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印發南寧市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年活動方案的通知(南教辦[2011]489號)文件在哪找
西鄉塘區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年活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控制中小學生輟學專項行動的通知》(桂教基教〔2010〕104號)、自治區教育廳《關於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年活動方案的通知》(桂教基教〔2011〕75號)精神和南寧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做好控輟保學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工作的通知》(南教辦〔2011〕158號)精神,確保「十二五」我城區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規劃目標能與南寧市同步實現,進一步優化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布局結構,擴大寄宿制學校建設,決定從今年開始啟動並開展為期兩年的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年活動,切實抓好中小學的「控輟保學」工作。結合城區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義務教育法》,全面實施國家、自治區、南寧市、城區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履行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職責,以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合法權利為根本出發點,以全面提高我城區義務教育鞏固率水平為主要目標,以健全「控輟保學」聯動機制為主要抓手,以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深化教學改革和強化常規管理為突破口,建立保障義務教育鞏固提高長效機制,促進城區義務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二、工作目標
根據城區教育事業的發展,進一步做好學校布局調整工作,使學校布局更趨合理,既滿足當地兒童少年入學的需要,又適應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需要;不斷提高教育經費的投入,實現教育資源的最佳配置,特別重視農村學校的建設,使農村學校、城鎮薄弱學校和城郊結合部學校的辦學條件有明顯的改善,進一步縮小校際之間的差別;採取有效措施,端正辦學思想,加強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教育教學評價改革,研究制定提高教育質量的辦法和措施;通過課堂教學改革,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使城區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實現南寧市下達的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目標:2010年101%,2011年104%,2012年106%。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傳,形成合力。
加大對《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讓各級政府、學校和每個家長、社會各界都明確認識到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責任,為控輟保學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調動各方力量,全面做好義務教育的控輟保學工作。
1、組織開展「走進千家萬戶,說盡千言萬語,動員流失學生」入學動員活動,通過組織鄉鎮幹部進村屯,校長、教師進家庭,對學生進行勸訪,把握小學升初中、初二升初三、初三春季開學、假期等關鍵時間節點,扎實做好各項控輟預防工作。把控輟指標完成情況作為城區、鄉鎮人民政府及其主要領導、教育行政部門及其主要負責人績效考評的重要指標,作為校長、教師績效考評、評先選優、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
2、建立健全「控輟保學」的「雙線三包」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工作目標責任制。各鄉鎮人民政府和教育局要進一步完善「控輟保學」工作相關制度,層層簽訂「控輟保學」責任狀,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實行城區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幹部包村、村幹部包村民小組,村民小組包戶,教育局領導包學校、校領導包村、班主任包班、任課教師包人,切實做到領導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
3、建立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三級聯動防護網路,嚴防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外出務工。各鄉鎮政府加強宣傳教育,要求監護人作出書面承諾,積極送子女入學,不讓子女外出務工。派出所要對未達到初中畢業程度的兒童少年不予辦理外出務工的相關手續;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招用未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兒童少年就業,確保「在校生留得住,輟學生勸得回」。
4、成立勸返學生工作組,加大學生勸返工作力度。城區人民政府成立以分管教育工作的領導為組長,教育、綜治、公安、司法、安監、工商、工會、團委、婦聯、關工委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勸返學生工作小組,勸導流失學生返校就讀。城區教育局和各義務教育學校要加強對返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從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給予關心、指導和幫助,確保返校學生不再流失。對輟學時間超過兩個月,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生自願的前提下,也可留到下一個年級學習。
5、各初中學校要在做好控輟保學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廣大初中畢業班的學生及家長,積極報讀高中階段學校,盡可能地動員學生就讀高中階段學校,提高學生受教育的年限,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技能水平,為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作出貢獻。
(三)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確保校舍安全。
1、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和保障機制,提高義務教育發展保障水平。
城區人民政府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優先保障范圍,做到財政撥款的比例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制定九年義務學校公用經費的標准和預算內公用經費撥款標准,預算內公用經費撥款標准,小學每年每生不低於30元,初中每生每年不低於50元,並逐年提高,為義務教育從基本的「保運轉」向更高水平發展提供保障。
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學校財務管理體制,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獨立核算。建立健全農村中小學預算制度,將學校所有收入,包括維持基本運轉的日常經費和保證事業發展的專項經費納入預算,予以保障。加強對義務教育學校財務管理監督,防止教育經費被擠占、挪用,確保專項經費專款專用,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2、加大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力度,確保校舍達標安全。
加快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落實城鎮住宅小區配套建設學校政策。城區人民政府在城鎮新建小區建設中,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規劃建設學校。城鎮住宅小區學校配套建設必須與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扎實推進校安工程。根據國家建設標准和學校現有辦學條件編制建設規劃,建立基本建設項目儲備庫,加快立項投資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維修改造工程長效機制,重點改造小學和初中薄弱學校,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安全達標。
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設施建設,把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食堂、圍牆、廁所和安全飲用水等必要生活設施列入學校基本建設項目中,安排專項資金,逐年進行建設改造。制定對義務教育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中招投標和辦理相關手續費用、學生用水、用電等各方面收費的優惠政策。2012年下半年要完成壇洛二中的擴建改建項目,謀劃壇洛中心幼兒園的建設;加大力度,做好那龍民族中東、西校區的合並工作。
3、加快義務教育學校配套設施建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實施新一輪「農村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准化建設工程」,理科和科學實驗室的裝備要達到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理科實驗室裝備規范》的基本配備要求,音樂、美術達到《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音樂、美術教學器材配備目錄》的二類配備要求,體育達到《中學、小學體育器材配備目錄》的要求。生均圖書和報刊要達到或超過國家的配置要求,不斷提高義務教育裝備水平。
(四)狠抓學校管理,全面提高義務教育發展水平。
1、加強常規管理,完善義務教育學生就學報告制度。
進一步落實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工作。要將自治區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各項規定落實到每一所學校、學校的每一個部門、每一位教職員工,全面提高依法規范管理學校工作水平。要監督各學校嚴格執行課程方案,開全課程,開足課時,要特別重視農村中小學音、體、美等薄弱學科建設,立足當地實際,結合學生興趣特點,開發建設富有特色的學校課程。
加強學籍管理。學生自入學起由學校按照要求建立紙質和電子學籍檔案。城區教育局、各小學、中學、鄉鎮中心校要明確有專人負責,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各義務教育學校要對本校學生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認真執行中小學校學籍管理制度,嚴格轉出、轉入、休學手續,堅持異地就讀回執制度,在外就讀學生必須提供在外就讀證明。所有學生變動情況,均應有相應的變動材料,並按學年度匯總,健全控輟台帳資料。每年3月底、9月底之前,按照學校—鄉鎮中心校—城區教育局—市教育局的順序,上報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變動情況統計資料。
2、加強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按照中央和自治區有關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核定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按規定配齊校醫、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和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解決鄉鎮中心校、完小、村小等規模較小的學校體育、音樂、美術、英語、信息教育等課程專職教師的配備問題,重點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不足的問題。力爭在2012年秋季學期前按照新的標准要求配足配齊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穩定和補充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隊伍。充實教師隊伍,並考慮農村學校的實際困難,注意向農村學校傾斜。鼓勵和引導教師和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完善城鄉教師交流制度,促進區域內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五)提高義務教育教學質量。
加強和改進末成人思想道德建設。繼續構建「五個和諧」,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加強活動的趣味性,力使教育直抵學生的心靈,收到良好的效果;要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進一步提高學校德育的針對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在依法規范學校管理基礎上,倡導學校辦出特色。挖掘學校的優良傳統,提煉學校的文化精髓,繼承學校的優秀文化;構建學校的物質文化,讓每一塊草地、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成為育人的教材;完善學校的制度文化,讓全體教職工認同並遵守;弘揚學校的精神文化,讓學校的價值觀成為師生的共同追求。
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繼續開展支教活動,堅持送教下鄉工作,總結推廣分片教研活動經驗,努力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整體提高城區教育教學質量。
建立義務教育質量監控機制。開展義務教育學校教學管理常規檢查,每學期都要選擇一定的科目進行檢測,對不同層次的學校進行教學質量監測評價,進行必要的質量分析,做好教學質量的監控工作,引導學校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工作重心放到辦好每一所學校和關注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上來。
