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利用好教具和學具幫助教學(2000字左右)
在數學教學中科學有效的使用學具,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直覺形象思維,而且能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形象,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有技巧地使用學具,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組織、管理和調控教學活動,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結合教學的實際,我認為在教學中科學有效的使用學具起著以下一些作用:
一、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學具,起到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
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多種方法,小學生具有愛玩、愛動的思維特點,創設合理的適時的動手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動的機會,會使學習變得自然、輕松、高效。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時就地取材:教師先讓學生分粉筆:有6粉筆,每3枝放在一個粉筆盒裡,需要幾個粉筆盒?這個知識是學生早已掌握的。接著教師讓學生拿出7粉筆,還是要求每3枝放在一個粉筆盒裡,需要幾個盒?學生按照剛才的方法去分,分到最後還剩下1枝粉筆,這時有的學生拿著剩下的1粉筆不知往哪裡放好,放在分好的粉筆盒裡吧,可每盒只能放3枝,再單放1個粉筆盒吧,又不夠3枝,怎麼辦?從而產生了問題。這時教師提問題:「你知道這1枝粉筆叫什麼數?」話音剛落,有的學生便喊道:「余數。」教師馬上接著說:「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這樣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發現了新問題,使學生了解了問題的提出,認識了余數,並激發出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同時使學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自己一定要學好數學。
二、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概念作用。
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教具恰恰符合這一規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並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如在教學「平均分」這個概念時,可先讓學生把8個蘋果的圖片分成兩份,通過分圖片,出現四種結果:一人得1個,另一得7個;一人得2個,另一人得6個;一人得3個,另一人得5個;兩個人各得4個。然後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四種分法與前三種分法相比有什麼不同?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第四種分法每人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這樣通過學生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圖片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使學生悟出「平均分」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徵——每份「同樣多」,並形成數學概念。
三、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的作用。
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在數學中相互滲透,相互轉化。這就要求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把數形知識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數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進行抽象思維,從形的方面進行形象思維。通過教具和學具的操作,可促進這一過程的完成。例如學習口算20以內加法時,教師先出示問題「學校買來9個白皮球,5個紅皮球,一共買來幾個皮球?」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把小皮球裝進小盒子里,每盒只能裝10個。學生經過討論,一般會出現兩種裝法:⑴9個白皮球與1個紅皮球裝滿一盒,還剩下4個紅皮球。⑵5個紅皮球與5個白皮球裝滿一盒,還剩下4個白皮球。然後,教師用教具演示或讓學生上講台演示裝法,引導學生根據這兩種不同的裝法列出算式,並思考:9+5怎樣計算?此時,學生已經歷了自己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必能得出:9+1=10,10+4=14;或者5+5=10,10+4=14。除此之外,教學圓錐的體積,筆算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等,用教具輔助教學,往往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的作用。
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突出數學本質,提高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數形結合的思考方法,變換思想,對應、集合的思想,估測意識以及分析、綜合、轉化、歸納、類比等基本思考方法,這些都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素質不可缺少的金鑰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可有利於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行」的面積時,通過學生剪、拼等操作活動,把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從而引出「平行四邊行」這個名詞,其中就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通過教具的操作,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就滲透了等積變換的思想,等等。
五、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作用。
