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課教案(清末明初的文化與教育)
這邊不需要多講什麼啊,京師大學堂的創辦,只需要講解幾個因素就可以了。創辦時間、創辦者、地位、影響、授課內容。
Ⅱ 中學歷史教案格式
格式要求是:
(一)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目標:
2.思想教育目標:
3.能力培養目標: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2.難點:
(三)教學時數: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五)教學過程 :
[復習提問]
[導入 新課]
[講授新課]
[鞏固小結]
(七)作業
(六)板書設計
新老師試講,關鍵不在與教案格式,而在於有沒有新的教育教學思想,能否領會新教材的精髓,能否考慮到學生的情況等。給你一篇文章參考。
「走進新課程,我們怎樣教?」這是從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教師們應不斷實踐、探索和反思的。根據調研聽課,發現目前在對待教案設計上,教師們主要有三種不同的態度和做法。一是精心設計,推陳出新——他們大多是歡迎新課改、有著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和充滿活力、善於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敢於實驗的青年教師。另一種是沿襲舊路,老方法教新課程——主要是因為對課改的認識尚不深刻,認為課改不外乎是教材的改變,用舊觀念對待新課改,用老教案備新課,因此教案基本是過去教案的翻版,甚至還有不備詳案、只寫提綱等現象。還有一些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缺少實踐,盡管有努力的願望,但面對新課程、新教材不知如何設計體現新課改理念的教案。
針對上述情況,更有必要強調認真備課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教學組織形式,是課改實踐的主要場地。要把課改的「理想"變為現實,必須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我們強調教學要做到「六認真」,首先是認真備課。認真備課具體反映在精心設計教案。在實施高中歷史新課程中,怎樣設計體現新課改理念、以新的呈現方式撰寫,特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從事新課程教學的老師們共同探討。
一、依據課標確定課堂教學目標,融「三維」目標為一體
如果把課程改革比作航程,.那麼課程目標就是引領課改的航標燈。如果不認准目標,課改就會迷失方向。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反映了國家的教育方針,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明確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課程目標。而課程目標是要通過具體的教學目標來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科課程目標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上述所說的「三維」目標。
因此,教師在設計新課程每一課教案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首先要考慮確定這節課的具體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是指教師和學生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和標准,是教學的總要求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具體化,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是評價、檢驗課堂教學能否達成目標的依據之一。確定課堂教學目標要依據學科課程標准,對教師備課的首要工作來說,就是心中時刻要有課標意識,自覺嚴格執行課標,不斷鑽研、理解課標,在教學中細化課標。
為了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歷史課程的「三維」目標,教師要在認真學習、領會課標三個維度的基礎上,制定出「三維」目標在每一課的具體運用。在具體課的設計時。可以分別制定和呈現,但在具體實施教學時,要注意這「三維"目標是不能截然分開的。要把「三維」目標統籌考慮。在不同內容的課中,三個維度的所佔比重也是有所區別的。有的課注重史實教學,有的課思想教育功能較強。只有把「三維」目標融合為一體,才能將「三維」目標真正落實到每一堂歷史課的教學中。
二、鑽研課程內容,細化課標於課堂教學之中
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採用「模塊一專題」的形式,力圖構建起一個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的課程結構;在課程內容上,精選有利於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體現出時代性和基礎性,反映了歷史學科與社會進步、學術成果和學生經驗的密切聯系。根據課標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打破了原來的通史形式,分為三個必修模塊、六個選修模塊,共25個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學習專題。由於從過去的通史轉變為專題,每個模塊自成體系,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所學的歷史不成系統、支離破碎,不利於形成完整的歷史概念。這就要求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同時,要鑽研課程內容,在教學中要揭示歷史發展的整體性和規律性,要注意不同模塊、不同專題之間的有機聯系,有的內容還要和其他課程結合。
學習模塊從體系、結構和內容上以新的形式呈現,對教學和教案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歷史必修(I)為例,它是以中國和世界歷史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典型史實為主要內容的模塊,專題的編排先中國後世界、先古代後近現代。這種編排並不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時序,事物之間的橫向聯系和完整性也不是很清楚的,這就給備課和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再加上課標的表述是宏觀的、高度概括的,這就尤其需要在備課和設計教學目標時對課標進行細化。
以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I)第八單元「從科學社會主義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l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例,課標表述為:(1)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看起來一課課標就有兩條要求,然而在教學中僅就這兩條是無法將這一理論性較強的課講清楚的。有教師在設計具體教學目標時,將上述兩條細化為下列「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理解並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發生的原因、過程,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質,分析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和歷史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分組完成《共產黨宣言》節選資料的探究學習,讓學生初步感知掌握第一手歷史資料對歷史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性,領悟「感知-積累-理解歷史和現實」的過程與方法。
2.通過編制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結構表格和對其失敗原因、經驗教訓的分析與歸納,感知分析、綜合、歸納和概括歷史信息的魅力,學習多角度地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資產階級等勢力對共產主義的敵視與馬、恩對資本主義發展冷靜而客觀的分析的對比,讓學生體會理性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
2.以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的反復和曲折作鋪墊、以社會主義運動的曲折發展為線索、以「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調查結論為點睛,讓學生體會社會主義運動在曲折中發展的歷史特點與規律。
盡管這樣的細化還值得進一步推敲,但可以看出教師在學習、研究課標之後進行了再創造,將「三維」目標融為一體,貫穿於教學過程中,有助於落實「三維」目標。
由此可見,不論教科書如何編寫,內容如何變化,在確定具體課堂教學目標時,都應該也必須以課程標准為依據。當然,也不是簡單地、膚淺地理解課標要求,更不能照搬照用教學參考書的現成設計。而是要根據教師對課標的理解、對教材的鑽研、對學生學情的了解,因校因生因課細化課標,使之更具體化,更易操作,同時也是保證課標得到全面的落實。
三、轉變教學方式,雙向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要求在此次課改要逐步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可以說就是要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有所轉變。教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相結合的過程。《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指出:「歷史教學應是師生相互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是學生改進學習方式的前提,是為變革學生學習方式服務的。
