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氏教學計劃
蒙式教育法簡介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近百年來,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對世界幼兒教育產生著積極的影響。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及潛能開發的優秀教育模式。
一、 蒙式教育的十大特點:
1、以兒童為中心。 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
2、「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教學,主張由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以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豐富的教育內容,讓兒童自發的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0- 6歲的幼兒在特定的時期會出現特定的喜好傾向。若順著敏感期學習,該特性即可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4、教師扮演導師的角色。 一般稱蒙氏教師為啟導員。他必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於孩子的發展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適時、適性地協助與指導。
5、完全人格的培養。蒙氏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透過環境的設計、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構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蒙氏教育要求教師根據兒童發展的進程,對不同特點的兒童進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齡教育。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齡層的模仿對象,而較大的孩子則可以從幫助年幼的兒童中增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8、豐富的教材與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豐富,但這些教具並非是教師用來教學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過這些工作,從自我重復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9、屏除單一獎懲制度。蒙氏教學尊重兒童,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10、爆發式的教學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內在需求,讓孩子適時、適性的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形式,彰顯出孩子內在的心智發展水平。
二、自由—蒙式教育法的基礎。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稱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為基礎的教育法」,又被稱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內涵,是了解蒙式教育法本質的前提。
(1)、關於自由。蒙台梭利認為,自由是兒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約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強制與壓抑的情況,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愛的活動。生命力的自發性受到壓抑的孩子絕不會展現他們的原來本性,就像被大頭針釘住了翅膀的蝴蝶標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質。這樣教師就無法觀察到孩子的實際情形。因此,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孩子,先要給孩子自由,促進他們自發性地表現自己,然後加以觀察、研究。
這里所謂的給孩子自由,不同於放縱或無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說:「讓孩子學會辨別是非,知道什麼是不應當的行為。如任性、無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礙團體的活動,都要受到嚴厲的禁止,逐漸加以根絕。必須耐心地輔導他們,這是維持紀律的基本原則。」事實上,放縱孩子絕對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2)、關於紀律。蒙台梭利認為紀律是一種積極的狀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之上的。一個人如像啞巴那樣的安靜,像癱瘓的人那樣的一動不動,不能算是有紀律的。積極的紀律包括一種高尚的教育原則,它和由強制而產生的「不動」是完全不同的。
她說:紀律的培養不能靠宣傳和說教,也不能靠指責錯誤,而是在自然的活動中發展起來。重要的是使兒童在活動中理解紀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體的規則,區別對和錯。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一個有紀律的人應當是主動的,在需要遵守規則時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於別人。在蒙台梭利學校的活動室內,允許兒童自由地活動、交談、交換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移動桌椅。在教室里的兒童有目的、自願的活動,每個人忙於做自己的工作,安靜地走來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並不會造成混亂。因為他們懂得安靜和有秩序是必要的,並且知道有些活動是被禁止的。兒童在這種環境中逐漸成長,自然會注意自己的行動。長此下去,就會養成守紀律的好習慣。
三、環境教育兒童
蒙台梭利十分重視環境,她說:「在我們的學校中,環境教育兒童。」並認為環境是重要的保育內容,而且保育方法的許多方面亦由環境決定。兒童需要適當的環境才能正常地發展,完善其人格。然而,多數兒童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是生活在適當的環境中。兒童天性親近自然,但是,伴隨著文明的發展,自然卻距離兒童越來越遠了。他們居住在以成人為本位的世界
㈡ 中班蒙氏數學教案1-10
您好,我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並且你的回懸賞分也會答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網上好友問友打聽,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關網站直接搜索.
四,網上很多專業論壇以及知識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資料,我遇到專業性的問題總是上論壇求解決辦法的。
五,將你的問題問的細一些,清楚一些!讓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麼意思!
謝謝採納我的建議!