(六)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突出「以人為本」和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理念。不以升學率對學校進行排名,不將各種等級考試和競賽成績作為入學和升學依據,學校要執行課程標准,開足開齊課程。嚴格控制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小學五、六年級不得超過6小時,其他年級應適當減少;初中不得超過7小時。不得佔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組織學生上課和集體補課。嚴禁設立各種形式的「重點班」、實驗班和特長班。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有關考試及學生作業量的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每天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一小時以內;初中不得超過一個半小時。嚴禁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積極開展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學生喜聞樂見的文體和社會實踐活動,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不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七)加大扶困助學力度,保障困難群體學生入學。
完善學生資助體系。在用足用好中央和上級財政資助資金的基礎上,設立本級財政資助資金,資助家庭困難、殘疾兒童少年和孤兒,逐步提高補助標准。關愛困難群體,保障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堅持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少年,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工作。
四、工作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
1、制定並下發《南寧市西鄉塘區控輟保學工作實施方案》,確定工作目標。
2、制定《南寧市西鄉塘區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年活動實施方案》。
(二)分年度實施階段(2011年8月——2013年1月)。
1、2011年
(1)建立健全制度。小學升入初中無縫對接制度(鄉鎮、石埠街道辦事處);輟學學生報告制度;動員輟學學生返校制度;控輟保學情況動態管理周查月報制度;政府、教育雙線「控輟保學」責任制;
(2)落實雙線責任。按「控輟保學」政府、教育局雙線責任制的要求,2011年7月底前完成層層簽訂「控輟保學」目標責任書。
(3)加強學生學籍管理。各中小學依據戶籍管理機關提供的學齡人口花名冊,認真做好摸底、排查、取證工作,真正摸清學齡兒童數量和接受教育的情況。2011年9月底之前,按照學校——鄉鎮中心校(中學)——城區教育局——市教育局的順序,上報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變動情況統計資料。
(4)2011年9月開始,建立健全並執行「周查月報」制度。要求轄區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堅持一周一核查、一月一匯報,每月月底前上報城區教育局,教育局每月進行匯總通報,並進行抽查、核實,周查月報材料要公示、存檔,嚴防弄虛作假。
(5)做好年度檢查評估驗收工作。教育局要在2011年11月前做好年度自查自評工作,迎接南寧市的年度檢查和自治區的年度抽查。
2、2012年
(1)開展工作。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做好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各項工作。
(2)互檢工作。2012年3月城區各中小學按教育局的安排開展義務教育鞏固率指標完成情況互檢工作,4月份接受縣際之間互查,5月迎接市際之間互查。
(3)年度自查自評和市級檢查。2012年10月城區教育局開展年度自查自評工作,2012年11月迎接南寧市的檢查,同時做好迎接自治區級年度檢查的各項准備工作。
3、2013年
認真總結經驗,完成整改工作,進一步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形成長效機制,力爭「控輟保學」工作進入先進行列。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職責。
明確各部門職責。教育部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宣傳貫徹教育方針和有關教育法律、法規,推行國家教育基本制度,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權利;發展改革部門要把義務教育納入當地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財政部門要保障優先安排義務教育經費;綜治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對學校及周邊治安環境的整治,並將當地黨委政府、街道辦抓學校及周邊治安環境整治工作納入綜治考評內容,凡工作不力,發生校園及周邊治安及其他刑事案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將對責任部門及個人實行綜治「一票否決」;稅務部門要切實加強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費徵收工作;機構編制部門要合理確定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准;國土資源部門要優先保障教育建設用地,保證教育用地不被佔用;規劃部門負責做好義務教育學校的規劃布局工作;建設部門要支持義務教育學校和幼兒園建設;協調市住房局加大督促檢查力度,推進住宅小區配套學校建設;公安部門要切實保障師生安全和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司法部門要指導義務教育學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大整治非法使用童工力度,禁止非法使用童工;文化新聞出版部門要加強對電子游藝廳、網吧等場所的管理。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義務教育績效考評機制,將義務教育績效考評的各項指標落實到政府和各部門,並加大考評力度。
(二)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各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社區(居委會)要摸清本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和流動人口子女中適齡兒童少年的人數,從源頭上杜絕輟學。學校要摸清流失學生人數情況,建立名冊,為城區、鄉鎮、村開展控輟保學提供准確資料。城區、鄉鎮、村、學校要建立「控輟保學」責任制,分解任務,落實責任人,形成齊抓共管的控輟保學工作格局。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要成立教育執法聯合工作組,對不按時入學或中途輟學的適齡兒童少年下發《限期入學通知書》,對經督促教育仍不送子女入學的家長或其他監護人員,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城區教育局責令限期改正。
(三)加強督導檢查,嚴格問責制度。
加強對控輟工作的督導檢查。城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督導檢查,督促下級人民政府和職能部門強化執法意識,明確控輟的職責,落實工作責任。要及時通報檢查情況,針對檢查中發現的情況和問題,要當面提出,限期整改。經多次整改仍末達到預期效果的,將按《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寧市西鄉塘區控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暫行辦法〉的通知》(西府辦〔2006〕14號)的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Ⅱ 高校教研至少由多少人組成
高校教研至少由多少人組成?1、高校的教研室是按學科、專業設置的教學、科研相結合的學科型基層教學研究機構。(一個基層機構)
2、大中院校里培養研究生的地方,在理科院校中,研究生大部分時間呆在該地方做課題、項目等。該場所一般配備電腦、試驗儀器等等。(一個物理場所)
3、中小學教研室:我國中小學教研室始建於1956年,是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承擔當地基礎教學業務工作的事業單位。各級教研室(省、地、縣)大部分是獨立建制的單位,有些設置在教育學院或進修學院內。經過多年努力各地基本建立了省、地市、區縣、鄉鎮、校教研網路,並建立了一支專兼職結合的教研員隊伍。(一個行政機構)
4、類似的概念還有教研組:即學校內研究教學問題的組織,規模比教研室小。教研組的存在起先是為了讓學校教師有一個較好的教學質量。把同一教學任務的教師組織在一起,統一進度,集體備課,可以使大家上的課差不多,水平比較整齊,不至於好的好、差的差,差距很大。慢慢地大家發現教研組除了可以管上課,還應該管教學質量。比如,考試後的質量分析,為什麼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案與過程,有的班級成績好,有的班級成績差,是學生學的原因還是教師教的原因?於是,教研組活動開始關注教師的上課。先是教研組長聽其他教師的課,後來發展到同一教研組內部的教師相互之間觀課評課,最後發展出為了研究一個共同問題而開展的專題性觀課評課,於是觀課評課成為學校教研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教研組的全稱是教學研究小組,是學校與教師的研發機構之一,它不但是教師專業能力增進的重要舞台,還是教師形成專業歸屬感與學科崇拜的發源地。根據現有資料,教育部於1952年頒發的《中學暫行規程(草案)》中,早就明確規定:「中學各學科設教學研究組。由各科教員分別組織之,以研究改進教學工作為目的」
,其任務為討論及制定各科教學進度,研究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爾後,教育部於1957年還頒發《中學教研組工作條例(草案)》。顯然,我國中學教研組是在學習蘇聯經驗的背景下建立的。按照《中學教研組工作條例(草案)》的規定,教研組工作的內容是:學習有關中學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指示;研究教學大綱(如今改為課程標准)、教材和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工作鑽研教育理論和專業科學知識;總結、交流教學和指導課外活動的經驗。時至20世紀80年代,我國中小學教師和他們的教研組,有幸獲得提高教學研究含量的新機遇。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興起中小學教師參與教育研究的潮流。為此,在教育行政部門建立由各級教育科研室直到學校的教育科研室構成的教育研究管理系統,並建立選題、開題、立項、中期檢查、結題、專家評審及教育研究成果評獎的管理程序,從而使我國的教育研究別開生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教研室(教學研究室),屬於教育行政機構內部的職能部門。其中省、市、自治區級的教研室,除編寫教材、教學輔導材料之外,更是教育主管當局有關教學管理的「秘書」組織。區、縣級教研室主要參與學校教學指導與管理。這類教學研究機構重在調查情況,分析和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不免帶有就事論事的性質。時至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我國現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課題,使得原先的教學價值觀念受到很大的沖擊,促成教育研究系統的課題研究與教學研究系統的課程研究在學校教研組中合流的趨勢。
從上述的文獻中可以看出「教研室」有多重的含義,而我們平時所理解的「教研室」的概念更接近與「教研組」的概念(在中學)或者基層教學研究機構的概念(在高校)。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任務是不同的,基礎教育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繼承好基礎知識,同時全面發展學生自身。而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顯然不能拘泥於繼承知識和發展學生這兩個詞上,原因是高校教師同時肩負提高學生專業素養以及發展學科知識的雙重任務。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也需要關注其全面發展,但是這種關注逐漸走向次要地位,而對於學科知識的豐富和創造提到了首要位置,因為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但是歸根結底都要歸結於知識的不斷創新。因此從知識這個視角看,基礎教育重在繼承,而高等教育重在發展。從學生自身的發展視角看,基礎教育在於抓住「關鍵期」全面發展學生的多方面潛能,而高等教育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生存的本領,同時不斷引導學生挖掘生命的意義。
基礎教研組的主要作用應該是研究教學,研究如何讓學生有效的繼承知識,研究如何讓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因此對於教學法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基礎教育教師的研究應當主要是教學法的研究。當然在基礎教育中也具備這樣的條件,同一教研組的老師有共同的教學內容,這樣更容易放大教研組的作用。這一點在高等教育中就很難實現了,除非是在公共課的教學中,才可能出現老師們面臨同一教學內容的情形。那高等教育中就不研究教學只創造知識嗎(這是目前高校教研室的現狀)?我個人認為,我們在教學問題研究中還是應當有所作為的。下面就來談一談我的一些想法。
一、站在專業培養的高度研究教學
高等教育是專業化教育,是圍繞專業化培養展開的。我們不好以課程為目標研究教學,但是我們可以站在專業培養的高度研究教學。這就要求我們集合教研室的力量認真研究本專業的培養計劃。搞清楚專業培養的幾個基本問題。比如就教育技術學專業而言如下幾個問題需要研究:1、教育技術學是研究什麼學問的?2、教育技術專業畢業生將在哪些崗位謀職?3、教育技術專業應該學習哪些課程內容?4、課程內容與專業能力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何,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些課程?5、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怎麼樣的,也就是我們應該按照怎樣的先後順序來學習這些課程?6、所有的專業就是面向社會實踐的,作為實踐性較強的教育技術專業如何在大學這個「象牙塔」里培養社會所需的實踐智力?
二、站在學科特色的高度研究教學
雖然在大學中不好以課程為目標研究教學,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對於同一個學科,其內容是具有很大的聚合性的。如果一個學科由不相乾的零散知識組成,那麼他們不能稱其為「學科」,更無法據此培養我們的學生發展一個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專業」。因此課程不同,但是相關性很高。我們研究的問題可以不局限在一個課程的某些具體的問題,可以是在學科特色的高度研究教學。比如針對教育技術專業而言,我們可以研究如下幾類問題:1、教育技術學的理論課程教學法研究(可以分為學習理論、教學理論、課程理論幾個專題開展教研);2、教育技術學的實踐課程教學法研究(可以分別按照幾個實踐領域或者專業發展方向開展教研)。何況科學取向的教學論已經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光明的前景:教學的開展完全可以按照不同類型的知識有規律的進行。
