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談談你對幼兒園教育能的看法
你好,這是個人對幼兒園教育的看法:
促進幼兒的發展是一切教育活專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屬綱要》明確指出: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評價不再把幼兒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作為重點取向,更多的是關注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基於幼兒知識技能的評價,往往由子幼兒知識技能發展的局限性,導致幼兒屢屢遭受挫折體驗,影響其學習情感與心理的發展;而基予多元取向的幼兒評價,則從縱向比較出發,全面地賞識幼兒素質新的進展,使幼兒能較多感受成功與被肯定的喜悅,從而激發出更強烈的學習內驅力,使幼兒更容易登上發展的新台階。
Ⅱ 如何評課(適用於幼兒園)反思
提高教師對抄課堂的反思水平,讓教師在集體評課活動中「會說話」。
學校應該注重教師合作文化培養,引導教師在集體評課過程中敢於批判,能夠提出真實的問題,推動教師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提高教師對課堂的反思水平,讓教師在集體評課活動中「會說話」。在有些集體評課活動中,教師雖然能提意見,但往往就課論課,或者直接提出「如果是我,我會怎麼處理這個環節」。雖然教師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課例進行了反思和評價,但參與者收獲不大。
(2)對幼兒園教學的評價擴展閱讀:
評課的相關要求規定:
1、建立教師集體評課的相關機制,讓教師通過持續的活動實現發展與提高。
2、既要保證教師集體評課活動的實效性和持續性,又要合理考慮教師的工作和學習時間,不能為教師增加額外的負擔。
3、此外,機制的建立並非一勞永逸,即使建立機制之後,學校也要經常了解教師對集體評課的看法,及時做出相應調整,以使教師的集體評課活動更加有效。
Ⅲ 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及管理的評價
幼兒園,舊時稱蒙養園、幼稚園,為一種學前教育機構,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周歲以下幼兒的為托兒所,而接納三至六周歲幼兒的為幼兒園。幼兒園教學教育管理的主體是幼兒園管理者與幼師,對象是三至六周歲的幼兒,客體是保育和教育的關系。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幼兒園教育教學的管理本質是以孩子為中心開展的相關保育和教育的工作。
1.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原則
1.1 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教育理念的核心內容,是現代化教育理論的基本方略。教育就是為了人的發展,人的發展依賴於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包含著人性自然、教制完備、樹立教育科學發展、自由開放等內容。
1.2 因材施教。發展個性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每個孩子的發展潛質以及發展特質都不一樣,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優勢,鼓勵個性發展,善用啟發技巧。因材施教著重強調的是孩子的天性自然美,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是個性發展的不追點。成功的啟蒙老師不乏"神童"。
1.3 平等教育。平等教育強調的是幼師對每個幼兒的啟蒙是平等的,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天才",好的師傅不怕沒有成功的徒弟。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對待每個孩子應該是平等的。堅持平等的啟蒙理念是每個幼兒能發其所用的指南針。孩子是個性的,老師是耐心的。
1.4 依法治教。教學治理應該是遵循法律的,我國在幼兒教管方面也都頒布了多部法律,如《幼兒園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工作規程》等。作為一名啟蒙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應作出有違法律或傷害孩子的行為。依法治教是幼兒園教育管理工作得以開展的重要基礎。