創新能力是一種智力活動,需要一定的知識;同時它更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趨向,是一種善於把握機會的敏銳性,是一種積極改變自己,改變環境,創設條件以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創新能力不僅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更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綜合素質。例如:學習「11減9」時,學生利用小棒想出了3種方法:第一種,從1捆小棒中拿走9根,將剩下的1根與個位上的1根合起來是2根;第二種,把1捆小棒拆開變成10個單根的,與個位上的1根合起來是11根,從11根里去掉9根還剩2根;第三種,先把個位上的1根拿走,再從1捆小棒中拿走8根,還剩2根。學生的不同想法,反映出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樣結合教學有機的向學生滲透了全面看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同時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探索、思維、創造的空間中發展了求異思維,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六、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未來社會已越來越注重能否與他人協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能否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見等。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調、合作共事的群體協作精神,日益顯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分組合作操作教具和學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如:教學1升和1000毫升的關系時,可分組讓學生把l000毫升水倒進1升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幾次?同學們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記錄,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同時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也體現了一種相互謙讓、共同進步的集體主義精神。
總之,我覺得教具在課堂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我在以後的數學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各種能力。充分地引導學生與自己、同學與同學和諧互動把我們的數學課堂上得更精彩。
❷ 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教具 博客
在數學教學中科學有效的使用學具,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直覺形象思維,而且能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形象,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有技巧地使用學具,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組織、管理和調控教學活動,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結合教學的實際,我認為在教學中科學有效的使用學具起著以下一些作用:
一、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學具,起到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
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多種方法,小學生具有愛玩、愛動的思維特點,創設合理的適時的動手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動的機會,會使學習變得自然、輕松、高效。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時就地取材:教師先讓學生分粉筆:有6粉筆,每3枝放在一個粉筆盒裡,需要幾個粉筆盒?這個知識是學生早已掌握的。接著教師讓學生拿出7粉筆,還是要求每3枝放在一個粉筆盒裡,需要幾個盒?學生按照剛才的方法去分,分到最後還剩下1枝粉筆,這時有的學生拿著剩下的1粉筆不知往哪裡放好,放在分好的粉筆盒裡吧,可每盒只能放3枝,再單放1個粉筆盒吧,又不夠3枝,怎麼辦?從而產生了問題。這時教師提問題:「你知道這1枝粉筆叫什麼數?」話音剛落,有的學生便喊道:「余數。」教師馬上接著說:「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這樣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發現了新問題,使學生了解了問題的提出,認識了余數,並激發出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同時使學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自己一定要學好數學。
二、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概念作用。
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教具恰恰符合這一規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並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如在教學「平均分」這個概念時,可先讓學生把8個蘋果的圖片分成兩份,通過分圖片,出現四種結果:一人得1個,另一得7個;一人得2個,另一人得6個;一人得3個,另一人得5個;兩個人各得4個。然後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四種分法與前三種分法相比有什麼不同?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第四種分法每人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這樣通過學生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圖片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使學生悟出「平均分」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徵——每份「同樣多」,並形成數學概念。
三、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的作用。
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在數學中相互滲透,相互轉化。這就要求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把數形知識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數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進行抽象思維,從形的方面進行形象思維。通過教具和學具的操作,可促進這一過程的完成。例如學習口算20以內加法時,教師先出示問題「學校買來9個白皮球,5個紅皮球,一共買來幾個皮球?」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把小皮球裝進小盒子里,每盒只能裝10個。學生經過討論,一般會出現兩種裝法:⑴9個白皮球與1個紅皮球裝滿一盒,還剩下4個紅皮球。⑵5個紅皮球與5個白皮球裝滿一盒,還剩下4個白皮球。然後,教師用教具演示或讓學生上講台演示裝法,引導學生根據這兩種不同的裝法列出算式,並思考:9+5怎樣計算?此時,學生已經歷了自己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必能得出:9+1=10,10+4=14;或者5+5=10,10+4=14。除此之外,教學圓錐的體積,筆算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等,用教具輔助教學,往往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的作用。