三、站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高度研究教學四、突破學校的圈子進行教研
Ⅲ 學校督導匯報材料
[學校督導匯報材料][教師節作文 ]一、學校基本情況高砂中心小學現有一所中心校, 2所完小,3個教學點,共有27個教學班,學生數768人,中心園有四個班共122人,學校督導匯報材料。寄宿生93人,寄午生近100人。現有教職工103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23人,大專以上學歷72人。中心校佔地6262平方米。 校舍建築面積3643平方米,學校配有多媒體室,學生電腦室,保健室等。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美規范,整個學校干凈、整潔。二、重視整體規劃,改善辦學條件。近年來,為加強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多方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完成了學校操場硬化;安裝了五組太陽能熱水器;新建十間學生洗澡間;投入大量資金對學生食堂進行改造並通過市級驗收獲得三明市首批食品衛生B級單位;各教室安裝了電風扇、更換了窗簾;加強學校的美化、綠化;增添了兩個宣傳欄;開辦了學校老師食堂;期初增添了課桌三百多套,更換了教師辦公桌;更新了學生電腦、新增圖書七千五百多冊。目前在建工程――高砂中心小學宿舍樓,由三明境號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華宇(福建)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福建華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負責監理。新建學生宿舍樓佔地面積294平方米,建築面積1474平方米,預計總投資190多萬。2009年9月15日已封頂,9月22日主體框架驗收。預計2009年12月竣工。暑假期間(8月6日),由教育局、建設局、氣象局和縣質檢站四家聯合對我校及所轄各完小、教學點進行校舍安全聯合檢查。經檢查,各校不存在大的安全隱患,一些細節性的問題已做了整改。我校根據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要求,全面落實免費營養早餐工程。為寄宿生提供免費營養早餐,將寄宿生生活補助金足額、足量的用於提高學生的營養,周一至周五早餐交替提供牛奶、稀飯、雞蛋、麵包、饅頭、包子等食品。午餐和晚餐為學生提供3菜(1葷2素)1湯,實行定人、定桌、定位、分餐的方法。一、二年級學生就餐完後,餐具由學校後勤人員負責清洗;三年級以上的學生自己蒸飯,用完餐後,自己清洗餐具,並由學校後勤人員再次漂洗,所有餐具統一消毒。提供的所有食品都足量留樣,采購的所有食品都索證,與所有供貨商都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合理安排學生住宿,尤其關注一、二年級學生和女生的住宿安排。對一、二年級的寄宿生,學校安排了專門的生管教師,為學生洗澡、洗衣服、曬被褥,查鋪時提醒學生上廁所,提供保姆式的服務;對女生,安排女教師擔任生活指導,實行特別保護。所有寄宿生外出必須審批,周五寄宿生回家由家長簽退。寄宿生的接送由家長負責。三、關注教師發展,優化隊伍建設1、 加強班子建設。為建設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團結拼博,勇於創新的管理群體。我們注重班子的作風建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一是抓好理論學習,除了參加每周一次的教職工政治學習外,還有每周一的班子會上認真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工作;二是抓好廉政建設,實行校務公開,凡是大宗物品的購置,需校務會議討論決定。班子成員平時樂於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建議,多作調查研究,以便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以完善管理中的措施和方法。2、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教師隊伍的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辦好學校的關鍵是依靠教師。有什麼樣的教師隊伍,就會出什麼樣的教育質量。因此,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上,狠抓觀念更新,全面提高師資素質。我們主要是採取請進來和走出去辦法,每學年都請一些專家到校開講座;輪流派出年輕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本學期派出了林玲、萬月英、陳帶娣等老師到福州聽課學習;王金珠老師到廈門聽課學習;劉秀清、王金珠老師到南京聽課學習;我校還與三明實驗小學的教師結了幫教對子,小學中學高級教師俞燕子跟我校的游麗英和潘火英老師結成對子,郭老師與我校的周雲姬和連婉玉結成幫教對子,她們經常到我校來指導她們上課,10月份俞老師和潘老師在不同的班級各上了一節音樂課《快樂小舞曲》共同研討,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校要求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並用以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在實踐中,我們努力做到:一是提高教師的師德素質,從師魂抓起,提出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優質高效的師表形象要求,推進正氣新風的樹立;二是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利用崗位培訓,函授進修,自學考試,繼續教育等形式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互幫互學,雙向成才。三是建立聽課、說課、評課制度,實行對青年教師的導師制,新優教師結成教學對子,開展各項教學技能比武、優質課和教壇新秀的評選活動,讓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扎實的工作,規范化管理,使我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取得良好的成效,一年來,我校教師在各方面取得較好的成績,李榮華教師在省級數學錄像課比賽中獲一等獎;林麗萍老師在縣級英語教學比武中獲一等獎;余木英、劉秀清、吳金玉老師在縣級教學比武中獲得二三等獎;樂秀珍老師在市級下水文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張琳同學在市級英語講故事比賽中獲得三等獎。近三年來,教師撰寫的論文在縣級以上發表或獲獎的論文有278篇,教師的教學技能、作文、演講、課件製作在縣級以上比賽中多次獲獎。四、扎實教學工作,優化教育管理1、抓好德育常規 , 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學校重視德育隊伍建設,校長總負責,副校長、少先隊總輔導員和學校骨幹教師具體負責學校的德育日常工作。我們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精心布置宣傳欄,抓好班級布置,綠化美化校園,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處處體現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學校建立家校聯系制度,任課教師不定期進行家訪。同時,學校主動與派出所、村委會聯系,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德育管理網路,搞好共建工作,並邀請派出所教導員對全校師生進行法制講座。結合小學生的特點,用一個個具體的事例,以案釋法,以法論事,深入淺出的給同學們做了生動的報告。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組織教師參加了三明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每學年挑選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積極參加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班主任培訓,提高班主任管理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經常舉辦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並安排吳金玉、陳帶娣等四位老師參加省級班主任網路培訓學習;派出胡延梁、張愛珠、萬月英、李榮華四位老師參加全國性的班主任網路培訓;並結合實際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加強班隊工作,認真選拔培養班隊幹部,積極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班隊主題活動,上學年縣級隊會觀摩課在我校開展,並舉辦了隊儀式比賽,今年我校開展了童心頌祖國朗頌比賽、童心繪祖國比賽;在建國六十周年之際開展了我愛祖國簽名活動;各項活動都取得了較好的德育成效。養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環,為抓好學生養成教育,學校按《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培養學生十個良好習慣》要求,認真制定了《學生每日常規要求和檢查評比細則》,開展流動紅旗評比活動,對學生紀律,文明禮儀,行為規范,衛生保潔,早操眼操,班務活動等方面進行評比,通過爭先創先活動,促進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按縣局要求努力抓好學校三風建設,切實落實教師五要六不準和學生五要六不要的規定,組織全體師生認真學習,並將規定上牆,真正達到持續推進三風建設、持續突破發展障礙、持續濃厚工作氛圍、持續提升教育質量,推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2、加強教學常規管理要實施素質教育,關鍵的一點是要求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加強教學管理,規范教學行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的教學管理就要在這方面做好文章,我們的做法是:建立和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我們落實一個中心,管好一張總日課表。落實一個中心就是在學校工作中確定教學的中心地位,學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學,一切工作都要為教學服務,學校領導、教研組長、班主任、任課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抓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腳踏實地,不搞花架子,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管好一張總日課表,要求:(1)每位教師必須按教導處排定的時間上課,不能擅自調課。(2)每位教師必須按教導處排定的課表上課,不得改為其他課。(3)上好每一堂課。在日常管理中,我們著重抓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⑴ 嚴格執行教學計劃,按課程設置開齊開足各類課程,通過課堂主渠道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課時不擅自增減,控制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6小時,節假日無補課現象,課堂作業、家庭作業按規定要求,沒有發現用重復性作業懲罰學生的現象,教師節作文《學校督導匯報材料》。⑵ 抓好體、音、美等綜合課教學。在開齊、開足、上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愛好特長。全面落實專職技能科教師,每門技能科有專職教師。村校開設英語課,不因是村校而降低教學要求,同時加強督查檢測並開展多種多樣技能方面的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特長愛好。學校體育達標率99%以上,優秀率30%以上;每年召開田徑運動會;平時堅持兩課兩操兩活動,視力不良率小於5%;抓好學生日常的衛生習慣和健康教育,學生健康檔案齊全,並按要求做好學生疾病預防工作;組織體、音、美等活動並開展多樣的單項競賽,積極參加縣組織的各項比賽,並能取得好成績。⑶ 積極開展興趣小組活動,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小組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措施、內容豐富多樣。同時,我們努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每年五、六月份舉行校園藝術活動;在重大節日走向社會,匯報學習成果,鍛煉學生能力,積極開展道德教育宣傳活動,配合政府開展農村農業現代化教育,學校的特色教學活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教學管理必須在嚴格執行教學計劃,開足開齊課程的基礎上,把教師的著力點引導到如何上好每一堂課,如何提高學科教學質量上來。為此,我們加強對教學常規中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和考查五個基本環節的管理,實行教學全程管理。在備課方面,要求教師過好三關,即過個人鑽研關、集體研究關,熟悉課程標准。強調備課應重點考慮如何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中心環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的課堂教學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做到6點:(1)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嚴密組織教學;(2)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使每位學生都學有所得;(3)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注重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獲取知識;(4)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發揮學生思維創造力,激活課堂。(5)語言表達准確、精煉、有條理性,板書工整、規范,注重學生動手實踐。(6)注重教學中的信息反饋,及時調節教學內容、方法、速度,堅持寫教學後記。在作業批改上,要求教師一是精心設計作業,量適中,難易適度;二是要求及時批改,認真訂正,做好記錄;三是要求及時講評,當堂糾正,作業批改規范化。在輔導上,要求教師認真輔導,循循善誘,在轉化學困生上建立學困生轉化檔案,每個教師落實2至3名幫教對象。同時,建立互幫小組,定轉化措施,學困生有了較大的進步。在考查上,要求教師認真做好考查工作,做好質量分析,近三年來,在老師的精心輔導下,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了較好地發展。在各類競賽中,學生獲縣級以上獎勵達200多人次。3、 加強教學研究。教學研究必須與教學實際緊密聯系,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此,我們抓好重點課題,增強科研意識,以科研為先導,用科研促教學,努力使教師從以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軌。我校積極申報和開展各級課題研究工作,目前已有兩個縣級課題順利結題,並獲上級專家好評。