字一樣嗎?我們長得一樣嗎? 2.請幼兒找各朋友,看看兩個人什麼地方不一樣。(幼兒自由結伴,自己照鏡子與同伴相互比較) 二、談談自己和同伴的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一樣:我們除了長得不一樣,還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我們除了長得不一樣,喜歡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三、在鏡子面前畫自己。 1.鼓勵幼兒使用合適的水彩筆畫出自己。鼓勵幼兒畫出自己臉上細微的部分,如頭發、眉毛的粗細、眼睛的大小等,並使用合適的水彩顏料畫出自己上衣的顏色。 2.啟發幼兒選用皺紋紙、彩紙等裝飾畫像中自己的頭發和臉部。 四、幼兒觀察圖畫,猜猜畫面上畫的是誰? 教後反思:活動前我們一起對著鏡子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徵,陳怡如說"我的頭長得像草莓"欣愉說"我的頭像餅干"瑤瑤說"我的眉毛像月牙"…… 以前的畫畫課我都要在黑板上把想要畫的形象畫出來,讓小朋友來模仿,我也想藉此機會鍛煉一下小朋友的想像力,小朋友的想像力真的是非常豐富,拿起畫筆畫的時候小朋友們一起聽著我的指令,先畫頭、頭發、眼睛、眉毛……一大部分小朋友都畫得非常好,源源和琪琪有些吃力,我就把他們安排在畫的比較好的小朋友身邊,這樣畫得好的小朋友帶著畫的一般的小朋友,互相模仿者畫,進步得也比較快,本節課上的還比較成功,通過這節課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間互相的模仿能力、想像力是超乎我們大人所想像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歡接受新鮮的事物,時常的帶著他們到新環境下上課,他們也會對美術課充滿興趣與好奇。

❸ 高中美術反思

高中美術反思

《高中美術新課程標准》中指出,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在發展學生的視知覺,獲得以視覺為主的審美體驗,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具有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著名藝術社會學家豪澤爾說過「人生來就是藝術家,但要成為鑒賞家卻必須經過教育」。高中美術欣賞課的開設,正是要讓學生在面對古今中外優秀的美術作品時,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去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初衷和體悟美術作品中內在的精神涵義,從而提高藝術修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啟迪智慧,擴大視野,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然而在長期的教育環境或基於傳統教育模式下,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現狀並不樂觀。

一、高中美術欣賞課的現狀與反思教師創新意識不強,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大多高中美術教師在學院中接受的專業技能訓練多,美術史論、教學理論等的掌握則比較薄弱,而對其它相關學科的了解也非常缺乏,因此在教學中只能照本宣科,就教材論教材;此外,由於高中美術欣賞課開設時間不長,對於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探索尚處於摸索階段,可借鑒的成功經驗較少,因此,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較多,比較普遍的「一言堂」現象,就是只重知識傳授,忽視對教學技能和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的結果。學生對美術課的重要性缺乏應有的認識。在當前仍然是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由於非統考科目,高中美術欣賞課自然也得不到學生的重視。因此有的課堂上,就出現學生做其它學科的作業或打瞌睡等的情況。教學課時量少。目前,藝術課程雖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但仍然是「調味」課。大部分高中美術課的開設安排,一般都為每班兩周一課時,即隔周上課,由於所隔時間較長,知識得不到系統的識記和理解,也就不利於學生把知識整體化。縱觀以上種種現狀,高中美術教師應該面對現實,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入手,轉變教學觀念,挖掘學科潛能,努力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想方設法改變不良現狀。

二、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對策

(一)提升教學理念,師生共同發展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反思,不拘一格的進行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如在學習《外國近現代雕塑》這一課時,教師作了以下的教學設計:1、讓學生在本課中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作品,然後把他們分成相應的若干組。2、由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各組欣賞和討論。3、請學生表達個人的感受和見解,發表對作品的評價。4、教師作鼓勵性評價,對學生發表的不足之處加以補充或改正。5、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在全班進行探討。6、指導學生在課外搜集資料進行更廣泛的欣賞實踐。在以上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建立一個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要鼓勵每一位學生大膽的表達。對於高中生來說,他們雖然已具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又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而且善於思考,但由於他們的生活經驗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對於同一作品很可能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評價,又由於學生經驗能力所限,看法也許是幼稚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們是認真的,真實的感受,教師就應給予尊重和認可。其次,教師要把自己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既要組織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又要主動而坦誠的與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時也要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此外,還應該看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學生學習的渠道越來越廣泛,他們可以從網路上查找到很多相關的學習資料,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去搜集資料,即可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又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