在傳統的「滿堂灌」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展開的。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常常感到學習是乏味的,課堂氣氛是沉悶的。在新一輪課改中,能否在教學方式上來一場「顛覆性的變化」,師生在課堂的角色能否來一個轉換,是擺在從事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的老師們面前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因為課程是要通過學校的課堂教學來實施的,課堂教學最終是由教師來實施。所以,需要教師在更新課程觀念的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學方式。
在實施高中歷史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學方式的轉變勢在必行。在變化了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應怎樣轉變呢?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教師要由單純的歷史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要由歷史的「權威"轉變為歷史教學的參與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還要由管制式的教學管理者轉變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
在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教學中,不僅教師的角色要變,學生的角色也要改變,要由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自主的學習者。角色變了,學習方式也要隨之改變,要學會各種形式的主動學習方式。能否真正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落實高中新課程理念和目標,實現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之一。
因此在設計教案時不能再像以往的那樣,只有以教師活動為中心的教學過程,而是要雙向設計。既有教師的活動,同時有學生的活動,師生互動、師生互補,使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充滿和諧的氛圍。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積極思考、自由交流、主動探究、大膽質疑,學得輕松,學有所獲,學有長進。課堂不僅僅是教師的講台,更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凡是學生能說的、學生能做的,能自己學會的,都可讓學生完成。即使有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能完成的,教師也貴在及時點撥,給以思路,不再包辦代替。
這種雙向設計教學活動的教案,在義務教育7-9年級的歷史新課程中已經得到一定的推廣。可以說,義務教育的歷史新課程為高中實施新課程做了准備,值得高中教師學習、借鑒。誠然,高、初中教學是有很大區別的。在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教案設計中,還要更注重活動目標的設計和目標達成的檢驗。缺少檢驗反饋是無法把課堂中師生的互動落到實處,因此在設計教案時需同時考慮。還應該提倡對教案設計的同行評價和教師教後的自我總結反思,這樣有助於推動校本教研的開展,讓歷史教師在課改中自身素質得到更好的發展,與新課程同成長,共進步。
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對廣大高中教師來說是一次寶貴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可以這樣說,在先進的課程理念引領下,設計出體現課改理念、具有新的呈現方式的教案,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是確保實施新課程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知易行難,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繼續努力和探索、改進。
Ⅲ 如何進行歷史課堂教學設計
普通高中新課改的實施是新世紀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這是一個紛繁浩大的系統工程,也將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歷史過程。面對這次新課改澎湃大潮,我們這些身處教學第一線「弄潮兒」一方面感受到新課程全新理念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另一方面經過系統「師訓」和自身不斷地學習、實踐和反思,也深切體悟到無論是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三維目標」落實等等都在悄然發生著新課程改革所期冀的積極可喜變化。
經過一學年的新課改課改學習和實踐,筆者體會最深的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課堂教學設計是指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對課堂教學所進行的設想和計劃,是對學生達成教學目標、表現出學業進步的條件和情境作出的精心教學籌劃,而不只是文本化的教案。課堂教學設計之所以必要和重要,是因為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而課堂教學設計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方案,是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和前提條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可以說,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設計是關繫到新課程改革在實踐操作層面上成敗的關鍵所在。結合新課程理念和自身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應該也是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側重:
第一,在教學目標設計上:嚴格依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依託《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同時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情況,全面整合和落實「三維目標」。
《歷史課程標准》反映了國家意志,體現了國家對高中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依據和法規。教師只有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才能了解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的內容標准、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新課程目標是指本課程要達到的結果,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同時決定了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定位,是新課程理念方面創新的主要標志之一。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結合我省高中階段教育實際情況,在研究相關文件、課程標准和教材基礎上,制定的本學科教學、學業評價、學生畢業及升學考試的基本依據。從課程教學目標設置上看,《歷史課程標准》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高度統一和關聯的,都明確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必須牢牢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這一「標」和「本」,唯有如此,新課程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以高中歷史必修Ⅰ第七專題第二課《美國1787年憲法》為例,《歷史課程標准》確定的課程目標要求是「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目標(學習要求)是,「知道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特點及其作用;知道聯邦制的權力結構;理解美國的總統制;比較美國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感受1787年憲法中的「制約與平衡」原則這一人類政治智慧。」相比而言,《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在課程目標上一方面嚴格遵循《歷史課程標准》,另一方面又對《歷史課程標准》目標進行了細化、擴充和升華,使新課程目標更加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學實際。由於新課程特別關注和強調要改變傳統課程
「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通過教與學要求學生逐漸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且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所以,在考量、設計此課教學目標時,我們應該「三管齊下」,適當向「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傾斜。因此,在《美國1787年憲法》「三維目標」教學設計時,筆者就相對比較側重後二者,設計了通過採取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方式,探討「美國聯邦政府在啟蒙思...想指導下並結合國情.........如何進行制度創新的.....(權力分立和制約平衡.........