學校每年還組織開展研討交流、論文評比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交流活動。每位教師按要求參加相應的課題開展教改實驗,在教法、學法上探討創新,向科研要質量,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4、加強衛生工作,提高預防意識預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是保障師生身體健康,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生活秩序,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工作,我校加強領導,提高防控意識。成立防控領導小組,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安排專人負責收集信息和統計報告。加強宣傳,普及防控知識。利用廣播、黑板報、學生集會、班隊活動等載體,宣傳防控知識,防控知識得到普及。加強監督,落實防控工作。我校的具體做法是:①校園環境及衛生整治。校園環境及衛生整治。劃分班級衛生責任區,每天進行三次衛生打掃情況檢查,每周安排一次全校衛生大清理,並加強衛生保潔督查。並對全校進行消毒,重點是教室、食堂、宿舍、廁所、排水溝等地方,作到無衛生死角。②防控知識宣傳。發放《防控甲型H1N1流感致家長一封信》,利用板報、專欄、國旗下專題講話等形式宣傳講解《怎樣預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加強學生個人衛生教育,要求學生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曬被褥,做好個人衛生。④配備相應器材。學校按有關文件配備要求,配備體溫槍和體溫計。目前,學校已為小學部、中心園各配備1把體溫槍,已為每個班級配備了3支體溫計,每間宿舍配備1支體溫計,為落實晨檢工作提供了便利。③落實晨檢制度。幼兒園、各班級認真對學生進行晨檢,並如實填報晨檢記錄表,於每天上午十點前報送學校,由分管衛生的學校領導統計後,每天下午二點前將信息及時上報縣局和鄉鎮有關部門。從第四周開始,每天7點半由值日行政和老師在校門口用體溫槍對學生進行晨檢,上課後對一些提早到校的學生由任課教師負責晨檢。在晨檢中發現有發熱、咳嗽、咽痛等病情的學生,立即送衛生院就診,並及時通知家長;對請假的學生進行情況跟蹤,了解原因。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預防。④根據衛生部門推薦的預防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處方及時到葯店購買,由生管老師按葯方要求煮好葯湯提供給寄宿生,通學生由班主任提供葯方給學生讓家長負責預防。⑤根據縣衛生防疫的安排認真做好甲型H1N1的疫苗接種工作,除了不宜接種的教師外,全部按規定接受接種。五、做好控輟保學工作,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為確保控輟保學工作落到實處,促進教育事業發展,我校實行班子聯系年級,班主任具體負責的制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具體措施:1、凡是開學報名注冊的適齡兒童,即取得我校學籍,任何班級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驅趕學生。開學報名時,各班班主任必須認真填寫報名冊和在校學生基本情況統計表並交教導處存檔。2、如有學生正常流動,如:轉學、休學等情況。要求各班班主任把學生的情況和學生家長出據的申請書報教導處,由教導處審核後方為有效。各班從學期開始到學期末的學生人數必須一致(除正常轉學外),一旦學生人數不吻合,就視為驅趕學困生。休學不足半年要求回學校學習的學生,按學校有關規定,無條件回原班就讀。3、負責學籍管理的領導必須按照學校學籍管理規定,認真做好記錄和存檔工作。4、按上級要求,各班學生鞏固率必須保證100%。5、 每學期開學後一個月之內,各班的學生名冊必須如實地報教導處,學校將派人到各班進行核實。6、各班班主任在開學初一定要掌握每位學生家長的聯系方式,如有學生未到校上課,每位任課教師必須馬上與家長聯系,並向學校值周領導匯報。7、針對外地流動人口的學生,班主任一定要與家長商量妥當,中途退學的在離開學校之前務必將申請書交到教導處,辦齊手續後才能視為正常流動。通過以上控輟保學措施的施行,本轄區6~11周歲學齡兒童1057人,在本施教區入學572人,在本縣外施教區入學255人,在外縣、市入學222人,11歲已入中學8人,學齡人口入學率100%。我校上學年有在校生810人,畢業159人,新招一年級新生131人。我鎮現有3—5歲的學前適齡兒童573人, 3---5周歲入園兒童488人,入園率85.17%。六、關愛留守兒童創學校特色加強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我鎮有14個行政村,人口1.8萬,外出經營小吃、務工、經商六千多人;在校生中有留守兒童205人,占學生總數近30%。由於父母監護的缺失,親情的關愛不夠,部分留守兒童在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生活、學習等方面都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為了有效幫助他們,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校強化領導、精心組織、廣泛宣傳動員,加大力度推進我校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和教育, 愛心媽媽結對子是我校對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的活動之一。現有90位愛心媽媽參加活動,其中男性25位,女性65位;社會人士30位,本校老師60位。共有90位留守兒童跟愛心媽媽結成對子1、根據縣教育局、縣婦聯、高砂鎮黨委政府關愛留守兒童的有關精神,我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三位副校長和總輔導員為副組長,學校各處室、部分鎮直機關領導、縣屬單位幹部、規模企業老總、村主幹為領導小組成員,開展以愛心媽媽結對子為主的系列活動,設立愛心媽媽工作室,切實為愛心媽媽活動順利、健康、有序開展提供完善的活動組織機構.2、活動制度健全為了能使活動順利開展,學校制定了關愛留守兒童管理制度、活動職責,活動計劃、活動內容,實施措施.對留守兒童做到三個清楚, 即:清楚了解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清楚知道留守兒童的代管人,清楚地掌握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的去向和聯系辦法。建立留守兒童個案跟蹤表和信息卡,其內容包括:①學生本人基本情況: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班級、學習成績、行為表現、心理狀況等項目.②家庭基本情況:含家庭成員、年齡、身體狀況、工作單位或務工詳細地址、月收入、聯系電話、備注等欄目.③監管人基本情況:監管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詳細住址、聯系電話。信息卡由愛心媽媽填寫,實行動態管理,確保活動的扎實開展。3、活動人員結構多元化搭建平台,爭取社會力量的參與。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廣泛宣傳動員,爭取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與,現有鎮直機關領導、縣屬單位幹部、規模企業老總、村干、及退休教師與我校留守兒童結成關愛對子,進行關愛幫扶。挖掘校本資源,發揮學校教師教育優勢。活動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教師的工作優勢,用那慈母般的師愛關愛留守兒童。4、活動內容明確為了讓缺乏父母親情關愛的留守兒童能健康成長,愛心媽媽要關愛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安全防範、生活情況、學習成績。為此,活動確定了明確的內容:思想關愛篇、生活關愛篇、學習關愛篇,整個活動圍繞這三部曲扎扎實實的開展。5、階段性成果⑴、活動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的肯定2008年全縣愛心媽媽 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幫扶經驗交流會 在高砂鎮召開.三明市農村留守兒童家教巡迴演講在我校開展活動.我校的愛心媽媽 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幫扶活動得到各報社的關注.活動多次在《福建日報》和《三明日報》報道。校領導與教師個人在 愛心媽媽 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幫扶活動獲得的表彰.⑵、留守兒童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愛各界人士給孩子們過六一各界人士給孩子們過中秋⑶、留守兒童學會用愛心回饋社會四川地震熱心捐款社區衛生大掃除結對子留守兒童給愛媽媽送禮物,並祝她們教師節快樂慰問看望敬老院老人我們開展了愛心媽媽關愛活動,使我們的留守兒童體驗到:離開父母不乏親情,留守在家不缺關愛。⑷、深化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重新充實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制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學期初,對留守兒童摸底調查,按年級造好留守兒童花名冊,填寫留守兒童簡明登記表。與福建省讀書援助協會取得聯系,上報留守兒童花名冊,確定援助對象。按創建標准做好留守流動兒童之家申報工作。(六有:有場地、有機構、有制度、有活動、有隊伍、有資料)七、加強安全教育創建和諧校園1、建章立制一是建立一崗雙責制。為了全面落實校園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制度和措施。學校班子既要做好分管的業務工作,又要切實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安全工作,以良好的校園秩序和優美的校園環境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服務。二是建立監督檢查制度。成立了由校長為組長的安全監督檢查小組,定期召開安全例會,匯總情況,提出要求,研究辦法,制定措施,落實整改。(1)定期檢查校園校舍和設施,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杜絕事故發生;(2)加強校園學生的活動秩序的檢查與管理,防止學生課間的惡性事故發生;(3)安全檢查堅持三結合:綜合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日常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自查與抽查相結合,確保安全無疏漏、無死角。三是建立信息反饋制度。學校確定總務主任為安全信息員,認真做好安全工作的月報和季報工作,嚴格執行安全工作信息反饋制度和信息通報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匯報,向全校師生通報。四是建立宣傳制度。學校利用行政會議、全體教師會議、家長會、學生集會、升旗儀式、板報、宣傳欄、校園網、校園廣播等途徑,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的宣傳工作。通過有力宣傳,營造一種全員參與、齊心協力共建有序校園的良好氛圍。五是建立家長聯絡制度。進一步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聯系,對學生實行在校時間的監控和應上學時間的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與家長取得聯系。學校還利用給家長的一封信和電話等形式,將學校所開展的活動與要求,所採取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及時向家長通報,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六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對於疏於職守,思想不重視,工作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缺乏大局觀念、不服從統一指揮和調度,影響學校安全與穩定的嚴肅批評與查處。七是建立目標責任制。學校與各班主任簽訂了目標安全責任書,明確責任意識和崗位職責。2、積極開展安全教育:(1)開學初各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2)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3)強化交通、飲食衛生、用電、游泳、預防季節性疾病等安全教育;(4)積極開展安全逃生演練。3、重視安全過程管理:(1)嚴格出缺勤登記制度;(2)進一步強化行政值班巡課制;(3)加強學生戶外活動管理,尤其是體育課的管理;(4)教育學生遵守交通法規;(5)繼續執行食堂菜餚留樣制度,杜絕三無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保證師生生命安全。(6)加強寄宿生管理。總之,我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通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城區校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一定盡心盡責,進一步規范管理,提高辦學水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督導匯報材料〕【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Ⅳ 柳江縣的教育
民國19年(1930年),馬平縣政府始撥款504元,在城廂(今柳州市)模範小學附設一個幼兒班,招收幼兒42名。25年,開辦柳州城中鎮幼稚園,設主任1人,教師4人,招收幼兒200名,課程設識字、計算、美工、唱遊等。30年,在今柳州中山西路的柳州日報社處開辦德健幼兒園,招幼兒100名。32年,因設備不足和日本飛機經常騷擾、家長不願送幼兒入園而停辦。36年,柳州熱心人士陳顯揚等發動群眾捐資,在谷埠街又開辦一所幼兒園,招收幼兒50名,設教師2人。此幼兒園直辦至柳州市解放。此外,19年,模範小學附設一個幼兒班,設有固定教材,以游戲、唱歌為主,只教十以內的數字,教師重管不重教。
1952年,拉堡小學附設一個幼兒班,招收幼兒50人,配教師2人,設備簡陋。1958年9月,開辦縣機關保育院,實行全托制。「文革」中,縣機關保育院和附設幼兒班被迫停辦。1969年,縣機關保育院和附設幼兒班才相繼恢復。1981年,拉堡鎮屬各單位捐資1470多元創辦鎮幼兒園,招收幼兒68人,配教師4人。1982年,縣玻璃廠開辦一所幼兒園。1984年以後,各鄉中心校及有些村委會所在地的小學也先後辦了幼兒班和學前班。幼兒園的課程,有識字、計算、美工、唱遊、語言、常識、音樂、體育等。1980年前後,曾採用廣州和浙江編寫的教材。1983年後才使用全國通用教材《幼兒教育綱要》。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柳州始辦馬平縣城區第一初等小學堂。是為柳江縣開辦小學之始。次年,馬平縣知縣奉令將柳江書院改為馬邑兩等小學堂。課程有:國文、算術、英文、歷史、地理、格致、終身、圖畫、體操、音樂等,學制為7年(初小4年,高小3年)。光緒三十四年,在縣城十字街節孝祠(今柳州市中山東路新華書店處)建立馬邑女子小學堂。