㈢ 蒙氏數學教案中班創造力訓練教案
幼兒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差,數學又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以下"中班數學游戲大全"能讓幼兒依靠直接的興趣來學習,使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強,學習效果就越好。
幼兒上中班了,可是對數字、數學一點都不感興趣,這讓很多幼師為此而萬分苦惱。別著急,幼兒天生都愛玩,在玩中學數學能讓幼兒覺得十分有趣,自然就喜歡學數學了。為此,學前谷小編為您整理了"中班數學游戲大全",供您參考。
1、蓋印章玩法:將幼兒分成3排,每排幼兒的前面都寫著一個數字,請幼兒看每排前面的數字,在原有印章數量的基礎上再蓋上一定數量的印章,使印章數與數字一致。
2、找朋友玩法:每位幼兒手拿一張數字卡,教室後面貼有與數字卡對應的水果圖。請小朋友們拿著自己的數字卡片到後面去找一找與自己卡片上數字相等的水果圖,看誰找得又快又准。
3、快樂寶貝車玩法:老師手握方向盤開火車,幼兒人手一張數字車票,按照自己手上的車票去找相應的座位。快到站時,老師發出"轟隆隆… 轟隆隆… 嗚 …",激發孩子游戲慾望,然後說:"火車到站了,請座號為1、2、3的乘客下車。"老師和孩子一起檢查,看看有沒有下錯或者沒下的,然後重復到所有乘客下車。
4、鋪石頭玩法:准備各種形狀的"石頭",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把有"坑"的路鋪好。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石頭"路都有什麼顏色,是用形狀的"石頭"鋪好的。
5、踩石頭玩法:路鋪平了,音樂一響,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並說說踩的是什麼形狀、顏色的"石頭"。還可以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
6、等量接龍:兩名幼兒玩一組圖片。幼兒觀察接龍卡上的實物數量,將一樣多的實物接在一起。
7、給動物送食物:觀察卡片上的動物和食物,請幼兒先給動物排排隊,再幫他們找出他們喜歡吃的食物。
8、我的朋友在哪裡玩法:教師將有衣著條紋不一樣小熊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然後,在4個圈裡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樣的小熊,就在哪個圈裡。(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熊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找到後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9、猜一猜玩法:將幼兒分成兩隊,把16張卡片按照橫4張,豎4張放好,圖片朝下,然後依次翻卡片找朋友。如:我翻第一張是個蘋果,記住這個位置上是個蘋果,然後我把它關掉繼續翻,如果你看到有張卡片是你前面看到過的,可以站起來告訴我"它有朋友了"並把它的朋友找出來,找對了,就給這隊獎勵,最後比比兩隊誰的獎勵多就贏了。
10、數客人玩法:"智慧林的小熊今天過生日,邀請了它的好朋友來做客。看看,都有誰來了呢?"(有小老虎、、小熊貓、小猴……) 一共來了幾個小夥伴?請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1,2、3 ……)"總共來了幾個客人?"(一共來了9個客人。)11、幫小熊按數取物玩法:小熊來坐客,請幼兒按照小熊的數量擺椅子、小碗、勺子、杯子等圖片,如一隻小熊坐一把椅子,9個客人就要9把椅子。
12、"超市"游戲玩法:小熊要陪客人,沒時間去購物,請每個幼兒手裡拿著一張數量不等的購物券,各拿一個小筐,根據購物券上的數字卡到"小超市"購買相應數量的物品,購買後回到座位。
13、找媽媽玩法:幼兒聽音樂自由地跑動,音樂停後,分別蹲在地上的瓢蟲身上,要求7個幼兒合作變成七星瓢蟲身上的7個點。瓢蟲媽媽(教師)找自己的寶寶,成人引導本組幼兒進行點數、檢查游戲結果:是否是7個幼兒變成7個黑點,鼓勵孩子進行及時的調整。
14、看數字捶捶背玩法:兩人一組,一人從1-9的數字卡中任意抽取一張數字,看一看是數字幾,然後就在另一位幼兒的背上捶幾下,被捶的幼兒說出捶的次數,若與數字卡的數量相同,游戲成功,交換角色。
15、看數字捶捶背玩法:7-8為幼兒一組,把小椅子擺成小火車的樣子,幼兒騎在小椅子上排成幾列。每列最後面一位幼兒由一套1-9的數字卡,該幼兒任意抽取一張數字卡,數字卡是幾,就給前面的小朋友捶幾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認真計數被捶的次數,然後再給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樣多的次數,一次傳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兒,最前面一位幼兒大聲地說出是數字幾,看哪一組傳得快。(要求數字卡不能讓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時候力量要適當,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後看。)16、撒數塊玩法:請幼兒將各色小數塊撒在畫有大圓圈的紙上,然後數一數,各色數塊在圈裡、圈外各有多少?並進行插卡記錄。
