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詩歌教學講座

幼兒園詩歌教學講座

發布時間:2021-01-24 08:10:15

Ⅰ 怎樣進行幼兒詩歌散文教學活動

潛移默化中,逐步的誘導學習。

Ⅱ 我們幼兒園要上公開課了,大班詩歌課怎麼上

可以將詩歌的內容,編排成舞蹈、小品或改編成小故事,在同學們背會詩歌的基礎上,讓同學們自己表演,寓教於樂,既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和記憶。

Ⅲ 有助於幼兒故事,詩歌學習活動教學方法或技巧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以往的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教師一般只能在理解作品內涵的基礎上,採用有聲有色的朗讀,把語言信息傳遞給幼兒,或藉助圖片、錄音進行教學,而這些方法不能表現作品的全部內容,影響了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因此,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主幹的傳統教學模式受到質疑,而代之以幼兒為中心,主動學習為中心的開放式現代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正是適合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產生的。它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具有形象生動、信息刺激性強、時空寬廣、操作靈活簡便等特點。通過這種多媒體手段,可以產生出生動逼真的動感形象。色彩鮮艷的畫面、優美動聽的音樂、清晰標準的發音,豐富多彩的內容,為幼兒學習語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視覺、聽覺的互動式語言環境,既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專注力,又能烘托文學作品表達的情景氣氛,對優化幼兒園語言教學手段,提高語言教學效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動畫激趣 ,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求知慾的向導,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基礎與動力。我國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說過「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 多媒體技術具有集圖像、聲音、動畫,為幼兒提供多種刺激,引起幼兒注意,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中班詩歌教學《小雨點》,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抽象的語言文字富於生動的屏幕畫面中——花兒在雨中開放,魚兒在水中嬉戲,苗兒在雨中長大,再配以優美的音響效果,渲染活動氣氛,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種色彩鮮艷的動畫效果,讓幼兒快速進入學習的情境與教師互動,產生學習詩歌的內驅力。統計結果:有80%的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95%的幼兒一直處於積極的學習 狀態,60%的幼兒能積極發言。運用傳統的圖片進行教學,幼兒只能保持短暫的注意力。因為圖片雖然色彩也鮮艷,動態也形象,但畢竟是靜止的,教師呈現不出豐富的事物形象,幼兒注意的集中性不強,這種方式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因而在教學活動中的最初階段幼兒還感興趣,但10分鍾以後,幼兒就開始分散注意力了。有的自己玩東西,有的表情漠然,有的開始動手動腳了,發言、朗讀詩歌的幼兒總是極少數幾個活躍分子。教師邊管紀律邊教幼兒念兒歌,其結果是教師教得累,幼兒學得煩。由此可見,色彩艷麗、形象生動的畫面,富有情趣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有助於幼兒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這種學習情緒帶來的有意注意的穩定性更加增加了幼兒學習的投入度,使幼兒視、聽、腦得到充分調動,幼兒愛聽、想說、樂思,有效地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二、形象生動,激活幼兒創造性思維 思維發展能促進語言構思能力、邏輯性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兒童時期是創造性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創造性思維較多地表現出情境性、興趣性。傳統的語言教學存在著某些局限性,如:教學資源的單調性,教學形式的封閉性,教學過程的呆滯性,教師只能帶幼兒逐字逐句朗讀詩歌,看圖片提問總是會自己急得說出答案,提出一個發散性的問題總是得不到多個答案,幼兒被動地接受,機械地學說,盲目地想像。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能創造出生動形象的動畫畫面,創設真實的情境,指導幼兒從各個角度去認識事物、描述事物,鼓勵幼兒去構想不同的答案,使幼兒的思維活動呈現多向性、獨特性、變通性,幼兒的想像如賓士的駿馬,在思維的天地里往來馳聘,極大地激活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如故事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開始部分,出示小蝌蚪課件引入教學後,教師提出問題: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生動形象的動畫畫面,將幼兒帶入一個童話的情境中。有的說「小蝌蚪會碰到大鯊魚。」有的說「小蝌蚪會碰到大鯉魚。」有的說「小鴨子會帶它們去找媽媽的。」幼兒思維活躍,能想出多種答案,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 詩歌教學活動《家》,教師利用多媒體製作了有關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的動感課件——小鳥喜歡在樹林中飛來飛去,小羊喜歡在草地上吃青草,蝴蝶喜歡在花叢中飛舞……以此來擴充教材內容,加大幼兒信息量的獲取,開拓了幼兒學習的視野,為幼兒學習詩歌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師利用多媒體以聲音、圖像等多種表達形式,根據教學需要,適時定格,設置疑問,如:月亮、太陽、星星的家在哪裡?蜻蛙的家在哪裡?小馬的家在哪裡?幼兒在信息技術提供的情境資源中發散想像,激活了創造性思維,擴大了幼兒創造的空間,幼兒創作仿編的詩歌非常有趣。詩歌《家》只有六句,講述了白雲、小朋友和四個動物的家,而幼兒仿編的詩歌內容豐富多彩,如「金色的沙灘是貝殼的家,黑黑的泥土是蚯蚓的家,長長的火車是旅客的家,美麗的樟樹是我們的家」等。下面是我們課後對幼兒仿編詩歌《家》的調查統計。