民國元年(1912年),馬平縣政府在城廂(柳州市)設立樂群小學、河南小學、馬平縣女子小學、進化小學。鄉鎮小學當時只設有拉堡、洛滿、里高3所,其餘圩鎮仍保留私塾,直到民國4年,里雍、百朋、流山、進德、成團、三都、土博、穿山等鄉才先後都辦起初等小學。由於經費不足,一般是利用當地廟宇作校舍,設備也很簡陋。10年以後,廣西政局動盪,多數小學被迫停課。14年,才逐步恢復。21年,全縣連村小學共增加到114所,學生7516人。23年,新桂系制定《廣西普及國民基礎教育五年計劃》規定:每鄉、鎮設國民中心小學1所,每村街設立國民基礎小學1所。當時全縣有高等小學1所,兩等小學16所,初級小學168所。中心小學校長由鄉、鎮長兼任,國民基礎學校校長由村街長兼任。27年,全縣有中心國民基礎學校(即鄉、鎮小學,30年改稱中心國民學校)30所,國民基礎學校(即村小學,30年改稱國民學校)246所。抗戰開始,淪陷區的機關、團體和難民都向後方轉移,柳州人口急劇增漲,入學兒童相應增多,公立小學容納不了,私立小學應運而生。柳州先後建立了克強、中山、龍城、文惠、黃花崗、中正等私立小學。33年秋,日本侵略軍侵入柳江縣境,全縣中小學都被迫停課。日軍退出後,直至35年春,全縣能復課的中心國民學校才22所,國民學校才154所。至37年,全縣小學才基本恢復正常。據統計,當年全縣(包括今柳州市及郊區)中心國民學校有30所(相當解放後的大隊小學),國民學校有246所(相當解放後的村校教學點),但有的只有1個班,10多個學生;有的是空掛牌子,並不上課。
1950年,柳江縣人民政府接管民國留下的各鄉中心小學14所,共24個班,學生715人。當時由於土匪騷擾,很多小學無法上課,只有思賢、進德、大榮、六道等小學堅持上課,但來校學生也不多。1951年,全縣小學發展到67所,213個班,學生7881人。1952年全縣土地改革結束後,小學增加到94所,413個班,學生16226人。1956年,隨著農業合作化的發展,全縣小學發展到97所,631個班,學生27853人,相當於1951年的3.53倍還多(邊遠山區群眾自發開辦的教學班不計在內)。1960年,有小學114所,706個班,學生37841人。當年動員小學超齡生回隊參加生產勞動。1962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全縣小學調整為201所,565個班,在校學生28876人。1966年「文革」開始後,全縣學校停課鬧革命,教師被沖擊,社會上打、砸、搶成風,學校遭到嚴重破壞。1968年,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委員會進駐小學掌權,提出「復課鬧革命」,砍掉基礎課程,只學毛澤東語錄,取消考試和留級制度,學校出現了砸「三表」(課程表、作息時間表、教學進度表)現象。此後,大隊小學辦戴帽初中或高中,770多名教師被層層上調,削弱了小學師資,教學質量大大降低。1972年整頓了學校秩序,提出上好社會主義文化課,教學開始有所好轉。但第二年以後,又被說成是「資本主義回潮」,學生被迫放棄學習,參加「批林批孔」和「反師道尊嚴」的斗爭。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小學教育才逐漸恢復正常。1977年,各校先後恢復了各種規章制度。1978年,教育部公布了修訂的《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全縣學校進行調整,撤消了大隊小學戴帽高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了加強小學基礎教學,又逐步地撤消了大隊小學戴帽初中。1980年,全縣小學109所,教學點320個,1670個班,在校學生54572人。1981年,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1.2%。1985年,在縣城增辦第二小學。當年,全縣小學共125所,村教學點223個,共1602個班,學生59543人。 解放前,今柳江縣境內沒有一所中學,青少年讀初中都得到柳州去。民國38年以前,柳州除省立柳州中學、私立龍城中學、中正中學、大道中學、豫章中學外,縣立中學先後有:
馬平縣立初級中學,民國16年建,校址在青雲街學院衙門(今中山西路柳州日報社處)。22年,該校並入廣西省立第四中學。柳江縣立國民中學,29年柳江縣參議會、縣政府根據《廣西國民中學辦學大綱》籌辦,並定柳州景行路黌學(今市二中)為臨時校址,同時在思賢鄉木羅村籌建永久校舍。因柳州常遭日機轟炸,次年3月才開始招收3個班新生180人。31年秋季以後,該校先後開辦一年制的簡易師范2個班和高中先修班,同時招收初中班和國中班。32年9月,木羅村新校舍建成,全校師生500餘人遷到新校址上課。33年11月,日本侵略軍入縣後校舍遭破壞,學校再遷回柳州舊址。35年停止招收國中班,只收初中班,校名改為柳江縣立初級中學,一直辦到柳江縣解放。柳江縣立第二初級中學始建於36年,稱縣中河南分校,校址在河南圩亭(今東風商場處)。38年遷入新校舍(桐油山下,今市一中處),改稱柳江縣立第二初級中學,一直辦到柳江縣解放。1950年12月,縣立國民中學、縣立第二初級中學,都劃歸柳州市。
1951年4月,柳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建立柳江縣初級中學。先利用土改時沒收的成團鄉靈江村大地主的房屋作臨時校舍,一面在拉堡圩興建新校舍。最初招生3個班,共150人。1953年春,新校舍基本建成,校址由成團遷拉堡,當年招生3個班。1956年,改辦完全中學,除招收各年級初中生外,開始招高中新生兩個班;兼收來賓、柳城兩縣部分學生。另外,在三都、百朋、成團、洛滿、穿山等區各新辦一所初中,各招生兩個班,分別稱柳江縣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1958年,教育也掀起「大躍進」高潮,又在里雍、土博兩區各辦一所初中,校名分別為柳江縣六中、七中,各招收新生兩個班,並把三都中學辦成完全中學,招收高中新生一個班。1959年9月,全縣各中學都改為以所在地點名稱命名。1962年進行調整,停辦成團、里雍、土博中學,三都中學停止招高中生。同時各校開始貫徹《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簡稱「五十條」),重新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改變學生勞動過多、參加社會活動過多的做法。1963年再次調整原來8所中學,又精簡為5所,43個班精簡為34個班。1966年,各中學都捲入「文革」停課「鬧革命」,先後有700名師生外出串連,用去柳江縣和外地國家經費28萬多元。1967年3月,部分學生回校鬧革命,組成各種名目的戰斗隊,批判、揪斗學校領導和教師,並向教育行政部門奪權。10月,中央發出《關於中、小學復課鬧革命的通知》後,大部分師生陸續回校,在大批判、大辯論中逐步形成兩派,在「文攻武衛」的口號下開始武鬥,一時打、砸、搶成風,學校遭到嚴重破壞。三都中學所有的課桌凳被搶劫一空,教室、宿舍的門板、門框、窗扇、窗框也被撬走,圖書、儀器無一倖存,教師的衣物也多被搶走。
1969年,各中學相繼正式復課後,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委員會陸續派人進駐學校,領導一切,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防修反修」,亂批亂斗。柳江中學45名教職員就有40人被批判、斗爭、圍攻,其中5人被抄家,11人遭毒打致殘,19人被隔離審查,2人被抓入監獄坐牢,1人無辜被殺害,21人長期被掛牌勞役。同時,批判「專家治校」、「智育第一」,以致形成以勞動代替教學的偏向。同年9月,進德中學、成團中學、里雍中學被迫搬到拉堡,合並為柳江中學;縣教育行政部門按照《人民日報》發表的《農村中小學大綱》(草案)的精神,決定廢除考試制度和留級制度,招生採取推薦與選拔相結合的辦法。1970年,提出「讀初中不出大隊,讀高中不出公社」的口號,又恢復成團、土博和里雍3所中學,增設福塘中學(當時名為福塘「五七」中學),各公社中學統統改辦高中,把初中下放給大隊辦。至1976年,全縣103個大隊有98個辦了戴帽初中。合格師資不足,就層層拔高使用。結果,有770多名小學教師被「拔」上來教初中,許多初中教師則教高中,致使教學質量嚴重下降。當年,縣革委會還決定停辦柳江中學,撥款3萬元在穿山公社開辦柳江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招生200人,分為農機、農技、水電、林業、畜牧、衛生等6個專業。初建校時,搭茅棚做教室和宿舍,將縣城柳江中學的課桌、公文櫃、床架、辦公桌椅搬去使用。只辦了一年,又遷回縣城恢復柳江中學。1972年9月,縣革委抽調一批大隊幹部到各中學充當領導(即所謂「摻沙子」),加強工農兵對學校的管理。強調學校要走「五·七」道路,要辦工廠、農場,教學要走出去,請進來。當時,百朋中學在校辦工廠、農場和開門辦學等方面「成績」比較突出,成為柳州地區的重點中學。區內外不少學校都到該校參觀,內蒙古、新疆等地的教育參觀團也不遠千里而來。
粉碎「四人幫」後,1978年7月,根據教育部《關於辦好一批重點中小學試行方案》的通知,縣教育局確定柳江中學為縣重點中學。8月,成立拉堡中學。1980年秋起,開始改革中等教育結構。穿山、成團、三都、里雍、土博等中學,停止招收高中生。1981年增辦白沙中學、進德二中、三都二中、穿山二中、百朋二中、土博二中、流山中學。1982年洛滿中學停止招收高中生。1983年,縣城增辦柳江二中,定為重點初中,每年都向全縣招收新生兩個班(1985年取消)。1984年,穿山二中停辦,學生並入穿山中學。1985年,全縣有完全中學兩所(柳江中學、拉堡中學),仍有高中班的鄉中學3所(進德、百朋、三都),縣、鄉初中11所,共有高中29個班,學生1371人;初中124個班,學生6135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柳江縣在中學教育方面,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教育規律辦事,加強學校管理,建立教學質量目標,加強質量控制,抓好質量分析,嚴格質量把關,重視質量服務方面的五個方面管理,即:制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綱要、建立良好的教學常規和學生管理條例、提出狠抓「雙基」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具體措施。要求教師抓好備課、上課、作業批改、成績考核四個環節;要求學生抓好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四個環節,努力把教育質量搞上去。為此,幾年來縣教研室還舉辦教學改革學習班8期,專題講座十多次,鄉一級上公開課200多節,先後引進外地教學法16種,徵集較有價值的教學論文162篇(都分別發表在自治區級、全國性和《柳江教育》上),還通過電教活動和多次學習、聽課和參觀訪問等,交流教學經驗,促進了全縣教學改革出現新面貌和取得成績。柳江中學這樣做後,不僅1980年至1986年的高中畢業生考上大中專院校744人、升學率佔72.4%,而且畢業回鄉的學生中,有31人當上鄉幹部,27人當上民辦教師,2人被選為縣八屆人大代表,有的入了黨,有的成為種養專業戶,有的被聘為農民技術員,都為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該校80屆高二班原是個紀律差、成績差的「雙差班」,經過一年努力,迅速改變面貌,1981年高考中被錄取大中專院校23人。百朋中學的畢業生,除1979、1980年升學率分別為37%和40.2%外,公社各大隊的農科組成員大多數是該校畢業的學生。1984年,全縣報考初中5942人,錄取2180人,升學率為36.7%;高中畢業生362人,考取大中專院校191人,升學率為52.8%。 清末,馬平縣書院教師及城鄉塾師大都是當地秀才和宿儒。開辦柳州府中學堂後,文科教師仍是縣內舉人、貢生;理科教師一般到外地聘請。
民國初年,縣城小學教師一般以師范畢業生充任,鄉鎮小學教師大多數仍是當地有名望的讀書人充任;中學教師多聘請外地人擔任。民國15年以後,柳江縣籍的大專、高師畢業生陸續回縣參加教育工作,中學教師隊伍才不斷得到充實。
抗日戰爭期間,各省、市南遷的中、小學教師有不少加入柳江縣中小學教師隊伍,此外,柳慶師范、香山慈幼院等也為柳江縣培養了一定數量的小學教師和幼兒教師。解放戰爭期間,除高等院校及師范學校畢業生充任中、小學教師外,國民中學和其他公私立中學畢業生也有很多人加入小學教師隊伍。
解放初期,按照「維持現狀,立即開學」的原則,柳江縣對原任教職工採用「留去自由」的做法,留用了一部分小學教師。此外,還在寒、暑假舉辦教師講習會時,吸收社會上一些知識分子參加學習,補充小學教師的不足。1952年,柳江縣中學開辦教師培訓班,有58人參加學習,學習結束後,有56人分配當小學教師。但中學教師仍靠上級調配。1958年,上級開始從湖南、江蘇、河南、上海、浙江等省市大專畢業生中分配10名到柳江縣任教。以後連年都有分配。1972年以後除了接收上級分配來的大專及師范生外,為了解決中小學師資不足的問題,縣教育局選送4名教師到大專院校培訓,又在柳江縣中附設師范班和各種短訓班。1976年,縣師范學校正式成立,到1983年共培養師范生350人,各科專業短訓班結業1222人。1983年至1985年,又舉辦語文、音樂、美術、體育等科的短訓班,培訓各種專業教師321人。1985年,全縣公辦小學教師774人,佔小學教師總數的37%;公辦中學教師313人,佔中學教師總數的88%。
Ⅳ 如何有效利用教學資源進行教育教學
如何有效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 作者: 袁英 (小學語文 四川宜賓小學語文一班 ) 評論數/瀏覽數: 1 / 997 發表日期: 2010-12-29 09:49:21 一、作為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和能力的培養。 說句實話,現代教師應具備的能力有很多,但我認為,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最基本的,教師應該具備以下能力: 1、終身學習能力。一位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要有自己廣博的知識背景,這樣,才能與學生保持信息上的對稱,才能讓學生覺得你這位老師不錯,才願意上你的課,這樣,你的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就會好。而要做到這些,我們教師不僅僅是要了解和掌握學科以內的專業知識,發展狀況,更需要了解學科以外學生可能接觸到的知識。再說了,現在講究學科整合,教師不能只掌握單一學科的知識,要求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又要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教師的教育功能。 2、善於獲取和積累外部現有教學資源,並對它進行加工處理、推陳創新的能力; 3、時刻關注新聞報道或媒體信息、及時捕捉教學信息,根據教學要求,自製原創試題應用於課堂教學的能力; 4、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自製教學課件、教學積件用於解決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能力。 5、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庫。資源庫應根據教學實際進行分類並及時更新;同時還要收藏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學科網站。(介紹自己的教學資源庫) 二、課堂教學資源的分類、來源及存儲。 (一)教學資源的分類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和化學學科特點,我覺得,我們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以下分類: 1、根據資源的完整性與否,可分為整體資源和素材資源。比如,我們常說的教學設計、上課課件、中考試題即為整體資源;而如圖片、某些為解決某個專項問題的視頻、動畫即為素材資源。 2、根據我們通常應用的資源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七大類:試題資源;課件、積件資源;教學預設也就是教案資源;論文資源;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資源;新聞報道資源、專業書籍等。 (二)教學資源的來源 教學資源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資源:教案、課件、積件、論文、教學反思、教學案例、課題報告;各省市中考試題,優秀教師試題設計等。 2、身邊資源:本市、本縣或區里的期末試題或中考模擬試題、學校老師命制的試題。本市、本縣、本區舉行教案比賽、課件製作比賽、自製教具 比賽、論文比賽,這些資源,都要盡量想辦法得到,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資源,參考價值是非常大的,其間包含了很多一線老師教學經驗、教育智慧的總結與體現。 3、教師資源:我們常常抱怨教學資源不夠豐富,卻忘記了就在我們的身邊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可以在上課前把自己拿不定主意的問題請教身邊的老師。