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堂學習很重要 如何開展幼兒園高效課堂待思考
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後,教師要布置具體的學習任務——具專體的學習目標、學屬習分工、學習方式等。
交待任務並不僅僅是在教學的開頭進行,學習任務的延續、深入、轉換,教師都應該針對學生實際,通過具體的語言來交待、提示;此外,還包括學自學以後對「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進行組織、安排等。
2. 結合思考:你認為當前幼兒園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一、不能科學選擇幼兒教師
在現實中,不論是獨立的幼兒園,還是小學校中的幼兒園,教師來源渠道大體有這樣幾個:一是極少的幼兒師范畢業生;二是不勝任一線教學工作的老、弱、病教師;
三是從社會上臨時聘用的初、高中畢業生,甚至還有隻會看哄孩子的家庭婦女。這樣選擇安排幼兒教師,大大制約了幼兒教育發展,對培養幼兒從小開始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其身體、心理、行為、習慣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必將對今後孩子由幼兒園向小學過渡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主要是靠政府扶持、教育行政部門選派得力人員,幼兒園或小學校自身也要加強對已有教師開展有針對性的系統培訓,迅速改善幼兒教師結構,提高幼兒師資水平,以適應幼兒教育需要。
二、幼兒園基礎建設不達標
幼兒園是兒童成長的搖籃,環境條件、設施、設備的建設是否符合國家和省市規定的標准,決定著幼兒教育方針能否徹底落實,關繫到兒童能否健康成長的大問題。不論是哪級幼兒園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這些問題主要是:基本建設不達標,教室面積和班級人數不相適應,人均佔有面積小;功能教室、活動室、舞蹈室、音樂室不全;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不足,有的有衛星地面接收設施,但無專門的接收室,無專業人員,沒有大屏投影,無幼兒教育現代化軟體資料;
有的沒有多媒體網路化教室及多功能教室,甚至有個別幼兒園及小學校中的幼兒園連最起碼的玩具、學教具、圖書、卡片、掛圖都寥寥無幾;有的班級連一台電視都沒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幼兒教育活動、學習活動、游戲活動的開展,阻礙兒童身心健康和智力發展。
三、教學內容欠規范化
在教學上出現隨意性和「小學化」現象。按照《幼兒園的指導綱要》來說,一日的活動內容應以游戲為基本形式,不得象小學那樣形式化,更不得隨意性的上課,講解一下就行了,但大多數幼兒園存在一種相同的情況:都不以游戲的形式來上課。
幼兒規規矩矩地坐在課室內識字、算術、寫作業的情況比比皆是,再加上戶外游戲活動的欠缺,完全把小學教育提前教育了。這些現象都嚴重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小學化現象的主要原因:a、行為規范上,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守紀律,少玩少動。
3.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教學活動的思考
教學活動是一種科學活動,是一種創造活動,也是一種藝術活動。教師既要關注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要關注幼兒的現有水平;既要重視幼兒知識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視幼兒的情感體驗;既要重視教師的教法,又要重視幼兒的學法。
一、選擇好教材 由於幼兒園的課程具有啟蒙性、整合性、開放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對教材的選擇有充分的自主權。而教材的好壞是保證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前提。一套好的教材。
首先應該考慮它的科學性,給幼兒的信息是否正確,是否科學;
其次要考慮它是否具有教育意義,能讓幼兒懂得什麼道理,培養幼兒什麼品質;
第三,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原有基礎,即選用的教材是否能被幼兒接受,跟幼兒的年齡特點有多大差異;
第四,要考慮幼兒的興趣需要,關注選用的教材能不能吸引幼兒,讓幼兒有興趣地學。教材的選用只有考慮了本身的科學性、教育性、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興趣點,才會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才會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因此,選擇好的教材是確保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前提。
二、制訂適切的目標 選擇了一套好的教材後,教師便要結合教材內容制訂適切的教學目標。適切的教學目標是實現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基礎。在制訂目標時,教師要考慮目標的全面性、適切性和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滲透和涵蓋知識與技能、習慣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維度。適切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級實際,既聯系幼兒的已有經驗又得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操作性則是指活動目標要具體明確,突出對幼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目標的表述上,教師應以幼兒的角度出發,使用「體驗」「感受」「喜歡」「探索」等詞彙。如「手印螃蟹」的活動目標是體驗用手掌印畫螃蟹貝殼,嘗試運用畫的方式來表現螃蟹的不同動態;使幼兒樂意介紹自己的作品,能獨立創編有趣的故事情節。這樣的目標具體明確,操作性強,表述清楚。而有的目標就顯得比較空洞,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 「提高感受力、表現力」等,這些可能是教學的中、長期目標,而不是一個活動就能實現的。