)?」這一探究題,以此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又設計了「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有何異同?中國封建君主制和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的根本區別是什麼?」這一比較題,以此來引導和啟發學生認識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也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精華.........,民主政治也是多樣性和獨特性.......的,而且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時也是可以借.鑒.
的,從而來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總之,教師在具體制定三維目標時,這三維目標可以分別制定,但在具體運用實現過程中卻是互相交融滲透、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當然,三維目標在具體課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課教育性比較強,有的課知識性強些,但不管什麼課,教師對「過程與方法」方面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切實關注和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則盡可能挖掘和升華
第二: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完整、准確地優化教學內容,通過問題化設計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
所謂教學內容,具體可以分為課程內容、教材內容、課堂教學內容等。《歷史課程標准》教學內容是指為實現課程目標,根據一定的原則所選擇的學科知識;新課程教材內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將課程內容組織在教材中的學科知識;課堂教學內容:即課程資源,指的是為實現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和教材,並結合各種實際傳授給學生的各種知識(信息)。三者內容也是高度辯證統一的,其中新課程教材內容就是根據歷史新課程標准內容要求而編制的,其呈現出觀點新、材料新、結構新、內容新、要求高等特點。但是由於新教材教學內容是採取模塊、專題形式,而每個模塊、專題又是各成體系的。如必修Ⅰ政治模塊「專題的排列採用了先中國後世界、先古代後現代,遵循著對學生而言先易後難、由遠及近的方式,並不完全是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時序」,因此在時序性上沒有邏輯而「混亂」的,給人「形散」感覺。如何做到教學內容的「形散而神不散」,提高教學效率的高效性,那就必須在教學內容設計時要對各模塊、專題內容進行完整准確地把握,並且加以優化,使其主題化、集約化(抓重點,大膽取捨)、結構化、層次化等等。
譬如,高中歷史必修Ⅰ是以中國和世界歷史中政治與制度發展的典型史實為主要內容的模塊,制度創新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在必修I 教學設計時,筆者就對必修I的知識體系重新加以梳理,重構三條主線來進行教學:主線一: 政治制度史(中國、西方) ,下轄四個主題,即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專題1 )、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專題6)、近代西方代議制度(專題7)、科學社會主義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專題8);主線二: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史和現代中國政治制度,下轄三個主題,即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專題2)、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專題3 )、現代中國政治制度(專題4 );主線三: 現代中國外交史與世界多極化趨勢,下轄二個主題,即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5)、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專
題9)。通過對必修Ⅰ政治模塊知識結構優化設計和教學,其主題就更明確,重點更突出,結構更清晰,層次更分明,實踐也證明更有利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再如在處理模塊與模塊之間關系時,有些教學內容也是可以加以優化的,如必修Ⅰ的「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和必修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專題單元、必修Ⅰ的「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與必修Ⅱ的「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專題單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與必修Ⅲ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專題單元等,由於這些專題之間內在聯系密切,筆者在教學設計時,往往能從其相互聯系的特點出發,適當地相互參照、統籌兼顧,整合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則更加顯著,學生更容易全面掌握和理解課程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習有效性。
而涉及到專題之下的具體課時,則要在對教學內容完整准確釐清、把握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並且加以改造設計成一個個可以解決的問題,使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問題化,即通過問題來解決重點和難點,這是筆者在教學內容設計時的一種經常性處理辦法。
比如,《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一課時,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艱難發展的深層原因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筆者曾設計了這樣二個問題:「1895—1918年時期和1870--1894年時期相比,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試從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重工業發展不利條件和輕工業發展的相對有利條件。據此你認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何主要特徵?」。從課堂問題的討論和解決過程來看,這二個問題是有利於學生來突破本課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的。當然,在設計教學問題時,一定注意科學性、挑戰性、開放性、思考性、層次性、引導性。
第三,在教學形式設計上,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教學方式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人,因此,我們的中心是如何處理學校中最基本的關系——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過於單一、被動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把接受式學習與研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密切地結合起來,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完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形式設計時,一方面必須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地選擇教學方式,因地制宜地教。
在教學形式設計時,對學生無論採取什麼學習方式,對教師無論採用何種教學方式,都必須做一項基礎性工作,那就是進行「學情分析」。科學、客觀的學情分析是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設計的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依據,是突出學生主體教學的前提。如筆者在為嘉興市歷史學科基地准備必修Ⅱ《發展的亞太》教學設計時,是這樣分析學情的:「本課主要涉及東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三大經濟區域合作組織,由於學生缺乏世界現代史知識體系和相關的政治學科知識,給本課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同時學生們身處當代區域經濟集團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之中,而且已經學過必修Ⅰ的第九專題《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在加入WTO後積極地參與和融合到這一潮流之中,加之經過一段時間的新課程學習,學生的歷史理解、分析、概括、比較能力有所提高,為本課的自主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學情分析基礎之上,在教學設計時就能因人而宜、有的放矢。