有時知識與情感的共鳴就這樣產生,我個人認為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更有利於和諧人際關系的構成。當然,如果有共同的興趣與愛好,也可以與其他老師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平常教學活動中的聽課、評課;專家、專題講座(如6 月份,中考前,省教研室黃建國主任來到吉安,為我們作了「讓教育回歸自然,讓課堂貼近真實」的講座。)。 4、學生資源:我們在教學前常常會讓學生採用各種途徑自學,細細想來,這個環節其實不是可有可無的,特別是我們化學,有很多東西可以讓學生課外動手、動腦。如果讓孩子們在課前去這樣做的話,你會發現你的教學效果會好很多,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比如,我們在第十二單元,很多學生對熱塑性和熱固性塑料,缺乏感性認識,課前可以讓學生收集不同的塑料製品,然後指導學生歸類,最後進行實驗得出。這樣,既解決了教學問題,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空間,為今後的生活、考試打下了基礎。 5、媒體資源:化學來自生活,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細心觀察與對比,你會發現,在我們的新聞報道中,有很多與化學相關的東西。如果你能及時 發現並應用於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到化學的重要性,從而讓他們認識到,學習化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自然而然,既達到了我們聯系生活的創新教學,又達到了我們素質教育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6、原創資源:隨著數碼技術產品的普及,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隨著我們視野的延伸,其實,在我們自己的工作、生活當中,有很多與我們教學相關的資料可以進行採集,這種採集,既可以是實物、也可以圖片、也可以是視頻資源等。比如,水污染的現狀、空氣污染及天氣預報的某些指數,這是很容易捕捉到當地相關的教學素材的。 7、教輔資源:廣義上的教輔資源,我認為應該包括課程標准,考試說明,教參、各種專業書籍和市面上各種復習資料。現在我們通常說教輔,就是指市面上的各種復習資料。雖然教輔利用不當,會降低教育教學質量:因為它使某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變形、責任心降低;因為它對「題海戰術」助紂為虐,使學生的時間受到更為殘酷的剝奪。 但現在我們的教學,事實上已經離不開教輔。所以,我個人認為,關鍵是我們老師要正確地對待教輔,首先是要精心選擇教輔,我個人主要是選擇那種試題較少,但比較典型、試題新穎的教輔;其次,在使用教輔的過程當中,我並不要求學生把教輔上的題目全部做,一是因為學生沒時間,二是沒必要(因為有些試題太難,特別是中考最後階段,更加要把握好這個度。),所以,我在學生做之前,盡量做到自己先做一遍;最後是對於發現的典型試題,我盡量到網路上搜索然後分類存儲下來(不行的話,自己打出來)。 8、教學反思:6 月12 日,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曹主任對我校全體老師作了 「讓教學反思成為教師的職業習慣」的專題講座,曹主任重點向我校老師講解了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反思什麼,如何反思等內容,曹主任以他專業素養的豐富,見多識廣的經驗,親歷親為的教學體驗,使得整場講座顯得生動有趣,使我校教師受益匪淺。有機會,歡迎大家讀讀這篇文章。因此,我們老師,要多進行教學反思,要及時把教學反思形成文字保留下來,以便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優化課堂教學。 (三)教學資源的存儲 前面我已經說過,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學資源庫——既要有傳統(紙質)資源庫,又要有電子資源庫。但資源庫並不是簡單的資源堆積,不然的話,資源一多,如果分類、存儲不合理,則需要時查找就非常不方便。紙質資源庫,我相信各位老師都有,就不展開說,我建議大家經常把平常使用的教輔上發現的典型例題、價值比較大的習題剪貼下來,然後進行歸類與整合。電子資源庫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和修改非常方便,下面向大家介紹我建立電子資源庫的過程:我是從03 年調入到吉安四中的,04 年上半年購買電腦的,自從有電腦,我就開始存儲自己積累的一些資源,但06 年因為意外,我之前存儲的資源,因為硬碟的損壞而損失殆盡,當時很是痛心。也正因為這樣,所以,07 年下半年,我決定把資源存在於網路當中,因為存在網路當中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隨時隨地可以使用,也就是07 年下半年,我購買了一個空間,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網路資源庫。現在,我的教學資源實現了三同步:學校電腦、家庭電腦、 網路硬碟三個地方的資源自動同步更新(我使用的是美國最先進的網路存儲和支持外鏈技術)。其次,資源的分類,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自己應用的感受,我現在主要是按我們九年級化學十二個單元進行存儲,當然,也會建立其它的文件夾。這樣,給查找和使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三、課堂教學資源的應用。 把課堂教學資源應用於我們的課堂實際,才是我們建立教學資源庫的終極目的。我想,最主要的,應該是應用於三方面,一是教案的設計,二是課件的製作,三是教輔資料的編寫。下面,我就這三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做法。 首先是教案的設計,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現在有的新提法叫教學預設,雖然概念之間略有差別,但大致的意思不會相差很大。 教案的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目標的設計。我們知道,學科總的培養目標必須細化為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通過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的落實和支撐,才能使學科總的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些老師教案中所寫的教學目標,不是教師自己根據這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及學校的實際來設計的,而是從有關材料中抄來的。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的課,無論如何也談不上是優質的課。教師上每一節課之前,首先必須明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希望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得到些什麼,經歷些什麼,體驗些什麼,發展些什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維目標。二 是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學生學習活動、學習方式的設計;三是教學資源的設計與准備,包括實驗器材、素材、課件等教學資源的准備。 1、我個人認為,只有既符合新課程標准,又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案,才是好的教案,好的教學設計,一定要體現「三為主原則」,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因此,我們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既要考慮到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知識准備和最近發展區兩方面),考慮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因為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同時,我們的教案設計,也一定要有創新性。別人的優秀教學設計,不是不可以用,而是應該知道和注意如何用。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一定要在借鑒別人好的東西的基礎上,創新地發展自己的東西,什麼叫優質教案?我個人覺得,就是既借鑒了他人的成功經驗,又提出了自己創新的設計——當然這種創新必需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實際,才是優質教案(建議備課時多參考幾篇別人的優質教案,我覺得,不同的教案,有不同的獨特之處,我們自己在斟酌的基礎上,選擇性地吸收,創造性地發展)。因此,建立自己教案的電子資源庫,在教學生成之後,進行反思,進行交流,再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這樣,對自己教學的提高,非常有用。 在教學設計過程當中,有一環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訓練的設計。訓練的設計,廣義的訓練,包括很多,如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等,下面,我跟大家交流的,主要是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既通常所說的,解題能力的訓練。 學生的習題設計,主要包括下列幾方面:課堂練習、課後作業、考試或測試習題。我的學生,相對其他老師所教的學生,相對而言,在學化學上,作業的負擔,會少很多,學生也體會到,在九年級,我的化學作業,可能是所有科目中最少的。說句實話,我經常不布置筆寫作業的。但我的學生的考試成績,特別是中考成績,不會比其他班同等層次學生的成績差,往往是更好。 這主要是我有大量的習題庫,然後從中選擇典型的習題或原題呈現、或稍作修改給學生做,盡量避免學生做無用功;我們在選擇試題時,一定至少要注意五點:一是與當前的教學進度,教學要求相符;二是注意是否符合課程標准,是否與考試說明相近;三是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四是注意試題的梯度;五是對於重點或必考的知識,我們盡量每次稍作改變進行訓練,這樣也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盡量少練習那些難題,難題不但可能是做無用功,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會導致學生不喜歡你這門學科。我在講解試題時,很多情況下時間主要花在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上,我跟學生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永遠的,它不但對我們學習有用,而且對我們今後處理工作與生活之中的很多事情,也一樣有用。我相信我們很多老師也是這樣做的。 多做原創試題,前面我已經說過,我們一定要關注新聞媒體信息,根據媒體信息,加工處理,把它應用於我們化學教學過程當中。原創試題,也是現代教師必備的一種能力,可能剛剛開始時,你的試題設計不是很好,包括語言的描述上,包括描述的准確性上,包括知識的落腳點上,但如果做 得多了,特別是把原創試題讓學生做,與同事交流後,你就會慢慢提高的。我2007 年、2008 年參加省教研室中考前的原創試題徵集,評比結果揭曉後,兩年都是一等獎。(舉例說明如何原創試題) 2、課件的製作: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通常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性教學,多媒體課件對創設問題情景,改善學習環境,拓展課堂互動空間,創新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時效,具有非凡的作用。它具有「美、趣、實、空」四個特點。 (1)課件之「美」。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的畫面、文字、音效、動畫、色彩與教學內容的高度和諧統一就是美。這種美對於學生,就是學習狀態的調整或提升,對於學習環境,就是一種改善與創設,同時,這種美突破了多媒體課件僅僅作為一種解釋或演繹工具的窠臼,美本身成了一種知識源。 (2)課件之「趣」。能在教學的最佳時機,以最符合學生注意特點的方式,將學習問題或教學重點情景化就是課件之趣。我們稱這種課件之趣為理之趣。 (3)課件之「實」。界面友好,交互便捷而實用;課件的內容和運用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里的課件之實所追求的是單位教學時間內的最大收益。 (4)課件之「空」。青山在水中的倒影即為空。倒影不是真實的青山,但倒影拓展了人們對青山想像的空間,拓展了人們對青山的「虛」的把握。 多媒體課件的「美、趣、實、空」是辯證的統一,是一種境界。只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多媒體課件必將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 多媒體課件的格式有很多種,但我想,應用最普遍,也最容易上手的,就是powerpoint 即PPT 課件,下面,我就如何應用PPT 製作課件的技能技巧與大家進行交流,我相信,在座的也有很多比我運用得更為熟練的老師,如我講的過程當中,如有不當的地方或者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歡迎交流。 (1)圖片的插入:圖片的選擇(一定要選擇清晰的圖片);背景、固定大小的圖片、點擊可以得到放大的圖片。 (2)音頻、視頻的插入:自動播放、點擊播放、可控播放。 (3)FLASH 積件的插入:稍微復雜些。 (4)觸發器的製作:如我上學期製作的一個課件片段 (5)PPS 文件的生成:優點與密碼的設置。 (6)文字的出現與消失、鏈接的技巧、文檔的插入、不同幻燈片的切換等。 3、教輔資料的編寫: 有條件、有機遇的老師,要爭取條件、創造條件進行教輔資料的編寫。參與教輔資料的編寫,不僅僅是能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因為在教輔資料的編寫過程當中,首先是促使自己對考點、考題有一個新的、系統的認識;其次,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也很有用處,因為熟悉了考點考題,熟悉了考試難易度,就不會把學生帶入題海,就不是使用題海戰術甚至是題洋戰術來解決教學過程當中的問題;就能用最少的時間,最佳的訓練效果,取得最好的成績,無形當中,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達到了自己預設的教育教學效果,何樂不為?(舉例說明)。 以上就是我今天與大家交流的內容,不當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更歡迎大家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與我聯系,和我交流,共同提高,共同為我們吉安的教育,盡自己一份心,出自己一份力。