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小班常規教案

幼兒園小班常規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5 00:09:39

㈠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會》

活動目標 1、學習圍繞「我會做的事情」。 2、集中注意力傾聽別人談話。 3、願意快樂地參加談話活動。 活動准備 布偶小熊一個。幼兒日常生活中勞動,生活,跳舞,畫畫等的照片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師出示布偶小熊,引出談話的話題。 1、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是誰呀? (師以小熊的語氣向小朋友們問好) 2、小熊介紹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吃飯、自己穿衣等) 二、幼兒簡單介紹自己會做哪些事情。 1、 過渡:小熊長大了,會做這么多的事情。我們也長大了, 我們會做些什麼事情呢?讓我們說給小熊聽聽吧。 2、 幼兒介紹自己會做些什麼事情。 三、師和幼兒共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照片或圖片。 1、師:我們會做的事情真不少,一起來說說會做些什麼事情吧。 2.師和幼兒共同邊看邊說。 3.討論:怎麼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呢? (結合幼兒身邊的事情展開,如怎樣才能把字寫得更好呢?……) 四、師幼兒進一步討論:自己會做事情後的感受。 師:我們學會了做這么多的事情,你覺得自己和小時候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會做這些事情後你開心嗎?為什麼? 幼兒活動設計方案2:主題是我愛我家。內容是我要做什麼。 學習目標:了解家,熱愛家,培養對家的責任感。 我要做什麼:媽媽做飯,爸爸洗碗,我把桌子擦一擦;媽媽洗衣,爸爸拖地,我把凳子搬一搬;媽媽備課,爸爸看書,我畫一架大飛機。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說說看,你還會為愛你的其他人做些什麼呢。

㈡ 幼兒園小班識字教案

字寶寶樂園網站-->[教育支持]里有很多教案和活動設計參考.你可以去看看.
活動案例:
鴨媽媽的蛋
活動目標

1.培養聽故事的興趣和耐心,願意回答老師的簡單提問。

2.練習蹲下撿物,發展腿部力量和全身的協調能力。

3.初步練習畫圓,發展小肌肉動作。

活動准備

1.教具:玩具小猴,故事《這是誰的蛋》圖片及錄音,《母鴨帶小鴨》、《拉個圓圈走走》磁帶,字卡。

2.學具:小球若干,籃子 2 個,練習紙(上面畫有鴨),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語言故事:這是誰的蛋

1.教師:今天我們親子園里來了一個小動物,看看它是誰呀?

2.教師出示玩具小猴及字卡「小猴」,引導幼兒學說「小猴你好」。

3.教師:小猴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4.教師出示故事圖片,播放故事錄音。

5.教師提問:

(1)小猴在草地上撿到了什麼?出示字卡「蛋」,引導幼兒認讀。

(2)小猴撿到的蛋是不是雞媽媽的?那是誰的?

(3)過了幾天,鴨媽媽從鴨蛋里孵出了什麼?

6.再完整聽一遍故事錄音。

交流:家長在給幼兒講故事時,也可以適當向幼兒提問,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兒是否聽懂故事,另一方面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律動:母鴨帶小鴨

1.教師:鴨媽媽要帶小鴨出去玩了,你們想不想去?

2.請幼兒學小鴨一搖一擺走路的樣子。

3.家長扮鴨媽媽,幼兒扮小鴨。小鴨跟在鴨媽媽身後做「母鴨帶小鴨」的游戲。(家長在前面走,幼兒跟在後面走,要求幼兒緊跟著家長。)

交流:家長引導幼兒學會模仿鴨子走路的樣子,同時讓幼兒體驗和家長一起游戲的快樂。

三、大運動:撿蛋

1.教師:鴨媽媽生了好多蛋,可是她總是把鴨蛋亂放,我們一起去幫鴨媽媽找蛋,並把找到的蛋放到籃子里。

2.教師示範蹲下將蛋(小球)撿起,並認一認蛋上的字,認完後把蛋放到籃子里。

3.鼓勵幼兒蹲下撿起小球,認一認上面的字,並把小球放到籃子里。

交流:幼兒蹲下撿物可以發展腿部力量和全身的協調能力。平時在家的時候,如果孩子的東西掉到了地上,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撿起來。

四、美工:畫鴨蛋

1.教師出示小球,提問:「鴨媽媽的蛋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把鴨媽媽的蛋畫下來吧。」