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突出數學本質,提高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數形結合的思考方法,變換思想,對應、集合的思想,估測意識以及分析、綜合、轉化、歸納、類比等基本思考方法,這些都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素質不可缺少的金鑰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可有利於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行」的面積時,通過學生剪、拼等操作活動,把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從而引出「平行四邊行」這個名詞,其中就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通過教具的操作,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就滲透了等積變換的思想,等等。
五、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作用。
創新能力是一種智力活動,需要一定的知識;同時它更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趨向,是一種善於把握機會的敏銳性,是一種積極改變自己,改變環境,創設條件以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創新能力不僅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更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綜合素質。例如:學習「11減9」時,學生利用小棒想出了3種方法:第一種,從1捆小棒中拿走9根,將剩下的1根與個位上的1根合起來是2根;第二種,把1捆小棒拆開變成10個單根的,與個位上的1根合起來是11根,從11根里去掉9根還剩2根;第三種,先把個位上的1根拿走,再從1捆小棒中拿走8根,還剩2根。學生的不同想法,反映出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樣結合教學有機的向學生滲透了全面看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同時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探索、思維、創造的空間中發展了求異思維,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六、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未來社會已越來越注重能否與他人協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能否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見等。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調、合作共事的群體協作精神,日益顯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分組合作操作教具和學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如:教學1升和1000毫升的關系時,可分組讓學生把l000毫升水倒進1升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幾次?同學們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記錄,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同時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也體現了一種相互謙讓、共同進步的集體主義精神。
總之,我覺得教具在課堂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我在以後的數學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各種能力。充分地引導學生與自己、同學與同學和諧互動把我們的數學課堂上得更精彩。
❸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具如何製作
可以自製生字卡片、自製教學圖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一些簡筆畫
❹ 中小學課本配套小學教學教具免徵增值稅嗎
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復貨物制,除以下第二項、第三項規定外,稅率為17%。
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3%:、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圖書、報紙、雜志、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農業產品、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稅率為17%。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❺ 語文教具有哪些
幻燈機、投影儀、黑板、板擦、白板、粉筆等。
1、幻燈機
幻燈機的工業化生產開始於年,光源也從初時蠟燭,先後改為油燈、汽燈,最後改用為電光源。為了提高畫面的質量和亮度,還在光源的後面安裝了凹面反射鏡,光源的增大,使得機箱的溫度升高,為散熱,沾在幻燈機中加裝了排氣散熱結構。輸片也改為自動的了。
2、投影儀
廣泛應用於家庭、辦公室、學校和娛樂場所,根據工作方式不同,有CRT,LCD,DLP等不同類型。
3、黑板
黑板一般用木板或磨砂玻璃等製成的,可以用粉筆等特定的書寫材料在上面寫字。多為黑色,墨綠色,白色或米黃色。
4、白板
白板的作用與黑板類似,是一種可反復擦寫的書寫工具。通常用於教學,會議討論,或個人與家庭記事。
5、粉筆
日常生活中廣為使用的工具,一般用於在黑板上書寫。古代的粉筆通常用天然的白堊製成,但現今多用其他的物質取代。粉筆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是一種白色沉澱物,不容易被分解,顆粒比粉塵大。國內使用的粉筆主要有普通粉筆和無塵粉筆兩種,其主要成分均為碳酸鈣(石灰石)和硫酸鈣(石膏),或含少量的氧化鈣。
❻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使用教具
對於每一位數學教育工作者來說,追求高效率的數學課堂是一直以來長久不衰的回話題。在答教學過程中,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的有效途徑,其實說到底就是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那麼,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呢?除了適宜的教學方法外,還應該重視數學 專業 教具的開發與利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使用教具。從板書中關鍵字的下畫線的使用、粉筆的使用、多媒體工具的使用、現實實物卡片的使用、實踐活動課的正確運用五個角度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做出一些可參考的價值。……
❼ 如何有效發揮教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一、教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通過實物、模型、卡片、幻燈片等形式把課文中抽象、枯燥的敘述用生動、活潑的形象顯示出來;生動的畫面和清晰的講解能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學唱歌和歌謠(Let's sing/Let's chant)時,在美妙的音樂和有趣的節奏中,學生不僅學得輕松,而且學得快、記得牢。