一般來說,筆者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大都採取這樣的學習(教學)流程:即「提出問題(主題分析)——在課本或新情境中發現——從身邊的歷史中發現—— 拓展研究」。在上述必修Ⅱ《發展的亞太》筆者教學設計中設計的探究題(「2004年1月1日,由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3國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已整整10周年。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墨西哥(發展中國家)加入區域經濟集團的利弊得失有哪些?中國加入WTO組織已有五年多的今天是否也有這些利弊得失?舉例說明。」),也大致能夠反映此學習(教學)流程。教師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不應眼光只盯住探究題本身,更重要的是應該側重設計如何以方向引導、學法指導、動態地把握探究過程以便發現和解決新問題等等(教師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在教學設計探究問題時,要注意防止下列不良傾向:什麼都搞「探究」,否定接受式和觀察、模仿學習;不顧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儲備,也沒有具體目標,徹底放開,讓學生憑空想像,無據辯論等等。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擇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一般地說常規的教學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講授法、情景復現教學模式、問題探究法等等。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巴班斯基認為:「有關最優化地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的概念永遠是具體的(不是包羅萬象的),那些對於一些條件來說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對另一些條件、另一些專題、另一種學習形式來說就可能是不適應的。」具體來說比如「講授法」是一種最傳統最基本的歷史教學方式了,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方式仍然有它的特點和優點,在一些概念(如「半殖民地」和「資本原始積累」等)、制度(如「分封制」和「代議制」等)、或史學理論和方法(如「辯證唯物論」和「文明史觀」等)或知識難點學習時,「講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學方式設計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等綜合因素,實事求是、科學地取捨各種教學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標新立異」,因為「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第四,在教學總結上,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善於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對自己已完成的教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地進行審視,作出理性思考,並用以指導日後的教學。教學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任何教學設計,都有「紙上談兵」、「理論脫離實際」之嫌。教學設計和「原生態課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統一、曾至是大相徑庭的。因為課堂是動態的,「每一堂課都是一條不同的河」。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後對課堂教學從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行為、學習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總結和反思教與學的得與失。因此可以說,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沒有反思的教學設計是不完整、不科學、不合理的設計,從此層意義上講,反思教學也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以重視。
例如,走出課堂進行實地調查,訓練學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同時讓學生貼近社會和生活,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新課程也鼓勵教師倡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式的學習。但是看一主題是否合適社會實踐式的學習,一要看是否具備一些必要條件(如大量的時間、學生興趣能力等), 二要看主題是否有價值。筆者在對《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一課教學設計時,曾借鑒採用了他人設計的四個社會實踐式題目,「搜集家中的老式服裝,搞一次老式服裝秀,感受服裝文化的魅力」、「調查嘉興地區還保留了哪些傳統菜餚?體驗一次西餐」、「調查嘉興地區目前保留的西式建築」 、「參加一次婚禮,走訪老人比較嘉興地區百年婚俗變化」 ,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一句「我沒錢吃西餐,老師你
請客呀?!」才讓我有所反思、體悟: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學目標,這是不符合實際的社會實踐式的學習,而且實踐的價值較淺層,而事實上這四題社會實踐題也僅僅在課堂上「走過場」展示一下而已,更何況學生在期末考試前已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社會實踐。所以在課後教學反思過程中自己總結形成了以下幾點反思:對這些實踐主題建議刪除或改為在直接呈現一些新情境材料基礎上從而組織學生進行一般性討論;要慎重使用社會調查;出現的上述問題,究其實質主要因為自己沒有吃透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有點盲目地趕潮流,過分追求在形式上做文章。
所以,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精髓,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才能不斷地成長。
綜上所述,在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之側重點應當將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學內容,規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反思教學得失上,以促進學生心智的全面發展。另外,教師也要對新課程教學中情境式習題的編制和練習、學生學習過程和效果的全面測評等等也要高度重視的。新課程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沒有一種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我們在新課改中, 「不畏浮雲遮望眼」,鍥而不舍,不斷地自覺學習、總結、反思、去偽存真,在創新中與時俱進,不斷向益友型、學習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師目標努力踐行,那麼新課程必然會結出豐碩成果。
Ⅳ 初中歷史探究學習教學設計有哪些步驟及要注意的問題
初中歷史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注重基礎,強化對歷史基本知識的記憶。初中歷史測試題雖以能力測試為主導,但畢竟仍注重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所以課堂上要敢於給學生留時間,強化歷史基本知識的記憶。能力立意,不是不要記憶知識,該記的還要記,而且要記牢,只是不要一味地死記硬背就好。在學好知識的同時,有步驟、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和綜合能力。
2、處理好「導、學、講、練、測」之間的關系。首先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重視學生學的同時,也不要忽視了老師的導和必要的講解,該講還要講,而且要講到位,不能走極端。
3、在教學目標上,不必每課時都一味追求「三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課時目標不同於課程目標,一定要精當,備課時首先要明確,本節課主要解決什麼問題,目標不必一味求全。
4、在教學中,「課本、導學案和多媒體課件」要有機結合。課本是最好的資源,不要完全拋開課本去另搞一套。同時也要積極開發課外資源,設計好導學案,適當利用好教學課件。
5、現今的初中歷史測試題更加突出學科人文特點和時代性,更加突出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初高中銜接。因此教學中要重視知識的對比與聯系(包括聯系現實熱點),注重指導學習方法,循序漸進,扎實改革,注重實效,多媒體使用應適當,不搞花架子。
6、在著力培養優秀生的同時,要搞好中等生優化、學困生幫扶,爭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Ⅳ 歷史教案怎麼寫
怎樣寫好歷史教案?