2.教師示範用蠟筆畫圓。

3.家長輔導幼兒畫圓:家長先把著幼兒的手畫圓,然後再讓幼兒試著自己畫。

交流:由於幼兒是初步學慣用蠟筆畫圓,剛開始時可能有些難度,家長可以先把著幼兒的手畫,慢慢地,請幼兒試著自己畫。

五、集體游戲:拉個圓圈走走

1.教師: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手拉手,拉成一個圓圓的大鴨蛋。

2.幼兒和同伴、老師及家長手拉手一起玩「拉個圓圈走走」的游戲。

㈢ 小班常規教育有哪些

小班常規教育內容:

一、來園常規 

1、來園時不哭鬧,學習向老師、同伴問好,情緒穩定時能與家長告別再見。 

2、能在成人引導下不懼晨檢。 

3、在成人幫助下,將脫掉的外衣掛(放)到指定位置。 

4、在成人幫助下,參與晨間戶外活動或室內各種活動。 

二、飲水常規 

1、認清自己的水杯標志,會自己取水杯,能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不用奶瓶等飲水用具飲水。 

2、學習正確的喝水方法;從口杯櫃中取出自己的杯子,放在自己座位的桌前方,等待老師倒水,或在老師指導下在保溫桶邊學著接水。坐在桌邊雙手端杯,一手拿杯把,一手扶著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身體坐正,不灑水,不玩水杯,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處。 

3、不喝生水,願意定時飲水,口渴時隨時向成人要喝水 

4、喝水時不說笑,不邊走邊喝水,不玩耍,不浪費水 

三、如廁環節 

1、知道大小便去廁所,不隨地大小便,不把大小排在池外,能分清男女廁所 

2、有大小便要求需及時告訴老師,逐漸學會自理大小便,學習自己擦屁股,自己提褲子。 

3、幼兒如廁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上下台階,小心滑倒。 

4、不在廁所逗留,玩耍,打鬧。 

四、區域活動 

1、知道各區域名稱,明確區域的空間方位,能說出自己在什麼活動區做什麼工作。 

2、學習並理解簡單的區域規則,活動時要愛護玩具材料,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取放材料。不把去域材料隨意帶到其它區域,玩完後放回原處,學習按區域材料標志歸放材料。 

3、會自選活動區的活動材料及選擇游戲夥伴,游戲內容。 

4、學習並能掌握各區域的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戶外體育活動 

1、在教師引導下,願意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 

2、願意學習體育運動中走,跑,跳,爬,攀岩,鑽等的基本動作,動作基本協調。 

3、會跟著教師做模仿操,輕器械操等,動作基本合拍,動作基本協調。 

4、會選擇不同體育器械活動,能夠掌握簡單運動器械的基本玩法。 

5、知道戶外活動時不隨意離開成人和集體,在老師指定范圍活動,不互相擁擠,玩體育器械知道注意安全。 

6、身體不適,及時告訴老師。 

7、會與成人收拾整理活動器械和體育活動玩具。

(3)幼兒園小班常規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在中國屬於學校教育系統,和學校教育一樣,幼兒園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所沒有的優點,如計劃性、系統性等。

幼兒園教育以幼兒園教師為主要對象,致力於宣傳黨和國家的幼兒教育政策,反映幼兒教育研究與改革成果,交流幼兒園、托兒所、家庭教育經驗,介紹國內外幼兒教育信息,提供幼兒教育活動材料和教學參考資料。

這里牽涉到人的年齡階段的劃分和教育對象的階段劃分問題。人一生按年齡可分為若干階段,如嬰兒期(0~3歲)、幼兒期(3~6歲)、兒童期(6~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年齡特徵、不同的需要。因此,要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教育必須分階段進行。

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

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在中國屬於學校教育系統,和學校教育一樣,幼兒園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所沒有的優點,如計劃性、系統性等。

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一個特殊的性心理發育階段,心理學上稱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舉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舉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為男性化女孩。這稱為性角色畸形。

總之,幼兒是智力開發、人格健全、性教育的關鍵期。在幼兒教育上,主要是引導幼兒正確的思維方式、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來應付以後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所以,幼兒教育是決定人生命運與幸福的終身大事。

在中國傳統教育的影響下,大家普遍認為早教就是針對嬰幼兒展開的教育 ,其實不然,早教的實質不只是對孩子,在孩子接受早教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也很重要。外國早教專家很早就指出「親子互動」的重要性,父母是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同樣身為教育者的父母也需要學習早教知識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各國早教專家們也致力研發科學的親子互動課程,當前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專業還是國外的一些知名早教機構,其中美式早教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完善,很多美式早教機構在教學中採用雙模式教學,把孩子和家長都作為教育對象,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讓父母也盡量參與進來,鍛煉孩子與家長的協作能力和默契感。

