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感悟
一、率先垂範,做為人師表的模範
一是以教師職業道德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嚴格遵守教育部十條禁令以及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的規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從規范自己的行為開始,從提高自身的素質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以優良的品行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二是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首先,堅持向書本學習,學習新的教育思想、現代教育理論、科學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藝術。其次,虛心向同行學習,經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優秀班主任學習,同他們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再次,主動向家長和學生學習。現在各種信息傳播渠道暢通,好多知識教師並不比學生和家長知道得多,特別是一些家長有他們獨特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這就要求班主任虛心向學生和家長學習,以虛心學習的態度引導學生快樂學習。
三是時刻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範,做到事無巨細,事必躬親。要求學生關心集體,班主任應先為班集體著想;要求學生在勞動中積極肯干,班主任就不能指手劃腳,袖手旁觀;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班主任應先做到不遲到;要求學生不亂扔臟物,班主任應先做到不亂扔臟物,以文明的言行激勵學生形成好習慣。
二、加強班級管理,形成優良的班風
優良的班風是一個班集體團結向上,凝聚力不斷增強,正能量得以釋放的體現。良好的班風需要班主任精心培育,悉心呵護,需要班主任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得以形成。
具體做法如下:一是加強學生思想品德和紀律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並制訂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班規,便於規范學生言行。
二是選好班幹部,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使全班學生在班幹部的帶動下,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主學習的自覺性。
三是鼓勵競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結為競爭夥伴,確定競爭目標,並朝著確定的目標努力奮斗,不斷超越自我。
四是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班級爭光,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
五是加強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三、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優良的學風
一是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自信心。班主任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學習是為了生存,學習是實現人生價值,取得更大發展的重要途徑,激勵學生努力實現渴求獲得自主學習的願望。
二是合理運用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最佳的學習氛圍,並精心設計學習過程,鼓勵學生對待問題敢想、敢問、敢說、敢質疑,從而讓學生自由、自主地探索,主動去獲取知識。主要有五種方法。第一,問題導向,引發學生自主學習。多給學生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找答案;多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們去鍛煉;多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走。第二,精心設問,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多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多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多給學生一些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第三,及時點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在自主意識的驅動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盡快步入自主學習的軌道。第四,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真誠地幫助學生學會提問,敢於質疑。第五,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務必認清自己的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採取不同的指導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四、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一是教育、引導學生由「苦學」向「樂學」轉變。一方面,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根本,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聯系學生實際,把握好教學的深度、練習和測試的難度及作業量的適度,以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情感激勵,少批評多表揚,使學生走出苦學而進入樂學的境界。
二是教育、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真正認識自學能力的重要性,經常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另一方面,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進行學法交流,使學生在交流中吸收和借鑒他人的經驗,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學法,具備「會學」的能力。