(一)教學任務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轉變。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那麼現今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二)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中對於目標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理解,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
新課程標准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三)教學策略制定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信息、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驟。
1.教學組織形式。2.教學方法。3.學法指導 。4.教學媒體
特別要指出的是,板書作為傳統的、常規的媒體在我們的教學中還應該有一席之地,而且還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在設計媒體時千萬別忽視了對板書的設計。
(四)教學過程
眾所周知,現代教學系統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等四個要素組成,教學系統的運動變化表現為教學活動進程(簡稱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媒體的選擇,課堂教學結構類型的選擇與組合等,都將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那麼怎麼樣在新課程理念下,把諸因素很好地組合,是教學設計的一大難題。
(五)教學設計自我評價
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的功能與傳統教案-有所不同的在於它不僅僅只是上課的依據。教學設計,首先能夠促使教師去理性地思考教學,同時在教學元認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教師與學生雙發展的教育目的。
二、教學設計書寫
1.書寫內容及步驟
(1)教學設計說明:寫出本教學設計意圖和整體思路(突出新課程特點); (2)教學分析:包括教學內容的分析和學情的分析;(3)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4)教學策略(或學法指導):選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媒體及板書設計;(5)教學過程;(6)教學反思、評價。
2.書寫說明
(1)書寫的形式。書寫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也可以將文本和表格二者結合。
一般文本形式可以比較充分地表達思想和具體的內容,信息量大,但不宜直觀地反映教學結構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而表格形式能夠比較簡潔、綜合體現教學環節教、學諸因素的整合。因此,我們認為,或者以表格書寫,或者將文本和表格書寫形式合二為一,後一種方式是比較理想的呈現,採用文本形式書寫前端分析,教學過程則一般以表格形式書寫,從而組織成為一篇教學設計方案。
(2)教學設計書寫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具體的內容要求靈活展現,所以不拘一格,寫出個性,寫出創意,寫出風采。
(3)教學反思評價作為教學設計來說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最後還需要說明的是,教學設計內容和形式應該根據需要而定,如果為了同行間探討、交流而進行設計外,則應選擇較為詳細和較強的理論展現為主要內容和相應的形式,如果是教師本人為了作為上課前對課的理解和策劃,則可以相對淡化理論色彩並簡化分析要素,更多地關注過程方法策略以及教學流程和板書的設計。總之,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的多元化和創新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
三、教學設計與教案的區別
我們用表格形式將教案與教學設計進行比較從中可以看出,從關注「具體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轉變為關注「以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的教學策略研究」是從傳統教案走向現代教學設計的根本轉折點,我介)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區別,才能夠真正理解並掌握現代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技術,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會將二者混淆。
①脈絡要「准」——是教學設計的「出發點」;
②目標要「明」——是教學設計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是教學設計的「靈魂」;
④構思要「巧」——是教學設計的「翅膀」;
⑤方法要「活」——是教學設計的「表現形式」;
⑥練習要「精」——是教學設計的「綜結點」。 文章
Ⅵ 歷史:12《歷史學什麼》教案
發揮史學的社會功能,感悟歷史,提高人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重點 歷史學的特點;歷史學和歷史教育。
難點 歷史學包含哪些內容。
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歷史學研究對象的特點」「歷史學包含的內容」「歷史學與歷史教育」等方面向學生簡略介紹了歷史學是什麼。
第一目「一門特殊的學問──研究和認識歷史的學問」
教材從歷史學研究對象與其他學問的最大區別;歷史學研究對象的幾個特點,即歷史學研究對象的不可重復性;研究對象是運動的與研究成果的相對靜止之間的矛盾;研究對象內容的廣泛性與研究成果所能包含內容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與認識主體在反映歷史運動過程中的主觀性之間的矛盾等方面,來說明「歷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從現存最早的史書──《春秋》到「成一家之言」的《史記》,再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君主石勒設立「史學祭酒」的過程,來說明中國的歷史學有悠久的歷史。從宏觀方面劃分,歷史學有自然史和人類史。從世界范圍來看,歷史學有地區史、國別史、國際關系史等來說明歷史學研究的對象的廣泛性。
對於歷史學研究的對象的劃分,根據不同標准將歷史分為幾個系列,主要有這么幾種:
時間系列:通史、斷代史、階段史等;空間(地域)系列:世界史、國別史、地區史等;內容系列:綜合史(總史)、專門史、資料匯編、年表、歷史地圖等;人物系列:個人、血緣群體、專門群體等;另類歷史:文學、藝術、宗教、神話、音樂、戲劇、影視、民間故事等。
歷史學是人們認識和研究歷史的學問。有了歷史就有了人們對歷史的認識。歷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它是研究和闡述人類社會具體發展進程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歷史學既要研究人類的實踐活動本身,又要研究影響人類實踐活動的各種因素,還要揭示人類實踐活動的內在規律。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之間展開交流與討論。
第二目「歷史學包含哪些內容」
教材從「歷史觀」「歷史資料」「史學方法」「歷史編纂學」等方面闡述歷史學所包含的內容。
歷史觀是歷史學的核心,是歷史學的根本問題。歷史事實是無窮無盡的,而歷史的解釋者卻只能從自己的視角去解釋歷史,不同的人解釋歷史或同一個人變換不同視角解釋歷史,就會產生不同的歷史意義。不僅如此,歷史意義並非隱藏在歷史文本背後,而是常常決定著歷史學家對歷史事實的取捨及其價值判斷。因此,歷史解釋就成為歷史學家按照自己的意願、目標和價值觀念去「復原」人類歷史演變軌跡的載體,而歷史學家在歷史解釋中所反映出的意志、願望和追求,則會形成歷史的觀念,影響著他們對歷史事實的發現、取捨和認知,最後結構成人類歷史的圖景。所以說,歷史觀是歷史解釋的核心所在,這就決定了歷史觀會成為歷史學的根本問題,成為歷史學的核心。
歷史資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基礎。什麼是歷史資料?歷史資料是與歷史密切關系的材料,它是人類在以往長期的社會活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各種痕跡。歷史資料的內容很多,一般可以分為四個方面:(1)史跡遺存。這類史料是指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尚存的各種實物。具體包括:地上和地下的遺址和遺跡。(2)傳世和出土的文物。(3)歷史文獻。這類歷史資料是指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字記錄。具體包括:歷代史書、檔案、銘刻、調查資料等。
歷史資料的基本作用。歷史「一度性」的特點決定了在史學研究中,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對研究對象、通過直接的觀察進行工作,而只能依據間接的材料,即歷史資料來從事歷史研究。歷史資料是歷史學家復原和認識客觀歷史的「中介」第一單元 第2課 歷史學什麼教案第一單元 第2課 歷史學什麼教案。離開了歷史資料,歷史研究也就無從談起了。歷史資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基礎,因此,充分發掘歷史資料並詳實地佔有歷史資料,是開展史學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歷史資料的局限性。在史學研究中,歷史資料雖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亦有局限。首先,與實際歷史相比,歷史資料的數量有極大的局限。無論是史跡遺存還是文獻資料都是如此。其次,史料的質量也有局限。由於歷史文獻的記錄者和撰述者,受到時代性、階級性、個人見解、見識程度等多重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各種文獻資料都帶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此,在了解和認識歷史資料的作用時需要引起注意。
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具體嘗試歷史資料的收集和運用,體會和認識歷史資料在史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史學研究的方法也是歷史學的重要內容。史學研究方法,是人類認識歷史的「橋梁」。由於歷史內容極為豐富,並具有多層次性的特點,史學方法也就不能單一化,而應該豐富多樣。史學家在具體運用歷史研究方法時,亦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運用。
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搜集史料和考訂史料的方法。古往今來的歷史學著作,凡足
歷史比較法。通過搜集和整理獲得了史料,並不是歷史研究工作的終結,它標志這一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史學家將通過對所掌握史料的分析,得出結論,形成認識。對史事進行分類和比較,是史學研究的必要方法。歷史比較法的范圍也很廣,它可以從多種情況作比較研究,但最主要的是兩種比較。歷史的研究,基本上是縱向研究和橫向研究。縱向研究是上下古今的研究,橫向研究是一個朝代、一個國家或地域之間的研究。因之縱向研究和橫向研究也就成為比較史學研究的兩個方面。
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即從古到今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兩種形式的運動:即波浪式運動和螺旋式上升運動。縱向比較研究有助於揭示人類歷史總體發展