㈣ 幼兒園小班教案禮儀

如何在幼兒園小班,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禮儀,促使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 一、結合活動,禮儀教育課程化,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案 幼兒教育課程是對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教育課程中,旨在將幼兒禮儀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啟蒙教育的一種手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及教學計劃,定期向幼兒展開禮儀教育。 我們可以把禮儀教育的內容設計成幼兒喜歡的、易接受的教學內容,如故事、兒歌。兒歌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通過孩子與家長和老師自編及收集,使孩子們知道了那些是禮儀,禮儀都有那些行為,也了解了禮儀在生活中帶給我們的快樂。如:《學做小客人》讓幼兒知道到了別人家做客時應該輕敲門,禮物要雙手送,在別人家不能吵鬧發脾氣,不能亂翻別人家的東西等。《禮貌用語我知道》這首兒歌讓孩子們知道「請」「對不起」「別客氣」等禮貌的用語要常用。 另一方面,我們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學科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在美術活動中,我們同樣可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例如:手工課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兒借東西用,象剪刀、膠水等。我們就要求幼兒在借東西的時候要講禮貌,要和別人說「謝謝!」不小心把別人的作品弄壞了要說「對不起」,需要別人幫忙時「請幫幫我」。幼兒不但在操作活動中得到了鍛煉,還懂得了一些禮儀方面知識的運用,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例如:在體育活動中,有的幼兒因跑、跳的時候撞到別人了,老師可以隨機教育,讓幼兒向別人說「對不起」。 二.結合生活,禮儀教育實用化。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而幼兒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分交往禮儀、就餐禮儀、儀表儀態禮儀。交往禮儀包括問候禮儀、同伴禮儀、做客和待客禮儀、接打電話禮儀、居住禮儀、公共場合禮儀。就餐禮儀包括餐前禮儀包括餐前禮儀、使用餐具禮儀、就餐時的禮儀、餐後禮儀。儀表儀態禮儀包括:儀容、形體禮儀、穿著禮儀、坐立行的姿態。 因此,禮儀的內容決定了禮儀教育應是在生活中習得,並應用於生活中。如:來園、離園能主動向老師、阿姨鞠躬打招呼;能友好和同伴相處;能文明用餐;能安靜入睡,不影響他人睡眠等等。雖然生活是自然、隨意、漫不經心和未經系統設計安排的,所以在在教育教學效果,沒有集體教學來得立竿見影。但是生活又是日復一日的不斷重復,使得我們可以進行長期的規則,並日積月累的形成和鞏固良好的禮儀。 三、結合游戲,禮儀教育輕松化。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通過游戲孩子們不但鞏固了禮儀教育,並理解其行為背後的意義。在游戲中,幼兒為了把游戲玩好,在與同伴交往,與材料交互作用過程中樂意抑制自己的行為,特別是角色游戲。幼兒在扮演角色過程中要實現角色轉換,進入他人角色並體驗他人情感和經驗,從而易習得該角色的行為。為此,我們盡量創造條件開展角色游戲。如:為了加強幼兒的禮貌教育,引導幼兒學習說不同的禮貌用語。我們開設了「娃娃商場」游戲,要求營業員面帶微笑,熱情接待,會說「你好,請問想買什麼?」顧客會說:「謝謝,麻煩你了!」在「娃娃家」開展 「做客」游戲,讓幼兒學會說:「請進,請坐,請喝茶」,通過這類游戲,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禮儀習慣練習,使孩子們良好的禮儀習慣得到進一步的鍛煉為了使禮貌用語產生行為效應,讓孩子們真正養成習慣,我們指導幼兒將游戲中對角色的禮貌要求遷移到晨間入園、課間交往、家庭生活、社會活動之中,讓孩子習得良好行為規范

㈤ 小班研本教研一日常規教育的教案

小班幼兒初次上幼兒園,難免會把在家裡養成的習慣帶到幼兒園,表現出沒規沒矩,想怎樣就怎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面對小班幼兒出現的種種不適應,為避免幼兒不必要的管理行為,小班老師該怎樣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常規,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呢?
一、首先小班常規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小班的常規管理如此的重要?因為,小班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進行常規教育的關鍵期,其一,幼兒入小班改變了生活環境,在新的環境中建立新的規則,培養習慣相對容易;其二,小班幼兒無論在生理、心理上都處於個體發展的低級階段,在品德教育上處於他律時期,這一年齡特點決定了教師進行常規管理的有利條件,並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其三,小班常規建立好了,為以後中班、大班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如何進行小班常規管理工作

