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有效提問

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有效提問

發布時間:2020-12-15 03:48:11

① 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有效的提問策略有哪些

(一)注重集體教學活動中的問題設計
幼兒的思維過程往往是從問題開始,我們要精心設計提出的問題,點燃幼兒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並有意識地為他們發現疑難、解決疑難,提供橋梁階梯。
1、問題設計必須圍繞教學中的關鍵
問重點才能保持幼兒思維清晰。重點是幼兒應該掌握的內容,因此對重點內容要反復設問,使幼兒理解和掌握重點,從而保持思維的條理性、連續性和穩定性,並為幼兒解答一些相關問題奠定基礎。
如繪畫《乘熱氣球旅行》,這次活動的重點目標就是要求幼兒嘗試用不同的圖案進行有規律的間隔裝飾。為了幫助幼兒達到預期的目標,教師在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熱氣球時提問道:「這些熱氣球有什麼不一樣?每隻熱氣球上面的花紋排隊有什麼小秘密?」這樣簡單的一個設問,不僅讓幼兒知道可以用各種圖案裝飾,而且也明白在裝飾圖案時,要有規律地間隔進行。
2、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
Ø 面向全體幼兒的原則
幼兒園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時要時時處處落實「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提問設計也不例外。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面向全班每一個幼兒的,要使每個幼兒都能感覺到這個問題是教師向我提出的,從而願意參與問答活動。如《機器兵》的教學活動,一開始,教師出示圖片後就提出:「這三個機器兵有什麼不同?」的問題,因為三個機器兵身上有太多容易發現的不同之處,所以對每一個幼兒來說都能根據顏色、高矮、胖瘦等來找出三個機器兵的不同,進而來參與回答。由於這個提問,既面向全班幼兒,又激發幼兒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所以孩子們回答問題非常踴躍。
Ø 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
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提問,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幼兒,設計不同的層次問題。難度和靈活性較大的問題要求幼兒重新組合所獲得的信息來創造答案,這類問題問能力較強的幼兒,他們經過思考回答,有助於啟發全體幼兒的思維;基礎及綜合性的提問是為了鞏固教學效果,問題的設計要考慮中等能力的幼兒,這樣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兒的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於能力相對弱的幼兒,要適當設計一些難度不大,經過認真思考能夠回答出的問題,可以幫助這些幼兒恢復自信,提高學習興趣。如在故事活動《小野豬和它媽媽》活動中,對一些能力較差的孩子,教師就設計了提問:「你怎麼知道小野豬的媽媽送小野豬治病是很辛苦的?」對一些能力中等的孩子教師設計的提問是:「小野豬的媽媽明明知道小野豬的病會傳染的,可為什麼還是要背小野豬?」而對一些能力強的孩子教師則提問:「野豬媽媽也得病了,小野豬會怎麼想,它又會怎麼做呢?」由於教師准確把握幼兒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提問方式,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樂於主動地回答問題,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3、問題必須具有開放性
心理學家對人類的研究證明:幼兒期是思維異常活躍,求知慾最旺的時期。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啟發幼兒積極動腦筋,勤思考,從而獲得知識和經驗。因此教師的提問應有啟發性,啟發幼兒聯想,引發想像,讓幼兒有選擇地運用現有知識進行分析和重組。
在《機器兵》教學中,我們針對三個環節設計了三個不同的「猜」。第一猜:猜猜,這三個機器兵是為林林做什麼事的?幼兒表現得很活躍,他們說是陪林林一起玩的,有的說是給林林做飯吃的,這樣的提問能啟發幼兒去尋找多種答案,使思路開闊、靈活,激發幼兒豐富的想像。第二猜:如果有一天機器兵失靈了,猜猜可能會發生什麼事?孩子們紛紛猜測把機器兵扔了;林林沒飯吃了;再買機器兵等。第三猜:機器兵失靈了,猜猜林林該怎麼辦啊?但這個時候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提出後,幼兒有點無所適從,思路只朝一個方向去解決問題,普遍認為林林應該去修理機器兵,把機器病修理好了再為林林做事情,當然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了嗎?回答是否定的。這時就需要教師利用輔助小問題來提示幼兒思維的方向,讓幼兒的思維得到「點撥」。於是教師就問到:「林林做的這些事情,他自己能做嗎?」這個小問題就像一滴落入油鍋的水一樣,頓時孩子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能,林林可能自己穿衣服。」「林林可能自己吃飯。」「林林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多個發散性的回答產生了。教師以輔助小問題來引導幼兒,不僅能使幼兒拓展思路,而且師幼互動性強了,教育的效果也好多了。教師編擬許多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激勵幼兒聯想創造,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解決的多種可能性,找出不同答案,增進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要注意問題的廣度,避免主觀設疑。