2、便於創設情景,有利於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如在Can you eat? Can you walk? Can you sleep? 三個句子的教學中,呈現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在機艙里神情難受的情景。然後老師讓學生給他們做個訪問。「Can you eat?Can you walk? Can you sleep? 三個句子在此情景中自然導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那麼重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當前在小學課堂中濫用、誤用教具的現狀
教具,對於教學而言,只是輔助工具而已!它是拐杖,是梯子!再漂亮,那也是拐杖,也是梯子。使用它的目的,只在能夠站得更高,走得更遠。但近幾年在小學教學中,教具過多過濫而影響教學效率和效果的現象普遍存在,甚至加劇。
1、過於注重數量、形式;
2、忽視時機、時段;
3、過分重視多媒體。
三、教具運用的原則
面對當前出現濫用、誤用教具的現狀,為使之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具的輔助作用,在創設情景中,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出以下幾項原則:
1、合理性
我們知道,即使是相同的教具,採取的方法、使用的對象、所處的情景不同,所產生的結果也會不同。為此,我們要強調以下幾點:
(1)緊扣教學內容
教具在課堂上的運用,每一環節都要緊扣教學內容,突出重點,不能偏離主題。
如在教學PEP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有關顏色特徵描green, yellow, red ,orange 等單詞。如先在黑板上畫出水果的輪廓,讓學生說說它們分別是什麼顏色,然後用相應的粉筆塗上顏色,以此來導入今天的新單詞green,yellow,red ,orange等;接著做Guessing game游戲「猜一猜,哪個水果將閃亮登場」。這樣的課件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活動中由於教具給了學生很好的材料,學生爭著猜爭著說,聽和說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練習和提高,學生能較快地達到本節課的預期目的。
(2)符合教學時機
教具要在「恰到好處」的時候呈現,給學生以新奇、神秘的感覺,以便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避免教具過早或過晚呈現。
如在教學PEP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 「blow up the balloons」時,並沒有一上課就將氣球擺在講台上,因為那樣勢必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是將氣球事先藏到講台底下,直到學習這個句子時,適時地將氣球拿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在他們掌握了「blow up the balloons」學生們細心觀察的學習習慣,可謂是一舉多得。
2、趣味性
要保持教具的新穎性、多樣性。
如在學PEP教材四年級下冊有關教服飾jacket,sweater,skirt,dress,shirt, pants,shorts,sandals,boots等時,一位教師別出心裁地選擇了類似小人書那樣的上衣、褲子、鞋子分割圖。使用該教具時,隨著卡片的翻動,人物的服飾變換不同的款式、不同的顏色;並根據四季的特點,合理搭配服飾。這新穎別致的小小教具,操作方便,效果好,效率高,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習得了的知識。
3、選定教具
每一堂課都很有特定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教師所選的教具應隨著具體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以此達到教學目標。 如下面所舉的四種教具:
(1)人的喜怒哀樂、穿著打扮、舉止言行是上課中的「活教具
(2)簡筆畫與教師的講授同時運用,教師邊講邊畫,使知識、老師語言、板書文字的交融更加密切。同時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達到視聽說相結合的效果。
(3)英語童謠、歌曲;例如學了表示衣服的英語單詞後,可以結合前面學過的顏色類和人物類的單詞,創編這樣的兒歌:Skirt, white skirt, sister』s skirt. Shirt ,blue shirt, brother』s shirt. Sweater, yellow sweater, mother』s sweater. Jacket, black jacket, father』s jackect. 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熟讀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嘗試創作編寫小詩和兒歌。
(4)多媒體教學聲像並茂,寓教於樂。例如在教學動物時,不但可以讓學生看動物的圖片,還可以隱藏圖片播放動物的聲音,讓學生猜一猜是哪一種動物。這樣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總之,從教學出發,從學生出發,更好地去運用教具,巧用教具,使其符合四原則,而不是濫用誤用教具。
❽ 如何利用自製教具完善小學科學的教學
作者:韓文施
文昌市潭牛中心小學 571349[提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設備的更新,實驗儀器也逐漸豐富和完善起來。這些一站式的實驗器材為我們農村小學科學教學提供了便利。可在專業實驗儀器的使用過程中,基於小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動手能力弱的特點,教學中存在著安全隱患。而自製實驗儀器則可以很好地補救這個缺陷。[關鍵 詞]:變廢為寶 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 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設備的更新,實驗儀器也逐漸豐富和完善起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們會感嘆這些一站式的實驗器材給實驗教學提供便利,可在專業實驗儀器的使用過程中,基於小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動手能力弱的特點,教學中存在著安全隱患。而自製實驗儀器則可以很好地補救這個缺陷。在這種情況下我憑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為了使科學課教學走到科學的軌道上來,我探索出了一條用自製教具提高、創新科學教學的改革之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俗話說得好,耳聽十遍,不如手過一遍,在科學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對學生研究科學的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為了培養學生思維、想像、觀察和推理能力,增強學生利用自然現象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學習科學課的興趣,就想方設法和動手製作了大量構思新穎、設計巧妙、簡便實用、有效的教具,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積極思考探索大自然的奧妙,用生活中的小常識去認識自然規律,去理解掌握科學知識。1、變廢為寶破損、丟失零部件以及老化的實驗儀器,他們總被遺棄在實驗儀器室櫃底或被廢品收購站接收。其實這些看似廢品的實驗儀器都可轉廢化為寶。如有裂痕的燒杯,雖不能裝水,但可盛裝儀器的固體零散部件;生銹的砝碼可作為不需要進行定量測量的工具使用,如在四年級下車《小車運動》一課中就可作為小車承載的重物。2、生活物品替代專業實驗儀器