(二)展示學科魅力,挖掘作品意蘊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作品不僅存在於藝術殿堂和博物館中,也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其中不僅有繪畫、雕塑等以觀賞性的為主的美術,更有如建築、工藝設計等滲透到人類生活各個方面的實用性美術。在教學初期,教師應讓學生對美術的范疇和功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使學生充分的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以及美術對自身素養、能力、心理乃至整個人生的重要影響等,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欣賞課的積極性。在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不論是繪畫還是工藝,不論是具象還是抽象,都是美術家精心的構思並結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感受,按照自己的和時代的審美理想創造出來的。同時,美術家創作一件美術作品,除了通過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題之外,往往還有其更深層的內涵和更隱藏的意蘊,是一種文化、精神層面的要求與體現,是美術作品的最高價值所在,也是時代、社會、民族精神的寫照。如青銅器和秦俑所體現的中華民族精神、古希臘藝術所體現的崇尚理想與科學的精神、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品中的人文主義思想、中國山水畫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識等,使學生對作品產生深刻的理解,達到審美情感的升華。

(三)提高教學藝術,增強學科魅力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師規則中時明確指出:「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麼激勵人?沒有主動怎麼能喚醒沉睡的人?」日本教育家齋滕喜博稱提問為「教學的生命」。有效的教學提問可以指明學生的思考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如在欣賞元代王冕的《墨梅圖》時,教師先設問:「畫中梅花與生活中的梅花有何不同?」然後用多媒體展示,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比較,初步認識到畫中梅花的藝術特色,即只有一支橫斜在畫幅中間的梅花,作者用墨色畫梅,畫中還有題詩等。接著教師再用「畫家為什麼不用生活中所見的梅花的顏色,如紅色、粉色來畫呢?」、「畫中的題詩與畫中梅花有什麼關系?」等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而逐步領悟畫家的創作意圖,感受作者的胸懷和理想。繼而再以「畫家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感和理想呢?」引導學生聯想元代的歷史背景,最終使學生領悟作品所體現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藝術特色。

此外,好的藝術作品往往留有藝術遐想的空間,應當讓學生展開合理想像的翅膀,自己去感受藝術的魅力。如在欣賞外國現代繪畫夏加爾的《我和我的故鄉》時,就可以讓學生隨著作品中景象展開豐富的聯想,跟隨自己的想像,去感受那帶有童話色彩的寧靜而又祥和的夢幻氣息,去體驗那魂牽夢繞的思鄉之情。教師只需把作者的生平和經歷稍加提示即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也是現代教育教學中能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藝術手段。如在欣賞《二十世紀外國繪畫》時,讓學生對二十世紀的時代背景有較全面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為了能更快更全面的讓學生了解,採用多媒體技術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如把世界大戰影片片段、工業革命的成果等進行播放和展示,既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又可以創設課堂情境,為接下來開展學生的自主欣賞奠定了基礎,無形中也加強了美術與歷史、政治等學科之間的聯系。

此外,人們常說藝術是相通的。在美術欣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恰當的引入音樂,可以起到調動情緒、豐富感受、創設氛圍的作用。如在欣賞繪畫作品《百老匯的爵士音樂》時,讓學生欣賞一段爵士樂;在欣賞中國古代山水畫時,一邊播放著古樂《高山流水》,一邊會使人的視覺、聽覺乃至整個身心都得到美的感受和體驗,繼而能幫助欣賞者對作品作出更准確的欣賞和評價。

總之,要改變當前高中美術欣賞課的不良現狀,美術教師就應該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首先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善於挖掘學科中的人文因素,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和維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使學生能積極地與教師一起遨遊於璀璨的藝術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討和欣賞,使美術欣賞課成為學生與教師共同感受美、領悟美的殿堂