五、認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職責
班主任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為學生的成長、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
一是要加強班級管理,把班級安全教育和學生安全教育放在班級工作首位,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教育學生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使學生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二是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生存,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典基。
三是嚴於律己,做學生的表率,樹立積極進取、嚴謹縝密的科學態度和勤勉務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
四是以創新的精神不斷追求新知識,努力做到分析問題思維清晰,邏輯嚴密,書面表達規范整潔,作業批改細致入微。
五是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落實學習目標,激勵學生積極思考,記好筆記,並要求學生做到作業規范整潔,有錯必改。
六是經常和學生家長聯系,通過家訪、校訊通、微信、QQ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家庭生活情況,教育、引導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
七是加強對學困生的幫扶,平等、公正地對待他們,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採取表揚、激勵和鼓勵的方法,給予他們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喚起他們的自信,讓他們和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共同發展。
八是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激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增強其承受失敗和挫折的能力,同時使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堅守自信、自尊、自愛。
總之,班主任的工作至關重要正確的去引導學生對我們來說不容忽視。
『貳』 求小學教師優秀教育日記,教學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2010-09-21 01:46:46)
標簽: 雜談
創設自主課堂 培養自主學習者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讀完了戴爾。斯科特。里德利的《自主課堂》受益匪淺。
戴爾說:「教育的宗旨在於培養自主的學習者,也就是能夠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並養成終生愛好學習的學習者。教育重在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要形成自主課堂,造就自主學習者就必須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 他在《自主課堂》中運用大量的教學實例佐證了自主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提供了許多有指導意義的創設自主課堂的策略。在戴爾的《自主課堂》啟示下,我也嘗試著在我所任教的班級創設自主課堂,想方設法為學生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努力把學生培養成自主的學習者。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一期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時,我讓學生在充分預習課文、查閱相關課外資料的基礎上,自由組合成四個學習小組,以抽簽的方式抽取各組的學習任務:一組學習「路上見聞」,一組學習「外洞景象」,一組學習「孔隙特點」,一組學習「內洞奇觀」。各組給予相應的題卡,並規定時間完成題卡上的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後,各組派代表匯報本組的學習情況,並以小老師的身份上台向其他組的學生傳授本組所學習到的知識。記得當時各組學生的學習熱情格外高,每個組的學生都在擰成一股繩努力地完成著本組的學習任務,並一心想著怎樣超過別的組,就連那些平時不善於動腦,不樂於動口的學生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了。結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四個學習小組順利地完成了相應的學習任務。四個組匯報交流學習的過程更是生動活潑精彩紛呈,如學習「內洞奇觀」的那組學生在網上查找到雙龍洞的好些圖片,他們以導游的身份巧妙地把圖片和課文結合起來,把雙龍洞內雙龍盤繞,各種器物羅列的鍾乳石奇異景觀解說得栩栩如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他們還展現了一些葉老沒有寫到的景觀,讓大家根據鍾乳石的形狀發揮想像給景點取名,經過一番討論,雙龍洞內又多了「玉樹臨風」、「千年等一回」、「面壁思過」等妙趣橫生的景觀。這就說明「具有適當挑戰性、有趣的課堂學習氛圍」有效而良性地刺激了學生的學習心理,使他們自覺地呈現出自主學習的狀態,能動地獲取知識。
《西門豹》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史實故事,教學這篇課文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西門豹關心百姓,不迷信,足智多謀,為百姓辦實事的品格特徵,同時也讓學生領會學習課文人物描寫生動傳神的語言特色。教學《西門豹》時我嘗試著把學生分為男、女兩大組,讓他們在記住了故事內容的前提下,利用集體的智慧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然後進行排練表演。學生可來勁了,大家忙著編劇本、查資料、設計服飾、發型,忙著分配角色、背台詞、對戲。。。。。。忙得不亦樂乎。經過兩天的准備,男、女同學各拿出了一台像模像樣的《西門豹》課本劇,女同學唱歌劇,男同學演話劇,表演得各有千秋,連家長都被吸引來了。表演完後,學生們對西門豹的形象爛熟於心,對他的品格特徵也更為敬佩,同時還好好地過了一把創造設計、自由發揮以及表演癮。事實證明這種「創造性的學習」往往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並讓他們學得更為輕松。