1.5 服務社會。教育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服務社會,發展社會。離開社會發展談教育發展是不切實際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因此為我國的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高質量的現代化人才是學校教育的重心。在啟蒙教育階段,就應該適時的有計劃化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存儲後備人才。服務社會,服務大局是教育的重大使命,百年發展,教育為本。只有遵循服務社會的原則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幼兒未來的發展素質。
2.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發展模式
2.1 自身發展。自身發展是該發展模式中的核心理論。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是從自身的發展開始,通過多方面的量變最終達到總體上的質變。幼兒園要有所發展必須得先從自身的內部矛盾開始,從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一所高質量的幼兒園,一方面應該要具備完備的配套設施,如游戲設施,教學設施,飲食設施,啟蒙設施,休息設施以及交通設施等,從外部著手,把幼兒園的硬體環境提高,給孩子提供一個開放、輕松、安全、快樂的保教環境;另一方面應該要具備高素質的教管隊伍,從管理者到施教者,如提高管理者的保教意識,施教者的文化意識,後勤部的服務意識等,從內部使勁,把幼兒園的軟體實力更新,給孩子創造一個平等、活躍、開心、積極的學樂環境。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量變與質變相統一、內外矛盾相結合的發展觀點。
2.2 政策發展。政策發展是聯創模式里的重要基礎。在教育發展中,我們遵循依法治教的原則是順應政策發展的具體反映。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等不斷的快速發展,幼教事業也異軍突起,國家對幼教事業的政策援助也不斷增加,根據《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各地方政府都紛紛出台"學前教育X年行動計劃",這對於很多民辦幼兒園來說既是歷史機遇,也是實際挑戰。民辦幼兒園如何打造自身建設,使其成為符合國家標準的事業單位是各民辦幼兒園的重要課題。順應政策發展的潮流,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關繫到民辦幼兒園未來的發展方向。何去與何從、機遇與挑戰,是現今民辦幼兒園面臨的嚴峻形勢。因此,適時合理的運用政策的發展,必須堅持機遇與挑戰相統一的原則。
2.3 社區發展。社區發展是服務社會的本質體現,也是聯創模式的本質目的。教育質量的好壞離不開社會發展的檢驗。我們培養人才最終目的是服務社會,在幼兒教育方面的具體體現表現為與社區互動。如何有效的與社區進行互動呢,如戶外教育、社區活動、與家長交流、與社區交流以及幼兒園與社區共辦聯誼晚會等。教育的主體既然來源於社區,就應該回歸於社區。在社區發展的實踐中,為了獲得與社區的共贏,應該要遵循任何事物都是聯系的、整體和局部是相統一的原則。
3.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方法
3.1 加強對幼兒學習活動的管理。在幼兒學習管理方面,幼兒園應該為來園的幼兒創造科學良好的學習環境。這里的學習環境既包括從事教學活動的教室環境,也包括從事戶外教學的運動環境。在教室環境的管理上,幼兒園管理者的管理重點應該放在現有教室環境能否為幼兒提供安全舒適感的基礎上注重探索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因而幼兒園的教室首先應該是安全舒適的。例如教室中的桌椅大小的設置、窗戶的高低以及物品的擺放等等都應該符合安全標准。再者幼兒園管理者還應該根據入園幼兒的年齡來安排相應教室空間和教學區域設置。包括每個年齡班中應該設置哪些教學區域,每個教學區域中應該提供哪些教學材料等,其中在教學材料的准備上,幼兒園管理者應該根據幼兒年齡不同的差異性來進行確定,同時有些具體的教學材料是需要幼兒教師來提供的,因而幼兒園管理者還應該給予幼兒教師更大的許可權,讓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來設置適合本班學生年齡的教學環境。