(一)小班的生活常規管理
1、打好開學工作的第一仗。新學期開學是小班工作最為重要,也是最為辛苦的一個階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師齊心協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就會迎刃而解。為什麼這樣說呢?一般情況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園時會哭鬧不止,輕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嚴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個別特殊的有一個月左右。孩子在教室裡面哭,有的婆婆、媽媽在教室外面哭,甚至有的家長敲門,要求進來給孩子喂飯,總之,家長們送孩子入園時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離去,面對這樣的一群孩子和家長,應該這樣做的。首先,孩子來一個抱一個,不要家長進教室,盡管家長不理解,過後一段時間再給家長解釋;然後,第一周的頭三天,不給孩子編固定的座位,孩子們肯定會到處亂跑,第四天開始,把跑的孩子,不願坐座位的孩子哄他上座位,就連哭的孩子也是這樣,使孩子心中形成一個影象,要坐座位。

2、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習慣,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的簡單的管理。小班幼兒第一次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一方面有些膽怯,另一方面又要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習慣,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作為教師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觀念,我們教師應該拋棄以前那種將幼兒視為成人的客觀附屬物或「小大人」的觀念,應樹立科學兒童觀。即兒童身心各方面都需要合理地照顧和保護,兒童應有主動、自由和充分活動的權力,兒童在體、智、德、美等各方面應該協調發展。教師應該是幼兒健康和安全的保護者,是幼兒全面發展的引導者,既不能把幼兒看成是「小大人」,也不能事事包辦代替,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眾所周之,現在的家庭幾乎都是四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有的甚至還有保姆,所以,幼兒在生活自理上很差,有的可以說是一點也不會。因此,盥洗、解便、進餐、午睡等環節就成為小班教師工作的難點,同時也是生活常規建立的關鍵環節。怎樣突破這些難點,可以採取以下的幾種方法:

a、示範、模仿法。在運用這一方法時,改變以往單一說教的形式,以及「不準這樣」「不準那樣」的戒律,採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讓幼兒在看看做做中主動、自覺地學習。如在學習折餐巾的常規時,可採用「變魔術」的形式,先教幼兒擦完嘴巴後,再將正方形的毛巾變成長條形。請幼兒模仿教師的做法,一會兒就學會了折餐巾。再如,在進行點名這一常規上和晨間入園時,請能力比較強的幼兒做示範,其他幼兒模仿他的做法,既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又培養了幼兒互相幫助的精神。這樣,幼兒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規。

b、兒歌的妙用。兒歌是兒童文學作品中的一種體裁,極其短小精悍,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在對兒童進行生活常規時,經常使用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幫助幼兒掌握生活常規的要領。在洗手的時候,可邊教幼兒一邊洗一邊念兒歌:「小朋友,來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縫,洗手腕,看誰洗得最干凈。」洗臉時念兒歌:「小毛巾,對著揪,扯平放在手裡頭。洗眼睛,洗嘴巴,洗洗臉,最後洗臭鼻子,看誰洗得最干凈。」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之中根據兒歌引導的步驟完成了洗手、洗臉的任務。在吃飯前,可利用餐前的時間,給幼兒念兒歌:「白米飯,香噴噴,右手拿好勺子,左手扶助小碗,大口大口吃飯飯,看誰吃得最快。」總而言之,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情況和各環節的情況,隨機編念一些兒歌,來幫助幼兒掌握常規環節。

c、在游戲中學習、練習。幼兒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而游戲則是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充分利用教學游戲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教育。開學初,可組織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在老師的引導下認識自己的毛巾標記,並反復找出自己的標記,找自己的標記朋友,使幼兒很快地記住了自己的標記,學會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還可通過智力游戲「猜猜我是誰」,加深幼兒對班上老師的認識,對小朋友的認識,增進與老師、小朋友的感情。再如:開學初,往往小班的孩子玩了玩具後容易亂扔、亂放,如果教師包辦代替,替幼兒收拾玩具,勢必違反了《綱要》中「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作為教師應放手讓幼兒自己學習逐步進行自我的管理。就可採取了「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戲,當幼兒玩了玩具後,在收拾玩具時,就說:「小朋友,送玩具回家家了。」如果,有些孩子動作較慢,或者還想玩時,就以玩具的口吻說:「怎麼我的汽車寶寶還沒有回家呢?」這時幼兒就會很快地將玩具送回來。通過這樣反復的游戲,幼兒知道什麼玩具該送什麼地方,加深了幼兒玩具哪裡拿,哪裡放的常規習慣。