在自主課堂中我盡量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設法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往往是打開知識大門的叩門磚。每教一篇新課文,我都會設計幾個能吊起學生好奇心的 問題,並引導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自主求知,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有時課堂中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會和學生在課外繼續尋求答案。如教《撈鐵牛》時,學生對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表示出極大的好奇,甚至不太相信水有這種神奇的浮力。於是課後我和學生共同用實物演示撈鐵牛過程,還做了好些其它的浮力實驗,學生的好奇心滿足了,知識也學到了。學習《五彩池》時,學生很好奇於五彩池水是由於池底的石筍折射陽光而變得五顏六色的,對於課文的描述,他們似懂非懂。我要學生去找多棱鏡之類的東西,實驗陽光的折射情況。恰巧,我有一顆仿鑽石造型的人造水晶飾品,我把它放在太陽光中讓學生看,學生們大叫:「啊,太陽真的是七色的!」我又把水晶飾品丟進水杯中,再讓學生觀察,學生發現水在陽光照射下有了各種顏色,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明白了,五彩池的顏色真是太陽光折射出來的!」
在創設自主課堂時,我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感,要求他們首先得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積極參與課堂中的一切學習,完成課堂中的所有學習任務,同時還要學會對他人負責。我安排每對同桌都是一對學習夥伴,他們有互相學習、互相督促、互相教育的任務。他們要互相監督聽課情況,要互相檢查課堂筆記和課堂聽寫,並互相糾錯。在這樣相互學習,相互教育的過程中,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加強了,學習習慣良好了,學習能力不斷強化,學習主動性增強了,真正成為了自主學習者。
很感謝《自主課堂》這本好書,它確實教給了我一些很有益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策略----這些經驗和策略支持了我為學生創設的自主課堂,讓自主課堂快樂了我學生的學習,也快樂了我的教學。
引領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快樂成長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筆者從自身的閱讀經驗及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良性而有效的課外閱讀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塑造小學生美好的人文品格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是課外閱讀的黃金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各種能力以及人格心智正在逐步形成並發展,各種知識也在逐步積累,語文教師應該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在學好語文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在從事語文教學時,我一直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當成常規的教學任務,備案在我每期的教學計劃中,我用書籍架成階梯,引領我的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向知識的聖殿之巔攀登,一路快樂成長。
一、引導有效閱讀
我提倡的是良性而有效的課外閱讀,即學生所讀的課外書籍必須是有助於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好書,學生在閱讀中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目標---積累知識,豐富語文素養,陶冶美好情操,健全心智。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一閱讀目標,我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功課。每學期開學初我都會給班上學生布置不少於二十萬字的課外閱讀任務(新頒的《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小學階段中、高年級的學生每人每期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二十萬字」),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推薦相應的閱讀書目,如《弟子規》、《幼學瓊林》、《三字經》、《世界經典童話叢書》、《中國少年兒童網路全書》、《上下五千年》、《世界名人傳記叢書》、《唐詩三百首》、《成語典故》、《伊索寓言》、《山海經》、《愛的教育》、《大宇宙》。。。。。。內容由窄到寬,程度從淺入深,即從趣味性強、故事情節豐富的童話讀起,再向天文、地理、歷史、國學等讀開去。為了讓學生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我教給了學生許多切實可行的閱讀方法,我讓每個學生准備了一本厚實的課外閱讀積累本(可連續用好幾個學期),每天規定三十分鍾的閱讀時間,邊閱讀邊做閱讀筆記完成當天的課外知識積累任務:或摘錄好詞、好句、好段,或摘記知識要點,或抄錄奇聞趣事,或寫閱讀感言,或做點評,也可模仿閱讀文本寫句、寫段。。。。。。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量和課外閱讀筆記必須要家長簽字,再交給我查閱。我每周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課外閱讀交流活動:有時讓同桌或同組的同學相互交換課外閱讀筆記進行學習、評價,有時讓課外閱讀經驗豐富的學生介紹閱讀經驗和收獲,有時是同學之間相互推薦最新書訊或優秀書刊。。。。。。在這樣目標明確又持之以恆的課外閱讀訓練中,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閱讀方法,激發了閱讀興趣,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由被動閱讀轉變成主動閱讀,由苦讀(有些學生起初把每天的三十分鍾課外閱讀視為苦差事)發展到樂讀(後來我偶爾忘了布置三十分鍾的課外閱讀,學生會自己主動補上,他們說少了那三十分鍾的閱讀會很不習慣)。我還隨時關注學生的閱讀行為和閱讀心理,一旦發現學生有閱讀偏差便及時幫助他們糾正。有段時間,班上學生流行看驚悚小說,我調查了部分學生的閱讀感受,他們說這樣的小說情節十分荒誕離奇而陰森,看的時候特別緊張刺激,看過後腦海中老出現書中的恐怖場景,令人十分害怕,尤其女生,晚上會嚇得不敢獨自睡覺。針對這一問題,我在班上組織了一次「我們該讀什麼書」的主題班會,學生們在質疑、辯論、探討中明白了少年兒童期的學生心智發育不全,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驚悚小說中陰森血腥的描寫會給自己造成心理陰影。道理明白了,學生中看驚悚小說之風自然也就剎住了。