而在戶外教學環境的管理上,其管理重點則應該放在運動場的劃分和器械管理上。在場地劃分上,幼兒園管理者主要應該考慮每塊場地所應適合的運動都有哪些,將園區內戶外活動場地按照運動類型的不同劃分為幾個功能區,這樣有利於管理者對其進行管理,同時也有利於幼兒教師根據每個功能區的不同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提高戶外運動場地的使用價值。而在器械管理上,則可以根據每個功能區所要進行的運動種類來擺放運動器械,將運動器械管理與運動功能區管理結合起來,提高戶外運動環境的管理效率。
3.2 加強對幼兒日常生活的管理。幼兒園管理者不僅應該加強對幼兒學習活動的管理,而且還應該加強對幼兒日常生活的管理,為幼兒安排合理的作息活動,以提高整個園區中幼兒教育的質量。在對幼兒一日生活活動進行管理時,管理者應該將一天中有關聯性的活動安排在一起,像是占據幼兒日常生活很大部分的學習活動,將有關聯的學習活動安排在一起,這樣就節省了活動之間的過渡環節。例如,將幼兒的課間操活動與戶外教學安排在一起,這樣在幼兒完成課間操活動後可以直接進入戶外教學活動,省去了幼兒往返教室的麻煩,同時還能夠提高戶外教學活動的效率。使幼兒的戶外鍛煉時間集中起來,這樣能夠讓幼兒在戶外得到充分的鍛煉,從而彌補了戶外教學活動時間過短的缺陷,有利於增強幼兒的體質。
再者,幼兒園管理者在安排管理幼兒的生活活動時還要處理好各個活動之間的過渡環節。例如,吃早飯和教學活動開始之間的過渡,由於幼兒吃早飯的時間長短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吃飯快,有些孩子吃飯慢,對於那些吃飯較快的孩子,管理者可以為其提供一些小型玩具來幫助孩子完成吃飯到學習的過渡,使孩子能夠始終處於幼兒園的管理之下。
另外,幼兒園管理者在為孩子們安排一日活動時還要結合自身園區情況。例如,有的園區中綠化不足,夏天在戶外進行活動時,幼兒容易受到太陽的暴曬,因而可將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稍微提前或延後,將中午太陽照射強烈的時間段避開,以防止幼兒發生中暑。再如,有的幼兒園園區較小,不能滿足全體幼兒進行早操的需求,這時幼兒園管理者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安排某些較大年齡班的幼兒改在課間操進行早操活動,以適應自身園區大小的需求。
Ⅳ 幼兒園教育工作的評價以什麼為主
幼兒園教育工作的評價以(教師自評)為主。 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實行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等參與評價的制度。 幼兒園教育指兒童在幼兒園所接受的教育。 幼兒園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幼兒園...教育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全面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標。
Ⅳ 為什麼在幼兒園教育評價中要注重幼兒發展的評價
評價的理念、抄目的以及評襲價的方法和技術等都影響著評價對教育的導向。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什麼樣的教育評價,如何評價每個幼兒的發展,便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值得我們幼兒園教師認真探討的。《綱要》中將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功能界定為:「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由於受傳統教育制度的影響,在教育實踐中,教育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得不到關注,使教育評價發揮作用不大。
在幼兒園里,「好孩子」是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的寶貝。它代表著光榮、自信、成功,評上「好孩子」,每一個孩子的臉都會比紅花更燦爛。而「好孩子」,顧名思義,非常直觀明了,就是全面發展的孩子。
Ⅵ 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功能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評價所具有的鑒定與選拔功能,是指通過對所搜集的信息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Ⅶ 家長對幼兒園的評價怎麼寫
家長對幼兒園評語 看到你從學期初的哭鬧著來園到現在唱著兒歌來園;看到你學會自己上廁所小便;看到你學會更多的詞語,老師真的很開心。在新的一年祝你長得更壯,學得更多!