Ⅳ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詩歌教學活動

◇福建省龍岩市東新小學 吳小燕 詩歌作為幼兒文學作品的一種,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展語言,啟迪智力,而且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能力。下面淺談我們在幼兒園開展詩歌教學的一些做法。 一、選擇適合的詩歌教學內容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內部驅動力,是學習者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部分。因此,在詩歌內容的選擇上,首先,應該是幼兒感興趣,比如大班詩歌《孫悟空打妖怪》,詩歌的主角「孫悟空」是幼兒熟悉和喜歡的,能充分吸引幼兒,這樣的詩歌就非常受孩子的歡迎,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高。其次,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兒童的視野越來越廣,給幼兒提供的詩歌就不應只限於幼兒園語言教材上的內容,而應選擇一些具有時代特點、接近幼兒生活、題材廣泛的,以及反映現代科技發展水平、啟發幼兒思維和想像、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內容。如小班在選材上要注意以語言淺顯、重復讀來朗朗上口、動作體驗強的兒歌為主。中大班在選材上除了要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外,還要注意詩歌蘊涵的意境美,詩歌中滲透的情感美和詩歌中語句的優美等。如《搖籃》詩歌中蘊涵的意境美。 二、制定確切的詩歌教學目標教師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懂得根據幼兒教育的年齡特徵和生活經驗制定具體明確的詩歌教學目標,如道德目標、培養審美情趣、情感的體驗等。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分析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從知識、情感、能力綜合考慮制定目標。比如詩歌《落葉》的教學目標,既有理解詩歌內容的要求,又有培養遷移能力、創造力和主動學習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標的確定具體而明確。 三、運用靈活的詩歌教學方法在詩歌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啟發式的方法,把幼兒從機械的朗讀背誦活動中解放出來,充分利用詩歌的特點,啟發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想像創造,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 (一)導入部分1.「導」要精彩。教師是課堂心理環境的直接創設者,教師「導」入的語言、方法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及其探索知識的慾望,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設計盡可能快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地投人到教學活動中。例如詩歌《搖籃》,教師在導入部分可以引導幼兒對自己所見到的搖籃進行簡單的討論,加深對搖籃的感性認識,然後引出詩歌,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又為學習詩歌內容作了很好的鋪墊。2.「導」要適度。任何事情都有個「度」的問題,導入也要講究個「度」。幼兒注意的持久性較差,如果導入部分過分冗長或者花哨,反而會分散幼兒的注意。 (二)基本部分 1.善於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幼兒積極動腦思考。教師創設一種讓每個幼兒都面臨的非常真實的問題情境,使幼兒對其中的問題表現出好奇,注意力和思維處於積極的狀態。教師激起的疑問,能激發幼兒猜測答案和結論,能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使幼兒在渴求答案的心理狀態下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從而有效地把幼兒耳、目、腦、口充分運用起來,進行積極思考。 (1)會聽。詩歌教學不僅要讓幼兒會講,還要讓幼兒學會聽,聽老師講,聽他人講。如在學習詩歌《家》時,教師可以提問「聽一聽詩歌里說了什麼?」「你聽到的和別人聽到的一樣嗎?」這樣可以集中幼兒注意力,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2)會看。有些詩歌內容,幼兒通過自己看圖片可以理解的,教師可以少講,甚至不講,只要提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幼兒帶著自己觀察、思考,作出判斷。比如詩歌《小熊過橋》,教師在導入活動之後,不直接讓幼兒欣賞詩歌,而是出示圖片讓幼兒先觀察,找出詩歌的地點、人物,並想像可能發生的事情,然後通過教師的引導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從而較快地學會詩歌。 (3)會想。首先要使幼兒善於想,這除了靠教師的啟發點撥外,更要靠教師「激勵」、「促動」,促使幼兒去動腦想問題,教師要給幼兒留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通過討論,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如在學習繞口令《四和十》,為了讓幼兒區分平舌和翹舌音,教師可以讓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讀准「四和十」,通過思考和討論,幼兒最終獲得了正確的概念,從而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4)會說。新《綱要》明確指出「語言能力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要盡量讓幼兒多說,要鼓勵幼兒說,哪怕他說的是錯誤的,要讓幼兒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特別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孩子,更要給他們說的機會、說的自由。同樣是《小熊過橋》,在幼兒自己觀察的基礎上,教師讓幼兒對圖片內容大膽的進行假設,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論幼兒假設與表達是否正確,都予以肯定,突出了幼兒為主體的地位,教學效果也很好。2.創造性的朗誦詩歌。詩歌朗誦是一種藝術性的有聲語言活動,是一個再創造過程,同時也是詩歌學習活動中重要而又枯燥的一個環節,幼兒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而且詩歌的語言情感可跨性大,這就要求朗誦應充分調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朗誦詩歌過程中,幼兒除了運用語言外,還可以通過眼神、手勢、身姿等表情和動作,創造性地表現詩歌,同時可以藉助豐富的想像,加強詩歌的藝術感受。例如《小雨點,沙沙沙》,朗誦中教師在引導幼兒把握語調、語氣同時,藉助於課件畫面的描述,調動幼兒的所有感官,去感受小雨點的頑皮和下雨天的樂趣,讓幼兒不知不覺中走入到詩的美妙境界中。此外,在朗誦活動中,幼兒的情感體驗、聯想、表現、表達也是不同的、多元的、可變的,有相當大的自由度。教師要接納幼兒的差異性、獨特性和創造性,及時給予每一個幼兒鼓勵和贊許,使幼兒在朗誦活動中體驗到成功和樂趣,因為教師對幼兒的鼓勵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能激起幼兒潛在力量,激發學習主動性。四、整合多種領域的活動內容在詩歌教學中,可以進行綜合性主題活動,即圍繞某一詩歌作品,結合其他領域的教學活動,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途徑開展活動。如以詩歌為中心開展欣賞、朗誦、表演、製作、繪畫、音樂等活動來豐富幼兒的知識面,,發展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在平時的詩歌教學活動中,還可利用一些音樂的形式來增強幼兒的審美感受。如詩畫的配合形式,能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即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運用美術技能,將自己喜歡的詩歌配上與其情節內容相符合的畫面,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妙境界。此外,詩歌教學還可以與電視、幻燈、錄音等手段相結合。總之,充滿童趣和教育意義的詩歌會伴隨著幼兒成長,是幼兒非常喜愛的語言教學活動,教師應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制定確切的教學目標,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