三、合理設計教學環節 一個有效的集體教學活動,除了選材好、目標適切之外,教學環節的合理設計是關鍵。對此,我認為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激發興趣、引發問題、喚醒守望、注重體驗、尊重差異、關注全體」這六個環節。 首先,要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形象生動的手偶、色彩鮮艷的教具、多媒體課件等。根據幼兒注意力的特徵,把最重要的內容安排在上課後 5 分鍾~15 分鍾這個時段;其次,要根據幼兒思維的特點,使教學的內容由易到難、具體形象、生動有趣;再次,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創設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親身參與,親自體驗:還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動靜交替,又要考慮幼兒個性發展的特點,安排有層次性、挑戰性的內容,既尊重差異,又關注全體。盡可能地讓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成功感,得到心靈上、情感上的震撼。
四、設計恰當的問題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提問非常重要。一個好的問題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引起幼兒的思考和探索。那麼,到底怎樣設計問題呢? 首先,教師要考慮問題與活動主題的聯系性。如「我要上小學」活動中,教師提問「幼兒園與小學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幼兒對此能緊扣主題展開討論,列舉了許多方面的差異,對小學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直截了當的問題,能引導幼兒迅速進入活動的主題,節約達到教學目的的時間。 其次,教師要考慮問題的適宜性,即幼兒能否回答這些問題,是否適合回答這些問題。對幼兒的提問,要從幼兒已有的親身體驗出發,使幼兒在對問題的思考時,能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知。 第三,設計的問題要注重開放性和挑戰性。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否引發幼兒的思考,激發幼兒的探索行為,這直接關繫到能否順利地進一步推進或延伸教學活動,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帶有開放性和挑戰性的問題能提高幼兒的思考深度,讓幼兒在自身原有的經驗之上去發現一些新的問題,探索新的知識。否則,幼兒的認知就得不到發展。 第四,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性。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不同的。幼兒個體性的差異要求教師的問題也帶有一定的層次性。如難度大、較靈活的問題,可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基礎性、綜合性的問題,可請中等能力的幼兒回答;比較簡單的問題,請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回答。這樣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自信,提高學習興趣。 另外,在整個活動的進程中,教師還要留給幼兒提問的時間與機會。一個活動中不應只有「教師問,幼兒答」,也可採用「幼兒問,教師答」「幼兒問,幼兒答」等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問題意識,也可訓練幼兒的思維方式,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進行有效的回應 在課堂中,教師要靈活應對來自幼兒的多種信息,並進行有效的回應,這是一個幼兒教師必備的教學素養。那麼,在教學活動中到底怎樣做到有效回應呢? 首先,教師要對來自幼兒的信息作出價值判斷。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及時捕捉和分析來自幼兒的信息,到底哪些信息對教學有幫助,哪些信息應該及時回應,哪些信息可以進行引導和進一步拓展。 其次,要了解幼兒,尊重幼兒。教師要真正靜下心來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尊重幼兒的想法和行為。只有充分了解幼兒,掌握幼兒年齡特點、發展規律和最近發展區,才能發現幼兒的需要,及時滿足幼兒的需要,從而作出有效的回應。 再次,要運用多種回應的策略。教師回應幼兒的策略有很多,如表揚、設疑、追問和參與等。如何選擇有效合理的策略來回應幼兒,也是教師要思考的問題。陳家鎮幼兒園組織的 「可愛的水鳥」活動中,有個女孩模仿仙鶴的動作:身體前屈,頭揚起,兩手下垂在體側,腳尖綳緊,隨著音樂有節奏地走步、點頭、旋轉,神態逼真,動作優美。教師發現後及時給予表揚,並讓她在集體面前示範,其他幼兒於是也積極投入,想出了許多優美的動作。這種表揚的回應策略,激起了幼兒的表現欲,達到了非常好的活動效果。而在一次「四季風」活動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組問題:現在是什麼季節?