17、小青蛙愛玩耍玩法:師幼共同扮演"青蛙",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游戲,幼兒根據兒歌的內容,跳到池塘里或池塘外。教師引出里、外標志卡,再次玩游戲,當教師隨機抽取里、外標志卡時,幼兒看標志快速地跳到池塘里或池塘外,鞏固辨識里、外方位及標志卡。
㈣ 幼兒園中班蒙氏教學計劃怎麼寫
沒什麼是網路解決不了的
㈤ 幼兒園中班蒙氏數學該怎樣教
蒙氏數學有效教學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筆者到使用蒙氏數學的幼兒園進行了一些跟蹤的調查和研究,絕大多數幼兒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可供大家分享。但也有一些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對教材的把握及教法的運用等還很不得法。本文將蒙氏數學在實施過程中教學缺乏有效性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做一分析,希望能對教學第一線教師有所幫助。 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四個主要問題 過於注重教學形式,缺乏將活動過程與活動目標聯系的意識 一次,中班的「數物結合」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一起操作完「串珠、數字拼板」後,教師要求幼兒每人用一根小繩穿出和數字卡片相同數量的木珠,幼兒紛紛將珠子穿在自己的小繩上,操作過程中氣氛相當好。當老師請幼兒數數自己小繩上的珠子數時,卻只有部分幼兒所穿的珠子數和教師的數字卡片上的數字相同。 活動前,教師為准備材料花費了大量精力。活動中,孩子為擺弄、操作忙得不亦樂乎,教師最終的目的是讓幼兒在穿珠子的過程中感知認識、獲得數物對應的經驗。可是,幼兒在整個操作活動中,只是忙於穿珠子了,根本沒有去思考所穿的珠子數與教師的數字卡片是否相對應,無法去關注自己的過程,也就無法獲得數物對應的經驗。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也缺乏適時適當的指導,使操作沒有為教學目標服務。 只關注幼兒表面的興趣, 缺乏深層次的對學具價值的挖掘 還是以中班為例,在 「認識時間」的活動中,教師出示教具「星期轉盤」的時候,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便問幼兒:「今天,老師要送給大家一個禮物,請你們猜一猜是什麼?」幼兒絞盡腦汁拚命地猜想:圖書、蛋糕、好玩的玩具、天線寶寶……可是,當老師拿出教具時,孩子們都發出「唉」的長嘆,剛才津津樂道的孩子一下全沒精打采了。 像這樣的「猜一猜」游戲,大家並不陌生。初看,老師的意圖好像在引發幼兒的興趣,為後面的學習活動做鋪墊,但是,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會隨著「神秘」東西的出現而很快消失。當被猜測的物品與幼兒的設想並不一致時,它便很難再激起幼兒的興趣。像這樣毫無頭緒、不著邊際的無需動腦的猜測,不能達到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目的,只會隱性地浪費時間。 對活動的要求指向不明,難以真正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 在中班「圖形分割」的教學活動中,一位老師為了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設計了「變魔術」這一操作活動來豐富幼兒的經驗,即將一張平行四邊形的紙變成各種圖形。老師在操作前提出:「老師想請小朋友當魔術師,用這張紙變圖形,看哪個小朋友變得又多又好。請小朋友拿起剪刀,開始變。」不一會兒,每個幼兒都剪出了好多圖形。當老師請幼兒說「變」了哪些圖形時,幼兒說得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很少,而說不出名的碎片卻佔了相當一部分。 只關注幼兒動手參與,未引導幼兒的思維參與其中,幼兒的智能得不到有效的發展。 在中班的數學活動「認識單數、雙數」中,教師安排此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感知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提供了「數字與籌碼」等材料。教師先示範學具的擺放方法,再請幼兒操作練習,全班幼兒興致勃勃,個個忙於擺弄學具;老師則忙於控制活動的時間,並讓個別幼兒展示操作的結果並說出10以內的單數與雙數。表面看起來,場面非常熱鬧,每個幼兒都在參與,都在動手實踐,課堂的活動內容很豐富,課堂結束時,大部分幼兒也能根據操作的學具准確說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 但是在動手操作之前,教師沒有給幼兒預留思考的時間,即使幼兒正確地匯報出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也只是在復述學具效果圖上的內容。