統計方法在歷史學中是經常使用的,特別是在經濟史、人口史等的研究中應用特別廣泛、重要。在過去的史學研究中,定性多,定量少,因而在說服力方面是不足的。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要靠加強對社會生產力的研究,以統計方法將所搜集得來的數據系統化,用來說明事物的量的發展。從這種量的發展中,達到對事物的質的認識。這樣,把定性研究放在定量的基礎上,這種研究的科學性就增強了。科學研究都是老老實實的,以統計方法作研究也是同樣如此,而不能例外。首先要認真搜集數字,分門別類,辨別數字中的真偽,然後進行排列,進行比較和分析、解釋,從而得出結論第一單元 第2課 歷史學什麼教案學習總結。
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研究法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列寧有一句名言: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就是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1)階級分析是馬克思主義觀察世界、觀察國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觀察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階級首先是來自於經濟的分析,因而階級分析運用到經濟方面自然是順理成章的。階級分析也能夠運用到政治上。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為經濟服務,當權者集團的政治措施、方針、政策是為特定的階級利益而制訂的。階級分析還同樣可以運用到意識形態、思想領域。意識形態、思想都是由特定的經濟基礎決定,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而各種思想無不打上經濟基礎的、階級的烙印。(2)辯證的分析方法。辯證的分析方法,即是用辯證分析具體的矛盾事物
淘寶精品辯證法基本上有以下三種法則:對立統一法則;質量轉化法則;否定之否定法則。運用辯證法分析歷史上的各種問題,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一切以條件、地點和時間為轉移」。第二,對問題的觀察分析,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確定歷史的范圍,也就是放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之內。第三,同一種思想,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可能產生不同的歷史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適當引用典型史學研究的案例,幫助學生體會在史學研究中,各種研究方法的作用及運用,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嘗試和體驗運用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具體歷史問題,從而促進其研究歷史的能力不斷提高。
第三目「歷史學和歷史教育」
Ⅶ 歷史教案
高中歷史必修一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西周實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這樣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和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3、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過程: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中央實行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實行郡縣制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贏政規定封建最高統治者為「皇帝」,自稱「始皇帝」;秦始皇規定:皇帝稱「朕」;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獨尊、皇位世襲、皇權至上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本質特徵是:皇權至上
4、秦朝時,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負責監察百官。太尉掌軍事。
唐朝時:中書省掌決策,門下省掌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三省的長官均為宰相。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 。後增設參知政事 、樞密使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政,以削弱相權。(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合稱「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 (除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戰國和秦朝實行郡縣制,漢初郡國二制並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將兵權收歸中央(杯酒釋兵權);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時設通判負責監督;地方賦稅大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東歸中央的中書省管,其餘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邊遠民族地區設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6、 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廢除中書省和丞相,殺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明太祖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 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史稱「內閣」。內閣制度正式確立。
7、皇太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皇權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帝親政後,設南書房,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三足鼎立 ;雍正帝時,設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
8、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積極:我國多民族大一統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有得於社會安定,促進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等。
消極: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約束和監督。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難免出現失誤;造成官僚機構的膨脹,從而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總之君主專制的加強,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的進步,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6世紀,梭倫改革,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打擊氏族制度殘余,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
2、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緣部落打破了血緣關系,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時期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公民大會是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五百人會議處理公民大會閉會期間的日常事務,召集公民大會。陪審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與監察機關 。
4、雅典民主政治存在著明顯缺陷。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數成年男性,婦女、奴隸、外邦人及下層公民都沒有真正的民主。
5、公元前5世紀中期,《十二銅表法》標志著成文法誕生;
6世紀,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組織編撰法律匯編《民法大全》它是羅馬法編纂的結晶,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從習慣法到成文法——平民反貴族斗爭的結果,因此,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特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
從公民法到萬民法——羅馬對外擴張的必然結果公民法的發展(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
萬民法的創立(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
6、 羅馬法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承認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作用是維系帝國,影響後世: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是為了維系和穩定羅馬帝國統治。 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 對近代歐美資產階級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1、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它以明確的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責任內閣制是英國政治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對議會 負責。首相實際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首相由下院中的多數黨領袖擔任。
現代英國君主立憲制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主要特點是議會權力至上,君主統而不治(國王的作用:對外代表英國,是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徵,維系英聯邦)
3、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時間:1787年;地點:費城
主要內容:規定聯邦的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了「分權與制衡」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聯邦政府分為行政、立法、司法三個相對獨立的部門。