在課題組的活動中,一位教師上了一節《樹真好》的實踐課,其中她在第一環節中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
(教師出示了一棵樹的圖片),然後直接問幼兒:「這是什麼呀」
「樹」。
「為什麼在我們的周圍要種樹呀?種樹有什麼好呢?」
「樹可以給我們乘涼」、「樹可以擋風。」……
當時,她覺得幼兒回答的很好,與其預設的也正好吻合,於是她就匆匆忙忙進入她預設的第二個問題。
後來,經過教研組老師的集體教研討論,發現這位教師的提問局限於活動本身,提問目的單一,即目的性太強,僅僅為了誘導幼兒說出她想要的答案,而忽略了這幅簡單的圖片可以實現的多元價值,如可以激發和調動幼兒的相關經驗等。於是,在經過反思與各位老師的建議下,她將問題設置如下:
(出示了三棵錯綜的樹)「這是什麼呀?」
「這是樹」。
「有幾棵樹呀?」
「有三棵」。
「你們在哪裡也看見過樹呀?」
「在幼兒園里、在馬路上、在小區里……」
「為什麼這些地方要種樹呢?種樹有什麼好?」
「種樹可以擋風、給我們乘涼、給小動物吃的東西……」
雖然,問題變動不大,但是就是在簡單的追問當中,充分激發了幼兒自身的經驗,一方面調整了課堂的氣氛,另一方面自然地銜接下一個問題,推動了活動的發展。
(三)提問的語言有吸引力,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她的語言應該是熱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進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提問時,教師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運用抑揚頓挫、恰如其分的語氣並結合表情等態勢語言來誘發幼兒對問題產生興趣,調動幼兒回答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在秋天裡」的主題進行中,我們開展了關於昆蟲的小主題。在一次公開學習活動中,一位教師想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了解昆蟲有六條腿的特徵,於是就說:
「請你們看一看,比一比瓢蟲和蜘蛛有什麼不同?」
我們發現很多幼兒的注意力不會馬上集中過來,有的僅僅是迫於教師的指令去看和想,特別是班級裡面一些活躍的孩子。於是在下次的調整中,經過思考她換了一種方法:
「現在有許多瓢蟲寶寶和蜘蛛寶寶躲在葉子里,誰能幫我找出來嗎?你是怎麼區分兩位寶寶的?」刺激性的語言再配上老師略感神秘的體態語,果然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幫助區分兩位「寶寶」不同的願望也就產生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可見,教師提問時的語言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影響到幼兒對問題的回應效果。
(四)對幼兒的回答進行及時的鼓勵與激勵
在教師提問後,總會出現幼兒的一些平行答案。比如在《樹真好》的活動中,老師問幼兒「樹有什麼好呀?」一個幼兒說樹上能結蘋果給我們吃。」於是第二個幼兒說「樹上能結橘子。」之後的每一個幼兒幾乎都說了此類答案。在這個問題中周旋了很久。當時老師若是批評後來回答的孩子,那麼這些孩子以後就不會再這么積極回答問題了。於是老師就鼓勵問到:「樹除了可以結果子給我們吃,誰還知道樹的其他好處嗎?如果說出不一樣的答案,老師會給貼紙獎勵。」以這樣一種正強化的方式,果然激發了幼兒的思考,也達到了教師預期的效果。
(五)豐富集體教學活動問答模式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會提出許多「為什麼」的問題,而在教學活動中卻很少有提問,我們認為是傳統的老師問-學生答的提問模式,扼殺了幼兒的問題意識。而整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該鼓勵學生提問。遺憾的是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提問常常是按照教師問學生答的模式進行,絕少有幼兒提問,這種方式最明顯的弊端是不利於幼兒問題意識、提問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表明幼兒正在積極地思考,是獨立思維的主體,教師的提問更多的是來自幼兒外部,而幼兒的提問卻是發自內心,在一定程度上要優於教師的提問。因此,教師不僅應該注重幼兒回答問題能力的培養,還應該注重幼兒提問能力的培養,因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准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一點傳統的提問模式是無法做到的,在集體教學活動中豐富提問模式,使其多元化可採用「老師問-幼兒答」、「幼兒問-教師答」、「幼兒問-幼兒答」等模式進行嘗試。多元化的提問方式有利於師生之間共同探討,相互激發,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有了更多的提問機會,他們的問題意識和自我提問的能力也就在無形中得到提升。教師的提問是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只有掌握了一些設問的技巧,我們的課堂才會變得更加生動而精彩!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1、關鍵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何愁教不好?他們自己也會學了.
2、掌握有版效的教學方法.
3、教師自己要權有文本解讀能力,課堂上要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視教學,培養學生用「我手寫我心」.文章不在於技巧,關鍵在於富有真情實感.
5、掌握一些實用的教學法,多向名家學習,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輩的教育家一些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特級教師的教學方法.