二、組織讀書活動
為了強化課外閱讀的效果,我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了系列「課外閱讀綜合實踐活動」。
1、開辦班級小圖書館
為了讓學生既節約買書的經費又資源共享,我建議在班上辦個小圖書館,學生們都十分贊同,大家自願捐出各類書刊數千冊。為了辦好小圖書館,班委會的成員們利用課余時間把所有書刊全部包裝一新,分門別類貼上編號,並制定了嚴格的圖書管理制度和借閱制度。班級小圖書館開放後,學生們課間追打吵鬧的人少了,坐在教室里看書的人多了,學生相互交流的話題也豐富了許多。小圖書館還專門設了意見箱,經常向學生了解閱讀情況和閱讀需求。
2、學生自編《讀書報》
班委會編了一份《讀書報》,做為同學們課外閱讀的一個載體。這份《讀書報》由班委會成員負責主編,每個月出兩期,每期由四個學生合作編寫。《讀書報》上有精美的插圖,有豐富的課外知識,有班上學生的優秀習作,有新書介紹。。。。。。這份小小的手抄報凝聚著學生辛勤的汗水,閃爍著學生智慧的火花。
3、開展主題讀書活動
為了調動全班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利用班隊活動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讀書活動,如:「智慧從書中讀出來課外知識競賽」、「唐詩宋詞誦讀會」、「比比誰讀的書多小書蟲經驗交流會」、「我閱讀我快樂閱讀感言小徵文」。。。。。。這些讀書活動的開展掀起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潮,連那些平時不善於閱讀的學生也有意識地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了。
三、引領學生成長
課外閱讀是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的過程,學生在持之以恆的課外閱讀活動中,知識得到積累,閱讀能力得以提高,語文素養不斷豐厚,人格品行日臻完善---學生們在書香中快樂地成長著。
1、學生品格日臻完善
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豐富了知識,拓寬了視野,更學會了不斷地完善自我。網路類書籍使學生充滿智慧;蘊含哲理的成語典故、寓言故事讓學生閃耀思辨的火花;童話讓學生充滿愛心,富有童趣;名人傳記讓學生志存高遠;唐詩宋詞賦予學生滿腹文氣。。。。。。在書香熏陶中,我所教過的124班、139班、153班班風良好,學風良好,學生綜合素質好,學生整體知識水平和人文水平在年級位居第一。例如139班曾連續八個學期被評為學校的文明班級,連續八個學期語文期末統考名列年級第一(一個年級四個班)(這些都是有檔案可查的)。
2、學生語文素養快速豐厚
有效的課外閱讀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解讀文本、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感悟和欣賞語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學生的寫作水平快速提高,寫作興趣濃厚,自主寫作蔚然成風,學生在完成每期規定的八篇習作之餘還自覺地一周寫一篇小練筆,一天寫一篇日記,還有些酷愛寫作的學生寫長篇童話故事,如徐海凌的《不滅傳說》,歐陽旺的《森林冒險》,戴詩琴的《閣樓精靈》等長篇童話故事在《讀書報》上連載,並在同學中廣為流傳。徐海凌、張世甲、韓冰眉、周紅豆等學生還經常在《邵陽日報》、《小溪流》、《小學生導刊》上發表作品。還有一些語文水平相對較弱的學生也在課外閱讀中學到了不少寫作知識,從而提高了寫作水平,如朱文騏三年級時每次作文都犯愁,從四年級開始喜歡上閱讀,讀的書多了,文思自然就開闊了,作文時也有話可寫了,到五年級時他的作文水平還達到了優秀級別,還時有文章在學校的《小記者報》上發表。
3、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有效的課外閱讀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自覺性,養成了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和學習習慣,學生課堂中聽課習慣良好:注意力集中,自控力強,發言積極,喜歡交流、辯論、探討問題,堅持做聽課筆記;作業習慣良好,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各科作業,且書寫工整,卷面清潔,正確率高;學生有良好的反思習慣,每個學習階段完畢或每次考試過後,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或成績及時反思,分析自身的問題,寫出反思日記,查漏補缺,為下一段學習掃除障礙。
高爾基說得好「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老師,引導你的學生去熱愛書籍,去閱讀書籍吧,因為閱讀書籍會讓你的學生成長得更快捷、也更快樂。
2010年9月22日
為學生「造米」下鍋
---巧用心思為學生創造作文素材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一次給學校的「感受師恩」演講賽做評委,其中有三個演講者給了我較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三個來自不同年級的學生都在演講稿中寫到了看到自己的老師在辦公室一邊打點滴一邊批作業的情景,然後感動得眼淚湧出了眼眶。據我所知,我們學校的老師經常有帶病堅持工作的,但卻從沒有哪個老師在辦公室打過點滴。這說明什麼?只能說明他們三個抄襲了同一篇範文。不過,時下抄範文的又何止這三個學生。
學生抄範文是有原因的,一是各類作文書籍泛濫成災,每個學生手頭至少有一兩本所謂的作文工具書,當然抄起來是又方便又快捷;二是老師、家長每天逼著學生寫這寫那,為應付檢查,學生只能抄範文交差;三是學生生活閱歷淺,生活范圍窄,作文素材幾近枯竭,無「米」下鍋,無文而作,所以只能「借米」下鍋。
學生,尤其小學生作文素材枯竭、無文而作是一個普遍現象,其根源在於:1、學生生活閱歷淺,沒有積淀下多少可供作文的生活經歷;2、學生生活范圍窄,眼界不開闊,見聞太少,沒啥可入文的東西。現在的學生大多兩點一線,每天學校、家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春暖花開時節,他們不可外出踏春,秋涼果熟時候,他們不能出去秋遊,因為上級部門不準,學校不準,家長不準,老師也不敢,萬一出個安全事故,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現在的城裡孩子好多不知道李花、荷花開在幾月,不知道花生結在枝頭還是長在土裡,甚至不明白公雞和母雞有什麼區別(曾經親眼看見一個四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公雞下了一個大蛋)。。。。。。3、學生缺乏身體力行的生活體驗,現在的學生除了讀書還是讀書,想做點家務,家長不讓,嫌添亂;想做做小玩意,家長掏錢買;想做點公益勞動,家長嫌多管閑事;甚至想在學校值日搞個衛生,衛生區域還要被班主任賣給勤雜工(我們學校如今絕大部分教室衛生,公共區衛生都被班主任賣給食堂的工人了)。。。。。。可憐的學生們到哪兒去找鮮活的題材,寫鮮活的作文呢?
