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科學《今天天氣怎麼樣》教學反思
先說說優點:來
1、課前創設情自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情景的創設符合學科性、科學性。
2、語言規范、有親和力。
還是主要說說不足之處:
1、當老師提問:「有哪些方法來知道未來幾天的天氣呢?」這時學生回答有點困難,可讓學生再討論一下。
㈡ 小學科學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准下的科學課堂教學形成了新的預設與生成關系,一方面生成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過程,具有不確定性和多樣性,另一方面對一定的生成(結果)來說,一定的預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學習的起點,也是教師核驗反饋信息和促進學生下一步學習的一個重要依據。
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教師預設為主的,但有時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意外生成問題。當出現這些問題時,教師是置之不理呢還是隨之改變教學策略?我覺得只要課前功夫到,准備充分,加上教師的教學機智,課前的預設可以為課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的。
一、課前要精心預設
在教學中,預設是必要的,因為教學首先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但同時這種預設是有彈性的、有留白的預設。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
我在執教《比較水的多少》時,為了能靈活應對生成問題,我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作了探究。如何比較水的多少,我試教了好幾次。第一次我是請學生說了兩種常見的方法,請學生選其中的一種進行實驗,這樣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的發展。第二次我是請學生把所有的方法都說出來,然後比較那一種最簡單,讓全班同學用同一種方法來實驗,這樣扼殺了學生的意願,不能很好的發揮學生的個性。第三種我請學生把各種方法都說出來,為了讓學生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又尊重學生學習的意願,就請學生選取最喜歡的一種進行探究。可想而之,第三次的教學效果最佳。
二、尊重學生的生成
如果每次學生有了創造的火花,有了有價值的生成,而教師給他的則是失望和不能滿足的信息,學生的主動、積極思維就是磨滅,這樣的學生培養顯然也是一句空話。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也是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是留到課余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在研究。比如有個同學說比較水的多少可以用稱來稱,我沒有打斷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在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學生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我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學生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智慧潛能會火山爆發般的吐露出來。
三、及時調整預設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教師顯然沒有預見到學生的這個生成,所以一旦學生提出來之後,沒有及時調整好自己的預設,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這是不行的。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在課堂實踐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這樣的出預設的現象也會合理的去處理了,所以,要給學生騰出空間,為學生生成提供條件,鼓勵學生生成。我在上《比較水的多少》時,用什麼方法來證明水的多少時,有一個學生用眼睛來觀察的方法來證明,而且說得有板有眼。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機械地照搬「預設」。而要根據教學進程和學生需要的實際,不斷地進行調整,從而使師生在互動過程中真實的精彩的動態生成。
㈢ 求小學科學教學反思
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反思
在近兩年的小學《科學》課堂教育教學中,深感《科學》科目教學的不容易,深知《科學》教育教學的艱難與困域。現對本人在《科學》科目的教育教學中的體會做一梳理與反思。
一、 觀念滯後
《科學》是一門較為綜合的對學生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非常有益的學科,但是現在有些教師(包括本人及學校某些領導在內),對此學科都當作傳統中的副科目對待,導致諸多教師在《科學》教育教學中都有不嚴格、不規范、不認真對待態度,也導致了學生對學習《科學》此科目的馬虎應付態度。同時也致使學校對《科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低下,從而造成學生在整體素質的缺陷,誤人子弟,殃及社會,損於國家。這是何等的嚴重問題!頗值得教育界的重要人士及各基層的諸多教育工作者與各領導的熱切關注、支持與幫助。同時,也很值得相關的直屬管理領導的認真反思。制度是否健立健全了,制定的制度是否真正落實執行了,落實的程度如何,基層的某個角落是否存在有「被遺忘的角落」,是否有弄虛作假的行為,各學校各教師是否尚存在馬虎應付的心理,如何處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問題,等等。這都是需要教育直屬界的領導的認真、踏實、嚴肅對待與落實的嚴峻問題,否則一切都是空話一句,一切都是假工假做假應付假態度!總之,領導、教師的新課改的教育教學觀念必須要徹底、徹底的改變。
二、理念欠缺
國家對各課程的改革已實施幾年,可以說國家各教育培訓部門每年都進行了相關的各學科的課程項目的有計劃的有系列的教育培訓。但效果是不是很好,想必大家心裏面都有個底。實話實說,現在我們的諸多教師都是被傳統的教育教學的舊觀念嚴重束縛著,在小學都是把語文、數學當作主科目看待,其他的都是副科目。在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的培訓時,也存在著這樣的偏科嚴重心理,特別是某些學校的主管領導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偏科心理,致使在接受這樣的「副科」教育培訓時,教師馬虎應付,甚至有些學校領導明知有這樣的相關的「副科目」的教育培訓,而沒有派相關「副」科目的教師去進行相應的教育培訓,導致了教師在進行這樣的「副」科目的教育教學中,觀念難改,理念缺乏,教改無果,教育無望。譬如,某些教師在上《科學》的課時,只是把課文念一遍,學生在下面聽一下就算了事,至於其相關的實驗、活動或某種探索,一句話「學校的條件有限」就把本來是非常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事情給搪塞過去了。還有更甚者的是,有些教師為了省事,上課時,直接把本該是由學生課中或是課後去認真思考、探討、交流或查詢來解決的時事知識、地理基礎常識或是政治常識等問題的答案直接告訴了學生,致使學生都有了不愛思考、不想探討,不善交流等的不良習慣。學生在學習上的創新性思維、獨特的思考等能力都得不到應有的培養。這樣學生就習慣了「飯來張口,衣到伸手」,於是,教師教得多「死」,學生也就學得多「死」。另外,尚有部分年級的《科學》的任教教師,對所教學科只是蜻蜓點水般地隨便選了部分內容來教教而已,當然這也可能與學校安排的《科學》科目節數太少的原因有關(有的一周只一節),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不知「天南地北」,學生得到的只是零散的不系統的科學知識,怎能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怎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怎能促進新形勢新課改「更上一層樓」,跨上新台階。