立法權歸國會。行政權歸於總統。總統由選民間接選出。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軍隊的總司令。美國的最高司法機關是聯邦法院。
5、美國聯邦制的實行,既避免了邦聯制的鬆散,又防止了中央權力的過於集中,既團結了各州,又給各州一定的自治權
性質: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法。
6、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內容:行政權力歸總統,立法權歸於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
7、《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①統一後的德國為聯邦制的君主國家。②皇帝擁有巨大的權力(國家元首,有權統率全國的武裝力量;帝國宰相主持帝國政府工作,帝國宰相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③帝國設立兩院制的的議會作為立法機構。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對中國侵略的主要史實
①1840----1842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②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
③1894----1895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1901 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確立
2、1842年,中英兩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其中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5處為通商口岸;關稅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鴉片戰爭後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95年《馬關條約》規定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瓜分中國的侵略要求(開設工廠),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6月初,八國組成侵略聯軍。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首。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3、禁煙運動的高潮是林則徐在廣東的虎門銷煙,以此為借口,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侵佔了香港島;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洗劫並焚毀了皇家園林圓明園。
到19世紀80年代,俄國共侵佔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
4、1840年至1900年間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
鴉片戰爭中:廣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
甲午中日戰爭中:黃海海戰中鄧世昌壯烈犧牲;台灣人民的反割台斗爭。
義和團運動提出的口號是「扶清滅洋」,性質:反帝愛國運動。(注意:不反封建)
5、1851年的廣西金田起義,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永安建制標志著太平天國政權的初步建立;1853年,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定為國都,同清朝對峙,正式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農民政權。
1856年,天京變亂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6、《天朝田畝制度》的土地制度是以戶為單位,按人口和年齡平分土地,產品分配方式是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聖庫。《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農民階級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
1859年洪仁王干提出了《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7、日本東京和上海成為資產階級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兩個中心。民主革命思想家有:章炳嶙、鄒容、陳天華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骨幹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
8、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武昌率先發動起義,湖北新軍中革命黨人紛紛響應,史稱 「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 ,以中華民國紀元。
1912年2月,在袁世凱威逼下,清帝頒布退位詔書,清王朝結束。
9、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還規定實行責任內閣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篡奪的標志是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0、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11、五四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導致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加深。
五四運動發生的導火線是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從6月起,五四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運動主力軍由學生轉移到工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運動。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2、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黨今後的中心工作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還決定成立黨的中央機構——中央局,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
1922年,中共二大召開,大會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中共二大中心任務是制定最低綱領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1923年中共三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的決定。
13、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一大,大會還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的形成。
14、1926年7月,國民政府出師北伐,北伐的主要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
15、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抗。
1927年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了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此後不久,寧漢合流。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全面破裂,標志著國民大革命失敗。
16、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領導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共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1927年,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的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稱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1931年冬,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大會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毛澤東當選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定都瑞金。
17、1934年10月,紅軍被迫進行長征,其原因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其失敗的原因是由於博古、李德「左」傾冒險主義。
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
18、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中國抗戰勝利的重要保證(作用)。
193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洛川會議,制定了全面抗戰路線。
19、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會戰: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均失敗。勝利的戰役有:平型關大捷、台兒庄戰役總體失敗
20、日軍的滔天罪行:①1937年,南京大屠殺,被殺的總計三十萬人以上。②1941年,日軍在河北製造潘家峪慘案,③日在中國東北成立專門研究細菌戰的「七三一部隊」
21、1940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在華北主動出擊日軍,取得百團大戰的重大勝利。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大規模戰役。中共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最終取得了八年抗戰的偉大勝利。
22、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國內: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它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國際: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23、1945年8月,毛澤東等赴重慶談判,10月10日雙方簽署了《雙十協定》。