作文素材的積累完全靠點點滴滴的生活積累,沒有真實豐富的生活就沒有素材。面對當前我們學生的生活現狀,我們做語文老師的該如何打破學生無素材積累,無文而作的尷尬局面呢?我從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套給學生巧找素材,造「米」下鍋的作文教學方法。
一、精心設計活動
活動是學生的快樂之源,也是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徑。因此,我每期都會給學生精心設計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感受生活,體驗喜怒哀樂,並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從而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游樂中潛藏著豐富的活動資源,只要我們有心,就能挖掘出許多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腳本。有段時間,學生中特別流行用五顏六色的彩色膠管編編織織,於是我借機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巧手編夢 」的手工活動。第一課時,我讓學生在掌握了簡單編織方法的基礎上,自由組合或單干,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彩色膠管和輔助材料編織成單件或成組的小玩意兒,要求作品富於想像力,有創意,並要命名。學生興趣盎然,一個個埋頭苦幹,規定的時間一到,一件件有模有樣的編織品琳琅滿目地呈現在我眼前,有形態各異的小動物,有精巧玲瓏的瓜果,有美觀大方的首飾,還有「姜太公釣魚」、「老鼠嫁女」等故事場景。活動的第二課時,我讓學生把作品陳列在講台上,大家參觀欣賞作品,然後評出「最佳創意獎」、「最有趣味獎」、「最精美獎」等獎項,最後頒獎。學生們懷著極大的熱情參與了活動全程,在活動中,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體驗了緊張、焦慮、失敗、成功、喜悅、遺憾等等情緒。活動結束後,許多學生還在津津樂道著活動情況。我問學生,如果把這次活動寫下來,有話可寫不?學生回答說,有,可寫的話多著呢!所以接下來的作文指導我沒怎麼費口舌,學生就把作文寫好了,而且佳作迭出。我還給學生設計過「我當小老師」、「我是小小設計師」(學生利用廢舊衣物設計新款服裝,利用廢品設計飾品、日用品等)、「趣玩橡皮泥」、「愛心小組在行動」(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每組在一周內完成至少五項愛心任務,超額的組將得到神秘獎品)、「做一回拾荒者」(組織學生撿垃圾、拾廢品)、「我吹,我吹,我吹吹吹」(吹泡沫比賽)、「火線運水」、「今天我當家」(孩子和家長進行角色換位)、「巧廚拼涼盤」、「編課本劇、演課本劇」等等活動。這些活動有手工勞動,有文體活動,有公益勞動,有語文實踐活動,有游藝活動,每次活動學生們都玩得不亦樂乎,,也寫得不亦樂乎,因為他們在多姿多彩的活動中真實地生活著,愉快地感知著,情感在盡情地宣洩著,所以心中的感受便會自然地發諸於筆端,成為了最真最好的文章。
二、巧妙利用教材
其實,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也潛藏著豐富的作文素材,教師如果利用得當,也能為學生作文找到下鍋之「米」。
1、改寫古詩
小學語文課本中每冊都有三、四首古詩,這些古詩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意象生動,給學生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和語言文字訓練空間。因此,我每期都會指導學生在了解詩作背景和深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改寫幾首古詩,即把古詩改寫成散文。在改寫過程中,學生突破原詩的語言容量,打破原詩的語言結構框架,進行著新的語言創作,在這個創作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總是很活躍的。例如學生在改寫《宿新市徐公店》時,大部分學生都用較淡雅的白描筆調描寫了「籬笆」、「小徑」、「樹木」交織而成的院落靜態景物,然後用濃墨重彩描繪「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場景,既寫兒童追的種種動作,又寫黃蝶飛的各種姿態。原詩中只有「急走」和「追」兩個動作的兒童在學生的筆下有的狂奔,有的蹦跳,有的摔了跟頭,有的在喊叫,有的在說話,而且還有了鎖兒,柱子等有趣的名兒;原詩只出現「菜花」二字的菜園也被學生渲染得有形、有色、有香。一首二十八個字的古詩通過學生的想像、充實,變成了四、五百字一篇的情景交融的散文。
2、續寫課文
翻開我們小學的語文課本,有很多課文給學生留下了拓展想像的空間,如《凡卡》、《小英雄雨來》、《小攝影師》、《窮人》、《金色的魚鉤》。。。。。。續寫很能鍛煉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我曾指導學生續寫過《凡卡》,學生續寫出來的故事多姿多彩,反應出各不相同的思維方式,有的學生極理性地給予凡卡更為悲慘的結局,寫他爺爺貧病而死,寫老闆阿里亞西涅更加虐待他,致使凡卡一次又一次地逃跑,最後。死在逃亡的途中。有的學生極浪漫地讓凡卡在鞋店裡得到老闆女兒的關心、幫助,慢慢長大成人,最終和老闆的女兒結婚,開了一家製鞋店,成為莫斯科著名的鞋匠,生活富足,還把鄉下的爺爺接到了身邊。
3、擴寫段落
課文中有些段落寫得很簡單,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它們進行擴寫。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中的「內洞奇觀」一段,作者只簡略地寫到盤在洞頂的鍾乳石青龍和黃龍,對內洞的其它奇妙景觀未展開寫,我便指導學生在課外查閱雙龍洞相關文、圖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擴寫練習,學生根據手頭的資料在原文的基礎上詳細、生動地描繪了內洞鍾乳石千姿百態的迷人景象,有的學生還加進了相關的神話傳說,學生的擴寫讓金華的雙龍洞變得更加神奇誘人。
另外,「文體互換」(把說明文換寫成記敘文,把劇本換寫成小說,把小說改換成劇本等等)、「翻新老課文」、「給課文補白」等也是學生作文材料的極好來源。
三、指導學生積累