Ⅳ 幼兒園組織一場詩歌活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注重開展詩歌教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如何讓幼兒盡快學習語言,並學會使用優美的語言與人交往,我認為對幼兒進行詩歌教學是很好的一條捷徑。運用詩歌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豐富性,為兒童的審美心理建構提供了豐富的審美客體和探究刺激。有利於促進幼兒審美感知、審美情感、審美創造等心理功能的發展。 在教師方面,可以開展有關詩歌活動的教研,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研討出最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首先,是要提高教師的自我文化素養和自我理解能力,使之達到一定的水平。教師有能力駕馭詩歌活動,自然就會去重視詩歌活動。然後,從選材方面來說,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通俗易懂的、趣味性較強的詩歌。從簡單的謎語、兒歌、繞口令開始,讓幼兒對詩歌感興趣後,再逐漸過渡到深層次一點的兒童詩、散文詩等。 在幼兒園積極營造各種詩歌教學的氛圍:可以每天在中餐後的休息時間了利用廣播,播放一首抒情的詩歌;請幼兒買相關的幼兒詩歌的書籍回來,放在閱讀角供大家一起閱讀;布置有關詩歌的主題牆;進行有關的詩歌觀摩活動,挺高教師教學的水平等等。 二、打破傳統教學,注入新活力 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內部驅動力,在學習者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部分。而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在詩歌教學活動中,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新的活力,運用啟發式的方法,把幼兒從機械地朗讀背誦活動中解放出來。充分利用詩歌的特點,啟發幼兒積極思考, 大膽想像創造,達到學習的目的。因此,只要讓幼兒充分地去看、去想、去說、去體驗、去發現、去創造,幼兒才會更好、更快地掌握詩歌內容,同時獲得詩歌以外的能力發展,為其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使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一)創設不同的情境來學習詩歌 具體的來說,有以下幾種方法: 1、看圖學詩 人們常說「詩情畫意」,詩情與畫意有相同之處,藉助畫面讓幼兒理解詩意,幼兒是易於接受的。因此,在教幼兒學詩歌時,只要善於引導幼兒觀察觀賞畫面,展開想像,有條不紊地介紹、解釋詩句,效果也是很好的。 2、畫圖學詩 此法與看圖學詩法相同,可使詩情畫意交融滲入於幼兒語言、繪畫教育中,來鞏固、加深幼兒對已學詩歌的理解。教師在教給幼兒要學的詩後,讓幼兒自由想像畫出圖景來。當幼兒這樣地來作畫後,他們對這首詩也就會有更多的領會和喜愛了 3、觀賞自然景物學詩 這可說是直觀的一種教學方法了,在學習這些詩歌時,讓幼兒去親自體驗,不但會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在老師的啟發講解下掌握詩意,學起來也就快了。這樣,不僅使他們學了詩歌,而且也培養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及對事物的觀察能力。 4、講故事學詩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把詩歌的內容變成故事講給幼兒聽來啟發幼兒想像與思考,也是教幼兒學詩歌的一種方法。 5、情景表演學詩 教師結合詩歌內容,通過相應的動作演示和形象的講解讓幼兒理解,進而再通過角色表演或分角色朗讀的方法讓幼兒掌握。這種方法更富有 游戲性很受幼兒歡迎。 (二)藉助輔助工具來學習詩歌 在詩歌活動中,教師可製作一些小圖標來幫助幼兒學習詩歌。