因此,可以這樣說,作為新時期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有責任認真學習新知識與新的課改理念,徹底擺脫舊的傳統教學觀念、方式的束縛,用新理念、新知識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知識水平和整體素質素養。同時,在工作中要有認真、負責、踏實的工作態度,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新課改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辜負國家和人民付於我們的責任,才能對得起我們的後代的子子孫孫。
三、 資源缺乏
農村鄉鎮小學,特別是邊遠偏僻的農村小學,在各年級的《科學》教育教學中,由於教學資源的嚴重缺乏,在教學中有許多都涉及到實驗、活動或需要上網查詢才能解決的各種問題,教師只能照書讀書,把「復雜」的問題簡單的一筆帶過,把教學內容應付完畢就算「萬事大吉」了。於是都形成了領導不重視,教師不認真,學生不積極的惡的連鎖反應,造成了設了科目而又不重視科目的不良局面,浪費了課本、人才等資源,耽誤了學生的智力、能力等培養,影響了學生的一生。同時,也剝弱了教師的教學銳氣與消退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因此,本人熱切呼籲上級直屬主管領導、學校的主要領導和廣大教師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為中小學的各科目教學,特別是所謂的「副」科目的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於教育教學進行的硬體環境,為我們的新課改做好步步升高的鋪墊,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整體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備。
總之,小學《科學》科目的教育教學,需要大家的共同熱切的努力與支持、配合與合作。同時,也特別需要《科學》科目的組織教學的領導與教師要努力切實轉變教學觀念,用上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去努力挖掘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與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盡可能地把《科學》科目教得更加科學與精彩。
㈣ 小學三年級科學《空氣有重量嗎》教學反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教師的教育經驗與教育效果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五年之內,教學效果與教齡成正比關系。第五年至第八年,普遍出現一個平穩發展的「高原期」。第八年之後,教師群體逐漸開始分化,大部分人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出現徘徊甚至逐漸下降,雖然各人的徘徊期長短不一,下降的速度也不一致,但他們逐漸變得平庸的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來自於對教學工作的厭倦與自身的惰性。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經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探索,突破了「高原期」,實現了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教學水平得到升華,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最後逐步發展成為「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可見,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型的一個重要條件。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說,一位教師要想成為「專家型」、「學者型」教師,就必須學會反思,善於反思,讓反思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
一、 反思應是教育教學的一種「常態」
1.反思是新課程理念對教師的全新挑戰
眾所周知,一個醫術高超的醫生,必定是從積累許多病案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同樣,一個優秀的教師,也必然是在教學實踐中成長起來的。新課程賦予了教師新的內涵和新的要求。教師不再是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不再是用別人設計的課程或教案去完成知識傳授目標的「技術員」。新課程對教師的傳統教學經驗提出了全新的挑戰,教學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對新世紀對教育的挑戰,教師理應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因此,教師應 「走進新課程」,著力改變陳舊的教育觀念,在教學反思中喚醒自我成長的意識、生命的意識、成功的意識,努力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適應時代的新要求。
2.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根本途徑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這兩者之間的相互溝通的橋梁,又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心靈上的溝通。
顯然,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它具有研究性質,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自我反思有助於改造和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經驗+反思=成長,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系統性不強,理解不深透,它只能形成膚淺的認識,並容易導致教師產生封閉的心態,從而不僅無助於而且可能阻礙教師的專業成長。只有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於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這樣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得到升華,從而成為一種開放性的系統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經驗才能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杠桿。
3.反思是保持教學永久魅力的法寶
教學反思貫穿於教師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善於反思的教師,就不會簡單機械地「教」教材,而是創造性地「用」教材,樹立教材「引子觀」,把教材看作「引子」,引發學生去學習,引發學生去思考。教材以「引子」作用而體現的課堂,教學過程自然而然成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啟發、互教互學、共同構建的過程,成為一種溝通和交流的過程,從而使教學綻放出永久的魅力。
二、 反思要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程」
1.把握教學反思的內容操作
反思性教學作為教育實踐活動,涉及的內容多種多樣,而主要內容是課堂教學反思。教師反思的基本內容要把握三個方面:一是著眼課堂操作,即教師對學科課程標准、教材內容、教與學的方法和手段、教與學的習慣、教與學的理念、教學結果等進行的反思。二是著眼教師自身,即教師對自我教學理念和行為的反思。教學理念植根於教師的經驗、習慣之中,它們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直接影響,是教師教學行為產生的理論基礎;教學行為是教師教學的過程和結果,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情感相互作用的產物。三是著眼學生,思考和研究學生學習的習慣、行為、方法、效率等,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明確教學反思的環節程序