正由於學生生活空間狹窄,生活積累匱乏,情感體驗空洞,所以老師就應該經常性地指導學生進行作文材料的積累,指導學生從看似單調的日常生活中去挖掘可以入文的人、事、景、物,去捕捉平凡生活中的亮點。我採用單元日記的形式指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實踐,學生受益匪淺。
每個學期我按學校的開課周數給學生設置相應的主題日記(如全期有二十周,學生則寫二十個單元日記,不一定每天寫,但每周不少於三篇),每個單元定一個大主題,每個主題下有相應的觀察積累任務,如以「人物寫真」為主題,就是讓學生去觀察身邊形形色色的人,記錄他們的體貌特徵,言行舉止,穿著打扮,為人處事的故事等等。如以「花鳥魚蟲」為主題,則指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長習性及其枝葉花果的特點,了解一些魚類、昆蟲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以「日月星辰」為 主題,指導學生看日出日落,月缺月圓的景象,看燦爛星漢,認識星座,了解一些宇宙的奧秘。以「我的成長故事」為主題,指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學習、社交等方方面面的情況,及時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記錄成文。。。。。。因為有了明確的觀察目標和具體的積累素材的任務,學生學會了用探究和發現的眼光去看周遭的一切,他們關心起在垃圾箱中淘廢品的拾荒老人來(有個學生詳細地記錄了一個拾荒老奶奶一周的拾荒經過,字里行間滿是對老人的同情,他還建議同學們把廢舊作業、書報、礦泉水瓶等等積累起來送給老人,我們還真的那麼做了),他們和在草地上打拳的螳螂游戲,把在街頭流浪的狗狗帶回家,他們聽得清樹們在風中吵嘴或談天(引自學生文中的話語)。。。。。。在這樣的日積月累中,學生的眼光敏銳起來,情感豐富起來,當然文思也就敏捷起來。
要改變學生無「米」而「炊」的作文僵局,老師只有巧動腦筋,勤花心思,才能為學生創設出有文想作,有文可作的令人開心的寫作氛圍來。不過,這可是一項長期的、艱辛的工作。
2010年9月23日
『叄』 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感悟
《語文課程標准》的頒布,給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索。作為教學主陣地的小學語文課堂,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變革中已擺脫了我們曾經難已割捨的情愫,正輕裝上陣,走向光輝燦爛之路。語文是有生命的,語文的生命是在主體參與下的不斷生成的語境和流動的語流之中融入的。因此,新課堂不僅是知識建築的空間,更是學生生命活動的場所。它不再是靜止的跑道,而是提煉生活、展示風采、體驗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歡愉、發展生命的過程。所以,讓我們的課堂充滿靈性,充滿生命活力,應是始終回盪於語文教學的主旋律。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理念
小學語文課堂是充滿活力的「生命課堂」。新課堂要求從「知識課堂」走向「生命課堂」。其基本內涵是學生個體和群體是充滿生命力的,教師個體及教學技能是充滿生命力的,教學內容是充滿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滿生命力的……正如學生追求的「我們多麼渴望,課堂像碧藍的天空,任憑我們翱翔;我們多麼渴望,課堂像浩瀚的大海,任憑我們跳躍。
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是「助推器」。教育家贊可夫指出:「教育法一旦能觸及到學生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而「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師的贊賞。一個信任的點頭,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會意的微笑,一次熱情的握手,一次親切的撫摸,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滋潤學生的心田,都會成為學生發展的助推器。在這里孩子的心靈能夠得到舒展,使他們在「我是好孩子」、「我能行」的心態中找到自信。
課堂上教師即時的評價、點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發學生信心的手段。如在朗讀中,教師就可以這樣鼓勵學生:「到目前為止,你是讀得最出色的一位!」「這個句子你讀得多好啊!請你再讀一遍,大家仔細聽。」「你讀得最響亮!站起來時就要這樣大大方方。」「你讀得真好聽!老師要謝謝你爸爸媽媽給了你一副好嗓子。不過,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這樣的表揚,這樣的評價,會使學生如沐春雨,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引導和教育。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
多樣性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高效完成語文學習任務,生成語文能力,達到課堂教學目標。可見,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對話,在活動中探究,在活動中交流,應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課標所倡導的語文課堂教學。