㈥ 幼兒園小班課間常規教案反思

教案,是在認真備課、研究教材、學生和環境等的基礎上,進行規劃版課堂教學的活動,是一個動權態的、持續創造的過程。這種規劃,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表現,但更多、更豐富的內容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儲於教師心中的架構。前者是「有形教案」;後者是「無形教案」;前者是「顯性備課」、後者是「隱性備課」;前者是「備課於書」、後者是「備課於心」。
誤區之一:寫教案=備課;
誤區之二:教案越詳細越好;
誤區之三:教案可有可無。

㈦ 幼兒園小班坐姿說課教案

活動目標: 1、 學會正確的坐姿; 2、 養成幼兒良好的體態習慣。 核心要素:坐椅子 頭抬起 眼平視 背挺直 腿靠攏 腳並齊 兩小手 輕撫膝 活動准備:椅子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導入語:「現在我要介紹的是如何坐,請小朋友仔細地看」。 (二) 關鍵步驟...: 1、 示範「坐」的姿勢。 (1) 雙手握椅子背,將椅子的前腿翹起並輕輕地拉出來。 (2) 在椅子前站好,上身前傾,臀部坐於椅子前三分之二處,上身挺直,雙腳並攏,腳尖朝前方,雙手放於膝上,雙眼平視。 2、 介紹沒有桌子的坐法。 (1) 擺放椅子:四條腿平穩地放在地上。 (2) 示範坐姿:身體輕輕地坐到椅子上;分步示範上身、腿、手和頭的體姿。 (三) 示範後和幼兒一起討論: (1) 身體為什麼要坐正,為什麼身體要朝前面的方向坐? (2) 為什麼坐時雙腿要並攏? 活動延伸: 1、 通過講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坐姿禮儀教育。 2、 把幼兒在平時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正確坐姿(包括進餐、看書、繪畫等)拍攝下來,或洗成照片張貼在主題板報中,或製作成VD,讓幼兒觀賞。 家園互動: 1、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坐姿,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勢。 2、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坐姿,為幼兒樹立榜樣。 注意事項: 1、 腳要著地並放於桌子底下。 2、 在教室里只要離開座位就要將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3、 坐下後,手可以放在膝蓋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麼? 2、 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 3、 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㈧ 幼兒園學習常規圖標《安靜就餐》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不良進餐習慣會導致的後果
2、讓幼兒知道安靜的進餐,不挑食,細嚼慢咽的進餐習慣。
3、能夠積極愉快的進餐。
活動准備:
已拍好的幼兒進餐時的紀實錄像。
活動流程:
1、觀察與討論
(1)活動導入:觀看幼兒吃飯時的錄像。錄像內容:媽媽追著喂飯、挑食、狼吞虎咽、湯泡飯、掉飯粒、說話。
教師:小朋友們,錄像中都講了些什麼?
幼兒:講訴錄像內容。
教師:他們做的對嗎?為什麼?
(2)分組討論吃飯時該怎麼做。
教師:小朋友們,吃飯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幼兒:細嚼慢咽、不挑食、不大聲說笑、一口飯一口菜、不掉飯粒。
教師:請小朋友想想辦法,在進餐時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會吃的又飽又好?
幼兒;討論
討論結果:每次進餐前安排「小小值日生",佩戴標志,擦桌子,介紹每一餐的菜譜,引起幼兒的食慾。播放輕音樂,
餐前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需要添加飯菜舉手示意老師。餐後幼兒能將自己眼前的飯粒收拾干凈,
將盤子、碗筷放在指定位置。
教師:小朋友說的都很好,只有一日三餐都堅持這么做才會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3)聽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
教師:小朋友么,為什麼大公雞後來再也沒有吃到飯粒?
幼兒:因為小弟安心吃飯不東張西望,沒有把飯粒撒在地上,所以大公雞後來再也沒有吃到飯粒。
教師:告訴幼兒吃飯要專心,不能東張西望。
2、出示圖片,判斷圖中哪些小朋友是對的。
3、實踐體驗
幼兒安靜進餐。(提醒幼兒細嚼慢咽、不挑食、不大聲說笑、一口飯一口菜、不掉飯粒。需要加添飯菜舉手示意老師。
餐後能將自己眼前的飯粒收拾干凈,將碗筷、盤子放在指定的位置。)
活動延伸:
1、吃飯時注意提醒幼兒專心用餐,指導家長在家也要這樣要求幼兒。
2、鼓勵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小班常規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