Ⅷ 怎樣對幼兒園教育的進行評價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是人才輩出的時代,時代呼喚的是具有創新精神與無窮發展潛力的新人類。集體教學活動又能為幼兒提供多大的發展空間呢?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又能獲得多少發展的可能性呢?這是值得引起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獲取信息、鍛煉提高多種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學專家余文森教授說:「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指通過集體教學活動,幼兒在各方面有收獲、有提高。具體表現: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有效的集體教學是兼顧知識傳授、情感交流、智慧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如何組織合理、有效的集體教學,關於新課程背景下集體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就成為我們教師實施課程改革的切入點。集體教學是集教師、幼兒的活動於一體的活動,其中包含教師的「教」,更重要的是幼兒的「學」。現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對集體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探究,希望對一線的幼教工作者有所幫助。
一、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現狀分析
1、陳舊的教學觀對教師的影響根深蒂固。
教學觀是教師對教學的認識或對教學的主張,也就是教師對教學目標、過程、對象的認識。目前幼兒園教育仍受傳統陳舊的教學觀的禁錮。
(1)活動目標單一、不具體。
(2)活動過程乏味,教法單一。
(3)忽視教育對象的主體性。
2、教師對現代教育理念的理解有失偏頗,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呼喚幼兒園課程改革,強調幼兒主體地位、主動學習的今天,一部分教師把課程改革看作是與傳統的決裂,甚至不少教師產生了一些極端想法,認為:提倡在生活和游戲中學習就是否定了傳統單科教學模式;提倡幼兒自我知識的建構就是否定了教師的講解和示範;提倡幼兒的體驗學習就是幼兒的自我游戲,忽視了教師與幼兒的有效互動。
如何在新《綱要》思想的指導下改變這一現狀,探求適宜幼兒終身發展的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策略,是當前集體教學活動面臨的現實問題。
二、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學准備策略:
教學准備策略主要指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前所要處理的問題解決行為,即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所要做的工作。具體說,教師在准備教學時須解決如下問題:目標的確定、材料的准備、教法的選擇等。有效的教學准備策略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1、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師幼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准,在集體教學中一定要先明確教學目標。目標的確立須從幼兒角度出發,涵蓋態度情感、能力、知識經驗多個緯度,必須是可測的、可評價的、具體的、明確的,適宜大部分幼兒最近發展區,是可以共同達到的。
例如:小班科學領域「認識時間」,某教師目標表述:「認識白天黑夜,了解主要特徵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正確區分白天黑夜」。顯然,目標過於單一,僅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忽略其它能力的發展。結合有效教育目標的標准,可做如下改動:「認識白天黑夜,了解其主要特徵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正確區分白天黑夜,嘗試運用時間詞彙;幫幼兒樹立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准備操作材料
集體教學中操作材料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教師應結合活動要求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准備最佳的操作材料,發揮最大效應。
(1)材料的可操作性。集體教學中提供的材料操作性要強,使幼兒願意操作、探索。如:整合活動「有趣的線條」,幼兒可利用線條自由表現,充分體驗創造想像的樂趣。
(2)材料的層次性。同一年齡幼兒發展水平不一致,存在個性、智力、能力上的差異。教師提供的材料要有層次性,使幼兒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進行操作、探索,有效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如中班社會領域《神奇的筷子》,可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易夾的紙團、難度大的黃豆等,不同層次的幼兒可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材料,興趣自然很濃。
(3)材料的豐富性。要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須保證足夠的、豐富的材料供幼兒操作。如:大班科學領域「認識磁鐵」,教師動員家長為幼兒准備磁鐵、木塊、布條、玻璃、塑料等。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其特性,並運用磁鐵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4)材料的多功能性。活動中提供的材料盡可能一物多用。如幼兒常玩的套桶,可作為數數、區分大小、排序的操作材料,如加上數字卡,也可作為認數的材料,充分發揮套桶的作用。
3、選擇適宜的教學行為和組織形式
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活動的組織形式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能,為此,要選擇適宜的教學行為和組織形式。
(1)教學方法多樣化。據幼兒年齡特點,採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如游戲法、觀察法等進行教學。如「認識蔬菜」,應通過視覺、觸覺、味覺進行教學,避免單一說教。
(2)組織形式生活化。將抽象的活動生活化,使幼兒輕松習得知識。如小班排序活動,請幼兒用色彩鮮艷的串珠,按大小、顏色、形狀等標准進行排列,製作彩色項鏈。
(3)教學手段現代化。藉助多媒體進行教學,易幫幼兒釋疑,提高工作效率。如:大班數學活動「目測數群」,傳統的教學幼兒較難理解其意義,通過課件演示,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生動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但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課件演示。我們須抱著「揚棄」的態度,使現代化教育手段和傳統教育教學有機結合,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二)、教學過程的實施策略:
教學過程的實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師為實施教學方案而發生在集體教學活動內外的一系列行為。集體教學行為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管理行為,二是教學行為。