24、1946年,國民黨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標志著全面內戰的開始。內戰初期,人民解放軍先後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和山東的重點進攻;1947年6月,劉鄧率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領導解放軍先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25、1949年,中共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指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並提出促進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方針。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南京,標志著國民黨統治覆滅。
26、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①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 。②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③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第五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1、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2、1871巴黎公社的成立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3、俄國二月革命 1917.3直接結果是推翻了羅夫王朝封建王朝。二月革命後,出現了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四月提綱》提出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任務,還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爭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權。
4、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
①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②十月革命的勝利,在統一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繫上打開了一個缺口,它成功地將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實踐。
5、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實現(1953年~1956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實質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這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召開,毛澤東當選主席。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2、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會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一屆人大選舉國家毛澤東為主席、劉少奇為委員長
3、1949年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初步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
4、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更明確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推進農村的民主制度建設。建立村民民主自製制度
5、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此後為劉少奇案平反。
6、1982年,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現行憲法。
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把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進憲法,使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達到新的高度,成為中國法制建設的里程碑。
7、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發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呼籲。19.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首先在解決香港問題上得到成功的運用(最早是針對台灣問題提出)。
8、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香港、澳門回歸的根本原因是改革開放後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
9、台灣成立海基會。祖國大陸成立海協會。1992年兩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就是「九二共識」。
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1、新中國建立初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內容包括「另起爐灶」(使中國改變過去半殖民地的地位),「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清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和特權);「一邊倒」,(倒向社會主義陣營一邊 )。
2、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為開創中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相互關系、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3、1954年在日內瓦舉行會議,這是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的重要會議。
4、1955年,亞非首腦在印尼的萬隆會議。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會議,周恩來代表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5、70年代中國外交成就:
1971年10月,聯合國第26屆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 。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得益於第三世界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幫助。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在上海簽訂了《中美聯合公報》,公報闡述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和中有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樣, 中美兩國結束了二十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台灣問題是中美間的最大難題。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
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應 訪華,雙方簽訂了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聲明。 日本早於美國正式同中國建交。
6、中日建交和中美關系的正常化,促進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許多國家紛紛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在國際上掀起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這樣美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終於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了新局面。
7、 新時期中國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8、 2001年在中國上海成功舉辦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01年由中國領導創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標志著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的誕生。
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雅爾塔體系的建立,確立了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關系新體系,奠定了戰後兩極格局的框架。
2、美國的冷戰政策,目的:遏制共產主義;表現主要有:
美國方面:政治上:杜魯門主義——標志美國「冷戰」的開始;經濟上:馬歇爾計劃(援助西歐)軍事上:成立北約 1949年 ,加劇冷戰程度;
蘇聯方面: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1955年6月,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從此在歐洲出現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3、「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系:德國分裂 ( 德國首先成為美蘇「冷戰」的主要地點);古巴導彈危機(冷戰);朝鮮半島的分裂;越南戰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為熱戰)
4、歐洲共同體:1967年,三個共同體(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並為一個,統稱為歐洲共同體
5、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提出成為「政治大國」的目標。
6、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從20世紀七十年代,不結盟運動把反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作為重要任務。
7、1989年,波蘭成為第一個發生劇變的東歐國家。1990年兩德統一。
1991年底,正式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阿拉木圖宣言),這標志著蘇聯解體。
兩極格局瓦解的標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也標志著「冷戰」結束)。
9、目前世界格局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只是一個發展趨勢。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
http://..com/question/75579847.html
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