❹ 誰知道美術活動:《我長大了要做什麼》反思

美術活動:《我長大了做什麼》反思 之前我組織了一節美術活動《我長大了做什麼》。此次活動目的引導幼兒學畫不同職業的人,表現人物的動態和工作環境。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表現能力,創造性地畫出自己的理想。 活動一開始,我採用談話的形式,讓幼兒說說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問題一拋出,孩子們的情緒很激動,有的說我長大了想開飛機,有的當老師,有的當醫生等等,真是各有各的夢想,而且這夢想有的經過努力能實現,有的遙遠,有的夢想大,有的小,有的不止一個夢想。 接下來我讓幼兒欣賞各行各業的人物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服裝及他們周圍的環境,說說他們是干什麼工作的?引導幼兒觀察不同人物的職業特徵。比如廚師戴著廚師帽、老師夾著書、醫生戴著聽診器等等,畫出主要特徵,讓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畫的是什麼職業的。 最後把自己最想實現的夢想畫下來,要讓人看得明白。孩子們邊談邊在紙上繪畫、隨他們自由發揮。我在旁觀察著孩子們的繪畫,當我走到段碩那裡,看他畫了大門,大門中間畫了一個人。我問:「你畫的什麼呀」?「我要做警察叔叔看門」。潘翔立即說:「那叫門衛」。「我想當一名跳舞的老師。」魏曉甜說。我抬眼望去,魏曉甜在畫紙上畫了一個跳舞的女孩,因為她一直在假期和星期天學習舞蹈,她想做一個舞蹈老師正是她的夢想。李元祥則畫了一個長方形的東西,裡面寫了幾道計算題,旁邊畫了一個戴眼鏡的男孩,一看就知道是老師。再轉悠著,看到大家都在畫著自己的夢想,臉上露著甜甜的笑容,嘴裡不停地念叨著。當我靠近魏敏時,發現她畫了大海,還有許多海洋里的魚。我疑惑的問:「老師讓你畫你長大了做什麼工作,你怎麼畫了好多魚呀?」「這就是我的工作啊,我要做海底的探險家,發現海底的寶藏。」然後用手指指著一個像小魚的給我看,「這個就是我,我穿著潛水衣和小魚一起游。」我驚訝著孩子們的想像力。 有一位教育家說:「孩子們都是藝術家。」孩子的想法確實沒有太多的格式限制、技術的約束,他們敢說敢畫;其實對他們來說,有時說的,想的、做的沒有什麼目的,而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語言的延伸罷了。我想孩子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該大膽放手,適當給孩子留一點空間。

❺ 幫助兒童繪畫心理輔導教學反思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受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學習負擔過重,家長期望值過高、學習競爭的壓力較大等多種因素的刺激,部分孩子的情緒和行為難免受到環境的影響而表現出一些異常,如缺少安全感、存在學習障礙、依賴感強、焦慮內向等。在現代幾百種治療方法中,多數是以言語為媒介從而實施心理輔導的。雖然這些方法在矯正成人非理性認知和思維上有一定的療效,但在解決兒童的心理問題,尤其是以情緒困擾為主要症狀的心理問題時,這些療法難免顯得無能為力。運用繪畫療法,以學生的繪畫為媒介,可以較容易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及時對學生的情緒障礙、創傷體驗等心理問題進行疏導,能取得一定的實效。繪畫治療是促進和改善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徑。