事實上,這個活動的設計與提供的材料都非常好,但作為學數學的操作探究活動,活動原本應有的教育功能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潛在的教育資源被浪費。 加強實施有效性的措施 自始至終圍繞活動目標設計與組織有效的活動 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操作材料、設計教學程序、運用教學指導策略等時,一定要根據教材及幼兒的學習特點緊緊圍繞活動的目標進行,並需要思考、明確以下問題: 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應當從教學的目標與需要出發,從幼兒的需要出發,不能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因為任何情境都不能游離於教學之外。 關注幼兒真正的興趣與需要,給予恰當的有效的引導 觀察幼兒、研究幼兒才能了解幼兒的真正興趣與需要,把握幼兒的已有經驗與水平。教師在確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設計教學問題、選擇教學方式等時,既要關注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又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與認知特點。平時,對幼兒反饋的信息要多加留意、洞察、分析。 在上面提到的中班「認識時間」的活動中,教師在導入部分對幼兒興趣的引導與幼兒的需要不相符,反而會讓幼兒失去興趣,其實幼兒對學具「星期轉盤」是非常感興趣的,教師直接出示教具就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可見,有效引導,必須建立在幼兒的興趣與關注點上,這樣才能使教育與幼兒的興趣點保持一致,將學習活動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引導幼兒多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促進智能有效發展 教學中,要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使每個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僅滿足於讓幼兒動口、動手是很不夠的,必須讓幼兒的思維參與其中,讓幼兒或先思考後操作,或邊思考邊操作,或先操作後思考。這樣引導的幼兒多種感管全方位地參與學習,才能真正體現幼兒的主體性,促進他們智能的發展。中班的「認識單數、雙數」的活動中就缺乏幼兒的思考。在此活動中如何引導幼兒思考呢? 首先,教師要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或教育情境,把要讓幼兒學的內容轉化成幼兒願意學的內容,讓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情境、學習的方式貼近生活、聯系生活,表現生活。教師要在保證教學科學性的前提下,通過多種手段與實效性,以「趣」引路,以「情」導航,以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與活動,如前例中教師可創設情景引導幼兒操作、擺放籌碼,不用示範籌碼的擺放。 其次,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幼兒的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不要牽著幼兒的鼻子走,不要硬將幼兒的思維納入自己的思維軌道,而要創造條件千方百計啟發幼兒積極思考,善於發現問題,勇於提出見解,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幼兒答錯了的允許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許補充;沒有想好的允許再想;不清楚的問題允許發問;不同意見允許爭論;教師錯了的允許幼兒指正;甚至必要時允許幼兒不舉手自由發表意見。在這種民主的課堂氣氛中,幼兒沒有被同伴恥笑的苦惱,沒有被老老斥責的憂慮,學習活動是充分自由的,幼兒便會全力地投入學習,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 學習成功是最足以使幼兒感到滿意、快慰、願意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因此,教師不僅要在了解每個幼兒的基礎上給其提供成功的機會,創造成功的條件,而且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嘗到成功的滋味,獲得成功的體驗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幼兒一些走向學習成功的方法,最終促進幼兒智能的有效發展。
㈥ 幼兒園中班蒙氏《花花的一天》教案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回可能包答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㈦ 幼兒蒙氏中班學p8教學計劃
你好