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從日常生活中去開發和利用可以用於教學的資源,為他們營造一個能更好地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的空間,使數學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充滿快樂、激情、幻想,充滿活力的生活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農村小學 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一、萌生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嘗試探討的背景: (一)來自全縣教學質量分析會上的「不和諧音符」 「按一年級平均分95、90、85、80(一、二、三、四類學校),二年級平均分9 0、85、80、75,三年級平均分85、80、75、70,四年級平均分80、75、70、6 5,五年級平均分75、70、65、60,六年級平均分70、65、60、55 的標准來評選教學質量先進學校居然一個都沒有,最後只好按本次考試成績由高到低評出了十個教學質量優秀獎單位」 ——這是在2010 年春開學初全縣中小學教學質量分析會上頒獎結束後分管教學的教委副主任的講話。 09 年秋,我縣在實施義務教育以來第一次組織全縣中小學期末統一考試。在分析會上的一些數據和管學主任的這段話就像一串不和諧的音符擾人心智:一組低標準的數據中透出的是什麼呢? (二)賽課的困惑 根據縣級各部要求幾乎是每期各校都要組織不同學科的賽課活動,賽課中,盡管執教者都在盡力演繹著一些新課程理念下所倡導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等什麼的,但一種「主持」與「觀眾」的心照不宣、「演員」與「編導」精神分離的破敗感依然顯露無遺。那麼真正的好課是什麼樣的呢? (三)我縣有效教學研究的呼喚及此次「國培」的啟迪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及縱深發展,2009 年我縣教研室在全縣提出要求:實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工作。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呢?如何從有效走向優質高效呢? 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質量整體水平的低下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息息相關。帶著這些困惑,結合此次培訓引發的啟迪思考,我對我鎮所有學校及毗鄰鄉鎮學 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了一些調查分析研究,現將所得成果分享同行,以利共勉。 二、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調查 (一)基本情況 在認真聽課和有效訪談後我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並歸納為大概以下四種課堂教學類型: 1.「經驗型」課堂 這種現象大概佔30%左右,多出現在四十歲以上的教師中,他們教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在教學中能憑借經驗有效處理教學中的一些疑難問題,但是缺少深層次的理論指導,於是巧取捷徑直達目的,全無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分析探究。如我在興隆村小聽到的教學百分數應用題:①出示例題:在「綠化長江」植樹活動中,有男同學84 人,占總數的60%,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②請讀題找出誰是「1」,思考求的是總數還是部分數?③師引導學生分析:我們知道百分數應用題和分數應用題是相通的,那麼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總數用什麼方法?生答:用除法。④師:那怎麼列式呢?然後生口述師板書:84÷60%=140(人),答: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有140 人。接下來如法刨制進行相關的求部分數、求百分比的變式練習。為什麼不知道「1」就要除?很顯然,在整個過程中根本就看不到學生的深層思考,更不要說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完全是藉助多年的解題經驗在教學,學生也只是機械模仿,死搬教條,這與新課程標准強調「數學教學不僅要注重顯性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隱性知識即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相悖。 2.「老黃牛型」課堂 這種課堂約占 10%——15%。這類課堂教學呈現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和教師兢兢業業的教學精神以及對學生細致入微的慈母情懷,還有課後那不厭其煩的重復演練。沒有創造也沒有投機取巧,沒有花樣也沒有教學的懶散,只覺「老黃牛」般的任勞任怨,學生主體盪然無存,情感體驗也依舊淺薄。 3.「華麗時髦」型課堂 這種課堂常出現在能與時俱進的年輕教師中,約50% 左右。這部分教師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敢於嘗試,但缺少引領,嘗試帶有盲目性,於是課堂呈現的是新課程理念下各種教、學方式的機械重組、無效疊加,最終是穿新鞋走老路,真正的「我——你」師生關系未能體現,學生樂在玩中而不是樂在學中,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依然處於「游離」狀態, 我稱之為「華麗時髦」型課堂。 4.「朴實有效」型課堂(10%左右) 這類課堂教學較之前面來說算是有效且能謂之高效的課堂了。老師在課堂上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言語精煉、評價適當;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較強,能創設恰當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參與度較高,教師也能上出數學的特點——邏輯性強,常在檢測中取得好成績。但也沒能真正體現新課程標准強調的「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運用生成的課程資源,關注學生的後續發展」。 「知識——意味著能夠運用,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1]。」
Ⅵ 教育資源網怎麼用
一、作為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和能力的培養。 說句實話,現代教師應具備的能力有很多,但我認為,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最基本的,教師應該具備以下能力: 1、終身學習能力。一位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要有自己廣博的知識背景,這樣,才能與學生保持信息上的對稱,才能讓學生覺得你這位老師不錯,才願意上你的課,這樣,你的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就會好。而要做到這些,我們教師不僅僅是要了解和掌握學科以內的專業知識,發展狀況,更需要了解學科以外學生可能接觸到的知識。再說了,現在講究學科整合,教師不能只掌握單一學科的知識,要求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又要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教師的教育功能。 2、善於獲取和積累外部現有教學資源,並對它進行加工處理、推陳創新的能力; 3、時刻關注新聞報道或媒體信息、及時捕捉教學信息,根據教學要求,自製原創試題應用於課堂教學的能力; 4、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自製教學課件、教學積件用於解決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能力。 5、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庫。資源庫應根據教學實際進行分類並及時更新;同時還要收藏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學科網站。(介紹自己的教學資源庫) 二、課堂教學資源的分類、來源及存儲。 (一)教學資源的分類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和化學學科特點,我覺得,我們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以下分類: 1、根據資源的完整性與否,可分為整體資源和素材資源。比如,我們常說的教學設計、上課課件、中考試題即為整體資源;而如圖片、某些為解決某個專項問題的視頻、動畫即為素材資源。 2、根據我們通常應用的資源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七大類:試題資源;課件、積件資源;教學預設也就是教案資源;論文資源;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資源;新聞報道資源、專業書籍等。 (二)教學資源的來源 教學資源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資源:教案、課件、積件、論文、教學反思、教學案例、課題報告;各省市中考試題,優秀教師試題設計等。 2、身邊資源:本市、本縣或區里的期末試題或中考模擬試題、學校老師命制的試題。本市、本縣、本區舉行教案比賽、課件製作比賽、自製教具 比賽、論文比賽,這些資源,都要盡量想辦法得到,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資源,參考價值是非常大的,其間包含了很多一線老師教學經驗、教育智慧的總結與體現。 3、教師資源:我們常常抱怨教學資源不夠豐富,卻忘記了就在我們的身邊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可以在上課前把自己拿不定主意的問題請教身邊的老師。有時知識與情感的共鳴就這樣產生,我個人認為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更有利於和諧人際關系的構成。當然,如果有共同的興趣與愛好,也可以與其他老師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平常教學活動中的聽課、評課;專家、專題講座(如6 月份,中考前,省教研室黃建國主任來到吉安,為我們作了「讓教育回歸自然,讓課堂貼近真實」的講座。)。 4、學生資源:我們在教學前常常會讓學生採用各種途徑自學,細細想來,這個環節其實不是可有可無的,特別是我們化學,有很多東西可以讓學生課外動手、動腦。如果讓孩子們在課前去這樣做的話,你會發現你的教學效果會好很多,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比如,我們在第十二單元,很多學生對熱塑性和熱固性塑料,缺乏感性認識,課前可以讓學生收集不同的塑料製品,然後指導學生歸類,最後進行實驗得出。這樣,既解決了教學問題,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空間,為今後的生活、考試打下了基礎。 5、媒體資源:化學來自生活,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細心觀察與對比,你會發現,在我們的新聞報道中,有很多與化學相關的東西。如果你能及時 發現並應用於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到化學的重要性,從而讓他們認識到,學習化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自然而然,既達到了我們聯系生活的創新教學,又達到了我們素質教育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6、原創資源:隨著數碼技術產品的普及,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隨著我們視野的延伸,其實,在我們自己的工作、生活當中,有很多與我們教學相關的資料可以進行採集,這種採集,既可以是實物、也可以圖片、也可以是視頻資源等。比如,水污染的現狀、空氣污染及天氣預報的某些指數,這是很容易捕捉到當地相關的教學素材的。 7、教輔資源:廣義上的教輔資源,我認為應該包括課程標准,考試說明,教參、各種專業書籍和市面上各種復習資料。現在我們通常說教輔,就是指市面上的各種復習資料。雖然教輔利用不當,會降低教育教學質量:因為它使某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變形、責任心降低;因為它對「題海戰術」助紂為虐,使學生的時間受到更為殘酷的剝奪。 但現在我們的教學,事實上已經離不開教輔。所以,我個人認為,關鍵是我們老師要正確地對待教輔,首先是要精心選擇教輔,我個人主要是選擇那種試題較少,但比較典型、試題新穎的教輔;其次,在使用教輔的過程當中,我並不要求學生把教輔上的題目全部做,一是因為學生沒時間,二是沒必要(因為有些試題太難,特別是中考最後階段,更加要把握好這個度。),所以,我在學生做之前,盡量做到自己先做一遍;最後是對於發現的典型試題,我盡量到網路上搜索然後分類存儲下來(不行的話,自己打出來)。 8、教學反思:6 月12 日,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曹主任對我校全體老師作了 「讓教學反思成為教師的職業習慣」的專題講座,曹主任重點向我校老師講解了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反思什麼,如何反思等內容,曹主任以他專業素養的豐富,見多識廣的經驗,親歷親為的教學體驗,使得整場講座顯得生動有趣,使我校教師受益匪淺。有機會,歡迎大家讀讀這篇文章。因此,我們老師,要多進行教學反思,要及時把教學反思形成文字保留下來,以便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優化課堂教學。 (三)教學資源的存儲 前面我已經說過,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學資源庫——既要有傳統(紙質)資源庫,又要有電子資源庫。但資源庫並不是簡單的資源堆積,不然的話,資源一多,如果分類、存儲不合理,則需要時查找就非常不方便。紙質資源庫,我相信各位老師都有,就不展開說,我建議大家經常把平常使用的教輔上發現的典型例題、價值比較大的習題剪貼下來,然後進行歸類與整合。電子資源庫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和修改非常方便,下面向大家介紹我建立電子資源庫的過程:我是從03 年調入到吉安四中的,04 年上半年購買電腦的,自從有電腦,我就開始存儲自己積累的一些資源,但06 年因為意外,我之前存儲的資源,因為硬碟的損壞而損失殆盡,當時很是痛心。也正因為這樣,所以,07 年下半年,我決定把資源存在於網路當中,因為存在網路當中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隨時隨地可以使用,也就是07 年下半年,我購買了一個空間,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網路資源庫。現在,我的教學資源實現了三同步:學校電腦、家庭電腦、 網路硬碟三個地方的資源自動同步更新(我使用的是美國最先進的網路存儲和支持外鏈技術)。其次,資源的分類,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自己應用的感受,我現在主要是按我們九年級化學十二個單元進行存儲,當然,也會建立其它的文件夾。這樣,給查找和使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三、課堂教學資源的應用。 把課堂教學資源應用於我們的課堂實際,才是我們建立教學資源庫的終極目的。我想,最主要的,應該是應用於三方面,一是教案的設計,二是課件的製作,三是教輔資料的編寫。下面,我就這三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做法。 首先是教案的設計,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現在有的新提法叫教學預設,雖然概念之間略有差別,但大致的意思不會相差很大。 