教學反思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簡單「回顧」,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教師只有熟悉這一程序,才不會使反思成為混亂與無效的行為。反思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四個環節:發現問題、觀察分析、重新概括、實踐驗證。
3.提升教學反思的內在實效
教學反思首先表現為自覺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講台上開啟一片蔚藍的天空,那麼你會覺得不斷地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產,你會發現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是新的。
可見,教師反思性教學實踐的過程,既是一個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也是一個教師從經驗走向成熟的必經歷程。
三、 在反思性教學實踐中打造反思能力
反思,是為了更好地改進教學實踐,提升工作能力。真正的優秀教師是在教學實踐中摸爬滾打,在反思中行動,在行動中提高,逐步提升教學的品味和境界而成熟起來的。教師進行反思性教學實踐主要有以下幾個活動載體。
1.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就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問題。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全過程。
2.教學診斷
科學、有效地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教師減少缺憾,改進教學。教師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通過自我反思,回顧總結,收集各種教學失誤案例,然後歸類分析,找出症結所在和制約因素,通過學習請教,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3.交流研討
自我反思固然有助於教學能力提高,同伴交流和團隊研討更有利於教師的成長。創建一個富有發展性的教研「共同體」,教師之間坦誠地交流,開放性地對話,互動式地研討,能夠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碰撞智慧,促進教師相互鞭策,共同成長。
4.觀摩分析
觀摩優秀教師的課例,分析其高效教學,查找自己的不足,由此設想自己如何設計操作更有效、更合理、更智慧,通過這種反思分析,就可以從他人的教學中受到啟發,獲得感受,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提高自己的水平。
5.寫教後記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教師靜下心來細細想想:課堂上學生能否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小組合作是否高效;情境創設是否有效;問題設計是否有價值;教學媒體使用是否恰當;重難點突破是否有效;作業設計是否靈活;教與學還有什麼困惑等等。把這些逐一反思梳理,然後有重點地記錄下來,就成為今後的重要教學資源。
6.教育博客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網路日誌為教師提供了一個信息技術環境的研究交流平台。教師可以把發生在自己教育教學中的事情和有意義的細節隨時利用博客寫作和發表,對自己的日常工作進行反思、研究、記錄成研究報告。同時博客還為教師的反思研究提供了一個全球化的數字交流環境,實現了「個人出版時代」的夢想。
7.多元評價
多元評價包括管理部門的評價、學校評價、家長評價、同事評價和學生評價等。無論哪種評價,都是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反饋,有利於教師在教育教學「坐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為教師的反思提供較為客觀的信息。因此,教師應正確對待各種評價,將其看作是自己准確了解自身優勢、和不足的大好機會;以便重新制訂發展目標,促使自己在不斷的反思中提高自我、發展自我。
當前,教師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打磨教學技術的匠師;追求教學藝術化的藝師;學科精通,有使命感的儒師;在思考和創造中教學的哲師。不難看出,上述四種類型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是依次提高的。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以研究者的心態面對教學情境,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保持一份敏感;以反思者的眼光審視、分析、探究教育實踐的各種問題,經常對自身教育行為進行反思,在自我反思、自我否定中發展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做反思型的哲師。
㈤ 科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比較水的多少》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
《比較水的多少》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本課是結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較液體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覺有時會出現錯覺,所以為了精確地測量就需要藉助一些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教材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從形狀不同而且裝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少」,用比較的方法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經歷假設(猜想)、制定實驗方案、運用各種材料進行驗證比較、搜集整理事實、思考加工得出結論,最後交流研究成果的過程;其次是引出量筒這一測量工具,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多少的玻璃儀器之一,在以後的科學課上要經常用到。教材用圖片、文字提示了量筒的使用方法。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動手實驗,進一步認識水,從而體會到水與每種生物都息息相關,增強節水意識,自覺保護水資源,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什麼事都十分好奇,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科學探究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科學的樂趣。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能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水的多少。進一步學會用科學實驗來驗證假設的正確與否。學會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過程與方法目標:知道比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簡單的,認識毫升。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及樂於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利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較出水多了多少。
㈥ 小學科學課教學反思怎麼寫
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學。教中學,學中教。
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探討:
(1)寫成功之處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5)寫"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而言之,寫課後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