③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如何設計有效的提問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教師如何提高幼兒教學的有效性,開展好每一節教學活動,我認為教師對教學活動的准備非常重要。《指南》中明確指出:教師既要關注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要關注幼兒的現有水平;既要重視幼兒知識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視幼兒的情感體驗;既要重視教師的教法,又要重視幼兒的學法。

④ 論文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的有效性研究 有何創新點

教學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的環節之一。然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問題設計的不是很合理,比如常常會出現「想不想」「好不好」」行不行「等無效問題,我認為我們要提高問題設計的質量,發揮有效問題的價值,避免無效問題出現的頻率。
正文:
一、問題有效性的含義
俗話說的好,「有見才有識」,我認為「有問才有啟,有啟才有發」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問題的提出是教師與幼兒之間溝通的橋梁』問題提問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孩子觀察探索的方向,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問題的設計是一門藝術,是幼兒教師必不可少的專業技能,孩子對活動感興趣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引導「好的問題,就好象一顆石子投向一個平靜的湖面,能激起幼兒思維的浪花。」
提問,從廣義上是指一切有詢問形式或詢問功能的句子或教學內容。教師提問則是教學提示或「傳遞所學內容的刺激以及幼兒做什麼如何做的提示」,從而達到檢查學習、促進思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實現教學目標的目的。
有效性,也就是引導。是指通過教學活動,使幼兒思維想像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教師提出有效問題的策略
1.教學活動的選擇要從孩子的生活出發,從孩子的已有經驗出發,問題的設計能夠引起耗子的注意,引起孩子的感興趣,使師幼之間有一個共鳴,讓孩子融入你的活動中來。
2.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按層次提問。
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預設提問,考慮到細節,要准確把握目標的指向性,從幼兒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提出深度不同的問題,對接受能力強的幼兒可合理「提高」問題的難度,使其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對接受能力一般的幼兒可逐步「升級」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對相對比較弱的幼兒可適當「降低」,以幫助自信提高學習興趣[1]。
3.提問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通俗易懂是幼兒容易掌握
從學習活動整體上看,教師要科學的設計具有一定梯度的問題不僅要設計好單個問題,更要精心設計問題的序列。幼兒回答正確後,再逐步加深。最後達到預期目標。
4.提問時要講究語言藝術、注意語氣
在集體教學時教師的語言至關重要,首先教師的提問要有科學性、准確性,以免造成幼兒理解錯誤或理解困境。其次,教師要更少的問題,避免課堂問題過多、過濫,「為提問而提問」。再次,教師提問的態度要誠懇,語言要准確,語氣要親切,談話氛圍要輕松和諧。
5.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值得幼兒積極去思考,具有價值性。
教師應多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如「你認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你喜歡誰?為什麼?」「誰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你會怎麼辦?」等這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的問題,幼兒不但要理解故事,而且要將理解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因此有利於幼兒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三、我在集體教學中提問的現狀
以科學領域活動《有趣的味道》為例,我在選擇教學活動和設計活動流程的過程中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孩子的發展水平,再導入的部分我讓孩子們品嘗各種味道的食物,為整個活動的進展提供一個鋪墊,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
在開始的部分,我通過讓孩子們嘗一嘗——說一說——試一試等環節讓孩子們體驗味道的不同,但是在問題的設計上往往會出現無效性的問題比如說你想不想試一試呢,你覺得好不好等沒有質量的問題,在師幼互動的環節上,對於孩子的回答不能夠深層次的引導,出現表面化的現象。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展孩子的視野,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抓住每個孩子的教育契機,根據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因材設計有效的問題,引領孩子在有效問題的帶領下、有限的時間內暢游在五彩繽紛的世界中。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