以課本中《神奇的水》所設計的會托舉的水這個實驗為例說明。根據書本所提供的實驗設計,學生要使用到燒杯、砝碼等實驗儀器。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學生發現燒杯、砝碼這樣的專用儀器並不是實驗儀器的最佳選擇,並在課後對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用廢棄的塑料瓶代替燒杯來裝水;用小石塊來取代砝碼,從而避免砝碼生銹的可能。在實際的教學中,這些看似普通的建議,不但保護了專業儀器,甚至還消除了實驗中的安全隱患。這樣的例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勝枚舉。3、師生動手自製教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實踐性,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與科學探索精神。如:講固體熱脹冷縮實驗時,傳統的教具是銅球過圈,實驗中費時費力,為了改變這個實驗,研製了一件偏轉式指針實驗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實驗。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有偏轉軸式,滾動式、電路組合式,還有用新材料啟輝器的元器件製作的。
只這一件教具就有十幾種做法,教具的研製過程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並與教材和實驗教學內容緊密結合。4、自製教具有利於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在講空氣占據空間一課時,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很難講清,有的老師研製了即看的見又摸得著的實驗裝置。在傳統的實驗裝置上,又加了一個導管,插入燒杯的水中,當向漏斗注水時,水不入瓶。當打開插入燒杯中的導管開關時,同學們看到了水入瓶,空氣跑出。看不見的空氣,看得見了,說不清的道理講明了。5、自製教具活動使學生更加珍愛自己的作品,精心使用,養成了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有些學校雖已配備了足夠的儀器,但學生且不知珍惜,所以造成儀器耗損嚴重。通過開展自製教具活動,即培養學生愛護實驗器材的良好行為習慣,又為實驗教學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6、自製教具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激趣新課的導入在教學中,愛因斯坦曾說過:我們的思想和發展在某中意義上常常來源於好奇心。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望濃,好學、好問、好動手是他們天生的心理品質,他們對周圍事物有強烈的敏感性和認識上的積極性,而這正是主動觀察事物、思索問題的內在動力,因此要依據這些特點,抓住時機,積極扶植,把他們引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軌道上來。利用自製教具適時適度地進行演示,有意識的創設好奇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導入新課。比如我在教學《磁鐵的磁性》一課時,利用磁鐵的磁性為學生表演了一個小魔術用自製的教具神奇的釣鉤釣起一條條小魚,學生感到奇怪,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我接著釣起一個個紅的綠的辣椒、一顆顆晶瑩剔透的葡萄,孩子們新奇地看著這一切禁不住小聲贊嘆起來哇!太神了!真是不可思議!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學習興趣來了。我相機提問:小小的鐵勾居然能釣起這些東西,你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孩子們一個個興致勃勃,爭先恐後的舉手發言,氣氛十分活躍,有的說:釣竿上可能有吸鐵石。有的說:小魚上、葡萄辣椒上可能有吸鐵石。還有的說:也許是小魚等裡面藏有鐵,釣鉤上有吸鐵石,魚竿一動小魚就被吸上來了。有了猜測,當然要去弄個明白了,然後就是揭謎,自然而然地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下面的學習中去。(二)擴大視野變演示實驗、小實驗為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基礎。有資料顯示:有半數以上的學生樂於接受老師採用實驗的方法上課,並且也想做老師做的實驗,但沒有合適的器材,只好作罷。可見中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這需要的是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例如,我在液化演示實驗的改進教學課後,鼓勵學生課外收集材料,主動製作學具,共同探究液體的汽化以及氣體的液化等實驗,從而理解液化石油氣在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在教學中利用自製教具鼓勵學生模仿、創新製作學具,注重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擴大了學生活動的視野。(三)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在講空氣占據空間一課時,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很難講清,有的老師研製了即看的見又摸得著的實驗裝置。在傳統的實驗裝置上,又加了一個導管,插入燒杯的水中,當向漏斗注水時,水不入瓶。當打開插入燒杯中的導管開關時,同學們看到了水入瓶,空氣跑出。看不見的空氣,看得見了,說不清的道理講明了。
總之,自製教具既經濟實用,又直觀形象,對師生素質的提高都有促進作用。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學生既提高了動手、動腦的能力,也加深了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對教好學好科學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極為顯著的效果。而自製教具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常常會遇到種種困難。因此,我們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反復仔細地實驗研究,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用實踐來證明理論、鞏固理論。這樣,自製教具中所遇到的許多困難都會迎刃而解,教具才會越做越多,越做越精。自製教具時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對行之有效的優秀教具,只要對自己的教學有利,仿製照搬也無妨;自己有一些心得,有一些成就,也應把其公開出來,給大家模仿學習,使人家少走彎路。當然,在製作的過程中,要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盡可能使教具具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創新,做到務實爭先,使教具盡可能填補教學儀器配備上的空白。附:備注。備註:參評組:理論組
作者:韓文施
學歷:大專畢業
單位:文昌市潭牛中心小學
單位地址:海南省文昌市潭牛中心小學
郵編:571349
本人職稱:小學一級教師
❾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使用教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一、創設競爭情景,引發小學興趣
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應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慾望激發起來。」我們既然處在一個大的競爭環境中,不妨也在我們的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景,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教學中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趕、超。例如在講授「8的認識」中,教師在做課堂練習時,拿出兩組0至8的數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隊、女隊進行比賽。雖然此刻教師還沒宣布比賽的規則和要求,可是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引發出來了。