本班有 46名幼兒,其中男孩 名,女孩 名。全班幼兒較為活潑開朗,在上學期實施的主題及整合活動中,孩子們的個性品質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求知慾旺盛,各方面技能在幼兒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能積極參與各種認知活動,喜歡探究。游戲活動中,幼兒對角色游戲十分喜愛,有自己的想法,能創造性的進行游戲。並且樂意與同伴相互合作,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願意和同伴交談,會用較清楚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請求,能主動積極參加各項學習活動,多數幼兒形成較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手眼較協調操作材料和工具,較熟練使用運動器械,並能注意安全。在家長工作方面,家長十分配合幼兒園工作。經常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但是由於幼兒的能力發展不平衡和家庭環境不同,還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1、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幼兒較安靜、膽小、不愛說、講,如呂邦義,黃嵐,楊妍晨等。有的幼兒非常好動,不遵守紀律,愛打人楊國航,張俊秋,張偉健。有的幼兒嬌氣、愛哭、任性、個性倔強,如:薛晨,張新渝等。
2、幼兒常規時好時壞,良好的常規尚未形成。活動中完成任務速度慢,遇到困難容易畏縮,不能堅持到底。耐心、仔細的行為習慣以及幼兒的計數、理解能力還需要培養
3、個別幼兒動作發展不協調,有部分的幼兒對體育基本動作還未能完全掌握。
4、幼兒傾聽習慣較差,特別是幼兒語言的完整性、邏輯性、連貫性還需加強。
5、游戲活動中還有個別糾紛現象,自行解決的能力有限。合作的方式、方法需要再培養。
6、幼兒大膽創造想像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7、需充分發揮家長的主體性,提高家長的家教能力,建立新型的家園關系。
二、班級學期目標
(一)幼兒方面
1、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及勇敢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
2、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能照顧比自己能力弱的幼兒。願意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3、了解各種不安全因素,懂得基本的安全常識。
4、親近大自然,有觀察、了解自然物、自然現象變化與發展的興趣,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5、喜歡參加游戲和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並在活動中獲得快樂、自信。
6、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提高技能。
7、喜歡探索周圍環境,樂於發現,能主動的參加各項活動。
8、喜歡動手製作。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多種材料廢舊物品製作簡單的玩具
膽想像。
13、能按音樂節奏和樂曲的風格,協調而有表情地進行舞蹈游戲,表演角色的特點。
14、能比較完整地、連貫地講述圖片的內容,說話態度自然大方,無突出語病。
(二)教師方面
結合新《綱要》認真學習幼兒教育理念。更新舊的思想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抓好科研項目,大膽嘗試,做研究型的教師。努力創設開放式的環境。拓展思路,繼續加強主題及整合課程的實施。從幼兒的角度出
發,經常的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教育方法,以求做得更好。
(三)家長方面
1、明確教育的方向,了解家長的思想觀念。
2、更新家長的思想觀念,領悟素質教育的內涵。
3、對幼兒園的工作予以支持。了解幼兒園的特色教育。配合幼兒園工作,幫助幼兒正確、健康的發展。
三、具體措施
(一)幼兒方面
1、幼兒主動的參與目標的制定。生成自己喜歡的主題,提出他們所喜歡的所需要的。
2、幼兒自己創設喜歡的活動環境。通過豐富的活動材料大膽想像。充分發揮幼兒的優勢領域。
3、提供給幼兒豐富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形成良好的社會關系。多動手操作動手實踐。
4、加強體育鍛煉,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二)教師方面
1、結合新《綱要》加強主題及整合活動的實施。
2、創設開放式的環境,寬松、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幼兒健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