一年有哪幾個季節呢?每個季節給人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這些問題幫助幼兒梳理了已有經驗,使幼兒知道一年不光有四個季節,而且每個季節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如果沒有教師的這些迫問,幼兒的經驗便是零碎的。 此外,參與也是一種回應的策略。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有時會表現出沒興趣,有時碰到困難會放棄,這時教師的適時參與能有效地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中班的「小樹葉」活動中,教師讓幼兒聽著音樂編舞,幼兒覺得很難,不知道怎樣編。這時,教師及時參與進來,隨著音樂和幼兒一起編舞,一下子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幼兒看著教師的動作,模仿著跳起舞來,這使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激發師幼互動 在評價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時候,師幼互動的質量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准。師幼互動的策略一般有五種類型,即示範與訓練類策略——教師耐心規范與細心要求,通過言傳身教與榜樣引領來鼓勵幼兒;貼近與融入類策略——師幼廣泛交談,分享情感,教師則換位思考,並積極以幼兒的眼光看問題:引導與幫助類策略——教師拋球回應,使幼兒保持興趣,小步遞進,鼓勵幼兒破解難題,組織幼兒互教互學:平行介入與參與類策略——教師引導討論,形成一系列規則,啟發幼兒思考,巧解矛盾;支持發展類策略——教師提供平台,布置任務,給予幼兒自由創造的空間。 師幼互動的策略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所以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會產生不一樣的師幼互動方式。如在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策略有支持型互動——激起幼兒閱讀的興趣,幫助幼兒在閱讀中積累提升經驗;有誘導型互動——幫助幼兒分析閱讀材料,並給予適時的點撥誘導,提供階梯;有介入式互動——採用拋磚引玉、設疑推理的方法,讓幼兒帶著問題去閱讀;還有合作式互動——通過平等對話,使幼兒在交流中分享閱讀的快樂。 這些互動策略,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互動的關鍵仍在於教師的觀察和判斷,在於教師的即時調控和專業化水平。如在一次教學活動「有趣的報紙」中,教師提出問題:你們喜歡看報紙嗎?在一般情況下,幼兒都會說「喜歡!」可有個小男孩卻理直氣壯地說:「我不喜歡!我不喜歡看報紙!」在這一出乎意料的情況下,教師怎麼回應呢?這名教師不慌不忙地說:「是嗎?可據我所知,愛看報紙的小朋友才會有知識,才可能成為小博士呢!」這么一說,其他幼兒便馬上搶著回答:「我愛看報紙!」教師的巧妙回應,不但保護了那個幼兒的自尊心,同時又給其他幼兒一個良好的引導:大家都愛看報紙,這樣能增長知識。 要開展好一個優質的集體教學活動,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外,還有很多的因素,如教師的素養、語言的功底、教學風格等,這些因素還有待於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摸索,去反思。
4. 我國當今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對幼兒創造思維的培養存在著哪些優勢
一、藝術教學活動對幼兒創造力的影響 學校教育在個人的創造心理發展和潛能開發中,比家庭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大量的關於教學活動氣氛與創造力關系的研究,集中於開放性與傳統型教學的比較上。教學活動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環節,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開放的藝術教學活動和幼兒自身的學習及創造能力有極大關系。 首先,藝術教學活動挖掘幼兒的創造力。在藝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的關注體現了《綱要》的精神,為幼兒創設一個能夠感受、喜愛、樂於體驗的藝術情景,引導幼兒能夠自由想像、盡情創造。其次,藝術教學活動造就幼兒的創造力。研究發現,藝術活動提供了幼兒自發性和多元化的創意表達途徑,教師在課堂上能有效提升幼兒對創造力認知的流暢性、開放性和變通性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增進幼兒在創造情景中的冒險性和想像力。根據《綱要》中關於對藝術教學的要求,教師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和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還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傾向。 二、藝術教學活動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價值 創新精神已是現代教育的核心,而幼兒時期是人想像最豐富、最奇特的時期,是培養創造性的關鍵時期。幼兒藝術教育既是幼兒教育中獨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藝術教育的起點。作為最富於創造性的領域活動,藝術教育不僅有利於創新思維的發展,而且有助於創新能力的培養。 