要讓學生大量「實踐」,就得有大量的學生課堂活動。學生的實踐活動合理而又充分,是新課堂教學生命之所在。在我們的教學設計意識中,應該理性地考慮到,「活動」是新課堂最直觀最本質的特點之一。我們要設計、要創造、要探究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求知求樂、益智啟智的語文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也只有這樣,以實踐活動為板塊完成的教學,會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給學生以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從而打破課堂中死氣沉沉的氛圍,語文課堂也就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課程改革,給課程以科學定位,它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態系統」。這就是說,課程不只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的過程。每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獨特的個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主體。因此,新課標特別強調「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的確,語文學習既是認知發展的過程,又是情感體驗的過程,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情感體驗和思維方式,也要關注學生自身的體驗和感悟。因為有了體驗,知識的學習不再僅僅屬於認知理性范疇,它已擴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領域,從而使學習過程不僅是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
三、小學語文教學教學改革要以合作探究為手段
合作探究是現代學習和工作的顯著特點,也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語文課堂要實現教學目標,必須以合作探究為教學手段。通過合作探究,完全摒棄了老師的講解與分析,將學生推到了課堂主人的地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可以開發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智慧潛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合作,包括學生個體與個體的合作、學生個體與學生群體的合作、學生和老師的合作以及學生和媒體的合作等。學生只有合作,才能實現不斷進步。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習慣,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發展。同樣,學生只有經過認真探究,語文能力才能得以切實提高;也只有讓學生充分探究,才能真正實現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比如在「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部分,就是要鼓勵和幫助學生自己探究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答案;就是要鼓勵和幫助學生在合作探究之中嘗試採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適合於自己獲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徑。可見,以合作探究為手段的課堂,將不斷地帶領學生走向語文學習的新境界。
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要以拓展延伸為平台
新課標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要進行語文學習的拓展延伸。的確,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課程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教師要具有課內鏈接課外、鏈接自然,鏈接生活的本領,讓學生在學習生活的各個層面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從而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及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因為教師的教學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又因為課程是一種動態的生成,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語文學習的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要盡可能地去挖掘豐富的語文學習課程資源。學生群體是一個最好開發而又最易被忽略的學習資源,學校與家庭、家庭與家庭之間存在著學習資源,另外,社區的文化設施、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等,也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作為語文教師,要通過拓展延伸這個平台,讓各種有價值、有意義的資源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和學生服好務。
新課程是理念、是精神,更是實踐和探索。我們語文教師,要在對新課程、新教材多個層面解讀的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天性,努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大膽激發學生的靈性,積極構建語文課堂教學,從而讓自己的課堂既有形式又有精神,使整個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肆』 如何開展農村小學教師教學反思工作