相對於大圖片來說,小圖標是一種凝練、抽象的記號,而相對於漢字,小圖標又具有形象、會意的特質,它是介於文字與圖像之間的學習詩歌的載體。《綱要》提出:「教師要注重幼兒學習的方法和過程,而不是以往單純的模仿習得的結果。」當代幼兒與以往同年齡段的幼兒相比已經有新的發展特點,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容易發起主動學習,運用小圖標進行詩歌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它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詩歌、學習詩歌。它有著很大的作用: 首先,使用小圖標有助於幼兒理解和記憶。幼兒學習語言是一個儲存、以及運用信息的過程。將圖標按詩歌內容排列起來,幼兒雖然不認識文字,卻從圖標呈現的形式中了解了詩歌的內容,有助於他們記憶詩歌內容。 其次,有助於幼兒了解詩歌的句式、結構。詩歌的內部結構、句式的排列規律等屬於隱性因素,形象的小圖標可以使這些無形、抽象的因素變得具體、生動,讓幼兒容易理解。 再者,有助於幼兒有效地表達作品。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進行表達是詩歌學習的目標之一。小圖標可以幫助幼兒有效表達。在詩歌教學中光靠教師告訴幼兒朗讀的要領,幼兒往往記不清楚,難以掌握。但如果在詩句中加入圖標符號,幼兒便能自然地在朗誦時區分升降調和快慢。這樣一來,小圖標就成了活動中有助於語言表達的「指揮棒」。 最後有助於幼兒主動學習。小圖標不僅是教師的教具更是幼兒的學具。幼兒人手一份小圖標。可以通過自己操作熟悉詩歌,通過和別人交談滿足自己想說的願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學習的積極性。 (三)在音樂當中來學習詩歌 音樂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貝多芬說過:「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 我國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音樂可以傳遞感情,具有振奮精神、鼓舞鬥志、增長知識、開發智力、陶冶情操等作用。而幼兒也是非常喜歡音樂的。他們聽到節奏感很強的音樂會跟著節拍動起來。當把一首意義深遠的古詩詞來交給幼兒時,我們可以把它和音樂活動結合起來,給詩歌配上好聽的音樂,加上一些簡單的律動動作,讓幼兒在音樂當中來學習詩歌。現在的很多藝術幼兒園,開展的音樂活動中,就有很多這樣的詩吟誦活動。實際上,就是學習詩歌的一個過程。 四、注重詩句賞析,培養幼兒的審美觀。 詩的語言是富有音樂性的,詩歌尤其講究韻律。在新詩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會注重引導兒童去理解一些我們認為重點,難點的句子,以為對這些句子的分析和講解會有利於兒童對詩歌的理解,殊不知如此一來,會破壞到詩歌的「音樂美」和「建築美」,也破壞了兒童作為審美者,在審美時的主觀體驗的意境美和韻律美,到頭來一首內容和形式俱佳的詩歌傑作讓兒童收獲的只是片言只語,根本談不上對詩歌的賞析,就更加不用說提高幼兒的審美觀了。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一些簡單易懂、形象性較強的詩歌,對整首詩進行賞析,讓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去感悟、體會;在朗誦中去玩味,去品味詩歌的意境,使他們在新詩的學習過程中取得更多的收獲。引導幼兒去發現美,這樣不僅可以使幼兒學到知識,受到品德和美感教育,還能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而且對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也很有好處。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詩歌教學講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