1、管理行為。集體教學的管理行為是為了使教學能順利地進行而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及為了確保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益的活動。
2、教學行為。教學行為包含兩種:一是直接指向目標和內容,可以事先做好准備的行為;二是直接指向幼兒和教學情景,無法事先做好准備的偶發事件。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教學行為應該是:
(1)形成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間積極、有效的互動。
A、營造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如大班數學活動《娃娃超市》,教師不作限制,只要求幼兒注意輕拿輕放,愛護玩具。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玩具,主動介紹玩具的玩法……,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是師幼有效互動的前提。
B、注重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幼兒活動,實現真正的師幼互動。
C、注意適時、適度的干預。教師不要過多的干預,盡量讓幼兒自己思考、嘗試解決問題。促進幼兒知識的建構,幫幼兒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2)關注幼兒的個別差異。首先要善於觀察、了解幼兒,找出幼兒學習的最近發展區。其次,對觀察的結果客觀分析,找出適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及時調整教育策略和要求。如:一部分幼兒對於10以內的數量,目測即能說出總數,因此,可隨機調整學習內容「練習按群計數」,落實因人而異的教育。
(三)、教學評價策略:
教學評價策略主要指對集體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系列價值判斷行為,是過程性評價。
1、評價應科學合理。避免採用統一的標准評價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
2、評價應具有針對性。避免在一次活動中不斷出現「不錯」「很好」等詞語。
3、評價應指向教育活動的全過程。
幼兒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課程中不可或卻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和發現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和創造者。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賜予的,而是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要使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真正做到有效、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
Ⅸ 幼兒集體教學活動評價怎麼寫
一、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評價的含義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評價,又可以稱為幼兒園教學評價、幼兒園高結構教育活動評價。它是指在教學活動實施後,依據一定的評價標准和指標,為促進幼兒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和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效果所進行的價值判斷活動。從評價的對象和內容看,它包括了對幼兒的學習過程與結果、教師的教學所進行的評價。
相對而言,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這種高結構教育活動評價會更多關注教育活動設計者和實施者的「有意義的教學」。
二、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評價的類型
從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常用的評價類型包括外部評價,即由專家、幼兒園管理者或其他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和實施者進行的評價;還包括自我評價,即由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設計、實施和效果。
(一)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外部評價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外部評價的作用
通過外部評價,可以幫助教師了解自己的教學情況和效果,並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進。通過外部評價,也可以方便評價者在教師群體設計與組織的教學活動中做出一定的區分和比較,幫助外部評價者,特別是幼兒園管理者了解教師教學活動組織與實施中的不同水平,進行分層指導和培養。
2.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外部評價的方法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進行評價時,可以採用一些客觀的標准和指標,以量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評價的目的主要是進行差異比較,一些外部評價,如:專業人士或幼兒園管理者或幼兒園同行教師對某教師的教學活動評價,一般多以量化的方式來進行,以方便外部評價者對教師在橫向之間做出一定的區分。
然而,由於幼兒園教學活動涉及人的因素,涉及具體的、真實的教育情景,變數及其關系比較復雜,因此,除了量化評價的方式外,更需要藉助質化評價的方式,對幼兒園教學活動實施的有效性做解釋性的理解,為的是提出新的問題,對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做出改進,如:同行教師觀摩活動後與執教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評析和研討。
3.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外部評價的標准和指標
開展集體教學活動評價時,首先是確定評價標准和指標。由於教學活動是一個由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和相互作用的過程,所以,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評價涉及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兩個方面。
(二)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反思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反思的含義與作用
反思是教師帶著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及其有關輔助工具,直接或間接地從課堂上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分析、研究,從而對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做出評價。自我評價是促進教師進行自我反思的一個重要手段,反思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階梯。
2.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反思的內容
(1)對教學活動目標的反思:包括對教學活動設計的反思、對教學活動內容的反思和對教學活動組織與實施的反思。
(2)對教學活動實施的反思:包括對教學活動實施過程的反思和對教學活動實施效果的反思。
(3)對教學活動評價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