月結,用身心去感悟課堂教學的思想的尊嚴和樂趣、教學行為與教學效果,說到底、教育敘事。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對我們的忠告與期望,而是對自己研究的記錄與提示;圍繞課例與問題解決的個人研究過程與成果,分析自己跟學生的相互關系中的問題;只反思不試驗,所以對自己的靈感,可以從課堂教學事件入手、不盲動的教育思維品質、不盲信,就如特級教師於永正所講的那樣、周覽,賦予自己不迷茫,反思就無效,從小問題中尋找最關鍵的因素、科學性就沒有保障、教學課例。教學反思能夠使教師從習以為常的教學慣性與惰性中超脫而出:把自己的困惑。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有一句名言、不盲從:「教育是靈魂的回頭,加以研究並探索解決的辦法:「如果一個教師每天都能用一小時來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懈怠,是教學研究的內容之一,把大問題細化為幾個小問題,反思的准確性,不要想想就拉倒一會就忘記,那他就已經取得了一半的成功」農村教師的教學反思,思索自己的教育觀念,抓住成功或失敗之處,這個過程就是教師的科研過程——教學論文的出處。教學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學研究的過程,在隨波逐流的時勢中獨樹一幟,他不能成為全國特級教師可以由我負責」、寫完就拉倒。是對教學所遭遇問題與困難的積極應對,所以教學反思不要想完就拉倒,就是教學論文。光反思不改進;可以結合所教學課,那麼五年後,這就是教育隨筆,是頓悟的藝術」。教學反思的前提是自己的行動、做法寫下來、期末歸納的慣習,之所以需寫下來記載於教案上不是應付檢查,在於發揚反思中發現的經驗——行動是反思的結果,反思的目的在於改進反思中發現的問題、設想的及時紀錄很關鍵、思考,應形成日看,從中找原因。「誰在努力分析自己的課的優點和缺點
『伍』 如何做好一名小學老師心得分享
從剛參加教師工作到現在,不知不覺已經在這教學的講台上從業了三十年。從剛開始選擇了成為一名小學教師開始,到如今的年近退休,如何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老師一直是我教師生涯前進的目標與追求。俗語說:熟能生巧,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也讓我在教學路上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成為一名學生喜歡、帶出成績、家長滿意的教師,我想我還是具有一定的經驗可以與大家一起來分享。以下是我從每一堂課的教學分析,每一本作業批改,每一次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領悟到的心得體會: 一、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用愛心呼喚學生的真情。 走進孩子們的世界,我的心是快樂的,我熟悉了他們的聲音、看慣了他們的眼神。對學生的愛已深深根植在我心裡,他們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願悲傷著他們的悲傷,幸福著他們的幸福。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 教師的愛應該如同春天雨露適時地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賞識他們樹立起自信心,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發大他們的優點,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 二、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做同事佩服的老師。 做一名好老師應該有職業之愛。干一行,愛一行,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擁有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懷有強烈的責任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抓緊分分秒秒學習充電,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內需,通過學習提升師德修養,豐富知識結構,增強理論底蘊;工作中,積極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與實踐,從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實踐中,不斷探求、感悟、反思,時刻提醒自己用腦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為研究型、開拓型、全能型的教師。 三、及時聯系,有效溝通,做家長滿意的老師。 孩子是一棵剛剛出土的嫩芽,需要我們老師的澆灌與呵護,因此我們要心地善一點,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對待他們。說話語氣輕柔,讓孩子感到老師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可親可愛。都說孩子小,對有的事情還不明了,調皮或做錯事情那也許是常有的事情,每當此時,我們要用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脾氣小一點,耐心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喜歡看到老師慈祥的笑臉,面對天真無邪的孩子我們應該多給孩子一些真誠的微笑,讓孩子感到老師的溫暖。 家長是我們共同的教育者,我們要把家長當成是自己朋友,以一顆坦誠的心去對待每一位家長,及時地向他們反饋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與他們共同交流教育的經驗。平時要通過聯系本、家長會、網路平台等,多渠道與他們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幫助家長對現代教育觀念的認識,引導家長主動參與學校的教育。 我想我們教師不僅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教育者,還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學習者,當成家長的合作者,才能博得家長的滿意。這種質量第一,服務第一,師生安全大於天,責任意識重於山的負責態度和辦學思想是社會所期望的,也是家長最看中的。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誨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我無愧於我心,我無悔於我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