教案的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目標的設計。我們知道,學科總的培養目標必須細化為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通過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的落實和支撐,才能使學科總的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些老師教案中所寫的教學目標,不是教師自己根據這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及學校的實際來設計的,而是從有關材料中抄來的。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的課,無論如何也談不上是優質的課。教師上每一節課之前,首先必須明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希望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得到些什麼,經歷些什麼,體驗些什麼,發展些什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維目標。二 是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學生學習活動、學習方式的設計;三是教學資源的設計與准備,包括實驗器材、素材、課件等教學資源的准備。 1、我個人認為,只有既符合新課程標准,又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案,才是好的教案,好的教學設計,一定要體現「三為主原則」,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因此,我們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既要考慮到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知識准備和最近發展區兩方面),考慮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因為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同時,我們的教案設計,也一定要有創新性。別人的優秀教學設計,不是不可以用,而是應該知道和注意如何用。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一定要在借鑒別人好的東西的基礎上,創新地發展自己的東西,什麼叫優質教案?我個人覺得,就是既借鑒了他人的成功經驗,又提出了自己創新的設計——當然這種創新必需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實際,才是優質教案(建議備課時多參考幾篇別人的優質教案,我覺得,不同的教案,有不同的獨特之處,我們自己在斟酌的基礎上,選擇性地吸收,創造性地發展)。因此,建立自己教案的電子資源庫,在教學生成之後,進行反思,進行交流,再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這樣,對自己教學的提高,非常有用。 在教學設計過程當中,有一環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訓練的設計。訓練的設計,廣義的訓練,包括很多,如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等,下面,我跟大家交流的,主要是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既通常所說的,解題能力的訓練。 學生的習題設計,主要包括下列幾方面:課堂練習、課後作業、考試或測試習題。我的學生,相對其他老師所教的學生,相對而言,在學化學上,作業的負擔,會少很多,學生也體會到,在九年級,我的化學作業,可能是所有科目中最少的。說句實話,我經常不布置筆寫作業的。但我的學生的考試成績,特別是中考成績,不會比其他班同等層次學生的成績差,往往是更好。 這主要是我有大量的習題庫,然後從中選擇典型的習題或原題呈現、或稍作修改給學生做,盡量避免學生做無用功;我們在選擇試題時,一定至少要注意五點:一是與當前的教學進度,教學要求相符;二是注意是否符合課程標准,是否與考試說明相近;三是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四是注意試題的梯度;五是對於重點或必考的知識,我們盡量每次稍作改變進行訓練,這樣也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盡量少練習那些難題,難題不但可能是做無用功,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會導致學生不喜歡你這門學科。我在講解試題時,很多情況下時間主要花在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上,我跟學生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永遠的,它不但對我們學習有用,而且對我們今後處理工作與生活之中的很多事情,也一樣有用。我相信我們很多老師也是這樣做的。 多做原創試題,前面我已經說過,我們一定要關注新聞媒體信息,根據媒體信息,加工處理,把它應用於我們化學教學過程當中。原創試題,也是現代教師必備的一種能力,可能剛剛開始時,你的試題設計不是很好,包括語言的描述上,包括描述的准確性上,包括知識的落腳點上,但如果做 得多了,特別是把原創試題讓學生做,與同事交流後,你就會慢慢提高的。我2007 年、2008 年參加省教研室中考前的原創試題徵集,評比結果揭曉後,兩年都是一等獎。(舉例說明如何原創試題) 2、課件的製作: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通常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性教學,多媒體課件對創設問題情景,改善學習環境,拓展課堂互動空間,創新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時效,具有非凡的作用。它具有「美、趣、實、空」四個特點。 (1)課件之「美」。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的畫面、文字、音效、動畫、色彩與教學內容的高度和諧統一就是美。這種美對於學生,就是學習狀態的調整或提升,對於學習環境,就是一種改善與創設,同時,這種美突破了多媒體課件僅僅作為一種解釋或演繹工具的窠臼,美本身成了一種知識源。 (2)課件之「趣」。能在教學的最佳時機,以最符合學生注意特點的方式,將學習問題或教學重點情景化就是課件之趣。我們稱這種課件之趣為理之趣。 (3)課件之「實」。界面友好,交互便捷而實用;課件的內容和運用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里的課件之實所追求的是單位教學時間內的最大收益。 (4)課件之「空」。青山在水中的倒影即為空。倒影不是真實的青山,但倒影拓展了人們對青山想像的空間,拓展了人們對青山的「虛」的把握。 多媒體課件的「美、趣、實、空」是辯證的統一,是一種境界。只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多媒體課件必將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 多媒體課件的格式有很多種,但我想,應用最普遍,也最容易上手的,就是powerpoint 即PPT 課件,下面,我就如何應用PPT 製作課件的技能技巧與大家進行交流,我相信,在座的也有很多比我運用得更為熟練的老師,如我講的過程當中,如有不當的地方或者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歡迎交流。 (1)圖片的插入:圖片的選擇(一定要選擇清晰的圖片);背景、固定大小的圖片、點擊可以得到放大的圖片。 (2)音頻、視頻的插入:自動播放、點擊播放、可控播放。 (3)FLASH 積件的插入:稍微復雜些。 (4)觸發器的製作:如我上學期製作的一個課件片段 (5)PPS 文件的生成:優點與密碼的設置。 (6)文字的出現與消失、鏈接的技巧、文檔的插入、不同幻燈片的切換等。 3、教輔資料的編寫: 有條件、有機遇的老師,要爭取條件、創造條件進行教輔資料的編寫。參與教輔資料的編寫,不僅僅是能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因為在教輔資料的編寫過程當中,首先是促使自己對考點、考題有一個新的、系統的認識;其次,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也很有用處,因為熟悉了考點考題,熟悉了考試難易度,就不會把學生帶入題海,就不是使用題海戰術甚至是題洋戰術來解決教學過程當中的問題;就能用最少的時間,最佳的訓練效果,取得最好的成績,無形當中,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達到了自己預設的教育教學效果,何樂不為?(舉例說明)。 以上就是我今天與大家交流的內容,不當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更歡迎大家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與我聯系,和我交流,共同提高,共同為我們吉安的教育,盡自己一份心,出自己一份力。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從日常生活中去開發和利用可以用於教學的資源,為他們營造一個能更好地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的空間,使數學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充滿快樂、激情、幻想,充滿活力的生活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農村小學 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一、萌生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嘗試探討的背景: (一)來自全縣教學質量分析會上的「不和諧音符」 「按一年級平均分95、90、85、80(一、二、三、四類學校),二年級平均分9 0、85、80、75,三年級平均分85、80、75、70,四年級平均分80、75、70、6 5,五年級平均分75、70、65、60,六年級平均分70、65、60、55 的標准來評選教學質量先進學校居然一個都沒有,最後只好按本次考試成績由高到低評出了十個教學質量優秀獎單位」 ——這是在2010 年春開學初全縣中小學教學質量分析會上頒獎結束後分管教學的教委副主任的講話。 09 年秋,我縣在實施義務教育以來第一次組織全縣中小學期末統一考試。在分析會上的一些數據和管學主任的這段話就像一串不和諧的音符擾人心智:一組低標準的數據中透出的是什麼呢? (二)賽課的困惑 根據縣級各部要求幾乎是每期各校都要組織不同學科的賽課活動,賽課中,盡管執教者都在盡力演繹著一些新課程理念下所倡導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等什麼的,但一種「主持」與「觀眾」的心照不宣、「演員」與「編導」精神分離的破敗感依然顯露無遺。那麼真正的好課是什麼樣的呢? (三)我縣有效教學研究的呼喚及此次「國培」的啟迪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及縱深發展,2009 年我縣教研室在全縣提出要求:實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工作。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呢?如何從有效走向優質高效呢? 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質量整體水平的低下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息息相關。帶著這些困惑,結合此次培訓引發的啟迪思考,我對我鎮所有學校及毗鄰鄉鎮學 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了一些調查分析研究,現將所得成果分享同行,以利共勉。 二、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調查 (一)基本情況 在認真聽課和有效訪談後我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並歸納為大概以下四種課堂教學類型: 1.「經驗型」課堂 這種現象大概佔30%左右,多出現在四十歲以上的教師中,他們教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在教學中能憑借經驗有效處理教學中的一些疑難問題,但是缺少深層次的理論指導,於是巧取捷徑直達目的,全無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分析探究。如我在興隆村小聽到的教學百分數應用題:①出示例題:在「綠化長江」植樹活動中,有男同學84 人,占總數的60%,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②請讀題找出誰是「1」,思考求的是總數還是部分數?③師引導學生分析:我們知道百分數應用題和分數應用題是相通的,那麼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總數用什麼方法?生答:用除法。④師:那怎麼列式呢?然後生口述師板書:84÷60%=140(人),答: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有140 人。接下來如法刨制進行相關的求部分數、求百分比的變式練習。為什麼不知道「1」就要除?很顯然,在整個過程中根本就看不到學生的深層思考,更不要說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完全是藉助多年的解題經驗在教學,學生也只是機械模仿,死搬教條,這與新課程標准強調「數學教學不僅要注重顯性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隱性知識即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相悖。 2.「老黃牛型」課堂 這種課堂約占 10%——15%。這類課堂教學呈現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和教師兢兢業業的教學精神以及對學生細致入微的慈母情懷,還有課後那不厭其煩的重復演練。沒有創造也沒有投機取巧,沒有花樣也沒有教學的懶散,只覺「老黃牛」般的任勞任怨,學生主體盪然無存,情感體驗也依舊淺薄。 3.「華麗時髦」型課堂 這種課堂常出現在能與時俱進的年輕教師中,約50% 左右。這部分教師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敢於嘗試,但缺少引領,嘗試帶有盲目性,於是課堂呈現的是新課程理念下各種教、學方式的機械重組、無效疊加,最終是穿新鞋走老路,真正的「我——你」師生關系未能體現,學生樂在玩中而不是樂在學中,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依然處於「游離」狀態, 我稱之為「華麗時髦」型課堂。 4.「朴實有效」型課堂(10%左右) 這類課堂教學較之前面來說算是有效且能謂之高效的課堂了。老師在課堂上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言語精煉、評價適當;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較強,能創設恰當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參與度較高,教師也能上出數學的特點——邏輯性強,常在檢測中取得好成績。但也沒能真正體現新課程標准強調的「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運用生成的課程資源,關注學生的後續發展」。 「知識——意味著能夠運用,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