一、繪畫療法的理論基礎
繪畫療法作為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是以大腦兩半球分工和心理投射理論為基礎的。
1.大腦偏側化理論。神經生理學家Sperry 的裂腦實驗證實, 左半球同抽象思維、象徵性關系以及對細節的邏輯分析有關, 右半球則是圖像性的, 與知覺和空間定位有關, 具有空間鑒別能力。這說明音樂、繪畫、情緒等心理機能都是由右半球所掌控的。心理學家Ley認為「 一個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鑰匙去開右半球的鎖」。因此,繪畫療法認為,右半球所控制的繪畫藝術活動能影響、治療情緒機能障礙。
2.投射理論。繪畫治療的基礎是投射。在分析心理學中投射被認為是無意識主動表現自身的活動。投射的產物不僅以藝術的形式存在,夢境、幻覺、妄想等也都可以理解為心理投射。藝術心理學認為繪畫天然就是表達自我的工具,是用非語言的象徵性工具表達自我潛意識的內容。因此, 繪畫可以作為心理投射的一種技術。把人內心的情感、情緒感受、潛意識、動機等通過繪畫的形式不自覺地流露出來,以直接的、形象的特點呈現出來,更加便於分析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探索自我。
二、繪畫療法在學校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個性發展、性格形成的關鍵時刻,是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小學生的心理現狀,使繪畫療法在學校兒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突出。
1.小學生心理狀態剖析。由於社會的發展與開放,小學生的生理發育比過去提前許多,相對生理的發育,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較低,常常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及心境體驗等。生活中有的學生,家庭親子關系不親、與老師關系疏遠;現代家庭居住的高樓環境,又缺少玩伴和朋友,當出現心理創傷或有異常情緒及行為表現時,或由於害羞,或由於自尊心太強,不願意或不好意思向父母和心理老師傾訴。這些不良的心理情緒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2.繪畫療法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優勢。繪畫是潛意識的表達。繪畫對兒童有著一種天然的吸引力,而藉助色彩也可以有效釋放調節疏導兒童的心理作用。一筆一畫乃至顏色的選擇,可以將孩子內心深處難以用言語表達的焦慮、喜悅、憤怒、願望等在繪畫作品中投射出來,而隱藏或被壓抑的心理情緒也就自然釋放出來。繪畫的語言豐富,內容清晰。由於圖畫所傳遞的信息遠比語言豐富,表現力更強等優勢,繪畫過程其實也是一次審視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自我的旅程。繪畫療法的優勢,也體現在它的日常性、靈活性、可操作性。擁有一隻畫筆,隨心所欲,便能獲得瞬間心靈的寧靜,宣洩壓抑的情感。
三、繪畫療法在兒童心理健康輔導中的應用
繪畫療法在學校兒童心理健康輔導中的應用主要有三方面:
1.繪畫療法在處理兒童情緒障礙方面的作用。以語言為媒介實施現代心理治療並不能解決一切心理問題,蘭格認為「有一個重要的事實,即有些地方靠語言的影響力是達不到的,那就是所謂的『內在經驗』的領域,即情感或情緒……藝術的基本功能是將情感客觀化,以便思考和理解這些情感」。早在20世紀2 0年代弗洛伊德就提出,繪畫可以治療心靈創傷。繪畫對於調整人的狀態、釋放人的情緒,如憤怒、畏懼、妒忌、緊張、憂郁、瘋狂、散漫、疲憊、自卑等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繪畫療法在提高兒童自我概念方面的作用。自我概念是人格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與兒童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但兒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積極自我概念的形成也難免會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對於兒童繪畫治療的研究發現,繪畫治療能提高兒童的自尊和自我概念,促進其和諧人格的構建。
小學生如果從小懂得關照自我的情緒意識,學會一些關照自我的方法,有利於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為此,我們特意安排了一節心理輔導課,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內在小孩」。告訴學生――假如童年時「你」正常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許多自然的情感受到了壓抑(特別是受傷或憤怒的感覺),雖然形體長大了,但「你」的內心其實還存留著脆弱、受傷、需要被關注的童稚小孩,這就是「你」自己的「內在小孩」。「自己」就會帶著這個受傷的「內在小孩」一起長大。怎樣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內在小孩」呢?學會關照自己的「內在小孩」呢?我先請每個學生在放鬆冪想後「畫」出自己的「內在小孩」。學生們邊畫邊感受到了自己的「內在小孩」:
有的學生畫了自己孤獨的「內在小孩」,他說:我的「內在小孩」一個人在深深的樹林中,自己一個人,很孤獨;
有的學生畫了自己憤怒的「內在小孩」,他說:我的「內在小孩」,因為受到了冤枉,很憤怒;
有的學生畫了自己膽小害怕受委曲的「內在小孩」,他說:我的「內在小孩」常受其他人的批評,膽子非常小等等。
畫出自己的「內在小孩」,幫助學生在畫畫中感悟和覺察到了自己的確是需要關照了,為學習關照自己奠定了基礎。接下來,老師引導學生學習關照自己的方法:看著畫,跟自己對話――和自己的「內在小孩」說說話,了解一下自己的「內在小孩」:
喜歡什麼?喜歡什麼?害怕什麼?有什麼感覺?需要什麼?我怎麼才能讓你感到安全?我怎樣才能讓你開心?
讓每位學生和身邊的的夥伴分享一下這種感覺,兩人一組,相互交流。
通過「看看、說說、感悟、覺察……」使學生學習了關照自己「內在小孩」的方法。可見,利用繪畫技術,在使學生更多地了解自我,關注自身成長方面確實有獨到的作用。
3.繪畫療法在促進兒童社交技能方面的作用
繪畫可以改進社交技巧。格瑞德和帕提斯也認為,繪畫這一心靈介質具有神奇功用,「繪畫不僅可以增進溝通和表達,提供樂趣、掌控感以及成就感,作畫的過程也有助於心理疾病的改善。繪畫和治療之間的交互作用可以評估治療的過程,並澄清人格的內在動力,以及揭示隱藏的沖突。繪畫催化兒童的自發性,並幫助受阻的青少年遠離個人發展上的關卡。繪畫亦可以幫助成人辨認在其行為當中反復發生的主題,並專注在最凸顯的問題上」。實踐表明,繪畫是人們最適宜的心靈表達方式,用其來宣洩攻擊和敵意的感受,對於情緒激烈而控制困難的兒童與成人而言,尚未找到比繪畫更好的替代策略。繪畫具有使患者自主控制的好處,也就是自我增強的行為。
由此看出,從情緒障礙到自我概念再到社交技能等,甚至對特殊有言語表達障礙的兒童,繪畫療法無不發揮著重大作用,從繪畫治療在兒童心理輔導的應用上,我們一致認為,繪畫療法是一種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繪畫治療在兒童中的應用范圍和群體會越來越大。

閱讀全文

與繪畫自己教案與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