藝術教學活動具有審美認識、審美教育和審美娛樂的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等特點,而藝術教學活動對發展創新思維有著積極的作用,其表現為: (1)藝術教學活動有助於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的能力,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得到鍛煉,也為幼兒提供了自主創造的空間; (2)藝術教學活動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創造性人格,形成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及自信的信念; (3)藝術教學活動有助於訓練幼兒的創造性行為; (4)藝術教學活動有利於開發幼兒的右腦,它是進行現象和發散思維的中樞,主管著人的舞蹈、音樂和情緒情感能力。因此,通過藝術活動對於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貢獻是無可替代的。 三、舞蹈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途徑 (一)利用模仿。根據幼兒創造力的發展特點,舞蹈教學中首要是培養幼兒的模仿力。模仿能力作為創造的基礎,只有通過對熟悉事物的觀察,才能藝術化的表現人類的活動。為了能更好的培養幼兒的模仿能力,首先,教師要以准確的示範動作展示給幼兒,形成幼兒的視覺表象,積極引導幼兒用眼睛去觀察,用肢體去模仿。通過模仿一些優秀的舞蹈作品,在幼兒跳舞的過程中掌握豐富的舞蹈表現力,能有效培養幼兒對生活的捕捉能力,更有助於在模仿中展露自己的創造性肢體動作;其次,老師要重視舞蹈動作的細化分析,讓幼兒充分的感受、模仿、表現,教師的舞蹈教學用語應是幼兒能理解的,這樣既能豐富幼兒對舞蹈的感性認識,又能對幼兒創造力有促進作用。 (二)利用想像。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決定了學習的結果以及靈活運用,所以教幼兒動作時要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尤其是在學習枯燥的基本步伐和復雜的基本動作時,如用身體裝了彈簧比喻插腰蹲的動作,用太陽升起照大地來比喻雙臂從下向上舉起,讓幼兒把舞蹈動作和大自然、生活等聯系起來,更有利於創新思維的發展;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讓幼兒進行無實物表演。如在課堂上,讓幼兒表演「穿衣服照鏡子」,聯想自己穿了新衣服很漂亮,穿著新衣服在花園里捉蝴蝶,或和小夥伴們一同做游戲等,他們在扮演自己的同時也在進行創造。 (三)利用多重感官。舞蹈形象的塑造是通過音樂的提示,用肢體、表情、眼神來表達出的藝術形象。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告訴幼兒音樂是舞蹈的「好朋友」,引起幼兒對舞蹈的共鳴,在聽到不同類型的音樂後,不要急於講究動作的技能技巧,可以通過游戲和聯想產生與音樂節奏、音樂內容相關的情緒情感。如音樂活動《小魚的一天》不僅表現出小魚游的動作,還能用小魚追逐游戲、小魚睡覺等動作來表現。教師應運用不同的音樂的節奏與旋律來表現舞蹈的藝術魅力,這樣對幼兒跳舞有提示作用,甚至影響幼兒的創造情緒。幼兒在音樂的強、弱、高、低,旋律的起伏中漸漸地便產生了輕松自然的創造性行為。 通過藝術活動的學習,幼兒能夠培養起對美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幼兒藝術教學活動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通過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音樂、美術等藝術熏陶,幫助幼兒在藝術活動中建立起以藝術創造力為核心的審美心理結構,從而提高其審美的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完善和社會化的發展。因此,藝術教學對幼兒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促進幼兒個性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 請思考,你認為幼兒園教學活動應該教幼兒什麼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主要是游戲
通過各種游戲設計
讓幼兒的動手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孩子們通過參與各種游戲
達到身心愉悅能力提升
6. 談談你對幼兒園見習和思考
到今天為止我去了兩次中南幼兒園,每一次幼兒園都會給我們安排三堂示範課程,課程涵蓋了幼兒園課程所有領域,老師給孩子營造了輕松和諧的環境便於學生接受知識,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體驗到了快樂。這兩次見習的機會給了我很多觸動,給了很多思考。城市的小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能接受這樣全方面的教育,為以後...的人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反觀之在農村成長的孩子,他們很多沒有上過幼兒園,直接進入小學學習,即便上過幼兒園,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實在不敢恭維,沒有規范的幼兒園環境,沒有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在這樣的條件下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的是保育而不是真正的教育。
7. 如何更好的開展幼兒園的教學活動
以活動,游戲為主。這樣適合小孩子。
8. 幼兒園分角落教學的思考
一般幼兒園教學區角都有教案的,幼兒園區角有八個分區,分布於不同領域,培養孩子各版項能權力。國內專業生產幼兒園區角廠家「育棟區角
」,是很多幼兒園和玩教具經銷商的選擇。或者直接聯系他們。零叄柒壹陸零壹陸柒貳貳柒(大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