二、利用語言,激發興趣
如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小小的表揚,「你坐得真端正」,都能使學生知道老師在關心他們從而努力學習。在批改作業中使用適當的語言,不僅能給學生指導方法,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小學生喜歡得到肯定。得到表揚就是得到老師的肯定,就有一種成功感。因此,對一些作業完成得好的學生,在作業本上寫上「你真棒!繼續努力!」等等。而對作業差,書寫馬虎的學生,也不能責罵他們,只能鼓勵。出示優秀的作業本作為示範,使他們有樣可學從內心暗暗努力,向優秀作業看齊。同事要抓住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寫上「有進步,加油啊!」等鼓勵語句,使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利用好奇心激發求知慾,讓學生喜歡探索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是具有好奇心,對許多事情都喜歡問個「為什麼」。教師應鼓勵學生這種勤學好問、喜歡探索的精神,並利用這一特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例如學習「能被2、5整除的數」,課的開始可以讓學生任意說出一些數,老師就知道能否被2、5整除。這種人為設置的神秘色彩能使學生好奇、驚嘆、羨慕,然後利用這一特點指導學生去探索,發現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徵。
四、運用生活事例激發興趣,增強應用意識,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當今世界政治風雲變幻,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實際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而對21世紀科技人才的需要,數學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註重數學應用的教育。數學教師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在於給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思維方法的訓練。這就需要教師提出問題,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進行分析,探索和解決。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挖掘課本中知識應用的素材,從而使學生能自覺地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我還經常把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轉化為數學智力競賽題,充分鍛煉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如儲蓄、商品打折、糧食收成等。通過引入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變式訓練,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師生其樂融融。
五、發揮圖標、教具作用,重視直觀教學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對於具體形象的實物比較感興趣。因為具體形象的東西直觀、生動給人印象深刻。所以,現行通用教材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有大量的直觀圖,通過具體形象的實物來說明概念、性質、法則、公式等數學知識。這樣做不僅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養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同樣多」的概念時,先將兩隊小朋友進行拔河比賽的情景圖展現在學生面前,然後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從畫面的觀察分析中建立起「同樣多」的概念。由於學生喜歡拔河比賽之類的游戲活動,所以學習就感興趣。在講比多(少)時,事先用白、黑紙板各剪兔子紙型9個和7個。教學中運用教學磁性板上出示,說明「白兔比黑兔多」、「黑兔比白兔少」、「白兔比黑兔多多少」、「黑兔比白兔少多少」等概念,之後又要學生依據「同樣多」「多多少」「少多少」來說明圖示或自己動手擺圖形,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不僅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這一類知識的有關概念和方法,而且提高了學習應用題的興趣和愛好。
❿ 在小學教學中,為什麼要充分使用直觀教具
正確運用直觀教具,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感性知識,減少學習中的困難,幫助形成明確的概念,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直觀教具的應用:
①選擇和製作的教具,要能正確鮮明地反映事物實況和規律。
②教師在使用直觀教具時,應與講解結合起來,要指導學生的觀察活動,提供學生不能直接感受到的知識,分析現象的實質,使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結合起來。
③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實際情況的需要選擇直觀教具,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鮮明的感知印象,積極開展觀察和思維活動,以形成科學概念。
④現代化直觀設備不僅能反復呈現事物的外部形象,還可演示事物的內部結構、變化過程;放大、縮小、對比各種事物,有獨特的教育作用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10)小學教學教具廠擴展閱讀
教具作為教師輔助教學的用具,有著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論哪個科目,都可以有一定的教具作為輔助工具。教師根據需要把教具真正納入教學過程,立足實際,選擇並適時使用教具,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力,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教育學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學生在形成知識的最初階段,都必須藉助於感覺,先把具體事物的觀察和接觸轉化成與具體事物無關的感性認識,再把感性認識轉化成為抽象、概括的理性認識。
在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的小學生中,建立概念光靠老師講述是不行的,很多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都要靠一些具體直觀的教具把它們演示出來。所以在現代教學中,用具體模型和直觀教具進行說明與進行演示操作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小學生尤其顯得重要。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隨著課程改革,科技發展,越來越多地使用多媒體等高科技,所以傳統的一些教具好像漸漸的淡出了歷史舞台。許多老師特別是年輕老師更習慣用幻燈片或flash等的演示來代替傳統課件,這應該是歷史進步的必然趨勢。